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话写出数量关系式

根据下面的话写出数量关系式
根据下面的话写出数量关系式

根据下面的话写出数量关系式

1、金丝猴和笼子的质量一共是500克。

2、一套西装360元

3、一套桌凳是120元

4、动物园中东白虎和白虎一共24只。

5、梅花鹿和长颈鹿共有38只。

6、柏树和松树一共7500棵。

7、爸爸和小明一共36岁。

1、一筐苹果,卖出10个,还剩12个。

2、我买了一个书包,付了x元,找回15元。

3、一堆沙子,用去5吨,还剩3.2吨。

4、一条路修了26千米,还剩12千米。

5、一根绳子长200米,截取x米,还剩120米。

1、金丝猴的体重是2.4千克,相当于鹦鹉的3倍。

2、东白虎是白虎的7倍。

3、鸡是鸭的1、2倍

4、姚明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

5、爸爸的体重是宝宝的7倍

6、柏树的棵树是松树的1.5倍。

7、蜘蛛爬行的速度是蜗牛的30倍

8、一个书包x元,6个书包多少钱。

1、我比你轻2千克。

2、小明比小红重5千克

3、杨树比柳树多20课。

4、书包比钢笔贵25元。

5、本子比钢笔便宜3.5元。

6、货车速度比客车速度快1.2千米。

7、书桌比椅子多20张。

8、美术小组比音乐小组多12人。

9、小红比小丽多用了6元。

10、丹顶鹤比白鹭多9只。

1、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它的周长是36厘米。

2、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x厘米,它的面积是14厘米。

1、青藏铁路比山东胶济铁路的4倍多384千米。

2、爸爸的体重比宝宝的7倍还多8千米。

3、蜘蛛的爬行速度比蜗牛的4倍还多3米。

4、美术小组人数比体育小组的2倍少8人。

5、爸爸年龄比小明年龄的5倍少4岁。

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2人。

1、妈妈买了0.8千克萝卜花了0.9元,平均每千克萝卜多少钱。

2、学校买来2.2千克草种,每千克草种9.2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常用的数量关系汇总

常用的数量关系: 1.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 = 和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 = 差减数 = 被减数-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 3.乘法各部分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平均分问题: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 =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6.物价问题: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是指一件商品的价格) 7.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单位时间就是一个时间单位,如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 8.相遇问题: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9.工作问题:工作总量 = 工效×时间工效=工作总量÷时间时间= 工作总量÷工效 (功效是指时间单位内完成的工作量,与速度的意义类同) 10.产量问题: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常用的数量关系: 1.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 = 和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 = 差减数 = 被减数-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 3.乘法各部分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平均分问题: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 =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6.物价问题: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是指一件商品的价格) 7.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单位时间就是一个时间单位,如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 8.相遇问题: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9.工作问题:工作总量 = 工效×时间工效=工作总量÷时间时间= 工作总量÷工效 (功效是指时间单位内完成的工作量,与速度的意义类同) 10.产量问题: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最新五年级数学常用数量关系式.docx

五年级数学常用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 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 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 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 =边长×边长S=a×a 3、长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 =( 长+宽) ×2C=2(a+b) 面积 =长×宽S=ab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 高 ÷2s=ah÷2 三角形高 =面积×2÷底 三角形底 =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面积=底 ×高s=ah 7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8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9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 (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 水流速度= (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 ÷2 10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 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100%=浓度溶 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1 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 =1000 米1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1米 =10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2面积单位换算

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01.分数比例形式整除 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 02.尾数法 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03.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 04.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 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 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2 05.火车过桥核心公式 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06.相遇追及问题公式 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07.队伍行进问题公式 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08.流水行船问题公式 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09.往返相遇问题公式 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 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 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10.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与所经历的路程相同,求解平均速度,平均速度=2 × /(+)。 11.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2.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常用勾股数:(3、4、5);(5、12、13);(6、8、10)。 13.经济利润问题常用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总利润=单利润×销量 售价=进价+利润=原价×折扣 14.溶液问题基本公式 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 混合溶液的浓度=(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8、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9、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 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1 、收入-支出= 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量的计量 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 量的计量,我 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厘米 =1 毫升 1 升 =1000 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千克 =1 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 =100 分 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 米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 体 积(容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18.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19 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20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21 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2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23 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 ......)的比率叫做税率。 *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

五年级数学常用数量关系式

数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 S=ab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8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9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10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2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小学数学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小学数学各种常见的数 量关系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数学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一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小学阶段数学数量关系式知识讲解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一)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得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与差问题得公式 (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 13、与倍问题 与÷(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与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与 速度与=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得重量+溶剂得重量=溶液得重量 溶质得重量÷溶液得重量×100%=浓度 溶液得重量×浓度=溶质得重量 溶质得重量÷浓度=溶液得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得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与数得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得意义 自然数与0都就是整数。 2 自然数

应用题中常见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每份数×份数=总数 路程÷时间=速度总数÷份数=每份数 路程÷速度=时间总数÷每份数=份数 加数+加数=和因数×因数=积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减数=被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 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1倍数×倍数=几倍数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几倍数÷1倍数=倍数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几倍数÷倍数=1倍数

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一、单位换算的进率 1、长度 4、重量 5. 金钱 6、时间 二、年月季度

1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是1、3、5、7、8、10、12月有31天;小月是4、6、9、11月有30天;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有3个月):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 5、6月;第三季度7、8、9月;第四季度10、11、12月。 三、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四、计算法则

五、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六、解方程的依据 七、运算定律 八、常见分数、小数互化表 1、熟练的掌握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对于提升运算速度,增强数感,有 着很好的协助。 2、记忆方法: (1)能够用一张卡片盖住左边的分数,看着小数说出与相等的分数,再交 换。 (2)C列分数化小数的记法:分子乘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D、E两列分数化小数的记法:分子乘4,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9、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总数÷份数=每份数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2、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数量=周长=边长×4 C=4a 总价÷单价=

数学中常用的数量关系

数学中常用的数量关系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2 速度×时间=路程 3 单价×数量=总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6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7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8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9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1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4、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5、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二、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三、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四、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4个季度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六、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式

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3.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 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知道咱们四(8)班的孩子最聪明了,今天老师出两道题给你们小试身手,你们敢尝试吗? 师:你们会算这道题吗?该怎么列式呢? 生:80×3=240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生:求3个80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师:这道问题怎么求? 生:10×4=40 师:也就是求4个10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先不急着说,老师一步步引导你们。 师:先已知篮球每个80元和鱼每千克10元,那每个表示多少个篮球的价格?鱼呢? 生:表示的是一个篮球的价格和一千克鱼的价格。 师:表示一个的量我们可以称为一件或每件。 师:像篮球、鱼等物品我们都称为商品。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格。 师:还知道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生: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 师:最后要求出什么? 生:最后求一共用的钱数。 (二)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在数学上,每件商品的价格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师:你们可以告诉我篮球的单价是多少元?篮球的数量是多少个?篮球的总价是多少元吗? 生:篮球的单价是30元,篮球的数量是8个,篮球的总价是24元。 师:你们可以按照刚刚的说法再说一下,鱼的单价多少元?鱼的数量是多少千克?鱼的总价是多 少元吗? 生:鱼的单价10元,鱼的数量是4千克,鱼的总价40元。 师:你们可以利用乘法的原则告诉我单价、数量和总价有什么关系吗?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追及问题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17、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8、利润与折扣问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与一个加数=与+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与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

数量关系式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面积=总产量速度×时间=路程总价÷数量=单价总产量÷面积=单产量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路程÷时间=速度效率×时间=工作总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合格率=合格/总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a+c)+b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a(bc)=(ac)b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商不变的性质a÷b=(a×x)÷(b×x)=(a÷x)÷(b÷x)(x≠0) 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a:b=(a×x):(b×x)=(a÷x):(b÷x)(x≠0) 比例的基本性质:因为a:b=c:d所以ad=bc 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C=(a+b)×2 长方形的面积S=ab 正方形的周长C=4a 正方形的面积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 三角形的面积S=ah÷2 梯形的面积S=(a+b)×h÷2 圆的周长C=2πr或C=πd 圆的面积S=πr2或S=π(d÷2)2 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2 长方体的体积V=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S=6a2 正方体的体积V=a3 圆柱体的表面积S=2πrh+πr2×2 圆柱体的体积V=Sh 或V=πr2 圆锥体的体积V=Sh÷3或V=πr2h÷3 小学单位换算表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常见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及公式须掌握 一、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1.解方程的数量关系式: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 减数+差减数 = 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除数×商 2.几种常用的应用题数量关系式: (1)相差关系:大数-小数 = 相差数小数 =大数-相差数大数=小数+相差数 (2)部总关系:部分数+部分数 = 总数部分数=总数-部分数 (3)倍数关系:1倍数×倍数 = 几倍数倍数=几倍数÷1倍数 1倍数=几倍数÷倍数 (4)份总关系: ①单价×数量 =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②速度×时间 =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③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④每份数×份数 = 总数每份数= 总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 (5)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6)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7)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标准量=比较量÷分率 3.常用的运算定律与性质: ⑴①加法交换律: a+b = b+a ②加法结合律:(a+b)+c = a+(b+c) ⑵减法的性质:① a-b-c = a-(b+c) a-(b+c)= a-b-c ② a-b+c = a-(b-c) a-(b-c)= a-b+c ⑶①乘法交换律:a×b = b×a ②乘法结合律:(a×b)×c = a×(b×c) ③乘法分配律:a×c+b×c = (a+b) ×c (a+b) ×c = a×c+b×c ⑷除法的性质:① a÷b÷c = a÷(b×c) a÷(b×c) = a÷b÷c ② a÷b×c = a÷(b÷c) a÷(b÷c) = a÷b×c 二、形体问题 1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高=面积×2÷底底=面积×2÷高 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9808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X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x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4、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5、因数X因数=积 积+—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宁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x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余数)弓除数=商 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 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X相遇时间+慢车速度X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二、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 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三、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100公顷1公顷=10000 平方米 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0000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四、质量单位换算 1吨= 1000 千克1千克= 1000 克1千克=1公斤 五、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 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小月(30天)的有:4\6\9\11 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 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六、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 乘法交换律:

数量关系公式

数量关系常用公式总结:(可可整理) 1.行程问题 基础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一、相遇追及型 追及问题: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二、环形运动型 反向运动:第N次相遇路程和为N个周长,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同向运动:第N次相遇路程差为N个周长,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三、流水行船型 顺流路程=(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路程=(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四、扶梯上下型 扶梯总长=人走的阶数×[1±(V梯÷V人)],顺行用加法,逆行用减法解析:设扶梯为s级,速度为v,根据公式带入 S=30×1×(1+v÷1) 解得 v=1 S=20×2×(1+v÷2) s=60,所以选择B。 五、队伍行进型

队头→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队尾→队头: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解析:假设通讯员和队伍的速度分别为v和u,所求时间为t,则: 600=(v-u)×3 解得 v=250 600=v×(2+24÷60) u=50 600=(v+u)×t t=2,所以选择D 六、往返相遇型 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 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 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 解析:a汽车第二次从甲地出发后与b汽车相遇,实际上是两辆车第3次迎面相遇,根据公式,路程和为5个全程,即5×210=1050(公里),使用的时间为1050÷(90+120)=5(小时),所以b汽车共行驶了120×5=600(公里),选择B 七、典型行程模型 等距离平均速度=(2速度1×速度2)÷(速度1+速度2)(调和平均数公式)(速度1和速度2分别代表往﹑返的速度) 解析:代入公式v=2×60×120÷(60+120)=80 等发车前后过车:发车间隔T=(2t1×t2) ÷(t1+t2); V车/V人=(t2+t1) ÷( t2-t1) 例:某人沿电车线路匀速行走,每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相同,则这个发车间隔为多少? 解析:依据公式,发车间隔T=(2t1×t2) ÷(t1+t2)=2×12×4÷(12+4)=6(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