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公开课教案

乙烯公开课教案
乙烯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投影】资料卡片——《乙烯装置简介》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

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

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教师】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

【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4,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投影】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由教师补充

【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

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教师】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那么乙烯都能

发生哪些反应呢

【投影】乙烯的氧化反应

【板书】1、氧化反应

(1)燃烧C2H4+3O22CO2+2H2O

现象: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教师】主要是由于乙烯中碳元素含量较大,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有碳单质产生。【板书】(2)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与交流】能否利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学生】不能,因为酸性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生成CO2,引入了新的杂质。

【过渡】乙烯除了能发生氧化反应外,还能发生什么反应

【投影】乙烯的加成反应及加成反应的机理

【教师】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碳碳双键中的一根键断裂,同时Br-Br键也断裂,形成的两个Br原子分别加成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反应后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

【板书】2.加成反应

【教师】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投影】迁移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HCl 、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乙烯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呢

【投影】加聚反应过程

【教师】乙烯有哪些用途

【投影】乙烯的用途、大千世界

【板书】乙烯的用途:(1)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乙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中的一个键易断裂,所以乙烯性质较活泼,易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加成反应是乙烯和烯烃的特征反应,而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烯烃和烷烃的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这种结构决定性质的现象,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遇到!

五、当堂训练

[练习1]你能想出几种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练习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与足量溴反应?????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下通入氢气? ?D.分别进行燃烧[练习3] 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H3CH2Cl。试回答

(1)乙烷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比较两种方法,______法制备氯乙烷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优化学习方案》P51---P52

七、教学反思

乙烯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设定】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 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 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右图为刚刚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 的香蕉,掺在一块放置几天的结果是香蕉已 经全部变黄。为什么刚刚摘取不久的青香蕉 与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块就都变黄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烯的功劳。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 化工原料――乙烯 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 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 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乙烯的产量)乙烯在化学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参照课本P58思考与交流中乙烯的用途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 从石油分溜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教材P59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填写上表中的结论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的差异是由其不同的结构决定的决定的,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 【学与问】参照课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2== CH 2 【教师】乙烯分子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0 【板书】分子构型:平面型;键角:120° 【教师】乙烯分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是不饱和烃。乙烯分 子的这种不饱和性使得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化学反应。 【引导阅读】:乙烯的化学性质P60 【板书】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进行 【板书】乙烯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1、氧化反应 (1)、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C 2H 4+3O 2 ??→ ?点燃 2CO 2+2H 2O 【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头市场。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 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 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 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 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 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 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 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 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 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 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 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德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

乙烯和烯烃教案

第三节乙烯和烯烃 教学目标: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加成反应的概念,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装置、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乙烯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5.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第一课时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 单键,它们彼此之间HC-C=C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双键和四个 o。的键角约为120 乙烯共价键参数: 乙烷乙烯-10-10 1.33×10101.54×键长(m)28' o 约120o109键角 348 kJ/mol键能()615 通过乙烯与乙烷分子中键长、键能等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C=C)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需要控制反应物温. 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SO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42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CO,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22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CO。22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CH-O-CH-CH)。温度过高,浓3322HSO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CO、SO等气体。2422三、乙烯的重要性质 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但两4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 1,2一二溴乙烷(液态) 乙烯与氢气加成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溴乙烷.

优质课教学设计封面)

范进中举 学科:高中地理 学校:南和县实验中学 姓名:杨娜 题目: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内页不准署名) 金瓯学校瓯北校区小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___语文________

班级:___九年级______ 任课教师:张海涛_________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活动设计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学生比较容易了解,容易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使学生从身边的事学起来更容易参与活动,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Ⅱ必修》的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动力机制,其三是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学情分析】 1.由于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对城市环境及其发展感到陌生,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上呈现并不生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学生对一些生动的图片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课件中可以选取和城市有

关的生动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能辅助教学。 3.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总结可能不全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 2.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类型。 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4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相关的图表材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过 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 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3.通过熟悉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异同。

乙烯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投影】资料卡片——《乙烯装置简介》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 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 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教师】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 【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H4,电子式:结构式: 分子式:C 结构简式:CH2=CH2 【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投影】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由教师补充 【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 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教师】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那么乙烯都能

高二化学教案-第三节乙烯烯烃002 最新

第三节 乙烯 烯烃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性。 [知识讲解]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1、不饱和烃: 断裂,这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药品: 3、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双孔橡皮塞、温度计、导气管、水槽、集气瓶等。 4、装置:“液体与液体混合物 气体”的装置(如右图): 5、收集: 三、乙烯的性质 指定温度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产生黑烟。完全燃烧时: ②常温下易被氧化剂(如KMnO4溶液等)氧化。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应可用于烯烃与其它烷烃气体的鉴别。 2)加成反应: 说明:①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常用于烷烃与烯烃的鉴别,也可用来除去混在气态烷烃中的气态烯烃。 ②寻找出某些有机物的最适宜的制备途径。如氯乙烷的制备,有乙烷与Cl2取代反应和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两条途径,显然前者会产生多种氯代产物,而后者产物单一,当然选择后一种方法好。 ③加成反应的发生与否是不饱和烃与一般饱和烃在化学性质上最明显的差别,凡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通常是不饱和烃。 3)聚合反应: 四、乙烯的用途 1、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催熟果实。 五、烯烃 1、概念: 2、通式: 3、物理性质: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常温呈( )态。一般地烯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其熔、沸点越( ),相对密度越( )。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 ②使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不饱和烃的共性 3)加聚反应——烯烃的共性 ①一种单体: ②二种单体: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

中学生礼仪常规xx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xxxx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xx、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五)、穿的礼仪 1、衣着整洁,xx。 2、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制作封面和封底教学设计

制作封面和封底 一、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3章第1节第4课时的内容,课题为《制作封面和封底》。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和布局,以及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和大小位置的更改方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完成封面封底的设计。通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知识不系统,加以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较差,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将知识融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外,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杂志封面、封底的构成要素和布局; (2)掌握背景、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应用能力; (3)能制作符合主题、要素完整、色彩协调、布局合理、有个性创新的杂志封面和封底。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对比封面和封底样张,了解封面和封底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思考相关要素的实现方式,并构思自己要制作的作文选的封面和封底; (2)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封面和封底,进一步提高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制作封面和封底,在实践学习中体验美和创造美; (2)学生通过个人学习、主动探究和使用举手提问、学案指导、同伴互助等求助方式,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和利用学习资源。 4.行为与创新 (1)学生通过构思和制作杂志封面和封底,体验作品创作的乐趣; (2)学生通过作品欣赏、评价和分享,增进彼此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乙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 《乙烯》教学设计 新疆兵团二中王兰兰 一、整体设计思路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也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通过乙烯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机物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充分利用模型和实验,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药品的使用。 教学中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乙烷和乙烯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乙烷分子中只有单健,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就决定了它们虽然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反生反应,但所用试剂状态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产物也不同,从而揭示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不同。对比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乐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章 烯烃--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 ? ? 1 第三章 烯 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 掌握烯烃的结构。 3. 掌握烯烃结构的Z/E 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 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丙烯和丁烯。 二. 本章节重点、难点 烯烃的分子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 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乙烯的分子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氏与反马氏规则。 三. 教学内容 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 2 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比,相同碳原子的烯烃比烷烃少两个碳原子,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3.1.1 烯烃的同分异构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比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造异构 (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 CH 3-CH 2-CH=CH 2 1-丁烯 位置异构 CH 3-CH=CH-CH 3 2-丁烯 构造异构 CH 3-C(CH 3)=CH 2 2-甲基丙烯 碳链异构

? ? 2 3.1.2 烯烃的命名 (1) 烯烃系统命名法 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其要点是: 1) 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面(只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 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乙烯基 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 CH3 异丙烯基 (2)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补充)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生物。例: CH 2=CH-CH 3 甲基乙烯 (CH 2)2C=CH 2 (不对称二甲基乙烯) 使用范围:结构简单的烯烃。 3.2 烯烃的结构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我们以乙烯为例来讨论烯烃双键的结构。 3.2.1 双键的结构 乙烯与丙烯的共价键参数如下: H 0.108nm 0.133nm 117° 121.7°

德育课程教案

课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授课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难免的,不同的态度对待挫折将成就不同的人生;要学会在挫折面前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将科学的方法转化为内心的动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表演、谈话相结合 板书设计: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投影I,《体验挫折》 “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在白纸上写下‘我'字。”请简单谈谈你写字的感受。 [ 学生充分体验后说出自己感受] 投影H,《无臂大学生王争的故事》

[ 学生思考讨论] (1)他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是天生的吗? (2)王争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 (3)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 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总结] 王争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他在面对困难、挫折 时采用积极的态度,成就了他的大学梦,他是生活的强者;假如王争 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种情景,他将是生活的弱者。 二、新课教学 投影皿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积极进取、挑战--- 磨练意志、增长智慧、战胜挫折、发展能力-- 生活的强者(成功) 消极逃避、屈服 -- 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生活的弱者(失败) 投影W倾听[战胜挫折,我有办法] 投影V讨论[他们战胜挫折用的是什么方法?] [ 教师总结] 战胜挫折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心态。 投影W《三、如何积极应对挫折?》

烯烃教案

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 1.掌握烯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命名 2.理解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3.了解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烯烃的结构特征:π键的形成和特点;顺反异构的构型标记及次序规则 2.烯烃的化学性质 难点: 烯烃的结构特征 教学实施手段: 讲授、讨论、提问、讲评 推荐参考书及预复习任务: 参考书 参考书:《药用有机化学》郭扬主编,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复习总结新课重点、难点内容 1.烯烃的定义 2.烯烃的分类 3.烯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 4.烯烃的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教学过程

【引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由烷烃的结构、命名、性质导入新课,并引入不饱和烃的概念。 【教师】: 如果烃分子中只有单键,则叫做饱和烃,饱和链烃称为烷烃,烷就是“完”全的意思,分子内只有单键且成链状。 如果各键没有被氢原子占满,富余的键会和其他碳原子组成双键或三键,就是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中有双键的叫“烯”,是氢原子“稀”少的意思;有三键的为“炔”,是氢原子“缺”乏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芳香烃,例如“苯”。不饱和烃的双键和三键不太牢固,比较容易断裂,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分类见教材25页} 【板书】:第一节 烯烃 【教师】: 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 键的不饱和烃,根据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又可分为单烯烃、二烯烃和多烯烃。如果不加说明,通常所说的烯烃是指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 在单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它比相同碳数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 。 【板书】:(一):烯烃的结构 【教师】: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医药上,乙烯与氧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麻醉剂。 以乙烯为例,介绍烯烃的结构特征。 H H H C C 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 双键的表示方法:双键一般用两条短线来表示,如:C=C , 【教师】: 现代物理方法研究表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0kJ.mol -1 ,键长为134pm , 而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为345kJ.mol -1 ,键长为154pm 。比较可知,双键并不是单键的简单的加合。 【教师】: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即乙烯分子为平面分子。 【板书】:展示乙烯的分子结构{PPT 有动态版}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1

中学生礼仪常规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师生施礼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静、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

优质课教学设计封面)

范进中举 学科:高中地理学校:南和县实验中学姓名:杨 娜题目: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内页不准署名) 金瓯学校瓯北校区小学

2015 —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学 科: ___ 语文 _____ 班 级: ___ 九年级 ___ 任课教师: 张海涛 _ ______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活动设计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学生比较容易了解,容易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使学生从身边的事学起来更容易参与活动,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Ⅱ必修》的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动力机制,其三是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学情分析】 1. 由于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对城市环境及其发展感到陌生,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上呈现并不生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 学生对一些生动的图片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课件中可以选取和城市有关的生动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能辅助教学。 3. 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总结可能不全面。

最新-高二化学乙烯烯烃课时练习-人教版[原创] 精品

高二化学课时练习《乙烯烯烃2》 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的稍有香甜气味的气体,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常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乙烯中含有()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乙醚(D)乙醇 2、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操作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B)圆底烧瓶中要放入少量碎瓷片 (C)圆底烧瓶中注入酒精和稀硫酸的体积比为1:3 (D)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3、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混合(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D)乙烯通入浓盐酸 4、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点燃前都应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5、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烷(B)环丙烷(C)乙烯(D)聚乙烯 6、下列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乙烯通入溴水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7、下列烃中,含碳量最低的是() (A)甲烷(B)丙烷(C)乙烯(D)环丙烷 8、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 (A)1:2 (B)2:1 (C)3:2 (D)2:3 9、某种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 (A)3:2 (B)2:3 (C)3:4 (D)4:3 10、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容器(烧瓶)加入少许碎瓷片; (B) 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 H2SO4混合液; (C) 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下,以便控制温度; (D) 反应完毕后先熄灭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1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塑料的产量 (D)合成纤维的产量 12、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语文教案封面图片

语文教案封面图片 【篇一:教学设计封面】 附件5 南沙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之课件制作决赛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_____《跨越百年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组:______小学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比赛编号: ____xxk07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 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 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采用倒 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 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 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 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 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 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 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 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显得文采斐然,教师在 教学时要处理好科学性和文艺性的关系。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 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乙烯教学教案

化学学案1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掌握乙烯的加成、加聚反应。 【复习】饱和链烃在分子结构上有何特点? 【新课】从中可以获得乙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 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催熟剂等。【科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 石蜡油是由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组成的混合物。你认为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吗? 假设: 如果都是烷烃,生成物就应该只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 如果生成物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这说明有其他新的物质。 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结论:生成的气体中含有。 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 【练习】已知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该烃含碳、氢原子的质量比为6∶1,求此烃的分子式,并试写此烃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一、乙烯的结构(与乙烷对比): 有机物名称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乙烷 乙烯 乙烷和乙烯的结构参数: 分子式C2H6C2H4 结构特点键的类别 键角 键长(10-10m) 1.54 1.33 键能(kJ/mol)384 612 分子内各原子的相对 位置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通常状况) 溶解性 密度(比空气) 【实验】 实验 通入KMnO 4(H +) 通入Br 2的CCl 4溶液 点燃 现象 【讨论】实验中哪些现象证明乙烯与烷烃性质相同?哪些现象证明乙烯与烷烃性质不同?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 燃烧: 现象:纯净的C 2H 4能够在空气中(或O 2中) ,火焰 。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⑵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 这是乙烯被高锰酸钾 的结果,烷烃 这一性质。 222CO CH CH →= +→24Mn KMnO 【思考】鉴别乙烯与烷烃可用 。 甲烷中混有乙烯,能否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 2、加成反应 乙烯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时加成而非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加成反应:_____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C 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 规律: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断开一个, 2个Br 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 结合。 【思考】甲烷中混有乙烯,应如何一次性除去?______________ 【练习】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产物和名称。 结构式 名称 (1)与氢气反应:CH 2=CH 2+H 2 ( ) (2)与氯气反应:CH 2=CH 2+Cl 2 ( ) (3)与氯化氢反应:CH 2=CH 2+HCl ( ) (4)与水反应:CH 2=CH 2+H 2O ( ) 【讨论】制取一氯乙烷, 采取CH 3-CH 3与Cl 2取代反应好, 还是CH 2=CH 2与HCl 加成反应好?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烷烃和烯烃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 1.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 (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的结构特点:链状、饱和、单键 2.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 3. (单)烯烃的结构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 4. (单)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2) [思考] (1)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由于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2)烯烃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若分子中存在x 个碳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 从烷烃通式C n H 2n+2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 =C 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 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C n H 2n-2x 。 (3)烯烃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定值。 [练习] (1)C 8H m 的烷烃中,m=_______,C n H 22的烷烃中,n=________。 (2)分子式为C 6H 12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是 。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小结](1)烃C x H y ,气态:x ≤4;液态:5≤x ≤16;固态:x ≥17;(2)分子式相同的不 同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3)密度都小于水1g/cm 3 。 [练习] (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 高于-℃ B. 约是+30℃ C . 约是-40℃ D. 低于-89℃ (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 等物质的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提示:先看碳的个数,碳原子个数越大,沸点越高;若碳数相同,再看取代基的数目,取代基越多,沸点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