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传染病

第十五章  传染病
第十五章  传染病

第十二章 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病理过程决定于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机体的反应,以及是否及时适当的治疗。 ?我国解放后,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消灭了天花、鼠疫等危害很大的烈性传染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卫生状况的改善,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的应用,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

第一节 结核病概论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

?其病变特征是结核结节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临床上常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ESR 加快等表现。

传播与流行

?TB 与社会经济状况、营养卫生条件关系密切。

解放前:TB 死亡率高达200~300人/10万 人口,占各种疾病死因之首。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 ,对人致病的主要类型为人型和牛型。人型发病率最高。

?2、TB 菌化学成分与TB 的关系:

结核杆菌为分枝杆菌,有荚膜,无鞭毛、芽胞、菌丝,无运动力。含有脂质、蛋白和多糖类三种成分:

?①脂质:

?特别是脂质中的糖脂更为重要。

?糖脂的衍生物之一称索状因子(cord factor ),可使病菌在培养基中蜿蜒生长。有索状因子的

结核杆菌在动物体内具有毒力。可破坏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注入动物体内可诱发结核结节形成。

?另一种糖脂为蜡质D (wax D ),将其与结核菌体蛋白一起注入动物体内,能引起强烈的变态

反应,造成机体的损伤。

?

磷脂还能使炎症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 ?硫酸脑苷脂可保护菌体不易被巨噬细胞消化。

?②蛋白:具有抗原性, ?与蜡质D 结合后,成为变应原,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 ?

糖核酸蛋白复合物为免疫原,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③多糖类:可引起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二)发病机理

?1. 传播方式、途径: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肺结核(主要是空洞型)病人在谈话、咳嗽和喷嚏时,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含菌的微滴,每个微滴可有1-20个细菌,带菌微滴直径小于5μm即可被吸入到达肺泡而造成感染。

?少数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包括含菌牛奶)经消化道传染。

?偶尔细菌亦可经皮肤伤口感染。

2. TB发病与否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

机体的反应性:

?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在TB的发病学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年龄、营养、生活、环境等。

3.机体的反应性:

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

两者同时产生,相伴出现,贯穿在结核病的过程中。

结核菌素蛋白与蜡质D同时注入动物体内,可引起超敏反应;若用结核杆菌核糖体RNA (rRNA)注入,则使动物产生免疫力,但不引发超敏反应。可能为不同的抗原成分激活不同的T细胞产生两种不同的细胞因子。

三、基本病变

?结核杆菌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属于特殊性炎症→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

?由于机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菌量及毒力和组织特性的不同,可出现以下不同的病变类型→有其特异性。

1.渗出为主的病变

?出现在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

?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早期病灶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很快被巨噬细胞取代。

?在渗出液和巨噬细胞内易查见结核杆菌。

?此型变化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说明与组织结构特性亦有一定的关系。

?渗出性变化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2.增生为主的变化

?当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则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

?形成具有一定诊断特征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

?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看见,三、四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见到。

?其境界分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半透明状,有干酪样坏死时则略呈黄色,可微隆起于器官表面。

结核结节(tubercle)

?由类上皮细胞(epithelioid cell)、Langhans巨细胞加上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

?巨噬细胞体积增大逐渐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染淡伊红色,境界不清。核呈圆或卵圆形,染色质甚少,甚至可呈空泡状,核内可有1~2个核仁。

?多数类上皮细胞互相融合乃形成Langhans巨细胞,直径可达300μm,胞浆丰富,核与类上皮细胞核的形态大致相同,核数由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有超过百个者。核排列在胞浆的周围呈花环状、马蹄形或密集在胞体的一端。

3.坏死为主的变化

?在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的情况下,上述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均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由于坏死组织含脂质较多(脂质来自破坏的结核杆菌和脂肪变性的单核细胞)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镜下见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干酪样坏死的形态特点,特别是肉眼所见对结核病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干酪样坏死物中大都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

干酪样坏死的结局

?干酪样坏死灶内含有多量抑制酶活性的物质,故坏死物可不发生自溶、排出,也不易被吸收。

?有时也能发生软化和液化,形成半流体物质。随着液化,结核杆菌大量繁殖,更进一步促进液化的发生。

?液化虽有利于干酪样坏死物的排出,但更重要的是可成为结核菌在体内蔓延扩散的来源,是结核病恶化进展的原因。

三种基本病变的关系

?渗出、增生和坏死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而且可互相转化。

?例如渗出性病变可因适当治疗或机体免疫力增强而转化为增生性病变;

?反之,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处于较强的变态反应状态时,原来的增生性病变则可转变为渗出性、坏死性病变,或原来的渗出性病变转化为坏死性病变。

?因此,在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中的结核病变是复杂多变的。

四、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

?结核病变的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当人体抵抗力增强时,细菌逐渐被控制而消灭,结核病变转向愈复;

?反之,则转向恶化。

1.转向愈复

?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

?(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复方式。渗出物逐渐通过淋巴道吸收,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较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和增生性病变如治疗得当也可被吸收。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增生性结核结节转向愈复时,其中的类上皮细胞逐渐萎缩,结节周围的增生纤维母细胞长入结核结节形成纤维组织,使结节纤维化。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也可通过机化而发生纤维化。

?小的干酪样坏死灶(1~2mm)可完全纤维化;

?较大者难以完全纤维化而由坏死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干酪样坏死物质加以包裹,以后干酪样坏死逐渐干燥浓缩,并有钙质沉着而发生钙化。

?病灶发生纤维化后,一般已无结核杆菌存活,可谓完全痊愈。

?在被包裹、钙化的干酪样坏死灶中仍有少量细菌存活,病变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临床痊愈),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可复燃进展。

2.转向恶化

?主要表现为浸润进展和溶解播散。

?(1)浸润进展:病变恶化进展时,在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周围炎),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区又随渗出性病变的扩延而增大。

(2)溶解播散:

?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溶解液化后,可经体内的自然管道(如支气管、输尿管等)排出,致局部形成空洞。

?空洞内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可通过自然管道播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新的病灶。

?如肺结核性空洞通过支气管播散可在同侧或对侧肺内形成多数新的以渗出、坏死为主的结核病灶。

?此外,结核杆菌还可通过淋巴道蔓延到淋巴结,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在各器官内形成多数结核病灶。

第二节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可因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菌时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而致肺部病变的发生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两大类。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称原发性肺结核病.

?多发生于儿童,故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

?但也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免疫功能严重受抑。

1.病变特点

?结核杆菌被吸入肺后,最先引起的病变称为原发灶。

?原发灶通常只有一个,偶尔也有二个甚至二个以上者。

?常位于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以右肺多见。

?病变开始时是渗出性变化,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周围有结核性肉芽肿形成。

肺结核病原发综合征

?肉眼上,原发灶常呈圆形,直径多在1cm左右,色灰黄。

?结核杆菌很快侵入淋巴管,循淋巴流到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干酪样坏死。

?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肺结核病原发综合征

?右侧肺膜下白色病灶为原发病灶,肺门部圆形白色病灶为干酪样变的肺门淋巴结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症状轻微而短暂,常无明显的体征,

?很多患儿均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仅表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少数病变较重者,可出现倦怠、食欲减退、潮热和盗汗等中毒症状,

?但很少有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98%)原发性肺结核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增强而自然痊愈。

?小的病灶可完全吸收或纤维化,

?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则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

?有时肺内原发病灶虽已愈合,而肺门淋巴结内的病变继续发展,结核菌通过淋巴道蔓延至附近淋巴结,使肺门附近更多的淋巴结受累,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经适当治疗后这些病灶仍可包裹、钙化而痊愈。

?少数患儿在此时因营养不良或患其他传染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变因而恶化,肺内及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扩大,并通过以下的途径播散。

(1)淋巴道播散

?肺门淋巴结病变恶化进展时结核杆菌可经淋巴管到达气管分叉处、气管旁、纵隔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引起病变。

?如果淋巴管因结核病变而被阻塞,结核菌则可逆流到达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

?颈淋巴结亦可受累而肿大,此时喉头或扁桃体多有结核病灶存在。

?病变淋巴结肿大,出现干酪样坏死,并可互相粘连形成肿块。

(2)血道播散

?结核杆菌侵入血流后经血道播散。

?若进入血流的菌量较少而机体的免疫力很强,则往往不致引起明显病变。

?如有大量细菌侵入血流,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则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发生血道播散时,引起的血源性结核病有三种类型: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当大量结核杆菌由肺静脉分支经左心至大循环,可播散到全身各器官如肺、脑、脑膜、肝、脾、

肾等处,形成粟粒性结核,称为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肉眼:各器官内密布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灰白带黄、圆形的粟粒大小之结核结节。

?镜下:可为含菌较少的增生性病变,也可为含菌很多的渗出、坏死性病变。

?临床上:病情危重,有高热、衰竭、食欲不振、盗汗、烦躁不安等明显中毒症状,肝脾肿大,常有脑膜刺激征。

?预后:若能及时治疗预后仍属良好,少数病例可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

无反应性结核病

?在机体抵抗力极差或用大量激素、免疫抑制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后,可发生严重的结核性败血症,为最剧烈的急性血源性全身性结核病,患者常迅速死亡。

?尸检时,在各器官内见无数小坏死灶,灶内含很多结核杆菌,灶周几乎无细胞反应可见,因而有无反应性结核病之称。

?此种病人可出现类似白血病的血像,称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急性期不能及时控制,病程迁延3周以上;或病菌在较长时期内少量反复多次不规则入血。

?病变不一致,同时可见增生、坏死及渗出性病变。

?病程长,成人多见。

2)肺粟粒性结核病

?又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

?急性者常是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偶尔,病变也可仅局限于两侧肺内。

?这是由于支气管周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入附近的静脉(如无名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含大量结核菌的液化物经右心和肺动脉播散至双肺所引起。

?肉眼观,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密布灰白或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微隆起于切面,并显露于肺膜表面。

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

?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

?这时肺原发综合征业已钙化痊愈,结核杆菌由肺外(骨关节、泌尿生殖道及肾上腺等处)结核病灶较长期、间歇性地进入血流,播散于肺内,形成新旧不等的病变。间隔时间可为数月甚至数年。

?患者多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

3)肺外器官结核病

?或称肺外结核病,大多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道播散的后果。

?在原发综合征期间如有少量结核杆菌经原发灶内的毛细血管侵入血流,则能在肺外某些器官(骨关节,泌尿生殖器官、神经系统、浆膜、皮肤等)内形成个别的结核病灶。

?这些病灶可自愈或潜伏下来,经过较长时间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乃恶化进展为肺外器官结

核病。

(3)支气管播散

?肺原发灶的干酪样坏死范围扩大,侵及相连的支气管,液化之坏死物质可通过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

?同时,含有大量结核杆菌的液化坏死物还可沿支气管播散,引起邻近或远隔的肿组织发生多数小叶性干酪样肺炎灶。

?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亦可侵破支气管而造成支气管播散。

?但原发性肺结核病形成空洞和发生支气管播散者较少见。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

?继发性肺结核病(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指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故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

?肺内的病变常开始于肺尖,称再感染灶。

?关于再感染灶的形成机制有以下两种学说:

?①外源性再感染学说:由外界再次侵入机体。

?②内源性再感染学说: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灶发展而来。

?此外,也可是肺内未愈合的原发灶内的结核菌经小支气管蔓延或由肺外器官结核病灶内的结核菌经血道播散至肺的结果。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特点

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有以下不同特点:

?病变多从肺尖开始,这可能与人体直立位时该处动脉压低、血循环较差,随血流带去的巨噬细胞较少,加之通气不畅,以致局部组织抵抗力较低,细菌易在该处繁殖有关。

?由于变态反应,病变发生迅速而且剧烈,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同时由于免疫反应较强,在坏死灶周围每有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结核结节。因此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病变,由血源播散而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者亦极少见。病变在肺内蔓延主要通过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病程较长,随着机体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消长,临床经过常呈波浪起伏状,时好时坏,病变有时以增生性变化为主,有时则以渗出、坏死变化为主,常为新旧病变交杂。

(二)主要类型和病变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和临床表现都比较复杂。

?根据其病变特点和临床经过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局灶型肺结核

?病变多位于肺尖下2~4cm处,右肺较多。

?病灶可为一个或数个,一般约0.5~1cm大小,

?多数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也可为渗出性病变,中央发生干酪样坏死。

?如病人免疫力较强,病灶常发生纤维化、钙化而痊愈。

?临床上病人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属无活动性肺结核一类。

?如病人免疫力降低时,可发展成为浸润型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

?大多是局灶型肺结核发展的结果,少数也可一开始即为浸润型肺结核。

?病变中央常有较小的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有广阔的病灶周围炎包绕。

?镜下,肺泡内充满浆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中性粒细胞,病灶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

?病人常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和咳嗽、咯血等。痰中常可查出结核杆菌。

?如能早期适当治疗,一般多在半年左右可完全吸收或部分吸收,部分变为增生性病变,最后,可通过纤维化、包裹和钙化而痊愈。

?如病人免疫力差或未及时得到适当治疗,病变可继续发展,干酪样坏死灶扩大(浸润进展期)。

?坏死物质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洞壁粗糙不整,内壁坏死层中有大量结核杆菌,坏死层外可有薄层结核性肉芽组织包绕。

?从空洞中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液化坏死物质,可经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样肺炎(溶解播散)。

?如靠近肺膜的空洞穿破肺膜,可造成自发性气胸;

?如果大量液化坏死物质进入胸腔,可发生结核性脓气胸。

?急性空洞一般较易愈合,如能给以及时和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这种空洞可通过洞壁肉芽组织增生而逐渐缩小,最终形成瘢痕而治愈,或通过空洞塌陷,形成索状瘢痕愈合。

?若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为成人慢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多在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病变特点是在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形成。

?空洞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一,呈不规则形,洞壁厚,有时可达1cm以上。洞内常见残存的梁柱状组织,多为有血栓形成并已机化闭塞的血管。

?同侧和对侧肺组织,特别是肺下叶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很多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部位愈下病变愈新鲜。

?空洞附近肺组织有显著纤维组织增生和肺膜增厚。

?镜下,洞壁分三层:

?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质,其中有大量结核杆菌;

?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外层为增生的纤维组织。

?由于病情迁延,病变广泛,新旧不等,肺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可导致肺组织的广泛纤维化,最终演变为硬化型肺结核,

?肺体积缩小、变形、变硬、肺膜广泛增厚并与胸壁粘连,可严重影响肺功能。

临床表现与结局

?临床上,病程常历时多年,时好时坏。

?症状的有无与病变的好转或恶化相关。

?由于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故此型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

?如空洞壁的干酪样坏死侵蚀较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病人多因吸入大量血液而窒息死亡。

?如空洞穿破胸膜可引起气胸或脓气胸。

?经常排出含菌痰液可引起喉结核。

?咽下含菌痰液可引起肠结核。

?肺广泛纤维化还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较小的结核空洞经过适当治疗可发生瘢痕愈合。

?较大的空洞经治疗后,洞壁坏死物质脱落净化,洞壁结核性肉芽组织逐渐转变为纤维瘢痕组织,与空洞邻接的支气管上皮增生并向空洞内伸延,覆盖于空洞内面。此时空洞虽仍存在,但已属愈合。空洞的这种愈合方式称为开发性愈合。

4.干酪样肺炎

?此种肺炎发生在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菌的变态反应过高之病人,可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或由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所致。

?按病变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分为小叶性和大叶性干酪样肺炎。后者可累及一个肺叶或几个肺叶。

?肉眼观,肺叶肿大变实,切面呈黄色干酪样,坏死物质液化排出后可见有急性空洞形成。

?镜下,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内含主为巨噬细胞的炎性细胞,且见广泛的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可查见大量结核菌。

?此型结核病情危重,目前已很少见。

5.结核球

?又称结核瘤(tuberculoma),是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

?多为一个,有时多个,常位于肺上叶。

?结核球可由浸润型肺结核转向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包裹形成;亦可因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后,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质填满而成;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结核球为相对静止的病变,可保持多年而无进展,或发生部分机化和钙化而转向愈合,临床上多无症状。

?但亦可恶化进展,表现为干酪样坏死灶扩大、液化、溃破包膜、形成空洞和经支气管播散。

?因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较大,周围又有纤维包裹,药物不易发挥作用,所以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

?按病变性质可分为渗出性和增生性两种。

(1)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较常见,大多发生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过程中,且大多发生于原发综合征同侧胸膜。

?由肺原发灶或肺门淋巴结病灶中的结核菌播散至胸膜所引起,或为弥散在胸膜之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患者多为较大的儿童或青年。

?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纤维素性炎。

?浆液渗出量多时则引起胸腔积液,也可为血性胸水。

?当积液量不多,附有纤维素之胸膜壁层和脏层在呼吸时发生摩擦,可听到摩擦音。

?胸腔积液明显时,叩诊呈浊音,听诊时语颤和呼吸音减弱,并有肺受压及纵隔移位等体征。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在1~2月后完全吸收而痊愈。

?如渗出物中纤维素较多,则可因发生机化而使胸膜增厚和粘连。

(2)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

?是由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胸膜所致。

?常发生于肺尖,多为局限性。

?病变以增生性变化为主,很少有胸腔积液。

?一般可通过纤维化而痊愈,并常使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第三节肺外器官结核病

?肺外器官结核病的来源:

?淋巴结结核是由淋巴道播散所致、

?消化道结核可由咽下含菌的食物或痰液直接感染引起、

?皮肤结核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感染,

?其他各器官的结核病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形成的潜伏病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肺外病变多数只限于一个器官内,常见有肠、腹膜、肾、生殖系、脑膜、骨关节等脏器。

?临床上多呈慢性经过。

脊椎结核椎体和椎间盘干酪样坏死,造成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儿童发病率一般较高,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痢疾杆菌是革兰染色阴性的短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为四群:福氏菌、宋内氏菌、鲍氏菌和志贺氏菌。所有痢疾杆菌均能形成内毒素,志贺氏菌除内毒素外,还可产生外毒素。现用Ipa质粒抗原和志贺毒素(ShT)基因作PCR测定,为快速诊断开辟了新的徐径。

?菌痢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等)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再经口传染给健康人。食物和饮水的污染有时

可引起菌的暴发流行。

二、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抵抗力较强的健康人可被胃酸大部分杀灭,即使有少量未被杀灭的病菌进入肠道,亦可通过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将其排斥。此外,在有些过去曾受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其肠粘膜表面有对抗痢疾杆菌和特异性抗体(分泌性IgA),能排斥痢疾杆菌,使之不能吸附于肠粘膜表面,从而防止菌痢的发生。而当人体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如一些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即使感染小量病菌也容易发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后,先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通过基底膜侵入粘膜固有层,并在该处进一步繁殖,在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下,迅速引起炎性反应,其强度与固有层中的细菌数量成正比,肠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菌体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

?中毒型菌痢大多发生于儿童,其发病机制尚未查明,可能因患者为特异体质,故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菌痢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病变严重者,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下段也可受累。根据肠道炎症特征、全身变化和临床经过的不同,菌痢可分为以下三种:1.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变初期呈急性卡他性炎,表现为粘液分泌亢进,粘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后形成表浅糜烂。粘膜下层也可见炎性反应,但程度较轻。

?病变进一步发展乃成为本病特征性的假膜性炎,表现为粘膜表层坏死,同时在渗出物中出现大量纤维素,后者与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一起形成假膜。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着病变扩展可融合成片。假膜一般呈灰白色,如出血严重或被胆色素浸染时,则可分别呈暗红色或灰绿色。

?大约在发病后一周左右,在中性粒细胞破坏后释出的蛋白溶解酶作用下,纤维素和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而使假膜成片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溃疡。溃疡多数浅表,甚少穿破粘膜肌层,但亦偶有深达肌层引起穿孔导致腹膜炎者。当病变趋向愈复时,肠粘膜的渗出物和坏死物逐渐被吸收、排出,组织的缺损经再生而修复。浅小的溃疡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形成,深而较大的溃疡愈合后可形成浅表瘢痕,很少引起肠腔狭窄。

?肠系膜淋巴结偶可呈急性炎症而肿大。脾轻度肿大,白髓中细胞增生。肝、肾、心、脑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变性甚至灶性坏死。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本病由于毒血症,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和白细胞增多;

?由于病变肠管蠕动亢进并有痉挛,引起阵发性腹痛、腹泻等症状。

?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导致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频繁。

?随着肠炎症的变化,最初为稀便混有粘液,待肠内容物排尽后即转为粘液脓血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排便每天10~20次或更多,但因量少,故脱水不明显。

?严重病例,大便次数频繁乃至失禁,并常伴有呕吐,可引起明显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结局

急性菌痢的自然病程为1~2周,在适当的治疗下大多痊愈,少数可转为慢性菌痢。并发症一般少见,包括肠出血、肠穿孔和关节炎等。后者每为多发性浆液性关节炎,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其发生可能为对感染的一种变态反应。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本型的特征为起病急骤,肠道病变和症状常不明显,但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后数小时或10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本型多见于2~7岁儿童,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引起,由毒力强的志贺氏菌引起者反而少见。

病理变化肠病变一般较轻,主要为粘液分泌增加、粘膜充血、水肿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卡他性肠炎的改变。有时肠壁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的变化。

临床上常无明显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3.慢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菌痢。

?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其中从福氏菌感染转为慢性者为多。

?慢性菌痢的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在此期间随着患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的波动,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混杂,原有病损尚未完全愈合,而新的病损又可发生,

病理变化

可能是由于肠壁神经装置受损,使再生修复过程障碍而有慢性溃疡形成。此种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边缘粘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溃疡多深达肌层,底部高低不平,有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由于肠壁反复受损的结果,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使肠壁增厚,严重者可造成肠腔狭窄。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经常带有粘液或少量脓血。在急性发作炎症加剧时,可出现急性菌痢的症状。大便培养痢疾杆菌有时阳性,有时阴性。有少数慢性菌痢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者,常为传播菌痢的传染源。

第五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点是脑脊髓的软脑膜及蛛网膜发生的化脓性炎,常在冬春季流行,多见于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的高热,皮肤及黏膜瘀点、瘀斑,恶心、呕吐,头痛及脑膜刺激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大多数不发病或仅引起局部轻微的炎症,如抵抗力低或感染菌量多、毒力强,则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上呼吸道炎症期);其后细菌从鼻咽部黏膜侵入血循环,在血液内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败血症症状(败血症期)。如进一步发展,细菌便侵入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病变(脑脊髓膜炎期)。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着脑沟脑回,以致结构模糊不清,边缘病变较轻的区域,可见脓性渗出物沿血管分布。在渗出物较少的区域,软脑膜往往略带混浊。脓性渗出物可累及大脑凸面矢状窦附近或脑底部视神经交叉及邻近各池。由于炎性渗出物的阻塞,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用革兰染色,在细胞内外均可找到致病菌。脑膜及脑室附近脑组织小血管周围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动、静脉管壁可受累并进而发生脉管炎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脑实质的出血性梗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除发热等感染性全身性症状外,常神经系统症状:

?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这是由于脑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如伴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加显著。

?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炎症累及脊神经根周围蛛网膜、软脑膜及软脊膜,致使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处受压,当颈部或背部肌肉运动时可引起疼痛,颈项强直是颈部肌肉对上述情况所发生的一种保护性痉挛状态。在婴幼儿,由于腰背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可引起角弓反张的体征。此外,Kerning征(屈髋伸膝征)阳性,是由于腰骶节段神经后根受到炎症波及而受压所致,当屈髋伸膝试验时,坐骨神经受到牵引,腰神经根因压痛而呈现阳性体征。

?颅神经麻痹:由于基底部脑膜炎累及自该处出颅的Ⅲ,Ⅳ,Ⅴ,Ⅵ,Ⅶ对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征。

?脑脊液的变化:压力上升,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结局和并发症

由于及时治疗和抗菌素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可痊愈,病死率已由过去70%~90%降低到50%以下。

如治疗不当,病变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并可发生以下后遗症:

①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②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③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膜炎

?多见于儿童。本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瘢。与此同时,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Wa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大量内毒素释放所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脑膜变化轻微,病情凶险,一般在起病24小时内死亡。

第六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季流行,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尤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约占乙型脑炎的50%~70%。乙型脑炎之称在于与冬季发生的昏睡性甲型脑炎相区别,后者自1925年后已无流行,仅有散发病例出现。临床上起病急,病情重,可出现高热、昏睡、头痛、呕吐、抽搐、谵妄、昏迷等茁壮。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嗜神经性乙型脑炎病毒,属RNA病毒。传染源为乙脑病人和中间宿主如家畜、家禽等。传播媒介为蚊虫(主要为库蚊、伊蚊和按蚊),通过蚊虫的叮咬而传播。当蚊虫叮咬病人或染有乙脑病毒的家畜、家禽时,病毒被吸入蚊虫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如再叮咬健康人,则病毒即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二、发病机理

?病毒侵入人体,先在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然后入血引起短暂性病毒血症。病毒能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取决于机体免疫反应和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凡免疫能力强,血脑屏障功能正常者,病毒不能进入脑组织致病,故成为隐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在免疫功能低下,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者,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由于受染细胞表面有膜抗原存在,从而激发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导致损伤和病变的发生。

三、病理变化

?本病病变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但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延髓及脑桥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肉眼观

?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变宽,脑沟变浅;切面上脑室受挤压。脑实质充血、水肿,严重者可有点状出血及粟粒大小灰白色的软化灶,软化灶弥漫分布或聚集成群,大小不等,境界清楚,以顶叶及丘脑等处最明显。

镜下

?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甚至血液淤滞,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肿,有时可见灶状出血。炎细胞围绕增宽的血管周围间隙呈袖套状浸润,浸润的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肿胀,Nissl小体消失,胞浆内空泡形成,核偏位等。病变严重者神经细胞可发生核浓缩、溶解、消失,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称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此外,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后,小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入其体内,称噬神经细胞现象。

?3)软化灶形成

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分布广泛,除大脑(顶叶、额叶、海马回)皮质灰、白质交界处外,丘脑、中脑等处也颇常见。

?4)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后者多位于小血管或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也很明显。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在亚急性或慢性病例中较为多见。

四、临床病理联系

?本病病变分布广泛,神经细胞广泛受累,患者常出现嗜睡、昏迷以及颅神经核受损所致的颅神经麻痹症状。

?由于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流淤滞、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病人常出现头痛、呕吐。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疝,其中小脑扁桃体疝可致延髓呼吸中枢受压而致死。

?由于脑膜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性炎症,临床上有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的现象。

五、结局

本病患者经过治疗,大多数在急性期后可痊愈,脑部病变逐渐消失。

病变较重者,可出现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及颅神经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瘫、眼球运动障碍等,这些表现经数月之后多能恢复正常。少数病例病变不能完全恢复而留下后遗症。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我国已有的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一、预警级别划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将事故响应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Ⅳ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消除。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级标准 Ⅰ级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Ⅱ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三、鼠疫 预警级别分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重大鼠疫疫情(Ⅱ级)为Ⅰ级 预警,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为II级预警,一般鼠疫疫情(Ⅳ

级)为Ⅲ级预警,动物间鼠疫疫情达到下列强度时为IV级预警:局部地区出现动物鼠疫暴发流行,且波及到县级以上城市;或 动物鼠疫发生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区,对人群构成严重威 胁。) 鼠疫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 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 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数1~4例; ?(2)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19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县(市)。 ?一般鼠疫疫情(Ⅳ级) ?腺鼠疫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1~9例

第十八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习题

第十八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习题 一.单选题 1.下述何种病变为乙型脑炎所不具有 A.胶质细胞结节 B.噬神经细胞现象 C.袖套状浸润 D.软化灶 E.化脓灶 2.乙型脑炎病变中,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见胶质细胞增生.环绕,称为 A.噬神经细胞现象 B.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C.胶质细胞增生结节 D.袖套状浸润 E.以上都不是 3.乙型脑炎脑血管周围呈袖套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B.胶质细胞,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胶质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胶质细胞 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间脑 B.大脑 C.中脑 D.小脑 E.脊髓 5.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脊液中下列哪项明显增多,且具有诊断意义?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氯化物 E.糖 6.下述哪种细胞成分是结核结节所不具有的? A.郎罕氏巨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淋巴细胞 D.泡沫细胞 E.巨噬细胞 7.结核结节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是 A.郎罕氏巨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纤维母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8.肺结核原发病灶多位于 A.肺尖部 B.肺门部 C.肺下叶近膈面处 D.肺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E.以上都不对 9.关于继发性肺结核,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变多从肺尖部开始 B.病变多以增生为主,易局限化 C.致病菌多经血管和淋巴道扩散 D.病程长.新旧病变交杂 E.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 10.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儿童多发 B.多经支气管蔓延 C.形成肺原发综合征 D.肺部结核病灶不易局限 E.多数随机体免疫力增强而自然痊愈 11.在原发性肺结核,大量结核杆菌在短时间内侵入肺静脉,可引起 A.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B.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C.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D.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E.肺外器官结核病

什么是传染病 如何防治传染病

什么是传染病,该如何防治 什么是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传染性,人畜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均可造成感染传播。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非常有必要,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防范。那么,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传染病?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按类型分 1、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 2、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按传播途径分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哪些人容易得传染病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 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 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 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 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 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 11.下列不属于 ...传染病的是 A.糖尿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 D.蛔虫病 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 C.蛔虫病是遗传病 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 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 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 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 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

第十三章 传染病练习题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A.水传播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D.接触传播 2.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媒介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者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病原体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4.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 A.呼吸道传染病B.血液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D.消化道传染病 5.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者 6.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发病前的潜伏期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7.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A.近视B.心脏病 C.沙眼D.龋齿 8.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A.在人与人之间传播B.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C.由病原体引起D.由营养不良引起 9.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D.积极治疗患者 10.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A.沙眼B.肺结核 C.疟疾D.伤寒 11.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 )

A.飞沫或空气,流感患者,抵抗力弱的人 B.飞沫或空气,流感患者,所有的人 C.流感患者,飞沫或空气,抵抗力弱的人 D.流感病毒,飞沫或空气,抵抗力弱的人 1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①传染性②广泛性③流行性④暴发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3.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14.某健康人感染了某种病以后,该病人可称为(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身体瘦弱,体质较差的人 D.不具免疫力的人 15.传染病患者住进医院治疗,这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上看,可以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人工免疫 16.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所引起的,这种不洁净的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易感人群 D.病原微生物 17.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至少应做到( ) 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②③ D.以上任何一个 18.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B.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物 C.对居室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进行处理 19.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B.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抵抗能力 D.对传染病人,早诊断、早治疗 20.某地曾一度流行丙型肝炎,经查实,是由于输了不洁净的血液所致,这种不洁净的血液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池上镇中心学校刘延香 一、课标分析 从课标中可读出以下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所以本章教材的学习是对后面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做了一很好的只是铺垫,让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的生活。

三、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1.本章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2.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3.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四、学情分析: 传染病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较多,但初中生了解的较少,价值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习惯死记硬背。不会灵活的运用到具体事例中。所以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利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传染病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新的认知水平。 五、教材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⑴从生活引入 ⑵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有助于形成概念。 ⑶小组合作 ⑷学生展示 ⑸精讲点拨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 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 过量饮酒便是“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醉酒。慢性酒精中毒——脂肪肝。 长期吸烟引起肺癌。联合国将每个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3.创建健康的环境 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在笼罩在城市上空烟雾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 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对患传染病的动物也应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

第十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十八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节概述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的定义为进行性的、不能自然痊愈及很少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般简称为慢性病,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CDC全国慢性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关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可以预防的并造成显著的发病、死亡和费用负担的疾病。包括的病种有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节炎、癫痫、口腔疾病、骨质疏松症、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Alzheimer 病和铁超负荷(Iron Overload)。2001年我国第二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学术会议征文包括的病种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和老年痴呆等。归纳起来,慢性病一般指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大多数病因不明,这些疾病的自然病程较长,即从接触致病因子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出现结局的过程长,造成的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大,但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治疗)可以预防和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增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形势严峻。以糖尿病为例,1979年的患病率为1.01%,1994年达到2.50%,1995-1999年全国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3.62%,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6.28%。同时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也处于上升趋势。WHO预测202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死亡原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8%上升到79%,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慢性病的人群干预研究说明了慢性病的预防效果良好,美国通过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高血压、增加体力活动和营养状况)的干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我国天津市慢性病干预的卫生经济学分析显示,干预的前两年投入大于收益,第三年开始收益大于投入,第四年成本效益为1:4.98,干预期间的综合成本效益为1:2.48。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干预研究工作基础薄弱,对慢性病的干预理论和方法不熟悉,缺乏基于人群(社区)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干预计划,为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急需在人群(社区)中广泛开展慢性病的现场调查研究和干预工作。

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的危害: 一、共同点 1.危害儿童健康,可造成生长发育的滞后,严重可造成死亡。 2.影响儿童的生活水平和和生活质量。 3.可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社会安定),引起家长的恐慌。 4.对家长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点 1.手足口病: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 肌炎等,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2.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仅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3岁以下的儿童暂不能接 种。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病一般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4.麻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恢复期3天,皮 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5.水痘: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容易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6.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男童可并发睾丸炎、女童可 诱发卵巢炎等。 7.风疹:可引起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8.猩红热: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 正确治疗是关键。 9.充血性结膜炎:眼睛磨痛,怕光流泪,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 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溃疡。

传染病预警机制

传染病预警机制 在抗击传染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要巩固抗击传染病的成果,牢固确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和健全医院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卫生队伍和群防群治网络,把医院卫生防疫、健康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积极开展医院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职工公共意识和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不断提高医生的健康水平,成立医院传染病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长:陈维义副组长:向顺海组员:张华、骆美珍、杨胜高 一、建立医院传染病处理预警机制 1、医院认真执行晨检和健康观察制度。 2、根据病种、发病的病例数、范围及预警的分级标准,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 导下由医院发布预警信息 3、若发生一级预警,医院按正常上班秩序管理,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卫生健 康教育,限制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医院。若发生二级预警,保持医院的相对封闭,保持正常上班秩序,加强消毒工作,加强健康检测。若发生三级预警对可能受污染的区域实施消毒与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二、建立和完善医院传染病紧急情况报告制度。

1、遇突发传染病,每位职工都有责任及时上报医院领导小组。 2、科室在第一时间上报县传染疾病控制中心。 3、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范围: (1)出现个别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的; (2)出现一定数量的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 (3)出现集体性不明原因发病症状的; (4)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6、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途径与要求:凡出现上述情况的医生要立即了解患者病 因,在两小时内书面信息报告院长室。院长室同时通报县卫生防疫部门,并跟踪后续信息,定期报告。 三、迅速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1、隔离。医院在防疫部门指导下,立即启用隔离观察室,对发病群众采取隔 离措施。并将患者尽快送医院治疗。 2、消毒。对患者活动过的区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由专职人员进行消毒。 3、封闭。加强医院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医院,停止大型人员集聚活 动。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综合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梅州)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2.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 B.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3.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是( B) A.细菌性痢疾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肺结核D.血吸虫病 4.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是( C) A.潜伏期长,不易诊断 B.起病急,痊愈快 C.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D.潜伏期短,对身体损伤大 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芦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B)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6.某医院接收一位“SARS”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A)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7.下列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 C) A.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 B.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 C.患狂犬病的狗 D.艾滋病人用过的杯子 8.(2015·东营)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对右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及职责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及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经我校研究决定,成立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疫情报告员: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1、组长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校长负责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总务处: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校园饮水卫生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 3.教导处和德育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4)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值周教师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值周教师负责每天对学校室内外卫生的督促打扫、检查评比工作。 5、班主任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 (2)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3)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4)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督促,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组长亲自指并做好工作。 2019年2月18日

(详案)第十三章传染病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详案)

第十三章传染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 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装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 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由会学→I学 会→爱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等。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 极地投身到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中,以减少和消灭疾病,改善环境 卫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装片 教学手段挂图、小黑板、图片、录音机、投影片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观察法、列表法、分析说明法等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出示挂图)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他们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各种传染病,损害人的健康,例如:流感病毒侵入人体会引起流行性感冒,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会引起破伤风;肺炎球菌侵入人体可以引起肺炎等。那么,什么是传染病?怎样预防传染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㈠传染病 ⑴出示卡片: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疾病: 阑尾炎、心脏病、龋齿病、流行感冒、沙眼. ⑵列举当地流行的一种传染病(流感)为例,具体分 析说明哪些是传染疾病,哪些是非传染性疾病? ⑶请同学分析说明流感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分别是什么?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结合挂图并按课文中的顺序进行讲述(生举例) (2)列举当地流行的一种传染病(流感)为例,具体分析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3)请同学们分析说明流感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

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吉山老年公寓传染病预防制度及流程养老院原则上拒绝接收感染传染病的老年人,本措施针对老年人住院期间突发感染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及时转上有传染病病房的上级医院治疗。现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隔离办法: 将传染病的老人或带有传染性病菌的老人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隔离病室,与健康的老人分离开,防止病原体扩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蔓延、保护易感人群。 二、隔离别类及流程: (一)、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老年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老年人出病室。 B、接触老年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C、.老年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D、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E、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呼吸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B.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老年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C.护理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D.为老年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E.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三)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老年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不同病种老年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老年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B.接触不同病种老年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C.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D.老年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 吉山老年公寓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与自测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与自测 一、复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4、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5、人体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7、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 二、知识整合: 三、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 患乙型肝炎的人 B 家里健康的猫、狗 C 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 泪液 B 胰液 C 胆汁 D 激素 传染病 传染源:能散播 的 或 。 传播途径:指 由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以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 缺乏 而易感染该病的人。 流行的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如: 切断传播途径:如: 保护易感人群:如 预防措施 定义:由 引起,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具有 性和 性。 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免疫 免疫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第二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组成: 和 功能: 免疫的功能 抵抗 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清除体内 、 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如 ) 计划免疫 疫苗:杀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 定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 目的。 意义: 。 传 染 病 和 免 疫

3、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受伤后的组织修复C清除体内衰老细胞 D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4、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可有效避免因输液而引起的疾病的传播该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对 5、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这主要是因为病人()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7、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人体内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D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8、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婴儿喜欢喝母乳 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9、自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10、对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死亡率非常高 B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C可通过蚊虫叮咬而被传染 D可通过毒品注射、性滥交传染 11、免疫是人体的基本功能。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 A扁桃体发炎 B胃肠蠕动 C跑步喘气 D天热时皮肤出汗 12、国家商务部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速冻面M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13、自2002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B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 C乙肝疫苗对儿童来说属于抗体D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4、2004年初禽流感曾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疫区病禽采取深埋或焚烧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15、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16、在进行传染病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通过书刊、报纸、互联网等收集资料B与甲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的预防制度 1、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工作把好三关: 1)晨、午检关。早发现、早报告,幼儿缺勤三天内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2)入园体检关。不合格者坚决不得入园。 3)消毒、隔离、检疫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常规,按传染病的规定执行隔离期,对密切者实行检疫期,检疫期内不得与其他班接触,并暂停办理入托、转托手续。 3、抓好三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a、检疫期内不混班,不串班,单独管理; b、针对传染病的接触者投放预防药,增强抵抗力; c、患者隔离期痊愈后持医院医生证明,经保健医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园。 2)切断传播途径: a、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 b、室内保持通风,使用排气扇,保证空气新鲜; c、采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对空气消毒; d、对特殊病症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法消毒到每一个角落。 3)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 a、坚持做到入园时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b、坚决不吃生冷、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c、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玩具、卫生间的彻底消毒,用“84”消毒液浸 泡三十分钟; d、对餐具消毒、消毒柜30分钟; e、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传染病的媒介。

4)保护易感人群: a、保健医应掌握园内易感儿的情况,并登记专项管理。易感儿:经常感冒发烧者; 得过肠道传染病者;有过其他病史者。 b、加强易感儿的体格锻炼,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c、根据不同流行病、不同季节及时投服预防药,降低发病率。 d、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e、家长不许进入幼儿活动室,防止疾病传染。 二、预防隔离制度 1、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地方,帮助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确保每个幼 儿的健康。 2、隔离室要远离幼儿活动区,便于保健医的护理与观察。 3、隔离室备有专门物品,各项设施齐全,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平时不能挪做他用,设 有资产管理档案。 4、发现传染病患儿立即隔离,及时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保健科及防疫部门,并进行登 记管理。 5、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家属。 依据病种安排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彻底做好消毒处理,保健医要直接指导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做到无爆发、无续发。 6、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方案 一、预警级别划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将事故响应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Ⅳ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消除。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级标准 Ⅰ级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

市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三、鼠疫分级标准 预警级别分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重大鼠疫疫情(Ⅱ级)为Ⅰ级预警,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为II级预警,一般鼠疫疫情(Ⅳ级)为Ⅲ级预警,动物间鼠疫疫情达到下列强度时为IV级预警:局部地区出现动物鼠疫暴发流行,且波及到县级以上城市;或动物鼠疫发生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区,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 鼠疫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师院附中李忠海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