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宁阳县11-12学年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预习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共1 课时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预习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预习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预习任务

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2、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4、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预习诊断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

预习质疑

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

最新-2018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精品

2018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 乐教案 湖南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举杯祝福》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第二部分是音乐知识。五线谱识读(五)。第三部分是活动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或技能目标(含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达歌曲《歌唱祖国》或〈举杯祝福〉的思想情感。 难点:唱熟〈歌唱祖国》二声部合唱或《兴杯祝福》中第一二句附点八分音符与第三名句第一小节的切分音。 发展目标: 1、用激动、庄严的情绪演唱《歌唱祖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用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国家》,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2、通过对本课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的学习,能认同、喜欢这三首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演唱与欣赏活动,感受歌曲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课前要学生找到歌曲《歌唱祖国》《国家》两首歌曲的有关资料,并听一听,唱一唱。 二、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唱一段),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演唱的状态和情绪并提问,刚才我们唱的歌曲的曲名叫什么?演唱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1、歌曲介绍。 2、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4、二声部合唱旋律。 5、带词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6、学生齐唱歌曲第二部分,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准确的附点节奏,让学生分析歌曲中一、二部分情绪的对比。 7、完整演唱歌曲(只唱第一段歌词,第二、三段作为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 四、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1、引入语。 2、教师在钢琴上弹唱《举杯祝福》,提问:这首歌情绪怎样?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3、歌曲介绍。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 §1.1 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

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达标检测(湘教版八年级上)

训练·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而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这说明我国( ) A.人少地多 B.人多地少 C.人少地少 D.人多地多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2~4题。 2.上面四幅图表示出了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按草地、林地、水田和旱地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3.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 A.山地多,平地少 B.土地面积小 C.人口众多 D.气候复杂 4.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5.读漫画《抢地盘》,漫画中涉及的问题不包括( )

A.人口问题 B.粮食问题 C.耕地问题 D.浪费问题 6.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 ) A.各类土地资源比例均衡 B.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C.难利用土地比重很小 D.可利用草地的面积小 7.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B.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C.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农村新建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二、综合题 8.(2013·潍坊学业考)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该类型与图二中的地区分布较吻合。

共青团员之歌 教案-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

《共青团员之歌》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过学唱《共青团员之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共青团之歌》。 三、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四、教学过程: 播放: 1.《共青团员之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学生跟琴视唱歌曲。 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

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五、复习演唱 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 处理歌曲的感情: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六、巩固训练: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 五、总结: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3、学生在歌曲中对个别的节奏掌握不好。如:“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4、歌曲的速度不容易掌握。

2019-2020学年[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导学案+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老王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探究本文线索分明、顺序清晰的写法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爱心、同情心。 【学习重点】 1、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线索分明、条理清晰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老王》写于1984年。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2. 走近作者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3.相关资料 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愧怍.()攥.()着滞.()笨 伛.()偻骷髅 ..()()眼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荒pì()取dì() huánɡ()恐 tā()败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 老实: (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老实: 4.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①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和大鸡蛋 (2)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合作探究】 5.“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表达了什么意义? 6.老王像僵尸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7.老王送我们香油和鸡蛋,我为什么“强笑”? 8.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9.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身边的音乐”教案(二) 课题: 《共和国之恋》 《又唱浏阳河》 课时:一节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颂歌抒情歌曲*民族歌谣 体抒情歌曲) 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 1. 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 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 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 《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 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 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抒情歌曲的体裁特点:1.艺术抒情歌曲2.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俗抒情歌曲4.颂歌抒情歌曲5.朗诵抒情歌曲)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理解作为抒情歌曲的意义及特点,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唱法上的区分。进而增强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进行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讨论等方法来主动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回答) 明确: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过渡: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二、新课学习 (一)人多地少 展示中国与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中国与美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何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学生思考) 展示:中国和美国地形比较 提问: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面积较大的是哪种地形?美国地形中面积较大的是哪一种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中国和美国人口比较: 提问:中国有多少人口?美国有多少人口?(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总量却远远多于美国。 出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图 提问: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 明确: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平均数的30%,人均林地占世界平均数的13%,说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21·世纪*教育网 展示图片: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我国和俄罗斯、美国、印度、世界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多少?我国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大吗?(学生读图回答)学生绘图:仿照老师给出的图,也可自行设计,绘制我国人均林地、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比较图。绘制完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人均林地面积和人均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 讲解: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人均林地面积约占世界平均面积的1/9;人均草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由此得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类型齐全 提问:我国土地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和石山。 展示: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 提问:耕地、林地、草地、宜林荒山和荒地、宜农荒地各自占的百分比是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课外阅读新人教版

母亲/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湘教版地理八上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 年级:八科目:地理主备老师:严小勇课型:新授审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学习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学习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学案 1、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________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________,因此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特点是①耕地、林地比重__________;②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_____;③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草原面积广大,居世界____________,为发展畜牧业提供较好的资源条件。 3、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 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我国的三大林区:____(次生)、西南、_____(最大天然),东北林区分布在____________ 。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的__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__的东部和南部 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__,例如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旱荒漠____________的高寒荒漠。 4、完成P64活动3 5、我国的土地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耕地减少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②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最新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让世界充满爱》word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 项目创意: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种幸 福,学会爱,尤其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 2、教师讲述关于这个女孩和丹顶鹤的故事 这个女孩名叫徐秀娟,生长在养鹤世家,17岁就随父亲养鹤,新闻界曾称她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1986年她走出东北林业大学后,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希望她到射阳工作,当时的鹤场是一个废弃的哨所条件极差,秀娟没有退缩,没有孵化设备就砌起土炕,把从扎龙带来的鹤蛋放在炕上,她与她的两个助手日夜守护在这些鹤蛋旁边,一天深夜有一只弹壳里终于发出了“笃”的一声,一只小鹤诞生了,随着这只小鹤的诞生,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被攻克。 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馈赠给盐城自然保护区两只天鹅,一只叫“黎明”一只叫“木仁”。这是两只野性十足的天鹅。9月15日,徐秀娟为两只天鹅洗澡,“黎明”突然飞走了。秀娟急忙跟踪寻找,直到深夜找回了“黎明”,可是“木仁”又飞走了。第二天保护区的职工闻讯赶来和秀娟一起寻找,下午5点钟,秀娟听到“木仁”隔河的叫声,顾不得病弱又极度疲倦的身体,跳下河,向对岸游去,快到河心时,极度劳累的秀娟因体力不支,被寒冷的河水吞噬了。(就是我们在刚才的画面中看到的情景)她去世后射阳市老人们说她“驯鹤乘鹤去,鹤姑化鹤神”,老人的话寄托了人们对秀娟姑娘永生的哀思和期冀。 徐秀娟用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篇章。 第一章、走进爱的世界 1、引导过渡:现实生活中像徐秀娟这样充满爱心的人还很多:雷锋关心身边每一个战友,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徐洪刚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勇敢地和歹徒搏斗;孔繁森为了阿里人民的生活,一腔热血献给了西藏人民。他们爱生活、爱集体、爱自然、爱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和亲人。 2、我知道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许多关于爱的故事,昨天我还看过你们摘抄的笔记,你能讲一段在阅读中让你最感动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吗? 3、刚才同学们的故事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爱的世界。 提问:那些得到爱的人幸福吗?那些献出爱的人幸福吗?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小结: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人类之爱等等,所有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祝福自己所爱的人生活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被爱的人是幸福的,会爱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了生命的升华。 第二章、呼唤“爱”的回归 在今天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中,人类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准,但关于爱的本能,却似乎需要经常被提醒。(出示第二章) 日益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忽视了下岗工人生活的艰辛; 五颜六色霓虹灯色彩缤纷的广告牌下,往往看不见畏缩在街边墙角弱势群体的生存; 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忘记了在灾区、在贫困的山区还有寝食难安的人民。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宁阳县11-12学年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预习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共1 课时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预习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预习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预习任务 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2、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4、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上册 教案精品课件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品课件湘教版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习题 湘教版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A. 长白山地 B. 横断山区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B. 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C.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 3.读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选择正确答案() A. 上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 土地资源类型不齐全 C. 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D. 耕地、林地比重大 4.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6.(xx?河北)我国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A.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 积极开发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 禁止占用耕地,保护耕地面积 D. 退耕还牧,防止水土流失 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 A. 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 南方的山地、丘陵 D. 北方的高原、山地 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 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9.(xx?包头)下列地理事物组合不正确的是() A. 河套平原——温带草原——草地 B. 华北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C. 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二、填空题(共4题;共26分) 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________ 、冬春________ ;从空间分布看:南________ 北________ 、东________ 西________ 。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 地区。 (3)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________ 。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 (合理/不合理)。 11.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第9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含答案】

9 美丽的颜色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炼.制(liàn)炽.热(zhì)骤.雨(zhòu)猝.至(cù) B.窒.息(zhì) 吹嘘.(xū)领域.(yù) 镭.(léi) C.搅.动(jiǎo)简陋.(lòu) 闪耀.(yào) 钋.(pō) D.熔.化(róng) 沸腾.(téng) 清晰.(xī)踱.着(duó)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同学写作文,文不加点 ....,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让人头疼。 B.爷爷在田里干了一天活,累得筋疲力尽 ....。 C.小李和颜悦色 ....地对老人说:“老人家,不要怕,我们和你们是一家人!” D.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共同商讨科技的前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首届进博会,不仅包含了二十国集团全部成员,全球44个不发达国家中也有超过30个左右前来参展。 B.我一进屋就听到了优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居里夫人传》对于我非常熟悉,可以说,它是激励我成长的一本读物。 D.今年10月,德国数百名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呼吁改革教育体系,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4.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是他们人生的精彩旅程。我们学习语文,也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老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学会善待他人,注重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重身边人,能以平等的观点和人道主义精神去看待社会上的弱者。 【教学方法】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2、字词部分 A.注音: 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 B.解词: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3、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请学生齐声朗读1---4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这些信息让我们能够看出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并试着填写表中的内容。

个人基本情况表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初读课文,走进老王 (三)深入探究,品味老王 1.快速跳读课文第5段到第16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行互相补充,找到作者主要选择了老王的哪些事情来表现他的善良? 2老王之所以会这样善待“我”,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善良体现在哪些事上? (四)、体味情感,怀念老王 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注重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五)走进生活,注重老王 其实像老王这样的需要我们注重和爱护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回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如果有,请你讲述一下他(她)的故事,如果没有,请你就对如何善待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寻找老王 仔细观察身边的受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 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 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 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 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 认知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 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理解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4知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1人多地少2类型齐全3区域差异明显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教学活动。 1自学活动 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人多地少”一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2完成课本第66-67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二阅读教材“类型齐全”一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课本第68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三阅读教材“区域差异明显”一框内容,完成课本第70页活动题 预习任务四阅读教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框内容,完成课本第72页活动题2精讲点拨 1中国土地资源主要类型及质量差异 2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拓展活动读下面“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________区。大致以________一线为界,以北以 ________(耕地)为主,以南以________(耕地)为主。 (2)上述耕地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是否合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测试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目标一 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 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