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理论述评汇总

地方治理理论述评汇总
地方治理理论述评汇总

地方治理理论述评

引言

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前者,就不能了解后者。在欧美,地方政府被视为民主政治训练的场所、公民道德和意识培养的基地、切合公民需要的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中央政府集权倾向的制衡者之一。而地方政府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股以效率和效益为名称的城市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要求在全美城市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合并、兼并,尽可能地减少地方政府单位的数量,理想的结果是一个包括郊区的城市地区只有一个政府。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决不能仅仅依赖于地方政府,需要将视野扩展到地方政府与私人部门、NGO和市民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有政府主导和影响的地方公共舞台成为多重组织和个人与政府共同表演的场所。政府更多的是协调者而不是控制者,是掌舵者而不是划桨者,是服务的供应者而不必是生产者。因此,传统的地方政府全能角色必须进行分解和重构。

一,邻里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对“邻里关系”这一重要概念作出澄清并对其进行讨论,因为这一概念是地方治理理论的一块基石。

(一)邻里关系的定义。Seebrook对邻里关系的定义是:在一个区域内,大多数人认识周围住着的人,而且很可能认知每一个人的年龄划分,知道所有标志性建筑和区域中心。

可以说,邻里关系提供了一个研究日常生活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有用的维度。它聚焦于一个关键的生活空间,在那里人们怎样接近材料和社会资源,怎么传递一个机会,生活在那里的对于自己或者外来者而言,标志性方面是哪些。地区劣势肯定存在,但它不仅因为在地方房屋市场和人们所在城市版图的地理位置。对于困难的社会体验加强了人们已有的困难体验。一些在邻里关系的人们尽全力来为自己创造最大化的机会。这里面的一个关键的变量是这些活动和体验是否发生在一个业已建立的社会互动的社会世界里。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一步界定邻里关系

1.邻里关系的基本元素:

亲近和邻里接触是我们在城市生活的组织中的最简单但也最基本的元素。地方的利益和联系培养了地方感情,并且在这个基础系统下,邻里关系构成政府控制居民的基本控制。它是最小的地方单位。邻里关系没有地方组织。

2.邻土群组:

一个邻里关系是一个独特的领土的群组,以区域的自然特点和居民的空间、社会特征作为相互区别的特点。

3.邻里关系概念的划分:

邻里关系这个概念,可以再细分为若干独特的区域,划分为黄金海岸和贫民窟,劳动阶级或者中产阶级。这些区别来源于不同资源贡献的门路:区域界限、居民伦理文化特点、人们的心理归属感、可供人们购物、休闲、学习设施。同时包含这4者的邻里关系在现代城市是很难找到的,区域的和个人的界限未必矛盾。

(二)区分邻里关系与社区。社区与邻里关系有时是同义词,然而,邻里关系更多的是限制在空间的维度。它与居住的区域相关,在这个区域里,人们参与进“邻里关系”,其通常被视作一系列与居住空间相关的非正式的,面对面的互动。

Davie和Herbert推崇“基于地方的社区”,它的理解比邻里关系更加困难。社区,被看作城市的一个地区,是一个有物质规划,有土地使用和设备的集合。它包含了人的一些特征,比如性别、家庭、年龄、伦理等。当把加入行为、互动关系、个体的组织、他们的个性类型以及如何解释和察觉他们的区域,很显然,社区被看作是一个内在城市区域,很复杂。

可以说社区的界限是明显划界的。社区的划分通常一个有自己的社区历史的、居民利益意识的和面向本地的商务和组织的城市亚区域。社区由一个通过制度安排的推行集体生活的人口组成。共同利益和行为规范嵌入其中。而邻里关系是当地居民如何想它。一个真诚的、准确的“邻里关系”的定义,只能由住在那里的、工作在那里的、退休在那里的,并以此引以为傲的人们来下定义。同时,社区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地方导向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当地人们社会生活。一个社区是一个由居民表达分享利益的意愿的互动过程。

据此,他们划分了邻里关系与社区三个基础的领域

第一领域:区域内容。关于地方的自然和社会的差别。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是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区位学以及“社会区域分析”。这些研究方法关系的是如何识别和测量城市社会区域结构。

第二领域:行为和互动。关于居民在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互动产生的行为和互动。这个领域有一个关于社会网络紧张度的分析,强调“地方的邻里关系”的概念。这个紧张度中网络比邻里关系更强调,但这个看法可能低估基于邻里关系存在的联系的重要性。这个领域的重要主题是,邻里关系在形成行为和互动上的影响。邻里关系的中心旋律是联接大社会的制度、力量与地方生活的特定联系,来保证思考邻里关系时不要脱离城市其他部分。

第三领域:概念上的识别。这个领域研究的是社区感或者是地方产生的感情。这里有两个亚领域,一个是“认知”,一个是“情感”。前者考虑的是邻里关系和地方社区被察觉的方式,通过居民自己的命名,领土构建和心理地图。后者考虑的是他们的对邻里关系和地方社区的态度,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地区归属感。但是这些归属感很难测量。

(三)邻里治理的几个案例:

纽约底特律,和圣保罗这三个城市都有正式的市民参与机制,分享行政分权和在城市发展计划,土地使用,区域管理上提供建议和反馈。

在纽约,社区委员会的建立(设立)在19世纪60年代写进了城市的宪章,1975年在宪章修改时又做了重新的界定,提供了关于他们当前的形式、目标的方针,他们在本质上是顾问的角色,他们有责任在一系列的土地使用,财政决策问题上核准和修改。一个委员会有50个成员,一半是由市长任命,一半是根据地区市议会成员的意见选出(Marcuse,1987)

在底特律,市民地区自治会是市政府和邻里的联络人,它的目标是用城市的复兴资金促进发展。这些区自治会是作为一个在发展项计划而目上享有核准权的计划性团体而产生的,尽管有些为执行它们自己的项目产生了分支机构。自治会的成员一部分由市长任命,一部分在市选举委员会的引导下由定期的邻里成员投票选出。尽管市民地区自治会作为市政府和邻里间的主要的正式联系人,但他们的资金确实很不确定的。政府赋予志愿性部门的社区延伸服务以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社区组织,如教堂,社区发展机构。

在圣保罗,整个城市被化分为由17个计划性地区的体系。每个区域大约有16000人。它们由地区居民选取的委员会治理,隶属于邻里办事处。一部分人员是由社区组织者进行配置的,由市政府拨款。委员会的角色是多样的,有些是专门的组织和顾问团体,有些直接参与到服务的提供和地区的发展。外界的代理机构,开发者,市民可以就有关发展计划与委员会商讨,这些建议会进入到政府的最终议程。

在一些案例中,市政府可能会为了纯技术目的与这些邻里组织合作,这些与邻里组织的关系被用作邻里参与的代理人,这出于一种信念:这些组织与邻里有足够的联系,能带来足够的地方性影响。在Baltimore(巴尔的摩,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城市),回应者谈到关于鼓励邻里关系的一个长期传统,就是市政厅会对通过有经验的邻里组织表达需求的邻里做出回应。

许多回应者把这些连接政府与邻里行动者的手段称为疏远和经常是敌对的。这些传统的关系通常被定义为高度政治性和总是被描述为自上而下的,指示性和疏远的,或许在邻里与邻里间不同,但大部分都持怀疑的观点,不然就是一部分邻里行动者对其持完全不信任的态度。一位城市官员这样说:“一小部分可能会把它们自己当作非常合作的工作关系。另一小部分会把它们自己认为是保持强烈的对立关系。很可能大部分,大约60%或70%会觉得它们的关系是有限的,某些情况下需要邻里处于一个相当重要并且有经验的层面,同时需要它们要对政府如何许诺与邻里共同合作的,但有时被它自己的优先权所代替的项目有大量的知识。”

(四)邻里治理与地方政府的理想关系

在THOMAS的调查中,城市官员被认为是更好的沟通和提高项目执行的刺激因素。帮助获取邻里利益得到支持的可能性:这包括在服务传递方面,使他们在决策制定的批评声中受保护,通过这些组织增大社区支持的可能性以获取更多的资金分配。同样的,BERRY(1993)分析了5个城市中基于邻里的市民参与机制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分析得出,当邻里社团体制无法有效的在城市议程中为新的问题获取创制权时,就会通过各种城市行政代理机构设立的沟通交流和项目选择机制来逐渐增加其对优先权的影响。同时,这种机制加强了市民与被选官员的联系。

这次调查被采访的官员都是不变的强调地方政府在其权限内需要稳步促进与邻里的联系。与回应者传统上所说的疏远和对立的关系不同,官员们普遍把这种地方政府和邻里的理想关系描述为:伙伴关系。

至于如何最好的去运行这种伙伴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很多人认为邻里的角色应该主要是作为进言的顾问,使他们关注的问题和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告知和反馈给城市的计划。一些回应者建议邻里应该承担一个更强的角色,为城市发展计划和活动承担更直接的责任。

不考虑这些关注点,伙伴关系这个理念是基于一个基本的信念:邻里关系的行动者在邻里环境,优先权,需求方面有更多的认识。另一方面,政府有技术上的专家和制度上的能力去帮助实现邻里目标。因此,邻里和地方政府被理想的认为是互补和相互支持的角色。

一些官员,尤其是那些被行政部门任命的与邻里合作的政府官员强调为了让政府与邻里行动者能成为相互支持的角色,文化的转变是必须的,只有通过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政府与邻里的重新信任关系才能建立。

政府官员们一般认为:其一,政府与邻里关系的行动者应进入一个相互支持的这样才能有所发展。其二,文化上的转变。通过城市与邻里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政府信任才能重建。而其中一个政府官员的具体观点如下:1 政府应承认在某些问题上市民中有真正的专家和足够知识和技能,尽管可能来自不同的方向,或许不是很科学,但那是有价值并且是具有可信度的。2从市民的角度而言,他们也应该相信政府是有好的动机的,他们了解自己的政府并且不必要求政府以他们的行为方式去办事。理想的市民应该要求成为他们政府的所有者,然后我们会看到政府在每一个层面都向着市民的要求迈进。

回应者认为政府理想的角色是作为技术上的资源,在计划、财政、法律问题上提供专门的知识,同时作为平衡选民利益,协调邻里关系的公众信任的角色,以保证计划的经济发展能有效、公正的开展。

邻里的理想角色是为社区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在公共政策的发展和公共项目的执行中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在需要时,促使政府为其提供相关技术资源和在执行地方计划时提供帮助。

(五)邻里治理的实体的局限性

尽管能力建设被认为是主动治理实体的主要功能,许多技术能力的问题被提出,认为它们是邻里的主动建设和邻域治理组织能有效参与的主要的限制因素这主要在与隶属与他们的组织和个体的能力。理想的情况下,他们应该参与邻区

的社会计划和经济发展,帮助政府界定优先权。但是如果这些团体实质上缺乏广泛的能力和技术上的技巧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他们就需要在授权做这些事情的之前提出。

尽管在这点上有一些技术上的帮助可以提供给邻里,但许多公共官员认为在提供这些帮助中,政府承担着主要的角色。再者,从注重实效的理由看来,有些功能由政府去做会更好。一些大型的工程,或一些特殊的服务例如交通,下水道的建设由政府做更好。

有这样一些因素会使邻里治理受限:1组织和技术能力使邻域治理承担的职能、任务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2基于公共使命下运作的地方政府不能将一些职责转移到邻域的层面上。这个问题涉及到三个部分,也就是责任的范围,合法性以及所承担的义务。

第一,考虑到它的范围,一些回应者建议邻里创制和治理实体应该围绕居民的政策需求在政策制定,决策上给予政府相关信息。使得它能够平衡邻里的需求和优先权。

第二,地方政府是法定由州政府委派的,受到城市宪章的约束,特别的法定需要履行某些职责和提供一定的服务。当然这些法律可做出一些修改:把一些职责转移给邻里(事实上,政府也逐渐通过外包把一些职责交给非营利和私营组织)一些组织,例如政策制定,起诉,监禁和区域治理被认为是政府不能让予的职责。邻里组织可能在这些任务中承担一些特殊的角色,但它们的职责和权威是受到限制的。

最后关注的是关于地方政府的委任和随之给邻里治理实体带来的在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角色上的限制:义务。这个问题的一个关注点是这些实体代表的合法性。

另一个关注点是承担责任的结果,尤其是在公共资源被使用的地方。

一个由地方和州工作经验的代理机构的官员说到:“我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允许邻里更多的“划桨”,如果他们能够灵活的回应它们社区的需求的话。但是我觉得应该有一些结果的期望值去促使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对它的纳税人承担起更广泛的责任以证明这并非是一个随意/轻佻的行动。“

二,地方治理的四个维度

地方治理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其中,

X:主要参与者的构成(少多)

Y:突显治理特征的各种目标(具体模糊)

Z:达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政府精英市场民主参与)

R 不同模型的最普遍的结果(用评估体系的指数表示)

X轴描述:关于治理中的民主参与。公民参与在许多场合会遭遇专业性的和政治性阻力,并且,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地方民主的管理还是被证明是很困难。Y轴描述:关于治理的目标。Z轴描述:关于分权(decentralisation)。达成各种治理目标的手段可以有许多种,根据分权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方法。

事实上,“分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政治上的分权,是指公众和其他地区组织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是否有影响力。在一系列外部催化作用下,通过邻里组织和特别的城市组织表达社区回应的数量开始增加,在城市复兴结束后尤其在19世纪70年代。平民(草根)政治的激进主义(grassroots political activism)和社区组织的新方式导致了backyard 改革刺激产生了数以百计的拥护地方的组织和地方组织。在地方层面上,许多邻域组织成为正式的社区组织,它们关注一个活动或服务传送,住房供给,经济发展活动的联合体,同时有一个更广泛的政策关注地方分权,这使得很多市政府通过不同的形式把邻里组织并入政府的架构,例如基于邻域的议会,社团和其它地方机制。公共部门通过地方分权的方式促进市民的参与,与之同步实验的是邻区议会和通过其它方式区进行邻域治理。在正式的机制中,社区顾问委员会,市民议会,邻里地区办公室(小的市政厅)和一些专门组织例如社区学校委员会被并入市政府的组织中。在一些案例中,某种有市政厅的邻里治理形式的正式组织是由已被政府了解和认知的活跃的邻里社团网络中建立起来的。在另一些案例中,城市认同志愿性的部门组织,例如block社团,倡导性组织,服务供给者,作为邻里利益代言人的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大部分情况下,地方邻域治理组织与城市处于这样一种关系:它在本质上保持进言者(顾问)的身份同时在其权限内关注提高政府与邻里之间的沟通,让政府与民众更接近而非进一步尝试把决策权转移到邻里的层次。一些案例中有些城市已经建立了正式的市民参与机制同时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包含进了政府的组织架构。在另一些案例中,城市已经意识到和选择了和某些特定的邻域组织和团体合作,以此作为市民与邻里联系的基点。在另一个案

例中,地方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能与邻域组织共同运作的城市网络,而无需建立一个与政府行政部门相连接的正式参与组织。纽约底特律,和圣保罗这三个城市都有正式的市民参与机制,分享行政分权和在城市发展计划,土地使用,区域管理上提供建议和反馈。2,行政上,地方政府与私营部门或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否真正的分权。实际上,如果政治分权大,则达成目标的手段对公众依赖度就大,若政治分权小,达成目标的手段就会主要依赖政治家和行业精英;如果行政分权大,则NGO和市场在达到治理目标的过程中(如提供公共物品)起着较大作用,若分权小,则主要是政府充当目标执行者。

三,根据以上维度划分的地方治理模型

根据前3个维度的特征,可以得出四类地方治理的模型。

1,管理型治理(只需要被选的官员在其中充当很小的角色)

X 强调专业人士、精英阶层的参与

Y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和发放效率,并让公民有选择公共服务供给者和公共产品的权利

Z 手段多样,如,外包给营利机构,建立新的部门

R 还没有系统的评估结果

2,法团型治理(小型工业国家:西欧)

X 强调大众参与

Y 强调资源的分配,保证利益的整合能形成都市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

Z 重要手段:参与组织的系统本身

R 结果:降低了财经纪律

3,支持经济增长型治理

X 市区精英和被选出的官员等对“经济发展”这个目标有共同利益的人

Y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Z 手段多样:如城市规划,地区和国家性资源动员

R 不同地方的不同政治选择导致不同的经济结构变化结果

4,福利型治理

X 地方政府,州政府和官僚机构

Y 短期目标:保证足够的资金汲取,以维持运作;长期目标:不清晰

Z 手段:与高层政府建立网络

R 结果:长期不能维持

四,总结并提出地方治理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公共权力结构和政府管理的破碎、僵化并出现危机,反映在治理话语中,则集中体现在三个论点上。其一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国家已经丧失应有的行为能力,也难于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甚至难于避免产生有害的决策;并受落后的思想束缚,不时颁布不适宜的或无必要的合法性迫使各种群体接受。其二是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地位危机、社会一致性分裂和文化分裂,公众对公共权力的效能和未来越来越不抱幻想,公众的心灵世界碎片化,行为边缘化日趋严重。其三是作为社会一致性中枢的公共行政体系能力衰减,并进一步成为公众的负担,中央集权、分等论级的控制不再有效;科层系统陷入了官僚主义的怪圈,公共政策无力承受大量社会需求,无法对太多和太矛盾的公共问题做出裁决,超优政策真正的仲裁者是国际市场。对于这一总体性的危机,治理话语走向了积极的知识重建:在文化上返古希腊之本,在政治上重开自由主义之源,在实践出路上择定新制度经济学,在技术上亲和于管理主义,从而推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政治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从近代从统治—解放的政治到治理—生活的政治的变迁,体现了公共权力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当公民权利真正成为公共权力唯一合法性源泉时,治理—生活的政治才真正有利于市场秩序,政府制度才会内生于市场秩序。应该说这才是民主政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换言之,主流民主政治学长期以来都未能到位。所以治理理论更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精神。

在一个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大变革时代,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找一种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新的治理形式,以便在经济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让社会获得有质量的增长,治理理论正成为回应这一变革的强势政治理论话语,支持这一话语体系的价值观和以之相一致的知识文本,修正了主流政治学的统治理论,并

在全球范围引起政治家、学者以及官员、实业家的共识。立于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理解治理理论时,我们深感这对重构中国民主政治知识体系,寻求善治的制度平台和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摆脱市场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的低效甚至多方面的失败,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重建社会信仰,均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资源。从社会或区域之间竞争的可持续性来看,治理理论资源合法充足的利用,应当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本的一种提升途径。中国正在发展公共管理制度,开始研究公共管理的知识,以便为有效地治理中国提供基础性条件,这一努力要趋于最后的成功,可能需要在以下三点达成共识:

首先要对政治学的知识类型的实行转换,尤其在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辩证理性与有限理性、意识形态与实证主义方法、形式主义运作和效率至上原则之间作出整合性选择,从而使得政治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担负真正来自于公民社会而不是意识形态。

通过政府制度重构推动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这可能是需要达成共识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从历史类型来看可以说首先是一种否定性民主,它否定了旧的专制政治而建立了新的人民的统治,实际上这一民主的功能仅仅在于明确由谁统治。而建设性的民主是以公民权利为逻辑起点,以公民福利和安全最大化为目的的,关注民主的宪政化即自由民主,这也是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的依据,因为从治理理论来看,政治制度只是公民福利和安全的一个变量。如果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奠基是以暴力政治为途径,政府制度是作为统治工具而存在的话,那么通过满足善治目标的政府制度的重构推动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才能使这一创新有较准确的方向感和现实感。

最后一个需要达成共识的是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发展以公民文化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与治理型政治相一致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公共理性基础上的,它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底线,其主题是关怀基于基本正义问题的公共的善,而不是政治权威的价值偏好。自由、平等、宽容、互惠互利,以及理性公民内心真实的同意是在公共理性指导下公民文化的一般内容。离开这一公共政治文化,治理的政治仍无根基,这不仅是一个公共政治秩序建立的充要条件,也是治理模式转变的伦理支持。要在这一方面达成共识、走向善治,可能要付出许更多的艰辛。

参考文献:

1, 《治理地方公共经济》,[美]Ronald J.Oakerson,北京大学出版社

2,‘It’s Not Community Round Here, It’s Neighbourhood’: Neighbourhood Change and Cohesion in Urban Regeneration Policies,Richard Meegan and Alison Mitchell,Urban Studies, Vol. 38, No. 12, 2167–2194, 2001

3,Can Local Democracy Survive Governance? Danny Burns,Urban Studies, Vol. 37, No. 5–6, 963–973, 2000

4,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Government Capacity, Joe Wallis and Brain Dollery, National Council of the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ustralia, 2002

5, Entrepreneurial Urban Governance and Practices of Power, Veronica Crossa, 2004 Editorial Broad of Antipode

6, Local/Global Institutional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Action, Gilles Allaire and Michel Blanc, Sociologia Ruralis, Vol 43, Number 1, January 2003

7, Local Governance in Neighborhood-Based Governance in Community-Building Initiatives, Robert J Chaskin and Ali Abunimah,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Volume 21, Number 1

8, Caring, Controlling, Contracting and Counting:Governments and Non-profits in Community Services, Gabrielle Meagher and Karen Heal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62(3):40–51, September 2003

9 Modles of Urban Governance :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Urban Politics, Jon Pierre, Urban Affaires Review, Vol. 34, No. 3, January 1999

372-396

10 The Governance of Urban Regeneration, Jonathan S Dav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 ol.80 No. 2, 2002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1计划行为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是计划行为理论(TheTheoryofPlanedBehavior,TPB)的前身[1-3]。理性行动理论可追溯到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MultiattributeAttitude)[4]。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多属性态度理论,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1, 5, 6]。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自理性行动理论提出后,计划行为理论到今天差不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年间,历经不断的修正、丰富、质疑和完善,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坚实地成长壮大起来,不仅为国际社会心理学界,也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众多研究者所验证和接受。作为一种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今天,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证明,该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自我效能和控制感,并显著地提高人们的具体态

度对行为的解释力[7]。 2 计划行为理论的要素 2.1、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 数[8]。 2.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 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对于 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 2.3、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个人过 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 2.4、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 2.5、行为(Behavior)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 Ajzen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来间接影 响行为的表现[9]。而行为意向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自于个人本身的“态度”,即对于采行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述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述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是桑代克和巴甫洛夫。 桑代克首创了动物实验(迷箱实验),用实验法代替了自然观察法,这不仅为增加了结论的说服性,还为以后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他对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让他确定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他忽略了人与动物的是有本质不同的,将动物实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直接用于解释人的心理和学习行为。他把尝试错误的学习和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作为人类学习的基础。这显然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的。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作用理论虽不像华生自称的那样可以塑造和改造人类热闹和复杂的行为,但对于解释人类某些基本的学习现象,并在塑造和矫正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基本行为习惯中有不错作用。诸如对于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学生因此体验到被被认可的快乐,从而更专心的学习这门课程。这就应用了理论中的强化作用。但其反对研究人学习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过程却是不被认可,无任何应用意义的。 在华生和斯金纳看来,将心理学是看作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华生的学习理论只强调了人的行为,忽略了人的意识和心理,大大缩小了我们的研究范围,这样不仅难以真正客观地研究动物和人的心理,而且反而限制了对它们的研究。华生虽然将动物心理研究客观化了,但是其过于极端,将动物实验中法相的活动规律推广到人类身上,忽视了人类的特殊性,将人性生物学化了。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的能力,并且对一些现象也能够用操作原理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他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改进了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行为的塑造和矫正。但其研究范围太窄,忽视了行为是很多方面,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华生和斯金纳他都为刺激反应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行为,但他们都忽视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都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班杜拉在观察学习理论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行为学习理论只注重个体忽视社会影响的思想。但是他的理论忽视了人在多大程度上能独立地进行学习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多大程度上对儿童的观察学习产生影响。他还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改变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重视刺激反应,忽略这其中的中枢过程的影响。但他只是对一般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因而对于人内在动机、建构方式等有关领域不够重视,其理论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强调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他以人为被试,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将动物实验理论直接推论到人类身上的倾向。他研究人的行为时,并没有摆脱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模式,因此他并不能真正发现人的社会学习行为的规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个体经验的获得的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经验的获得引起的行为变化的过程,即刺激反应的过程。强调了人的学习行为,但对于其中的内部运行机制却没有任何深入研究,研究内容过于狭窄,而且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动物的研究,并且直接将得出的结论就运用在人身上,忽略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即使后面班杜拉意识到了社会和认知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但是学习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些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可以主动的积极地认识世界,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技能文化等的,并不是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刺激,产生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名称:认知心理学 姓名:张瑞 学号: 201141000144 学院:心理学院 班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后来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语言学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近几年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综述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起到极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越来越完善,取得不少新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它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已被应用于研究语言中的多种现象,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他“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是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于语用层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1]。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意义使用论”的启示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奥斯汀划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 。奥斯汀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而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并不科学,表述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施为句。所以在这种理论的缺陷上,奥斯汀又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也就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阶段。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三类。在这三类行为中,语用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所以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言外行为上。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哲学家塞尔(J.R Searl) 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把对言语行为的理论和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3]。塞尔认为奥斯汀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塞尔把以言行事行为重新分为五类: 断言类( asser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 、承诺类( commissives) 、表达类(expressives) 、宣告类(declarations)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语境和交际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在理解话语时的重要性[4]。 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言交际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应用的范畴。 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规约行为。但事实上,自然语境中的施事行为与仪式、典礼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语境中的施事行为绝然不同,而且规约性更小。现实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施事行

绩效考核理论评述

第一章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发表的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 ) ”。正式确立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报告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成为融合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正是在知识经济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形态。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民用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普遍缺乏竞争能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极低,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还为数不多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要依赖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来说,人才、知识、技术具有比其他企业更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使他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生产的本土化进程日益加剧,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创新性和高风险性,其竞争都可以归宿到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绩效进行合理的考核,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政策,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所以本论文选择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为题,其研究背景主要有: (1)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主体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由于附加值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依附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因而取代传统企业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角。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拥有企业28338家,从业人员348.7万,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总产值12937. 1亿元,工

情绪的相关理论

1.詹姆士(James)—兰格(bnge)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变化,由机体反应引起情绪体验。因此,情绪只是对于一种生理状态的感觉,是对机体内部和外部生理变化的意识。 2.坎农(connan)—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牛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铬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o3.巴甫洛夫(Pavlov)的动力定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大脑皮层中按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厂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动力定型,是入学4、习惯和需要的生理基础。当客观事物符合我们的动力定型时,其刺激所引起的皮质神经过程就会按原来的轨道运行,产生满意的倩绪和情感。如果客观事物不符合动人定型,就会使旧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人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有两个系统。 由具体事物的影响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一佰号系统,内语言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二倍号系统。人们不仅通过第一信号系统产生情绪体验,也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自己的情绪怎么也平静不下

来,如果这时候有人用言语劝告几句,就可能平静下来,这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4.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只是有机体对待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和一族反应,因此经常从反应模式和活动水平两方面去描述情绪。行为主义的莫圣人华生认为,情绪是—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它包括整个的身体机制,特别是内脏和腺体活动系统的深刻变化。在他之后,操作条件反射论者斯金纳特别注意从动物在个体生活中的习得行为研究情绪,发展了用条件反射技术来引发倩绪的方法,并把挫折效应作为研究情绪的一个标难方法。 5.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的中心是焦虑问题。弗格伊镕提出,人有客观件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焦虑这三种焦虑,它们分别代表白我在对待现实、本我、超我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时采取的软弱态度。客观性焦虑源于人的“诞生创伤”——新生儿诞生时被来自新环境的大量则激所掩没,是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它是以后个人生活中继发的焦虑反应的原型。当”‘个人面临一种创伤的可能性时.就会有一种与诞生创伤相联系的倩绪的复现。例如人在焦虑时出现的紧张急促的呼吸、肌肉的颤抖、加快的心跳等特征都是模拟和重复新生儿的情绪特征。神经症焦虑产牛十害怕自己的本能行为的客观后果,害怕从事被禁止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这种焦虑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由漂浮”式焦虑,指个人不断地预料会有最坏的结果.把偶然的事件看成厄运的先兆,特别害

冲突处理的策略

冲突处理的策略有哪些 1.运用竞争 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这是一种不合作的方式,通过竞争,必然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2.运用合作 合作策略是比较开诚布公的策略,能够使冲突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 3.运用回避 严格地讲,回避是一种消极的策略,既不合作也不竞争,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都缺乏兴趣。 4.运用迁就宽容 迁就策略主要是一种合作的倾向,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满足别人的利益。 5.运用折衷 合作和竞争都取一种中间状态,寻找一种权宜的可接受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中,双方都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1.竞争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尤其是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企业内部竞争的问题。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内出现的内部竞争的态度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内部竞争会在部门间制造矛盾,导致大量的重复技资和低的收益是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方向的表现,所以当问及是否在公司里面允许内部竞争存在的时候,许多高层管理者都持否定的态度。然而控制好内部竞争同样会带来巨大的利益。首先,内部竞争产生柔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确定性使得许多经过精心设计的商业计划变得毫无意义,为了规避风险,许多企业在R&D部门中同时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开发,尝试不同的营销渠道,鼓励部门间使用不同的方式工作等方法为企业提供由于市场、技术迅猛变化所需要的柔性;其次,内部竞争可以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大型公司经过多年的成功经营而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惯性或惰性体制僵化阻碍了新思想的产生通过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以提供一个鼓励新思想出现的渠道使企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第三,内部竞争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员工工作更加努力,更有激情。 因此,高层管理者必须对内部竞争的利弊有正确的了解,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审慎而明智的方式对待它,并且在内部竞争出现时,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外知名企业管理内部竞争的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竞争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内部竞争的分类和管理策略。 在进行内部竞争的管理过程中有几个要点应牢记: (1)及早发现。当内部竞争在公司的不同部门间产生时,及早发现非常关键,当相似的产品进入市场时才发现就为时已晚了。不同公司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

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 一、公共治理理论产生背景 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的社会、经济和管理危 机,推动了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范式变革。 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政府公共管理的范围日趋扩展, 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行政获得了相对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地 位。 3、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5、西方学者的努力和众多社会组织集团的迅速成长。 二、治理的含义 1、治理的基本含义: “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 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 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 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 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 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 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 用。 2、罗茨(R.Rhodes)关于治理的六种不同定义: a.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公共 开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b.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 行的组织体制; c.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 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d.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 服务体系; e.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 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f.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

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3、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关于治理的五种观点 a.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 机构和行为者。 b.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 c.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 间存在着权力依赖。 d.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 e.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 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4、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a.本质性区别: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 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 b.主体的区别: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 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 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c.权力向度的区别:治理的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统 治的权力向度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 三、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包括有: a.政府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其他公共权威)现实中 的政府具有复杂的结构,地方、中央和国际层面的政府及不 同部门构成了多层级、多中心的决策体制,众多权威交叠共 存是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 b.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 但又不限于政府。只要各种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行使的权力 得到公众的认可,这些部门就可能成为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 心,即可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 2、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 治理主体间的责任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这与治理主体

关于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

[浅谈,言语,行为,其他论文文档]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 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 peech ActZ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 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性(con-stative)和施为性(perFom}ative)话语。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则具有行事能力,说出来就是一 种行为,可以表达许诺、道歉、指责、感谢、祝贺等。例如:I visit her once a month.它的意思并不是“我”现在去拜访她,而是陈述“我每月去拜访她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而I ad-vise him not to give up trying.这句话不是要陈述“劝告”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我”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施了“劝告”这个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表述性话语是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状态,因而有真假之分。施为句是用来实施某种行为的,说话本身就是在做一件事,因此无真假之分,但有合适不合适之分。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成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两类。显性施为句即他原先所说的施为句(该句子的主要特征为:主语是第一人称,时态是现在时,谓语动词是行事动词),如:” I orderyou to close the door”o隐性施为句则指不具备上述特征的许多其他种类的语句,如:” Close the door”。这类句子大都可以加上显性施为句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变成显性施为句,如“( I order you to) clouse t he door”。

20 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述评_李清华

2001年11月第22卷 第6期 外语教学 Fo reign Lang uag e Educa tio n Nov.2001 V o l.22No.6 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述评 李清华1,孔 文2 (1.绍兴文理学院外语系浙江绍兴312000;2.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 要:本文从交际语言能力模式、测试方法及测试评价原则三方面评述了Bachman的交际测试理论模式,指出该模式是目前较为科学的测试理论,为我们设计和评价交际测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交际测试;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方法;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1)06-0062-05 Abstract:Bachma n's comm unicativ e testing f ramew or k is scrutinized in terms o f communicativ e lang uag e abilit y framew o rk,test method facets f ramew or k a nd principles of eva luating la ng uag e testing in an a ttempt to po int out that this fram ew o rk is co mpa ra tiv ely scientific and it pro vides g uidelines and metho ds fo r us to desig n a nd ev alua te communicativ e la ng uage testing. Key words:co mmunica tiv e testing;co mmunica tive la ng uag e a bility;testing me tho d;ev aluating principle 1.引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测试界,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ho w”和“w hat”。前者指“怎样测试”,后者指“测试什么”。9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应用语言学家Ly le. F.Bachma n等人发展起来的交际测试理论模式不仅涵盖了这两大问题,而且丰富了测试的评价原则,被Skeha n(1992:15)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下面分三部分对其理论加以评述:交际语言能力模式(A Theo re tical Fra mewo rk o f Co mmunica tiv e Lang uag e Ability,简称CL A模式)、测试方法层面模式(A Framew or k of T est M ethod Facets,简称T M F模式)和测试评价原则。 2.交际语言能力模式 Ba chma n批评了Lado(1961)和Car ro ll(1961b, 1968)的能力模式存在的不足,借鉴和发展了H a lli-day(1976)、va n Dijk(1977)、Hy mes(1972b,1773, 1982)、Sav ig non(1983)和Ca nale及Swain(1980,1985)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观:1)语言能力应包括 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知识;2)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能力的各成份之间互相作用。 Bachman用图1形象地表示出CL A的构成及其成份的内在关系。 图1交际语言能力的成份(Bachman1990:85) 图中的知识结构指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关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 摘要: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关键词:华生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行为 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宣称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华生承认,"反应"一词是从生理学中转借到心理学的。但是,心理学扩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学把一组简单的生理反应组合成为一套复杂的反应,把简单的肌肉骨骼动作联结为一种行为的方式。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拉提琴、盖房子、与人说话、与人交往; 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 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在这里华生概括了有机体的全部行为,并且把这些行为区分出先天遗传的反应和后天习得的习惯反应。华生认为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行为主义就是要发现后者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规律,实现预测行为、控制行为的目的。 二、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

渠道冲突的管理策略(1)

渠道冲突的管理策略 通关要诀:渠道冲突的管理策略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技术与产品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小,渠道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但是由于存在着各个分销商、各级代理商、零售商与企业本身利益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利润和品牌,因之,渠道冲突也就成了影响分销渠道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渠道冲突是渠道关系中必然存在的自然现象,不能被消灭和根除。研究表明,大部分制造商和经销商都通过传统方式来解决渠道冲突——忽略或是任其自由发展。事实在于,如果真的忽略渠道冲突,它就会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制造商应该正视渠道冲突,积极做好渠道冲突的管理工作,渠道冲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可控范围之内,善加利用,确保渠道健康、高效地运作。?解决渠道冲突的流 程?解决渠道冲突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渠道冲突。主要方法有:(1)对渠道成员进行定期调查,及时听取渠道成员对各种问题的反馈。(2)进行市场营销渠道审计。所谓市场营销渠道审计,是对渠道的环境、目标、战略和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机会,找出问题,提出正确的行动方案,以保证渠道计划的实施或不合理的渠道计划的

修正,提高组织的总体营销绩效。(3)定期召开经销商大会(比如一年一次)。在大会上,除了介绍公司的新政策,表扬优秀经销商,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让经销商把他们的不满和牢骚都发泄出来,这样制造商就可以直接了解到渠道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第二步:评估渠道冲突的影响。渠道冲突必然会对渠道成员的关系和渠道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制造商必须判断渠道冲突到底是处在哪一个水平上:是低水平冲突、中等水平冲突还是高水平冲突。 第三步:保持现状或解决渠道冲突。并不是所有的渠道冲突都应该加以消灭。低水平和中等水平的渠道冲突具有建设性的一面,制造商可以视而不见;但是,高水平冲突将会对分销渠道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所以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如文后图1) 价值链的整合 渠道组织结构影响着渠道成员之间合作、权力控制和冲突的模式。传统的渠道组织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们都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它们甚至不惜牺牲整个分销系统的利润。成员之间的交易一般呈现短期行为特征,而且交易的发生一般都需经过艰苦的谈判。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一个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培育高效的价值链。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单是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同处一条价值链的企业之间应是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合作产生的整

01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申开敏 (昭通师专外语系,云南昭通 657000) 一、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1857-1913)指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而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他在《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是一种行动。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言语取效不仅是文字句法的语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语用问题。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来源于以下假设: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上面列举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奥斯汀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顾芸英,1986),也有学者把它们称作话语行为(或说话行为)即以言指事、语现行动(或施事行为)即以言行事、语导行动(或取效行为)即以言成事。 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言外行为是协定的(conventional)(王正元,1996)。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由于“言内行为”属于语言体系的范围,“言后行为”本身又不是语言行动,而且听者的反应也不是一个语言过程,而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语言学家过去不大讨论“言后行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言外行为”上。只是最近,一些学者才将语言问题与认知心理相结合,写出了颇具价值的文章,从而拓宽了语言的研究领域。 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即,判定语、裁定语、承诺语、阐述语和行为语(behabitives)。(奥斯汀把语用行为分为判定式(verdictives)、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态式(behabitives)和阐述式(expositives)等五类。)后来,塞尔(J.R.Searle)批评了这一分类,把言外行为分为“新五类”:即,断言、指令、承诺语、表情语和宣布。 二、关于间接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顾曰国,1994),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J.R.Searle,1975)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问句不是疑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意思,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 cold in here.(这儿很冷)”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

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冲突管理的种基本策略 冲突管理或冲突处理的策略模式已有多种,应用最广的通用策略模式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用二维空间描述的冲突模式,见图—所示。 武断 ?竞争 ?合作 ?妥协 ?回避 ?迁就 不武断 不合作 合作 图—托马斯冲突管理模式 托马斯模式中的横坐标维度“关心他人”表示冲突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与对方的合作程度,也就是其试图使他人的关心点得到满足的程度;纵坐标维度“关心自己”表示冲 突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过程中的武断程度,也就是其试图使自己的关心点得到满足或坚持己见的程度。托马斯以冲突主体的潜在行为意向为基础,通过这样的纵、横坐标轴,定义了如图所示的冲突行为的二维空间,并组合形成了通用的种冲突管理基本策略。 冲突管理的种基本策略及其表现形式如下。 ()竞争策略(强制策略) 竞争策略又被称为强制策略,是一种“我赢你输”,武断而不合作的冲突管理策略。奉行这种策略者,往往只图满足自身目标和利益却无视他方的目标和利益,常常通过权力、地位、资源、信息等优势向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退让、放弃或失败来解决冲突问题。这种策略难以使对方心悦诚服,较少解决冲突佳法,但在冲突主体实力悬殊或应付危机时较为有效。 竞争策略的常见表现情形有: ①产生“赢一输”局势; ②敌对争斗; ③迫使对方认输; ④运用权力等优势以达到自身目的。 竞争策略经常发生或常被使用于以下场合:①冲突各方中有一方具有压倒性力量;②冲突发展在未来没有很大的利害关系;③冲突中获胜的成本很高,赢的“赌注”很大;④冲突一方独断专行,另一方则消极而为;⑤冲突各方的利益彼此独立,难以找到共赢或相容部分;⑥冲突一方或多方坚持不合作立场。竞争策略也包含了诉讼与仲裁方式。 任何主体在决定是否采用竞争战略时,应当认真权衡实行此策略之成本与利益,慎重回答这样几个问题:①自身有无足够实力保证一定能赢?输的概率有多大?输的结果是什么?②此策略是否导致最希望的结局?③此策略导致的结局是否能以更缓和的策略、更节省的时间或更低的成本取得?④该领域的竞争是否会导致其他领域的竞争?对自身损害可能有多大? ()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是指既不合作又不武断,既不满足自身利益又不满足对方利益的冲突管理策略。奉行这一策略(关 心自己) (关心他人)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采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的感觉、情绪、思维、人格等方面的理论,并提出了学习上的频因律、近因律等学习理论。 一、华生的生平及著作 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五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土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两年后当华生38岁时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欢迎。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1920年,由于一宗轰动当时的离婚案迫使华生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职务,使他中断了红极一时的学术经历。1921年华生进入商界,他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他发现"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还用大量时间普及行为主义。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1925年他的《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