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到身穿红色制服的军人就可以了,妈妈。”伊丽莎白的回答显然违背了数量原则(Quantity Maxim),因为在她的回答中,她给母亲提供的信息少于母亲需要的信息,产生了幽默的会话含义,反映了伊丽莎白巧于应对、语言诙谐的个性。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要求会话双方所说的话都与话题相关,即说话要切题。如果违背了这一准则,一方说东,另一方道西,或者一方所答非另一方所问,交际就难以进行,而幽默也可由此产生,如:法官:“Order!Order!Order in the court!”犯人:“I’ll take a ham sandwich on rye with beer.”从法官的角度来看,犯人的回答和他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违背了关联准则。而从犯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又是可以有关联的:法官要求点菜,而犯人按要求做了。犯人正是利用了order(秩序;点菜)的一词多义和法官捣乱开玩笑,从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

三、无限的文学审美价值

语言经过美化才具有了修辞功能。模糊语言符合“含蓄朦胧”的美学标准,具有创造朦胧美、意象美和含蓄美的美学功能(项成东,2003)。“由于模糊语言语义模糊、概念朦胧,能够创造出美学意境、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用。事实上,模糊语言被称为文学语言或诗化的语言”(刘建刚,2006)。有人甚至把文学作品称之为“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吴义诚,1996)。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伸缩性,这种清晰与不清晰的相依、确定与不确定的毗连所呈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状态所带来的审美效应便是模糊美。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模糊性之中。“模糊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创作含蓄美的重要手段”(韩庆玲,1998)。比如汉语中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容貌所用的模糊词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能激起读者无边的遐想,如果稍稍精确一点,美若西施,那么喜欢贵妃之妩媚、黛玉之娇柔的读者就无法得到美的享受;倘若再细节化,把上面的句子改为:身高1.65米,脸像雪一样白,读者被剥夺了想象的空间,美便荡然无存了。

参考文献:

[1]吴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建刚.明示与隐含的对立—语言交际中的关联与模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影射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4]康响英,曹志希.论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之理据〔J〕.外语教学,2008(5).

[5]党文霞、刘海奋.从会话含义看语言幽默﹝J﹞.文教资料,2006(8).

[6]唐旋.《傲慢与偏见》的对话艺术﹝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罗明燕

摘要:谚语是各民族语言中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从汉英谚语的角度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可以使学习者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汉英谚语;中西人际关系取向;差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表达式—熟语。汉语和英语中的谚语是各自语言中熟语的一种,它们丰富了汉英民族的语言,蕴涵着各自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含义。本文从谚语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汉英谚语体现的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1.谚语的概念和特点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新华词典》,1980)。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部分,其中熟语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同上)。作为熟语中的一种,谚语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同上),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各自的谚语,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上与汉语中的“谚语”相对应。谚语可以单独使用,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谚语在语言形式、内容、社会功用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谚语是意义比较完整的固定语句,具有一定的韵律美,用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丰富。在内容方面,谚语大多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也是谚语的最大特点。在社会功用方面,谚语往往具有反映现实、启迪人生、传递经验、道德教育和宣传鼓动的作用。在来源方面,谚语来自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主要源泉是民间口语,也有很多来自书面文献,如文学作品、宗教典籍等(王德春等,2003)。

190

2.汉英谚语体现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世界各民族通过自己的语言记载、反映、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贾玉新,1997:58)。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系统,它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对个人言行的期望、分清爱与憎、辨认美与丑、好与坏、正常与荒谬、正义与非正义……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产生了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人类的思维活动都遵循着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共性,因而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语言反映文化,各民族语言中蕴涵丰富文化意义的精华—“谚语”必定也会体现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一套复杂的体系,本文只选取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一方面—人际关系取向来进行研究,并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来看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2.1人际关系:群体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

顾名思义,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是只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同上:156)。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如亲密关系、疏远关系、甚至敌对关系等。人们在交际中实现和完成人际关系,不同的文化实现某种人际关系的交际方式就有所差异。中西方文化中有关人际关系准则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彼此人际关系的差异。中国文化以“群体或集体取向”及其逻辑产物—“关系取向”为代表,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取向”及其必然产物—“个人本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2.2中国文化的“群体取向”在汉语谚语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人际关系取向方面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宗教、哲学思想的不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其精髓是“仁”和“礼”。“仁”是人心,是“品德完美”的代名词,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合。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义”是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应循的义务,而“仁”是这些义务的本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即“仁者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冯友兰,2004)。“仁”是做人的标准,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和目的。“礼”是行为的尺子,做人的手段,人要学会“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把“仁”拆开来看是“人”和“二”,即从人从二,是人和我的关系。一人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就必须把自己和集体熔为一体。“仁”可以使人成为“内圣”,而“礼”可以使人成为“外王”,两者一起构成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孔子的语录中有很多体现“仁”、“义”、“礼”思想的谚语,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意思是:人一方面要立己(自立),一方面要立人(助人),人我并重,兼顾人己,“仁者人也”(贾玉新,1997:159)。又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王德春等,2003:107)。

群体取向主要表现在“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两方面。“群体”取向表现为: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在必要时可以忽略、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和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个人自身的利益只能在满足其他利益的前提下“顺便”满足。这种“群体”取向表现在很多强调集体重要性的汉语谚语中,比如:“一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人背一担,万人凑成山”、“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人踩不死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人计短,百人计长”、“雁怕离群,人怕掉队”;“孤雁难飞,孤掌难鸣”、“孤树结成林不怕风吹,滴水积成海不怕日晒”等。

“他人”取向表现为:中国人做任何事时首先要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氛围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手投足都要严格遵守人伦界定的规矩,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这种“谨言慎行”、“循规蹈矩”、“先人后己”、“与人为善”的思想反映在汉语谚语中就有如:“人贵有自知之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待人要丰,责己要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受人尊重,首先尊重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人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他人”取向严重时就变成了“人言可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和面子功夫的原因,受到别人尊重是有面子的表现,做了不合身份而让自己失去别人尊重的事情就是“不要脸”、失面子的表现。有关“重面子”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人怕不要脸,树怕剥掉皮”、“人不要脸,鬼都害怕”、“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还有很多谚语是关于害怕失面子、害怕不利于自己面子的“流言蜚语”的,比如:“谣言可以杀人”、“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害人的舌头比魔爪还厉害”等等(同上:124)。

2.3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取向”在英语谚语中的体现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尤其是基督教所崇尚的是“个体”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它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而且只着眼于“个体”。基督教认为上帝恩赐给了人以超越万物的地位,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类”,“即使是单独的一个灵魂,即使它没有一个亲邻,只要他自为地享受到上帝,那他就还是幸福的。”出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除了上帝和人的差别之外,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人际关系是平等的。

不仅是基督教,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还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那个时代主张的是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到了十七世纪,“个人主义”这一价值观念就充分体现在以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Locke认为“生

191

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哲学家Ballah认为,社会制度产生于存在社会秩序建立之前的为个人利益而行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之中。Benjamin Franklin把个人主义精神具体化,他指出“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者)。Churchill曾把西方个人主义描写为:“我们必须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只有我们的名字而已,不是财产。我们必须寻找机会。我之特殊不是继承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得的。”到了二十世纪,西方个人主义发展到了顶点。例如在90年代的美国,人人都被当作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具有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他们拒绝被人们称为某一群体的代表,他们是自主、独立的实体,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贾玉新,1997:63)。

英文词典中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就有100多个,如self-control,self-esteem,self-confidence,self-reliance,self-dependence,self-denial,self-respect等(同上),可想而知“个人”和“个人主义”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何等重要。他们主张人道主义、人生来平等、天赋人权,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就有:“Six feet of earth make all men equal”(六英尺长的土地使所有人一律平等)、“Jack is as good as his master”(杰克与他的主人一样好)、“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u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Every man should take his own”(每一个人都应得到自己的一份)。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人性的自由,并致力于发扬人性,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就有:“Man does what he can,and God what he will”(人能做他能做的,上帝做他愿做的)、“Man is a God or a devil to his neighbour(人对其邻居而言,不是上帝,就是魔鬼)、“Man is to man a God”(人对人而言是上帝)、“Man is the soul of the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哲学家尼采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叔本华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西方的人道主义注重“自我”,把人的情感意志和本能看作唯一的实在。英语中有不少反映人们重视“自我”,甚至标榜和宣扬利己主义的谚语,比如:“Every man is nearest 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自己)、“Every man likes his own thing best”(每个人最喜欢自己的东西)、“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鹅想象为天鹅)、“Every miller draws water to his own mill”(每个磨坊主都往自己的磨臼里注水)、“Every one fastens where there is gain”(每个人都盯住利之所在)、“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顾自己)、“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Everyone for himself and let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人人为己,让魔鬼抓落在最后的人)。虽然汉语中也有不少体现利己主义的谚语,但它们多用于贬义,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肥水不流外人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与中国人重“面子”、重名誉的观念相比,西方人固然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西方人在面对流言蜚语时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感到很害怕,而是觉得无所谓,体现在英语谚语里就有:“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另外,作为“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隐私权在西方社会中被当作是合法合理的,是人们的最高需求。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的隐私,认为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不愿议论别人。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是有罪的,如果一个人要想评断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于是,英语中有不少谚语把搬弄别人的是非看作是可耻的事情,比如:“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3.结语

以上从汉英谚语的角度对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可以看出受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群体取向”,而西方人主要是“个人主义取向”。这种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人们的交际方式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反映在了各个民族的语言上,尤其是具有文化习俗传承性的语言的精华—谚语。通过对比,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新华词典编撰组.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5]王常在编.谚语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6]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谚语词典编写组.英语谚语词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英语系)

192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 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谚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它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普遍语言现象。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包含着大量的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毫不夸张地说,对一个民族语言中谚语的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风俗和心理。正如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样,谚语——由一个民族自己创造、代代相传、并蕴涵着大众智慧的句子——也是如此,也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英文化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而谚语本身也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不同的谚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文化涵义,即使是相同的谚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文化涵义也会大相径庭,甚至有的谚语只在特定的背景下体现其本意。所以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习俗、宗教信仰、修辞手法的使用、思维方式,或源于不同的经典名作或名人之口,就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文化涵义的不同。因此,比较研究英汉谚语的文化涵义,对进一步了解中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文献,国外学者对谚语的研究起步较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修辞学角度,语义学角度和综合学科角度。从修辞学角度到语义学角度的飞跃,使学者对谚语的研究从表层语言特征渐渐转向表层文化关系,并把谚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将对谚语的研究套入固定的程式化。一旦程式化,那么从谚语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就显得苍白,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并没有从表层文化关系挖掘到深层文化关系。 反过来说,对于深层文化关系的挖掘也必须以语义研究为基础,因此,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之后,本研究从语义学角度出发,挖掘比较英汉谚语的深层文化涵义,以探索两个民族文化的同异。研究主要以语言文化观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角度对英汉谚语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其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深掘中西文化差异,更好的帮助两种语言的谚语使用者理解中西文化,使其更理性看待谚语在生活中的启示作用。

策马翻译培训·词句: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翻译培训·词句]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必须非常睿智,而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广为流传。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1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Proverbs related to Christianity)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 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 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Proverbs derived from the Bible and great English literary works)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 ●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 ●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源于《红楼梦》。许多英语谚语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叙事诗和十四行诗。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 法 "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 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译时应注意。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 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则更为贴切,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 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

(完整版)中英习语谚语等对比

英汉语成语、习语、俗语的比较与翻译 Lead up: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All Soul s' Day;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the Tomb-visiting Day; The Mourning Day 吴钧陶译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t drizzles thick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Bloom Village far away. 杨宪益、戴乃迭译: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许渊冲译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一.例句 1.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 to flog a dead horse;do sth in vain; make futile efforts 鞭打死马;白费力气 3. a drop in a bucket 沧海一粟;太仓一粟;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4. 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教猪吹笛;对牛弹琴; . 过街老鼠 5 (直译)like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意译) the object of universal condemnation; a bad man hated by everybody 6. 门庭若市 (直译) the courtyard is like a market. (意译) a much visited house; a busy town; bustling; crowded 7. 望梅止渴 (直译)to gaze at plums to quench one ' s thirst (意译)to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to feed on fancies (illusion); imagined satisfaction; a Barmecide (《一千零一夜》中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人物)feast. 8. 危如累卵 (直译)as dangerous as a pile of eggs (意译)hazardous in the extreme; great insecurity; in a precarious condition; at stake, at risk; at hazard; in peril; in danger; perilous; risky; critical... 9. A nod is as good as a wink to a blind horse. (直译)点头也好,眨眼也好,示意盲马,同样无效。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1534747.html,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作者:王巨锋 来源:《经济师》2012年第02期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汉谚语在地 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值译法、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 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中英谚语的研究与英语学习初探

对中英谚语的研究与英语学习初探 组员:冯勤兴、林月敏、叶嘉仪、冯敏仪 指导老师:肖可琦 (培英中学) Abstract: We do research on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sayings and English sayings. From so many examples around us,we have found that the little saying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a co untry’s culture history, custom, and so on. We try to find out if the English sayings can help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 and thus study English in a better and easier way. (一)课题的提出: 谚语之所以能在“民间”广泛流传,最重要的是其内容来自与我们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既然谚语是由下层农民所创,语言当然是通俗易懂,也挺趣顺口和口语化的,有些即使是几岁的小朋友也容光焕发易理解或记住。 我们之所以选择“中西谚语的区别”这一研究性课题,与上述有莫大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喜欢通俗且幽默的谚语。例如:1. Glad it’s all over! 2. Learning to speak English is a piece of cake.这些谚语在引我们发笑后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们想通过两者的对比,从中培养我们的语感,同时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而且若能掌握中英谚语特点,从中了解所涉及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不仅能开阔眼界,而且在作文中适当用一两句,也是挺惹人欢喜的。这种轻松而又不经意的提高,无论对我们现在还是以后有帮助的。 (二)研究目的: 谚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意深”,引用它既可以节约语言,用很少的话,就能表达深刻的意思。而且它引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列宁曾说过:“谚语以惊人的准确性,道出了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还有鲁迅也说过:“在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好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终止上述,足以让人知道研究其的价值性。 而最令人提起兴趣的是,从谚语中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智慧、处世哲学和其他特点,也可以看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产方法等发展变化的历史痕迹。而这也是我们能从中摄取中英谚语分别的原因,并且借此我们就能很明了地分析出中西谚语的区别,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谚语与说英语的国家的谚语的精髓,提高对这种文化的重视。 (三)课题成果 以下几例中英谚语都有是围绕相同的事物来展开分析的

中西文化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院系:经济学院年级:2010级姓名:黄为学号2010213463 一、审美习惯的差异 1)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 2)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3) 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 4)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常可用来比喻人,而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5) Every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 6)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7)Like priest, like people. 有怎样的牧师,就有怎样的教徒。 英国人大都信仰基督教,《圣经》几百年来一直是英国每个家庭必备的读物,即使是在穷乡僻壤的简陋农舍也很可能找到。不少相关色彩的语句成了警醒世人的习语、谚语。 三、历史文化的差异 8) Love is blind.情人眼里出西施

9)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0)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8个谚语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the blind god ),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第9个中,英文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汉语意义却是来源于历史。第10个英语中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也与历史有关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西方的谚语文化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14世纪,起初以“if man proposes evil, god disposes of it.”的形式出现,意思是上帝会阻止想要为恶的人。这里的god,既可以指上帝,又可以指天意。就像我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样,尽力而为之后,还要顺从自然的规律。毕竟,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凡事皆不可强求,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例如: a: bob, how about tomorrow’s driving test?sure to pass,huh? b: i don’t know. i’ve done enough, i’d say. anyway,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i am praying for good luck. it is a sin to steal a pin. 该句的字面意思是:即使是偷一根针也是一种罪过。还记得那句古训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冀望之切,溢于言表。不要因为犯的是小错就可以听之任之。例如: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never covet what is not yours, for it is a sin to steal a pin. if you play with fire, you get burnt.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fire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bad master. 火在人们的掌控之下时是人类股掌之上的可爱精灵:篝火给人温暖,烟花处处讨人欢心。可是一旦它的力量过大,就凌驾于人类之上,再不受人的掌握。权力亦是如此,当它逐渐膨胀 不可收拾时,就成为一个暴戾的君王,统治人们的言行。所谓“玩火者必自焚”,铤而走险的盲目举动会招致无穷祸患。 例如: the abuse of power has sent many people into jail, which shows that playing with fire could get you burnt. revenge is a dish that could be eaten cold. 很形象的一句谚语。所有的菜肴都必须趁热吃,唯独revenge是个例外。“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例如: he has done serious wrong to his friends. you just wait and see. they will not let him go scot-free. revenge is a dish that could be eaten cold.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兆的,“流言”的兴起有时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虽然说是“坐得船头稳,不怕浪来颠”(相似的西谚是“do right and fear no man。”),但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做人、谋事,谨慎为佳。例如:no smoke without fire, said the detective. smoke signals can be misread, countered sloan. every dog has its day. 这里的day,是指opportunities,即成功的机会;而dog 则泛指那些地位低下、似乎没有出息的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落魄的人若发奋图强,总会有出头之日。(又作all dogs have their days。) 例如:

中英习语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 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 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 (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 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银行卡· 沟通无极限手机·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QQ

浅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文章摘要 谚语其实就是民间所流传的一些至理名言,这类至理名言往往具有措辞简练、便于记忆的特点。谚语不仅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还有着比较广泛的感染力。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说过:“谚语是一个名族‘天才、机智与精神’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与文化不可分开。因此本文就从英汉谚语所表现出的文化的特殊性来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让我国可以更好的通过谚语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透过文化背景去更好的理解谚语中所包含的丰富且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英汉谚语民族文化文化差异 一、谚语是文化的反映 人类文化最古老且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谚语。并且谚语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依靠普通的人民大众通过千百年的劳动与生活实践的总结得出的净化,所以谚语是千锤百炼才产生的生动精炼的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所以,充分的了解并熟悉谚语不仅对语言表达的丰富多彩性很有帮助,而且也是学好一门语言不可或缺的知识。另外,通过学习了解谚语,我们也可以更加的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谚语都是依存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所以也是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物产风貌以及自然环境等的一个反映,语言的内容就必然会带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有时候在内容上虞用法上相似甚至是带有一定必然性的“偶合”的不同语言里的谚语,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常常大不相同,在具体的表述上如材料的选择与手法的运用等,每个民族也都不相同。比如:汉语里有条谚语叫“说曹操曹操到”,意思是提到某人的时候,某人就正巧出现了,英语里也有一条相应的谚语,“Speak of the wolf, and you will see his tail.”虽然表达的意思相近,但是设喻是完全不相同的。在英语中表达这一相同内涵的还有“Talk of the devil, and he’s sure to appear.”和“Speak of angles, and you will hear the flutter of their wings.”这两句虽然和第一句的意思相近,但是却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名族文化也是有着特殊性的。谚语不仅是该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反映出了该民族文化的共性以及其个性,这主要是受到该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影响。比如,居住在沿海地带的依靠大海而生活的民族,他们的谚语就会涉及到海上航行、静守风雨以及捕鱼捉虾等。而游牧民族的的谚语就会多涉及沙漠、牛羊、骆驼等。英语和汉语的使用产生民族不同,并且社会文化也不同,但是人们的经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在许多方面都还是有相同之处的,而且相互之间也是存在着基本可以对应的谚语,比如:眼不见,心不烦Out of sight ,out of mind.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 还有像失败是成功之母。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虽然存在着相似之处,但是英汉谚语还是由于文化对语言特征的影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这两种文化都受到其社会、地域、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汉语谚语的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谚语是数量较多,且涵盖的范围较广,无论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有相应的谚语;第二,很多谚语都有比较明显的中国特征,例如:“小卒过河,意在吃帅”,这句谚语就是来自中国象棋;第三,很多的谚语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深入探讨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深入探讨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都各不相同,因此许多事物的形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就有差异[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归化;异化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这就是说源语信息的再现应是翻译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其次考虑译语中选择最适当的对等语。 在欧洲,翻译实践有长远的历史。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有人说,用古希伯来语写的《圣经》和用阿拉伯写的《福音》,如果没有先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又译为中世纪和近代诸语言的话,2000年来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就不会产生,因而欧洲文化也不会出现。自翻译《圣经》起,将近2000年来,欧洲的翻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自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积淀而形成的。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必然有差异。即使是在同一种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否则翻译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说不同民族在文化上是“绝对歧异,相对相似”,正因为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所以最初的翻译者就把两者基本等同起来,比如,中国龙取蛇身,而dragon在西方其实就是大蛇serpent,这是其一;其二,两者均为虚幻神化之物。然而究其文化根源,正如本文开篇所述,两者在本质上实乃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这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时。我们就必须慎之又慎,在归化异化等翻译手法中寻求最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所谓归化,即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指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而异化,也就是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则是保留原文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方法,甚至包括形象,将异国文化的表现法介绍到目的语中转换方法。 一般说来,归化翻译法侧重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实质上是将原语文本纳入到目标语文化体系框架下进行转换,最大限度地打破文本的地域性。使得译文容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收,然而,“归化”是将一种文化中的独特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悉的内容,表面上避免了文化冲突,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实际上这样就往往造成了对原语文化的损害,从而不利于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因为不同文化拥有的共核非常小,那么文化间的空缺和不对称(包括相似部分)就占主体地位。所以译者在翻译中就不可避免的经常使用“异化”。虽然异化翻译法可能会由于文化上的空缺导致暂时的不可理解或难于接受,但是从长久的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一)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一) 摘要:习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从日常生活现象及动植物方面来考察英汉语言中文化同异现象,以求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习语;英汉文化;异同 习语又称熟语,从广义上说,它包括成语、俗语、谚语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习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更具典型性。因此,考察习语可以看到英汉文化的特定社会背景及发展的文化轨迹。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英汉语言中文化同异现象,以求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汉习语中文化的相似与差异比较 人类共有一个客观的大自然,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感受,有语言的“共性”特征。一个民族的习语往往又都能在其它民族的习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例如,英汉语言中都用羊比喻温顺,用钢铁比喻坚硬,用象比喻高大,用狐狸比喻狡猾等。若把英汉习语的喻体作一对比,就会发现形象相同、意义相似的习语俯拾即是。例如: ①Nomancan servetwomasters一仆不能侍二主。 ②Bitterpillsmayhaveblessed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但是,可以看到有些习语尽管意义相似,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却有微妙甚至是明显的差异。例: ①Thefoxpreysfartherfrom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 ②Heliveswithcrippleslearnsto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些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上的区别突出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信仰之中。正是这种在宗教信仰、思维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才使各个民族的习语各具风采。从习语中可以观察到各个民族相似的或特有的习俗,甚至识见和情感。由此可见,习语是反映民族文化共性与差异性的一个窗口,对习语翻译而言,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不仅使它成为可能,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便可找到对等的习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而“当着矮人,别说矮话”,甚至可以找到三条相近的英习语: ①Hethathathoneofhisfamilyhanged,maynotsaytohisneig hbor,hangupthisfish ②NamenotaropeInthehouseofamanthathangedhimself, ③Don’ttalkofahalterincompanyofhimwhosefatherwashanged 但是,也可以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给习语翻译带来了困难甚至障碍。以“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为例,“三更”“五更”尚可在英语中找到基本对等的词“watch”,“阎王”在英语中便找不到对等概念了。尽管英语中有“devil”、“satan”、“Princeofdarkness”等丰富的词汇,但所指的都是邪恶的神、魔鬼,这与中国神话中的“阎王”相距甚远。在中国传说中,“阎王”作为阴间之神,不仅掌握着尘世百姓的生死,令人生畏,同时他也给鬼魂生前的行为做出判决,是赏罚分明的一个神话人物。这与英语中的“devil”等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而,习语中涉及到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事物或概念,往往不容易做到理想的传译。笔者试将习语中所涉及的概念和形象归于日常生活现象及动植物,并作一分析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