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第二课时导学案

工业第二课时导学案
工业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二课时) 【自主预习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并掌握中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

自主学习

1、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省的产量最多,有“中国煤海”之称,该省著名的煤矿是

和阳泉。

2、我国第二大能源是石油,黑龙江的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该省著名的煤矿是鸡西和。山东的、河南与山东交接处的、河北的、新疆的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水力是我国重要能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游,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4、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和等,在长江沿岸的有、、、等,在黄河流域的有、等任务二:合作探究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5、连线题

A. 开滦煤矿①黑龙江

B. 胜利油田②新疆

C. 鹤岗煤矿③山东

D. 克拉玛依油田④陕西、内蒙古交界处

E. 神府—鄂尔多斯煤田⑤河北

自主测试(时间15分钟,共50分,“拾级而止,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能源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以水电为主,南方以火电为主

B、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江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大

C、黑龙江省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D、安徽省的淮南煤矿位于北方地区

2、位于河南、山东交界处的油田是()

A、华北油田

B、中原油田

C、大庆油田

D、胜利油田

3、未来10年,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新宠”的地区是()

A、新疆

B、黑龙江

C、四川

D、内蒙石

4、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农业发达

D、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5、我国的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A、西北和东南

B、西南和东南

C、华北和东北

D、华北和西南

6、某公司采购员需大量采购大宗煤和石油,他应去哪省()

A、山西

B、内蒙古

C、江苏

D、黑龙江

7.下列钢铁工业基地所需铁矿石主要依靠进口的是()

A.上海

B.攀枝花

C.包头

D.鞍山

8.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

A.山东省

B.黑龙江省

C.山西省

D.陕西省

9.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70%以上,此能源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水力

D.煤炭

10.我国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

A.西北和东南

B.东北和华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华南

1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

A.三峡

B.葛洲坝

C.小浪底

D.龙羊峡

12.下列工业中心和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沈阳——钢铁

B.鞍山——煤炭

C.大连——造船

D.杭州——石油工业

13.下列不.是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城市的是( )

A.重庆

B.马鞍山

C.鞍山

D.武汉

14.神府——鄂尔多斯煤田地处()

A.陕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B.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

C.山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D.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处

15.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16.丝绸,是由蚕茧抽丝后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下列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

以丝纺织为主的是( )

A.浙江杭州

B.内蒙古呼和浩特

C.西藏拉萨

D.新疆乌鲁木齐

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位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B.工业基础薄弱C.交通条件落后D.劳动力不足

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三课时) 【自主预习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和纺织工业分布

2.通过信息搜集了解高技术的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要求:自学教材独立完成学案,“独立自主,勤于思考,让学习事半功倍”。(15分钟))

1、过去,我国机械工业以业为主。85%集中分布在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了包括、、、、等制造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分布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2、读图4-25和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纺织工业部门齐全,体系完整,以工业最为重

要。、、、、、、是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2)棉纺织工业基地多靠近产区,你能找出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吗?试着把它们写下来。

(3)从就近原材料方面考虑,武汉的纺织工业应为()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毛纺织业

D、麻纺织业

3、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中国基本形成以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生产大国。在地区分布上,已形成

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4、纺织工业:中国的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包括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5.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发展格局呈现趋势,新产业门类不断涌现。

6.从地区分布上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自主测试(时间15分钟,共50分,“一试身手,展‘亮剑’风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工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麻纺织业

D、化纤

2、下列不属于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的是()

A、辽宁

B、上海—南京

C、北京—天津

D、广州—深圳

3、下列棉纺织工业基地中,位于长江中下游棉花产区的是()

A、天津和青岛

B、郑州和西安

C、武汉和上海

D、石家庄和邯郸

4、下列工业城市与工业部门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春—汽车

B、郑州—纺织

C、大连—造船

D、重庆—石油

5、下列城市既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主要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是( )

A、成都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6、下列城市所在区域,能源紧张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攀枝花

7、我国下述汽车品牌与其产地的搭配,错误的是()

A.夏利——天津B.别克——上海 C.红旗——辽宁D.东风——湖北

8、下列纺织工业基地以丝绸产品闻名全国的是

A.郑州B.西安C.杭州D.青岛

9.下列区域不属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带的是()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10、位于辽宁中南部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

A.攀枝花B.鞍(山)本(溪) C.包头D.太原

11、下列钢铁工业的布局,不属于资源型的是()

A.攀枝花钢铁基地B.太原钢铁基地 C.鞍本钢铁基地D.上海钢铁基地

12.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 )

A.深圳高新区

B.西安—杨凌高新区

C.北京中关村

D.上海高新区

13.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兴产业

B.我国高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呈现出一花独放的局面

C.我国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

D.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

14.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属于下面的哪一项高技术产业( )

A.高技术制造业

B.高技术农业

C.高技术服务业

D.新材料产业

15.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很少

B.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D.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16.下列关于我国机械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械工业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

B.中国已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C.在地区分布上,已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

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D.沈阳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17.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A.大庆——机械工业B.长春——汽车工业C.鞍山——石油工业D.天津——煤炭工业

18.下列机械工业基地不在沿海的是()

A.大连B.上海C.青岛D.郑州

19.下列城市中,以毛纺织工业著名的是()

A.成都B.乌鲁木齐C.郑州D.岳阳

20.2008年奥运会期间,小明到超市购买了一些丝绸产品赠送给他的外国朋友,你认为该产品最可能出自下列哪个城市()

A.大庆

B.武汉C.杭州D.石家庄

二、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新疆长绒棉驰名中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蚕丝

的主要产区,据此回答:

1、我国石家庄、郑州等发展成为主要棉纺织工业中心的优越条件是接近产区。

2、下列城市丝织业不发达的是()

A、杭州

B、广州

C、成都

D、西安

3、下列重要纺织工业中心分布在华北平原上的是()

A、太原

B、郑州

C、武汉

D、乌鲁木齐

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新疆适宜发展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是(填2种)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

《雷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知识,品味个性化语言。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以“雷雨”为题的象征意义,并把握《雷雨》的主题。 学习的重点、难点: 1、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和戏剧冲突。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戏剧的知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走进作者 曹禺,原名万家宝, 1 9 1 0 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 1 9 2 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 9 3 3 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 1 9 3 4 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 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 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1 9 4 2 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三、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 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 处女作《雷雨》。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比较真实地描写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 有深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悲剧,预示着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翻天覆地的 社会大变动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五、整部话剧《雷雨》的大致情节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 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大家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 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 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 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 在一个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 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四、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 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 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 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 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 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 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5、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 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6、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 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7、话剧知识: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正因为这样,对话必须是 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或话剧。1928年有洪深提议定为话剧。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在我国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8、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1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认、写本课生字,正确读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难点: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程序一、复习。 1、读准“晋察冀、还乡河、苇絮、黝黑、笤帚、泥鳅、背诵、子弹、打扮、脊背、枕头、防备、歪歪斜斜、吆喝、唧唧咕咕、嘟嘟囔囔、推推搡搡、枕头”等词语。 2、一部分一部分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品读感悟课文 1.思考: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 ①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反复品读,边读边画,思考: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点点、圈圈、画画、写写。 三、课文学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认识了雨来。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四、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3.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达标测评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wěi xù jìn chá jìwāi wāi xié xié ( ) ( ) ( ) piāo piāo yōu yōu zhěn tóu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晋()耍()挣()慌()飘() 普()要()睁()谎()漂() 喘()瑕()妨()却()端() 揣()假()防()劫()湍() 三、我会填词语,我来谈感受。 1、鬼子已经()到树底下,伸手()住雨来的脚,往下一(),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起来,()回到屋里。读了这段话,我觉得鬼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花开的时候,()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的白雪。风一吹,()的芦苇就()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的芦花里。读了这些段话,我觉得芦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菱形的判定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 经过探究推理得出菱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重点:掌握并会应用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应用.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菱形的定义和性质是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 3.想一想:由菱形定义可知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 。 符号语言∵ ∴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反过来,四条边都相等是四边形是菱形吗? 已知: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用菱形的定义证明) 符号语言∵ ∴ 判定方法1:四边的四边形 ...是菱形. 探究2. 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于是抽象出一个数学问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 已知:ABCD,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 求证:ABCD是菱形. 符号语言∵ ∴ 判定方法2: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三、应用新知、大胆展示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线段BD垂直平分AC,且相交于点O,∠1=∠2.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 5,AC=8,DB=6.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3、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四、归纳整理、自我反思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五、当堂检测、目标达成 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先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AD,然后分别以B、D为圆心, AB为半径画弧,得到两弧的交点C,连接BC、CD,就得到 了一个菱形。理由是. 6、如图,△ABC中,AD平分∠BAC,DE∥AC,与AB相交于点E,DF∥AB,与AC相交于点F,试说明四边形AEDF是菱形。 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DEBF都是矩形,AB=BF,AD、BE相交于M,BC、DF交于N,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

《雨的四季》练习题及答案

《雨的四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自主实践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绿茵茵(yīn) B.粗犷的(kuǎng)斗笠(lì) C.睫毛(jié)静谧(mì) D.高邈(miǎo)莅临(lì) 2.指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张志和《渔歌子》) 4.排列句序。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二、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建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三、写作攻略 题目:行走在雨中 提示:写出“雨中”二字,注重“我”与“雨”的关联,突出“行走”时的感受,可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在描写中层示新鲜感。 答案与提示 自主实践 1.B 2.(1)本体:叶子喻体:波浪 (2)本体:雨水喻体:丝帘 (3)本体:雨声喻体:乐章 3.(1)空山新雨后(2)客舍青青柳色新(3)山色空潆雨亦奇(4)斜风细雨不须归 4.④②①③⑤ 能力提高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 学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完成自主练习。 3、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合作探究

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那几件事? 2、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个 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我们家的男子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学习文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3.结合描写的语句品味文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学习重点】 结合描写的语句品味文章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 【引导自学】(完成时间20分钟) 1.学习目标: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重点字词。完成学习1,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方法和步骤: (1)本文作者是()代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 (2)初读课文,用你智的双眼捕捉到重要的词语(不少于10个), 抄写在下面,并给易读错的字注音。(准备小组交流时补充、检测, 也为朗读展示做好准备。 (3).跳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并准备展示 ★仿照示例,至少概括出两个能表现我们家男子汉天真可爱的事例示例:吃青菜 ★访照示例说说:我们家的男子汉具有哪些类似成年“男子汉”的气概?(不少于2点)示例:不让人搀手一一要求独立 ★你能用间要的语言概括“我们家的男子汉”的形象吗? (课堂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1.合作目标:解决学习目标1,2 2.方法和要求:先自主完成,然后由组长组织小组交流疑惑、答案,准备展示或再次质疑 合作内容: 文章的五个小标题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上信中学 陈道锋 18.2.2 菱 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1.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 2.会用这些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重点: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会用这些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一、知识回顾 1.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 2.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方法是什么?用数学语言如何表示? 有一组邻边_____的______________是菱形. 数学语言:∵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AD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想一想 前面我们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转动木条,这个平行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猜想:对角线互相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一证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AC ⊥BD. 求证:□ABCD 是菱形.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教学备注 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配套PPT 讲授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4) 2.探究点1新知讲授 (见幻灯片5-10)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____OC. 又∵AC⊥BD, ∴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BA______BC. ∴四边形ABCD是________. 要点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_______的____________ 是菱形. 几何语言描述:∵在□ABCD中,AC⊥BD, ∴□ABCD是菱形. 典例精析 例1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针对训练 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3.探究点2新知 讲授 (见幻灯片 11-20)

《雨的四季》阅读附答案

《雨的四季》阅读附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18分) 【甲】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课学案 教师版

新概念英语第2课学案 Part 1 Words 1. until 1) prep 直到……时候 *till 直到,多用于口语 Eg.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time. *from morning to /till night 从早到晚2) conj. 直到……时候(后面加句子)Eg. I stayed in bed until he woke me up. 2. outside 外面 inside 里面 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而且,除….之外 3. ring 1) n.环状物,戒指 Eg. a gold ring 金戒指 *dark rings around her eys 黑眼圈 *ring-road 环状公路 2) v. (零,电话等)响==rang==rung Eg. The door bell rang just now. 3) v. 打电话=call *ring sb = call sb *ring off = hang off 挂断电话 4. repeat v. 重复 *repetition n. 重复 Part 2 Grammar * 一般现在时 1. 意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句型:主语+am/is/are +其他。 主语行为动词+其他。 3.动词表第三人称单数规则 1)一般加+s Eg. give—gives 2) 以s, x, sh, ch, o 结尾的动词加+es Eg. fix—fixes go—goes dress—dresses watch—watches wash—washes 4. 经常搭配的时间短语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eldom, never, occasionally = sometimes frequently = often 放于行前系助后 Eg. He doesn’t always come by train. ●现在进行时 1. 意义:正在发生的动作 2. 句型:主语+am/is/are doing sth. 3.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 1)一般加+ing Eg. do—doing 2) 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 再加ing Eg. lie—lying die—dying 3)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Eg. stop—stopping run—runniing swim—swimminig 4) 以e结尾的,去e,加Ing Eg. come—coming 4. 有些单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come go arrive leave move E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我要来看望你。 The bus is coming. 公交车要来了. 5. 常搭配的时间 Now at present Look! Listen! ●感叹句 1.句型:How+adj/adv +主+谓+其他! What+ adj+不可名/可名复+主+谓+其他!What +a/an +adj+可名单+主+谓+其他! Eg. How fast he runs! 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What nice food you cook!

【学案】第14课 小英雄雨来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 枕头、防备”等词语。 ②、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的品质。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法提示: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同学们在学习本篇文章时要认真阅读 课前的链接语,按链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雨来的那几件事,自己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学习准备: 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 能独立的完成下列各题; 1、这篇课文我要练习默读、速读读( ) 2、我掌握的拼音较牢固,我会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晋.(j ìn j ìng) 察冀.( j ì j ìn) 睁眼瞎.(xi ā x āi) 劈. 开(p ī p ǐ) 歪.(wa ī w āi)歪斜斜. (x éi xi é) 苇絮.( x ǜ x ù) 挪. 动 (n úo nu ó) 枕. 头(zh ěn zh èn) 3、本文有许多多音字,我能注音并组词。 撒①( ) 拧①( ) 背①( ) ②( ) ②( ) ②( ) 还①( ) 弹①( ) 扎①( ) ②( ) ②( ) ②( ) 4、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预习时我能理解批注这些词语的意 思:如“睁眼瞎、门 槛、推推搡搡”等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白雪()的芦苇()的块糖()的脊背()的芦花()的刺刀 6、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猛烈的跳脚,形容大怒的样子。() ②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的浮动。() ③人小志气大,有大志向,有作为不在于年龄的大小。() 7、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②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 4、续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 8、通过预习,雨来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9、我把疑问批注在课文空白处准备课堂交流: (二)、交流探究 1、快速读课文,我能批注并交流课文写了雨来那几件事?我试着给课文每一部分批注上小标题。 2、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我想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出来,在书上 批注自己的感受。 3、我想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请同学评价一下(评语:签名:) 4、感情朗读课文,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我来自己评价一下(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5、我想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学法: (三)、拓展延伸: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导学 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导学案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小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开学三周,很难 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法的灵 活多样,学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 是课堂评价,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规范化也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本文的设计构想是通过情景导入,将学生带入写 景抒情散文美好的意境当中,再通过各种学生活动,推 进知识的讲解与落实。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层次变化。 2、品味文章充满诗意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风格,借鉴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风格,借鉴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教学方法:1、朗读指导法。2、课堂讨论法。3、读书指导法。4、启发法。 学法指导:1、讲授式指导法。2、合作探究法。3、归纳式指导法。 导学过程: 练习所对应的考点或训练的能力 自主教案 教学过程 【诗词渲染,意境导入】 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完后告诉老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不同季节的雨,其特点又是否相同?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四季》。 一、【听雨】 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和情感投入等。那么,请运用这些技巧,用你的朗读,将我们带入清新、润泽的雨境之中。 【学生活动一:寻找“最美朗诵者”】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菱形导学案 四川省蓬安县城北初级中学 胡钢 【学习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2、会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使用说明】 1、用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内容,理解菱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用30分钟时间完成本导学案,进一步掌握菱形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边: ; ②角: ;③对角线: ; ④面积: 。 (二)探究新知 1、菱形的定义: ; ★强调:(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思考: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四边形ABCD )是 菱形吗?为什么? 2、菱形性质的探索: (1)你有哪些剪切菱形的方法?画出剪切的菱形及其对称轴并思考: 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因为 ②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分别是 ③菱形的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你所画的图形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 ,等腰三角形有: ,全等三角形有: 。 由此可得到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 ; <2>菱形的对角线 ,并且 。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证明菱形的性质? (2)观察(图1),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BD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图(1) 图(2) 如图(2),菱形EFGH 的对角线EG 、FH 把菱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计算面积的公式(底×高)外,根据图(2)你还能探讨出菱形的面积与对角线的关系吗? 思考: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 ,它的对角线AC⊥BD 于O ,它的面积与对角线也有这种关系吗?于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3、小结菱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它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菱形的面积还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一半。 二、自学检测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对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相等 2、菱形的两个邻角之比为1:2,如果较短的对角线的长是3cm ,则它的周长为 。 3、若菱形的面积为96cm 2 ,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 F H E G A D B C O A B C D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周河九年制学校 四 年级 语文 教研组 第2 课时 上课时间: 2014.4.14 主编人: 张小军 学生姓名: 1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重点难点】 1、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资料链接】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 【导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检测 1、我会读 j ìn j ì x ù xi ā xu ánw ō 晋 州 冀 北 花 絮 瞎 眼 漩 涡 w āi nu ó zh ěn p ī y ǒu 歪 斜 挪 动 枕 垫 劈 开 黝 黑 shu ān k āng y āo h è p áo nu ó 枪 栓 糠 皮 吆 喝 刨 土 挪 动 qi ào l ǎo k ā b ì k àng ji ū 刀 鞘 姥 姥 喀 毙 炕 揪 2、读准多音字 还(h ái hu án)乡河 扫(s ǎo s ào)荡 归还(h ái hu án) 扫(s ǎo s ào)把 子弹(d àn t án) 鸡冠(gu án gu àn)花 n íng n ǐng n ìng 拧毛巾 拧瓶盖 脾气拧 z ā zh ā zh á 扎腰带 扎针 挣扎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本文的主人公是?他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 2、看看课文一共分为几部分,请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雨来是个小英雄? 2、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3、课文中哪些词语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四、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中国自古以来的小英雄,给家人同学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试着总结一下。

菱形导学案

18.2.2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重点) 2.会用这些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的方法: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数学语言 思考: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二、讲授新课 ,做成一个 .那么转动木条,这 你能证明这 一猜想吗?

猜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一证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AC⊥BD. 求证:□ABCD是菱形. 归纳总结 菱形的判定定理: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 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O=4,BO=3.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例2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练一练 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A.∠ABC=90° B.AC⊥BD C.AB=CD D.AB∥CD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想一想:根据小刚的作法你有什么猜想?你能验证小刚的作法对吗? 猜想: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证一证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A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归纳总结 菱形的判定定理: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练一练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典例精析 例3 如图,在△ABC中, AD是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 AB、 AD上,且AE=AC,EF = ED. 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

七上部编版语文《雨的四季》导学案

3.《雨的四季》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学习重难点】 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静谧.()高邈.()粗犷.()淅沥 ..()() 吝啬 ..()逼人 ..()()睫.()毛莅.()临咄咄 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高邈:莅临: 咄咄逼人: 【设问导读】 1.导入: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2.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全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2—5自然段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浏览课文,分别概括四季的雨各有的特点。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什么? 【拓展延伸】 1.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会不同,雨使你想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1.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⑵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成,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⑶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⑷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课后反思】 3.《雨的四季》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4.3电解池 导学案 第2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第二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与镀银 【学习的重难点】氯碱工业的制碱原理及铜的电解精炼与镀铜 【旧知回顾】 1、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2、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 3、Cl-,该溶液放在用惰 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A、35.5:108 B、16:207 C、8:1 D、108:35.5 3、从SO42-、Ag+、NO-3、Cl-、H+、Cu2+、Ba2+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采用惰性电极对其溶液进行电解。 (1)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3)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1:1,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学习新知】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 通电前,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 通电时移向阴极,放电;通电时移向阳极,放电; 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阳极:阴极 总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 I、两极均产生气体 II、溶液先变红,说明有生成 III 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有生成。 2、铜的精炼 I.装置要求 阳极是,阴极是,电解质溶液是 II.化学原理 阳极反应阴极反应 III.电解特点 a.粗铜中的铜迁移到纯铜上 b.CuSO4溶液的浓度 3、电镀 ①电镀的含义 电镀是应用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电镀的目的 电镀的目的主要是 ③电镀的原理 阳极: 阴极: 电镀液: 3、电冶金 (1)金属冶炼的本质是什么? (2)冶炼金属的方法有哪些? (3)电解冶炼主要适用于制备哪些金属?

14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14.小英雄雨来

三、再读课文,悟情悟理。整体把握,明晰结构。(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指 导小组活动。 (2)组织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体会雨来 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 2.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 文,给每一个故事加上一个小 标题。 1.学生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齐读问题二,明确读书目的。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 阅读要求中的问题。 (1)文中哪句话出现次数最 多?画出来,与同伴交流体会。 (2)找到文中的环境描写, 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快速跳读课文,试加 小标题。(夜校读书、掩护交通员、 勇斗鬼子、沿河脱险) 3.读句子,回答问题。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 祖国。” (1)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课文 的第()部分,当时的场景是 ()。 (2)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课文 的第()部分,当时的场景是 ()。 (3)这句话体现了雨来() 之情。 4.第1自然段中采用了() 描写。让我们知道了雨来的家乡 ()。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 受? 2.引导小组内练习复述 课文。 3.组织全班汇报。 4.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小英雄雨 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3)缩写《小英雄雨来》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 受。 2.小组内练习复述课文。 3.全班汇报。 4.有选择地完成作业。 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 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一、温故知新 菱形的对边 。 菱形的四边 。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 。 菱形是 对称图形,又是 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 ; 二、新知学习 根据菱形的定义得到:有一组 相等的的 四边形是菱形。 探究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反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如果是,如何进行证明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于O 点 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证明: 菱形的判定定理: 的 四边形是 。 探究2:思考: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反之,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如果是,如何进行证明呢?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菱形的定理: 的 是 菱形 。 三、探究3:菱形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 例1已知:如右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B= 5,OA=2,OB=1. 求证: □ABCD 是菱形. A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B=BD,DE∥AC,CE ∥BD. 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4、如图,在Rt△ABC中,∠B=90°,E是AC的中点,AC=2AB,∠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作AF∥BC,连接DE并延长交AF于点F,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5、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DF∥AB.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导学案答案

23《雨的四季》答案 1 mìmiǎo duōguǎng sèmài lì2高邈:高而远。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3刘湛秋诗人4示例:刘湛秋的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文字自然、亲切、优美,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5总——分——总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春雨夏雨秋雨冬雨6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7围绕课文内容描述,并结合实际加以适当想象。8温柔、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9例: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10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都表达了对雨的爱恋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11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言之成理即可。12示例:汪汪一碧的水面上浮着五六朵白花花的睡莲。她们纯洁、高雅、安闲……清澈的水,碧绿的叶,如果从水底看蓝天,睡莲的倩影就像天空中飘浮着的一片片白云。“白云”轻轻地投放在柔柔的波心里,让人看了,感到何等惬意,何等舒适!莲拥着叶,叶拥着水,水拥着莲。婀娜多姿,仪态万方,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造型中心亮相的是一位袅娜地斜躺着的白天鹅,叫人不禁想起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静静地躺在柔软的水床上。几片莲叶遮住了半个脸,使她们显得格外含蓄,更加迷人。一阵微风拂过,她们睁了睁惺忪的睡眼,又睡着了,而且越睡越香。可能是她在梦境中遇到了什么喜事,不然,为什么颤抖着腰肢,笑得这样甜呢?13 D 14(1)比喻(2)拟人、比喻(3)拟人(4)排比15C16 CE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17(1)作者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相比,渲染出春雨的无比娇美。(2)作者将雪中的静物比作木刻画,表现了血的自然、平静。18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19端庄而沉思20秋天不经常下雨21作者将秋雨比作刚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刻画秋雨的沉静、稳重。22因为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纯净人的灵魂。23炎热、渴盼24雨的到来25银箭,形象生动的描写了雨的形态,写出它闪亮、快速的特点;疾射,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急、快。26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夏雨来的急,大27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28借夏雨的来去匆匆感叹人生的易逝,暗示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心里要少装一些物欲的要求,这样才能享受诗意的人生。29雨前、雨中、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