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设计步骤

土石坝设计步骤
土石坝设计步骤

一、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或DL5180-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综合考虑水库总库容、防洪效益、电站装机容量、灌溉面积等指标,工程规模由库容(正常蓄水位时23.28亿立方米)控制,属于大(1)型。

拦河大坝、溢洪道、发电引水建筑物等为1级建筑物,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岸边厂房,属次要建筑物,确定为2级,围堰、导流隧洞等临时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正常运用(设计)洪水重现期为年;非常运用(校核)洪水重现期为年。电站厂房设计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校核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

二、洪水调节计算

1、防洪库容的确定

珊溪工程以发电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枢纽。为减免沿江两岸10万亩农田和居民的洪涝灾害,要求珊溪水库建成后,控制二十年以下的洪水,在下游峃口处最大流量不超过3300秒立方米。

为满足峃口处二十年洪水流量不超过3300秒立方米(二十年洪水天然洪峰流量9580秒立米),考虑了坝址与区间的洪水组合。

今以峃口处同样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为准,分别取坝址也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区间发生相应洪水与区间也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2520秒立米)、坝址发生

相应洪水两种组合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计算坝址控制的下泄流量取区间洪峰流量与控制泄量3300秒立米之差,计算结果以区间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2520秒立米)、坝址发生相应洪水的组合,要求珊溪水库蓄洪库容最大。故以此作为对下游控制泄量(3300-2520=780)秒立米。

当洪水流量Q来水<780秒立米时,来多少放多少,水库水位保持不变;当Q 来水>780秒立米时,就需要控制下泄流量,使 Q下泄=780秒立米,将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的那部分来水暂时拦蓄在水库中,这部分库容即为防洪库容V防。

资料给定正常高水位为160m,查水位~库容曲线可得到正常库容 V正常。V 正常+ V防= V总防,查水位~库容曲线可得到防洪限制水位高程 Z防

2、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确定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调洪演算必然要涉及泄洪建筑物和过水能力问题,因此必须注意与后续阶段中有关设计工作的配合,有时甚至交叉进行设计。.

一般可以先拟定几组泄洪建筑物的孔口尺寸,进行调洪演算得出相应的上游水位和下泄流量,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经分析比较选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现采用坝顶溢流或河岸式溢洪道 4孔,每孔12米,堰顶高程150.0米,初步估算时m取0.40。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调洪演算:

洪水来临初期,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处理,即Q来水<780m3/s时,来多少放多少,水库不蓄水,水位仍处于正常水位高程;当Q来水>780m3/s 时,为满足防洪要求,就需要控制下泄流量,只能宣泄780m3/s,其余来水暂时

拦蓄在水库中,水位逐渐升高,当水库水位达到防洪限制水位时,进行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调洪演算。

Qq下泄能力时,控制闸门开度,放走Q来水来水 <

Q q下泄能力时,闸门全打开,按最大 q来水 >下泄能力放水,多余水量继续蓄在水库内,水位上升到最高时,即为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

三、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1、坝址及坝型选择

坝轴线的位置,应根据坝址附近的地质、地形条件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坝型选择,应根据坝址处的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抗震性能等特点,通过定性分析,初步选择2~3种坝型。由于时间的原因,每人独立完成指导老师指定的坝型设计,可主要对原则与要求进行阐述,然后说出本工程所选方案的理由和优缺点。

本工程在选定的坝址河段,从上到下顺次布置了5条勘探线,第V勘探线离第I勘探线270米,已处在河流折向段,所以实际上可供选择的坝轴线只能在第I~III勘探线。

而且从这三条勘探线的地形、地质条件来看,拱坝轴线只能布置在第I、II勘探线间;当地材料坝坝轴线只能布置在第II勘探线附近;重力坝坝轴线可以在第II、III勘探线范围内任意选择。因此,坝轴线选择与坝型选择密切相关。

2、枢纽组成建筑物

1)挡水建筑物:拦河大坝

2)泄水建筑物:溢流坝或河岸式溢洪道、泄空洞

3)水电站建筑物:引水系统、电站厂房、开关站

)导流建筑物:导流隧洞、上下游围堰

4.

3、枢纽总体布置

四、挡水建筑物设计得到开挖后可利用基岩的1)先要进行地基处理,坝体布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在坝址的地形地质剖面上确定3)河谷断面图和地形等高线图;2)计算坝顶高程;在平面图上4)坝长(坝顶高程线与开挖线交点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始末桩号;确定特征剖面位置及布置各坝段及其始末桩号,确定

坝轴线位置及始末桩号;5) 其桩号。

1、坝顶高程的确定规定,坝顶高程分别按照正常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设计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还需考校核水位加非常运用下的坝顶超高进行计算,若该地区地震烈度大于7o,最后取以上四种工虑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时的坝顶超高再加上地震涌浪高度,况最大值,同时并保留一定的沉降值。 d

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①设计洪水位+d

+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②校核洪水位地震安全加高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③正常蓄水位+d+以坝顶高程在水库正常运用和非常运用期间的静水位以上应该有足够的超高 A

按下式计算保证水库不漫顶,其超高坝顶超高计算成果

坝设安平设水平平风

(m)

爬风波波超波加壅(m)

(m)

(m/s)

(m)

(m)

(m)

(m)

爬(m)

、坝

坝坡应综合考虑坝型、坝高、坝的级别、坝体及坝基材料的性质、荷载、工和运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土质防渗体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和面板坝可参照已建成坝的经验或近似法初步拟定坝坡,最终坝坡须经稳定计算确定。、分别给出,均质坝和分下部坝坡应比上部缓。上游坝坡应较下游坝坡缓;一般情况下,区坝坝坡参考值。.

常用土石坝坝坡一般在1:2~1:4之间。

3、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应综合考虑构造、施工、运行、抗震等因素确定。高坝的最小坝顶宽度可选用10~15m,中低坝可选用5~10m,坝的级别高时应选大值,反之选小值。

4、坝体排水

5、大坝防渗体 :包括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两个方面

6、绘制大坝剖面

7、土料设计 :粘性土料设计、坝壳砂砾料设计

、渗流计算8.

9、坝坡稳定分析

10、细部构造设计

1)坝顶构造

2)廊道系统

3)坝体分缝

4)止水

5)坝体排水

6)坝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7)护坡

8)排水设备

9)反滤层的设计

11、地基处理设计

1)坝基的帷幕灌浆

2)坝基排水

3)坝基的加固处理

12、大坝工程量计算

土石方开挖:弱风化、新鲜 1:0.3;强风化1:0.5;剧风化1:1

五、泄水建筑物设计

1、定性分析所选择溢洪道型式

2、溢洪道布置包括平面和剖面: 溢流堰型式-----驼峰堰、低实用堰、宽顶堰;

3、进行水力学计算

六、水电站引水建筑物设计

由深式进水口、压力隧洞、调压井及高压钢管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1、隧洞洞线选择(根据给定的资料定性分析)

2、洞径的计算:洞径D小,水能损失大,造价小;洞径D大,水能损失小,造价大

3、进水口的布置与设计:

①位置:根据枢纽总体布置要求,引水系统布置在右岸。

②进口高程:进水口采用河岸斜坡式,位于坝轴线上游,进口中心高程为110米。底板高程应在水库设计淤沙高程以上0.5~1.0米,以免堵塞进水口;顶部高程应考虑在水库最低运行水位下有一定的淹没深度,以免产生旋涡而吸入空气和漂浮物,引起振动和噪音,减小引用流量,降低水轮机的出力。

③进口段、渐变段和闸门段的设计:进口曲线形状必须适合水流收缩状态,以免在曲线段形成负压区,进口顶板曲线目前常用1/4椭圆曲线,坝式进水口顶板常做成斜坡,以便于施工。渐变段是由矩形闸门到圆形隧洞的过渡段,其长度L=

(1~2)D。进口段横断面一般为矩形,进口流速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5m/s 左右。

④拦污栅的设计:拦污设备的功用是防止漂木、树枝等漂浮物随水流带入进水口。洞式进水口的拦污栅常布置为倾斜的,倾角为60~70度左右,洞式进水口一般采用平面拦污栅。拦污栅净面积由拦污栅的总面积按电站的引用流量和过栅流速摊牌得出(平均过栅流速一般取0.8~1.0m/s)

4、水力计算:引水隧洞的水头损失主要有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

5、压力管道的设计

1)管道内径的估算

2)岔管处管道直径的确定

、调压井6.

1)设置调压井的条件

2)调压井最高最低涌波计算

3)调压室的面积

洞身结构计算: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应力及配筋(计算计算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各代表性隧洞断面的内力与配筋,并画出配筋图);细部构造设计,如灌浆孔布置、分缝、排水等。

七、水电站厂房设计

1、位置:位于右岸牛坑溪出口左侧山坡坡脚处

2、厂房建筑物级别的确定-----洪水标准

3、水轮机选型

1)水头Hmax、Hmin、Hr选择

① Hmax的确定

校核洪水位+机组满发

设计洪水位+机组满发

正常蓄水位+一台机组发电

②Hmin的确定

设计低水位(即设计死水位) +机组满发

③Hav的确定

加权平均水头可近似为(Hmax+Hmin)/2 ,对于引水式水电站设计水头Hr=Hav。2)水轮机主要参数选择

根据水头工作范围和设计水头查资料初选水轮机型号。

①转轮直径D1的计算

②计算单位转速

③计算效率修正值和单位流量的修正值

④检验水轮机实际工程范围

⑤计算允许吸出高度Hs

4、主厂房的尺寸

1)主厂房的长度:

机组段长度×机组数+装配场长度+边机组段加长

2)主厂房的宽度:

由发电机层、水轮机层和蜗壳层三层的布置要求来共同决定。

主厂房的高度3).

首先定出各层的高程,才能确定主厂房的高度。水轮机安装高程、尾水管底板高程、水轮机层地面高程、发电机层地面高程、吊车轨顶高程、厂房顶高程

八、泄空洞设计

1、设计标准:在10~15天内,从正常高水位160放水至死水位,拟定冲砂放空孔的洞径

2、型式:即确定或说明洞内流态及出口消能方式,需要考虑放空孔是设计成有压孔洞不是无压孔洞?或者利用导流隧洞改建。另外还闸门如何布置?

3、位置及高程:布置在左岸还是右岸、进口高程(淤沙高程以下1~2米)

九、导流建筑物---导流隧洞

1、导流标准

2、导流建筑物的级别

3、导流方式:导流隧洞(一次断流)、分期导流若采用导流隧洞:要考虑布置在左岸或右岸、确定进口底板高程、出口底板高程、隧洞洞径D

排洪方式

排洪方式

排洪方式: 1.井(塔)—管(洞)式;2.斜槽—管(洞)式; 3.截洪沟; 4.溢洪道; 5.截洪坝—管(洞)式

上游式尾矿堆积坝浸润线计算探讨 一、前言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下简称《尾矿规范》)规定,尾矿坝设计必须进行渗流计算。渗流计算的目的是提供各种工况的浸润线、逸出渗透坡降和渗透流量,以供分析坝坡静力(动力)抗滑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确定排渗设施的结构断面。 对渗流计算的方法,《尾矿规范》提出:1、2级山谷型尾矿坝应按三维计算或由模拟试验确定;

3级以下尾矿坝应按附录三进行;渗流计算中要考虑尾矿滩面放矿水流的影响。 首先应指出,尾矿堆积类型除上游式外还有中线法和下游式(包括一次筑坝法),规范提出的浸润线计算方法仅针对上游式是因为上游式尾矿库占我国尾矿库总数的绝大多数,本应是规范的重点,同时中线式尾矿库因下游坝体是旋流分级的粗尾砂,颗粒较均匀,渗透系数大,坝基设置可靠的排渗层,浸润线基本上在排渗层内。而下游式或一次筑坝的尾矿库,尾矿不堆坝,堆存尾矿的浸润线对基本坝体的安全已不重要。 其次,尾矿库的类型除山谷型外,还有傍山型和平地型,它们与山谷型的区别就是堆积坝体浸润线面的前沿宽度与下游逸出宽度基本一致,不存在山谷型尾矿库平面上渗流集中的三维问题。《尾矿规范》通过化引滩长和化引库水位仅解决滩面放矿水流的问题。既然着重提出山谷型尾矿库就必然有三维计算问题,关于三维计算是否必须进行,未要求论证 第三,上游式尾矿库以中、低浓度放矿时,滩面(包括水下)尾矿沿程自然分级,按平均粒经大小,渐变形成尾中砂、尾细砂、尾粉砂、尾粉土、

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斜心墙土石坝方案设计任务书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何爱明 学院名称: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031 学号: 1006321125 指导教师:冯隽 教师职称: 研究生 学历:硕士 2013年 3月 20 日

长春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注:任务书中的数据、图表及其他文字说明可作为附件附在任务书后面,并在主要要求中标明“见附件”。

附件:工程概况 1 流域概况 虞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南向西北,全长约122公里,流域面积2558平方公里,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平方公里。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和盆地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流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的沙岩、页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 气候特征 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为12.8度,最高气温为30.5度,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5.3度,发生在1月份。 表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度) 表2 平均温度日数

2.2 湿度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和4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为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67~86%。 2.3 降水量 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毫米,最小为61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毫米。 表3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2.4 风力及风向 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米/秒,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水库吹程为15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风速14m/s。 3 水文特征 虞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实测短期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虞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700秒立米,而最小流量为0.5秒立米。

土石坝设计开题汇报.doc

土石坝设计开题报告 是我们写的时候需要写的,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土石坝设计,大家一起阅读吧! 土石坝设计开题报告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一种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坝坡(或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的应用方法。 2.熟悉坝坡(或边坡)稳定分析步骤,判断坝坡(或边坡)的稳定性,并得出其稳定安全系数。 3.掌握各种参数对坝坡(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于今后的设计或施工工作中更好地进行稳定控制,保证坝坡(或边坡)的安全。 二、实验内容或设计思想 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面板堆石坝或土石坝相关工程资料,应用理正边坡软件对坝坡进行稳定分析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三、实验环境与工具 实验平台:Windows 系统操作平台。 软件:理正、AutoCAD。 四、实验过程或实验数据 1.工程名称:湖北小溪口工程坝体下游边坡稳定分析。 2.坝型:面板堆石坝 3.坝体标准剖面图(经镜像处理后) 4.坝体分区简述 根据坝体标准剖面,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为混凝土面板、垫层、过渡层、堆石区、下游护坡、堆石排水棱体等。

垫层料位于混凝土面板下面,根据面板坝对垫层料的要求:半透水性、高渗透稳定(并有自愈功能)、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及对细砂起反滤作用,设计垫层料水平宽度为3m。垫层料应为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为75mm,小于5mm含量占30%~40%。垫层料是经过两种方式获得的:其一,由河床天然砂砾石掺20%人工砂所得;其二,料场石料经加工,并适当掺配而得。现场试验证明,这两种方式所得到的垫层料其压实干容重23kn/m ,孔隙率15%,渗透系数0.001cm/s。 过渡料水平宽为3m,垫层料与过渡料以相同厚度平起并同时碾压。为保证过渡料的反滤作用,确保各接触面的施工质量,必须按先铺粗料,清理合格后再铺细料的顺序施工。垫层料和过渡料接触界面上大于300mm颗粒必须清除。 主堆石对面板起支撑作用,因此要求具有足够的密度和必要的变形模量,以减少其变形量。铺层厚度0.8~1.0m,最大粒径600mm,5mm含量10%~15%,填筑干密度21.5kn/m ,孔隙率23%。 5.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内容,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软件安装。 安装了2013版AutoCAD和理正岩土计算软件。 (2). 熟悉工程资料。 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熟读资料,了解工程构造,熟悉工程数据等。 (3). 绘制工程断面CAD图。 根据老师提供的工程资料,运用AutoCAD2013版绘制工程断面CAD图。在此做到数据、比例等与资料完全相同,要特别

金家坝土石坝设计说明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专项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 设计题目:土坝设计(金家坝水利枢纽)班级:水电1141 姓名 指导教师:老师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水工教研室 2013 年 12 月 23日

目录 前言 (3) 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4) 2 枢纽布置 (8) 3 土坝设计 (9) 4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水工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水工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开始于2013年12月15日,结束于2013年12月23日。设计期间在孙立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设计得以很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1. 基本资料 1.1基本资料 1.1.1工程概况 水电枢纽工程位于乌江流域下游一级支流甘龙河的中游。河流全长106km,河道天然落差804m,平均比降7.1‰,流域总集水面积1700km2。 1.1.2设计依据 本阶段对上述内容进行复核。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按照水库总库容划分,本工程为二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中的挡水坝、岸坡式溢洪道和引水洞进水口建筑物级别为2级,引水发电系统和电站厂房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洪水设计标准为:挡水坝和岸坡式溢洪道的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100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2000年;厂房的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50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200年;消能防冲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为50年。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一组)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地形、地质资料。 某河流位于山区峡谷内,全长约122km,两岸地势高峻,土石坝坝址处位于其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为梯形河谷,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河床宽约220m,河床基面高程为490.0m。坝址一带均为原生黄土,河槽底部有深4~5m的沙卵石。 2、水文水利计算资料如下: 正常高水位526.0m,相应下游水位492.0 m; 设计洪水位527.0 m,相应下游水位495.0 m; 校核洪水位528.0 m,相应下游水位496.40 m; 死水位516.2 m; 3、气象地理资料如下: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2m/s 水库吹程:1km; 该地区地震烈度5度。 4、建筑材料资料如下: ①该坝址附近壤土比较丰富,蕴藏量约为500万m3,河床中有沙砾料可供开 采,运距约1.5km,但储量仅为15万m3,距坝址5km处可开采块石,交通较方便; ②壤土试验有关指标:干容重16.5kN/ m3,浮容重10.6kN/ m3,饱和容重 20.6 kN/ m3,粘结力19Kpa,内摩擦角18度,渗透系数2.4×10-5cm/s; ③可供作堆石排水体的石料有关指标:比重2.71,干容重19.50 kN/ m3, 饱和容重22.30 kN/ m3,浮容重12.30 kN/ m3,湿容重20.30 kN/ m3,内摩擦角31°,渗透系数2×10-2cm/s。 二、实训要求 1、根据所给资料规划工程布置;绘制其布置图 2、试按选择坝形设计土石坝,按比例绘制其剖面图并做必要的计算; 3、画出防渗、排水和护坡等细部构造,标明必要的尺寸和高程; 4、编制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设计图手绘、机打均可)

土石坝设计报告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1、综述 (4) 1.1、基本资料 (4) 1.2 、综合说明 (14) 2.坝型坝址选择 (15) 2.1坝型选择 (15) 2.2工程等别确定 (15) 3.坝体布置 (16) 3.1溢流坝段布置 (16) 3.2泄水孔坝段布置 (16) 4.非溢流坝设计 (17) 4.1、剖面尺寸拟定 (17) 4.2、荷载极其组合 (19) 4.3、坝体抗滑稳定计算 (22) 4.4 、坝体应力计算(选做) (22) 5.溢流坝设计 (24) 5.1、溢流坝剖面确定 (24) 5.3消能防冲设计 (30) 6.坝身泄水孔设计(略) (32) 7.坝体构造 (32) 7.1坝顶 (32) 7.2坝内廊道 (33) 7.3坝体分缝 (34) 7.4坝体止水与排水 (36) 7.5、大坝混凝土材料及分区 (36) 8.地基处理设计 (38)

8.1一般规定 (38) 8.2 坝基开挖 (38) 8.3 坝基固结灌浆 (39) 8.4 坝基防渗与排水 (39) 总结 (41) 参考文献 (42)

前言 本次水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熟悉水闸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让我们对以前所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中水闸做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本设计作者水平有限,所以设计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指出以便纠正和改进。 编者 2011-10-28

1、综述 1.1、基本资料 1.1.1、工程概况 C重力坝是规划中某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的第11级,也是某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推荐的首期开发的4个骨干工程之一。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约113987km2,多年平均流量172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42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732.00m,相应库容2.412亿m3,死水位727.00m,相应库容1.914亿m3,调节库容0.498亿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共装5台220MW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100MW。 1.1.2、地形 坝址处于河道S形拐弯下游出口处,正常蓄水位732m处河谷宽约412m。右岸山坡坡度约60°左右,左岸高程710m以上为山坡,坡角为25~36°,以下为河流阶地,阶面宽约74m。左岸河漫滩宽约126m,河漫滩在坝址上游长约240m,下游长约300m。主河床位于右岸,枯水位河床宽约100m,水深约10m,水流湍急。坝基右岸为玄武岩,左岸为白云岩,右河床与左岸漫滩之间为基岩凸起小岛。地形条件有利于布置厂坝导墙兼施工导流纵向混凝土围堰。 1.1.3、工程地质: 1、库区地质:德山水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西城峪至北台子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 2、坝址地质:ⅰ地貌:坝址位于扬查子村南300m处,为低谷丘陵地区,两岸相对高差不大,河谷开阔,宽约300~400m上下游两公里范围内,河道S 形拐弯,主河槽位于右岸。枯水期河床宽约100m,由于受河流侧向侵蚀两岸地形不对称。右岸坡度较陡约60°左右,左岸较缓坡角为25~36°,河床中除漫滩外,左岸还有三级阶地发育,一、二级阶地高程自700~710m。三级阶地与缓坡相接直达山顶。覆盖层厚度为7~12m的砂砾卵石冲积层。ⅱ岩性: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

某尾矿库闭库设计方案

目录 1、总论 (1) 1.1编制目的 (1) 1.2库区概述 (1) 1.2.1库区位置、交通 (1) 1.2.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1) 1.3编制依据 (4) 1.4尾矿库现状 (6) 1.4.1原设计简述 (6) 1.4.2尾矿库现状 (7) 2、库区地质概况 (8) 2.1区域地质概况 (8) 2.2库区地质概况 (9) 2.3气象 (9) 2.4水文地质 (9) 2.5工程地质 (10) 2.6环境地质 (11) 2.7地震 (12) 3、尾矿库现状安全性分析 (13)

3.1尾矿库现状 (13) 3.2尾矿坝安全性分析 (13) 4、尾矿库应治理的内容 (15) 5、闭库方案设计 (16) 5.1放缓坝坡 (16) 5.2沉积滩处理 (16) 5.3防洪 (16) 6、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 (18) 7、投资估算 (19) 8、尾矿库安全专篇 (20) 8.1设计依据 (20) 8.2尾矿库安全设施设计概述 (22) 8.2.1放缓坝坡 (22) 8.2.2沉积滩处理 (22) 8.2.3防洪 (22) 8.3尾矿库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23) 8.3.1尾矿库对周边环境危害分析 (23) 8.3.2洪水危害分析 (23) 8.4安全机构的设置及管理 (23) 9、主要问题与建议 (25)

1、总论 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山西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六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同时配合山西省非煤矿山资源整合。省、市及县政府决定对本辖区内的非法、验收不合格以及库容极小等尾矿库进行关闭。杜绝不安全源,消除不安全隐患。为此,受交城县安监局委托我院对交城县西冶春明选矿厂尾矿库进行闭库设计。 1.2库区概述 1.2.1库区位置、交通 库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水峪贯镇西冶村西北约0.5Km处的沟谷中,行政区划隶属交城县水峪贯镇西冶村管辖。 水峪贯镇距交城县城约40Km,有省级公路(古吴线)相通,西冶村在水峪贯镇西北相距3Km处的古吴线路边。库区与古吴线公路有简易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1.2.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库区属于狐偃山地区,为中低山区,山峦起伏。区域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一般在1665-1200米之间,地形坡度为20°-50°之间。最高点位于西部,海拔标高1665m,最低点位于东部,海拔标高1200m,相对

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前言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 工程提要 E 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s m /3,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s m /3。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s m /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s m /3;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 ,共2.4×104kw ;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 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 ,库容约为 3.85亿m 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 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2 洪水调节计算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设Q =,/16803s m (p=1%), 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校Q =2320m 3/s ,(%05.0 p )。

尾矿库洪水计算资料

12 结论与对策建议 1 5.1.3暴雨洪峰对废水回用的影响 根据1:2000地质图可算出尾矿库汇水面积F=0.8km2,主槽流域长度L=1.15 km ,河槽底平均坡度降i=0.156,由于尾矿库库内大部分土质是砂质粘土,根据尾矿库安全评价报告,土壤入渗率u=4.2mm/s,流速系数Φ=0.85。由该区水文手册可知,该地区年平均最大降雨量H24=140 mm,变差系数Cv=0.42,偏差系数Cs=3.5,Co=1.47,雨力递减系数n=0.7。 根据暴雨频率标准的规定,库容10-100m3的尾矿库,洪水设计频率按30年一遇,50年校核。则由洪峰流量推理公式可算出洪水流量。 Φ.S.p.F Qp=0.278 C.n 式中:Qp—p年一遇洪水流量,m3/s; Φ—速流系数; S—年平均最大降雨量,140mm; P—洪水设计频率,年; F—尾矿库汇水面积,km2; C—变差系数; n—雨力递减系数。 由公式算出30年一遇洪水流量Q30为m3/s。 尾矿库排水涵洞采用钢筋砼结构,过水端面尺寸宽1.8米,高1.6米(双格涵洞),洞底坡底i=0.03,浅洪流量为17.54m3/s,最大流速为6.1m/s,涵洞浅洪量能满足最大洪水量泄洪需要。 雨水主要积存在尾矿库内,目前尾矿库干滩长度为250m,尾矿库设计规范要求干滩长度不小于80~120m,则尾矿库蓄积雨水至少还有130m长的干滩长度,存量在1000m3以上。尾矿坝下游建有回用水池,容积为300m3,蓄积于尾矿库中的雨水在枯水季节可通过回用水池供日常生产用水使用。在30年一遇暴雨强度下,尾矿库可连续20.4分钟蓄积雨水。 可以认为暴雨时生产废水全部蓄积在尾矿库内,不向环境排放,蓄积水经回用水池后回用于生产。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老师:李培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1310143 成绩评定: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基本材料 (2) 1.1水文气象资料 (2) 1.2地质资料 (2) 1.3地形资料 (2) 1.4工程等级 (2) 1.5建筑材料情况 (2) 二、枢纽布置 (3) 三、坝型选择 (4) 四、坝体剖面设计 (5) 4.1坝顶高程计算 (6) 4.1.1 正常蓄水位 (6) 4.1.2 设计洪水位 (7) 4.1.3 校核洪水位 (8) 4.2坝顶宽度 (9) 4.3坝坡 (9) 五、坝体构造设计 (10) 5.1坝顶 (10) 5.2上游护坡 (10) 5.3下游护坡 (10) 5.4防渗体 (10) 5.5排水体 (11) 5.6排水沟 (11)

一、基本资料 1.1水文气象资料 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 1.2地质资料 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1.3地形资料 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 1.4工程等级 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设计洪水位328.31m,校核洪水位330.66m,河床平均高程24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0m。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1.5建筑材料情况 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报告范例

万州区苎溪河库岸综合治理4#护坡、挡土墙和土石方回填单位工程验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重庆恒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批准:审查:校核:编写: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工程投标 (5) 3.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8) 4.主要施工方法 (12) 5.施工质量管理 (18) 6.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27) 7.价款结算与财务管理 (29) 8.经验与建议 (30) 9.附件 (31)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工程简介 1.1.1 地理位置 万州区苎溪河库案综合治理工程4#地段,位于万州区北滨路长江制药厂外侧,库岸线长约800多米,东起318国道关塘口段,西至老万一桥场地中部靠苎溪河万州新大桥与天子路万开路相通。万州区苎溪河库案综合治理工程4#地段工程分为一、二两个治理阶段,高程160.3米以下工程是一期治理工程,现已基本完成。高程160.3米至177.3米段工程属二期治理项目。 1.1.2 主要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根据施工合同(合同编号:冠荣工合09-07-15)的规定,万州区苎溪河库案综合治理工程4#地段工程内容包括: 护坡、挡土墙、土石方回填施工。 1.1.3 完成工程量对比情况见表。 完成工程量一览表

1.1.4工程投资及工期 本单位工程计划投资总额为24502843.78元,合同投资金额为按实结算,实际完成投资金额为20000000.00万元。 本单位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7月6日,竣工日期:2009年12月30日,实际竣工日期:2010年11月23日。 1.2 气象及水文 本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5℃;无霜期多年平均在30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169mm,最大年降雨量1408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800~2100h;最大风速达4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洪水汛期为5~10月份,主汛期为7~9月份。由于本工程施工期间雨水偏多,年初汛期提前进入,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引水总干渠加固工程施工期雨天统计情况见表1.2.1。 表1.2.1 施工期雨天统计表 1.3 工程地形地质 1.3.1地质条件 经勘察,本工程区域内属多层结构土体类型。在低山丘岗、堆积岗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 范,sl2742001 篇一: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1、2、3级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4、5级土石坝应参照执行。坝高超过70m的碾压式土石坝,不论等级均应按本标准执行。 对于200m以上的高坝及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工程应作专门研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722-1986 爆破安全规程

GB50201-1994防洪标准 GB50290-19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L / T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D220-19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DJ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SDJ218-19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观测技术规范 SDJ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L52-19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SL174-19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3总则 3.0.1 为了反映近年来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重大进展,对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以适应当前土石坝建设的需要。

2011版尾矿坝设计手册

2011最新版《尾矿手册》上、下册 主编:张明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册数规格:上下册 16开精装 定价:688元优惠价:350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综述

第—章尾矿的形成 第二章选矿与尾矿 第三章尾矿的类型 第二篇尾矿减排技术与综合管理对策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尾矿的成分与性质 第三章尾矿利用现状 第三篇尾矿坝的设计与操作实施 第一章尾矿设施 第二章尾矿的输送系统 第三章尾矿库(坝)的筑坝方法 第四章尾矿的动力特性及坝体稳定性分析 第四篇细粒尾矿及其堆坝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技术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细粒尾矿级配和库内沉积规律及其物理力 乏特陛 第五篇金属矿山尾矿处理新方法新技术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金属矿山尾矿的处理新方法

第三章金属矿山尾矿的输送系统技术 第六篇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与资源化 第一章金属矿山尾矿水的净化与回水利用 第二章从尾矿中回收有用金属与矿物 第七篇有色金属行业尾矿综合处理与利用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进展 第八篇尾矿资源利用与尾矿建材开发技术 第一章熔制型尾矿建材开发利用 第二章烧结型尾矿建材开发利用 第三章水合型尾矿建材开发利用 第四章胶结型尾矿建材开发利用 第九篇尾矿库(坝)监测与安全检查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尾矿库(坝)监测工作 第十篇尾矿库病害事故分析与预警及治理技术

第一章尾矿库安全度分类与安全管理对策 第二章尾矿库病害事故分析及治理 第十一篇尾矿库安全监管与矿山职业卫生管理第十二篇矿山尾矿工作业操作标准与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第十三篇尾矿工职业技术考核测评 第十四篇矿山尾矿综合开发利用与安全管理实践经验专家建言

水库挡水坝设计说明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夏季学期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名称: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温泉水库枢纽——挡水坝初步设计(2-6) 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7 月 15 日至 2014 年 7 月 26 日,共 2 周 1.枢纽概况 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2. 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枢纽工程设计,要进行设计构思、方案论证、计算分析、编制工程图、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各阶段要求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3. 设计容 (1)枢纽布置,包括枢纽方案选择,大坝的平面布置。 (2)挡水坝的剖面和构造设计 (3)挡水坝的渗流设计 (4)挡水坝的稳定设计 4. 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应少于1万字。 (2)CAD绘制A2号图纸一:在地形图上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下游立 视图,交电子版图纸。 手绘1号图纸一:大坝典型剖面图,细部结构图2~3个(项目自定),比例尺自定。5.主要参考文献 (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SL274-2001).:中国水利水电,2002 (2)林继镛主编. 水工建筑物(第四版). :中国水利水电,2006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2014年 6月 25日

目录 1.设计基本资料 (3) 1.1 枢纽概况 (3) 1.2 流域概况 (3) 1.3 枢纽任务和规划数据 (3) 1.3.1 特征水位 (3) 1.3.2 防洪标准与安全泄量 (3) 1.4 自然条件 (4) 1.4.1 地形 (4) 1.4.2 地质 (4) 1.4.3 水文气象 (5) 1.5 建筑材料 (6) 1.6 其它资料 (7) 1.6.1 外来材料 (7) 1.6.2 交通 (7) 1.6.3 施工动力、劳动力情况 (7) 2.枢纽布置 (7) 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7) 2.1.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 (8) 2.1.2 工程规模 (8) 2.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9) 2.2.1 坝址的选择 (9) 2.2.2 坝型选择 (9) 2.2.3 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 2.3 枢纽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10) 3.坝工设计 (10) 3.1 坝型选择 (10) 3.2 坝体断面设计 (11) 3.2.1 坝顶宽度 (11) 3.2.2 坝底高程 (11) 3.2.3 坝坡与马道 (11) 3.2.4 坝顶高程 (12) 3.2.5 防渗设施 (16) 3.2.6 排水设施 (17) 4.挡水坝渗流计算 (18) 4.1 单宽渗流量计算 (18) 4.2 总渗流量计算 (26) 5.稳定计算 (25) 5.1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25) 5.2 安全系数试算 (26)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土石坝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Ⅱ)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2008级 1 设计题目 黑河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 2 主要内容 本工程采用混合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下游环境与生态用水。该枢纽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坝体防渗体材料采用粘土;泄洪建筑物为布置在右岸的水工隧洞;引水发电隧洞亦布置在右岸。 枢纽主要工程参数: (一)发电及水库特征 (1)、本电站装机容量_________万千瓦。 (2)、水库校核洪水位:_________m; 水库设计洪水位:_________m; 水库正常蓄水位:_________m,设计死水位:_________m; 正常蓄水位以下相应水库库容________m3。 (3)、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发电厂房。 (4)、坝底高程为 ______ ___m。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__ ___m/s,库面吹程__ ___k m,风向与坝轴线垂直。 (6)、土石坝坝型为粘土__ ___堆石坝。 (二)地震设计烈度为度。 (三)河床处坝基相对不透水层埋深_____ ___m。 (四)其他 ___ __。 黑河水利枢纽设计资料说明: 黑河水利枢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江河干流水电规划“一库七级”开发方案的龙头水库梯级电站。首部枢纽距九寨沟县县城约74km,厂区距九寨沟县县城约54km,若尔盖—九寨沟公路从工程区通过,对外交通方便。 (一)水文 (1)流域概况 白水江系白龙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山脉东麓,分为黑河和白河两源,两源于黑河桥汇合后始称白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九寨沟县白河乡、安乐乡、城关、双河乡,自柴门关出四川境,流入甘肃省文县,于碧口汇入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白水江九寨沟县境内河道长约50km。该河段南部与平武县境内的火溪河为界;西南部与松潘县岷江源头分水;西北毗邻黄河的黑河流域;北接白龙江。

“尾矿库设施管理制度”

该资料详见:《《现代尾矿设施设计与管理维护技术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实用手册》“第七篇尾矿设施的操作运行维护管理”P1017 尾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做好选矿厂尾矿的排除、输送、堆存和尾矿库的防洪排洪、回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运行,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严防发生危害本企业和其他工农业生产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各厂矿企业应根据设计意图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尾矿设施维护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下面选录云锡公司尾矿设施维护管理办法(草案)供参考。 云锡公司各厂尾矿设施维护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总则 一、尾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做好选厂尾矿排除、堆存、回水及防洪排洪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保证其安全使用,严防发生危害本企业和其他工农业生产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二、对新建尾矿设施,各厂应认真做好尾矿设施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验收工作。 三、尾矿库要有三年以上的储备容积,当储备容积不足时应及时进行新尾矿库的建设,以免临渴掘井,造成被动。 四、各选厂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实际需要设立一定的尾矿管理机构(工段、小组)并配备足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和维护管理办法负责尾矿设施的维护管理。 五、尾矿设施各组成部分,应制订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制度等,以保证操作维护的正常进行。 六,选厂应根据生产计划及尾矿设施的具体情况,编制尾矿工段的作业计划(包括年、季度)及厂大修计划(年、季)。作业计划为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大修计划应列出所需设备、器材、劳力与作业计划,一并报公司备案。 七、对于新建尾矿设施,设计前,选厂应向设计部门提供必要的尾矿设计基础资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略) 第三章尾矿输送系烧的维护管理 一、任务要求 经常使用输送管渠和砂泵站处于良好状态,对输送系统进行经常巡视和定期检查,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以保证尾矿排除和堆积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输送管渠 (一)分班分段固定专人认真进行巡视检查,当发现有淤积、堵塞、磨通、渗漏、坍塌、沉陷等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排放出来的矿浆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危害。 (二)备用的管渠应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便检修或出事故时能立即轮换使用。

坝工部分以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为主的土石坝水利枢纽设计毕设说明书

说明书 摘要 该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本工程拦河坝为碾压式粘土心墙土石坝。由于山区水位暴涨暴落,所以设置成兴利库容和拦洪库容完全不结合,即正常蓄水位和汛限水位均为2822.5米。本设计是侧重于坝工部分以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为主的土石坝水利枢纽设计。 第一步,通过调洪演算得到最佳的溢流堰孔口净宽和堰顶高程方案,比较不同类型的土石坝在施工特点,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优劣,最终确定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并且初定了大坝的轮廓尺寸。然后通过土料设计,对照指标确定了砂砾料场及粘土料场的位置。再次选择坝体的三个典型断面对大坝进行渗流计算,画出流网图,校核渗流逸出处的渗透坡降确定是否满足要求。然后通过vb编程进行稳定分析,最终进行坝体细部构造设计。 第二步,进入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大坝的型式及坝址和坝轴线。另外确定该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等。 第三步,进入第二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泄水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定为泄水隧洞。然后进行轴线选择和水力计算,从下泄能力、净空余幅、挑距和冲刷深度等方面校核设计的可行性。最后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第四步,进行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导流标准,施工分期。定出开始日期、截流日期、拦洪日期、封孔蓄水日期、初始发电日期和竣工日期。 最后进入专题设计,隧洞衬砌应力计算,利用理正岩土分析软件,计算衬砌及配筋。 本设计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为基本设计依据,外加参考了与土石坝的有关资料和书籍。由于知识有限,对于本设计中的不妥及错误之处,恳请批阅批评指正。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束一鸣,王玲玲,苏怀智等老师的知道,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设计共历时9周。 关键词:粘土心墙土坝 Abstract 目录

土石坝-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南沟门水库枢纽布置 及粘土心墙坝设计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工113 学生胡健 指导教师王瑞骏 2015 年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毕业设计的目的,本设计的课题来源于南沟门水库枢纽的工程实际,本设计的课题类型属于设计类。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选题目的: (1) 本设计主要解决南沟门枢纽布置,以及粘土心墙坝的设计; (2)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全面人才。 2.选题意义: (1) 南沟门水利枢纽主要向延安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及当地城乡生活用水,改善灌溉条件,并利用供水进行发电;南沟门水库工程工程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境内,由葫芦河南沟门水库、洛河引洛入葫马家河引水枢纽和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该水利枢纽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其永久泄水建筑物导流泄洪洞、溢洪道按2级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南沟门水库位于洛河支流葫芦河下流,距黄陵县城约20公里。水库坝址距河口3km,控制流域面积5443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约99.9%,工程由拦河坝、泄洪洞、引水发电洞、泄洪道组成。马家河引水枢纽位于洛河中游洛川县西北约12km的马家河村,距下游交口河水文站约38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548平方千米,占洛河流域总面积的42.9%。引洛入葫输水隧洞洞长6.115km。 (2) 由于延安市境内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陕西省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规划建设的延安石油化学工业区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延安石油工业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区建设步伐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修建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可以解决延安石油工业区用水问题、灌溉条件等问题,而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伦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铅山县天柱山乡境内,距县城约50km,坝址地处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是铅山河流域内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控制性工程。 铅山河是信江中上游南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流域东邻石溪水,西毗陈坊河,南靠武夷山,北抵信江,集雨面积1255km2。流域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铜矿著称。铅山河流域理论电力蕴藏量约14×108 kW·h,初步查明的可开发水电装机有18.46×104 kW,可开发电量6.7×108 kW·h,其水力资源之丰富为信江之冠。 经综合分析论证,伦潭工程规模基本选定为:水库正常蓄水位252.0m,死水位230.0m,防洪限制水位250.0m,防洪高水位为254.70m,相应防洪库容为0.261×108m3,调节库容0.938×108m3,水库总库容1.798×108m3;灌溉农田面10.62万亩;电站装机容量20.0MW;枯水季节能为下游工矿企业补充1500×104m3生产生活用水。 在发电方面:电站装机2×10.0MW,年发电量6074×104kW.h,保证出力4520kW,年利用小时3037h;在供水方面:枯水季节能补充下游工矿企业生活生产用水1500×

104m3。 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 2.1 设计的基本资料 2.1.1水文气象 伦潭水利枢纽坝址处于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杨村水为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武夷山脉读书尖。河流自南向北流经篁碧、港口、天柱山、港东、杨村、五都等地,在下坂与石塘水相汇后称铅山河。杨村水主河长70km,流域面积465km2,河道平均坡降6.6‰。伦潭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2km2、主河长41.9km,流域平均宽度5.77km,主河道平均比降11.62‰。坝址附近无水文测站,选择铅山河流域内铁路坪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由1959年至2000年共42年径流资料,推求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1.0m3/s,C v=0.31,C s=2.5C v,多年平均径流深1438.8mm,多年平均径流量3.48×108m3。铅山河为雨洪式河流,洪水与暴雨相应,多发生在4~9月份,洪水主要由锋面雨形成,台风雨也能形成较大洪水。经分析计算,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校核洪水标准(P=0.1%),相应洪峰流量为2640m3/s,洪量W1=87.73×106m3、W3=155.17×106m3;设计洪水标准(P=1%)、相应洪峰流量为1500m3/s,洪量W1=52.06×106m3、W3=92.08×106m3。铅山河属少泥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55×104t、推移质输沙量1.82×104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