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第四章

工程地质第四章
工程地质第四章

1、地形与地貌(名词解释)

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

地貌:由于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

2、地貌水准面(名词解释)

当内力造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后,若地壳运动由活跃期转入宁静期,内力作用将变弱,但外力作用仍在继续,最终将地表夷平,形成一个夷平面;这个夷平面就是高地被削平、洼地被填平的水准面,称之为地貌水准面。

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山岭地貌:如果内力作用使地表上升的上升量大于外力作用的剥蚀量,地表就会上升,形成山岭地貌;

剥蚀平原:若内力作用的上升量小于外力作用的剥蚀量,地表就会降低或被削平,形成剥蚀平原。

低地:如果内力作用使地表下降的下降量大于外力作用所造成的堆积量,地表就会下降,形成低地;

堆积地貌:若内力作用的下降量小于外力作用的堆积量,地表就会被填平甚至增高,形成堆积平原或各种堆积地貌。

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①巨型地貌:几乎完全由内力作用形成

②大型地貌:基本上也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③中型地貌: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

④小型地貌:基本上受外力作用控制

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

类型:1、构造型垭口:由构造破碎带或软弱岩层经外力剥蚀形成的

①断层破碎带型垭口:由于岩体破碎严重,强度较低,工程性质较差,不宜开挖隧道和深大路堑。

②背斜张裂带型垭口: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严重,但工程性质较断层破碎带型好;因为两侧岩层外倾,有利于排除地下水和边坡稳定,一般可采用较陡边坡,但不宜开挖隧道。

③单斜型垭口:多由软弱岩层构成,开挖路堑时,两侧岩层的边坡倾向不同,稳定性也不同。由于岩层松软,风化严重,稳定性差,故不易深挖。

2、剥蚀型垭口: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形成的,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露,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垭口的肥瘦和形态主要取决于岩性、气候以及外力切割程度等因素。

3、剥蚀堆积型垭口: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导因素形成的,外形浑圆,垭口宽度和松散堆积层的厚度较大,其工程性质取决于垭口的物质组成和地下水的情况。若地下水埋藏较浅时,不易采取深挖。

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阶地:沿谷坡走向呈条带状分布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

类型:①侵蚀阶地:主要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由于地壳急剧上升、河流下蚀很快而成的),多由基岩组成,又叫基岩阶地。

工程性质:阶地面较狭窄,但强度高,稳定性较好

②堆积阶地:由河流的冲积物组成,又称冲积阶地或沉积阶地。

河流侧向侵蚀拓宽河谷后,由于地壳下降,有大量的沉积物发生堆积;地壳上升后,河流在

堆积物中下切,形成堆积阶地。

上迭阶地:河流下切深度逐渐减小,侧蚀作用逐渐减弱而形成的

内迭阶地:河流下切的深度超过堆积物的厚度直达基岩而形成的

工程性质:由松散物质组成,常含有软弱夹层,稳定性一般较差

③侵蚀-堆积阶地:又称基座阶地。在地壳相对稳定、下降和再上升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侵蚀阶地和堆积阶地的过渡类型。

工程性质:由基岩和冲积层两部分组成,但基岩上部冲积物覆盖厚度一般较小,整个阶地主要由基岩组成,承载力较高

工程地质第一章

I.名词解释 矿物和岩石 矿物——矿物是在地売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品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Ⅱ.单项选择题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A.短柱状B.板状C.立方体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石英B.滑石C.方解石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若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規则方向裂开的性质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B.二组中等解理C.二组极完全解理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石英B.长石C.辉石D.角闪石 (二)岩浆岩 1.流纹若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B.气孔状C流纹状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石英,长石B.角闪石,斜长石C辉石,斜长石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A.辉绿结构B.全晶质中粒结构C.斑状结构D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A.浅成岩B.深成岩C.喷出岩D.火山碎屑岩

工程地质手册

工程地质手册 (第三版)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粘性土、粉土N与承载力f的关系表3-2-17 23k N 2 3 4 6 8 10 12 23 f(kPa) 120 150 180 240 290 350 400 k 注:1.资料来源原治金部勘察总公司,原《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采用过此表。 2.适用于冲、洪积的粘性土、粉土。 (1) 原一机部勘察公司西南大队资料(表3-2-18.) 碎石土、砂土N与承载力f的关系表3-2-18 63.5k N 3 4 5 6 8 10 12 63.5 碎石土f 140 170 200 240 320 400 480 k (kPa) 中、粗、砾砂 120 150 200 240 320 400 f(kPa) k 注:1.此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曾采用过。 2.本表适用于冲、洪积成因的碎石土和砂土,对碎石土,d不大于30mm,不均匀系数不大于120.。对中、粗砂,60 不均匀系数不大于6,对砾砂,不均匀系数不大于20。 (2)《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表3-2-19)。 细粒土N与承载力(kPa)的关系表3-2-19 63.5 N 1 2 3 4 5 6 7 8 9 10 63.5

粘土 96 152 209 265 321 382 444 505 碎质粘土 88 136 184 232 280 328 376 424 粉土 80 107 136 165 195 (224) 素填土 79 103 128 152 176 (201) 粉细砂 (80) (110) 142 165 187 210 232 255 277 注:括号内的值供内插用。 (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料(表3-2-20、表3-2-21)。 粘性土、粉土N与承载力f的关系表3-2-20 63.5k N 1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3.5 f(kPa)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65 290 320 350 375 400 k 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塑 (4)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的研究成果(1988年)(表3-2-22)。 4、用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确定地基土承载力(表3-2-23)。 120 砂土N与承载力f的关系表3-2-21 63.5k N 3 4 5 6 7 8 9 10 63.5 中、粗、砾砂f(kPa)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k 很湿f(kPa)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k 粉、细砂 稍湿f(kPa)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k 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用动力触探N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表3-2-22 63.5 击数平均值 3 4 5 6 7 8 9 10 12 14 N 63.5 碎石土 140 17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70 540 中、粗、砾砂 120 15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 击数平均值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5 40 N 63.5

(完整版)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齐梁洞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一、前言 (一)概况 G209国道吉首至凤凰公路改建工程齐梁洞隧道位于凤凰县沱江镇齐梁桥村,呈北-南向穿越丘陵体。本隧道起讫里程为K32+240-K32+505,全长265m,属短隧道。隧道进口地形标高为370.59m,出口地形标高为373.88m,设计标高为361.55~363.37m,呈纵坡0.7%上坡;行车道宽度为双向6m,隧道总宽度为2*(6+0.75)=13.5m;高度7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9.80m,平均埋深36.80m。该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62.87。地表植被较发育,基岩大部裸露,进出口皆为丘陵斜坡,有少量覆盖层分布。隧道区交通状况较好,进出口端即为国道G209。 为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受湘西自治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委托,我院对拟建隧道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根据任务书,本次勘察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齐梁洞隧道修建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与岩土参数,具体要求为: 1、查明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工程特性; 2、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围岩等级; 3、查明进出口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4、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的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5、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 6、傍山隧道存在偏压的可能性及其危害; 7、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9、查明其它对隧道不利的因素。 (三)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与任务书;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 02-01-2008); 10、《铁路工程地质手册》(99版)。 (四)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布置

勘察投标文件

建北安居小区6#、8#楼 地质勘察 投标文件

投标人:河南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5 年9 月29 日

目录 一、投标函及投标函附表 (1)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 (3) 三、投标保证金 (6) 四、技术方案 (6) 五、项目管理机构 (17) 六、资格审查资料 (26) 七、企业信誉 (29) 八、服务承诺 (29) 附图:勘探孔布置平面图

一、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一)投标函 致新乡正大置业有限公司: 1.在考察现场并研究了建北安居小区6#、8#楼地质勘察项目(招标编号:HNSC2015-025 )的招标文件、工程图纸、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后,我方愿意以人民币(大写):壹万壹仟元(小写:11000 元)的投标总价,遵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全面接受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承担本合同的全部勘察工作。 我方承诺工程勘察周期为30 日历日,在上述时间内,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完成本合同的全部勘察工作并提交全部勘察成果资料。 2.如果贵方接受我方的投标,我方将保证按贵方的要求开始勘察工作,并在我方承诺工程勘察周期内完成本合同勘察任务,达到合同规定的勘察深度、技术标准以满足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该工期以合同中约定的日期算起。 3如果贵方接受我方的投标,我方将保证按投标文件承诺的人员及各项资源配置或贵方提出的要求投入本勘察项目中。 4. 如果贵方接受我方的投标,我方将保证接受贵方的监督和管理,按要求提供勘察服务。 5. 我方同意在从规定的开标之日起60 天的投标文件的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本投标函的各项承诺。在此期限届满之前,本投标函始终将对我方具有约束力,并随时接受中标。 6. 在合同正式签署生效之前,本投标函连同贵方的中标通知书将构成我方双方之间共同遵守的文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7. 我方同意,贵方不一定接受最低报价的投标或其他任何投标。同时也理解,贵方不负担我方的任何投标费用。 8.随同本投标函,我方同时交纳金额为人民币贰仟元的投标担保。如果我方在投标文件有效期内撤回投标文件;未接受算术性修正;或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未能或拒绝按照贵方确定的日期签订合同,或未按本招标文件的规定在签订合同前向招标代理机构缴清招标代理服务费,贵方有权没收投标担保。 投标人新乡市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投标人地址:新乡市人民路新飞文苑小区 电话:158******** 传真:0373-******* 日期:2015 年09 月29 日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的含义?P.2 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含。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地球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P。17 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 2岩石的定义?按成因分类?P.22 组成地壳的岩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 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的定义。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哪些?P.29 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P.33 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 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的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 花岗岩(推理p23 P24) 7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P.20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 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 8了解野外岩层的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P.50 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p26) 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 冥古代HD 太古代AR 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 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 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10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单位为何?P.48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 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 11选择题: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属于(B)P.49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生代 12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注:宙、代、纪、世是国际性的地质时间单位,期和时是区域性的

(完整版)2019年岩土工程勘察.doc

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指导书 简文彬编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城乡建设系 2004.5.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1) 二、课程设计时间 (1) 三、主要内容 (1) 四、课程设计要求 (2) 五、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5) 六、主要参考规范及文献 (7) 附录1:勘察纲要示例 (10) 附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17)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适用) 一、目的与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时间 本课程设计安排在学生学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各类工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定在教学日历的最后一周半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三、主要内容 侧重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该类型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3-20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勘察资质等级: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161136-ky 发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写:*** 审核:*** 审定:***

工程负责人:***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二).勘察工作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 (二).地形、地貌 (三).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 (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计算 (五).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六).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变形参数 (七).不良地质作用与边坡稳定性评价三.地震 (一).历史地震 (二).发震背景 (三).地震效应 (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四.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三).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五. 地基方案建议 (一).地基均匀性判定 (二).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图1幅 2.工程地质剖面图1幅 3.钻孔柱状图2幅 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2张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1、工程概况 本拟建物位于************东段溢洪桥东,横跨河流。桥梁与河面高差约8m,因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钻孔未能施工到位。详细情况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丘陵地貌,分布着冲沟和河流,河流南北岸主要是河流冲积的河漫滩地层,边坡土质相对较好,线路与河流基本垂直。河流常年有水。 受*******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段的详勘工作。钻孔测量、土工试验等均由我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完成,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拟建物特征 本次主要提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段过河热力管道的岩土勘察工作,本工程段沿溢洪桥东侧跨河线状布置。 3、勘察目的 本工程是集选线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于一体的一次性详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以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等有关规范的相应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

第一章1、概念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保证这种制约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科学。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址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工程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响的一门学科。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①定性研究②定量研究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主要部分):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 全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③工程造价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次要部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3、工程地质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②岩体稳定问题③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④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问题第二章(重点)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约10万年)曾 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2、断层的作用表现:①它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 ②它可能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汇聚的场所,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久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石油。 3、板块构造理论? 4、断层要素:①断层面②断层线③断层带④断盘⑤断距 5、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①地貌上的特征②地层特征③断层的伴生构造④水系 6、请简述断层的工程评价:①降低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②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③隧洞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时易发生坍塌④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7、活断层的活动方式:①粘滑型②蠕滑型8活断层的鉴别标志:①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②历史地震及历史期地震错段标志③微地震测量及地形变

中南大学岩土工程作业

作业一:新建西路站初步地质勘查 一、新建西路站简介 按照公布的招投标方案,新建西路(书院南路-芙蓉南路)道路全长约1.222公里,规划路幅宽度为46米,设计为城市干道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40-50公里。修建之前,南二环线以北,南湖路以南,不管从芙蓉路到书院路还是从书院路到芙蓉路,都要绕道南二环或南湖路才能到达;修建之后,新建西路从新建中路到书院路拉通,雨花亭到书院路可以直来直去。 二、初步勘测简介 初勘是在场址经确定后进行。为了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初勘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查明建筑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以便使场地主要建筑物的布置避开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地段,为建筑总平面布置提供依据。 初勘的工作是在已有资料和进行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基础上,对场址进行勘探和测试。勘探线的布置应垂直于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和地层界线。勘探点应该布置在这些界线上,并在变化最大的地段予以加密。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 三、长沙地质情况 长沙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其地形属于盆地,习称之湘浏盆地,亦称长沙盆地。经过数十万年来的地质变化和大自然的侵蚀,湘浏盆地形成了3个较为明显的地貌特征。 湘浏盆地的地质结构,可考察者均为第四纪沉积物,年代约在300万年到1万年之间。这里的山丘、河谷经过地层的断裂、掀斜升降等运动,以及自然的风化、流水的冲刷等外力的作用,多处出现陡岩壁立,断岸垣横,河滩溪畔沙石裸陈,揭示了其原始的地质结构。前人选择部分较为典型的裸露地层,做了地层的取样分析,有属于一级阶地的水陆洲组,属于二级阶地的马王堆组,属于三级阶地的白沙井组,属于四级阶地的新开铺组及属于五级阶地的洞井铺组等,取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可知长沙的地质结构主要由砂砾岩、粉砂岩、砂岩、砾岩及板岩等岩层组成,最上层则多为网纹红土。由于这些岩石均由铁质、钙质和泥质胶结,颜色多呈红色或紫红色,因此该盆地习称为红岩盆地或简称红盆。而地层的砂岩和砂砾岩中组成成分则以石英为主,颗粒较大,颜色灰白。 四、新建西路站所处位置地质情况 盆地中心为沿江的冲积阶地,是长沙城市主要建设地带,其地层主要是第四纪更新世的冲积性网纹红土和砂砾。北起湘、浏二水交汇的新河三角洲第一级台地,海拔约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10米。至今五一广场黄兴路一带为第二级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30米,长沙古城主要分布在这一级台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在第六级、第七级阶地逐步建设成为新城区了。 新建西路所处的长沙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主要以红砂岩和砂砾岩构成的小山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100米左右。这些小山丘岩质较松散,易于风化成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何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 8-P 9 。 第二章矿物与岩石 1.何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内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粒径、粒组、粒度成分和粒度分析? 2.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怎么样的? 3.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4.什么是累计曲线,它的形态表明了什么,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和各粒组的含量? 5.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6.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7.“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中的粗粒土、细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的含义是什么? 8.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哪些?各类粘土矿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亲水性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9.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 10.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各类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1.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12.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13.结合水、毛细水是怎么样把土粒连结起来的? 14.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哪些主要性质?表示土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如何求得? 2.土的密度分为哪几种?他们的大小与土中哪些成分有关? 3.含水率与饱和度的概念有何不同?土的饱和度值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4.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5.土的孔隙率和孔隙比的概念有何不同?他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根据孔隙比,相对密度可将砂土分为哪些密实状态? 7.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实测指标?哪些事导出指标? 8.为什么说土的孔隙性指标是决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最重要指标? 9.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10.细粒土随含水量变化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1.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2.塑性指数大小说明什么?他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13.为什么可以根据塑性指数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4.什么是塑性图?如何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5.粗粒土和细粒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三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土的压缩性?土产生压缩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渗透固结?如何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饱和土的压缩过程? 4.什么是压缩曲线?压缩定律说明了什么? 5.饱和砂土与饱和细粒土相比,在压缩速度、压缩量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随着压力增加,压缩曲线逐渐变缓的原因是什么?

泥石流勘察说明

K139+850~K140+580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1 K139+850~K140+580泥石流 1.1工程概况 该泥石流位于湘曲右岸,西藏自治区省道K139+850~K140+580段,线路从泥石流堆积区中部通过,影响公路长度740m。该泥石流曾造成公路断道阻车。本次勘察旨在查明泥石流的形成规律及危害程度,为泥石流的整治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1.2自然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该泥石流地貌上地形切割强烈,山势陡峭,属构造剥蚀低高山河谷地貌,总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区内最高海拔约5500m,沟口处最低海拔约4500m,相对高差1000m左右,流域形态近似树叶形,源头主要由3条冲沟组成,在主沟口处交汇,主沟中、上游呈“V”字型,下游呈“U”字型,主沟宽400-500m,切深30m左右,沟床坡度10°左右,谷底大多被块石土覆盖,沟道畅通,无阻塞,主沟长度约1.67km,流域面积约4.31km2。整个流域依据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特征可分为形成区(4800 m以上区域),流通区(4550-4800 m)和堆积区(4450-4550 m)。 流域内山体稳定性相对较好,无大型活动性滑坡、崩塌。沟床和扇形地上巨砾遍布。植被发育,沟床内灌木丛密布。流域长宽比值较大,完整系数中值偏大,故从形态上分析流域的汇流条件较好,从相对切割程度可知,流域的发展速度较慢,现处于衰退期。从流域的高差可知流域的能量能满足泥石流形成需要。从沟床特征分析,在由松散物质分布的形成区内,物质堆积较厚,流通区沟床10°左右,沟道无堵塞,泥石流到沟口的频率较低。泥石流沟谷发展速度慢,只要水动力条件满足,形成区物质的起动较快。 1.2.2地层岩性 工作区内基岩组成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哈热萨单元(E2H)的岩石,哈热萨单元的岩石为侵入岩,其岩石类型为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似斑状结构(8-20-25mm),基质中粒花岗结构(>6-7mm),弱叶理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作用强烈,山体陡峻,表层岩体完整性差。 第四系为一套松散碎石土堆积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岩风化、破碎剥落而形成松散残坡积碎石土堆积体;二是物源区基岩崩塌堆积物及山前崩坡积松散块碎石土堆积物。 1.2.3地质构造和地震 测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微板块或中间陆块)中段南缘,南接著名的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因此其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主要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形成、发展。自南而北包括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和弧背断隆的一部分。北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的所谓“措勤—纳木错初始弧内盆地”及其以北的“班戈—倾多拉退化弧”。在现代构造—地貌上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接地带。 工作区所属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位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内, 区内断层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东西向的逆冲断层,向北倾和向南倾的断层共同组成一背冲断层系。断层长度和规模较大,控制了基底岩系和古生代地层分布,亦

勘察报告

延长县北环山路建设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 、八 前 延长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延安地区东部,延河下游,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永和县相望,南接宜川以雷多河为界,西连延安,北临延川。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长县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功盖华夏,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列为“中华之最”。延长油矿誉为“中国石油工业之母”、石油界的“黄埔军校”。省道205线纵贯延长县东西,经马头关黄河大桥通往山西,省道201线贯穿南北。 拟建北环山路作为县城过境通道以及城北片区的干线道路,是延长县城对外联 系的主要快速通道,也是城区东西向交通主干道,本项目的建设将提升延长县城交 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县城棚 户区的改造、规划小区的建设和县城骨架的扩大,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现有城市路网不能满足城 市发展要求,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拟建项目为北环山路建设工程,项目起于兴延路,拟建隧道穿过寨山,跨越石油路,经西城二巷,终点止于西城三巷。随着延长县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道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城区扩展,为推进《延长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不 断拓展城市骨架,同时解决县城城区与周边区域的连接问题,该项目的建设已成为 延长县城区扩展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见下图“路线地理位置图”。 图1路线地理位置图 本阶段为施工图设计,北环山路与石油路采用立体交叉进行设计,北环山路和石油路纵断面分别以石油路建筑限界、路侧房屋高程、填挖土方控制以及最小排水纵坡进行综合控制。为解决石油路与北环山路的交通转换,在北环山路北侧石油路上设置一条连接线与北环山路形成T形平交。北环山路里程桩号为 K0+000-K0+970.624,石油路里程桩号为K0+000-K0+688.050 , 连接线 拟建项目 工延氏县职业中学 卫

工程地质课后思考题汇总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研究内容:(1)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2)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3)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 研究任务:1、查明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和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提出防范措施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2 说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工程活动和自然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地质的变化。 1.3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它包括工程建设物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的因素。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和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常见几类:地基稳定性问题——变形、强度;斜坡稳定性问题——地质灾害;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地质体受力和变形;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震陷、液化、活断层。 1.4 说明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工作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是很重要的,是设计之先驱。没有足够考虑工程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设计,是盲目的设计,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设计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则是建筑物完全不能使用,甚至突然破坏,酿成灾害。 1.5 分析图1-7和图1-8在不同工程地质下的建筑物安全稳定问题。

工程地质课后思考题汇总与答案

工程地质课后思考题汇总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研究内容:(1)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2)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3)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 研究任务:1、查明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和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提出防范措施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1.2 说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工程活动和自然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地质的变化。 1.3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它包括工程建设物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的因素。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和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常见几类:地基稳定性问题——变形、强度;斜坡稳定性问题——地质灾害;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地质体受力和变形;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震陷、液化、活断层。 1.4 说明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工作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是很重要的,是设计之先驱。没有足够考虑工程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设计,是盲目的设计,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设计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则是建筑物完全不能使用,甚至突然破坏,酿成灾害。 1.5 分析图1-7和图1-8在不同工程地质下的建筑物安全稳定问题。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3191010 【英文译名】:Engineering Geology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使学生了解工程地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及其运用于土木工程实践中,并能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进行一般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使学生了解工程地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及其运用于土木工程实践中,并能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进行一般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 后继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 四、课程内容 (一)绪论(1学时) 1.了解工程地质学与地质学相互间的关系; 2.了解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3. *掌握地基稳定的基本要求。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3学时) 1.了解地球具有的圈层构造; 2.*掌握地质作用基本概念和分类; 3.理解元素、矿物、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4.*掌握常见矿物的物理性质; 5.*重点掌握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三)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2学时) 1.了解地质年代概念包括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划分的方法。 2.*掌握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与切割律的基本方法。 3.*掌握第四纪沉积物分类和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四)地质构造(5学时) 1.了解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方法和工程地质评价; 2.*掌握地层界触关系和岩层产状; 3.*掌握褶皱、节理、断层等几种常见地质构造的概念、要素、类型及特性。 (五)地下水(3学时) 1.了解地下水基本概念、分布和分类; 2.*掌握岩石(层)的水理性质,重力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循环与运动; 3.*掌握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六)地表地质作用(5学时) 1.了解几种常见的地表地质作用; 2.*掌握其作用特点、形成规律和对工程的不良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七)岩土工程地质分级和分类(2学时) 1

完整版工程地质习题集答案1

第一章绪论 名词:工程地质学、不良地质现象 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举例说明地质环境如何影响制约工程活动。 4、举例说明工程活动如何影响地质环境。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一、名词解释(8) 1、矿物、 2、岩石、 3、解理、 4、断口、 5、岩石结构、 6、岩石构造、 7、变质岩、 8、条痕 二、单项选择题(39) 1、某矿物呈黑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角闪石 B 辉石 C 石榴子石 D 黑云母 2、某矿物呈白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角闪石 B 辉石 C 石榴子石 D 白云母 3、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钢刀不能划动,则该矿物定名为:()。 A 斜长石 B 白云石 C 石英 D 蛇纹石 4、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该矿物可定名为:()。

A 石膏 B 食盐 C 方解石 D 白云石 5、某矿物呈褐色、短柱状、玻璃光泽、两组近正交的中等解理,小刀不能

刻划动。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辉石B角闪石C黑云母 D 蛇纹石 6、某矿物呈绿黑色、长柱状、玻璃光泽、两组 124°相交的中等解理,小刀 不能刻划动。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 D 蛇纹石 7、某矿物呈灰白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 中等解 理, 小刀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辉石B角闪石C黑云母 D 斜长石 8、某矿物呈肉红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 中等解 理, 解理面成直角。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辉石 B 正长石 C 黑云母 D 斜长石 9、某矿物呈白、黄色、土状光泽。该矿物可定名为:( )。 A 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 D 高岭石 10、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石英 B. 方解石 C. 黑云母 D. 正长石 11、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A. 断口 B. 节理 C. 层理 D. 解理 12、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13、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与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2、风化壳: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4、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 5、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6、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7、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力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由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10、地壳运动:指包括花岗岩- 变质岩层(硅铝层)和下部玄武岩层(硅镁层)在的整个地壳的运动。广义的指地壳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如地壳变形、岩浆活动等;狭义的指由地球营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隆起、拗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 二、填空 1、岩石的风化程度可根据岩石的矿物颜色、结构、破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

2018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及解析

2018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某土样三次密度实验值分别为 、 、 ,按《土工试验方法 标准》 ,其试验成果应取下列哪一项?( ) ( A ) (C ) 解析: (B ) (D )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 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第5.1.6条,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对比题干中的三个数值,仅1.70 和1.72符合要求,再取这两个数据的平均值,为 。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题的题干顺序做的不好,最标准的应该是 1.70、1.77、1.72。如果 开始的两个数据就是 1.70和1.72,那么就不需要再做第三次试验。 【考点】密度试验 张工培训答案:【B ] 2、在岩层中布置跨孔法测定波速时,其测试孔与振源孔间距取值最合适的是下列哪一项? () (A ) (C ) 解析: (B ) (D 《若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年版)第10.10.3条第2款:测试孔的孔距 在土层中宜取2~5m 在岩层中宜取 8~15叶 对照题干的要求,是岩层,因此选 D 【考点]跨孔法的布孔要求 张工 培 训 答 案 : 【D I 3、下列几种布置方法中,测定地下水流速最合理的是哪一项?( ) 0股 0?1 0?? 0邸 解析: 《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 1230页,图9-3-2。指示剂投放孔得在上游,观测孔在下游, 并在观测孔两侧0.5 ~ 1.0m 各布置一个辅助观测孔。一般有一个指示剂投放孔, 根据表9-3-1 O O (*) 向

1 可知,投放孔和主观测孔的间距至少是主、辅观测孔间距的 个选项的图,A 符合。 【考点】指示剂确定地下水流向 张工培训答案:【A 5、某沿海地区一多层安置房工程详细勘察,共布置了 个钻孔, 个静探孔,问取土孔的 数量最少不亦于下列那个选项?( ) (A )20 个 (B )27 个 (C )34 个 (D )40 个 解析: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年版)第4.1.20条第1款,采取土试样和 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 1/2,且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 于勘探孔总数的1/3。根据题干可知,勘探孔总数为 60+20=80个,取土试样钻孔不少于勘 探孔总数的-, 即80- 3=27个。 【考点】详勘布孔数 张工培训答案:【B ] 解析: 对于没有工程经验的人,记住: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粘性土,按照这个顺序排列,他们 的内聚力依次增大,内摩擦角依次减小。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有界限的。砂土的内聚力很小, 但内摩擦角一般都得大于 28 °,而黏土的内摩擦角相比砂土的内摩擦角较小,但内聚力较 大。具体的数值可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 P176中表3-1-24。题干中的固结快剪试验 是直剪试验中一种,是不排水。不排水条件下的软土抗剪强度是很低的, 与题干中的数值不 符。 重点提示:近些年对于常见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考的较多, 对于没有工程经验的人, 务 必记得查找《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 P176中表3-1-24。 【考点]土的抗剪强度 张工培训答案:【A 7、采用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测定某场地内强风化砂泥岩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按《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 (2009年版)要求,每组岩体不易少于多少个?( ) (A ) 3 (B ) 4 (C ) 5 (D ) 6 解析: 4?5倍,根据这些条件对比四 4、关于中等风化岩石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 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 )埋深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C )埋深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其他状态下的岩石,故不修正。 【考点】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 张工培训答案:【D 】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B )埋深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D )不修正 第 5.2.4 条表 5.2.4 小注1,中风化岩石属于 6、某土样进行固结快剪试验,其黏聚力 ,内摩擦角 误的选项是哪一项?( ) (A ) 该土样是软土层样 (B ) 该土样塑性指数小于 10 (C ) 该土样压缩模量 大于 (D ) 可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取得该土样的n 级样品 ,以下最有可能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