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

读图1,完成1~3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

A .减弱①

B .增强②

C .减弱③

D .增强④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列情况中夜晚气温最低的是 ( )

A. 昼夜皆晴

B. 昼夜皆阴

C. 昼晴夜阴

D. 昼阴夜晴

4.右图表示因冷热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S 代表地面,箭头代表气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气温值G >H

B .气压值H 最高

C .G 为城郊,H 为市区

D .若此时为白天,则G 为陆地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B 、D 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 .西北风和东南风 B .西风和东风 C .东南风和西北风 D .西南风和东北风 6.下面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等压面分布的是( )

读右图,完成7~8题。

7.图中A 、B 、C 、D 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8.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9.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1

图1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1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11.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1位置时( )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12.如果下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1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甲-丁地气候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5.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乙气候分布在所有的大洲C.丙气候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D.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6.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18.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台风——热带气旋 D.冬季寒潮——反气旋

19.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20XX 年3月9日,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消息:未来三天,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将有6到14度的剧烈降温。同时伴有大风沙尘天气。据此完成20~21题。

20.“未来三天”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低气压

B .暖锋

C .冷锋

D .高气压 21.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天气转阴

C .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D .气温升高、天气转阴 22. 当上海以东洋面形成一个较大的反气旋时,上海气流状况可能是

A.盛行下沉气流

B.盛行上升气流

C.吹东南风

D.吹西北风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图7中气压带代表(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24. 图7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 .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5.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 ③海水温度增高,海水膨胀 ④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26.图10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____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________;

(2)A 、B 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图表示海滨地区白天热力环流,则A 地为_______(海洋或陆地)。

(5)若图表示城市和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 地为_______(城市或郊区)。

(6)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 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

27.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A 气压带的名称是 ,其

控制地区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干湿状况是 。

(2)甲图所示北半球处于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因 的移动而位置偏南。半年后,乙图中的M 地受甲图所示的 (填字母)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

(3)乙图中N 地终年受甲图中 (填字母)带控制,盛行风向是 ,形成典型的 气候。

28.读图12“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的风向为 。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图中A 天气系统为 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 、 。 (4)A 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 (选择填空)。

A .台风

B .寒潮

C .泥石流

D .沙尘暴

(1)A 为___月图,B 为___月图,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A 图中高气压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高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为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 (5)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DCDCA CDBDD DBCCD ACCBC ACDCD

26(1)1、2、3 4 5 (2)C A (3)

(4)海洋 (5)郊区 (6)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27 (1)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湿润

(2)冬 太阳直射点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3)D 西南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28(1)西北风 下沉

(2)乙 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3)冷 大风 降温 阴雨 (4)BD

29(1)1 7 A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证明大陆是高压,气温低是冬季; B 图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温低于陆地,是夏季 (2)蒙古、西伯利亚 副极地低气压 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3)东北 旱 风从陆地吹来 (4)西南 雨

(5)高温多雨 东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 寒冷干燥 西北季风来自较高纬度大陆

A B

东 西 地面 1000M 等压面

等高面 1 2 3 4 5

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试题及答案

查对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查药品,对、剂型、、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静脉给药要注意,瓶口有无松动、;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 输血前,需经()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 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部位 D、检查目的 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A、科室 B、用途 C、清洁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 1.开 医嘱、处方 或进行治疗 时,应查对 病员姓名、 性别、床号、

住院号(门 诊号)。 ()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3.术后患者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4. 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5.各种治疗时,耷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6.功能检查科(特殊检查室)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查对制度试题答案 科室: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 输血前,需经(B)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 C )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 C ),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 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 A)、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2.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3.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 B.东部 C.南部 D.西北部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回答以下题。 5.虚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 B.暴雪 C.冻雨 D.台风 6.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8.若下列各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题。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0.0分) 1.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如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 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3?4题.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而900 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圧面高度(单 卞列四幅图中,与沿上图的XY 方向所作900 hPa 等压而剖面柑符的是() A ?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位: mh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A. A 下列关于图中 A. A 淸明前一天中午, B ?B B-B C.C C.C D. D D.D 宜逼3(rc 的高温让我们怀疑天气是否直接跳过春天,一秒入夏。下 X Y 水平距*

午5点左右,一场暴雨外加电闪雷鸣让长沙市民领略到春姑娘的下马威。淸明假期,全省气温将“大跳水",狂跌16X\清明出行的市民要注意天气哦。表为长沙淸明日出、 日落时刻(都为北京时间)及昼长。回答?小题。 日出时刻(北京时间)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昼长 06: 41: 25 19: 16: 06 12小时34分41秒 与暴雨天气吻合的是( 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 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 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 的分别是(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6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如图为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8?10题。 近地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 B.耀斑爆发强烈 C.昼夜温差大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5. A.a地、b地 B.b地、C地 C.a地、C地 D.b地.d地 6.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II上升引起的变化是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逃逸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7. 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完成13、14题。 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试题及答案

查对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查药品,对、剂型、、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与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与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静脉给药要注意,瓶口有无松动、;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输血前,需经( )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就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与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就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部位 D、检查目的 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A、科室 B、用途 C、清洁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3、术后患者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4、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5、各种治疗时,耷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6、功能检查科(特殊检查室)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 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5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 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6.右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7月份,北半球的高压系统仅保留在陆地上C.1月份,北半球的低压系统出现在海洋上D.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9.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10.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面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 为 ( )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4.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 日 15.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右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16-17题。 16.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 17.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18. 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19.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正确的是()

地球上的大气高考试题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5?新课标II卷)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C.18时-19时 D. 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2015?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 下列各题。 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 雾日最少的是( ) A、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4、与盆地秋、冬季节多 雾直接相关的是( ) A、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 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 冷却强 (2015?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5.“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015?天津卷)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1-2题。 6.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 气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7.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 是( ) A.黄海沿岸 B.海峡 C.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2015?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 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 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 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 问题。 8.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 A.蒙古高原B.亚马平原 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9.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 (2013新课标I)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 读图4,完成9-11题。 10.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1.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 日19时 C.15日4时 D.15 日11时 1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N 甲 L 等压线/hpa 1000.0 0 100 200km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查对制度试题精选

姓名:成绩:时间: 一、填空题(6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行医嘱时要__________:操作前、_______、________;对床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血时要严格_________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4、手术前必须查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麻醉用药。 5、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______与_________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6、手术接患者时,要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 7、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 1、关于手术查对哪几项是错误的() A.手术室接病人时要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B.接病人时还要查对病人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手术部位 C.手术前手术医师、护士、麻醉师只需核对患者姓名 D.标本标签上写清楚患者姓名即可 E.病人术后回到病房时,血压低于正常,护送人员认为应有病房处理,即离开2、关于临床查对不完全正确的是()

专题3地球上的大气(2019高考题及模拟题)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 (2019年北京卷)【影响降水的因素】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图2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 (2019年北京卷)【常见天气系统】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2019年天津卷)【常见天气系统】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B.乙C.丙D.丁 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19年卷)【常见天气系统】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B.6月C.8月D.10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1、课程目标_______年一贯整体设计。(九) 2、_______与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人文性) 3、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 _____ 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课程目标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___年级、___年级、___年级、___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_______和_______。(1~2;3~4;5~6;7~9;整体性;阶段性) 6、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_______上升,最终全面达成_______。(螺旋;总目标) 7、阶段目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1~2年级为“_______”,3~6 年级为“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 8、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3500) 9、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_______,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_ ______,提高文化品位和_______。(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价值观;审美情趣) 10、能主动进行_______学习,在_______中学习,运用语文。(探究性;实践) 1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______和______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1 12、第一学段:(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___ 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端正;整洁) 13、教材编写要以_______为指导,坚持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世界;未来)

查对制度试题题库

查对制度试题题库 一. 选择 1?输血前,需经(B )查对。 A 1人B、2人C、3人D、5人 2、输血时查对,做法错误的是(D ) A.输血完毕,在标签上签名,保留空血袋24小时 B?取血、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血型等准确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发出 C.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血袋标签、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D. 因相关血型的血源紧张,为了抢救病人,决定输注逾效期1天的全血3、关于注射输液时哪种说法不对(A ) A.多种药物配伍时只要注意医嘱与药物是否相符 B?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首次注射前要了解过敏试验情况 C. 输液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控制滴速并记录,按时巡视,注意用药后反应 D. 配药后,要核对空安瓿与输液标签的药名、剂量,还要查药品质量,有无混浊和杂质 4. 用于核对医嘱的核对单、执行单和《检验标本确认报表》保管妥当,待核对医嘱无误、全部医嘱执行后留存(B )方可丢弃。 A.5日 B.3 日C 一年D. 三年 5. 下列关于特殊饮食的患者进食前进行再次确认,说法错误的是(C) A.饮食种类 B.数量及餐次与饮食牌及病情是否相符 C. 进食后反应 D.患者身份核对 6. 饮食查对以每日电脑打出的(B )为依据,与患者核对,并及时更换 A.医嘱单 B.护理单 C.辅助治疗单 D.执行单 二. 填空 1. 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与补开医嘱核对无误后弃去。 2. 服药、注射、输液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操作前查除七对内容外, 需查药物内容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及药物有效期;操作后查除七对内容外,需查滴速。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时要严格—查对9度,确保输血安全。 4. 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_________ 。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 3.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4.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e、d、c、6. a A.a、e B.a、c C.e、c D.d、e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7~8题。 7.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8.依上图,若以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为依据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回答9~10题。 )9.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 ④高压脊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槽.①④ D.③④ C.②③B.①②A. 10.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11. 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新版查对制度等试题带答案

新版查对制度等试题带答案护士理论知识测验 姓名时间得分 一、填空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小时,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小时则不能再用,启封的溶媒限用小时。 2、交接班的形式有:、、、 ,集体早交班应限定在分钟完成。 3、因故未能按时执行医嘱时,应。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 4、医嘱应做到 , 。包括医嘱单、、各种标识:饮食、、、隔离等,设有并签名。 5、抢救病人时,在医生来到之前,护理人员可根据病情采取, ,测量血压, , , , 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6、十不交接: 。 7、对病人实行逐个床头交接班,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和需立即查问。 8、麻醉药品使用后要,同时在上登记并签全名。 二、问答 1、简述查对制度的内容. 2、Q12h晚八点执行的静脉输液医嘱,一位护士配好了液体准备到床旁给病人输液时,发现该病人外出检查,请问接下来你会怎样处理?在完成这项医嘱中,该护士有哪些不足之处? 填空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24小时,抽出的摇曳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 2 小时则不能再用,启封得溶媒限用24 小时。 2、交接班的形式有:集体早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书面交班,集体早交班应限定在15-30分钟完成。 3、因故未能按时执行医嘱时,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

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4、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班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有总查对登记本并签名。 5、抢救病人时,在医生来到之前,护理人员可根据病情采取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输液,配血,止血,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6、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病人抢救时不交接;病人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感谢聆听 7、对病人实行逐个床头交接班,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和病人不再病房时需立即查问。 8、麻醉药品使用后要保留安瓶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一、问答 1、一位护士配好了抗生素准备到床旁给病人输液时,发现该病人外出检查,请问接下来你会怎样处理?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小时,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小时则不能再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o N, 103o 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下图为抚仙湖 太阳观测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 ①口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②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④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 2.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 40-14: 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 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 A? A B. B C. C D? D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署,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 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如图中可以反映"巴山夜雨”成 因的是( ) 跨年寒潮拉开了 2019年的帷幕,这次“霸王级”寒潮驱动大量冷空气南下,寒潮带来 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读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18年12月26日的''局部近地面等压线示意 图” O 5?图示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京一一地转偏向力最大 B.呼和浩特一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最大 C.济南一一摩擦力最小 D.郑州一一等压线最密集 6. 该日,郑州市某校操场上国旗的飘扬方向为(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7.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B.副热带高气圧带控制地区 C-西风带控制地区 D?季风控制地区 8. 读下图,上海与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 回答下面两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1、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 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宇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

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 1、(1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 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 )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

单元闯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 2.(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 )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山东潍坊一模)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6.(2017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面三题。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试题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计50分) 1、在江阴,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反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 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3、下列辐射的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一组是 A、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5、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图1),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7、有关大气运动的力的正确叙述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 8、下图(图2)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9、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台风与寒潮 C、地转偏向力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0、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1.关于大气各成分的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A.光合作用基本原料——O2 B.强烈吸收紫外线——CO2 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O3D.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一N2 12、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A、夏季风的影响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台风的影响 D、信风的影响 13.大气各垂直分层按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图3),据此回答14-16题: 14、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5、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乙图有可能是下列四个城市中的 A、北京 B、罗马 C、纽约 D、伦敦 图4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

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高陌中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 C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B.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C.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 9、《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 B ) A.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B.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D.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B、C 二、填空题 1、《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V )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