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提交的材料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向软件企业认定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1.软件企业认定申请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人员配置及学历构成、软件开发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等有关内容;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企业开发、生产或经营的软件产品列表,包括本企业开发和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

4.本企业开发或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的证明材料,包括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专利证书等;

5.系统集成企业须提交由信息产业部须发的资质等级证明材料;

6.信息产业部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双软认证”的认定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

双软企业有两个证书:一个是软件著作权证书;一个是软件企业证书。

我国已经确立了计算机软件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国

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环境。同时,为

了甄别真正的软件企业国家还规定,必须获得软件产品证书,并通过国家软件企业认定的企

业才能够享有免税、重点扶持等优惠措施。因此,软件企业应当积极办理软件产品证书和软

件企业认定。与此同时,由于认证程序较复杂,需要准备的文件较多,软件企业大多需要由

专业的代理机构代理进行认证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软件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

除。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

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

(1)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其经

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收入;

(3)具有一种以上由本企业开发或由本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提

供通过资质等级认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

(4)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5)具有从事软件开发和相应技术服务等业务所需的技术装备和经营场所;

(6)具有软件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的手段与能力;

( 7)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软件收入8%以上;

( 8)年软件销售收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产软件收入占软件销售收

入的 50%以上;

( 9)企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遵纪守法。

软件产品: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

软件产品登记生效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软件产品经登记生效后,自2000 年 6 月 24 日起至 2010 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

负超过 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

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软件产品登记的有效期为五年,有

效期满后可申请续延。

高新技术企业取得财政补贴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通常会计处理为:

1、国家投资,应当作为权益,计入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税务处理同会计处理

一致,也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2、资金使用后要求返还的本金,会计处理应当作为负债,计入借款或其它应付款处理,税务处理同会计处理一致,也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3、企业取得的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财政资金,会计处理作为损益,原来规定计

入补贴收入,新准则要求计入“递延收益”或当期“营业外收入”具体处理可以参照《企业

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

注:

《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

税[2008]151 号 ) ,对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企业所得税纳税

问题进行了规定。

关于财政性资金的规定如下:

( 一 )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 二 ) 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研发费用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怎么做?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

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费

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所得

税法中规定了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这一规定有利于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部

分分别核算。

在开发阶段,判断可以将有关支出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包括:

( 一)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 二)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 三)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

品;

( 四)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 五)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

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

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包括开发该无形

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

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在开发

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

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账务处理时,相关费用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原材料”、“银行

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

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企业购买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先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

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区分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税务处理

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 ( 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 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 ( 服务 ) 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

工艺、产品 ( 服务 ) ,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 ( 服务 ) 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 ( 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 ) 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 ( 服务 ) 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 ( 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 。具体项目需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

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 ) 》规定的范围。

具体计算加计扣除时,按照研究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为标准,分两种方式来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按规定实行 100% 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 ; 形成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进行摊销。

与直接减免税相比,加计扣除的对象是企业的某些具体支出项目,在这些项目上支出

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大,因此加计扣除对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某些项目的支出更有针对性。根据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 一) 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

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 二)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三)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以及企

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

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 四)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运行维护、调整、检验、

维修等费用。

( 五)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 六) 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 七) 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 八) 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鉴定费用。

( 九) 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 十) 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

对于企业研发项目获得的政府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形成的研发费用不能加计扣除 ; 不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加计扣除。

此外,根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 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 万元的,允许一次性

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 单位价值超过 100 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其中缩短折旧年限的,

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 60%;采取加速折旧方

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在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时,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允许据实计算扣除。

在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依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同时向

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应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

的,可要求企业提供地市级 ( 含 ) 以上政府科技部门出具的研究开发项目鉴定意见书。

填写年度申报表时,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征求意见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需单独填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企业可通过该表直接计算加计扣除金额。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正确运用免税优惠

问:某高新技术公司

在2012 年获得了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8 微米 ( 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资格, 2013 年起开始盈利。公司了解到相关税收政策规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0.8 微米

(含 )

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在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

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 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并享受至期满为止,俗称“两免三减半”。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政策规定

可享受15% 的税收优惠,同时又符合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资格,可免征企业所得税,究竟该如何处理? 企业所得税如何享受最

佳?

答:从获利年度起,首先选择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优惠。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又符合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0.8 微米 (含 )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资格的,可选择从 2013 年获利

年度起, 2013-2014 年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不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 15% 的减免税率。

与此同时,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

知》

税函 [2010]l57 号 )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居民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

又符合软件

(国

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定期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的,可以选择依照25% 的法定税率减半征税,或选择居民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可以选择适用高新技术企业

的15% 税率,但不能享受 15% 税率的减半征税。也就是说,该企业获利

后的2015-2017 年三年,

可以选择按照 25% 的法定税率减半征税,不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l5% 的减免税率。享受完

“两

免三减半”政策优惠的以后年度,选择享受高新技术企

业l5% 的税率优惠。该公司是高新技

术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

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

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

通知》(财税[2009]69 号 )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因此,公司在享受完集成电路线宽小

于0.8 微米( 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两免三减半”的政策优惠后,再选择高新技术

企业的15% 税率优惠。

企业取得高新技术资格后需要注意的涉税事项

有很多企业,在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由于对有些概念不清楚,不知怎样来把握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优势,不知怎样准确执行、用足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知如何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后续管理水平。由此在放弃税收优惠的同时增加了涉税风险,甚至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复审申请工作等等。为此,笔者从以下 8 个热点问题,就如何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后续管理予以分析:

第一 . 经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何时开始享受税率为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

203号)第四条规定,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复审)批准的有

效期当年开始,可申请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列市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管理机构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后,可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其复印件和有关资

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手续办理完毕后,高新技术企业可按

15%的税率

进行所得税预缴申报或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复审)批准的有效期当年开始,就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 15%的税收优惠。 例如,颁发证书的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22 日,批准有效期

3 年。即从

2013

年度至 2016 年度,企业可享受税率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二 . 颁发证书资格有效期和税收优惠资格有效期是否一致?

颁发证书资格有效期与税收优惠资格有效期是两个概念,企业尤其注意其一致性。

如: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上显示的发证时

间为 2013

12 月 16 日,即高新资格有效期为自颁发证书之日起的 3 年,即 2013 年 12 月 16 日~

2016

年 12 月 15 日。而税收优惠资格有效期为自认定当年起

的 3 年,即 2013 年 1月 1日~2015

年 12月 31日。

因此,颁发证书资格有效期是不同于税收优惠资格有效期的。 按规定, 高新技术企业应 在资格期满前 3 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

第三 . 职工总人数是否包含劳务派遣人员?

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税收优惠中, 其中一项条件是大专以上科技人员人数占总职 工人数的 30%。那么,这里的职工总数是否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呢?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六

十六条规定,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所谓辅助 性,即可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须为企业非主营业务岗位; 替代性, 指正式员工临时离开无 法工作时, 才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一人临时替代; 临时性,即劳务派遣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因此, 一般情况下劳务派遣人员不计入职工总数。 但若形式上是劳务派遣人员, 实质上是职 工,则应计入职工总数。

第四 . 技术转让收入与技术开发收入有没有却别?是否都有限额内免税优惠政策?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规定,企业技术转让年所得在 500 万元以下的,免征企 业所得税, 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需要提醒的是, 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

了原企业所得税法对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培训、 技术承包等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所得 税的规定。

因此,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只是技术转让收入, 其有别于技术开发收入, 二者性质不 同。

根据技术合同法规定,技术合同分为几类性质: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 服务。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的合同都必须到省科技局或商务部门进 行合同性质认定的, 省科技局或商务部门会对合同的性质进行认定, 并出具认定证明。 所以 在签订合同时, 企业应区别不同的行为签订不同的合同, 采用不同的模板合同进行认定。 对 于税务机关而言, 税务人员除根据技术认定证明认定交易合同是否技术转让外, 还应该结合

企业合同的内容进行认定。

第五 . 一个高新技术的企业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两种税收优惠能否同时享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财政

69 号)第二条规定:《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

39号)第三条所称不得叠加享受,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的税收优惠情形,限于企

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定期减免税和减低税

率类的税收优惠。

因此,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定期减免税和减低税率类的税收优惠,可以与高新技术企

15%的优惠税率同时享受。

第六 . 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税率时需要经税务机关审批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 2009〕255 号)的规定:除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

因此,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 15%税率优惠时,无需税务机关审批,只需要备案。

第七 . 享受优惠税率的高新企业怎样备案管理?

针对享受优惠税率的高新企业如备案管理、备案的期限、所需要报送的资料以及管理程序等,均由不同的要求,可跟具体税务机关结合。

但所提供的资料,大概有以下:《企业所得税涉税事项备案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等等。相应的备案期间,基本上行

在享受优惠的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前完成(次年)。

第八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期内税收优惠是否有效?

依据规定,国家对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在复审期间,企业的税收优惠资格有效期实际上已过期。

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期间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年第 4 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在资格期满前三个

月内提出复

审申请,在通过复审之前,在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其当年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

因此,如果企业复审能够通过,则在复审期间可以享受优惠,如果未通过,则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企业取得高新技术资格后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

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不仅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获得各级政府给予的一定数额内的无息和贴息贷款等政府支持,还可享受税收优惠有四类:

1. 企业所得税之税率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可由原来

的25%降

15;2. 企业所得税之研

发费加计扣除优惠,研发费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

发生额的 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3. 企业所得税之减免税优惠,企业符合条件

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4. 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各级政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所获

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

一、科目体系设置(三种方法)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时,近三

年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设计会

计科目体系。

1、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

一般企业,把研发费用设置为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此种情况下,仅用于研发规模较小

的企业。如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力度是很大的。况且在此情况下受制于管理费用

不能过大,否则会与集团财务预算冲突或者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很多企业通常都不太

便于把所有研发费用全部归集在管理费用科目之下。

这就要求企业把“研发支出” 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按照八大类费用项目核算,

三级科目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这样整个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就能科学地建立起来。不需要资本

化的研发费用,当期结平,结转到管理费用下二级科目;需要资本化的项目,在此科目内留存。如此核算,日常会计核算中就已经把研发费用自动归集了,实属一劳永逸之策。

2、完善规范的“研发费用”辅助账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在本质上有很大不

口径也明显不一。

同,

从专业的角度看也能理解。如果企业确实不能把“研发支出” 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进行

核算,

“规范”、“清晰”,那么企业就应该在“研发支出”辅助账上下功夫,但要做到“合

理”、

具体情况因企业而异。

3、建立“研发支出”一级核算与辅助账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企业靠以上任何一个

单一的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合理”归集研发费用,那就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当然研发

费用数据不能重复或者有矛盾。

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与已申报研发费用数据的统

一性

按照国税函 [2009]203 号文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期间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研

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就要重点关注一下,已经向税

务机关申报了的研发费用数额,否则容易引起自相矛盾的情,如果有矛盾,被查的几率很大。

特别是已经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高新企业,再次调整研发费用的余地更有限。

另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要按季度、月份向各地科技部门或者园区管委会报

送高新企业相关数据,比如:产值、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项目,本次对于研发费用的调

整也应顾及到原已申报数据。

2、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等要素统筹考虑

高新企业复审各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孤立的调整一个因素,应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这种调整才更有效率、科学,也更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点。

3、跨期的研发项目费用的问题

企业的研发项目通常都包括两种:当年完结的和跨年度的,跨年度的研发项目在核算研

发费用时,应密切关注研发费用预算与研发项目验收报告,以合理分摊各年度的研发费用。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

用的 50%加计扣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和基层税务人员对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的范围、申报环节和具体要求等不够了解,再加之企业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存在一

定的差异,造成一些企业在确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申报纳税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笔者

就申请享受自主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供纳税人参考。

第一,注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

企业会计核算研发费用执行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

干意见》(财企﹝2007 ﹞ 194 号),该意见列举企业研发费用的范围比较宽泛。而税法规定的允许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执行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试行)》(国税发〔 2008〕 116 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

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 70 号)。通过比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在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 1)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在会计核算中,这部分费用允许计入研发费用。但是

在税务处理上,可计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仅限于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虽然是为研发项目

而发生,但不可加计扣除。

(2)房屋的折旧和租赁费。在会计核算中,研发费用的范围包括房屋的折旧费和租赁

费。但是在税务处理上,可计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指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

旧费或租赁费,房屋的折旧和租赁费不在加计扣除范围。

(3)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中,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

管理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

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但是,在税务处

理上,除了“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可享受加计扣除外,其他的费用都不属

加计扣除的范围。

(4)其他相关的研发费用。在税务处理上,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更多的是强调与研发

项目相关的直接支出,注重专属性。如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若上述无形资产、模具、工艺装备等开发制造费,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的同时,还

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则不能享受加计扣除。

( 5)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拨款并纳入

不征税收入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在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应予以剔除。

第二,注意研发项目确认的立项要求

在会计核算层面,研发费用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

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对研发项目的立项基本无门槛,只要企业内部管理层认可就可立项。而税法规定的税前可加计扣除的项目,仅限于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必须把握3 个环节根据规定,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

加计扣除政策一般包括项目确认、项目登记和加计扣除3 个环节。具体地说,项目确认环

指企业研究开发的项目需向政

府(省辖市、县及县级市)以上科技部门或经信委申请项目确认,政府科技部门或经信委进行审核并出具《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确认书》后,由政府科

技部

门或经信委等部门连同申请资料一同提交同级主管税务机

关;项目登记环节指税务机关取得《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确认书》后,对无异议或不予登记的项目,向企业

出具《企业研发项目

登记信息告知书》,告知项目登记号或不予登记的原因;加计扣除环节指已取得税务机关

记并发放《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登记信息告知书》的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应

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前按规定进行备案。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

时,企业对已经

登记的研发项目所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税法规定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第四,注意报送相关涉税资料的要求

根据规定,对企业申报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资料包

括:税务机关发放的《企业研究

开发项目登记信息告知书》,《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

表》,《研

究开发费用支出明细表 ( 委托开发项目填报) 》;如果是集中开发项

目,需同时报送研究开发

费决算表、费用分摊表和实际分享收益比例等资

料;还有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鉴证报告。

第五,注意汇缴申报的纳税调

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年度中间预缴申报

时,允许据实扣除,在报送税务机

关备案确认后进行年度汇缴申报时,才能对符合税法要求的研发费进行加计扣

除,调减当期

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纳税人在预缴申报时不得自行加计扣

除。若纳税调整后的所得小于零,

其因享受加计扣除而形成的亏损额或扩大的亏损

额,可以按税法规定在其后的5 年内进行

补。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核算要区分好什么?

企业在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财务的审查也是关键。因此,在财务核算中,应该认真区别好以下几点。

1、研发设备和非研发设备的折旧费用要区别:非研发设备的折旧一般计入制造费用或

期间费用,而研发设备折旧要计入研发支出。

2、研发人员和非研发人员的工资核算要区别:研发人员和非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

加班费等必须分开统计,不要做在一张表上。同时,在工资单上现实的研发人员姓名要和研发规划中研发人员的名单要对应的上,从社保记录中也要找得到所有研发人员的缴费记录。

在工资和社保这部分之外的给与职工的待遇,最好将这部分企业支出作为非研发费用处理。

3、研发材料和非研发材料费用的区别:研发部门领用材料时,领料单上除一般领料单

应具备的要素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领料部门应为研发部门、领料人应为研发人员、

领料用途应标明用于那个研发项目、所领用的原料名称应该是研发预算中已经列示的直接耗

用材料的名称。

研发用动力费用和非研发动力用动力费用要区别:高新技术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企

业在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用到自来水、电力、天然气、蒸汽等动力费用。为将研发

和非研发所用的动力费用准确区分,建议在水、电、气、暖等动力管道通往研发场所的合适

部位加装水表、电表等计量装置,分开计算。

科技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征

科技开发企业(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开发为基础,以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目

的,是集科技开发、产品生产、商品贸易和技术服务的一体的新型企业。属于资金密集、知

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基于科技开发企业上述特征,其在会计核算上也具有自身特征,具体的主要表现以下四

个方面:

一、针对科技开发项目,需要提取风险准备

科技开发是指企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及其他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以及对旧产品、

旧工艺作重大改进的活动,具有高风险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科技尖提取科技开发风险准备,以抵偿可能失败的科技开发成,需要集体风险准备金,以避

免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二、科技开发成本的处理

科技开发成本,主要是处理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问题。财政部于 1993 年 5 月颁发的《关于科技企业执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科技开发成本应在一

个成本类科目中汇集,开发完成后登记适当的资产科目,但失败项目的成本应冲销预提的科

技开发风险准备。

三、技术服务活动的会计处理

技术服务是指企业对外提供技术性劳务,包括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培训、

维修服务等等。技术服务在技术开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此,企业所面

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时一项交易是技术服务还是商品销售难以区分。一般作法是:凡商品提

供附属于技术服务者,应视为商品销售;凡技术服务与商品分别定价者,应视为技术服务与

商品销售峡谷项业务同时发生。对于短期技术服务活动,企业于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价

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技术服务收入的实现。对于长期技术服务合同,一般应采用完

成进度法或完成合同法确认营业收入。

四、国家扶持基金的核算

为了促进高新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金额应用为“国家扶持基金”

留在企业,用于生产发展,不得用于分配。这种规定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不规定不同,

因而产生特殊处理问题。目前国家科委规定的处理方法是,将“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

积的一部分,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计算所得税时,将减

免税金确认为“国家扶持基金”,作为盈余公积入账。

哪些项目可以在研发支出科目核算

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 2007〕194 号)第一条:企业研发费用 ( 即原“技术开发费”) ,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 一 ) 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二 ) 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

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 三 )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

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 四 ) 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 五 )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

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 六 ) 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

用。

( 七 ) 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

费用。

( 八 )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

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规定,并未包含企业研发过程中销售研发样品形成的收入。但

该样品对应的成本,属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可直接作为研发支出。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25357.html,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杜鹃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9期 摘要:文中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其次指出了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层关注度不高、研发活动风险意识有待提升、企业活动节点控制有待落实,最后围绕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包括管理层提升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优化研发组织管理机制控制效率、加大企业活动关键节点控制力度,旨在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研发组织 随着我国产业发展结构的不断整改,再加上我国相关政策的陆续推行,这为高新企业的飞速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市场条件。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在资金的运作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此时,该类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内部的控制工作。但是在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还比较多,亟待解决。基于此,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高新技術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企业效益最大化、资金安全管理效率提升创设条件,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于促进高新企业自身的合法经营具有一定优势。其二,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之下,能够更加有效的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其三,对于技术创新这一企业经营信息核心考核性和精确性优化具有关键性保障作用。其四,有助于企业未来经营目标的加速实现。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唯有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促使内部协调与外部发展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线之上,最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管理层关注度不高 在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精力,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技术研发上,导致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如果当问题发生后才开始进行内部控制的整改,必然牵扯到更多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随之进行整改,继而使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失去效用,同时,再加上约束力度的不足,企业经营必然陷入危机。 (二)研发活动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一、收入、成本核算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收入、成本核算的难点主要是收入确认问题和收入成本配比问题,以软件生产、开发企业最为典型。由于针对软件企业会计处理的规范文件或准则尚未出台,各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存在较多相异作法。一是以实际收到款项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二是以开具销售发票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为大多数企业采用);三是按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条款,在产品开发完毕并收款时确认。笔者认为,从行业的发展特点来看,软件企业收入的确认应突出稳健性原则,区别对待。 我国软件企业一般致力于开发应用软件,其中一类为软件生产,即在已开发软件系统的基础平台上,根据不同客户的特殊需要稍做改动,进入应用阶段;另一类是软件开发,受客户委托而从事特定软件研制活动,全部或大部分尚处于科研开发阶段。笔者认为,第一类业务较为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客户也较容易对结果予以确认,可在完成整个项目后根据签订的合同确认收入;但考虑到其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销售商品的行为,尚有运行是否成功等不确定因素,最好能得到客户的书面确认;当然,如果与客户签订是一揽子软件开发协议,当某一阶段完成并得到客户确认时,也可以确认收入。对于第二类业务,由于开发工作本身是否成功、运行结果如何,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收入的确认也更为困难。一般的软件开发协议往往对产品的适用性有苛刻的条款,需待项目开发成功、调试完毕并经合理的使用期证实无重大缺陷,对方才会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开发企业方能收到全部款项。实际上,客户为保证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一般倾向于拖延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因此,这类业务如根据合同进程和客户确认作为确认收入的条件,不但不够稳健,实务中也很难做到,应以实际收款额配合合同进程作为确认收入的一个主要条件,相关销售成本的结转可参照建造合同的核算方法。这样既利于操作,又体现稳健原则。 收入、成本的配比问题:根据笔者在实务工作中的观察,大多数软件企业只对销售的硬件核算成本,而软件的生产、开发活动所产生的人员工资、投入的机器设备(将来一并出售给系统用户)和易耗材料成本均计入当期期间费用。这种核算方法客观上造成主营业务利润组成中无软件成本,且每个期间由于生产开发的项目不同而容易发生期间费用的畸高畸低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参考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建立生产、开发明细账,分别核算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并在该项目收入实现时相应结转成本,使之较为符合配比性原则。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定义如下:无形资产是指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商誉等。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进步,理解以上定义时不应仅局限于准则罗列的项目,还应包括更大范围的内容,如近年来在企业经营中越来越具有突出作用的人力资源、ISO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绿色产品使用标志、互联网域名注册、企业自创的非专利技术等,均应纳入无形资产确认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制度》中还对首次发行股票公司的投资者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一)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一)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下列特点:一、成本管理理念不同。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战略经营目标。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在传统工业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传统工业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比起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往往要小得多,这就决定了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邯钢人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管理制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经济效益。这表明对于传统工业企业,选择低成本战略是其成功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于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焦点集中战略,旨在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克服其人力资源高成本和销售、研究高费用的劣势。二、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不同。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著名的泰罗制和标准成本系统皆源于此。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汇集的结果,而且还由于它在企业的总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决策当中所需求的成本形态也集中体现为制造成本。即使在市场条件、技术水难、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传统工业企业仍然把对制造成本的核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高新技术企业核算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的主要目的是对外编制损益表、评价会计期间经济效益,由于这两项在成本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对其加强控制的要求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弱。而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物耗成本以及质量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高新技术企业对其需求强度日益加大。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核算需求强度加大,不仅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上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产品经济效益的模式也要求对其进行核算与控制,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在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入,同时还要承担比传统工业企业更高的产品降价风险,所以仅仅遵循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传统工业企业会计实践而制定的会计准则来计算产品成本,就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对物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方面制度创新的考虑。这个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对于企业的微观管理是这样,而且对于国家的宏观管理也是这样。党的十五大确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知识资本化”和“知识经济”问题,从成本信息服务的角度,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响应。近年来时兴的作业成本法和制造资源计划(MRP)等全新的核算与管理方法,都是针对这一变化趋势而出现的。四、对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来不同。成本信息质量特征表现为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可否认,不同成本形态的信息,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标准也不一样。即使同一成本形态的信息,对传统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产品成本为例,虽然传统工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项目相同,但是构成成本信息质量的各项特征的重要程度和具体要求不同。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其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等)和特定的费用分配标准(材料耗用量、工时耗用量等)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论文【新版】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新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其研发费用占比非常大。因此,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新企业;内部控制;研发费用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凭借技术优势,在与传统行业不同的发展领域,大力依托知识,技术以支撑其生产、经营、发展的经济实体。相比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总费用中占比非常大,因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的操作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在:宏观方面,制定企业的研发战略、研发目标,制定企业的整体研发计划;

微观方面,根据研发计划,细分到每个项目,同时针对每个项目分项、分人、分资金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有助于高新企业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内部控制有利地保障了企业研发活动的效率、效果,并根据研发活动的特别性对项目研发周期进行了有效地监控与实施保证。同时,也对相关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以及监督研发部门对内控制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与结果反馈提供了保证。 1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内控环境存在问题。部分高新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权责分配方面并没有按照组织内合理的配置来进行,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支持部门的配置,却没有在内部控制这方面做到实施流程设置,同样也就无法完成企业内部一个控制环境的养成。企业的研发活动开展时没有有力的各个部门的依托,没有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支持,会导致发生与企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后果。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从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称为内部会计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企业年轻、成员年轻,企业管理理念相对较薄弱。特别是在研发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 作者:卫汉明 作者单位: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湖北,黄石,435003 刊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年,卷(期):2000,17(8)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条) 1.蒋尧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制度创新[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 1999(02) 2.陈卫星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 1998(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梁莉丽.张雷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差异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 2.刘凤学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势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3.王崇侠.WANG Chong-xia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期刊论文]-西北水力发电2006,22(4) 4.张如春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探讨[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 5.范宁.Fan Ning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矿山工程2006,35(3) 6.李炜刍议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17) 7.张传增.曲邵林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浅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粮油科技2001,12(2) 8.蔡梅谈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期刊论文]-林业财务与会计2001(1) 9.赵刚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学位论文]2004 10.刘琴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探析[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 引证文献(2条) 1.刘松.高长元高技术虚拟企业运营模式及其成本管理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6(4) 2.周汝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25357.html,/Periodical_kjjbydc200008022.aspx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处理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提交的材料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向软件企业认定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1.软件企业认定申请表,包括、表、、人员配置及学历构成、软件开发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等有关内容;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企业开发、生产或经营的软件产品列表,包括本企业开发和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 4.本企业开发或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的证明材料,包括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或专利证书等; 5.系统集成企业须提交由信息产业部须发的资质等级证明材料; 6.信息产业部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双软认证”的认定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 双软企业有两个证书:一个是软件着作权证书;一个是软件企业证书。 我国已经确立了计算机软件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法律和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环境。同时,为了甄别真正的软件企业国家还规定,必须获得软件产品证书,并通过国家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才能够享有、重点扶持等优惠措施。因此,软件企业应当积极办理软件产品证书和软件企业认定。与此同时,由于认证程序较复杂,需要准备的文件较多,软件企业大多需要由专业的代理机构代理进行认证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软件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所得额时扣除。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 (1)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其经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收入; (3)具有一种以上由本企业开发或由本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提供通过资质等级认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 (4)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5)具有从事软件开发和相应技术服务等业务所需的技术装备和经营场所; (6)具有软件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的手段与能力; (7)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软件收入8%以上; (8)年软件销售收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产软件收入占软件销售收入的50%以上; (9)企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遵纪守法。 软件产品: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 软件产品登记生效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软件产品经登记生效后,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

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发表时间:2017-11-21T15:38:33.1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作者:史伟宏 [导读] 高新技术企业收益高、风险相应的也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收益高、风险相应的也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我国经济科学技术含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特点;措施 引言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规避风险强有力的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确保资产的安全性,保证经济信息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实现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执行在重要性方面表现在,第一,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合法经营;第二,有利于企业搜集信息的正确性,并且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第三,有利于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高新企业资金运作具有特殊性 高新技术企业是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融于一体的活动,资金运动的过程相对比其他企业而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资金的运动过程也存在差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高新企业具有技术创新性 高新企业的往往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3、高新企业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性 高新企业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要求加强内控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要从各个环节上,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预警来确定内控风险的大小。 4、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高新企业需要大批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其员工的素质高、流动性大、报酬相对较高,为防止人才的流失,就要求企业具备高薪资和高福利。在内部控制中,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5、高新企业需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 高新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不单单依靠财务指标,还需要考虑到例如产品的研发情况、产业结构的变动等等非财务的指标,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地分析企业内部的绩效情况。 二、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1、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控制模式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可以使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自身的战略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第二,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可以大大降低决策失误的几率,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具体的实施措施为:高新技术企业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市场的动态,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同时要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多元化管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此外,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配合,从而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形成了限制。因此,在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模式中,应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部门的独立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权利过于分散。 2、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结构 财务内部控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较大影响,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充分的发挥职能,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日常经营与资金使用的监督,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高建筑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者应建立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结构,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制定出科学的财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运用在高新技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为目的,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支出为原则,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3、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监控力度 高新技术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性或者考虑不周全等原因,设计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缺,并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或由于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上的差异,也可能使内部控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实际运行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按性质不同又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是外部监管机构或事务所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督的优势在于独立性高,但缺乏持续性。而内部监督则是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过程中一项持续性的监控活动,可以在日常的内部控制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甚至于缺陷,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缺点则是独立性不如外部监督,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影响。从监督内容上划分,内部监督又可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经营活动出现差错,对发现的缺陷或问题应及时反映并纠正。专项监督则是针对内部控制的某个性质重要或金额重大等事项实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检查工作。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贪污等腐败现象,最大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在内部审计监督、检查中上层管理部门的前提下让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并且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是为了其作用更加的契合,让高新技术企业的财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战略分析

本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成本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战略,以及在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再加上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预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二十一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潮流。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产品先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传播、运用速度快。以运用新知识、提供知识含量高的产品为己任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使产品更好地服务顾客。在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期某项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获得高附加值的汇报。在生产制造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使用先进技术生产。如CAD、CAM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数额小于开发费用,产出知识含量高的产品。鉴于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在销售环节需要大力推介产品,使顾客认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售出产品,企业关注其售后服务和指导,以实施顾客化经营,获得高回报。 2.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企业兴衰迅速科技进步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研制新产品,从而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促使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业亦会随产品的研制、推介成功而迅速壮大。

3.企业经营风险大,对市场反应灵敏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推销费的大量投入造成期间成本高,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在经营上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之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保证企业迅速服务顾客,适应市场变化。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1.成本控制的重心在于人才、知识 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更重视对知识资产管理,具体表现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成本控制更应当体现“人本管理”思想,注重对人才知识的保护和充分利用。 2.成本控制战略以人力资源为重点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成本控制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开始由内向外,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到长期,由静态带动态进行转变。同时,人力资源成本将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将成为成本控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更加先进 以作业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物流系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存货控制模式正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标准详

.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规范 XXXX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4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及意义 (1) 第三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标准 (2) 第四章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流程 (3) 第一节组织与实施 (4)

第二节成长性指标的计算 (5) 第三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核算 (5) 第四节研发费用的核算 (8) 第五章附则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加强财务管控,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会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 . 法》及其他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第三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旨在突出企业主体、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和形象。第二章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五条相关税收优惠 (一)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 (二)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三)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第六条科技奖励资金或补助资金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五年六月毕业二十日

刍议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可以搜索莫文网。 本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成本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战略,以及在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战略战略成本管理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再加上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预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二十一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潮流。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产品先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传播、运用速度快。以运用新知识、提供知识含量高的产品为己任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使产品更好地服务顾客。在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期某项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获得高附加值的汇报。在生产制造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使用先进技术生产。如CAD、CAM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数额小于开发费用,产出知识含量高的产品。鉴于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在销售环节需要大力推介产品,使顾客认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售出产品,企业关注其售后服务和指导,以实施顾客化经营,获得高回报。 2.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企业兴衰迅速 科技进步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研制新产品,从而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促使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业亦会随产品的研制、推介成功而迅速壮大。 3.企业经营风险大,对市场反应灵敏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推销费的大量投入造成期间成本高,企业经营风险增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一、自购自制方式的核算(成本核算流程) 1、原材料的购进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该填制材料入库单,将原材料入库。 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在货到发票账单未到的情况下,月末应该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填制入库单暂估入账,到下月初用红字做与暂估入账相同的会计凭证冲回,发票账单到后按正常的材料入库处理。 货到单未到,月末时: 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入账)(入库单) 贷:应付账款——暂付应付账款 次月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单到后付款时: 借:原材料(购货发票)! 贷:银行存款(支票根或电汇单) 2、原材料的领用领用原材料时填制材料出库单,根据材料的用途,按实际成本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出库单) 贷:原材料2 r 3、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包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费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4)制造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注意: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分: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是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汇总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5、完工产品入库入库时要填写产成品入库单。

6、产品销售时结转销售成本销售时要填制出库单。 生产成本包括:①直接人工。②直接材料。③其他直接费。④制造费用。 借:产成品(成本分配表) 贷:生产成本产 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入库单) 贷:产成品 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进账单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发票) 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出库清单) 贷:库存商品 二、委托加工方式的核算 1、委托加工材料的发出在发出材料时要有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设置“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清单)-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治理分析 本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时期。在那个时期,科学技术进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为人们展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21世纪世界产业经济进展潮流的前景。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能够用“高、快、灵”三个宇概括。“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职员文化素养高,经营风险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进展快,企业成长快(相应地,企业稍有失误,垮得也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进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治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基于这些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治理方面存在下列不同:

一、成本治理理念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治理理念的主题是操纵,即依照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可能,确定操纵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治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不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二、成本治理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不同 在传统工业企业治理中,成本治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

位。因为传统工业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比起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往往要小得多,这就决定了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和进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邯钢人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所遵循的差不多准则确实是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治理制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经济效益。这表明关于传统工业企业,选择低成本战略是其成功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于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焦点集中战略,旨在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克服其人力资源高成本和销售、研究高费用的劣势。 三、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操纵的需求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特不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操纵,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闻名的泰罗制和标准成本系统皆源于此。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本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为人们展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21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潮流的前景。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用“高、快、灵”三个宇概括。“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员工文化素质高,经营风险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发展快,企业成长快(相应地,企业稍有失误,垮得也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基于这些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下列不同: 一、成本管理理念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

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 在传统工业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传统工业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比起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往往要小得多,这就决定了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邯钢人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管理制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经济效益。这表明对于传统工业企业,选择低成本战略是其成功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于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焦点集中战略,旨在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克服其人力资源高成本和销售、研究高费用的劣势。 三、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_常华兵

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系统工程,战略成本管理(SCM )是一种全面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学、充分地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对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 1高新技术企业特性与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高度耦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关注成本的战略空间、过程和业绩,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的整个循环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这与由高风险、高收益经营特性所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高度耦合,表现为以下 3个方面:1.1 控制观念 成本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控制成本需要企业全方位、多层次、跨企业、长时期地努力,同时要求全体员工从企业价值链出发有意识地参与。成本的此种特性要求在成本控制中必须导入战略管理思想。 传统的成本控制只把目光聚集在产品成本分析和经营控制上,侧重于就成本降成本,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无法明确企业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所提供的信息也不便于企业进行竞争战略调整。战略成本管理则侧重于成本的源流管理,即从成本发生的源头来设计和管理成本[1]。在该管理模式下,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成本基础条件的改变带来企业成本结构的改变,从而获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战略成本管理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能将成本分析和成本信息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 间,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开发和实施;还能将成本管理的信息用于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的各个具体环节,改善主要管理职能执行的发展形态,并通过自己和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矩阵分析,更好地调整和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顺利实施成本的源头管理必须做到: (1)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相匹配。成本是多种基础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战略成本管理措施的选择和构造必须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相协调,避免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 (2)融入成本管理方法的思想内涵。这要求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规章制度等要融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过程和管理中去,融入到各部门员工的头脑中去。 (3)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成本意识。人是成本发生的主导因素。必须让员工认识到,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除了管理层的倡导和制度约束外,富有弹性的利益机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1.2分析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分析方法有:1.2.1 战略定位 构造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对企业进行 明确的战略定位。这与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明确经营理念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具体执行上,企业首先要对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分析,同时对竞争对手以及本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评估出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再从市场维的分析中定位企业应该立足的市场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常华兵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首先从战略成本管理的控制观念、分析方法和应用领域3个方面,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特性与战略 成本管理思想的高度耦合,然后从种子期和萌芽期、初创期和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大阶段研究了生命周期模型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方略。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管理战略;企业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9)06-0089-03 收稿日期:2007-11-2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7SJD630033) 作者简介:常华兵(1974-),男,江苏沭阳人,硕士,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理论。 第26卷%第6期 2009年3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6No.6%Mar.2009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改进.docx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改进 一、引言 在20世纪90年代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当期的经济增长中约有80%来源于科技创新,从那时起全球的经济竞争不在是生产力的竞争,而转变为科技的竞争。我国也是在19XX年由国务院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发【19XX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高新技术企业正逐渐主导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成本管理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前期资本投入高,产品是由自身科技成果转化而来,面对创造型市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鉴于高新技术企业有别于传统企业的这些特征,使得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正确认识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XX 年5月7日,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宣布停工停产,同样的事情20XX年10月30日发生在尼康位于无锡的工厂。分析关厂原因,无外乎是需求萎缩、成本攀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而其中可控的部分只有成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要发展就要在不断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管理

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1.成本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传统企业的成本一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将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等阶段发生的耗费作为企业的期间费用。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不断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中提高的市场竞争力,若按传统方式进行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划分,将呈现出期间费用很大,而成本占比较小的情况,导致企业对研究和开发费用重视不够,管理目标偏移。另外,传统的成本研究只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不考虑与企业战略思想关联,忽视资本成本这一重要的成本组成。2.成本管理的主体、职责边界不清晰在漫长的现代企业发展历史中,企业的成本管理一直是由财务部门在核算监督的同时顺带完成的,一般企业并不会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或者岗位,更没有明确的成本管理职责,导致成本管理的主体和职责边界不清晰。财务部门片面性的通过滞后的数据信息,单纯的压低成本支出来实现所谓的成本管控。对市场需求、项目信息都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压缩开支,不但对于企业的浪费现象没有起到监督作用,还可能由于控制了必要的研发支出而导致企业产品瓶颈难以突破,丧失市场先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3.缺乏适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是较为简单的控制、降低投入资本的管理。理想的企业成本管理应当是一个全面性、科学性的、助力企业发展的管理。在传统企业中,尤其是大型的传统工业企业,多数采用预算管理的方式,设立一个标准成本,对企业支出进行控制,将所消耗的资金、资源与所产生的收益进行关联,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采集并对比每一期的实际数据与标准或预计数据的差异,采取措施使实际成本尽量趋近于标准成本,以保证既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细则

一.研发费用按以下八大范围进行归集: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

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支出可以作为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研发费用进行核算。如果财务软件支持项目辅助核算,建议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1、研发费用作一级科目进行核算,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科目级次辅助核算项目 科目一级科目代二级三级科四级科 代码科目码科目目目XX 研发 项目 (RD01 ) XX 研发项 目(RD02) XX 研发 项目 (RD03) 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