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翱翔竹篾稠密金璧辉煌

B . 帐篷诳语发轫纵横捭阖

C . 蜇居掣肘蜚声沆瀣一气

D . 眷写憧憬急燥罄竹难书

2. (4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历经________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将来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此处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________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氳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弥(mí)漫静谧(mì)笔力遒劲(jìn)

B . 莘(xīn)莘学子璀(cuǐ)璨隽(juàn)永

C . 搏(bó)古通今曲(qǔ)径通幽徽(huī)州

D . 氤氲(yūn)栖(qī)居擎(qíng)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庄严幽远徘徊

B . 庄严悠远徜徉

C . 庄重幽远徜徉

D . 庄重悠远徘徊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B . 霍乱是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不必恐慌,霍乱可防可治,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C . 8月17日,在韩国首尔以南485公里的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将于本月19日发射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

D . 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4. (1分)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40字。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5. (5分)下面一则通知在内容表达和格式上有三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通知

公司全体员工:

经研究,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公司2楼礼堂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会议将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并公布新的奖惩方案。请拨冗参加。

特此通知

2018年3月27日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 (9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文明内涵和价值底蕴,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成果得以在文明的层次得到总结和提升,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必将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来源于2018/08/30《经济日报》)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长期欺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心中开始弥漫着一种自卑情绪。从技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似乎中国的一切都不如人,甚至连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在这种自卑情绪的作用下,国人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甚至形成了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扭曲人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这种文化上的自卑心态并没有因此而绝种,甚至在有些人那里还拥有广泛市场。在他们看来,西方道路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道路,而中国则“冒天下之大不匙”,背离了世界文明发展之路,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那么,他们凭什么说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历史和文化传统选择的道路是逆流,而西方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之路呢?归根到底,就是文化不自信。

(来源于2018/03/28《群众》)

材料三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抱有尊崇和礼敬之心,这是应该的,但文化自信并不能简单地仅仅归结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还应当包括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是一个统一过程。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根,但没有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创造性发展,就是中华文化的断流。如果断流了,就谈不上文化自信。文化不能断流,不

能光靠祖宗过日子,更要依靠子孙后代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自信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如果对自己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都不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自信,那么文化自信就会缺乏现实的社会根基。

(来源于2018/03/28《群众》)

材料四

如果将文化自信理解为一个理论命题的话,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它是源头活水,也即由中华民族瑰丽灿烂的文艺经典的宝库及丰富独特的审美意识传统为其基础,以当代的文艺精品及积极高远的审美取向为其活力,以未来为数众多文艺经典的铸就及优异的民族审美生态为其目标,从中华文艺的层面来考虑,文化自信在笔者的臆测中是有着这种历史感的,但它的指向仍在于当下的文艺创作现实。我们又会看到,举凡在文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具有创新性成就的作家、艺术家,都有着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自信。而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层出不穷的文艺经典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给国人带来历久弥新的审美享受的文艺经典,文化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典是文艺创新的果实。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必然是有超越前人的创新因素在其中的。

(来源于2018/08/22《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中“文化自信”内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四者彼此相连,不可分割。

B . 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成果得以在文明的层次得到总结和提升,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自信。

C .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D .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层出不穷的文艺经典的基础之上的对中华民族瑰丽灿烂的文学艺术的自信。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B . 在自卑情绪的影响下,国人有了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的感受,甚至形成了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扭曲人格。

C . 没有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就会断流。文化不能断流,不能光靠中华传统文化,更要依靠继承、创新和发展。

D .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艺经典的基础之上,离开文艺经典,文化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综合四则材料,概括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7. (20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只破靴子

【英】高尔斯华绥

剧本《顺流而下》巡回演出的第二天中午,演员吉尔勃特·凯斯特从东海岸的海滨寓所走出来。他刚刚度过六个月的失业生涯,现在在《顺流而下》的最后一幕扮演杜密纳克医生这个角色。他明白,他的年龄已让他辉煌不再,一周四镑的薪金也不能使他再发财了,但是一想到终于又获得了工作,他的举止神情就轻松活泼起来。

他走到鲜鱼铺的前面,带着淡淡的笑容注视一只大龙虾。多少年不吃大龙虾了呀!接着,他顺着街道走去,在一家成衣铺前面又停了下来。映在橱窗上的一个长期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人的英姿,架在柔和的棕色眼睛前面的优美的眼镜,和他在1912年参加《教育西蒙》演出得来的雅致的丝绒帽,给了他一丝淡淡的美感。他站在橱窗前面,脱下帽子,露出他头上的新玩意儿:一绺白发。这是一宗财产呢,还是一生结局的开端呢?

他继续向前走去,发觉一张熟悉的面孔从他的身旁掠过,一转身看见一个矮小的衣冠楚楚的人也转过脸来——一张又红、又亮、又圆的脸。

“凯斯特?对了,就是你。从你离开疗养所以来还没有碰过头呢。你记得我们演《戈塔·格兰姆伯斯》的时候多有趣呀!我起誓,真高兴见到你。走,我请你吃饭。”

这个人就是布列斯·格里恒,南海岸疗养所娱乐界的阔东家和灵魂。

“好吧!”凯斯特稍稍拉长声调慢吞吞地答道。

两个人并排走着。一个是褴褛得别致,另一个是衣冠楚楚,胖乎乎的一团。

“请坐!堂倌,来一只又好又大的虾,一盘色拉,另外——嗯——一小块牛排加炸得脆酥酥的土豆片,一瓶我喜欢喝的白葡萄酒。”

房间里摆着两张小桌子。他们两个人占了一张,面对面坐下。

凯斯特突然滔滔不绝地大谈戏剧、音乐和艺术。那矮小鄙俗的东道主把眼睛睁得滚圆,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显然大大地鼓舞了凯斯特。

“哎哟,凯斯特,”格里恒突然叫起来,“你有白头发啦!这是突然有的吗?”

“不,是慢慢长出来的。”

“怎么回事呢?”

有一句话已经滚到凯斯特的唇边:“你挨挨饿看。”

可是他回答说:“我也不晓得。”

格里恒坐在那里,嘴唇微微张开,衔着雪茄烟,他那像小圆石般明亮的眼睛盯住桌布外边,接近地板的什么东西。格里恒的眼皮跳了几下,然后说道:“我说呀,老兄,你手头真的很——很紧吗?我是说,如果我帮得上忙,你就直说吧。咱们是老朋友,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又一次,格里恒眼睛睁得滚圆,注视地板上的什么东西,凯斯特的眼光跟着扫了过去。悬在地板上空的是——他那只破靴子。因为他跷起腿坐着,这只靴子在离开地面六英寸光景的空中摆动着——破了——两道裂缝横在鞋头和鞋带之间。

对!凯斯特自己明白,那是他靠扮演《傻瓜》一剧中贝蒂·卡斯戴斯得来的一双靴子中的一只,那是在大战就要爆发时的事。

他的视线从那只破靴子移到格里恒身上,看到他头发梳得光光的,带着关注的神情。

凯斯特苦笑了一下说:“不,不要,谢谢。”

格里恒的眼睛又睁得滚圆——凯斯特已经将他那只脚放下。格里恒付了账,站起来。

“老兄,对不起,我两点半钟还有约会,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再见!”

“再见,”凯斯特说,“谢谢你。”

现在只剩下凯斯特一个人了。现在他是单独和他的心灵、他的破靴子、他的未来的生活在一起了……

这时两个年轻的女人走了过来,就在他和房门之间的那张桌子的旁边坐下。他瞧见她们在看他,他的灵敏的耳朵听见她们在絮絮低语:“没问题——是在最后一幕。你瞧瞧他那绺白头发!”“噢!对了,对了!不就是那一绺

白头发——不就是他!”

凯斯特挺起腰板,微微一笑,端了一端他的眼镜。她们居然已认出剧中的杜密纳克医生就是他。

他挺挺身子站了起来,那两个年轻的女人抬头望望他。凯斯特神态英俊,带着浅浅的笑容,从她们的身子旁掠过,尽可能不让她们看见他那只破靴子。

(选自《高尔斯华绥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1)凯斯特从一位著名演员陷入落魄潦倒的境地,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小说中的凯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两例加以分析。

(4)小说题为《一只破靴子》,但也有人认为以《一绺白头发》为题好,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8. (16分) (2017高三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注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

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赵鼎传》)

【注】鞫,音jū,审问。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B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C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D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 .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 . 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 . 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鼎忠君爱国。他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 . 赵鼎正直敢言。他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 . 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把他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 . 赵鼎晚景凄凉。他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②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7高一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①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②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1)首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杭州春景极有层次,请简要概括

(3)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9高三上·南开开学考)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两句话,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②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根据①②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基本治学精神是什么?请你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治学精神的理解。

七、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三上·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同为空调行业的头部企业,老大格力高调举报奥克斯空调效能问题。这几天,舆论关注度一波高于一波,直至昨天,奥克斯发声了。奥克斯针对格力的举动,一口气提出了三大疑点。其中之一就是作为空调行业的两驾马车,在市场竞争中,本应平等进行,但是这次格力通过举报的方式,而且所选的时间节点一方面是6.18销售旺季,一方面又是中美贸易战升级之际。正如奥克斯方面所呼吁的那样,格力不顾中美贸易战的严峻形势,不站在民族品牌的高度,采取携手一致对外应对思路。公然高调直接向本土企业开战,存在不顾民族大义,不顾国之大局之嫌。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1、

2-1、

2-2、

3-1、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4-1、

5-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8-1、

8-2、

8-3、

8-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1、

9-2、

9-3、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1、

七、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1、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