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教案

李白诗二首教案
李白诗二首教案

《李白诗二首》教案

一、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祖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五岁时随父迁到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早年在蜀中度过。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

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荐于明皇,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训,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他蔑视权贵,曾在诗中写道:“天子唤来不上朝”,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他任翰林学士不满两年,即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族叔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李白已经去世。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文宗时,下诏李白的诗歌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著有《李太白全集》。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一)主要思想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古风》59首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第一首开宗明义,以继承《诗经》“风雅”的传统自任,鲜明地显示了关心现实的创作精神。《远别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篇,表现了他对权奸当道、国运濒危的忧虑。

安史乱起,他参与李璘幕府,企图杀敌报国,收复两京,“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其十一)。这种热烈的爱国感情至老不衰。在流放回来后,他还因安史之乱未平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临终歌》中,他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非常遗憾,把自己经作“中天摧折”的大鹏鸟。

2、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3、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喜爱、歌颂高山大川。

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象,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4、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有的写得真挚动人。

他歌颂“愿同尘与灰”(《长干行》)那种热烈纯真的爱情。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

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像《大堤曲》、《寄远十二首》中的多数篇章等,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像《鸣皋歌送岑征君》、《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内容与《古风》等诗息息相通。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感染力量。

(二)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总体风格是:感情奔放,想象瑰丽,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另外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1、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

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

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

2、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躪;《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对《蜀道难》、《远别离》等篇章,前人评为“奇之又奇”(殷璠《河岳英灵集》),“变幻错缩,窃冥昏默”(胡应麟《诗薮》),正揭示了其诗想象丰富奇幻、语句纵横变化的特色。

三、《宣州谢朓楼》分析

参见P402注解②

这是诗人写给其族叔李云的一首饯别诗。题目告知了饯别的地点和对象。

请大家对照注解,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领会其诗意。

诗人在写这首诗前,已经在宣州一带漫游多年。长期的飘泊流浪,人生的失意与落寞,长期堆积在心中,无法排遣。终于,借着鉴别族叔李云的酒兴,李白将深埋于内心的悲愁情怀一股脑儿地抒发了出来。

2、诗意

离我而去的是昨天,昨天不会再停留

让我心烦的是今天,今天心里多烦忧

秋风送爽大雁飞,叔侄畅饮在高楼

尊叔文章风骨卓然、刚健豪迈

晚辈诗歌有谢脁遗风,热情澎湃

你我皆有超逸志向和青天揽月的豪情

无奈心中的失意如难以斩断的江水

想借酒消愁岂料忧愁更多

唉,今生今世如若不能称心如意

不如翌日就披头散发,乘一叶扁舟,浪迹天涯

3、主旨

通过饯别赠言,抒写了思想矛盾:一方面对未来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又精神苦闷,心中烦忧难以排解,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羁的个性。

4、写作特点

(1)结构大起大落

与诗抒写的波澜跌宕的复杂情感相一致。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审视:

从感情收放的角度看,表现为:抑——扬——抑——扬

从感情的内涵上说,表现为:烦忧——爽朗——愁苦——激愤

具体来看:前两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两个长句排比而下,破空而来,一气呵成,直接抒发心头郁闷。表现诗人的痛苦烦忧不可遏止,显示了李白诗歌起笔惊人的独特风格。(如《将进酒》也是如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由两个“君不见”开篇,一写黄河,从空间上写出了黄河奔流的气势;二写人生,从时间上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写黄河,是用一去不复返的河水来比喻易逝的人生,写人生,是以与天地共存的黄河,反衬命若朝露的人生的短暂,起笔惊人,有一股震慑人心的艺术表现力量。)

三四句: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切中饯别正题,突然从极度苦闷中转入辽阔开朗的境界,如同由“乌云密布”转为“风和日丽”,意在说明,与好友欢饮,暂且忘却了痛苦而置身于一个欢乐世界(结构上属过渡)五六七八“四句”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痛快淋漓地抒写豪情逸兴,诗人的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乐观自信可谓溢于言表,将前面的烦忧郁闷一扫而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写严酷的现实,使诗人的情绪由快乐的顶峰一下子跌落进痛苦的深渊。尽管他想借酒浇愁,但忧愁却如楼下江中之水绵绵不绝,难以用刀斩断。

在此种情况下,作者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来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情。

由此可见,诗的结构跌宕起伏,富于变化。这种抑扬的交替变化,对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2)运用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使全诗显示出一种清越之美

本诗主要是抒写愁思的,却使用了大量明丽的意象,如“长风万里”、“高楼”,仙气弥漫的蓬莱,“清新秀发”的“小谢”,以及一尘不染的青天明月,不仅使愁思中流荡着一股清越之气,也有利于抒发诗人虽情绪低落但并不颓废的豪迈慷慨的情怀,表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的特有气质。

四、《月下独酌》赏析(P402)

1、解题

李白的这首《月下独酌》,一般都认为写于长安时期,即天宝二、三年(743、744)间。那时胸怀壮志的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翰林:始于唐代的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但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他大加排挤、谗毁;玄宗也只是让他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他感到很孤独、愤懑,乃以酒销愁,写下了四首五言古诗《月下独酌》,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2、主旨

通过“月”、“影”两个典型意象,抒写了难耐的孤独与寂寞。

3、诗意

在鲜花盛开的春夜,置一壶老酒,没有亲近的人陪伴,孤独地自斟自饮。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自己的影子,凑成三人。

月不懂我饮酒的情,影子也不懂我的心,只是机械地随着我的身体移动变幻。

唉,暂时就与月、影相伴吧,当行乐时就行乐,可别辜负了大好的春光哦。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但愿能永远与月影交游,相约在浩瀚的星空自由翱翔。

4、内容层次

诗可分成两层看。前半部分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一、二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边赏花边饮酒本是一宗乐事,但诗人认为这时没有朋友相伴,独酌独饮终觉兴致索然。至此一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突然想到一个摆脱孤独的办法,那就是举杯仰头邀明月,低头又看到自己的影子,岂不是成了三人共饮!但随之又一转,“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凑足了三个人,可是月亮并不会饮酒,影子只会随着诗人移动,还是免不了自酌自饮,还是未能解除孤独。

下半一部分写同月、影相伴,歌舞痛饮,则是转向了另一种旷达、洒脱的精神境界。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既无人来共饮,又不甘心辜负了大好春光,那就得暂且与

月亮相伴,再带上自己的影子,趁着美丽的春色来开怀畅饮吧。这时诗人已进入醉酒状态,忘记了孤独,开始沉浸在欢乐之中。“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放声歌唱,月亮似乎也被感动得在天上缓缓地徘徊;诗人婆娑起舞,影子也紧跟着他不停地摇摆。这时诗人已忘掉怀才不遇的孤单寂寞,已忘掉遭人毁谤的愤慨不平。下面诗情一转“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诗人突然想到眼前的这种愉悦只能是暂时的,酒醉之后便会各自分散,也就是月亮西沉了,影子消失了。结尾二句又一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十分珍惜与明月以及身影间那种摈弃世俗之情的纯洁友谊,所以最后与他们约定永远在广袤的云汉间一同遨游。

5、结语

由于当权者不能识才用才,由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耿介言行不被人理解,致使诗人觉得孤立无援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所以,读这首诗时我们应当看到,从表面上说,诗人是在写酒兴醉态,而其内里却饱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愤懑。诗中写与月、影同处,更反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而“行乐须及春”,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则正体现了李白那种豪放通达的性格。

艺术上看,情感充沛纯真,语言流畅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五、“研习与思考”(P403)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补白:李白的歌行体有何特点?

李白的歌行体与乐府诗的界限不大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诗篇作为其歌行体的代表作。它表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抒情意味浓烈,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作为轴心展开篇章,驰骋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其二、完全打破诗歌一切固有格式,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既不讲平仄,也不求对仗,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诗歌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飘逸豪迈的诗歌风貌。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

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

感情:粗犷而多变,真切而浓重;

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一写“愁”,一写“独”,但诗人对“愁”没有正面落笔,对“独”更是没有明言,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反衬手法。写“愁”以消解言之,写“独”以相伴为托,均由反面切入,愈显其情之深之切,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之法。

3.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一,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寄托了深厚的感情。李白写到月亮的诗歌多达近三百首,请从李白的诗歌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的小论文。

答:目的在于由意象入手鉴赏古典诗词。

诗仙神采——李白诗二首

《诗仙神采——李白诗二首》教学设计 执教篇目:行路难、将进酒执教教师:马少东 执教时间:2018年4月执教班级:2017级26班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豪放诗风; 2、品味语言,把握诗人思想情感; 3、知人论世,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 导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性浪漫的李白以山为笔,以水为墨,把自己幻化成了不朽的艺术形象——诗仙。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李白,去诵李白诗歌,品诗仙神采。(板书: 诗仙神采) 师:课前让大家回忆整理了李白的材料,这节课我们首先就由同学们展示一下成果,初步感受李白其人其诗。(多媒体展示)活动一:寻仙访句忆李白 活动一:寻仙访句忆李白(自主学习A) 1、写一写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记忆中有哪些李白的诗?请把诗句写下来。 师: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边游历边留下了无数诗歌,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诗歌,完成如下目标。定位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活动二:求仕无望《行路难》(分析鉴赏B) 师:这首诗一共82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个短篇,但它却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让学生诵读赏鉴《行路难》全诗,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分条陈述。

然后明确: (1)前四句写自己政治失意后痛苦和茫然的心境,饮的是一斗值十千的“金樽清酒”,吃的是一盘值万钱的“玉盘珍馐”,可是面对如此的丰盛酒菜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2)“欲渡”两句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想渡黄河却“冰塞川”,想登太行而“雪满山”。 (3)“闲来”二句通过历史人物在事业上成功的偶然性,表明他必胜的信心。 (4)“行路难”四个短句,又把诗人的思绪拖回到了现实,最后两句高唱入云,表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与展望,以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师:此诗感情起伏不定,结构有起有落,篇章虽短,但气势浩大。大家对感情变化的把握很好,然后再读诗歌力求读出诗歌感情变化,同时思考表现感情变化所用的表现手法! 师:大家对感情变化的把握比较准确,请大家齐读全诗力求读出诗歌感情变化! 师:李白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却受权臣谗毁排挤,赐金放还撵出长安,他求仕无望内心茫然,但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离京八年后,“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李白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兴写了一首抒情佳作。那就是今天我们鉴赏的第二首诗歌。课件展示:活动三,登高饮宴《将进酒》活动三:登高饮宴《将进酒》(合作探究C) 你从《将进酒》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同时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课件展示全诗) 师:百家讲坛康震教授在《品李白》里曾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喝酒以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 课件展示问题,并指导答题。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鉴赏方法指导,优化答案! 明确:①“悲伤”的李白,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青丝白发”朝暮之间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运用了夸张和比兴的手法。 ②“洒脱”的李白,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诗能读出来。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

1、Colours first 学习目标 1、能听懂、认读单词:black,blue,green,red,white,yellow。 2、学习What colour is…?句型,即学会使用What colour is…?来询问事物的颜色。 学习重点能听懂、认读单词:black,blue,green,red,white,yellow。 学习难点学习What colour is…?句型,即学会使用What colour is…?来询问事物的颜色。 学习准备 1、单词卡片。 2、录音机。 学习过程 自学感悟: 1、听录音,认读单词。 black, blue, green, red, white, yellow。 2、听录音,自学课本第2页Listen and say。 设问导读: 1、出示单词卡片,你能正确认读吗? 2、结合课文图片,听录音,读句子,尝试翻译英语句子。集体交流,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3、教师做必要的讲解。 What colour is…这个句型是用来询问事物的颜色的。 What’s the matter?的意思是发生了什么事? 4、播放录音,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再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读。 学生自主朗读,教师作必要的指导,请个别学生上讲台朗读。 巩固练习: 1、听写单词black, blue, green, red, white, yellow。 2、将下列单词组合成完整的句子。 colour, is, What, ball, yo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red,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同桌之间用所学句型What colour is…来询问物体的颜色。 板书设计 1、Colours black blue green, red white yellow。 What colour is… 1、Colours second 学习目标 1、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熟练运用句型What colour is…来询问物体的颜色,并能 正确进行回答。 2、学会吟唱歌曲《The rainbow 》。 3、复习26个英文字母。 学习重点 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熟练运用句型来询问物体的颜色,并能正确进行回答。 学习难点 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熟练运用句型来询问物体的颜色,并能正确进行回答。 学习准备 录音机。英语磁带 导学过程 温故互查: 1、同桌互相检查单词。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练习 一、基础过关 (一)认准字音 将进酒()金樽()烹羊()岑夫子() 对君酌()馔玉()斗酒()恣欢谑() 千金裘()谢朓()扁舟()酣高楼() (二)辨形组词 募()馔()谑()裘()朓() 暮()撰()瘧()袭()眺() (三)正确释义 ①高堂明镜②会须一饮三百杯 ③圣贤皆寂寞④何为言少钱 ⑤径须沽取⑥呼儿将出 ⑦俱怀逸兴⑧欲上青天览明月 (四)名句积累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③,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④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 ⑤,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选择题 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生我才必有用 B.欲上青天揽明月 C.与尔同消万古愁 D.俱怀逸兴壮思飞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莫使\金樽\空对月 C.抽刀\断水\水更流 D.千金\散尽\还\复来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A.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5.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谈古论今,抒发了自已理想破灭,有志难展的愤懑与烦忧,对黑暗的社会发出了强烈抗议,表达了自己与世决绝,远离尘世的豪迈情怀。 B.本诗通过想象、夸张、比喻等众多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跌宕起伏,境界极富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两句诗表现了开朗壮阔、自由驰骋的境界,在读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

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1 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杜甫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旅夜书怀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课外自读 杨炯《从军行》 王湾《次北固山下》 孟浩然诗二首《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 王维诗三首《使至塞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泛》李白诗二首《行路难》《听蜀僧濬弹琴》 杜甫诗二首《月夜》《房兵曹胡马》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4白居易长恨歌 5韩愈听颍师弹琴 6李贺诗二首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7李商隐诗二首

无题(一) 无题(二) 课外自读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胃》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韩愈诗二首《左迁至蓝关士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李贺《马诗(其四)》 刘禹锡诗二首《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元稹诗二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遣悲怀三首(之三)》 贾岛诗二首《题李凝幽居》《剑客》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杜牧诗二首《泊秦淮》《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李商隐诗二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晚晴》 温庭筠《商山早行》 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 8柳永词二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9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0苏轼词二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课外自读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词二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欧阳修词二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苏轼词五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黄庭坚词二首《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词二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周邦彦词二首《西河》(佳丽地)《苏幕遮》(燎沉香) 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 12李清照词二首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13辛弃疾词三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课外自读 李清照词四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1 班级 姓名 一、数的概念 1、3648÷27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1725÷36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商是 位数。 2、698÷□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3、60□5÷15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且商没有余数,□里最大应填 4、在算式“352×43”中,5与4的相乘的结果是 5、一个数除以25商是12,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把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180-26=154、4×154=616,算式: 7、如果15×(□+6)错写成15×□+6,得到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8、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9、32×125= ×125+ ×125= ×8× 二、面积单位与速度概念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 数学练习本长25 、宽18 ,面积450 (2)小巧手掌的面积大约有100 (3)小区游泳池占地300 2、单位换算:170㎡= d ㎡ 280000c ㎡= ㎡ 586cm= m 3、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辆公共汽车速度的4倍。这辆公共汽车 的速度是 4、四个学生进行60米赛跑。小红跑了14秒,小玲每秒跑5米,小兰跑了10秒,小亚每秒 跑4米。这四个人中 跑得最快。 三、分数概念 1、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也就是 。 2、5个 131是 ,98里有 个 , 里有7个10 1 3、12个☆的31是 个☆,20个▲的53是 个▲ 4、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每一份是它的 5、小胖过生日分蛋糕,小丁丁吃了这个蛋糕的31,小胖吃了这个蛋糕的5 1,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乘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 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

1. 观察分类: (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 (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 (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 (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 420÷6 口算或推算 76×8 口算或笔算 936÷3 口算 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 (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 (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 4×327 809÷4 288÷6×7 47+213×3

(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 如: 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288÷6×7 = 288÷42 = 6……36 运算顺序错误 47+213×3 =260×3 =780 运算顺序错误 (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要养成及时反思答案的习惯,灵活运用估算、验算加以判断。 (4)完成余下式题,涂色自检、订正。 三、练习提高 1.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2. 计算下面三组式题,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一单元 1李白诗二首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mǔ)渌.水(lù)猿猱.(náo)金樽.(zūn) B.欢谑.(xuè) 馔.玉(zhuàn) 剡.溪(yǎn) 万壑.(hè) C.木屐.(jī) 石栈.(zhàn) 华.山(huà) 吮.血(shǔn) D.将.进酒(qiānɡ) 千金裘.(qiú) 扪参 ..(mén shēn) 訇.然(hōnɡ) 解析:选B。“剡”读“Shàn”。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连天向天横.横:直插 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因为 C.忽魂悸以.魄动以:而 D.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 解析:选B。因:依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云青青兮欲雨B.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C.湖月照我影D.栗深林兮惊层巅 解析:选C。A项,“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B项,“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D项,“栗”和“惊”都是使动用法,使……栗,使……惊。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朝如青丝暮成雪B.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D.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选C。A、B、D三项是夸张;C项是借代。 5.名句名篇默写。 (1)《将进酒》一诗中表现李白自信豁达、藐视金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一诗中表现李白藐视富贵利禄,但同时也有些消极避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一诗中抒发李白怀才不遇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傲视权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诗二首教案

《李白诗二首》教案 一、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祖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五岁时随父迁到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早年在蜀中度过。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 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荐于明皇,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训,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他蔑视权贵,曾在诗中写道:“天子唤来不上朝”,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他任翰林学士不满两年,即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族叔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李白已经去世。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文宗时,下诏李白的诗歌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著有《李太白全集》。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一)主要思想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古风》59首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第一首开宗明义,以继承《诗经》“风雅”的传统自任,鲜明地显示了关心现实的创作精神。《远别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篇,表现了他对权奸当道、国运濒危的忧虑。 安史乱起,他参与李璘幕府,企图杀敌报国,收复两京,“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其十一)。这种热烈的爱国感情至老不衰。在流放回来后,他还因安史之乱未平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教案鲁人版选修

《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教案(鲁人版选 修1)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夸张的艺术效果。 4.感受诗歌中诗人的自我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授课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 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 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 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 有沿用的。"李白斗酒诗百篇",玩读李白的诗都体会到酒味,那麽今天我们在学习《将进酒》时,究竟体会到李白怎样的

思想感情呢? (二)写作背景: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诗人李白的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多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深切关怀时局的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也有的诗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读下面的诗,你们有何感受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22.李白诗二首——将进酒

22.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二、教师范读 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 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四、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1李白诗二首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李白诗二首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 唐王朝统治开明,民族心态健康自信,社会稳定繁荣,文化多元并蓄。凡此种种,都是唐代诗歌艺术兴盛的背景。国富、民殷,人们对文学艺术等的追求尤为强烈,对现实中缺失的美好格外地向往,这恰恰应当是盛唐文化大气蓬勃的根源。 唐诗既是唐代诗人生活的外在时空的再现,又是唐代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生活的外在时空不断出现共振与落差,使唐诗呈现恢弘中回荡着悲壮,激扬中潜藏着隐忧的内涵。 本单元选取唐代8位诗人的18首诗歌,基本体现了唐代诗坛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太白对天发问,将胸中的无限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忧国忧民,将百姓的无尽悲苦化为歌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孤篇盖全唐,创造了盛唐的传奇…… 品读这些诗歌,感悟优美的意境,如同欣赏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如同观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又如同聆听一位位长者的教诲……我们如痴如醉,我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心灵人格得到了熏陶,我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升…… 亲近唐诗,就如同拥有了一位导师和朋友,她能够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1 李白诗二首 赋诗得名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认为儿子长大后能成为诗人,就想为儿子取一个好名字;但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诗,只想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 李白的母亲想了好一阵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心想:这句诗中的“李”字是自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 口算:( 共 8分 ) 7×7-9= 45-2×7=12+12÷12= 0÷16×9= 13×6-70= 4×5×5=100÷4×6=450÷5÷9= 370-190= 280+70= 60÷12=8×50= 6+6×6= 80-36= 1000÷20= 640÷40= 二.填空题:(共 10分) 1.平年的2月是( )天,闰年的2月是( )天. 2.1992年是闰年,下一次闰年在( )年. 3.(1)被除数=( )×( )+( ).(2)八、九、十月共有( )天. 4.(1) 15时是( )午( )时.(2) 2时=( )分. (3) 24时表示今夜( )或明日凌晨( ). 5.两个数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二月份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 ( ) 2.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 ) 3.要求总产量,必须知道总价和数量. ( ) 4.1987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 ) 5.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 ) 四、计算题( 3 3分 ) 1.笔算:(9分)

① 3942÷73② 1009÷43③ 312×57 2.脱式计算( 2 4分) ①2040-6450÷86×24 ②1005-(3562+4884)÷41 ③190+360÷24×8④(140+60)×(26-8) ⑤78×7+828÷18⑥(359-42)×53+64 四.列式计算( 共 1 2分 ) (1)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 1554除以37的商减去24得多少? (3)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共32分 ) 1.一架客机上午10:30从A城飞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0千米,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粉多少千克? 3. 8只熊猫5天吃120千克玉米,平均每只熊猫每天吃玉米多少千克? 4.一台磨粉机6小时磨面粉7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3000干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5.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12人,能站几行?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1 李白诗二首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 唐王朝统治开明,民族心态健康自信,社会稳定繁荣,文化多元并蓄。凡此种种,都是唐代诗歌艺术兴盛的背景。国富、民殷,人们对文学艺术等的追求尤为强烈,对现实中缺失的美好格外地向往,这恰恰应当是盛唐文化大气蓬勃的根源。 唐诗既是唐代诗人生活的外在时空的再现,又是唐代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生活的外在时空不断出现共振与落差,使唐诗呈现恢弘中回荡着悲壮,激扬中潜藏着隐忧的内涵。 本单元选取唐代8位诗人的18首诗歌,基本体现了唐代诗坛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太白对天发问,将胸中的无限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忧国忧民,将百姓的无尽悲苦化为歌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孤篇盖全唐,创造了盛唐的传奇…… 品读这些诗歌,感悟优美的意境,如同欣赏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如同观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又如同聆听一位位长者的教诲……我们如痴如醉,我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心灵人格得到了熏陶,我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升…… 亲近唐诗,就如同拥有了一位导师和朋友,她能够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1李白诗二首 赋诗得名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认为儿子长大后能成为诗人,就想为儿子取一个好名字;但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诗,只想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李白的母亲想了好一阵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民办童园实验小学冯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惊奇”、“给予”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指导读好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的句子。 3、通过让学生概括板书,指导学生学会“以词代句”的概括方法。 4、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2、通过让学生概括板书,指导学生学会“以词代句”的概括方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有关语句,体会到小男孩对弟弟的那份关爱,懂得给予是快 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9课(媒体出示课题),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题中 的“我”和“你”分别指的是谁?(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答案。师板书:小男孩保罗)师:再看看,今天的课题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媒体出示引号变红) 2、师:是啊!这是小男孩对弟弟说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主人公---保罗,那么究竟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再想想,小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媒体出示问题:边读边想,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认真地轻声读课文。 3、生交流。 4、师:说的真不错。正是小男孩对弟弟的一份爱让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那么事情的发展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用直线

1、划出描写保罗两次想法变化的句子。(师板书:想错了又想错了) 2、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 (生交流所划的句子。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3、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的内容。 (1)师:为什么保罗会一次又一次地想错呢?不妨让我们先去看一看第一次他与小男孩相遇时的情景。(媒体出示第一次想法变化的句子: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 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2)师:谁能来读一读保罗第一次想法变化的语句,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 师:那么保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一至第四节,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媒体出示句子: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你是说这车 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①理解“惊奇”一词的含义。(点击媒体,“惊奇”变红。) ②说话训练:惊奇得(要求学生边说边做动作)(点击媒体,出 示说话训练句式) ③指导朗读小男孩说的话。(读出惊讶的语气)(媒体再出示该句句子) ④说话训练: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媒体出示句式 训练) ⑤师:保罗以为小男孩是想——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师总结,板书: 获取。) (3)师:那么小男孩是真的想要获取吗?谁能来读读有关语句? ①生读小男孩说的话。 ②说话训练:我希望。(媒体出示句式训练) ③师:小男孩是希望——谁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师总结,板书:给予。) 4、学习保罗第二次想错的内容。 (1)师:谁能来读读保罗第二次想法变化的语句,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媒体出示保罗第二次想法变化的句子: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但他又想错了。 (2)师:保罗笑了,也就是保罗怎样了呢?(点击媒体,“笑”字下加点。)

131李白诗二首

北京市园林学校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语文教师:郭建华序号:15 周 授课时间班级12级6班2013 年12月11 日第 1 、2 节 学时2 课题章节李白诗二首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把握李白诗歌特色,积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名句 能力 目标 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复杂思想情感,有感情诵读、并努力背诵。 扩展李白与月与酒有关的诗句。 情感 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豪迈而洒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难点赏析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布置作业书后练习、练习册。 授课类型阅读与欣赏 教学方法使用课件或在教室互动交流 正 副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室主任签字

教案总体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 安排的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及必要的说明 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活动 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将进酒》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教师范读 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提问 思考 学生 讨论 学生默读 课文 并思考全 文写了什 么内容 5 10`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与“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系。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瞧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瞧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瞧除数与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就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就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 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瞧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就是9801),最少就是三位数(最小的积就是100)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瞧乘数接近的整十数相乘。 第五单元:面积; 知识点: 1、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下独酌》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疏通诗歌文意,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这两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李白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两首诗。 二、学习要点: 掌握关于“诗仙”李白的基本文学常识。 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体会李白诗歌的写作特点。 体会“月亮”这个意象在李白笔下呈现出的丰富意境。 三、作者生平 1.作者图片及其他图像资料(可参见本课PPT) 2.作者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诗仙”美誉,也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他一生壮游天下,特立独行,诗风豪逸浪漫,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少时随父客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壮游天下,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任唐玄宗翰林供奉。 综观李白一生,其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二十岁以后,他便漫游蜀中。这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足迹所及,几半中国。并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郯中。(二)长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岁)。天宝元年,终因吴筠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贺知章见之,叹其为“谪仙人”,名动朝野。然玄宗只是用他来点缀太平,故其感到政治理想破灭。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后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其蔑视帝王权贵的傲然作风,终为人所不容,故其再度出山。三年翰林,使他认识到了统治访华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故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岁)。“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出京后,在洛阳与结交杜甫。至汴州,再逢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李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其生活十分窘困。且因天宝年间政治的日益黑暗,其心情也十分悲愤。但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愧世上英”。所以揭露现实的作品愈来愈多,反抗精神也愈来愈强,成为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色。(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岁至卒)。安史乱起,李白隐于庐山。永王璘起兵,军过浔阳,辟他为幕府。本怀平乱志愿,却因兵败遭牵累,流放夜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途中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今安徽当涂)。 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玄宗天宝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