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物流管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物流管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2009年5月17日物流师资格考试简答、论述题汇总

《物流管理》

1.如何进行供应商的分类?

答:(1)按与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分为:商业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伙伴型供应商。

(2)按80/20规则分类,可分为:重点供应商、普通供应商(占80%价值的20%的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占20%价值的80%供应商为普通供应通)。

(3)按与供应商的交易关系稳定性角度分类,可分为: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纵向集成型。2.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

答:评选步骤(要点):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建立供应商选择的目标;(3)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

(4)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5)供应商参与;(6)评选供应商;(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3.简述采购进货的方式。

答:采购进货有三种方式:一是自提进货;二是供应商送货;三是委托和外包进货。

4.简述采购进货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答:(1)进货方式选择原则。进货方式选择,要根据进货难度和风险大小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进货方式;(2)安全第一原则;(3)成本效益统一原则;(4)总成本最低的原则。

5.如何划分仓库储存空间?

答:储存空间包括:(1)物理空间;(2)潜在利用空间;(3)作业空间;(4)无用空间。

6.简答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

答: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包括;

(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5)作业感觉。

7.仓库空间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仓库空间的评价指标包括:

(1)仓储成本指标;(2)空间效率指标;(3)时间指标;(4)流量指标;(5)作业感觉指标。

8.仓储绩效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答:仓储绩效评价指标是仓储管理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仓库管理水平高低的尺度,利用指标考核仓库经营的意义

在于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对外接受货主定期服务评价。

(1)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仓库可以利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对内考核仓库各个环节的计划执行情况,纠正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具体表现如下:

①有利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②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③有利仓库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④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2)进行市场开发,接受客户评价,具体表现如下:

①有利于说服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②有利于稳定客户关系。

9.简述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

答: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如下:(1)科学性;(2)可行性;(3)协调性;(4)可比性;(5)稳定性。10.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哪几大类?

答: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①进出货作业效率评价指标。②储存作业评价指标。③订单处理作业评价指标。④备货作业效率评价指标。

⑤装卸搬运效率评价指标。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⑦仓储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

11.指标分析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指标分析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

首先,指标本身必须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统计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指标计算方法正确。

其次,在进行指标比较时,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第三,对指标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第四,在分析差距、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将影响指标变动的因素分类,并在生产技术因素,生产组织因素和经营管理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

第五,一定要正确运用每项指标的计算公式。

12.在确定库存量过程中会涉及到哪些成本?

答:在确定库存量过程中会涉及到以下成本:

①订货成本,②价格折扣成本,③缺货成本,④库存占用流动资金的成本,⑤存储成本,⑥废弃成本

13.不良库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库存过高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答:(1)不良库存产生的原因是:

①计划不周。②生产计划变更。③销售预测失误。

(2)库存过高的不良影响有:

①使企业资本固化。②加剧库存损耗。③增加管理费用。

14.何谓配送需求?其内涵是什么?

答:配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客户由于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方面的要求,涉及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需求等配送活动的各方面。配送需求包括配送规模和配送服务质量。配送规模是配送活动中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配送作业量的总和,配送服务质量是配送服务效果的集中反映,可以用配送时间、配送费用、配送效率来衡量,其变化突出表现在降低配送时间(快速)、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效率(准确)等方面。

15.简述配送需求结构的层次

答:(1)功能性需求:属于配送作业层次;(2)配送规划与管制:属于管理层次;(3)策略性需求:包括策略目标,如成本、品质、速度、弹性。

16.简述制造资源计划与DRP的关系

答:(1)制造资源计划是由企业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

(2)制造需求计划是由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DRP则是由顾客需求引导的,企业无法加以控制。

所以,制造需求计划通常是在一种相关需求的情况下运作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

17.简述配送需求计划(DRP)的局限性

答:首先,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

18.如何对配送方案进行实施控制?

答:(1)实施信息化控制;(2)实施合理化库存控制;(3实施配送流程控制。

19. 库存控制的目的

答:减少超额库存投资,降低库存成本,保护财产,防止延迟或缺货和减少呆滞商品。

20.简述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

答:①积极创建适应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现代企业配送中心;③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营机制;④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应用;⑤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才的培养;⑥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⑦完善服务功能;⑧强化增值服务。

21.何谓配送中心?它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配送中心即: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储存、储备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22.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它有哪几种模式?

答:配送中心主要有六大功能:

(1)储存功能;(2)分拣功能;(3)衔接功能;(4)集散功能;(5)配送功能;(6)服务功能.

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有:

(1)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2)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3)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

23.配送中心具有哪些要素管理?

答:配送中心具有以下要素管理:(1)商品储存量:影响库存和销售;(2送货时间:影响物服务水平;(3功能配置:影响效益与功能。

24.配送中心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品配送共同化。25、简述库存控制决策考虑的因素。

答:库存控制决策的考虑因素包括商品的重要性(ABC管理法)、商品的季节性、商品的可替代性、政策或自然条件影响、是否搞促销活动、厂商生产情况及和厂商的关系等内容。

26.、简述共同配送的类型。

答:共同配送可分为横向共同配送和纵向共同配送两种类型。其中,横向共同配送又可以分为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和共同集配三种类型;纵向共同配送分为批发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和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共同化两种类型。

27.简述综合运输体系及系统组成

答:综合运输体系,或者叫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运输体系由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综合运输生产系统和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三部分组成。

28.简述国际多式联运及构成国际多式联运的基本条件

答: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成国际多式联运的基本条件是:

①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②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③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

④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⑤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

29.简述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答:(1)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

(2)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4)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5)其他作用;

30、简述运输计划编制的原则。

答:运输计划编制所遵循的原则有:(1)关键性原则;(2)强制性和弹性原则;(3)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4)实现性和鼓励性原则;(5)连续性原则。

31.简述运输计划编制的方法

答:①逐步延伸;②远近结合;③近细远精;④灵活性强;⑤确定滚动间隔期。

32、简述运输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承担风险的类型。

答:运输保险是指在运输过程上基于运载工具或货物产生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按运输保险中所承保的风险大致分为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政治因素引起的风险和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四类。

33.简述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构成。

答:现代生产物流系统是由管理层、执行层、控制层三大部分组成。

34.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最小移动距离;(2)综合性;(3)集装单元化;(4)适应性;(5)经济性。

35.生产物流装备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生产物流装备包括:

(1)物流容器——生产物流的基本单元;(2)集成仓库技术——生产环节间的调节阀;

(3)叉车和拖车——生产环节间运输的机械化;(4)无人小车技术——生产环节间的运输自动化;

(5)垂直运输机——连接跨越楼层的生产环节;(6)吊车——三维物流作业;

(7)连续运输设备——生产线JIT的关键;(8)包装线——生产物流与配送物流的核心。

36.简述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化改造目标。

答: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化改造有如下主要目标:

(1)规范供应商管理,

(2)切实提升生产效率。

(3)准时化的配送,标准化的包装、门对门的运输,

(4)提升生产量控制的精确度,

(5)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效率,提高了企业物流服务水准。

37.简述5w1H的装卸搬运分析的过程

答:对于任何一个物料装卸搬运问题,首先的问题是为什么(why)要进行物料的装卸搬运,是否有必要进行这一活动,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我们就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即搬运的对象(What)是什么、由什么设备或工人(Who)来进行装卸搬运、在什么地方(Where)进行装卸搬运、在什么时间(When)进行装卸搬运作业以及使用什么样(How)的装卸搬运方法来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即以所谓的5WH(Why\what\Who\Where\When\How)的提问形式引出物料装卸搬运作业的分析、设计和组织。

38.简述生产物流搬运装卸分析的目标。

答:生产物流装卸搬运分析的目标有:

(1)降低单位物料的装卸搬运成本;(2)缩短生产时间;(3)提高仓库设施的可用能力;(4)为工厂保留空间,创造高效的工作条件;(5)改善物流服务。

39.简述MRPⅡ系统的特点

答:MRPⅡ系统有以下特点:

(1)MRPⅡ把企业中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管理系统。其中,生产和财务两

个子系统的关系尤为密切。

(2)MRPⅡ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数据环境下工作,实现了各方面的数据共享,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3)MRPⅡ1的计划编制是从上到下,由粗到细。

40.生产现场一般包括哪五项活动?精益物流系统布置包括哪些内容?

答:生产现场的五项活动,就是对现场进行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提高人员的素养。它是现场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始,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最基础的条件。

精益物流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

(1)工厂的总体布置

精益物流系统采用联合大厂房,厂房之间平行布置、紧密排列且距离很近,门与门相对,节省生产占地,缩短物流且使物流顺畅。一般精益物流系统企业的工厂布置不设在制品中间库,因而无法存放超量生产的在制品,有效地控制了库存。(2)车间设备布置

①“河流水系”状的总装配线布置;②单条生产线,实施“混流”生产。

(3)U形布置的加工生产线

精益物流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备布置方式,采用了U形布置方式。

41.简述看板的使用规则。

答:看板的使用规则有:

①后工序向前工序取货。为确保这条规则的实行,后工序还必须遵守下面三条具体规定:禁止不带看板领取零部件;禁止领取超过看板规定数量的零部件;实物必须附有看板。

②不良品不交给下道工序。③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领取数量的产品。

④进行均衡化生产。⑤必须使生产工序合理化和设备稳定化。⑥必须根据看板进行微调。

42.何谓约束理论(TOC)和最优生产技术(OPT)?什么是OPT的物流原则?简述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

答:“约束理论”(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实质上TOC是一套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约束的流程。

最优生产技术(OPT)是通过识别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正约束,在此基础上基于约束建立产品出产计划一项组织生产方式。其物流原则是: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

(3)资源的“利用”和“活力”不是同义词;“利用”注重的是有效性,而“活力”注重的则是可行性,从平衡物流的角度出发,应允许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适当的闲置时间。

(4)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5)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6)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原则(6)是原则(5)的直接应用。

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1)分析系统,寻找约束;(2)理清约束,寻找突破;(3)立足突破,提出措施;(4)深化动作,扩充瓶颈;(5)积极提升,团队前进。

43.简述各公司公布船期表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通常,近洋班轮航线因航程短且挂港少,船公司能较好地掌握航区和挂靠港的条件,以及港口装卸效率等实际状况,可以编制出时间准确的船期表,船舶可以严格按船期表规定的时间运行。远洋班轮航线由于航程长、挂港多、航区气象海况复杂,船公司难以掌握航区、挂靠港、船舶在航线上运行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编制船期表时对船舶运行的时间必须留有余地。集装箱运输具有速度快、装卸效率高、码头作业基本上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所以,集装箱班轮航线可以编制十分精确的船期表。

44、班轮船期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船舶的往返航次时间(班期)应是发船间隔的整倍数。(2)船舶到达和驶离港口的时间要恰当。(3)船期表要

有一定的弹性。

45.集装箱提单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1)集装箱提单的功能有(1)提单是一张货物收据:(2)提单是一张物权凭证:(3)提单是运输合同成立的证明。46.提单是怎样分类的?具体分为哪些提单?

按货物是否已装船可划分为:已装船提单和收货待运提单;

按对货物的外表状况是否有不良批注划分: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按提单中收货人栏的填写方式可划分为:记名提单、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

按不同的运输方式或划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多式联运提单;

按间单内容的繁简划分:全式提单和简式提单;

按签发提单的时间划分:倒签提单、顺签提单和预借提单;

其他各种特殊的提单:舱面货提单、包裹提单、最低运费提单、并提单、分提单、交换提单和过期提单。

47.集装箱提单正面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集装箱提单的正面内容主要由必须记载的事项和正面条款两个部分。

(1)必须记载的事项

(2)正面条款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条款:(1)确认条款:(2)承诺条款:(3)签署条款:。

48,简述提单业务内容。

答:提单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提单的签发(2) 提单的更正与补发(3)凭保函签发清洁提单(4)提单的背书转让

49.简述班轮运价种类。

答:班轮运价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制定运价的主体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根据费率结构进行分类。

(1)根据制定运价的主体分类(班轮运价根据其制定者的不同)可分为:1班轮公会运价;2班轮公司运价;3双边

运价;4协议运价。

(2)根据费率结构分类(班轮运价制订的形式不同)可分为:1等级运价;2单项费率运价;3航线运价。

50.简述班轮运费的支付

答:运费,按照支付的时间来划分,通常有预付运费和到付运费两种。①预付运费时,托运人必须在承运人签发提单之前支付全额运费。这种在签发提单之前即需支付的运费就是预付费用。②货主必须在货物运抵目的港,承运人交付货物之前付清全额运费。这种在交付货物之前须付清的运费就是到付运费。

51.班轮运费是如何构成的?

答:班轮运费通常由基本费率和各种附加费所构成。

(1)基本运费

班轮运输航线上船舶定期或经常挂靠的港口成为基本港口,综合这些港口的基本情况,为在航线上基本港口间的运输而制订的运价称为基本运价或基本费率。

(2)附加运费

除基本运费外,规定另外加收的各种费用就是附加费。主要的附加费有:1超重附加费;2超常附加费;3直航附加费;4转船附加费;5港口附加费;6选卸附加费;7其他附加费。

52.简述集装箱海运运费的构成。

答:集装箱全程运输费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海运运费;2堆场服务费;3拼箱服务费;4集散运输费;5内陆运输费,其中又可细分为:区域运费、无效拖运费、变更装箱地点费、装箱时间与延迟费、清扫费。

53.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其特征。

答:(1)面向制造企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2)面向制造企业产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3)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4)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属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企业。其信息系统更加强调与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

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的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54.举例说明运输信息技术的应用。

答:运输行业的关键信息技术:(1)条码技术;(2)RF技术;(3)EDI技术;(4)GIS技术;(5)GPS技术。

55.简述构建我国区域物流平台的核心问题。

答:构建我国区域物流平台的核心问题:(1)缺乏系统性整合;(2)非标准性设施减少竞争力;(3)积极做好区域物流资产的整合工作

56.简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

答:区域物流系统化是区域物流平台构建的较高层次及理想目标。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网络的通达性;(2)物流活动一体化;(3)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互联网络化;(4)网络运行的高效化。

57.简述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子系统。

答: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应突出物流园区核心业务,与之紧密相关的信息平台就是公用信息平台和物流业务信息平台。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平台和政府职能部门支撑信息平台主要是作为其辅助功能平台,以及和其他相关信息平台进行交互的接口等。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系统包括:(1)公用信息平台;(2)物流业务信息平台;(3)物流运作支持信息平台。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全盘西化论胡适根本西化论 2、容闳《西学东渐记》 3、科学哲学 4、哥伦比亚杜威《先秦名学史》 5、中国哲学的史在中国的哲学史 6、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 7、张君劢人生观 8、性体中国哲学牟宗三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①②④ 2、①③④ 3、① 4、④ 5、①②③ 6、① 7、②③ 8、③ 9、②③10、①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上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2分)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3分) 2、充分西化 “充分西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化思潮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主张,其代表人物是胡适。(1分)胡适曾主张全盘西化,但这只是他的出发点,或手段。其目的其实是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来打磨改造确立“中国本位文化”。所以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并非百分百的西化,而是“充分西化”。(3分)其立论的基础是“文化惰性论”。(1分) 3、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哲学核心概念之一(1分)。解是指了解,觉是指自觉,觉比解更进一步。(2分)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1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了解,有赖于我们觉解程度的深浅。(1分) 4、两层存有论 是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分)在存有论的领域,牟氏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出发,提出了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2分)牟宗三将佛家消极意义的“执”转为积极意义的“执”,认为在无执的存有境界,执是不存在的,而在执的存有论中,执是绝对需要的。两层存有并非隔绝的,而是可以通过“坎陷”来沟通。(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何在? (1)政治意义:五四运动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2分)(2)思想意义:新文学、新哲学等新文化的产生。革命需要启蒙。思想需要创造。(4分) 2、简述张君劢对人生观之特点的看法。 张君劢将科学与人生观加以比较,指出了两者的五点区别,即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

中国哲学史习题集

《哲学基础》(1)之中国哲学史习题集 主要参考资料:1、课堂笔记;2、《<中国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中国哲学史分期、、、、、 。 2、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 3、《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包括、、 、、、、、、、等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 4、《易经》的八卦是、、、、、、、。 5、六经是指先秦的六种典籍,包括、、、、、。 6、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即、、。 7、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即、、。 8、正始名士主要是在理论上阐发老庄的玄言,竹林名士则多在行为上受用老庄的思想,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等,世谓“竹林七贤”。 9、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10、东汉末年,道教正式形成。其时社会上主要有两大道教组织:一是于吉、张角创立的“”,一是张道陵所创立的“”。他们尊为教主,奉为经典。 11、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和“”说,该宗的代表著作是玄奘和弟子窥基编译的。 12、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13、在宋明理学中,理的意义可以分为四种:宇宙的普遍法则,可以称为,人性的理可以称为,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理可以称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可以称为。 14、张载最著名的言论是,, ,,这四句话被后人称为横渠四句教。 15、张载还将性区分为和,这可以视为后来理学中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区分的先导。张载还将人的知性区分为和。 16、1175年,陆九渊应吕祖谦的邀请与朱熹论学于鹅湖寺,史称。在这次会面上,他因为和的不同趋向和朱熹发生了争论。由此之后,成为宋明理学中的一大公案。 17、朱熹继承、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论,认为、、、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到孟子以后中绝了。 18、理学是以的姿态出现的,一方面,指责佛老的虚无主义,认为它们破坏了封建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是的糅合。 19、从魏晋正始年间到西晋末年,何晏、王弼(玄学)、阮籍,嵇康(玄学)、裴頠,郭象(玄学)分别代表了玄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20、关于玄学的方法,冯友兰认为是,汤用彤认为是。

北京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49中国哲学史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onad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406934320.html,

【资料说明】 北大哲学系《849中国哲学史》近年来一般有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注重全面,考察考生知识面的广度,个别考题在教材上没有直接涉及,本资料从典型工具书中尽可能收集罗列、查漏补缺;简答题要求对学科的熟悉程度,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适当展开;论述题注重深度,强调考生对于本学科的融会贯通与领悟、表达能力。 北大哲学系专业课近几年不再指定参考书,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学科重点。对于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重要命题,甚至会连续重复命题,所以熟练掌握历年真题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去年的题或许就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在要点方面,第一,宋明理学几大思想家:张载、朱熹、王阳明最为重点,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直接看出。第二,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重要概念也是频繁出题。第三:魏晋玄学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也常常可能出高分值题。第四,佛教方面一般每年都会有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题。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目录 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4) 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1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 )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3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2)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3)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在这里,他并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企图,也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势力范围的思想,而是认为他的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从这一点说,他也对人力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简答题) 【圣才出品】

二、简答题 1.得意忘象。[北京大学2015研][北京大学2014研] 答:“得意忘象”是三国魏王弼的哲学用语。“意”指圣人思想;“象”指卦象;“言”指卦辞、爻辞。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认为:“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卦象是用来表达圣人之意的,卦辞、爻辞是用来说明卦象的。明白了卦象的含义就可以忘掉卦辞和爻辞,懂得了圣人的思想就可以忘掉卦象。主张对《周易》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辞和象,而要通过辞和象把握圣人的思想。由此提出一种解《易》的义理之学。 (1)王弼对经验知识的批判 ①王弼认为经验性认知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确定对象的,而且常常只抽取对象中的某一个特征、某一种联系予以判认、加以指谓。王弼说:“凡名生于形,未有形生于名者也。故有此名必有此形,有此形必有其分。仁不得谓之圣,智不得谓之仁,则各有其实矣。”王弼这里表明的是经验知识和概念指谓的对象性与确定性。他揭示了经验性认知方式的基本特点。经验知识的成立是以对象的确定性与可分性为前提。 ②王弼认为在经验知识的层面上或范围内就不可能真正给出“本体”。因为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凡可以命名和用概念指称的,必都是有确定对象。而且都是以这一确定对象与其他对象、或这一确定对象的某一特征与别的特征的区分为前提的。然而,有区分、有选择则必定是受限定的,不具完全绝对意义的。这表明,借经验知识不可能给出事物的全体与本真。而“本体”所捕捉的却正是事物的绝对无限性、事物的全体与本真。 (2)得意忘象的提出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一文中,通过分析“意”“象”“言”三者的关系,进一步

辨明经验知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以确认“本体”的不可指称性。王弼把三者关系拓展为一个认识论问题:经验对象大于概念词谓,概念词谓不能包容经验对象的全部内容;内在本意又深于经验对象,在经验对象范围内或层面上不能给出本意。因此,王弼主张“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3)评述 王弼通过暴露经验知识的局限性而否认在经验层面上给出“本体”的可能性,具有学理上的根据。在认知过程中,通过概括、归纳的手段寻找事物的共相的过程,表现为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舍弃的最终结果,万物的唯一共同特征就是“存在”,可称为“有”。但这个“存在”“有”排除了任何具体内容,是最空洞的,所以它与“无”相等同。王弼以“无”言之,体现了他对经验世界的否定性取向。南朝时始将其运用到艺术评论中,影响以后“意象”论的产生。 2.僧肇的“万物中自虚”。[南开大学2015研] 答:“万物中自虚”是僧肇《不真空论》中阐述的根本观点和核心问题。 (1)提出背景 《不真空论》通过“至虚无生”与“有物”之间的关系,确立起般若性空观念,并对当时讲述般若的三个主要流派心无宗、即色宗、本无宗进行总结性评价。 ①心无宗只是从主观上排除外事外物对心的影响,虽然能心神安定,不受外界干扰,但此派并未否认客观外物的存在,故这种“无”是不彻底的。 ②即色宗只是注意到事物不是自己形成的,是假有,但没有认识到物质现象本身是非物质性的,即没有认识到自性空; ③本无宗侧重于以“无”为“本”,过于执着于“无”,而没有懂得佛教所说的非无非

精彩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一》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 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

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复习题 含泪分享

中国哲学史 简答题和论述题《一》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 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3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是。(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2)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图以 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3)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在这里,他并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企图,也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势力范围的思想,而是认为他的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从这一点说,他也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4 孔子的仁的特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人”;“克己复礼为仁”。(1)孔子所谓“爱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孔子肯定了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且是包括奴隶在内的一般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孔子所谓的“爱人”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但同是一个“爱”字,在不同的阶级那里却有着不同的内容;(2)“克己复礼以为仁”。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克己复礼”的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视听都合乎“礼”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第 1 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章节题库 二、简答题 1.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 “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以“气”与“阴阳”的范畴来阐释宇宙的秩序与关系,说明宇宙之生成演化。 2.简论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正名”思想是其提纲挈领性的政治思想。 (1)提出 春秋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且不断发生臣弑君、子杀父的暴行。对此,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秩序,而其首要任务是“正

名”。《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内容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为君者应该有“君”的样子,为臣者应该有“臣”之样,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父子亦如此。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包含了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君、臣、父、子皆是社会关系中的名,都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正名”思想的涵义就在于此。 (3)意义 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应当与实际事物相符,具有一定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意义。 3.简论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 答:孔子的思想即仁、礼、中庸。其中仁是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方法论。 (1)中庸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是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包含平常、不易、用三层意义。《论语》中处处可见孔子的中庸之道。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乃文质关系上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即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更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最新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要 一、名词概念 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也即克制约束自己;复礼的意思是回到理的规范上来,既是使言行合于理。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礼,是以仁及道德为基础。通过理来实践自身的道德。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从社会政治的发展来看,孔子以克己复礼来调和当时社会的矛盾,避免社会变革,表现出他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 反者道之动:语出老子第四十章。指的是“道”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特征。“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 宿。

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指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倡导人生应当收敛、柔弱、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思孟“五行”;“五行”思想是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思想之一。思孟学派的“道德的‘五行’”被用以区别于“阴阳五行”等同名的思想学说。 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圣”。仁、义、礼、智四者只有为人 形于内”,都是“德之行”,因为这里的“圣”成就的是最完满的德行。仁、义、礼、智、圣是人心得之于天道的,或者说是天赋予人、内化于人心之中的。这五种德行内在地和谐化了,就是天道之德。其表现

中国哲学史 名校考研真题 (论述题)【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 1.试论先秦儒家人性论。[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研] 答: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而先秦儒家的人性论,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先秦儒家人性论有三种主要的说法,分别是孔子的“性近习远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认为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思想,提出性善论。荀子则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持性恶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争议,实则一脉相承。 (1)孔子的性近习远论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的积习而形成了差异。这句话指明了人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为人性问题的研究指出了根本方向。 从孔子其他不多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认识: ①孔子认为人性相近,本无先天差异,亦无天生善人恶人,之所以有仁与不仁、善与不善的差异,皆是所“习”不同。 ②评判人性善恶的标准是“仁”和“礼”,合乎“仁”、中于“礼”者即为善,反之则为恶。 ③在人性可变的前提下,提倡通过“仁”和“礼”来塑造人性。 (2)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禽之辨 孟子认为,人有自然的食色之性,但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在于

人有内在的道德的知、情、意,这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属性。孟子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之性,但他认为,如将自然欲望作为人之本性,则无法讲清人之与动物或他物的区别,只有道德本性才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尺。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即,若照着人天生的特殊资质、情状去做,自可以为善,这就是我所谓人性善,而有人在事实上为不善,不能归罪于所禀赋的质性上。 ②四端之心 人内在具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道德的同情心、正义感、羞耻感、崇敬感和道德是非的鉴别、判断,这些东西就是道德理性“仁义礼智”的萌芽。这是人内在固有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把这些萌芽状态的东西扩充出去,就可以为善。人的道德直觉、道德担当、当下直接的正义冲动,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功利的目的。例如你要冲过去救一个即将落入水井的孩子,当下的刹那之间,并不是要结交孩子的父母或在乡党朋友面前显示自己,谋取虚荣。不是的,你内心有一个无条件的道德要求和绝对命令,使你不假思索地去做。 ③修养方法 a.求放心。孟子认为,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人都有仁义之心,之所以丧失良心,是因为不善于保养。如果不加以保养,就会失掉。人们丢失了家中养的鸡犬,知道去寻找,然而丢失了良心,却不知道去找回来。因此孟子提出“求放心”,即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的要求。 b.由仁义行。人与非人的差别本来就小,君子保存了,庶民丢掉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舜是由内心保存的义去行事,而不是在外力之下勉强地去行仁义。“由仁义行”,是内在的道德命令,是人的道德自由。 c.扩充本心,即把人的道德心性实现出来。君子的这种本性,不因他的理想大行于天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专题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三、简答题 1.董仲舒神权政治论。 答:(1)“人副天数” ①内容 “人副天数”是董仲舒神权政治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董仲舒认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是天的投影,人的形体、身躯、脏腑都是仿效天的产物,头如天圆、耳目如日月、鼻口如风气、骨节合天数、大骨节合月数、五脏对应五行、四肢犹如四季、眨眼犹如昼夜,因此天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与依据。 ②结论 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感应论。既然“人副天数”,“为人者天”而又“天辨在人”,因而,人的行为必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谴告由此而来。 (2)“尊天受命”的社会伦理观 董仲舒重新树立“天”的权威,重新神化已经趋向自然意义上的“天”,赋予“天”以神秘性和宗教性。同时将“天”人格化,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天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原,也是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准则的唯一来源; ②社会最基本的三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为尊卑有序的等级关系,但最终都受命于天; ③社会的伦理秩序是与阴阳五行相应合的,阳居矛盾的主导方面,阴处于从属地位; ④董仲舒还用五行、四时来附会人伦关系与道德准则。 但董仲舒神化“天”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现实人间的政治生活中,即要为其“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等。

(3)“尊君”“一统”的政治观 ①“尊君” 在“三纲”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因此,论证“君权至上”是董子政治观中的核心思想。君权来自皇天所授,那么,君王就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双重权威:道德与天意。显然在“人理副天道”的理论构架中,君王成了贯通天人的中心环节。君王既然是“德侔天地”“皇天右之”的人间权威,那么“尊君”就是尊天、敬德的必然结论。 ②“一统” 董仲舒借天意为中央一统天下服务,打击地方分离势力。他认为“一”是《春秋》的基本精神,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大一统”。不但要政治“一统”,而且要思想“一统”。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惟其如此,君主独裁的中央集权制度才得以巩固。 2.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 “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大纲-参考书-真题资料-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咱们今日分享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帮助大家找到报考学校的命题规律、题型考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从而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下面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 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初试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是哲学院全日制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本科目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考科目,同时是哲学院其他专业的选考科目。满分为150分。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是测试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范围是从先秦哲学到近代哲学。 三、考试基本要求 1.要求考生对中国哲学基本观念(概念、命题、原著等)的提出者、基本含义具有准确的把握。 2.要求考生对相应的中国哲学问题的理论意义有较为深入的阐发。 3.要求考生对相应的中国哲学问题予以简要的批判,并在论述中尽可能地加以个人的诠释。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为闭卷,时间为180分钟,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五、考试内容 本科目考试内容为两个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字数应在200字以上,论述题应在400字以上。 简答题内容为中国传统哲学家的基本范畴、基本命题、重要原著,要求考生准确答出作者、基本含义、理论意义、理论评价。 论述题内容为对中国哲学各个发展阶段中重要哲学家的有代表性的哲学创见、对具有代

表性的反映中国哲学特质的重要问题的宏阔的概述加以深入的探析。要求考生对所论述的哲学问题的理论价值、特性具有明晰的认识,并尽可能加以个人的体认与评判。 上面就是以上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了,再说一下给大家推荐的真题资料袋答案解析的,天津考研网主编《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考研红宝书【学长复习资料-真题笔记】》。资料中不仅包含历年真题的答案解析,还包含专业动向介绍、本科授课课件讲义和期末模拟试卷、非常详细的为大家讲解每个章节的重点,政治、英语、数学的辅导材料都是赠送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天津考研网提醒大家,在使用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资料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增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身复习效率,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成功信心。最后祝大家考研复习顺利!

中国哲学复习真题

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复习真题 简答论述部分 ※2009综合※ 论述 1. 试述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 2. 试述庄子”齐物论”的基本思想 3. 请解释王守仁“致良知”说 ※2008年综合※ 简答 1简述孟子人性论和苟子的人性论。 2简述《不真空论》的主要思想。 3简述张载的理学思想。 ※2007年综合※ 简答 1, 简述荀子性伪说。 论述 2.试比较老子道论与庄子道论异同 2009 中国哲学史 简答: 1.“易有太极”表达了什么思想? 2.什么叫做“非汤武而薄周孔?“ 3.如何理解“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4.严复讲“一气之转,物自为变,此近世学者所谓天演也”是什么意思? 论述 1. 试论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关于人性的学说。 2. 试述宋明理学道学派与心学派的理论差异。 宗教学 简答 2009年综合只有论述题 2008年综合有简答与论述 2007年综合有简答与论述

1.简述“三法印”的基本内涵。 2.简述顿悟与渐修的区别。 3.简述全真道的兴起与盛行。 论述 试述儒释道三教关系的主要特点 2008 中国哲学史 简答 1.?易传》讲"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什么意思? 2.荀子为什么说人"最为天下贵" ? 3.什么是"正始之音"及其思想意义? 4.什么是理学家的"十六字心传" ? 论述 1.试述朱嘉对传统儒学人性理论的总结。 2. 试述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及其思想意义。宗教学 简答 (1)简述"不真空"的含义 (2)简述《坛经》的内容 (3)简述《悟真篇》的内容 论述 ( 1 )试论佛教中的解脱思想 ( 3 )试论道教的性命双修思想 2007年 中国哲学史 简答 1.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 2.简述禅宗自性是佛的理论。 3.简述韩愈的道统说。 4.谈谈你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论述 1.老子“自然无为”的理论及其思想基础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试题及其分类汇总(中国哲学史及哲学基础更新到2011)

武汉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哲学专业试题 (1998-2011)

目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1998-2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 一、名词解释(3×6) 1.发展 2.主奴辩证法 3.客观真理 4.价值 5.生产方式 6.人民群众 二、简答题(10×5) 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5.简述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揭示。 三、论述题(16×2) 1.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当前认真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2.试述毛泽东的《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9年) 一、名词解释(4×5) ⑴分质变⑵唯心史观⑶偶然性⑷能动反映论⑸主体 二、简答题(8×5) ⑴、简述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⑶、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⑷、“实践就是直接经验”这一说法对吗? ⑸、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哪些基本思想? 三、论述题(20×2,选2) 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说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⑵、试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 ⑵试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点的论述以及这些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0年) 一、名词解释(5×4) ⑴一元论⑵主体⑶系统⑷人的解放 二、简答题(10×5) ⑴、简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⑵、试析否定与扬弃的区别和联系。 ⑶、简述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关系。 ⑷、“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这个说法对吗?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在现代中国的西化思潮中,有代表性的文化主张主要有:陈序经的(),()的充分西化论,张佛泉的()。 2、我国近代海外留学第一人是指(),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 3、新文化运动中,科玄之争的焦点是()与()的关系问题。 4、胡适博士毕业于美国()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他的博士论文题为()。 5、金岳霖在对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下面这一问题,即所谓“中国哲学史”是()还是()问题。 6、贺麟反对以科学化儒家思想来作为儒家思想新开展的途径,在他看来,儒家思想的一些重要概念,都可以循()、()、()的思路进行重新诠释,从而实现儒家思想在现代的新开展。 7、1923年,()在清华学校作()演讲,由此挑起了科玄之争。 8、《心体与》、《智的直觉与》,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作。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概论》一书中,从文化的三个递进层次十分精辟地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思想认识的发展进程,这三个层次是:()()() ①器物②制度 ③哲学④文化 2、下列属于严复翻译的著作有:()()() ①亚当斯密的《原富》②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③斯宾塞的《群学肄言》④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 3、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体”和“用”各是什么意思?() ①体是指中国的封建纲常,用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②体是本体,用是现象。 ③体是形体,用是功用。④体指中国思想,用指西方思想。 4、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的是:() ①打倒孔家店②宣扬民主与科学 ③文学革命④文化革命

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名校考研真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圣才出品】

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彩陶[厦门大学2011年研;清华大学2006年研] 答: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如“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如“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2.舞蹈彩陶盆[厦门大学2004、2005年研] 答: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3.鼎[厦门大学2004年研] 答: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品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鼎被视为传国重

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在三代及秦汉的两千多年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它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鼎就是商代晚期时青铜鼎,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4.马家窑文化[厦门大学2003年研] 答:马家窑文化产生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它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时期后走向衰落,到公元前的夏、商以后逐渐结束。它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带,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5.原始瓷器[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原始瓷器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瓷器。它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瓷器的原始阶段。其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6.“六齐”[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六齐”是中国古代冶炼青铜的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六齐”的出现表明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 (2020年) 一、大纲综述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目标在于考察考生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哲学派别和哲学观念等基本知识的储备和掌握;同时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中国哲学史上综合问题的实际能力等。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第二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第三章墨子建构的墨家哲学 ★第四章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第五章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 ★第六章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 ★第八章荀子对儒家“外王学”的拓展 ★第九章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 第二篇汉唐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 ★第二章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 ★第四章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第五章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 第六章佛教的传入与两晋南北朝的佛学源流 第一节佛教空宗的传播与六家七宗的般若学 第二节僧肇的《不真空论》

第七章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 ★第四节禅宗的顿悟成佛论 ★第五节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第八章道教的国教化与隋唐道教哲学 第一节由隋入唐道教的的繁荣与重玄学 第三节道教信仰提供的思想史意义 第九章经学的重整与唐代儒家哲学 ★第一节儒学对佛学的回应与唐初经学的重整 ★第二节韩愈的道统论 第三节李翱的《复性书》 第五节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论 第三篇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道学初创 第一节北宋三先生 第二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通》 第三节邵雍的先天“象数”学 ★第二章张载的本体论与境界论 ★第三章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 ★第四章朱熹的理学 ★第五章陆九渊的心学 ★第八章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第四篇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第三章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第五章戴震的哲学倾向 第五篇近代中国(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哲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