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

考场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

考场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

发表时间:2016-02-01T14:54:29.6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8期作者:彭文导

[导读] 广东省兴宁市新圩中学考生如何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质量高的考场作文呢?我觉得关键是过好审题立意与选材关。

广东省兴宁市新圩中学514500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考场作文最流行的样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联想想象力的一种作文题型。这种开放性的作文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超越性。面对这种灵活的作文形式,考生如何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质量高的考场作文呢?我觉得关键是过好审题立意与选材关。

一、审清题旨,准确立意

审清题旨,是考试作文的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准确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1.明确文题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注意)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2.审读材料及提示语。材料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审题时首先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观点。如下题;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其中的提示语“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改变世界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3.审读话题。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的,尽管如此,对话题也一定要看准看清。这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否则就有偏离题旨的可能。如下面的题目: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

4.将话题与材料结合起来。话题作文的审题既要扣紧话题,又要扣紧材料。只扣材料不管话题,就会信马由缰,写出的文章似是而非;只扣话题不管材料,就会把话题作文写成命题作文,写出的文章与要求若即若离。如这样一个话题: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定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的,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些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请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来看,本话题的“自卑”应该是“为了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

二、选材料,吸引“读者”

作文的取材,除要求能表现中心、真实、典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材料要新颖。新颖的材料不仅能给阅卷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阅卷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材料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等。首先,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独具慧眼,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之未选。经过了“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想,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心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其次,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给一些本来并非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颖,则须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速,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平时多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这些都是积累新颖材料的好途径。

材料要新颖,要避免“撞车”现象,方法很简单:当你看到作文题,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材料,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想到的那个材料,最好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花上三五分钟,定下心来,自己掂量一下、估测一个,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2.材料要“收集聚集”。“收集聚集”是指将所有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凝炼成一个鲜明的观点发人深省的问题,进而深化全文主旨,使文章进入一个新鲜的、更高境界,从而平添文章深邃的内涵,使阅卷者折服。如有一位考生的《邓君莫作“批判家”》的议论文,在抨击了“高跟鞋”以及社会上空头批评家的态度作法后写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劝君莫作‘批评家’,要脚踏实地去干,要以实际行动去改造世界。”

此外,还要拟好标题和选用恰当的文体。新颖独特的标题,犹如给阅卷者抛去一个“媚眼”,会使阅卷者眼睛一亮。“文体自选”,并非不用文体,写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的文章也可以,而是让考生根据话题、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选择恰当的文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