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部工作手册制度流程

工艺技术部工作手册制度流程
工艺技术部工作手册制度流程

Q/QZCKJ

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企业标

Q/QZCKJ

02-2016

工艺技术部工作手册制度

流程文件

汇编

版次: A 版

编号:

状态:

2017—06—20 发布2016—07—01 实施

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发布

目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2]GB/T 15237.1—2000 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

[3]GB/T 3358 统计学词汇与符号第2部分:统计学应用1)

[4]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

[5]GB/T 131-2006 产品几何规范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方法

[6]GB/T 468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7]GB/T 4460-2013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用图形符号

[8]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配合注法

[9]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

动公差标准

[10]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 9000:2005,TDT)

工艺技术部管理体系

第一章工艺技术部组织架构图:

说明:

工艺工作由工艺部长监督、调配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工程师及以下人员应坚持认真的学习态度,不断夯实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水平,努力为生产服务。

工艺技术部设部长1名,文管员1名,绘图员2名,PE工艺工程师2名、IE工业工程师1名。

第二章工艺技术部职责

第一条总则:

工艺技术部作为技术支撑部门,对内是为了保证生产的高效、顺畅运行,解决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服务好生产;对外是满足项目施工对工厂加工产成品的需求,保证项目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做好项目履约。

第二条部门职责范围:

(一)工艺技术部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对外链接设计部门,对内链接生产管理、质量安全、仓储物流等部门,部门工作围绕着促进生产高效、有序、节能而进行。

(二)对于设计加工图纸进行严格的过滤,对于数据错误、不规范、不满足要求的设计图纸进行排查,要求设计进行更改或重新下发。

(三)与生产管理部协调、合作,根据其提供的周加工计划,及时制作加工资料,使生产围绕项目需求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加工,及时满足项目需求。

(四)保持与计划部的沟通,了解任务计划进度需求,围绕各项计划,工艺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五)工艺技术部重点在于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及下发生产加工单,围绕加工任务的完成,跟踪解决一切材料质量、加工问题、仓储发货等问题,从工艺下单—生产加工—仓储发货完成进行全程的跟踪。

(六)对于特殊的项目,在开始加工之前,针对其特点制定可行的加工技术方案,与生产部一起改进或研制开发新的刀具、设备等。

第三章工艺岗位职责

工艺技术部制度

第一章文管员下单管理制度

第一条制度内容与目的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工艺技术部下单的流程和所需的工艺技术资料,制定了工艺技术资料的标准化工作,要求工艺下单资料格式、内容统一,通俗易懂。确保工艺下单的准确性,按严格的下单审批流程来进行操作,以便做好工艺本职工作及为生产加工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条文管员下单要求

(一)文管员在接收设计图纸后,在做单过程中,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

1、主要接收资料为:产品封面图、产品组装图、零件图、BOM表、组装工艺技术交底、包装图,缺失的资

料及时要求研发院补发。

2、研发文件资料齐全后,整理下放给生产部、计划部、质量部;

3、根据工作量,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呈给部门部长审核签字,发放工作任务及交期给到相关工程师与计划部

主管。

4、跟进各工程师的产品技术文件资料周期,直到文件完成后,将其合格资料下发给生产车间等。

(二)绘图员在接收文管员工作计划任务书时,需准时提前完成任务,如中期遇到商解性问题,可另行计算工作周期;工作产出资料须包括以下资料:产品的3D图档、2D图纸、BOM表、下料方案、组装图等。

(三)IE工程师在接收文管员提交的产品资料与工作周期,需准时完成任务安排;工作产出资料须包括:成本估价表、BOM成本造价表、产品制样周期表等文件资料。

(四)PE工程师在接收文管员提交的产品资料与工作周期,需准时完成任务安排;工作产出资料须包括: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民品)、工艺规程(军品)、工艺流程图(军品)、等文件资料。

工程首样评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按照公司制度要求,每个工程产品批量制作之前,必须做首样试样。生产在批量加工之前必须做首样,并对首样组织各部门进行评审,总结加工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等。

第二章实施细则

第一条要求军品来图报价制样产品,需做首样产品确认,首样加工及评审由质量部相关质检人员提出并组织,通知设计、工艺、市场、计划、生产等相关人员参加,质量部做好评审记录,认真记录各部门人员的评审要求,并最终要求相关人员在评审记录上签字确认。

第三章附则附件:首样评审表

工艺文件存档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工艺文件的存档要求,目的是为了加强工艺文件的及时归档与管理,做好文件的规范化管理及文件日后的可追溯性。

第二章管理范围

第一条设计文件、有关产品技术会议资料、图纸会审资

料等。

第二条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加工质量标准、规范文件。

第三条各项加工工艺资料。

第四条各种会议记录、培训记录、技术总结资料。

第三章文件归档要求

第一条要求必须存档的工艺文件包括以下资料:产品封面图、产品目录、产品组装图、零件图、BOM表、包装图、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民品)、工艺规程(军品)、工艺流程图(军品)、成本估价表、BOM

成本造价表、产品制样周期表等文件资料;此三类文件可以保存电子档,如:产品3D图纸、BOM 表、

BOM成本造价表等。

第一条工艺内部的各项会议记录及培训记录文件,日常的奖罚记录单均需及时的整理归档保存好。保存期限为至少一年。

第二条在公司办公平台上发出与收到的各种联系单或邮件等来往文件,应根据文件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存档保存好,以方便查找为原则。

第三条各负责小组内资料的归档督促和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文件目录,每月定期进行检查。文档的存放按类、以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保存。

第四条对于所有要求存档的文件,工艺主管每季度组织全面检查一次,对于未按要求归档保存的,对相关工艺人员进行通报并要求整改。

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管理好本部门的图纸、技术文件资料,避免过期版本的图纸、技术文件未及时回收造成生产混乱,特制定本办法。对于顾客(即业主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由工艺技术部妥善保管,对不清楚之处,及时与顾客协商解决;当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做好记录并报告顾客。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图纸、技术文件资料,包括外来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发放和借阅。

第三章技术文件的形成与发放

第一条任何一份技术文件的形成都是公司员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员工智慧的结晶,但其中还饱含了公司巨大的前期投入、过程控制和后期经营等因素,显而易见是公司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员工与公司在这个平台上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种种技术文件。

第二条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及图纸资料的形成应严格执行设计(编制)、校对、审核三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的责、权、利。

第三条技术文件标题栏中的编号、名称、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栏中应签署齐全,签署不全的技

术文件不得投放到生产车间。

第四条技术文件根据经核准的使用部门或人员发放,发放时应在《工艺技术文件发文登记表》上做好记录,文件领用人签名登记。每次文件更改导致重新发放文件时,应按照发放登记重新发放,确保公司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版本是当前有效版本。

第五条图纸投入生产,即投放到生产车间之前,相关资料如加工明细等必须加盖文件“受控”章。

第六条纸质技术文件或电子档技术文件等由工艺技术部收存并负责保管。员工借阅技术文件应凭部门主管批准的借阅申请单向工艺技术部借阅,用完后及时归还,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第七条技术文件的变更:

(一)技术文件的修改必须按级、按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分管范围执行;技术文件修改前,负责修改部门要提出修改理由及具体内容,交有关领导审批;

(二)修改后的技术文件必须重新履行会审、会签及批准手续,填写《工艺技术变更通知单》,按3.4规定发放,同时收回原文件,收回的文件由工艺技术部识别、记录、保存、归档或销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