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比年轻人更有幸福感

老人比年轻人更有幸福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人比年轻人更有幸福感

导语:这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疗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据最新一期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报道,这些研究人员通过在线调查的

这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疗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据最新一期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报道,这些研究人员通过在线调查的形式,向540名调查对象提出了6个问题,并把他们按年龄分成21岁到40岁组和60岁以上组,两组男女人数相等。

这些调查对象需要对本人及同龄人目前的幸福水平进行评估,并对30岁和70岁时的幸福水平进行回顾或展望。

以彼得・于贝尔为首的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幸福感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积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善于应对各种人生波折,并随年华老去逐渐改变对年龄的态度。因此,老年人虽然身体状况可能江河日下,但比年轻人更有幸福感。

于贝尔还说,人们通常认为幸福取决于周围环境。如果好事落到自己头上,幸福感就会持续;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幸福感就会结束。但这项研究显示,人们常常会突然感到幸福,甚至在处境特别糟糕的时刻。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英语考试作文-托福独立写作范文解析:相比年轻人,探索新事物对老人更有益

英语考试作文 托福独立写作范文解析:相比年轻人,探索 新事物对老人更有益 为大家带来托福独立写作范文解析,看范文可以帮助大家积累素材,也能让大家学到一些新的表达。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范文,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托福独立写作题目: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t is better for the older to take risks and explore new things than young people. 你是否同意以下观点:相比较而言,探险和探索新事物对来年人比对年轻人更有益。 范文解析: Conventional wisdom generally believes that it is easier for young people to be exposed to innovative ideas and new concepts so that they can catch up with the current news

and most up to date information. Elders, on the other hand, are supposed to relax and enjoy their retirement to the fullest extent. However, I have a totally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is issue and tend to believe that older people need to explore new things more than young people. 传统观点普遍认为,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创新的想法和新概念,以便他们能够跟上最新的新闻和最新的信息。而老年人应该放松,最大限度地享受他们的退休生活。然而,我对这个问题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需要探索新事物。 Admittedly, young people are generally more healthy and energetic than the elders, hence it is more likely for them to come up with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an elders. Indeed, as we can tell that professionals in different fields like scientists, business men, lawyers tend to have be more competitive and sharp when they are at a young age, actuall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verage age of billionaires is well below 40. Nonetheless,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elders to stay touch with the latest trend and continue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First and foremost, continued learn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elders to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urrents and build a deeper connection with younger family members. The only thing that doesn’t change in today’s world is change itself,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重要的情绪情感活动,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文章就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容、特点和现状加以陈述,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剖析并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 人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而老年期是人生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感知觉器官功能的衰退、认知功能的减弱,信息加工速度的慢化以及记忆能力的衰减等,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降低,消极情绪增多。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进行评估 和生活满意感进行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即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主观幸

福感不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生活的整体满意感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幸福感强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因此,在这个老龄化严重的时代,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对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稳定。 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容、特点和现状 老年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和主观体验,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评价,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感;(2)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负性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 主观幸福感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个体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研究中多采用主观报告法进行评定。(2)整体性。主观幸福感反映的是个体整体的主观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由家庭、婚姻、工作、学习、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因此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故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性,测量幸福指数时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欧阳雪莲1,陈 勃2,罗照盛3 (1.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昌330022;2.南昌大学社会学系,南昌330031;3.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摘 要:该研究通过编制适应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探讨了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生活自理适应性对积极情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如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而社会整体变化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的价值。地区差异对老年人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结构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5-0091-06 1 前言 规模巨大、发展迅猛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给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中国带来了愈益严重的压力。怎样处理人口老龄化这一重大的社会难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综合有关人士所提的种种观点可以看出,解决老龄问题的现有对策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养老模式以及政策法规等外在途径。诚然,这些对策的提出对我国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然而,除上述方面的对策外,指向于老龄问题解决的内在途径的研究也应受到必要的重视,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认知维度。研究者也习惯把主观幸福感这三个维度分为生活满意度(Satis faction With Life,SW L)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P ositive A ffection,PA)和消极情感(Negative A ffection,NA)两方面。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1,2]。 所谓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 态[3,4]。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还是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对老年个体而言,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如何往往通过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平衡程度来判断。譬如,从外在线索来看,家境贫寒的老人可能比家境富足的老人在社会适应水平上要低,然而,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家境贫寒的老人比家境富足的老人生活得更加怡然自得。这是因为前者在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各成份之间更趋于和谐平衡。概括而言,老年人社会适应就是老年个体根据外在社会环境的要求,调整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最后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以及个体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3,4]。 从具体内容看,老年人社会适应包括四大方面: 1)基本生活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2)人际关系适应,即老年人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程度;3)精神文化适应,即老年人能够顺应变化中的思想、观念及各种文化现象的程度;4)个人发展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4]。 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5-9],国外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某些特殊群体[10],国内也有许多关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11,12],然而,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则极少[3,13]。虽然国外有关于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之关系的研究[14],但未见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结构关系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被不少学者认作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15]。积极老龄化战略的 第29卷总第113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9年 第5期

居住模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_沈可程令国魏星

2013年第6期World Economic Papers December,2013居住模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 沈可程令国魏星* 摘要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因果影响以及影响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同堂模式 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地,我们的研究发现,相较 于在婚老人,子女的陪伴更显著地改善了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的幸福感。从影响渠道看,多 代同堂模式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本 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常回家看看”新政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或者优化 住宅设计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加强代际之间的纽带,切实增进老年人的 幸福感和养老质量。 关键词居住模式幸福感工具变量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延续高速增长的轨迹,2012年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现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政府、民众与学者将更多焦点转移至如何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与富足(邢占军,2011;刘军强等,2012),例如,2012年中央电视台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引发了民众广泛而持久的热议。与此同时,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01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12%,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尤显重要,它不仅关乎1亿多老龄人口切身的生活福利和养老质量,也牵涉社会的和谐与共、长治久安。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正面临严重的幸福感危机:老年人的自杀率远高于青少年①。例如,2011年我国85岁以上城镇与农村老人的自杀率分别高达39/10万和93/10万,而 *沈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E-mail:shenke@fudan.edu.cn,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楼1137室,邮政编码:200433;程令国,南京大学经济学院,E-mail:chenglingguo@gmail.com;魏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E-mail:weixing@fudan.edu.cn。本研究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批准号:2012ESH00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4ZS005)、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复旦丁铎尔中心生态环境与人文社科交叉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FTC98503A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71273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3CJY028)的资助。作者感谢审稿人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①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0/17472439_0.shtml.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0.05,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如表4显示。 表4老年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孤独感 与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入选因子R2F B SE Beta 孤独感0.30361.862-0.5890.102-0.429-5.7670.000 消极应对方式0.36841.003-10.848 2.572-0.277-4.2180.000 主观支持0.40631.8420.4810.1610.222 2.9860.003由表4可见,孤独感、消极应对、主观支持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能够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40.6%的变异量。其中,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的预测力对应其解释量分别为30.3%、6.5%及3.8%。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农村和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罗扬眉等研究的结果一致[6]。没有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和子女数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总的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研究一致[7-8]。表明老年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年龄,年龄对其生活信心、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大。 但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文化程度、配偶状况、月收入水平、养老金主要来源、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可能与教育水平高者接受卫生宣教比例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善于学习新知识、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关。有配偶的老年人比无配偶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9]。月收入水平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月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收入高低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高低[10]。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金主要来源还是靠退休工资和子女供养。养老金来自于退休工资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强,可靠、稳定的收入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更具有养老保障。 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居民,疾病经济负担低,生活质量高,主观幸福感也增强[11]。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总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观支持能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观支持是指体验到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Antonucci等通过研究发现,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身体疾病时,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2]。多数学者认为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越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也越高[13]。老年人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也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尤其是消极应对会显著降低老人主观幸福感,这与张红静等研究结果一致[14]。孤独感也能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孤独感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低。国外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少、主观幸福感低、孤独是21世纪老人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研究至关重要的问题[15]。 要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要重视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提高其经济水平。是否有收入来源、基本的养老生活保障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高低的基础。其次要以社区为基础,以农村为重点,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吴俊等根据国内外相关先进经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如发展老年康复医院、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以缓解社会压力,提高老年人口的生命与生活质量[16]。还可针对目前老年人入保难、险种少的情况,积极开展老年医疗保险事业,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展而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业务,以多种多样的医疗保险形式,供老 王枫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任杰1,2,金志成2,杨秋娟1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元分析技术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 性别、婚姻、年龄、职业对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弱;文化程度与收入在低文化水平和收入稳定群体中有中等预测力。②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都有较好的预测力。③解决问题与求助、自责与退避分别有中等的正向和负向异质预测力。④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异质负向预测力。⑤EPQ 中的内外倾与神经质对老年人幸福感分别有正向和负向高预测力。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和SCL-90的某些因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的预测力较差。【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0)01-0119-03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R EN J ie ,J IN Zhi-cheng ,YANG Qiu-juan Education Academ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To deeply study the fa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elderly.Methods: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review the related 21literatures.Results:①The effect size of gender,marital status,age and occupation was less than 0.2,and that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in the elderly with less educational years and stable income had moderate prediction effect.②The effect size of social support was homogenous positive and trailed off with subjective support,use of support and objective support.③Problem solution,seek for help,self-condemnation and resignation had heterogeneou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④Depression,anxiety and hostility had heterogeneous negative effect.⑤Neuroticism and extroversion of EPQ had negative or positive high prediction effect respectively.Conclusion: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personality and some factors of SCL-90can well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but demography variables are not good predictors. 【Key words 】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elderly ;Meta-analysis 【基金项目】 广州市人文社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通讯作者:任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涌现了不少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研究者针对普通老年人和不同地域、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群体,对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4]。但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不一、研究对象的选取不一,致使大量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龚耀先等学者曾做过老年人幸福感的综述研究[5,6],得出了较为普遍的结论。但这些是描述性的综述,无法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将通过元分析技术,对符合要求的国内有关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得到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水平服务。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提示,实证研究中使用最 多的工具是“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4个分量表。国内使用的是1985年修订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 先选取符合如下标准的文献:①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可以查阅到的1990年1月至2009年1月之间的期刊文献;②以MUNSH 为老年人幸福感度量工具。然后:①剔除重复发表的研究;②剔除数据报告不完整的研究;③剔除质量较低的研究,如研究数据前后不一等。最后符合要求的有20篇。为了避免“the filed drawer problem (文件抽屉问题)”导致的结果偏差[8],将一篇未发表的研究数据也纳入了分析。 21篇调查研究文献中发表于核心刊物有8篇,普通刊物7篇,学位论文5篇,未发表1篇,总样本容量为5096。见表1。 1.2数据分析工具及处理程序 数据分析工具为Ralf Schwarzer 编写的软件meta-analysis 5.3版。 本研究采用效果量r 。根据文献中报告的相关

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一)

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一) 摘要:为了解参加音乐学习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重点分析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音乐学习活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机制及其作用。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音乐学习、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便为进一步对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做理论积累的工作。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音乐学习老年人 一、主观幸福感、音乐学习与老年人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幸福”是以客观生活为依据,又易被个体所感知的心理状态。个体评价是否“幸福”与两个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一是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二是自我价值实现时的情绪状态。可见,对“幸福”的判断脱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愿望。 Diener.E(1984)把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 笔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个人需求

是否满足、生活状态和个人真实价值的思考。 (二)音乐学习 音乐学习在本研究中指老年人参加一般老年干部学院或他业余机构开设的定期的艺术学习活动。如参加器乐、声乐、舞蹈、听赏、戏曲等课程的学习活动。其次,还有一些老年人参加的歌社、琴社、私伙局等的音乐学习活动。 (三)关于老年人的幸福感 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与提高,物质财富的急剧积累和高出生率导致的人口激增,加速了各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8000万左右,70岁以上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80岁以上达到为1899万(各项统计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幅提高了。 [3]因此,政府有关机构开始着力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提高他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整体评价;老年教育工作者关注如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1世纪,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空前关注。调查研究和实验报告数据显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地域性、年龄阶段等影响因素导致的差别。“老年精神音乐学”为研究音乐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幸福感调查问卷

老年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前辈:您好! 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学生。为调查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老年人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您对每个问题的真实想法对于研究非常重要,我们盼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您!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41-50岁B51-60岁C61-70岁D71-80岁E80岁以上 3、婚姻状况:A未婚B已婚C离婚D分居E丧偶 4、文化程度:A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职高/中专④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5、您退休前从事的时间最长的职业(单选): A 公务员B管理干部C职员D私营企业主E专业人员:(教师,医生,研究人员,工程师、法官等)F个体工商户G商业服务业员工H产业工人I农业劳动者J城乡无业、失业者K军人L做家务M其他 6、您来的户籍所在地:A农村B城镇 7、您的居住状况:A独自一人,B与配偶同居,C自己与子女居住,D与配偶居住在子女家,E与子孙辈同住在一起的大家庭。 8、您对目前的医疗状况:A很满意,B满意,C较满意,D一般化,E不满意。 9、您个人的经济主要来源是:A退休工资B个体经营(如做生意)收入,C子女资助,F其它收入。 10、您实际的身体状况是?A非常健康,B偶尔有点小毛病,C小毛病不断,D虽有疾病但对日常生活和心理没有影响。 11、近一月来,您与子女的交往频率(包括相处.通信.电话联系):A经常来往B无事不来往C极少或从不来往 14、您经常参加活动(运动)吗?如早晚锻炼、打麻将,下棋,跳老年舞、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等。A每天B每周至少三次C每周至少一次D很少参加E不参加。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结束,麻烦您再看一遍,如果有遗漏的题目,请您补上您的答案。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胡可芹 蒋晓莲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50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26.43±9.76)分,正性情感和体验得分远大于负性情感和体验(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最高;主观幸福感的正性因子分和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的负性因子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成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人中大部分人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幸福感较强。应重视采取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少部分人,帮助其改变应对方式,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心理学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 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 HU Ke2qin, J IA N G X iao2lian. West China School of N ursing,Sichuan Universit y,Cheng du61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SWB)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2 duct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150old persons were conveyed with the Memori2 al University of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and th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an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was per2 formed.R 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ld persons’SWB was26.43±9.76.The mean scores in posi2 tive affectivity(PA)and positive experience(PE)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egative affectivity(NA) and negative experience(N E)(P<0.01),and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2 sistance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scores in the copping styles.The positive factors(PA and PE)of the old persons’SWB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 (P<0.01),while the negative factors(NA and N E)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2 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P<0.05).Conclusions Most of the old persons adopt a mature coping style and have a better SWB.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ose who adopt an immature copying style.To help them change their copying style can improve their SWB. 【K ey w ords】 The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Coping style;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7)1621511202 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整体或一般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兴起,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和进入高峰的[1]。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如何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而现实生活中,应激事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它们和取得更高的幸福感体验,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目前关于老年人的SWB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了解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以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作者简介:胡可芹,女,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通讯作者:蒋晓莲,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及教育管理。E-mail:jiang_xiaolian@https://www.360docs.net/doc/401153629.html,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6-8月从四川省南充市所辖三区随机抽取3所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排除因重型躯体和精神疾病不能回答问题者,有效被试150人(男性73,女性77),年龄60~99年,平均(75.59±7.04)岁。学历:小学及以下57例,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27例,大学及以上31例。婚姻状况:已婚44例,丧偶106例。人均月收入:≤500元87例,501~1000元39例,1001~2000元20例,>2000元4例。 1.2 方法  1.2.1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2],由24个条目组成,12个条目反映正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正性情感(PA),7个反映正性体验(PE);12个条目反映负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负性情感(NA),7个反映负性体验(N E)。对每项条目均采用3级计分,得分范围为0~2分;总分等于正性因子分与负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数24。分数越高,表示越幸福。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为国内肖计划等人所编[2],具有较好的 ? 1 1 5 1 ?2007年6月第13卷第16期 论 著

消费行为学年轻人和老年人分析

影响消费的因素----- 之50后和95后对比研究分析 13124222 李园馨工商管理2班 经过1周的调查访问,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数据

我们从上述调查表可以看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老年人更在乎质量,合适程度,牌子以老牌子为主。年轻人在乎品牌、流行程度和外观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 ?从消费的品牌观念看。老年人更喜欢老牌子,同时对牌子的要求没那么高。他们觉得只要好就可以了。而年轻人更愿意追求品牌,而且年轻人更喜欢新潮的品牌,跟随时尚。那么是什么造成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牌子上的选择差异那? 很多的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中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态度倾向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由于老年人有着比别人更多的经历,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和自尊。他们选择商品时往往选择的是以前光顾过的产品,喜欢以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商品的优劣。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较稳定的消费习惯,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一旦对商品或品牌形成了偏爱,就很难改变去消费别的品牌的商品。老年人的习惯消费心理往往在某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对商品的思考和判断,或是为了减少麻烦而消费风险知觉。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恰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们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消费主义在中国从发轫走向流行的过程。他们没有在艰苦环境下生活过,受传统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教育较少,而高消费的价值观和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成长的环境。经历过坎坷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往往不愿意子女再继续“吃苦”,使他们在消费观念上容易接受奢侈品,甚至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而且他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着很强烈的优越感和被认同感。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自尊心。被所有人尊重认同。有关报道曾说称:中国高端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由3个群体构成,分别是:高收入群体、高知群体和青年人群体。这3个群体互相交叉,高收入群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

心理科学进展2009, V ol. 17, No. 4, 759–76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 李海峰1,2,3陈天勇1,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社会功能是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本文综述了老年社会功能的定义和评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老年社会功能理论,以及社会功能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消极和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前者片面强调社会支持,追求享乐主义取向主观幸福感;后者则强调社会参与,追求幸福快乐取向主观幸福感。今后的研究应在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强调老年阶段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和幸福快乐的幸福感,并开展相关的干预研究。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功能;健康;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社会参与 分类号 B844.4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健康和幸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说明除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外,社会功能也是完整健康概念一个重要的基本方面。社会功能和主观幸福感是目前老年健康研究的两项重要内容(Chalise, Saito, Takahashi, & Kallchiro, 2007)。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老化状况的一种主观、稳定的评估。大量研究表明,尽管受躯体疾病或认知功能损伤的困扰,许多老年人仍然对他们的老化状况满意(Baker, Cahalin, Gerst, & Burr, 2001; Faber, et al, 2001; Strawbridge, Wallhagen, & Cohen, 2002),这表明身体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人口学、社会经济学、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学(如个性、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近年来,社会功能与老年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新热点。 1 老年社会功能的定义和评估 Motta, Bennati, Ferlito, Malaguarnera和Motta (2005)曾指出,仅仅维持身体和认知功能良好的百岁老人,不能作为“成功老龄化”的原型,因为他们没有维持任何社会或生产性活动,暗示社会功能良好是成功老龄化的一个关键指标。Bergland和 收稿日期:2008-12-18 通讯作者:陈天勇,E-mail:chenty@https://www.360docs.net/doc/401153629.html, Narum(2007)对282位75~93岁妇女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当要求说明什么是生命质量时,82.3%的人提到良好社会功能的重要性,而只有68.8%的人提到身体健康。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和李贵芸(2005)对健康老龄化基本要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也表明,社会功能是健康老龄化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 WHO所指的社会功能良好,是指一个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都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与他人保持正常协调的人际关系。与WHO相一致,Ware等人(1980)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社会健康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功能的完好程度。他们强调社会参与,把社会健康定义为与社会参与有关的人际交流和活动,通过客观报告(如朋友的数量)和主观评定(如与他人相处的程度)来评估。Blazer(2000)认为社会功能即社会交往的性质和范围,强调社会角色和社会网络是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功能可以通过对社会角色的丧失程度和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指亲属和朋友)的满意度来评估。 在实际的研究中,一些研究机构和个人对社会功能的评定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方案。WHO组织编订的生命质量量表(WHOQOL-100)试图从社会交往的强度、频度、能力和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评估老年人的社会功能(WHO, 1995)。与此相类似,美国老龄化管理机构(The Administration on Aging)关于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红静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12)马颖竹 (山东大学体育部) 〔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了解老年人的一般心理状况,探讨各项社会因素、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及影响。方法 以107名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用人脸测验和阶梯测验、特质应对问卷、家庭功能问卷和一般社会指标调查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测验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幸福感由高到低依次是未来、现在和过去;老年人的职业、居住、健康,家庭中的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应对方式等因素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观幸福感较高,其幸福感受社会、家庭及自身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002)06-0428-03 作者简介:张红静,女,37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各年龄阶 段的心理卫生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增加到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0%。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心身健康的幸福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此,我们选用了相应的心理测验来测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并分析了影响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期对老年心理卫生工作产生指导意义,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城市老年大学学员(均为离退休老人)107人,女60人,男47人;最小50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1.15。其中老年前期(50~59岁)64人,老年期(60~74岁)43人;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12人,大专18人,高中或中专58人,初中12人,小学5人,缺失2人。职业:教师34人,干部47人,技术人员20人,其他6人。 1.2 研究方法 (1)主观幸福感用阶梯量表(Cantril )和人脸 量表〔1〕(Andrew s &Withey)来测量。阶梯量表,阶梯分为0~ 10,共11级,0级为梯子的最底层,代表最差的生活,10级为梯子的顶部,代表最好的生活,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人脸量表,人脸的表情由极欢乐到极悲伤,分为7个等级,得分越高对生 活越不满意。(2)家庭功能评定量表〔1〕 ,依据M cM aster 的家庭 功能模式编制的一个测定家庭系统各方面功能的量表。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共有6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个选择项:很象我家、象我家、不象我家、完全不象我家,分别计为1、2、3、4分(部分条目为反向计分4、3、2、1)。对所有条目而言1分代表健康,4分代表不健康。F A B 包含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等。(3)姜 乾金编制的特质应对问卷〔1〕,包括20个问题,分为积极应对和 消极应对两个维度。(4)自编的一般社会指标调查表,15项指标。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分别对问卷每项指标进行评分,统 计处理。2 结 果 2.1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状况 用阶梯量表让老年人分别评价自己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幸福感。结果:老年人对现在的幸福感主要在5~9级之间,老年人对过去的幸福感主要在4~9级之间,老年人对未来的幸福感主要在7~9级之间,具体等级分布见图1、表1。 对老年人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幸福感分别进行t 检验发现,三者有极显著性差异,老年人现在幸福感(M ±s )(6.63±1.64)显著高于过去幸福感(5.50±1.95)(t = 5.746,P < 0.01);而未来幸福感(7.39±1.62)显著高于现在幸福感(P <0.01):未来幸福感也显著高于过去幸福感(P <0.01)。即幸福感强度排序依次为未来、现在、过去。 图1 老年人对现在、过去、未来的幸福感等级分布2.2 老年人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满意度 用人脸量表测量老年人对生活的总体感受,结果:老年人对生活的总体感受主要在1~4级之间(M =2.90,s =0.96),选择微笑表情的人数最多,对生活的总体感受是积极的、正性的情绪为主,即对生活总体满意度较高。 2.3 与老年人幸福感相关的因素分析 ? 428?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11月第22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