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思路与方法的实践探究

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思路与方法的实践探究
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思路与方法的实践探究

摘要

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以学生主体自我觉醒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课程思路,以欣赏、体验、追问、批判行为为主线,研究确定课题、筛选作品、以及欣赏方法。从责任意识的角度筛选出社会问题以及思考人性的作品,并探讨了行为体验、行为追问、行为批判、三种教学思路与情境创设法、问题引导法、现实评价法三种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打破身体禁忌的传统观念以及主体自我觉醒与感知,发现、并评价社会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学会从多角度鉴赏行为艺术作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完美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术鉴赏;行为艺术;问题意识;自我觉醒

目录

摘要 (2)

目录 (4)

引言 (5)

1.行为艺术的界定及引入的必要性 (6)

1.1行为艺术的界定 (6)

1.2行为艺术引入高中鉴赏课的必要性 (6)

1.2.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1.2.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

2.行为艺术引入课堂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7)

2.1以学生主体的自我觉醒确定课题 (7)

2.1.1学生主体与教学的内在联系 (7)

2.1.2学生主体与觉醒的内在联系 (7)

2.2以意识探究的角度筛选作品 (8)

2.2.1反映现实问题的行为作品 (8)

2.2.2关于责任意识的行为作品 (8)

2.3行为艺术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 (8)

2.3.1行为体验--情境创设法 (9)

2.3.2行为追问--问题引导法 (9)

2.3.3行为批判--现实评价法 (9)

3.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案例分析 (10)

《艺术家的是如何进行表达的?》--阿布的行为力量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对于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思路方法与方法的实践研究的目的在于,一是为了

补充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直缺失的部分,即行为艺术。二是研究课程思路与教学方法,解

决怎样将行为艺术合理的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对行为艺术的认知、发现社会问题,对学生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完美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具

有积极意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于2016年9月正式颁布,美术学科也提炼出了本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分别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此次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修订也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将之视为课程的首要目标。而大数据信息革命

早已把人们置于“读图”时代,新一轮的美术课程改革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无法绕过视觉文化这个大背景。因此,在美术学科高中教育阶段,探讨视觉文化、核心素养与美术鉴赏教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尤为重要。

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对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为艺术引进美术课程重要性

的研究,《行为艺术路在何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发展趋势》中刘静谈到:艺术并非是无所顾忌,行为艺术无疑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行为艺术当务之急

就是要不断的突破局限,不断的有所作为,以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重视行为艺术

的反思精神》中梁练方就论述过在重识行为艺术的反思教学精神并利用这种精神来反思教学,有利于师生分析理解行为艺术的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对行为艺术有正确的认识态

度并以其中的理念来审核是当下的教学活动,对其以后的教学和绘画创作都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他们引入的方法都泛指,没有和现代高中生的实际学情有机结合,针对这样的现状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教育叙事法,对筛选怎样的行为艺术作品引入高

中美术鉴赏课,如何建构将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程思路与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1. 行为艺术的界定及引入的必要性

当艺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而高中生在美术鉴赏课中所获得的依旧是传统艺术,《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视觉文化的内容,但在实际课程中并没有涉及,无论是人美版

还是人教版的高一美术鉴赏教材中也没有行为艺术的内容。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是与

行为艺术脱节的。所以,将行为艺术引入高中鉴赏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1.1行为艺术的界定

谈到行为艺术,恐怕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招黑的一个,一听到行为艺术很多人的反应

就是“行为艺术就是做奇奇怪怪的事,搞行为艺术的都不爱穿衣服并且自残,综上所述,

行为艺术家都是疯子。”但其实行为艺术主要以自身或他人的身体作为表达媒介,场所不

受限制,艺术家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演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增加了艺术作品的互动性

和现场体验感。希望通过对行为艺术的鉴赏及其作品的创作过程、媒介运用、表现题材、

精神指向等让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并对问题产生一定的反思和批叛性,感受艺术家独特的表

达自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高中生应该具备独特的思考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美好品格。

1.2行为艺术引入高中鉴赏课的必要性

当代艺术理论明确指出了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那么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艺术与当代文化之间也就存在必然联系,而当下一些高中

美术教材与新时期的艺术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涉及行为艺术的内容几乎没有。因此,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引入行为艺术符合时代教育观。

“《在教学中重视行为艺术的反思精神》中梁练方就论述过在重识行为艺术的反思教

学精神并利用这种精神来反思教学,这种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行为艺术的艺术

内涵、语言特点,并利用这种理念来指导目前的教学活动。”[1]

1.2.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艺术鉴赏力,是指一个人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观看

产生的感觉和通过其他途径产生的感情整合在一起的一类审美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解读和表达。创造性地运用这类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艺术作品。

首先是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美术鉴赏课中欣赏的行为艺术作品,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反映的社会问题,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进行行为艺术作品鉴赏时,学生要能够将作品放在生活、社会中加以理解,从作品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最后是帮助学生建立审美表达能力。教师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真正拥有审美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所以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提高学生视觉素养、了解视觉

艺术,培养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效渠道,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1.2.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

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产生疑问并探求真理是当代的高中生应具

备的美好品质,因此在艺术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与观点这就是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行为艺术必须接受公共性的拷问》中梁光焰谈到:行为艺术运用的身体和行为,哪怕是他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只要展示给公众,必然触及人类文化共同体问题,涉及公共文

化认知和文化观念问题。”[2]当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当代高中生来思索,如行为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行为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大众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

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现社会问题,并进行批评和反思。这即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 行为艺术引入课堂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通过应用实践以及教育实习中总结出以欣赏与

学生主体的自我觉醒为主线贯穿整个思路,其中谈到学生与主体教学的内在联系与学生主

体与感知的内在联系,并由此确定课题。以意识探究的角度筛选作品。分别对行为体验、

行为追问、行为批判推导出的情镜创设法、问题引导法、以及现实评价法三种教学方法进

行研究。

2.1以学生主体的自我觉醒确定课题

当代行为艺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蓬勃发展是对艺术领域的重要补充,如何借鉴和引进

西方发达国家在行为艺术教育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借鉴和引进西方

发达国家先进的艺术教育方法和理念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因此

[1]梁练方.《在教学中重视行为艺术的反思精神》[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09第1期,P5-8.

[2]梁光焰.《行为艺术必须接受公共性的拷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第7 期,P10-11

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教师限制,变被动为主动,开始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就是主

体意识开始觉醒。

2.1.1学生主体与教学的内在联系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不仅是听众,而且是课堂的参与者、是学习的

主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未知,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动者,并在确定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巴尔干巴洛克》在展览现场,阿布拉莫维奇坐在

由1500个血肉犹存的兽骨组成的骨堆上,一边洗刷兽骨,一边低吟儿时的家乡民歌,语调充满悼亡之气,背景则是她和父母的影像投影。可以做一张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查找关于作品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这件作品与艺术家的故土巴尔干地区的现实

息息相关,充满张力。通过对艺术创作者创作经历的调研,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艺术作品的

浓厚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领航人和启蒙者,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2.1.2学生主体与觉醒的内在联系

行为艺术与其他艺术作品相比来说具有动态性特点,学生们在行为艺术的鉴赏课程中

可以更加真实,直观地感受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正因如此,针对行为艺术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们先欣赏行为艺术作品,然后和学生们互

相分享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更好地激发学生自我思考,

自我学习的能力。

《影像艺术观念与表达》一课中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身处同一个空间,他们互不相识,甚至带有敌意,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消除敌意,互相接纳?“给他们制造一些困难,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在《救生筏》中,在大水到来之前,聚集在一起的那些人就像彼此毫

无联系的陌生人一样,有人甚至表现出了敌意。但当突如其来的水流使人处在危险之中,

这些人就变成了同盟者,帮助彼此逃生。让学生愿意以自己为元素参与进来,让学生对现

实问题产生的更多的思考,使学生对行为美术充满兴趣与好奇,激起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同时一点点引导学生主体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力。由此确定课题。

2.2以意识探究的角度筛选作品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引入行为艺术,引导学生进行鉴赏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意

识是十分重要。通过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加入行为艺术部分,不但可以增强艺术鉴赏课

程的广泛性和生命力,更能够拓宽学生们艺术鉴赏的视野。但是,在准备行为艺术的教学

过程中要注意素材的选取,要尽量选取一些跟学生年龄相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同

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影响力,只有合理的选择艺术素材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行为艺术在现代美术鉴赏课程中的重要教学价值。

2.2.1反映现实问题的行为作品

选择有代表性的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如就发生在身边,随处可见的,大小问题。能

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品。如:环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问题。

例如在艺术鉴赏课堂中教同学如何鉴赏Joseph Beuys的代表作品《如何对一只死兔

子解释绘画》。首先跟同学们介绍一下Joseph Beuys的生平经历,典型艺术创作风格和其艺术创作方法,从而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解读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了解其艺术作品背后的

深刻寓意。

发展中国家必将接受的挑战就是科技的进步使得生态的破坏日益严重,这正是我们身

边存在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女行为艺术家尹秀珍的《洗河》,提出治理污水

的理念,使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真正体会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图1 尹秀珍《洗河》 1995年

2.2.2关于责任意识的行为作品

责任意识,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

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所以,在鉴赏行为艺术作品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培

养学生独立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九世纪法国美术——与当代艺术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用这一方法筛选的具有社会

责任感的当代艺术作品。小野洋子的代表作品《切片》是以世界和平为主题,通过将她30

多年前剪成碎片的衣物进行缝合并挂起,她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友好的向往。

图2 小野洋子《切片》 2001年

2.3行为艺术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课程改革是以学习为主体,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们的互动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现代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以互动性为主的课堂氛围,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所以用到了一情境创设法、问题引导法以及现实评价法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3.1行为体验--情境创设法

在进行行为体验教学时,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行为艺术中去,帮个学生进行行为体验,拉近学生与行为艺术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提高学习有效性。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情境导入。

如《艺术家是如何表达的--阿布的行为力量》中,阿布的父母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战斗英雄。高级党员的家庭背景,让性格严肃的母亲对阿布有着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家里对她实施严苛的军事化管理。母亲从未拥抱过阿布,也不曾对她说过“我爱你”。童年时的阿布,经常因为"不听话"而受到殴打,有时甚至会被关进漆黑的柜子里几个小时。在与母亲对抗的过程中,阿布显示出了极强的意志力,总是挨打让她觉得自己极容易受到忽视,她强烈地渴望着被爱,也在无止尽地寻找着自由。同时,阿布遗传了母亲偏头痛的毛病,犯病时只能24时躺在床上,剧烈的痛苦使她强烈地呕吐,却又加重了她的痛苦。阿布开始学习如何缓解疼痛,但任何细微的动作都只能让她的疼痛更剧烈,这让她认识到,身体不过是疼痛的媒介,她坦然接受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作品中,阿布不停地通过身体这?一媒介,通过战胜痛苦来探索边界。通过情境创设,根据自己的童年与阿布行对比,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很多行为艺术的作品,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此外,这也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对学生集中注意力非常不利,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提升。所以,笔者重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介绍行为艺术作品前,可以给学生介绍作相关艺术家的故事。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行为艺术,在鉴赏作品的时候也会降低难度,把学生带到课堂之中去。

2.3.2行为追问--问题引导法

有了行为体验后就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追问,教师在行为追问时要对学生问题引导,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以及自我反省,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师生间良好的课堂沟通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老师在沟通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

在《艺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阿布的行为力量》中,以《节奏0》为例,设置了递进式的问题追问,如:阿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又在证明什么?如果是你,你敢向阿布这么做吗? 从而向学生传达,观众辜负了阿布的信任,她渴望被爱,被保护,反映了人们内心黑暗的本质,同时她以身体为媒介挑战了身心极限,寻求身心极限状态下的某种自由。她以身体为创作主体,全盘接受别人附加的枪炮和玫瑰,她的身体就是她的作品,身体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2.3.3行为批判--现实评价法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优良好坏的评判,它要求人们对待事物要从客观、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要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培养批判精神就是在培养创新精神 )的研究指出,在学习中提出难度适中且有对已有知识的批判就没有对其的创新。但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思维更侧重想象力、直觉成效。由此,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实施“发现判断的发挥,而批判思维则更注重逻辑分析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判断的作用。

如阿布曾说“一个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但是她却爱了,如果一个人是疯狂的,那两个人就是毁灭的。”她与乌雷在一起也是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十二年里,一直探讨的问题是“共生关系是如何存在的”《潜能》就是他们的作品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潜能》为什么乌雷没有松开拿箭的手从而向学生传达如果松手阿布就死了,他爱她,他不能让她死。这就暗示着他们的关系,两人如同镜子一般,折射出彼此的精神世界,仿佛共生,同时也反映出两个人的健康的空间与距离。她的爱人能证明她的存在。

《节奏2》中,阿布拉莫维奇运用一些近乎疯狂的方式来将人性中隐藏的阴暗一面表现出来,他通过服用大量的精神致幻类药物,使自己的进入潜意识边缘,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人类内心深处的野蛮和残暴。这一系列作品是对人性深处隐藏的虐待和受虐倾向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探讨。因为现实社会在普世的价值观下不容许人类将自身的施虐性完全表露出来,所以人性的阴暗一面一直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所约束,这种压抑感越久,当其释放时所表露出的残暴和冷漠就越剧烈。作为一名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抛开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将对人体施虐的残暴行为粉饰成高雅的艺术行为,从而将人类内心深处的野蛮和残暴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一种情景设定,将对人性进行深度剖

析。如果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法律责任,人类能否在这样的情景设定中经受住道德伦理

的考量正是该作品所要探究的。阿布拉莫维奇在创作该部作品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沉默,这

使得该部作品充斥着压抑、恐惧和悲情色彩。她在完成该部作品之后也曾透露自己的真实

想法,即生命在强权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一旦你把生杀大权交给公众,他们随时都会杀

了你”。

这部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家自身的身体体验,也引出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危机,当

公众把决定权交给政治集团,这个政治集团随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消灭公众。从中让学生

感受到行为艺术的力量和对现实的批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对现实评价的方式。

3.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案例分析

学生主体的自我觉醒以学生主体与教学和学生主体与觉醒将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

赏课的思路与方法的实践探究内容当中,所带来的行为体验、行为追问以及行为批判必将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加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在《艺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阿布的行为力量》一课中,在进行行为体验教学时,

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行为艺术中去,帮个学生进行行为体验,拉近学生与行为艺术的距离,如与自己的童年与阿布做对比,学生很难想象童年的摧残对阿布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就渴望知道阿布的行为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激发

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提高学习有效性。

在教育实习中,又设置了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一点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问

题产生一定的批判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分析《节奏0》为例。如:阿布这么做的

目的是什么?又在证明什么?如果是你,你敢向阿布这么做吗? 通过层层的问题追问,学生认为当有观众拿枪指着阿布的头两派的矛盾被激化,刺眼的鲜血不能唤醒施害者的慈爱之心

,反而激发了他们更阴暗的一面,观众辜负了阿布的信任,她渴望被爱,被保护,反映了人们内心黑暗的本质,她以身体为创作主体,全盘接受别人附加的枪炮和玫瑰。

《节奏0》是她首次尝试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学生得出结论:最终观众辜负了阿布

的信任,反映了人们内心黑暗的本质,她渴望被爱,被保护,同时她以身体为媒介挑战了身心极限,寻求身心极限状态下的某种自由。在课堂中,学生的善的限度是我们所能预见的,关爱、宽容、帮助、信任、责任意识等等一点点被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由知识向智慧转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除了行为体验与行为追问还用到了行为批判,让学生直接与阿布一生的情感生活对话

,多角度的发现现实问题并给予相对的现实评价,提高对行为艺术的感知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如阿布一生最平静却最有力量的作品《艺术家在场》,为什么在《艺术家在场》中,

她只是坐着什么都没做,却能让别人泪流满面呢?学生认为这时候观众在思考,想一些自

己以前的不开心的事,甚至知道阿布成为一个启发思考的原点,让人们的思维成为主体,

让参与者在时间和特定的场景下产生思考。当她给观众以凝视,没有任何目的、先知、欲

求横亘在她与他人之间,她已接近“崇高”的维度。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这大概是被误解最多的一句话。距离,并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这就是学生对行为艺术力量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课堂体验感,刺激学生主

动的发现问题,改变固化的思维方式。

“艺术让人成为人”,培养学生对行为艺术力量的感知的同时,从多角度感受并理解

行为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社会意识,发现社会问题,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完美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以“学生主体的自我觉醒”为思路将行为艺术引入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运用了情境创设、问题追问以及现实评价三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产生了客观的积极效果,有效的填补

了高中美术鉴赏课行为艺术的空白。以行为体验、行为追问以及行为批判层层递进式的启

发引导学生,使学生主动、探究的、综合的进入到美术课堂,避免说教式教育,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更符合当代高中生身心发展,也满足“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

当代行为艺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蓬勃发展是对艺术领域的重要补充,如何借鉴和引进

西方发达国家在行为艺术教育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行为艺术的认知、发现社会问题,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完美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总之,行为艺术

的蓬勃发展对当代艺术来说无疑是重要的补充,并且在诸多方面对传统美术教学具有指导

作用,因此,新时代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吸收和理解西方行为艺术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并将其作为高中美术鉴赏课局部改革的依据,使得新时代的优秀高中生能够对行为艺

术具有较强的鉴赏和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靳小云.方向·迷失--对中国行为艺术现状的思考 [M] .西北师范大学,2009(6).

[2]陈琦.喜忧参半话前艺术--关于当代装置、行为艺术的价值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

报,2002(9).

[3]黄司杭.中西方行为艺术的特点比较研究--中国行为艺术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6(6).

[4]陈琳.当前中国行为艺术存在的道德问题研究[M].曲阜师范大学,2017(2).

[5]孔新苗.关于美术鉴赏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M].中国美术教育,2016(5).

[6]蒋华剑.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对话与思考[M].美术教育研

究,2016(443).

[7] 谢富金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J] .世界之星·交流版 , 2015(7)

[8] 陈俊花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M] .鹤壁市综合高中 , 2018(9)

[9] 李智林 .探究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D] .艺术品鉴 , 2017(3)

[10] 吴玲.对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学方法运用的探索 [ M] .新课程(中), 2010(10)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 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学情分析 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 3重点难点 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教学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天上人间——壁画 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抽象) 掌握这三类图像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 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我是一个魔术师》。提问:同样是两幅中年男子的画像,观察它们,这两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学生说说两幅画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一幅画画的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画,也有人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其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其原因就在于每幅画其反映的客观物象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二)展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图像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主要介绍一下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2.介绍具象美术:课件展示图片《写生珍禽图》,安格尔的《贵妇人像》,并给学生展示细节部分;中国写实油画和水彩画作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具象美术的特点。提问学生具象美术作品的定义(见课件和书本)

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具象美术作品和现实看到的情形基本一样,那为什么照片,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以罗中立的《父亲》说说。(画面给人以动人心魄的震慑力,他古铜色的脸,艰辛的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粗糙的双手,缺了牙的嘴,手中破旧的茶碗……这些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的辛勤,才换来了中国世世代代的儿女。) 4.意象美术作品定义: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作品中常常有象征和讽刺的意义。 中国传统写意画都是意象美术作品。课件展示梁楷《李白行吟图》和朱耷《安晚贴》(朱耷作品中白眼向人的特点) 夏加尔《生日》(生日的喜悦和亲密的感情),王冕《墨梅图》和郑板桥的《竹子》(作者的气节) 5.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事物,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 抽象美术作品一定没有具体的形,只有点,线,面,色彩等独立要素。 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开始分别走向了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的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 中国书法也是抽象艺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问题,如点画的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三)总结 具象美术———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 意象美术———画家主观情感成分较多 抽象美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具体的形。 以树为例,观察提炼的过程。(形的变化) 四)课件出示各种作品图片,请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类美术作品 五)结束: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美术作品,画面中画家的主观情绪越来越多,而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高二数学试卷分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前面我们说到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活动2【活动】1.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活动3【讲授】故宫简介 2.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改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落成。 后世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4【讲授】故宫规模和布局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意义深远。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

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因此,美术鉴赏的模块教学是高中美术整套教材的基础和重心。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潮流,使创新教育在美术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如果失去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画面上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节课都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五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五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 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 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 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 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 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 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 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
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p1EanqFDPw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DXDiTa9E3d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
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RTCrpUDGiT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
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5PCzVD7HxA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 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 编写说明李松 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 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

(完整)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pdf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doc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1.美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美术作品。 3.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从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并且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于是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并借助各种美术作品阐述其含义,指出美术作品两类范畴:一类作品是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另一类是指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只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但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被逐渐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如教材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出了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事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式美法则的一般规律,掌握美术作品的含义。 2.培养学生以历史的、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具与学具 教具:画册,多媒体,幻灯机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教法运用 本课以图文并重的教学手法,采用观察、欣赏、思考与展示作品等教学策 略,加强师生双边互动。从看、问、讨论、回答等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对 知识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通过教师的疏导和归纳,最后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 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美的动西,如:那个花瓶很美; 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他画的画很美;他的字写的很好看。 学生讨论: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一、导入新课 11.初步了解美的来源。(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2.美的形式法则包括哪些要素?(展示图片:彩陶鲵鱼纹瓶,楷书“永”,人面鱼纹彩陶盆,“羊”字的演变图,雷纹三足鼎,兽纹鬲) 学生观看讨论:它们体现了那些美的形式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重点、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去观察图片中的 美。然后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理解。二、观察思 考 1.什么是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笔试,开卷)(满分:100分时间:45分) 姓名:班级: 考生号:总分: 一、判断题(对的记“√”,错的记“×”,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术就是画画。( ) 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又名《创世纪》。() 3、造型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 4、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 人际关系。( ) 5、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不能表达画家的情感,只是一种随意的形式。() 6、颜色中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 7、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而著称。( ) 8、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意象抽象、美术语言、语言方式、生活 环境和时代背景。( ) 9、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方法有5种:①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②形式主义批评; ③历史批评;④社会学批评; ⑤心理学批评。对于不同的批评和判断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对美术作 品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任意的。( ) 10、野兽派代表作者有毕加索、凡·高。( ) 二、填空题(答对答全每小题1分,共10分)。

A、速写、线描、水彩 B、风俗、宫廷、历史C、工笔、写意、水墨 D、人物、山水、花鸟 3、印象派油画作品《日出·印象》的作品莫奈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荷兰人 4、美术是:()。A、造型艺术 B、空间艺术 C、时间艺术 D、视觉艺术E、视听艺术F、语言艺术 5、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为:( )。 A、绘画 B、摄影C、建筑D、雕塑 E、电影F、工艺设计G、书法 6、以下属于具象艺术作品的有:()。 A、《向日葵》B、《蒙娜丽莎》(达·芬奇)C、《开国大典》D、《说唱佣》 E、《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F、《清明上河图》 7、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 A、变化与统一B、对比与和谐 C、对称与均衡 D、比例与尺度 E、节奏与韵律 8、文艺复兴巨匠米开郎基罗的作品有:()。 A、大卫 B、断臂的维纳斯C、胜利女神 D、摩西 E、创世纪 F、拉奥孔 9、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古代帝王图》 B、《天王送子图》 C、《步辇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10、以下属于帛画的有:()。 A、《松岩阁楼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 D、《消夏图》 11、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 )提出了“诗画本一律”概念,使文人画趋向成熟。A、文同 B、唐寅 C、苏轼D、文征明 12、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其中包括哪些方面的创新?( )。 A、题材创新B、色彩创新 C、线条创新 D、形式创新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美术欣赏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它不是单一学科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知识相辅助:——水彩的由来;(地理) 黄经分割点的运用;(数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学)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历史) 印象派绘画光学、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物理) 解剖学;(医学) 透视学;(几何) 宗教;(宗教学) …… 美术欣赏的作用: ——提高人的艺术素养; 陶冶人的思想情操;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三、小结: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 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 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 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 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 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 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 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 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 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新课程]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新课程] 一、填空题 1、美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雕塑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和透雕三种。 3、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它要求画家不仅要画出对象的____, 而且要深入地表现人物的____。 4、《韩熙载夜宴图》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欣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清明上河图》是城市题材的绘画作品,作者是____时期的____,反映的是当时的首都____的繁华景象。 6、中国的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画按画科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按照技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两大类。 二选择题 1、《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 A.意大利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2、龙门石窟位于我国的。() A.甘肃天水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 3、欧洲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是。() A.安格尔 B.德拉克罗瓦 C.莫奈 D.马奈 4、中国画最强调用()造型。 A.色彩 B.线 C.明暗 D.透视原理

5、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 B.张择端 C.顾恺之 D.张萱 6、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顾闳中 C.顾恺之 D.阎立本 7、被古代文人画家誉为“四君子”的是()。 A.竹、兰花、梅花、菊花 B.松、梅花、兰花、菊花 C.竹、梅花、荷花、兰花 D.松、梅花、兰花、桃花 三、分析题(任选一题) 1、请简要分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艺术特色 2、分析罗中立的《父亲》的艺术特色 四列举你所知道的民间美术的种类,试说出我们本地的民间美术。 答案 1、雕塑工艺建筑 2、圆雕浮雕 3、容貌、体形、情态、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 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民族属性、时代风尚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 4、听琴、观舞、休闲、赏乐、送别 5、北宋张择端汴京 6、笔、墨、纸、砚 7、人物、花鸟、山水工笔写意 二、A C B B A A A 三、1、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学案例一单元3课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美鉴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 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湘版高中美术课美术鉴赏系列《新的实验》教案 鉴赏第三单元第8课《不同的歌声》教学设计 《深沉雄大的汉雕塑与绘画》说课文稿 静物构图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战争与和平》说课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材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 (嫁具) 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 教材分析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 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相信轮回、放生。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做好事。 道教我国宗教之一。由东汉张道陵所创立。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盛行于南北朝。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 基督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11世纪分裂天主教、东正教。耶稣降生后以牺牲自己拯救世人为己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那么表现记录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除了纸、绢等形式之外还有壁画。今天我们欣赏的《天上人间--宗教壁画》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能对宗教壁画有所思考三、授新课一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题材归两大类一类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的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另一类就是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 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仕嗍《鼗湍呖呷ヂ糜问庇腥趼废咭惶醴苫废吡教趸鸪德废摺?下面向大家介绍两幅生动的佛本生故事的壁画。 1.《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 找同学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然后教师详细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真可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本故事体现了对于负义与贪心的谴责。 分析壁画北魏时期作品。当时人们追崇“以瘦为美”秀骨清像。画中九色鹿正好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清秀挺拔美丽高贵。画面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故事情节。故事从左右两侧开始中间结局。突出慷慨牺牲舍己救人的主题。 2.《尸毗王本生故事》 教师讲述尸毗王割肉护鸽的故事。鸽、鹰神仙的化身为考验尸毗王向善的决心。经得起神仙的考验而重生。

高中美术公开课教案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模块美术鉴赏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业类型鉴赏与绘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①.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 ②.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③.了解美术家观看、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学会从形式入手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探索、创造精神。 ④.正确理解和分析美术家是怎样用美术语言来表现情感,展现个人的艺术个性、风格和流派,以及对人生炎凉的态度。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图片之间的比较仅仅是手段,最终需要落实到“美术家的视线”这个基点上来。 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比较、讨论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中学,基础比较薄弱,对中西方传统美术作品的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有深入把握,所以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多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读解美术作品的习惯和形式感悟能力,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欣赏画家的作品:《月华图》和《星空》并对这两件作品进行比较。(播放课件) 1.讨论 2.画面的形式分析 两幅作品在形式语言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相同点:表现夜晚的景象,透露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不同点:材质:水墨;油画 构图:空虚;饱满 笔触:轻松;急促、运动感 色彩:单纯;丰富 意境:孤寂、冷漠;狂躁不安…… 3.师总结 4.从音乐中感受 5.从文学中感受 (二)、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阿诺芬尼夫妇像》和《高士图》;(播放课件) 1.提问:这两幅以婚姻家庭生活为话题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他们的视线在哪里呢? 这组作品反映的是文化、社会方面的差异,也即对婚姻的不同看法。从构图上看,阿诺芬尼夫妇是画面的绝对主体,而梁鸿、孟光只是山水环境的一部分;后者在表现婚姻和谐的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理想。 在卫贤的眼里,看到的是和谐,而在扬·凡·爱克眼里,看到的则是神圣。这种差别,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也正是基督教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差别。 2.分组讨论 3.师总结 三、鉴赏 四、朗诵 五、作业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范文1 一、主要教学内容: 1、认真备课,检验使用完善美术备课摸板。 2、备课研讨教学绘画基本技能技法的教法学法,提高教学设计能里。教学绘画基本技能技法的实践练习,绘画造型能力的提高。 3、深入理解学习认识美术的基本要素及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形式和审美价值,了解绘画艺术重要流派的风格及表现手法。 二、开展教学思路:? 在原先素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不掌握造型基础规律,深入感受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体积、空间。在和色彩教学上进一步理解冷暖以及空间等表现规律,通过绘画实践活动,以美术的基本要素的学习入手,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深层的推进。其中,形与色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学习与训练,初步展现视觉造型语言的魅力;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在较多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和感觉绘画艺术的乐趣,学习和运用比例、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三、预计采用的教学措施: 1、努力引导学生从临摹入手,多从优秀的习作中借鉴学习优点,多练多动手,勤于学习。 2、了解绘画与生活、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写生中并通过写生增强对规律的认识与传承。绘画艺术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不但能够表达所看到的自然,更能表达自我情感和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文化层面的思考。? 3、掌握基本的绘画要素后尝试进行较为深入的绘画实践。 20XX年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 1 2.13---2.19 预备工作

美术鉴赏第十六课教案

美术鉴赏第十六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 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