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期刊类)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期刊类)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期刊类)

政治经济学参考文献(期刊类)

1.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2.程恩富、伍装:《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缺陷与海派经济学的构建》,《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

3.程恩富、齐新宇:《重建中国经济学的若干基本问题》,《财经研究》1999年第7期。

4.程恩富、张建伟:《问题意识与政治经济学革新》,《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

5.程恩富:《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6.程恩富、沈敏:《学术与思想的追求——程恩富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7.程恩富:《追求真理的圣地》,《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3期。

8.程恩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八大辩证思维》,《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期。

9.周肈光:《关于“张五常热”的理论反思——海派经济学家程恩富访谈》,《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1辑。

10.徐永禄:《革命与综合的新尝试——评程恩富等的〈经济学方法论〉》,《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4辑。

11.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载

12.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3.吴易风:《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团结在一个旗帜下?》,《真理的追求》1996年第7期;载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4.蒋学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论>理论体系》,《学术月刊》2003年第7期。

15.宋涛、胡钧、刘凤义、马晓强:《〈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东南学术》2002年第1期

16.卫兴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17.王振中:《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18.郭冠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重新解读》,《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2辑。

19.奚兆永:《申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胡世祯、郭冠清并论“生产关系与交换”的翻译》,《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5辑。

20.伍装:《经济学家能超越价值判断吗》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

21.程恩富、汪桂进:《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经济经纬》2003年第5期。

22.程恩富、马艳:《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财经研究》2002年第9期。

23.程恩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24.程恩富:《科学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25.程恩富、顾钰民:《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拓展》,《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26.蒋学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学说》,载程恩富主编:《中国海派经济论坛(2001)》,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吴宣恭:《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经济评论》1998年第3期。

28.周肇光:《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载胡钧、樊建新:《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顾钰民:《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认识》,《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2期。

30.奚兆永:《评所谓“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论》,《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31.程恩富、朱富强:《正确认识和应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第2期。

32.高鸿业:《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译者导读(上、中、下)》,《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2、3期。

33.吴易风:《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34.宋涛:《发挥价值规律对国有工业企业发展商品生产的作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35.白暴力、吴红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与价格总水平模型——兼与货币数量论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36.何玉长、刘黎明:《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阐释与评价》,《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37.马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制衡》,《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

38.邓伟志:《货币与社会》,《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39.张雄:《货币幻象: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0.李翀:《论从实物经济、货币经济到金融经济的转型与异化现象》,《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

41.程恩富:《西方企业理论的意义、误点及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上、下)》,《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第7、8期。

42.程恩富、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3.程恩富、施锡铨、朱富强:《经营者收入的博弈分析——劳动价值论的一种拓展》,《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4期。

44.程恩富、彭文兵:《企业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5.程恩富、朱奎:《新凯恩斯主义效率工资与失业理论解构》,《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3期。

46.程恩富、汪桂进:《当前剥削理论与现实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47.程恩富:《生产性管理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

48.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49.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50.吴易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而作》,《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51.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52.裴小革:《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53.李炳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范畴及其新的社会形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4.何玉长:《马克思企业制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财经研究》1998年第4期。

55.洪远朋、叶正茂、李明海:《共享利益制度:一种新的企业制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6.张银杰:《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之比较》,《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57.朱富强:《论资本与劳动雇佣状态的决定因素》,《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辑。

58.马艳:《论现代“剥削”关系的变异及其存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59.程恩富:《用科学的产权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变革——张五常先生若干产权观点质疑》,《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

60.程恩富:《问张五常:财产所有权果真无足轻重吗?》,《上海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61.程恩富:《产权制度:马克思与西方学者若干理论比较》,《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62.程恩富、张建伟:《西方产权理论的哲学审视》,《经济经纬》1999年第2期。

63.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4.孟捷:《剥削、创新与价值增殖——创新型企业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历史合法性》,《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65.胡钧、唐路元:《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新认识》,《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66.邱海平:《如何讲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9期。

67.斯克里斯蒂昂·拉加德:《剩余价值积累、人口增长及利润率递减》,《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辑。

68.詹启智:《准确、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恩格斯编<资本论>第二卷的再生产理论》,《学术界》2001年第2期。

69.王国生:《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转型时期过剩经济的出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70.何临勇:《论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人口规律》,《当代财经》1995年第5期。

71.胡世祯:《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72.张昆仑:《关于资本三个循环公式表达方式的新论证──学习<资本论>第二卷札记》,《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73.冯继康:《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山东经济》2003年第1期。

74.姚平:《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现实意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75.陈建国、谭志敏:《论马克思资本循环总过程理论的现实意义》,《山东经济》1997年第5期。

76.王云中:《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77.陈文玲:《论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般》,《学术交流》1997年第5期

78.胡锐、白莉莉:《关于马克思资本运营思想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79.卢开国:《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的理论武器─—重读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论述有感》,《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1期。

80.刘学臣、张福东:《把握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加速我国企业资金正常周转》,《长白学刊》1996年第6期。

81.陆宇建:《现金流量信息的揭示与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82.李文勤:《学习马克思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济增长方式》,《南方金融》1997年第5期

83.李玲娥:《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系统论》,《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84.程恩富:《产权、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一》,《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85.程恩富:《新中国的经济变迁与趋势定位——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三》,《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86.程恩富、余文静:《新经济与美国经济增长的两类原因》,《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87.程恩富、彭文兵:《中韩经济增长特征比较分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8.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

89.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90.洪远朋、邵平、陈磊:《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91.孟捷:《从再生产图式看剩余价值实现危机——兼论解释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的几种范式》,《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92.孟捷:《产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93.胡世祯:《对第I部类进行具体分类后的两大部类交换关系》,《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94.屈炳祥:《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评论》1998年第4期。

95.高士忠:《社会最终总产品与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96.赵兵:《<资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

97.傅红春:《中美GDP增长率增长量比较分析:1980-2080》,《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2辑。

98.裘愉锷:《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循环的观点看储蓄与萧条、通胀的关系》,《浙江金融》1996年第9期。

石景云:《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资本的内含》,《经济评论》1994年第2期。

99.马艳:《虚拟经济的新增长逻辑》,《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100.程恩富:《西方比较学派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简析》,《财经研究》1996年第6期。

101.程恩富:《目标、路径与绩效:中俄经济改革总体比较》,《学术月刊》1999年第1期。

102.程恩富、徐惠平:《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点与经验》,《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103.程恩富、曹雷:《不确定性:经济学的研究及社会管理》,《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4.胡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105.张银杰:《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06.何玉长:《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四论》,《财经研究》1999年第11期。

107.刘元琪:《资本主义发展的萧条性长波产生的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近期有关争论综述》,《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6期。

108.房宁:《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与矛盾》,《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09.周小亮:《市场失灵及其制度矫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同理论分析》,《学术月刊》2002年第4期。

110.汤在新:《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考察》,《经济学家》1995年第1期。

111.左大培:《无法独立存在的市场》,《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1辑。

112.伊藤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行性与中国道路》,《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5辑。

113.石翼平:《关于国企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三个疑问》,《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6辑。

114.宋涛:《运用<资本论>中平均利润率理论调节我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山东经济》1994年第5期。

115.顾海良、张雷声:《价值转化形态及其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学术界》2003年第4期。

116.马艳:《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之争的探讨》,《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

117.朱奎:《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解——兼评丁堡骏和白暴力的转形理论》,《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118.乔万敏、冯继康:《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19.冯继康、乔万敏:《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20.朱延福:《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与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比较研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21.洪名勇:《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的理论与“科斯定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22.余炯:《论商业资本周转运行的规律和特点》,《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23.张忠任:《关于白暴力的平分余量转形方法的模型分析》,《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5辑。

124.艾吉特·辛哈:《标准商品理论能否解决价值转形问题》,《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6辑。

125.余斌:《科斯理论批判》,《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126.程恩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怎样利用股份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127.程恩富、王小文:《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效应分析》,《经济经纬》2002年第2期。

128.程恩富、向昀:《西方国有控股公司及其产权经营》,《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129.程恩富、蒋道红:《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发展模式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30.吴宣恭:《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运行机制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31.洪银兴:《信用经济、虚拟资本和扩大内需》,《经济学家》2002年第4期。

132.周肇光:《如何建立我国金融业层次性混业经营模式》,《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辑。

133.张银杰:《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8期。

134张银杰:《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行为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35.何玉长:《马克思企业制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财经研究》1998年第4期。

136.李其庆:《马克思股份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1期。

137.李翀:《金融资本的发展与经济的虚拟化》,《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138.孙伯良:《<政治经济学>应沿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139.赵春学、黄建军:《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当代财经》2000年第8期。

140.冯继康:《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逻辑内涵及现代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1.刘义圣:《马克思利息理论与我国利息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142.李涛:《银行资本职能与两种金融功能观》,《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43.吴立波、郦菁:《论虚拟经济的本质、作用与历史地位》,《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五辑。

144.曹雷:《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与股份制——经济学家智效和访谈》,《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145.何自力:《论法人资本所有制》,《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14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47.刘涤源:《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垄断价格机构的理论与实践》,《经济评论》1994年第3期。

148.韩德强:《反垄断的新思路:民主化管制》,《改革与理论》2002年第5期。

149.江瑞平:《法人垄断资本主义——关于日本模式的一种解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50.李克勤、齐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151.约翰·B·福斯特、陈喜贵:《垄断资本和新的全球化》,《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6期。

152.叶卫平:《世纪之交看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断》,《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6期。

153.童仁:《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党建研究》2002年第1期。

154.杨达伟:《怎样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第4期。

155.胡松明:《金融资本全球化与新金融霸权主义》,《世界经济》2001年第7期。

156.蔡中兴:《国外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概述》,《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

157.张玉柯、杨会良:《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58.陈耀庭:《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问题的探讨》,《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0期。

159.霍爱英:《垄断与反垄断存在的合理性》,《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第9期。

160.龚维敬:《垄断与竞争之争》,《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161.陈征:《社会主义城市级差地租》,《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62.陈征:《论社会主义城市垄断地租》,《经济学家》1995年第3期。

163.陈其人:《关于绝对地租理论的几个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64.白暴力:《<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确定的区别与一致性》,《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65.屈炳祥:《<资本论>与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66.崔光胜、屈炳祥:《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和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改革》1997年第6期。

167.谢地:《<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地租概念与<剩余价值理论>中的总地租的关系》,《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168.潘永强:《对马克思地租量规定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4期。

169.于俊文:《土地所有权与绝对地租内在联系的科学论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读书札

记》,《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170.王文举:《绝对地租:科学的地租理论之精髓》,《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10期。

171.张瑞恒、侯瑞山:《关于水资源地租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172.黄小虎、李辛:《政府片面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的危害》,《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71期。

173.周天勇:《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辑。

174.程恩富:《公平、效率与经济人分析——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二》,《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175.程恩富、胡鹏飞:《“入世”对国内消费的影响与对策》,《上海商业》2002年第1期。

176.程恩富、汪桂进:《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消费经济》2000年第1期。

177.程恩富、蒋道红:《知识经济将使消费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经济》1998年第6期。

178.程恩富:《论经济力中的消费力及与消费关系的辩证运动》,《消费经济》1997年第6期。

179.程恩富:《驾驭书籍:日显重要的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经济》1996年第4期。

180.程恩富、周肇光:《党的性质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181.吴树青:《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9期。

182.刘国光:《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183.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84.陈学明:《国家、阶级与革命——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85.田心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186.赵磊:《多元论·精英论·阶级论──权力分配理论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4期。

187.何干强:《论收入平等及其实现途径》,《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188.李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89.顾钰民:《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10期。

190.邰丽华:《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若干理论误区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91.王军旗:《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92.周肈光:《关注“警戒线”,证伪“洋教条”》,《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6辑。

193.毛立言:《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范式与类型结构》,《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194.程恩富:《国有控股公司:成因、产权关系与治理结构──国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资本营运模式分析》,《学术季刊》1998年第1期。

195.程恩富:《确保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之要点》,《学术月刊》1998年第7期。

196.程恩富:《重构三层分类管理机构和三级政府监管机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研究建议》,《当代财经》1995年第5期。

197.吴易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行调节论述评》,《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198.卫兴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评析》,《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199.傅殷才、屈炳祥:《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评论》1997年第1期。

200.张银杰:《论企业、市场、政府的行为边界》,《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201.马艳:《国有产权多样化流动中的利益透视及政府行为》,《财经研究》1998年第3期。

202.何干强:《论国有职能资本支配权及其控制主体》,《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03.林炎志:《国有资本人格化》,《中州学刊》1997年第6期。

204.李强:《驳出卖国企只是“形态变化”论》,《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4期。

205.邓屏:《从中国现阶段的MBO看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绩效》,《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5辑。

206.伍装:《两种价值判断,两种改革目标》,《经济经纬》2004年第12期。

207.程恩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四个方面》,《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31期。

208.程恩富、曹雷:《当代外国学者对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

209.程恩富、王小文:《20世纪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体制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10.傅殷才、屈炳祥:《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11.张银杰:《市场的缺陷与政府的职能》,《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第3期。

212.白暴力、方凤玲:《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特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1期。

213.董瑞华:《政府职能:从“守夜人”到全面干预——从经济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14.王云中:《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内容与优势》,《江汉论坛》2002年第12期。

215.张朝尊、曹新:《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16.曹新:《论马克思的宏观平衡理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17.成保良:《论马克思的社会经济调节理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218.王千红:《对计划、计划经济和计划性的理解与辨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19.陈云良、漆丹:《市场调节、国家调节和国际调节的关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20.刘小怡:《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2辑。

221.冒佩华:《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经济权能探析》,《财经研究》2003年第11期。

222.程恩富、徐惠平:《建立“一府两系、三层分立、分类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223.程恩富:《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国有经济的主导功能与制度创新》,《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

224.程恩富、齐新宇、吴集鎏:《国有制实现形式的发展变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225.程恩富:《社会主义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有控股公司》,《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2期。

226.程恩富、向昀:《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与国有资产重组》,《上海财税》1998年第2期。

227.程恩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年第11期。

228.张银杰:《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322期。

229.李琮:《再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1994年第8期。

230.伍静:《知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

231.吴海山:《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两次危机与两次转型》,《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232.雷鸣:《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研究概述》,《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233.吴仲民:《垄断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垄断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手段》,《工业技术进步》1998年第1期。

234.常凤昆:《论当代美国经济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兼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5.李娟、宋亮:《国际反垄断法对国家垄断的规制探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36.齐新宇:《电力零售竞争与普遍服务》,《财经研究》2004年第1期。

237.包亚钧:《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第8期。

238.程恩富、周肇光:《关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可能性探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39.李翀:《论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240.卢荻:《分工原则与比较经济制度》,《读书》2001年第6期。

241.纪昀:《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42.钟伟:《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243.黄瑾:《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拜物教》,《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244.胡松明:《金融资本全球化与新金融霸权主义》,《世界经济》2001年第7期。

245.宋玉华、徐忆琳:《当代国际金融资本运动规律初探——东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中

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46.曹新:《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价值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247.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48.程建华:《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国际价值理论及现实意义》,《经济经纬》2003年第5期。

249.魏守军:《论现代世界市场产生危机的可能性、特点、对策》,《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S1期。

250.赖志花、张耀伟:《国际积累制度与国际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根源》,《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251.刘骏民:《当代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原因探析》,《城市金融论坛》1999年第1期。

252.斯蒂格利茨:《世界的公平待遇》,《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1辑。

253.斯蒂格利茨:《对付债务: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制》,《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4辑。

254.程恩富、丁晓钦:《构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战略——兼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255.程恩富、丁晓钦:《世界工厂与知识产权优势——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访谈》,《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3期。

256.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57.王天义:《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与国际价值的理论》,《理论前沿》2002年第7期。

258.丁堡骏:《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59.任治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科学基础》,《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一辑。

260.张雷声:《马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2000年第2期。

261.张雷声:《国际价值的研究与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学术界》2002年第5期。

262.杨国昌、钟伟:《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看国际剥削的新变化》,《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63.闵树琴:《反倾销与国际价格竞争策略》,《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0期。

264.沙汉英:《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战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65.袁宜、陈承明:《比较成本的劳动价值论基础》,《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4辑。

266.王志伟:《如何认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其教训》,《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267.程恩富:《外商直接投资与民族产业安全》,《财经研究》1998年第8期。

268.程恩富、朱富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思路——兼论“三控型民族经济”与对半式双赢》,《财经研究》2000年第10期。

269.程恩富、朱富强:《经济全球化:若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析》,《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270.程恩富:《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析——程恩富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节选)》,《文汇报》2003年4月20日。

271.程恩富、夏晖:《东亚经济的调整与合作》,《财经研究》2003年第7期。

272.程恩富:《构建“环中国经济圈”的战略》,《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4期。

273.程恩富:《中国区域经济与亚太合作的战略构想》,《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274.李崇富:《经济全球化与劳动阶级的解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75.何玉长:《经济全球化: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新课题》,《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76.马艳、朱晓:《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利益分析与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0年第11期。

277.张银杰:《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分析》,《财经研究》2000年第10期。

278.张雷声:《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看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79.王振华:《经济全球化蕴含的矛盾与危机》,《党建研究》2002年第7期。

280.郑国栋:《试论WTO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4期。

281.姜桂石、刘会清:《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82.丁跃进、李晓旭:《经济全球化的负效应与经济安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83.杨帆:《以国家综合安全利益为核心进行战略调整》,《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4辑。

284.程恩富:《中国经济的高绩效与制度优势》,《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85.程恩富:《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形态》,《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286.程恩富、汪桂进:《论康有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87.程恩富、伍山林:《西方制度经济学:传统与现代理论》,《财经研究》1998年第4期。

288.程恩富:《辩证地认识邓小平的基本经济思想》,《财经研究》1997年第6期。

28.9程恩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新探》,《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90.项启源:《国有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企业经济》1996年第3期。

291.卫兴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与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

292.卫兴华:《深化认识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7期。

293.丁冰:《新经济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当代思潮》2001年第6期。

294.林岗、刘元春:《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

法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95.顾海良:《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296.吴树青:《“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引发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1期。

297.张宇:《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298.李其庆:《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1期。

299.侯廷智:《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的再思考──兼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政法论坛》1999年第2期。

300.林炎志:《我们的时代与世界的进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01.顾钰民:《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内涵》,《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302.文魁:《从所有制功能认识和把握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333.莱伯威茨:《市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1辑。

304.智效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关于现实社会主义》,《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3辑。

305.简泽:《公有制高效率:假说与经验证据》,《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7辑。

306.顾钰民:《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向及启示》,《财经研究》1996年第6期。

几个好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山东的,比较好发表中国临床康复(原现代康复),基本都要 实用癌症,文章要求不高,而且周期极快,约3个月就发表了 热带医学,退稿很少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回复很快,版面费也不太贵! 中国实验临床诊断学杂志,很好发,基本不退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很好发基本上不退稿 中国肿瘤发表比较容易,版面费660元,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也比较快,不过版面费贵一点,要1100圆 山东医药,是半月刊只要论文质量可以一般两三个月均可以发表 齐鲁医学、临床肝胆病杂志、河南医药信息和河南医药论坛、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中国乡村医学、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胰腺病学、中华误诊学杂志、中国煤炭医学杂志、华中医学、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都比较好发。 投稿要谨慎! 目前未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非法出版刊物 健康指南(CN45-0056) 世界医学论坛(ISSN1726-295X) 美国中华护理(ISSN 1543-1497) 医学学报(ISSN 1914-2494) 中国医药(ISSN 1608-3776) 中国医药保健(ISSN 1810-363X)

中华护理月刊(CN10-4392/H) 中会临床护理学杂志(CN39-7679HK/R) 中华临床内科月刊(CN16-1680) 中华临床医药卫生杂志[CN(HK)03-4360/R] 中华临床杂志(CN98-0147/HK) 中华临床综合医学研究杂志(CN10-4803/H) 中华实用医药卫生(CN98-4400/R)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ISSN1609-6614,CN98-0699/R) 中华实用中西医药杂志[CN(HK)39-7718/R]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ISSN 1681-5459,CN98-0712/R)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ISSN 1681-5823,CN98-1082/R)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ISSN 1681-2654,CN98-0313/R)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ISSN 1681-5122,CN98-0527/R)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ISSN 1726-7587,CN98-2061/R)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ISSN 1606-4666,CN01-4097/R)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ISSN 1681-6676,CN98-0323/R)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ISSN 1681-4215,CN98-0016/R) 中华现代全科(CN29-3227/R) 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ISSN 1680-6344,CN29-3227/R) 中华现代眼科杂志(ISSN 1681-6412,CN98-0605/R) 中华现代医学研究[CN(HK)03-206/R]

期刊杂志参考文献书写编辑规范

期刊杂志参考文献书写 编辑规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一般期刊都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着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着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着”、“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

参考文献期刊格式

规范格式 一、的类型 (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C——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 【举例】 [1] 粟.浅议披露模式[J].,2004,21(1):56-58. [2] 夏鲁惠.教学情况[J].,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 【举例】[4] ,.现代西方[M].厦门:,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举例】

政治经济学期末论文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 【一】初识政治经济学 “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没有政治就没有宏微观的调 控,经济自然也不会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没有经济就没有发展,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建设了。”——这是我以前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从字面上来看,这门课似乎显得学术味浓厚,理论的成分比较多。如果初学者随意把书翻开,会发现里面的文字占了主体,而且没有漂亮的插图,让人难以保持阅读的兴趣。如果它不是必修课程之一,很少人会选择它吧。 当然,就像某个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一样,认知某个事物也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学习这门课必然有它的理由,这样一来,我就联系到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社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经济,那么学习这门课就是帮我们弄清楚社会“法则”,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 于是,我在扉页上写下了“努力学习”四个字。 【二】再识政治经济学 在第一节课上,蒋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们的老师竟然在深夜接到一位学生的电话,并且推荐了她几个股票,最终帮这位学生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而且是个不小的数目!我们都被这个故事震惊到了。诚然,学好这门课程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炒股赚钱,发家致富。比起高数的复杂计算,人文学科的飘 渺不定,这门课程是否拥有更广阔的实用价值呢? 1.追溯政治经济学的历史 翻开书本的第二页: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始于17世纪中叶。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等国已经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这时,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它的历史任务就是批判封建主义,证明封建制度必然要被治本主义制度代替,阐述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产生是因为先进制度代替老化制度的产物。也就是说,它是进步的,现代化的产物。而欧洲的工业革命则在18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此后人类的历史飞速发展,更多现代化的产物进入大家的生活。“理论指导实践”,我想,有了原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人类机器化大生产的实践活动才得以完成和发展。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者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前者是奠基人,后者是完成者。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不能客观而全面地揭示经济现象和规律。随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便产生了。在继承与批判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关系做了更加深入的剖析,“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将为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提供了原则性的构想”。再之后,列宁的经济学说则更加丰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为我们所接受。 这样政治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我对它的兴趣也渐渐有了提升。 2.当代经济与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不禁思考起政治经济学在生活中的现实作用到底是什么。 回顾一下中学课本的内容,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生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一系列社会主义的建设下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经济是分不开的,与国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一、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学的产生: 1、时间:6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开始跨越国界) 2、地点:欧美(欧洲一体化道路,用经济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美国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马歇尔计划,援助第三世界,使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引入国内的背景: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90年代中后期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引进国内。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1、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它有多个维系。 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看 (1)国际政治角度看,国家间政治安全问题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合作。 (2)国内政治角度看,国内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看 (1)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种经济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都能够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如国际体系、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都与国内政治局面稳定息息相关。 与其他相近学科相比较: (1)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领土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解决经济决定政治,以及如何使政治适应经济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跳出了经济活动的国界限制,经济行为体更加多样化,跨国公司与政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2)国际政治学,安全是主题,经济是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安全而非经济,更加关注军事与外交,经济只是一个外在变量。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是同等地位,经济是学科研究的主题和内在变量。 (3)国际经济学,单纯地分析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 2、研究意义 (1)全球层面:有利于理清国际经济体系、秩序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2)区域层面: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政治关系的变革。(例如欧共体)(3)国家层面:有利于使国家在面临全球化大潮的关键时期对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 3、思想来源:重商主义《国富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容易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

容易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 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发表论文持鼓励态度,有些高校甚至对发表论文的同学给予学分减免的支持,甚至报销版面费用。另外,对于有兴趣进行研究的同学来说,论文发表是对自己研究的一种肯定。大学生在专业期刊特别是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因此在选择期刊的时候不要盲目投稿,要尽量选择一些容易发表的期刊。笔者根据观察和发表论文的经验,向同学们推荐几个容易发表的期刊,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商场现代化。这个杂志是北大图书馆2004年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商场现代化》杂志系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由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永川商标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面向商场、企业、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本刊主要刊发国内外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商业管理学术论文和商业市场调查报告,作者不仅包括国内外商界研究机构资深人士和商业、财经院校教授、研究生,还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企业家精英。本刊因其系统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而成为商界管理层传阅率最高的杂志之一,并连续多次评为国家级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流通论坛、经营管理、营销之道、品牌策略、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经济与法、资本运营、投资分析等。笔者的第一篇核心论文就发表在这个杂志上。 这个杂志没有学历和职称歧视,无论是博导还是大学生,只要论文达到发表要求,交纳一定的版面费用就可以发表,大概是800一个版,可以发表一个版的文章,并且投稿录用的时间比较短,杂志也比较厚,拿出来比较有档次感,接收电子投稿,因此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不妨一试。 2、经济论坛。这个杂志是北大图书馆2000年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也是经济类核心期刊,是半月刊。这个杂志审稿速度也比较快,并且不存在学历和职

参考文献期刊格式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着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2.专着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 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毕业论文之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2]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5]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 [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10月第1版,第177、183、190页。 [7] [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董果良译,2002年版,第 210页。 [8] [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1年11月第1版,第37、45、54页。 [20] 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 [22] W.Arthur Lenis,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23] Henry Kissinger,America at the Apex.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2001, p15. [26] Raymond Vernon, Sovereignty at Bay: 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 New York & London: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71. [27] Robert Gilpin,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 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 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 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 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 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 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 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 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 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 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 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 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 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 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 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 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 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 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 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 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 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 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

比较容易发表的几个核心期刊

医学类:《山东医药》、《时珍国医国药》、《护士进修》、《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志》 《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主办(月刊)ISSN:1671-1572 CN:11-4612/G8邮发代号:82-465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6-7116 CN:44-1404/G8 邮发代号:46-23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7-3612 CN:11-3785/G8 邮发代号:80-32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 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0-520X CN:42-1105/G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人文社 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 获奖期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6-2076 CN:37-1013/G8 邮发代号:44991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 期刊 《新闻爱好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半月刊)ISSN:1003-1286 CN:41-1025/G2 邮发代号:36-94中文核心期刊(2008)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1-9154 CN:51-1097/G8 邮发代号:62-10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 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4-325X CN:23-1331/G2 邮发代号:14-16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 《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0-677X CN:11-1295/G8 邮发代号:2-43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 奖期刊 《商业时代》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被权威学术类机构认定为“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105/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863邮发代号:2-207 《教育与职业》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旬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 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4-3985国内统一 刊号 CN:11-1004/G4 邮发代号:82-139 《中国商贸》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半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际统一刊 号ISSN:1005-5800国内统一刊号CN:11-3443/F 邮发代号: 2-254 《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旬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1-7518国内统一刊号CN: 36-1078/G4邮发代号:44-77 《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双月)ISSN:1004-4590CN:

学术期刊参考文献需要的代号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 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 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比较容易发的核心期刊

有几个核心期刊,极容易发表,基本上是只要是文字,都能发表,前提是交版面费。这几个刊物大家如果要发文章,千万不要找论文中介,自己涂抹个东西,都能发表。 1、商场现代化,非核心,版面费900/版,一般是两个版1800元,每月3期,近期每期190多篇文章,有300多页。2005年共登刊文章大概4700篇。 2、集团经济研究,非核心,版面费1000/版,一般是两个版2000元,每月2期,每期大概140篇文章。 3、商业时代,核心,版面费900/版,一般是两个版1800元,每月3期,每期大概50篇文章。 4、特区经济,核心,版面费1000/版,一般是两个版2000元,月刊,每期130多篇文章。 5、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核心期刊,版面费1000/版,一般是两个版2000元,旬刊,每期130多篇文章。 6、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版面费500/版,一般是两个版1000元,旬刊,每期190多篇文章。 此外还要经济论坛,中国市场,商业研究(核心)、企业经济(核心)、企业活力、江苏商论(核心)等也差不多。这些都是贸易经济核心期刊(经济论坛除外)。大家要发,直接邮件发到杂志社邮箱,一般不超过一周都有回复,95%采纳。 经济论坛容易发 经济与管理:河北经贸大学大学主办 电子信箱:qkb2177@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183696.html, 好发的核心:经济问题探索,华东经济管理,商业研究,统计与决策(太贵) 经济师,财会通讯比较好发 CSSCI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版每个版面大概2000字,300元,额外再加100元审稿费。比如4个版面就是300×4+100=1300 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后三楼江苏商论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09 要就邮寄打印稿,版面费每版400 东南亚纵横 质优尽管自己的学术水平很低,但为了毕业也没办法,发文章困恼着广大中国研究生。鉴于自己的投稿经验,为研究生朋友们推荐几个刊物吧,都是自己发过的,价格便宜并且中的几率比较高,高手不必在意,我推荐的不是什么核心期刊,但自觉有些比某些核心期刊还好得多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没什么名字,版面费一篇300,季刊,一般不受字数限制,比较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 一、参考文献是作者写文章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文章,务请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用处以上角标方式—一注明;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则用同一序号标示,并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明页码。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请在文后按以下示例编排 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互联网信息: 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论文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研究报告为R,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字典为Z。若有外文文献,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名及期刊名请用斜体字。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日期。 1. 专著:

[序号] 主要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期刊文章: 连续出版物: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周天勇.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学研究,2000.(6):3-5. 3. 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李晓文.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编辑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丰富的信仰思想,本文只从一个侧面初步展示马克思的有关思想,并揭示马克思考察信仰的独特视角。 一、从经济看信仰:马克思信仰思想的独特视角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经典作家从来不谈论和研究信仰问题。这种印象不正确。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就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信仰问题。比如,马克思从研究和批判宗教的角度谈论过信仰;从批判旧哲学和清算唯心主义哲学信仰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政治斗争和政治信念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人生信仰角度谈到过信仰;还从思想宣传的角度,以及从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等也谈到过信仰问题。在马克思谈论信仰的各种角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至今往往受到忽视的一个视角,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仰现象的观察和透视。这是马克思信仰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信仰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而且是离经济基础比较远的意识形态现象,人们往往看不到它与社会的经济因素和经济过程之间的联系。所以,历来研究信仰现象的人,不论是一些神学家、宗教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等,往往从思想人文的角度考察信仰问题,而通常并不注意进行经济分析。这就有意无意地限制了信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独具慧眼,能够从经济角度去考察信仰问题。特别是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理论分工中,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因而,他在研究经济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涉及到一些信仰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颖的见解。 经济学研究与信仰研究看起来天悬地隔,但并非如此。马克思不是就经济研究经济,而是从经济领域来透视整个社会。他在经济学研究中经常地广泛地涉及到信仰问题并不奇怪。而且政治经济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正是为共产主义信仰作了最有力的实证性的科学证明。而且马克思的有些经济学论述本身就是某种关于信仰的思想和论断,可以看作是从经济学侧面来阐述信仰问题,如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分析,以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信用和信用制度问题的分析等等就是如此。另外,在马克思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中,我们还时常看到一些关于宗教和信仰方面的概念和提法,他引用一些宗教术语或关系来说明经济活动或经济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比如,用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来比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认为就象神学家根据自己的信仰来把一切宗教划分为真正的宗教和臆造的宗教一样,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信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特色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出现的新兴学科,而且是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4年起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成为国内最早开设该课的院系之一。1999年,该课程入选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2004年又入选骨干基础课建设项目。 教学组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争取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积极向国际一流水平努力。在具体工作中力争体现该课程的三大特点:(1)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和交叉研究方法;(2)提倡综合视角和使用多元方法的研究特色;(3)注重解答现实问题,鼓励政策、对策研究。 二、教学内容 经过多年努力,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完善的课程框架。授课的核心思路是全面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发展和主要内容,继而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凭依,讨论和分析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追述国际体系的变迁。 课程一般分为六个版块。第一部分是主要的理论部分,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产生过程、关注重点、主要流派、研究方法。集中分析和讨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世界市场与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 第二和第三部分的重点是考察世界市场体系,分析它如何依靠经济与科技的力量不断扩展,又如何为国际政治环境所左右。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分析方法,回顾两次相互依存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历史,对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做出对比分析。第三部分介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讨论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体系等国际货币制度的优势

CSSCI中比较好发的刊物

求CSSCI中的垃圾刊物,要好发的 经济问题探索,华东经济管理,商业研究,统计与决策 科技管理研究、图书馆论坛 经济师,财会通讯比较好发。 南京社会科学,现代管理科学 商业研究好投些,统计与决策,管理现代化等等 cssci有些很垃圾的,比如科技管理研究 中国最最最最垃圾CSSCI期刊排行榜***** 从别的网站转过来的,虽然不全了了解,但感觉挺有道理。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 科技管理研究不是C刊********* 2 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3000字左右1000元 3 生产力研究******* 4 中国科技论坛******* 5经济纵横********** 6财经理论与实践******* 7经济经纬******* 8中国国情国力****** 9统计与决策********* 10求索/江西社会科学/国际贸易问题/旅游科学********** 中国最最最最垃圾权威期刊排行榜 1财政研究*********(非学术刊物,一般刊物水平) 2保险研究*********(非学术刊物,一般刊物水平) 3旅游学刊*********(非学术刊物,一般刊物水平) 4经济管理.新管理********(自从换成半月刊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了)5投资研究/审计研究*******(不伦不类) 6税务研究**********(非学术刊物,一般刊物水平) 7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主义农村大字报) 8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建研究(尽是怪胎鬼扯,尤其报子上的1800-2000来字的空洞废话------------这些作者全是投机分子,这样的东西敢拿出来当成果并得到了承认确实是中国特色的悲哀和耻辱,闹到关外去绝对是国际笑话)************** 个人认为,国际贸易问题应该是好期刊吧。 个人以为“中国科技论坛”还是有不少好文章的,比“研究与发展管理”要强;“科技进步

各种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我国农村闲置劳动力 进行家庭手工经营的调查与分析 ——以河南省漯河市农村地区为例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徐永航 2010200949 参考书目: 1. 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 2. <美>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 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 李恒、彭文慧:《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9年版 3. 句芳:《我国中部地区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中国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张秀生、陈立兵:《村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 研究中心:《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011年5月29号 中国是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大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目前的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同时,严重对立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使得即使在城务工的农民工,也无法完全脱离土地,无法成为真正的市民阶层。据国家统计局估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其中劳动力规模为10亿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前已经转移1.4亿,农业仍然存在2亿需要转移的劳动力,到2020年新增需转移劳动力1亿。①因此,考察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城市化不断推进情况下的安置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同时由于长期积累的社会历史原因,农村人口一直在全省总人口中占大多数,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其中,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142万人,占48.33%;省外输出1215万人,占51.42%,省外输出保持原有规模的同时略有下降。② 在为数众多的农村劳动力中,很多是来到城市和工厂打工的的男性农民工(大概年龄在十五岁至六十岁)和年轻女性农民工(一般不超过三十岁),在家主持一家的主要是中年妇女(三十岁至六十岁)。她们除了管理庄稼、照顾老人孩子以外,农闲时节一般无事。因此,很多妇女为了在闲时贴补家用,纷纷选择一些手工制作类的包户工作,很多工厂或者是商人,正是看中这一点,为农村妇女提供了类似的工作。 一般而言,这种工作相对工厂工作稍微随意,愿意工作的妇女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领取一定量的任务,然后在家里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一块儿工作。工作一般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夏天稍长大约在10到12个小时之间,冬天稍短约为6到8个小时,采用计件工资的形式。如果有其他事情需要来开的话,可以选择暂时搁置手中的工作;不过,如果较长时间未能完成任务的,则需要交纳一定的违约金。 ①李恒、彭文慧:《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2009年版,第3页 ②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183696.html,/contents/126/3017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