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导论

课程性质

?考试课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以案例和课堂讨论为辅。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课堂考勤占10% ,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 。

课程教材

教材:汤少梁主编,《医药市场营销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教材:

?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菲利普·科特勒著,《营销管理》(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卡尔·麦克丹尼尔等著,《市场营销学案例与实践》,格致出版社,2010年?范钺,李剑虹主编,《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及综合训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本教材共15章。计划讲授11讲(30课时)。

?包括:导论;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医药市场购买者行为分析;医药组织市场及其购买行为;医药目标市场营销;医药产品策略;医药产品品牌与包装策略;医药产片价格策略;医药营销渠道策略;医药促销策略;医药市场调研。

第一节医药市场和医药市场营销

掌握:医药市场的含义、构成医药市场的三要素;医药市场营销的含义、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医药市场营销哲学的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顾客满意的含义及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意义、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的构成因素。

熟悉:医药市场的分类和特点;不同状态需求下的医药企业营销管理任务;

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概念;医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途径。

了解:医药市场营销与推销之间的关系;医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医药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营销哲学的发展过程。

一、医药市场

市场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即指产品聚集便于购买者与销售者进行买卖的场所(这是一个时空的概念,也是市场的原始概念,比如零售药店,中药材批发市场,就是这种意义的市场)

2.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和广泛,市场无处不在。商品交换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3.市场是某种或某类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市场是某种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的总和。(这是从营销学的角度理解和使用的市场概念,在这里,市场是指买方和需求,而不包括卖方和供给,卖方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

4.医药市场是指个人和组织对医药产品现实和潜在需求的总和。即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构成了医药市场。

医药市场的分类

1.按照医药产品的形态分类,有:药品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是有形产品市场,即药品市场。药品市场从管理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处方药市场和非处方药市场)

2.按购买主体的身份特点及其购买目的来划分,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组织市场又可以分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非营利组织市场和政府市场。)

3.按营销区域,即商品流通区域划分,市场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比如:北美市场、南美市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

4.按营销环节分类。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5.按医药产品的供给态势分类。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6.按照市场的竞争形态不同,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医药市场具有的三要素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 1.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

? 2.购买力就是人们支付货币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

? 3.购买欲望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愿望和要求,它是由消费者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引起的。

医药市场的特点

?1首先,我们要知道: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1)药品质量的重要性

?(2)药品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3)药品使用范围的专属性

?(4)药品作用的两重性

?(5)药品使用的时限性

?(6)药品经营方式的特殊性:药品经营方式,是指《药品经营许可证》依法核准的经营方式。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药品经营方式有批发、零售连锁和零售三种。

(1)医药市场比较集中:医药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城镇公费医疗单位和医院。我国药品80%消费在城镇,约20%在农村,而在城镇消费的药品中一半以上是由公费医疗支付的;全国药品有约80%以上是通过医院而到消费者手中,约20%是通过零售店买给消费者的。

(2)相关群体主导性强,非主动性消费现象突出:是指医药产品的终端销售,特别是指处方药的终端销售决策权不在使用者,一般掌握在医生手中,医生对药品的购买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与其他商品市场有着本质区别的特点,是由药品的专业性决定的。

(3)市场需求波动大:一般是由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

(4)需求缺乏弹性:是指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的价格变动不是很敏感,整个市场的需求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少。

(5)需求结构多样化:从医药产品需求者的消费习惯看,由于消费者之间存在民族、居住地区、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品、用药习惯的明显差异,医药市场的购买差异很大,消费层次多。

(6)营销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医药营销代表不仅懂得营销管理理论还要懂医药理论知识和医药法规。

二、医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当我们把它理解为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时,则是宏观市场营销,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当把它理解为是一种个人或组织活动时,则是微观市场营销,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个人或组织的目标。

本课程所研究的医药市场营销,主要是微观市场营销,即医药企业从事的市场营销活动。

(一)医药市场营销的含义

首先回顾一下,什么是市场营销?

? 1.市场营销是指引导商品与劳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或使用者所实施的企业商务活动过程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市场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

有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市场营销下定义。

?例如,麦卡锡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宏观的市场营销)

?又如,Philop Kotler指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1985):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这一定义比前面的诸多定义更为全面和完善。(这是我们见到的关于市场营销最普遍的定义)主要表现是:

?产品概念扩大了,它不仅包括产品或劳务,还包括思想;

?市场营销概念扩大了,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包括赢利性的经营活动,还包括非赢利组织的活动;

?强调了交换过程;

?突出了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AMA)(2005):市场营销是组织的一种功能和一系列创造、交流并将价值观传递给顾客的过程和被用于管理顾客关系以让组织及其股东获利。

医药市场营销

?是个人和医药组织(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医药市场营销的含义:

(1)医药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个人或医药组织。本书中医药市场营销的主体是医药企业,即医药产品的生产商和中间商。

(2)医药营销的客体是医药产品和价值。本书中提及的医药产品仅指药品和保健食品,没有包括医疗服务。

(3)医药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交换。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它是通过提供他人所需所欲之物来换取自己所需所欲之物的过程。

(4)医药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医药市场营销过程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包括营销调研、产品开发、价格制定、渠道开发、促销、售后服

务、计划控制等活动,整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管

理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过程,医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承担自己的

社会责任。

(5)医药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有利益地满足需求。满足需求和欲望是

医药企业营销的出发点,医药企业通过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达

到企业的目的,实现双赢。

(二)医药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

1.医药市场营销者

医药市场营销者(medical marketer):在医药产品的交换过程中,积极寻

求交换的一方为医药市场营销者,简称医药营销者,另一方则称为潜在

顾客。医药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在交换过程中,如

果双方都表现很积极,那么双方都是医药营销者,称之为相互医药市场

营销。

? 2.需要、欲望和需求

?需要是指人们因为缺乏某种事物而没有得到某种满足时的心理状态。这些需要不是营销人员创造的,而是人们所固有的。比如,人们需要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也需要药品治病,这些需要存在与人类自身生理和社会之中,医药营销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去满足需要,但不能创造它。

?欲望是指想得到某种具体的东西以满足或部分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它受社会文化和人们个性的限制,是由满足需要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如,为了满足治疗肾结石的需求,既可以服用排石冲剂,或使用仪器先碎石再排,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经济能力及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需求是指对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具有购买能力时,当考虑到支付能力的时候,欲望就转变为需求。欲望是无穷的,只有有支付能力的欲望才是需求。

显然,有效需求是由3个要素构成的,即:有效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产品(服务)

? 3.医药产品:产品是任何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东西。本书中的医药产品主要是指药品和保健食品。

? 4.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顾客所得到(gets)的与所付出(gives)的比率。

Gets:功能利益+情感利益

Gives: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

(三)医药市场营销与推销

所谓推销,是指商品(或劳务)所有者为实现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主动地、有计划地采用各种合理的办法,刺激、吸引、诱导买方购买其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信息传递活动。

医药市场营销与推销的关系

?菲利普·科特勒:“推销只不过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经这样说过:“可以设想,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

(四)医药市场营销是医药企业的基本职能

?企业的基本职能只有两个,这就是市场营销和创新,其中市场营销是企业的首要的核心职能

三、医药市场营销管理

(一)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

(二)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

一般认为医药营销者的工作就是刺激和扩大需求。事实上,市场上存在各种形态的需求,医药营销管理者的任务除了刺激和扩大需求,同时还包括调整、减缩和抵制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措施。

(1)扭转性营销

?扭转性营销是针对负需求实行的。负需求亦称否定需求(黑转粉),指目标市场对医药组织提供的产品感到厌恶,甚至付出一定的代价回避它们。

如婚检服务。HIV检测。

(2)刺激性营销

?刺激性营销是在无需求的情况下实行的。无需求是指目标市场对医药企业的产品不感兴趣或者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消费者不能

正确地认识医药产品的功效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复合维生素。几年前,绝大部分消费者还不知道复合维生素的功能,更谈不上有消费需求。

?也称激活营销,是在市场需求不稳定或缺乏需求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刺激性营销实际上是将无需求转化为肯定需求的活动。其目标

是导向市场。只要营销得力,导向市场是有可能的。因为消费需求具有可

塑性,而且时尚是可以利用与创造的。

(3)开发性营销

?开发性营销,是与潜在需求相联系的。潜在需求是指多数的消费者对现实的市场上还不存在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强烈需求。

(4)恢复性营销

?对于下降需求,营销者的任务是恢复性营销。下降需求是指市场对某种医药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很多下降的需求并不是产品落后造成的,大多数是由于时尚的变化、新产品的替代而发生的。如西药品种的不断增

加和降低了对中药的需求;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加降低了对中药饮片的需

求。

(5)协调性营销。

?当出现不规则需求时,实施协调性营销

?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如运输业、旅游业、

娱乐业都有这种情况。如,春冬季是哮喘病发病高峰期,治疗哮喘的药

品在春冬季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6)维持性营销

?在饱和需求的情况下,应实行维持性营销。这个时期的主要策略是改进产品质量,保持合理售价,稳定推销人员,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

(7)限制性营销(逆营销)

?当某种医药产品需求过度时,应实施限制性营销。

?企业一般通过提高价格,减少促销活动来“低调”营销,其目的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协调市场需求。如,冬虫夏草。

(8)抵制性营销

?抵制性营销是针对有害需求实施的

(三)医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医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是指医药企业通过对市场营销机会的研究和分析,选择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和营销预算,制定和控制营销计划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1.分析市场机会。市场机会就是未满足的需要。寻找、分析市场机会是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也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任务。

?2.选择目标市场。在分析市场机会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主要是做好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三项工作。

?3.制定市场营销组合

所谓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能力、竞争状况,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包括执行市场营销计划和实施市场营销控制。

第二节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一)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概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企业经营方略和生财之道、研究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企业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或用户的需要与欲望的学问。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医药企业如何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出发,适应不同时期的防病、治病、诊断及计划生育等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医药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将医药产品和价值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以实现医药企业经营目标、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二)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1.市场营销学的萌芽阶段

?也称初创阶段、形成阶段(二十世初~20年代)

?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初产生于美国。

?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齐写出了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书。这本书的问世,被视为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里

程碑。

? 2.市场营销学的形成阶段

? 3.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阶段

? 4.市场营销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医药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

市场营销学最早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1933年,丁馨伯编译《市场学》,是中国最早的市场营销学教材

(一)引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二)传播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

(三)应用与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第三节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研究

一、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

市场营销学的性质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医药学等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二、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

与市场营销一样,市场营销学亦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宏观市场营销学从社会总体层面研究营销问题,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研究营销系统的社会功能与效用,并通过这些系统引导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进入消费,以满足社会需要。

本书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将市场营销理论与医药理论结合起来对医药企业的营销实践进行研究和讨论,在研究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医药营销的特点,总结医药营销规律,为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医药市场营销概述

?(2)医药市场分析

?(3)医药营销战略研究

?(4)市场营销因素组合研究

?(5)医药营销组织与控制

?(6)医药国际市场营销

三、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1)产品研究法。即对各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产品研究法是医药市场营销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具体实用,便于分

析不同的产品在生产、供应、销售各方面的特点,对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历史研究法。即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方法。

?(3)管理研究法。即决策研究法。即从管理决策角度研究市场营销问题。

从管理决策的角度看,企业的营销活动受两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类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另一类是企业内部条件。

它把卖方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有关的各种因素(变数)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可控因素,及营销者本身不可控制的营销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二是可控因素,即营销者自己可以控制的产品、商标、包装、价格、广告、渠道等等。1940年美国著名营销学家E.J.麦卡锡把各种可控因素归纳为四大类(4Ps)。西方市场营销学主要是运用这种管理决策法进行研究。

?(4)系统研究法

系统研究法是指企业管理阶层在进行营销管理时,从系统观念出发,把企业的营销活动看成一个系统,统筹兼顾里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

要素,使各部门协同行动产生整合作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和企业的

效益。

第四节医药市场营销哲学

?市场营销观念,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对待市场营销的根本态度与看法。

?它是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和组织营销活动时所依据的具有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意义的观念。

(一)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

?或称“生产中心论”、“生产导向”

?1875—1925年,条件:卖方市场

?是指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生产上,且主要是抓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

?生产观念的中心和基本出发点都是生产,“以产定销”

?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扩大生产。

?坚持“我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强调以“量”取胜。

(二)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

又叫产品导向,认为消费者欢迎那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企业应该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只要价廉物美,顾客必然会找上门,无需大力推销。

西奥多·李维特教授认为:可能导致“市场营销近视症”。

强调以“质”取胜

产品观念与生产观念几乎同时出现,同时流行,同时消失,这种营销观念存在的原因依然是商品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

在本质上都属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都忽视消费者和市场的存在,都没有把市场需求放在首位。

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量”取胜,后者强调以“质”取胜。

(三)推销观念(Selling Concept)

?又叫推销导向,或推销中心论,约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

?条件: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推销观念是指企业千方百计地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发生兴趣,更多的购买企业的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取得更多的利润。

?坚持“我们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

二、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

又称市场导向,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条件:买方市场

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约翰·麦克金特利克首先提出了“市场营销观念”。

所谓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它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

简言之,市场营销观念是“发现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 。

具体表现为:“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市场能卖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企业的主要目标已不是单纯追求销售量的短期增长,而是从长期观念出发,力求占领市场,抓住顾客。

(一)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杰拉尔德·蔡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最早提出了“社会市场营销”的概念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以兼顾消费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者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而开展一切活动,在取得消费者信任和社会好评的基础上扩大销售,取得利润。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以社会利益为导向,认为企业应以维护社会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为最高目标;

?企业营销不再以消费者需要作为惟一出发点,而是充分考虑社会利益,寻求消费者、社会与企业利益的平衡点;

?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而且要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要将消费者需要、社会利益和企业赢利三方面统一起来,求得三者利益的共同实现;

?对于危害或不利于顾客和社会利益的需要,企业有责任实行“反营销”。(二)大市场营销观念(macro-marketing concept Concept)

?这一营销观念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所谓大市场营销观念就是指企业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并在那里从事业务经营,要在策略上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博得外国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

?特定市场是指封闭型或保护型的市场

1.对市场环境的认识不同。一般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企业要适应和顺从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而大市场营销观念则强调企业要主动地改变和影响企业外部环境和市场要求。

2.市场营销的手段有所不同,由4Ps——6Ps。

Power(权力)和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

(三)绿色营销观念

?所谓绿色营销观念,是指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进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产品生产、定价、分销、促销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并在此前提下取得企业利益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绿色市场营销的实质,就是强调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要努力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尽量保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不断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四)关系营销观念

?8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营销学者杰克逊提出,是指企业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进行的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的活动。

?所谓关系营销,就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1.关系营销的内容

?企业内部关系

?企业与竞争者关系

?企业与顾客关系

?企业与供销商关系

?企业与影响者关系

2.关系营销具有的特征

?信息双向沟通

?各方合作双赢

?过程协调控制

(五)不同营销观念的比较分析

(1)营销程序不同(出发点不同)

?传统营销观念是根据本企业的条件生产产品,然后到市场营销,售出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生产)是起点,市场是终点;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市场需求是企业

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市场──产品──市场。

(2)营销重点不同

?传统营销观念的重点是产品

?现代营销观念的重点是消费者

(3)营销手段不同(方法)

?传统营销观念主要是以增加生产或加强广告宣传等促销手段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通过整体市场营销活动来实现企业目标。

(4)营销目标不同

?传统营销观念是大多以短期利润为目标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着眼于长期整体利润,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五节顾客满意

?一般来说,满意(satisfaction)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顾客满意既是顾客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顾客购买的要素。

?吸引新顾客要比维系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

(一)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

?分析顾客让渡价值的意义:

1.企业在制定各项市场营销决策时,要用较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具有更多

的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

2.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总价值,

降低顾客总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

3.企业应采取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策略。

(二)全面质量营销(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美国质量管理协会认为,质量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和品质的总和,这些品质特色将影响产品满足所显明的或所隐含的各种需要的能力。

全面质量是创造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关键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对所有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一种广泛有组织的管理,以便不断地改进质量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为目标,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活动,是由美国的费根堡姆博士首先提出来的,后经美国的戴明博士和朱兰博士在日本的大力推广而形成的质量管理模式。

?它以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为指导,运用数理统计、信息论、管理心理学等知识,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管理,以求取得满意的结果。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四)价值链

让渡价值最大化是顾客满意的基础。为达到让渡价值最大化,需要企业协调内部各部门即企业价值链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企业与顾客利益最大化。

1.企业价值链

?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

?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类活动,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是那些涉及到产品实物形态的生产、营销和向买方的支付,以及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等。

?辅助活动指的是那些对企业基本活动有辅助作用的投入和基础设施。

2.供销价值链

?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这被称为供销价值链或价值让渡系统。

?供销价值链是指企业之外的,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包括原料或零件供应商、制造商或装备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

1.评估企业的成本竞争力需要将他的成本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进行比较

2.供应商的价值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的质量、成本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企业自己产品的成本和性能

3.下游渠道商的价值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下游渠道商的成本和利润也是最终顾客支付价格的一部分

→他们表现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西方经济学

1【单选题】政府如果将某些资源用于建造高铁,则这些资源就不能被用于教育。此选择说明的概念是_________。 A.边际利益 B.宏观经济政策 C.市场 D.机会成本 2【单选题】市场主要是通过____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 B.宣传和广告 C.计划和指令 D.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3【单选题】下列________现象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目标 B.外部性 C.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D.市场势力 4【单选题】在既定的制度下,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取决于该国________。 A.所拥有的资源数量 B.生产率水平 C.宏观经济政策 D.货币发行量 5【单选题】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____。 A.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B.利率升高 C.物价上涨 D.其余选项都对 6【单选题】实证表述是________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 B.关于“是什么” C.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 D.关于“应该是什么” 7【单选题】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是_______方式来阐述观点。 A.实证表述 B.规范表述 C.公式表述 D.文字表述 8【多选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_________。 A.上大学交的学费 B.上学期间的伙食费 C.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 D.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 9【多选题】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需要满足_______的原则。 A.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行为 B.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C.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D.全能计划安排 10【多选题】以下表述中,_________是规范表述。 A.经济学课程应该开设4个学分,因为它是我们喜欢的课程。 B.最好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让人民不会因此而失去财富。 C.工资水平上升导致失业率提高。 D.政府必须降低商品房价格,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11【判断题】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问题。对 12【判断题】经济学研究理性人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愿望的选择原则。对13【判断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往往不存在任何关系。错 14【判断题】理性人根据激励的改变而调整行为。对 15【判断题】贸易总是能够使每个人的福利状况改善。错 1【单选题】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时________的商品数量。 A.实际购买 B.愿意并能够购买 C.想要购买 D.买得起 2【单选题】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普及会导致对公交车的______。 A.需求减少 B.需求量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增加 3【单选题】互补品是指________的物品。 A.要和其他物品同时使用的 B.比其他物品的需求量更少 C.比其他物品的需求量更多 D.可以用来替代其他物品的 4【单选题】供给定理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___________。 A.供给量与价格变化无关 B.供给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 C.供给量与价格关系不确定 D.供给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 5【单选题】糟糕的天气会导致农产品的________。 A.供给曲线右移 B.需求曲线左移 C.需求曲线右移 D.供给曲线左移 6【单选题】技术进步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导致汽车的_______。 A.供给量减少 B.供给减少 C.供给增加 D.供给量增加 7【多选题】以下__________会使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消费者行为概述与案例分析本章重点:(包括三个重点) 1.“消费”概念组;这是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2.消费者行为中的本能性消费与社会性消费的关系;通过本能性消费(也称生理性消费)和社会性消费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当前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 3.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象的学习,使我们能把握好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理解,反映出本课程的基本构架。下面分别介绍: 补充说明与重点分析 一、“消费”概念组: 1.广义消费与狭义消费。 掌握这两个概念可以把握本课程的学习方向和范畴。 从广义上看消费行为划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范畴。 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消耗及磨损,称为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即生产消费。 在生活过程中,人们消耗各种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称为生活消费。 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共同构成广义消费的内涵,而狭义消费则专指生活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要研究的范畴正是消费者在社会、家庭及个人消费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本课仅限于生活消费。 2.从三个方面理解消费者的含义。在本学科中“消费者”一词是指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人或集团。它的基本涵义是: (1)从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是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这三方面可能是合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作为消费过程,购买者本身不一定是需求者或使用者,如为他人代买的商品;而使用者也不一定是购买者,如父母为尚无生活能力的子女买来的商品;当然,需求者也不一定必须亲自去购买。所以,从消费过程的参与程度讲,消费者是指实际参与消费活动某一或全部过程的人。 (2)从商品或服务的角度考察消费者。对于某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表现为,即时消费、未来消费、永不消费,按三种不同情况,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永不消费者。营销的目标就是留住现实消费者;发现和开发潜在消费者,力争转化那些永不消费者。这是一切营销企业在面对消费者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3)从消费单位的角度来考察消费者。可以把消费者划分为个人消费者、家庭消费者和集团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大多是一致的,都是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购买或使用,这种行为与他们的需求愿望和货币支付能力密切相关,一般表现为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性。 而集团消费者则是为满足社会团体的某种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的购买或使用。团体消费行为不一定反映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愿望或需要,也与个人货币支付能力无关。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这属于被动的接收型消费,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开发集团消费市场属于营销企业的公关范畴,而不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3.值得一提的被消费者概念。被消费者(consumed consumers),是指无论本人自愿与否,都会被他人使用、利用或剥削,用来在市场中获取商业利益的人。就是利用他人获取商业利益,一般属于不道德,甚至时违法行为。在西方,以侏儒为特色的街边表演,就属此类。我国对被消费者没有明确的界定。但现象是存在的。

《专业导论课》课程教学大纲1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导论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1031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总学时 16 总学分 1 课程简介 专业导论课是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前应接受的基本训练,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概论过对本专业性质、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设置的介绍,学习这门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授课教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魏龙、黄汉民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0版 参考书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魏龙、黄汉民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性质; 2、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知识体系; 3、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4、了解各学年主要课程基本内容; 5、了解专业学习其它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要求学生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定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开设导论课程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沿革与现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国内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发展模式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大发展背景与重要进展。 难点:国内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建设比较。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前景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三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及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人才素质要求,通过与相关专业的比较,探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想,要求学生掌握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专业的关系问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导论 课程性质 ?考试课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以案例和课堂讨论为辅。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课堂考勤占10% ,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 。 课程教材 教材:汤少梁主编,《医药市场营销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教材: ?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菲利普·科特勒著,《营销管理》(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卡尔·麦克丹尼尔等著,《市场营销学案例与实践》,格致出版社,2010年?范钺,李剑虹主编,《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及综合训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本教材共15章。计划讲授11讲(30课时)。 ?包括:导论;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医药市场购买者行为分析;医药组织市场及其购买行为;医药目标市场营销;医药产品策略;医药产品品牌与包装策略;医药产片价格策略;医药营销渠道策略;医药促销策略;医药市场调研。 第一节医药市场和医药市场营销 掌握:医药市场的含义、构成医药市场的三要素;医药市场营销的含义、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医药市场营销哲学的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顾客满意的含义及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意义、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的构成因素。 熟悉:医药市场的分类和特点;不同状态需求下的医药企业营销管理任务; 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概念;医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途径。

了解:医药市场营销与推销之间的关系;医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医药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营销哲学的发展过程。 一、医药市场 市场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即指产品聚集便于购买者与销售者进行买卖的场所(这是一个时空的概念,也是市场的原始概念,比如零售药店,中药材批发市场,就是这种意义的市场) 2.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和广泛,市场无处不在。商品交换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3.市场是某种或某类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市场是某种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的总和。(这是从营销学的角度理解和使用的市场概念,在这里,市场是指买方和需求,而不包括卖方和供给,卖方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 4.医药市场是指个人和组织对医药产品现实和潜在需求的总和。即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构成了医药市场。 医药市场的分类 1.按照医药产品的形态分类,有:药品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是有形产品市场,即药品市场。药品市场从管理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处方药市场和非处方药市场) 2.按购买主体的身份特点及其购买目的来划分,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组织市场又可以分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非营利组织市场和政府市场。) 3.按营销区域,即商品流通区域划分,市场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比如:北美市场、南美市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 4.按营销环节分类。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5.按医药产品的供给态势分类。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6.按照市场的竞争形态不同,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医药市场具有的三要素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经济学导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 分) 政府如果将某些资源用于建造高铁,则这些资源就不能被用于教育。此选择说明的概念是_________ 。 A. 宏观经济政策 B. 机会成本 C. 边际利益 D. 市场 2 【单选题】(1 分) 市场主要是通过______ 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 计划和指令 B. 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C. 法律和规则 D. 宣传和广告

下列________ 现象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 市场势力 B. 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C. 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目标 D. 外部性 4 【单选题】(1 分) 在既定的制度下,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取决于该国 _________ 。 A. 货币发行量 B. 生产率水平 C. 所拥有的资源数量 D. 宏观经济政策

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____ 。 A.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B. 利率升高 C. 物价上涨 D. 其余选项都对 6 【单选题】(1 分) 实证表述是_________ 的表述。 A. 肯定正确的 B. 关于“应该是什么” C. 关于“是什么” D. 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

【单选题】(1 分)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是 _______ 方式来阐述观点。 A. 公式表述 B. 规范表述 C. 文字表述 D. 实证表述 8 【多选题】(1 分)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_________ 。 A. 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 B. 上大学交的学费 C. 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 D. 上学期间的伙食费

【多选题】(1 分) 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需要满足 ________ 的原则。 A. 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B. 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C. 全能计划安排 D. 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行为 10 【多选题】(1 分) 以下表述中,_________ 是规范表述。 A. 工资水平上升导致失业率提高。 B. 最好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让人民不会因此而失去财富。 C. 政府必须降低商品房价格,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D. 经济学课程应该开设 4 个学分,因为它是我们喜欢的课程。

2020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政府如果将某些资源用于建造高铁,则这些资源就不能被用于教育。此选择说明的概念是_。 A:市场 B:宏观经济政策 C:边际利益 D: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机会成本 2、市场主要是通过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 B: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C:计划和指令 D:宣传和广告 正确答案: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3、下列____现象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B:市场势力 C: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目标 D:外部性

正确答案: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4、在既定的制度下,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取决于该国____。 A:所拥有的资源数量 B:宏观经济政策 C:生产率水平 D:货币发行量 正确答案:生产率水平 5、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 A:物价上涨 B:利率升高 C: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D:其余选项都对 正确答案:物价上涨 6、实证表述是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 B:关于“是什么” C:关于“应该是什么” D: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 正确答案:关于“是什么” 7、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是___方式来阐述观点。 A:公式表述

B:文字表述 C:实证表述 D:规范表述 正确答案:规范表述 8、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_。 A: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 B: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 C:上学期间的伙食费 D:上大学交的学费 正确答案: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上大学交的学费 9、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需要满足___的原则。 A: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行为 B: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C:全能计划安排 D: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正确答案: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10、以下表述中,_是规范表述。 A:政府必须降低商品房价格,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B:最好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让人民不会因此而失去财富。

专业导论讲座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专业导论讲座是专业基础课学习之前的一门必修课和限选课。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导论讲座”课程一般地在《财务学原理》之前或者同时开设。该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入门课程中的入门课程,其性质犹如财务管理专业地图,告诉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应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学的理解、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财务管理专业执业资格认证,以及财务管理的学术研究状况。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major” i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limited optional course before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Understanding and overview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is generally set up at the same time or in advance with “principles of finance”. This course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in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Its nature is like a map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which tells student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hat to learn and how to lear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understanding of finance, th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statu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 1 -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1 第一讲引言:为什么要学哲学?怎么学哲学? [参阅《大问题》:“导言”、“逻辑准备”、第一章] 一.我们为何需要哲学? 1. 作为生活于世界中的人,其独特性在于需要、而且能够追问生活的意义。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哲学恰恰是有助于我们审视生活意义的最佳途径。 2. 对于初入学术专业的大学生,哲学有助于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因为揭示人类各种理智探索活动的合理性根据正是哲学的天职。 二.哲学究竟是什么? 1. 词源考察:“爱智慧”(Philo-sophia,philosophy) (1)在古希腊语境中,“爱智慧”一词有一种特殊含义:参照“神—人—物”的文化框架来为“人”定位,即人是具有超越性的存 在者,或者说,人是终有一死的爱智者。 (2)由此看,哲学着力于对人性的揭示,或者说,哲学的宗旨是揭示人在世界中的恰当位置,就像通常所说,哲学是系统化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3)在汉语中,“哲”也与“智”相关,同样呈现出揭示人性的意向,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框架是 “天—人—地”。 (4)以上简略的词源考察印证了《大问题》中的观点:“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第5

页) 2.历史追溯:哲学的诞生和初期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对什么惊奇呢?按上述分析,当然应该是对宇宙和人性的惊奇。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在哲学的童年时代发现从侧重于探索宇宙(自然哲学)到侧重于探索人性(精神哲学)的演变轨迹。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观点、原则和方法。 (1)自然哲学时期:“本原”(Principle)、“存在”(Being)、“逻各斯”(Logos)、“努斯”(Nous) (a)“本原/始基”在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中已有“世界统一”的假定,不过,它们提供的理解方式是一些想象的故事。哲学同样假定世界的统一性,但开辟出了理性的、概念化的理解方式。“本原/始基”就是第一个哲学概念(阿那克西曼德)。这个概念开出了理解世界统一性的两个维度:从“构成”维度看,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基质;从“变化”维度看,万物既产生于本原,又复归于本原。正是基于这两个维度,最早的哲学问题是:构成宇宙中万物的基质是什么?宇宙中万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是什么? 相对而言,重要的不是各种具体回答(如对基质问题的回答依次有“水”、“无定形”、“气”、“数”、“火”、“四根”、“种子”、“原子”),而是各种回答所共同遵循的提问方式、分析方法和论证思路。 (b)“逻各斯”(Logos)这是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关注重点是“变化”维度。他把宇宙比喻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它“按照一

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政府如果将某些资源用于建造高铁,则这些资源就不能被用于教 此选择说明的概念是育。_。 A: 市场 B:宏观经济政策 C:边际利益 D: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机会成本 2、市场主要是通过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 B: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C:计划和指令 D:宣传和广告 正确答案: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3、下列__ 现象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B: 市场势力 C: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目标 D:外部性 正确答案:厂商赚到了巨大利润 4、在既定的制度下,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取决于该国_ A: 所拥有的资源数量

B:宏观经济政策 C:生产率水平 D:货币发行量正确答案:生产率水平 5、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 。 A: 物价上涨 B:利率升高 C: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D:其余选项都对 正确答案:物价上涨 6、实证表述是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 B:关于“是什么” C:关于“应该是什么” D: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 正确答案:关于“是什么” 7、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是 方式来阐述观点。A: 公式表述 B:文字表述 C:实证表述 D: 规范表述正确答案:规范表述

8、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 A: 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B: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 C:上学期间的伙食费 D:上大学交的学费 正确答案: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工资收入, 上大学购买教材的费用 9、根据经济学原理,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需要满足___的原则。 A:符合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行为 B: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C:全能计划安排 D: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正确答案: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分工, 按照自愿交易原则进行的 10、以下表述中,_是规范表述。 A:政府必须降低商品房价格,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B:最好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让人民不会因此而失去财富。 C:经济学课程应该开设 4 个学分,因为它是我们喜欢的课程。 D:工资水平上升导致失业率提高。 正确答案:政府必须降低商品房价格,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零税率让人民不会因此而失去财富。, 经济学课程应该开设 4 个学分,程。 11、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上大学交的学费 , 最好的税率是零,因为因为它是我们喜欢的课

第一讲导论

《经济学》课程作业一 专业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第一讲导论:经济学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不是经济物品的是()。 A.手机 B.彩电 C.空气 D.汽车 2.稀缺性是指()。 A.资源将最终被消耗尽 B.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C. 资源是无限的 D.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与经济物品是不足的 3.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 D.互相可以替代的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研究方法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研究内容不同 5.下列命题为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A.居民收入水平越高越好 B.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 C.城镇登记失业率越低越好 D.现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很大,这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6.产量水平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说明()。 A.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了 B.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资源即将被充分利用 D.技术水平达到最高 二、判断题 1.如果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资源的稀缺性。() 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4.当今主要经济国家都采用了混合经济制度。() 5.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6.古典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的运行。() 7.“人均储蓄水平较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8.实证分析法的前提是一定的价值判断。()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经济学导论结业论文重点

经济学导论结业论文 从我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实际出发,本文重点对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三大农业经济组织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 试图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经济组织理论。并为发展“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农业经营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农户 农户既是消费单元,又是传统农业的经典组织,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在以动植物繁衍为主要生产特征的农业经济中,实行家庭经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生产经营组织非常“灵巧” , 它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位于一体, 经营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 “委托一代理”关系内置,无须进行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简单的治理结构。充分激励机制,确保家庭成为农业经济高效率组织。这是它成为世界各国农业普遍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重要原因。我国的家庭经营能够突破“人民公社”体制,充分说明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关于家庭经营农业的优势. 这些年在理论界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受土地制度和人多地少的限制,我国农户一般只能拥有小规模土地的使用权。农户难以通过扩张土地经营规模的方式以获得“规模经济” 。多数农户做出的选择是通过广泛的兼业, 获得“范围经济” 。兼营多种种植业, 以求“风险” 在各个种植项目中分散:兼营多种养殖业. 以求突破土地数量不足的束缚,并使家庭农业剩余资源、剩余劳动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确实提高了家庭农业生产力,增加了经营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从而也成为中国农业的显著特色之一。 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和缺陷。农户细小的经济规模,分散的需求和供给,导致经营成本、交易成本高。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必然推动农业产业组织按照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和节约交易成本的路径演化。农户经济中的部分内容会越来越不合算、不经济,势必逐步从家庭经营中剥离出来,交由有效率的市场中介组织执行。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户营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农户将缩小兼业范围,逐步向专业化发展;部分农户将退出农业,转营它业:还有部分

1.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导论 社会研究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研究者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并作出抉择。比如,具体的研究问题该如何确定?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式和研究程序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怎样分析和解释搜搜集的资料?这一讲,我们要了解一下社会研究的内涵、特征、以及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和社会研究的过程。 本讲内容 一、社会研究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三、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 授课过程 一、社会研究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研究是什么? 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不是一回事 社会调查被定义为“就社会研究之选题对所需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它只是社会研究的第二个环节,包括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等,目的是为社会研究提供尽可能系统的准确资料。 社会研究则是比社会调查更宽泛的概念,它的起点是选题,终点是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中间包括的两个核心环节是调查(实事)和分析(求是),它旨在为所研究问题给出正确的认识(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对策、理论)。 社会研究(socic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核心论题:如何探索社会问题?(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 不是纯粹的有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不是有关论文写作规范课程。 而是有关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各个不同环节的规范。例如: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才是适当的?如何来判断一个变量的测量方法的适当性?以什么样的证据我们才能说证明了一个假设---- 意义:学习和掌握社会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科学家在探索社会世界时所做的一切。(它是有用的,比如做市场调查、实地考察)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1 城市和城市经济学 1.2 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第二节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2.1 城市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 2.2 城市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 2.3 本书概要 第二章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城市的出现 1.1 从农村到城市: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 1.2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1.3 动态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 第二节城市集聚经济———实证研究和应用 2.1 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2.2 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 2.3 中国城市的集聚经济 第三节集聚经济研究前沿 3.1 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 3.2 外部性和城市形成 3.3 规模报酬模型 第三章城市企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1.1 韦伯模型的基本框架 1.2 韦伯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1.3 韦伯模型和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区位模型———理论的扩展 2.1 中间区位原理 2.2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 2.3 穆斯区位模型

第三节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前沿 3.1 引论 3.2 制造业企业选址理论 3.3 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 第四章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 第一节中心地带理论与城市体系 1.1 中心地带理论 1.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理论 第二节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 2.1 外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2 内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3 异质家庭的城市体系模型与城市收入差异分析 第三节城市体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1 对规模—等级规则的再回顾 3.2 城市体系理论和规模—等级规则 3.3 城市体系的随机增长模型:规模—等级规则的另一个解释第五章城市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1 经济基础模型 1.2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1.3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的讨论 2.1 增长乘数效应分析 2.2 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2.3 城市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效应 第三节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3.1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3.2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 第六章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土地 1.1 城市土地的涵义 1.2 城市土地的特征 1.3 城市土地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