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成反问句)

②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很多。(改为比喻句)

③周瑜派来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④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改为感叹句)

2.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

A .排比

B .比喻

C .比较

D .举例子

3. 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①星星一闪一闪的。

②花儿开了。

4.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余爷爷:听说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送上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

(3)“真娇气,我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改成礼貌说法)

6. 照样子写句子。

例:风吹跑了妹妹的圆帽子。

风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①小鸟在树上叫着。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

7. 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画“√”,是拟人句的画“△”。

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______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______

③走了不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

④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______

8. 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刘三姐的歌声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______

②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______

③莫怀仁把刘三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______

④整个大街上,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______

9. 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______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陈述句:______

10.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______

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______

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______

11.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

(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

(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12.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改成陈述句)

13. 按要求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巴住了墙。

(改为“被”字句):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

(2)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

1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许多猎人还被瞎熊咬死了。(改为“把”字句)

②国王不是愁得连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吗?(改为陈述句)

③动人的琴声如同在弹奏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修改病句)

④小树叶在风中摆动着。(改为拟人句)

15. 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改为“把”字句)

16.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17. 课文内容我知道。

(1)《敕勒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夜宿山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8.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涅利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那个平台上。(缩句)

(2)小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修改病句)

(3)他强壮得就像一头小公牛。(照样子,完成句子)

①他灵活______。

②湖面平静______。

1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照例子,写出玫瑰花开放的样子)玫瑰花______ 。

(2)它们逆风面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用关联词语把上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句子补充完整。

爷爷______ ,“营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20. 完成比喻句。

①弯弯的金水河像______横贯东西。

②御花园里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如同______一样美。

③故宫就是一座______。

21.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例1:云霞在天边飘荡。(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______夜空中闪烁着______星星。

(2)例2: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万里长城像______,在山岭中连绵起伏。

22.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

③能不忆江南?______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最后一句有三处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

23. 按要求写句子。

(1)平静的湖面好像一面镜子。

______ 好像______。

(2)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当作妹妹把一匹马柳条

24. 照样子,写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______的天鹅在水里______地游来游去。

(2)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空瓦蓝瓦蓝的,像______ 。

(3)山坡上种着一大片美丽的百合花。

村子前______ 。

25. 用比喻的手法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山洪咆哮着,像______,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②春雨好像______,流进麦田。

③“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______。

④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像______。

26.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

27.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28. 按要求写句子。

①艳丽的蔷薇开放了。(改写为拟人句)

②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改写为比喻句)

③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用画线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29. 下列古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A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比喻)

B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拟人、对偶)

C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比喻、对偶、反问)

30. 我能写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______

(2)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住不惯”。______

作用:______

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就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就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就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要点 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 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 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 修辞专项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 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三、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 1. 浪费也是犯罪吗() 2. 浪费怎么不是犯罪() 3. 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4. 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5.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 四、选择 1. 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A.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涅利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那个平台上。(缩句) (2)小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修改病句) (3)他强壮得就像一头小公牛。(照样子,完成句子) ①他灵活______。 ②湖面平静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写成反问句) (2)蟋蟀在平台上鸣叫。(改写成拟人句) (3)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改写成陈述句) 3. 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4. 照样子写句子或者片段。 ①例:调皮的雨点儿在河面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写句子) ②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许多猎人还被瞎熊咬死了。(改为“把”字句) ②国王不是愁得连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吗?(改为陈述句) ③动人的琴声如同在弹奏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修改病句) ④小树叶在风中摆动着。(改为拟人句) 6.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 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______ ②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______ ③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______ ④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______ 7. 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______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 束________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完整word版修辞手法阅读三年级

句子赏析及词语解释修辞手法---比喻一、 也就是利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相似点作比较就是打比方,比喻:(事物的特点包括:大小颜色、形态、作用。行为上的相似,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动作)喻体比喻词+本体+ 似的宛如仿佛犹如比喻词:像好像 比喻积累:太阳: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白云 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月亮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碧玉盘。 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星星 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彩虹 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雨 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春天的雨细如牛毛。. 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像在窗外挂了一幅珠帘。雾大雨刚过,远处的山如同披了一层轻纱。雪 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刚下过雪,马路上刚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刚下过雪,大地上像是盖了一个厚厚的大棉被。花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像一位站在 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水仙花很漂亮正鼓着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1.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 2. 照样子写句子。 课堂上,我们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 3. 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转述句) (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收集大臣来商议。(修改病句)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4)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4.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 ③能不忆江南?______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最后一句有三处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 秋天的______,______。 (2)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6.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 A .排比 B .比喻

初中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一、要点梳理 修辞手法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初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除此之外,语文知识中的修辞手法还有:白描、顶真(又名联珠)、互文、回环、双关、用典、引用、谐音、歇后、通感(又名移觉、移就)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修辞手法 知识精讲

二、方法点拨 (一)提问方式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该段文字。 3.这段文字好在哪里? 4.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 (二)答题模式 例1:怎样理解下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 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

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说“知音的传说”可以“发出细微的声响”,又将其比作飓风,发出“咆哮”,将“知音的传说”物化,具象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例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第一段加以赏析。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他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到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等待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指出修辞)。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写出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表达的感情),为文意的转折做铺垫(从形式上看作用)。 考点:修辞手法判断及分析表达效果。 重难点: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 易错点:常考修辞手法辨析不明,结合文章分析表达效果不够准确、全面。 题模一:单一修辞手法作用 三点剖析 题模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

三年级下册《复习修辞手法》研学案 班级:学号:姓名: 一、研学导航 (一)目标导航 1、能熟知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能够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能够把普通句子转换成含某一修辞手法的句子。 4、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二)学习准备:回顾所学过的修辞手法。 二、知识链接: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运用修辞手法能让我们的语言更生动形象,更活泼优美,更富有情感,因此要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掌握好并运用好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研学问题 (一)研学铺垫 1、我见过的修辞手法有: (二)研学练习 1、第一关:我能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A设问B反问C夸张 D 比喻E拟人F排比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2(.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5)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6)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2、第二关: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改成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 (2)教室里很安静。(改成夸张句) 夸张句: (3)天上正下着大雪。(改成比喻句) 比喻句: (4)风轻轻地吹动小树。(改成拟人) 拟人句: 3、第三关:我能找出下面语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我们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比作了______。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______,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______。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它们各有各的职能,分工负责,同时又互相连接,以便对环境作出综合判断,为主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1)文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 (2)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这段话概括了电脑住宅中电脑的三大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照样子写句子。 例:风吹跑了妹妹的圆帽子。 风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①小鸟在树上叫着。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 4. “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选一选。 “池子”比喻______,“河流”比喻______。 A.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5. 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______

修辞手法练习题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

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三年级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大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一、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比喻的手法: 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

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5、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6、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7、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8、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9、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3、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 练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拟人)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比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河水在流淌。(改成拟人句) ②这是一种巧合。(改为反问句) ③橡树挺立着。(扩句,至少扩写一处) ④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改为被字句) 2. 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其修辞手法。 ①牛群吃草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______ ②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奶牛。______ 3.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反问句。 (1)他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 (2)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 (3)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4)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4. 仿写拟人句。 例: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①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了。 5. 《望洞庭》一诗中,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_____ 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_____ (2)短文连用了两个______句,请你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 7.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8. 按要求,写句子。 (1)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2)人们注视着动静。(扩句) (3)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改拟人句) 9.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______ 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______ 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______ 10.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涅利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那个平台上。(缩句) (2)小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修改病句) (3)他强壮得就像一头小公牛。(照样子,完成句子) ①他灵活______。 ②湖面平静______。 11. 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为“被”字句):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 (2)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用画线词写一句话)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改成陈述句) 12.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仿写夸张句) ______ 13. 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写成反问句) (2)蟋蟀在平台上鸣叫。(改写成拟人句) (3)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改写成陈述句) 1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 1.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比喻句) 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划线词仿写句子)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用划线词仿写句子)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绿色的草地像______。 妹妹快活得像______,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 B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反问) C .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排比) 4. 按要求写句子。 ①人类的老师不就是大自然吗?(改为陈述句) ②漓江的水很绿。(改为比喻句) ③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为被字句) 5.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6. 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①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②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③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 B .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C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D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小圆虫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8. 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果。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我们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比作了______。 (3)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______,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______。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10. 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 秋天的______,______。 (2)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1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 【知识点精讲】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⑦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 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重点分析:“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作比较:他长得像他爸爸。 表猜测:这几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表想象: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 表举例:金堂有许多特产,像烤兔、荷叶茶……

题型; 1、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 B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2、按要求填空 “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这句话把()比作()。 二、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下面的句子是拟人句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三、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四、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三年级修辞小练习

三年级专项训练——修辞手法 到三年级,我们一共学习了五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比喻句的特点是:通常用“像”、“好像”、“好似”、“好比”、“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是”等比喻词。如: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见《秋天的雨》) 注意:1)有“像”、“好像”等的词语,不一定就是比喻句,要看是否具备本体和喻体。如:“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如:“小红长得像妈妈。”不是比喻句。 3)要求指出比喻句中的“把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时,它们的写法是“把本体比作喻体”、“用喻体比喻本体”。如:“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这个比喻句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用一枚枚邮票比喻红红的枫叶。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见《花钟》) 3.排比:排比就是把几个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排列在一起,中间通常用分号连接。 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见《富饶的西沙群岛》) 4.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已经确定的意思,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如: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见《科利亚的木匣》) 5.夸张: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如: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见《富饶的西沙群岛》)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判断下列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请你写在括号里。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3.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 4.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1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11.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12.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二、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 1.在雷锋日里,我们班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人物:像张智源、叶晓涵等。() 2.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3.花儿好像在朝我点头微笑。() 4.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练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常用修辞 手法练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句 一.在下面的比喻句中用“______”画出本体,用“~~~~~~”画出喻 1.苏堤和白堤宛如两条绿色的绸带。 2.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3.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岭中。 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5.榛树叶子全红了,像一团团火。 6.这湛蓝的天犹如圣地的窗帘。 7.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8.红旗像朝霞一样鲜艳。 9.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10.哪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二.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不是比喻句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是比喻句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陈小强长得像他爸爸。() 3.她像有说不出的高兴。() 4.一弯新月好似小船。()

5.他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6.八路军战士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 7.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色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8.这只小鸡像其他的鸡一样,喜欢吃小虫。() 9.森林中无数鲜嫩的蘑菇像一把把小伞,好看极了。() 10.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关系。() 11.刀子成熟了,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12.天空中的星星仿佛在对我笑呢!() 13.连绵的秋雨下着,空中像织着一张网,无边无际。() 14.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15.小草在大风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16.大桥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之上。() 17.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18.京杭大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上,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19.那娃娃咧开了小嘴,仿佛在对我笑。() 20.梧桐树叶子比较大,像人们摊开的手掌一样。() 三.下面的比喻句不完整,请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1.春天,小河的水像()一样,能照出你的模样。 2.银盘似的()高高挂在天空。 3.远处的马路像一条弯曲的(),伸向远方。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1.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 ③能不忆江南?______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最后一句有三处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下划线的词写句子)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仿写一个拟人句) 3. 照样子写句子或者片段。 ①例:调皮的雨点儿在河面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写句子) ②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4. 按要求写句子 (1)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仿写句子)(2)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仿写句子)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5)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用划线词写句子) (6)苹果树上挂着苹果。(扩写) (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缩句) 5. 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2)自然之道难道可以违背吗?(改成陈述句) (3)科学家研究苍蝇、蚊子年飞行的特点,发现了貝有优良性能的飞机。(修改病句) (4)例: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仿写拟人句) 6. 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要点 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三、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