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荷法

点荷法
点荷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点荷法)

1检测目的

2检测范围

适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中的砌筑砂浆强度。砂浆强度不应小于2MPa。

3检验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

4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20KN)

钢制加荷头

5检测工作程序

5.1接受委托

5.2调查确定检测原因

5.2.1新建工程

5.2.1.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5.2.1.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又怀疑或争议,需要确定实际的砌体抗压、抗剪

强度;

5.2.1.3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砖、砂浆

和砌体的强度。

5.2.2已建工程

5.2.2.1静力安全鉴定及危房见定或其他应急鉴定;

5.2.2.2抗震鉴定;

5.2.2.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5.2.2.4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

5.3制定检测方案

5.4现场取样:

5.4.1从每个测点处剥离出砂浆大片。从每个测点处,宜取出两个砂浆大片,一片用于检测,一片备用。

5.4.2加工或选取的砂浆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厚度为5~12mm ,预估荷载作用半径为15~25mm ,大面应平整,但其边缘不要求非常规则。

5.4.3试件上画出作用点,量测其厚度,精确至0.1mm 。

5.5压力试验

5.5.1在万能试验机上、下压板上分别安装上下加荷头,两个加荷头应对齐。

5.5.2将砂浆试件水平放置在下加荷头上,上、下加荷头对准预先画好的作用点,并使上加荷头轻轻压紧试件,然后缓慢匀速施加荷载至试件破坏。试件可能破坏成数个小块。记录荷载值,精确至0.1kN 。

5.5.3将破坏后的试件拼接成原样,测量荷载实际作用点中心到试件破坏线边缘的最短距离即荷载作用半径,精确至0.1mm 。

5.6数据分析

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换算值,应按下式计算:

()09.16521.13.33-N =ij ij ij ij f ξξ

()105.0/15+=ij ij r ξ

()[]4.011.003.0/16++=ij ij ij t t ξ

回弹法检测砌体强度

1检测目的

2检测范围

适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中的砌筑砂浆强度及砂浆强度均质性普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2MPa。

不适用于推定高温、长期浸水、化学侵蚀、火灾等情况下的砂浆抗压强度。

3检验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4仪器设备

砂浆回弹仪

碳化尺(或游标卡尺和钢板尺)

碳化水(1%酚酞试剂)

锤子、钻子

5砌筑砂浆强度检测工作程序

5.1由主体检测室专人接收委托单并仔细询问相关信息。

应调查的工作内容如下:

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原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砖与砂浆的品种

及有关原材料的试验资料。

2.现场调查工程的结构型式、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变更情况、砌

体质量及其存在的问题。

3.进一步明确检测原因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5.2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内容和范围确定检测方法。对被测工程划分检测单元。

5.3测试前应检查设备仪器,并进行标定。

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 1. 概述 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无菌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进行操作,并接种小于100cfu 的试验菌,同时设置阳性对照,按规定温度培养3~5 天,与各相应的阳性对照管比较: 如含供试品各管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可按此法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如含供试品的任一管中的试验菌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应采用增加冲洗量或使用中和剂等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并再重新进行验证试验。 2. 验证前提条件 供试品的选择原则:相同配方,不同规格的制品,选择其中装量最大的制品进行验证。种类相同,含量不同的制品,选择含量最高的制品进行验证。照此原则,多规格制 品按下表选择供试品进行验证。 3. 验证方法 3.1菌液制备 3.1.1细菌菌液制备程序 ①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冻干菌种管各一支,分别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入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后,吸出滴入营养琼脂斜面上,使均匀分布,置30~35C培养18h~24h。用接种环取适量第1代培养菌苔,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于30~35C培养18h~24h o 同法操作,培养得第3代培养物。 ②取生抱梭菌的冻干菌种管一支,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入适量营养 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后,吸出滴入胃酶肉肝疱斜面上,使均匀分布,置30~35C培养18h~24h o用接种环取适量第1代培养菌苔,划线接种于胃酶肉肝疱斜

面上,于30~ 35°C培养18h~24h。取生抱梭菌的第二代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 体培养基中,30~35C培养18h~24h,得第3代培养物。 ③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第3代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稀释液加入斜面试管内,反复吹吸,洗下菌苔。随后用5.0ml吸管将洗液移至另一无菌试管中,用电动混合器混合20s或在手掌上振敲80次,以使细菌悬浮均匀,得初步菌悬液。 ④取初步制成的上述菌悬液和生抱梭菌第3代新鲜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不高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即得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验证细菌菌液。 3.1.2抱子悬液制备程序 ①取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冻干菌种管各一支,分别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 吸管加入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后,吸出滴入改良马丁琼脂斜面上,使均匀分布,置23~28C培养5~7天。用接种环取适量第1代培养菌苔,划线接种于改良马丁琼脂斜面上,同上述条件培养得第2代培养物。取第2代培养物,同法操作,得第3代培养物。 ②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加入上述第三代新鲜斜 面试管内,反复吹吸,洗脱抱子,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的毛细吸管吸出抱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不高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即得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验证抱子悬液。 3.2 薄膜过滤 3.2.1 供试品试验组 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无菌检查标准操作细则》薄膜过滤后,如为不含防腐剂供试品,则往其中一只滤筒内接入100ml改良马丁培养基,往另一只滤筒内各接入100ml 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5ml灭菌注射器抽取1ml验证菌液,从集菌培养器胶管处注入培养基中;如为含防腐剂供试品,则待供试品过滤完后,连续 3 次用

回弹法检测砂浆规范

回弹法检测砌体砂浆强度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编制依据 3 适用范围 4 操作人员 5 回弹仪 5.1仪器要求 5.2仪器检验 6 检测技术 6.1必备资料和检测单元 6.2试验步骤 7 检测结果和强度计算 回弹法检测砌体砂浆强度检验细则 1 编制目的 1.0.1 为正确使用砂浆回弹仪仪检测砌筑砂浆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2 编制依据 2.0.1 本细则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 5—2000)编制。 3 适用范围 3.0.1本细则适用于砌体结构工程中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 3.0.2新建砌筑结构和一般建(构)筑物,其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等执行。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1)砌体结构没有砂浆试块;

(2)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 (4) 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确定砌体砂浆的抗压强度; (5)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砌筑砂浆和砌体强度。 3.0.3已有砌体结构,在进行下列可靠性鉴定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1)安全鉴定(危房鉴定或其他应急鉴定);、 (2)抗震鉴定; (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4)危房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 3.0.4用回弹仪检测及推定砂浆强度时,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5本细则不适用于高温、长期浸水、潮湿、冰冻、化学侵蚀、火灾等情况下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 4 操作人员 4.0.1凡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测试。 5 回弹仪 5.1仪器要求 5.1.1回弹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1.1的要求,其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 表5.1.1 砂浆回弹仪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冲击动能(J) 0.196 弹击锤冲程(mm) 75 指针滑块的静摩擦力(N) 0.5±0.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用贯入法检测的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自然养护,龄期为28天或28天以上,自然风干状态,强度为0.4-16.0mpa 测点布置: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应以面积不大于25m2的砌体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且不大于250m3砌体为一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楼层可按一个楼层计。 被检测灰缝应饱满,其厚度不应小于7mm,并应避开竖缝位置、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的边缘。 多孔砖砌体和空斗墙砌体的水平灰缝深度应大于30mm。 每一构件应测试16点。侧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每条灰缝测点不宜多于2点。 贯入检测的试验步骤: 1.将测钉插入贯入杆的测钉座中,测钉尖端朝外,固定好测钉; 2.用摇柄旋紧螺母,直至挂钩挂上为止,然后将螺母退至贯入杆顶 端; 3.将贯入仪扁头对准灰缝中间,并垂直贴在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 面,握住贯入仪把手,扳动扳机,将测钉贯入被测砂浆中。 4.将测钉拔出,用吹风器将测孔中的粉尘吹干净; 5.将贯入深度测量表扁头对准灰缝,同时将测头插入测孔中,并保 持测量表垂直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面,从表盘中直接读取测

量表显示值,并记录在记录表中,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d i=20.00-d i’ d 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 d 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 6.当砌体的灰缝经打磨仍难以达到平整时,可在测点处标记,贯入检测前用贯入深度测量表测读测点处的砂浆表面不平整度读数d i0,然后再在测点处进行贯入检测,读数d i’,则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d i= d i0- d i’ d 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 d 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 d i0——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的不平整度读数,精确至 0.01mm 7.直接读数不方便时,可用锁紧螺钉锁定测头,然后取下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 注意:1.每次试验前,应清除测钉上附着着的水泥灰渣等杂物,同时用测钉量规检验测钉的长度;测钉能够通过测钉量规槽时,应重新选用新的测钉。2.操作过程中,当测点处的灰缝砂浆存在空洞或测孔周围砂浆不完整时,该测点作废,另选测点补测。 砂浆抗压强度计算 检测数值中,应将16个贯入深度值中的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剔除,余下的10个贯入深度值取其平均值。 根据计算所得的构件贯入深度平均值,可按不同的砂浆品种查得砂浆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主题: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 导书第一页 第一版 颁布日期: 1、编制目的 测定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 2、依据标准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3、作业前准备、确定事项 ①试模:应为70.7mm×70.7mm×70.7mm 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237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 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 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②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为350mm,端部磨圆; ③压力试验机:精度应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压力机量程的20%, 且不大于全量程的80%; ④垫板: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垫以钢垫板,垫板的尺寸应大 于试件的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02mm。 ⑤振动台:空载中台面的垂直振幅应为0.5±0.05mm,空载频率应为50 ±3Hz,空载台面振幅均匀度不应大于10%,一次试验至少能固定3 个试模。 4、试验步骤: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制作及养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采用立方体试件,每组试件应为3个。 ②应采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应涂刷薄层机油或 脱模剂,应将拌制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砂浆试模,成型方法应根据稠 度确定。当稠度大于50 mm 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成型,当稠度不大 于50 mm 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成型; ③人工振捣:应采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25 次, 插捣过程中当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 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5~10 mm 各振动 5 次,砂浆应 高出试模顶面6~8 mm; ④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装满试模,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 跳动,振动5~10 S或持续到表面泛浆为止;不得过振。 ⑤应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 平。 ⑥试件制作后应在室温为20±5℃的环境下静置24±2h,对试件进行 编号、拆模。当气温较低时,或者凝结时间大于24 h的砂浆,可适 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2d。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期间,试件彼 此间隔不得小于10 mm,混合砂浆、湿拌砂浆试件上面应覆盖,防止 有水滴在试件上; ⑦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标准养护龄期应为28d,也可以根据相关标准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作业指导书(带例题版)..

1、适用范围 贯入法检测技术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工程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当砂浆遭受高温、冻害、化学侵蚀、火灾、表面粉饰等时,因砂浆的内外质量可能存在较大不同,因而不能适用。对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时,除应执行本《作业指导书》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检测目的 对新建砌体工程检测及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规定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2.1、砌体结构没有砂浆试块; 2.2、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2.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 2.4、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确定砌体砂浆的抗压强度; 2.5、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砌筑砂浆和砌体强度。 2.6、对既有砌体结构,在进行下列鉴定时,可按本办法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2.6.1、安全鉴定、危房鉴定或其他应急鉴定; 2.6.2、抗震鉴定; 2.6.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2.6.4、危房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 3、执行标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4、检测依据 4.1、被检测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应变更,施工验收资料,砌筑砂浆的品种及有关原材料的测试资料; 4.2、现场调查工程的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砌体质量及其存在问题,对既有砌体工程,尚应调查使用期间的变更情况。 4.3、工程建设时间;进一步明确检测原因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4.4、以往工程质量检测情况。 5、操作人员及注意事项 5.1、凡使用贯入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检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应用标准 (3) 3仪器设备 (3) 4试验步骤 (3) 5数据处理 (4) 6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7) 7检测报告 (7)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砂浆强度,不适用于推定高温、长期浸水、化学浸蚀、火灾等情况下的砂浆抗压强度。 2应用标准 GB/T 50315-2000《砌体工程现场检验技术标准》 GB 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 砂浆回弹仪 4试验步骤 4.1 抽检率,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关于样本容量要求设置抽检方案和抽检率。 4.2 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0.3m2。 4.3 测位处的粉刷层、勾缝砂浆、污物等应清除干净。弹击点处的砂浆表面,应仔细打磨平整,并除去浮灰。 4.4 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气孔或松动的砂浆。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

4.5 在每个弹击点上,使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读 数,仅记录第3次回弹值,精确至1个刻度。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 4.6 在每个测位内,选择1~3处灰缝,用碳化深度测定仪和1%的酚酞试剂测量砂浆碳化深度,读数应精确至0.5mm 。 5数据处理 5.1 平均回弹值值 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 表示。 5.2 平均碳化深度 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 表示,精确至0.5mm 。 5.3 砂浆强度换算值 第i 个测区第j 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 ⑴d ≤1.0mm 时: 57.2521097.13R f ij -?= ⑵1.0mm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方案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监督编号:) 2、结构类型:砂浆品种:设计强度:配合比: 砌筑日期:自然养护:□是□否;自然风干状态:□是□否 3、委托检测原因: 4、待检构件总数:实检构件数量:检测方式:□单个检测□批量检测 二、制定依据: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及其他有关规定 三、检测方法及数量: 1、单个检测: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以面积不大于25m2的砌体构件或构 筑物为一个构件; 2、批量检测: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且不大于250m3砌体为一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按一个楼层计。 四、检测位置的确定 1、按上述检测方法,具体检测位置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等视现场情况共同选定,形成具体受检位置确认表(见附表)及提供相应抽样位置平面简图并签名加盖公章确认。 2、若该检测为现场见证取样,相关单位应提供签名盖章的见证记录表。 五、检测单位名称、资质及备案情况: 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室

六、该《检测方案》及《受检位置确认表》均应报工程质量监督机 构备案,备案通过后,方可实施检测。如检测方法、数量、检测单位等变动,则须各方共同确认后重新备案通过后,方可实施检测。 建设单位意见:监理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总监(代表)签名:(盖章)时间:时间: 设计单位意见:施工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项目经理签名:(盖章)时间:时间: 年月日

附表: 受检位置确认表 (贯入法) 工程名称:监督编号: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 检测原理及特点 1.1 原理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以回弹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 特点 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 影响回弹法准确度的因素较多,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等。为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弹仪的保养和校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 J/T23-200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 d~1 000 d,不适用于表层及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围。 另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数较大,即使只有15% 的相对误差,其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而使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2 仪器 测量回弹值使用的仪器为回弹仪。回弹仪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是保证回弹法检测精度的技术关键。 2.1 类型 国回弹仪的构造及零部件和装配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回弹仪》( JJG 817-93)的要求。回弹仪按回弹冲击能量大小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大于C50 时,通常采用中型回弹仪;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60 时,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传统的回弹仪是通过直接读取回弹仪指针所在位置读数来测取数据的,为一直读式。目前已有的新产品有自记式、带微型工控机的自动记录及处理数据等功能的回弹仪。 2.2 影响检测性能的因素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验细则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验细则 一、编制依据 本细则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技术规程》(DBJ14-031-2004)编制。 二、编制目的 为正确使用贯入仪检测砌筑砂浆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三、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砌体结构工程中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 新建砌体结构和一般建(构)筑物,其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等执行。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或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 既有砌体工程,在进行下列可靠性鉴定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1)静力安全鉴定及危房鉴定; (2)抗震鉴定; (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4)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

本细则适合下列条件的砌筑砂浆的检测: (1)符合普通砌筑砂浆用材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采用中砂; (2)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3)自然养护且砂浆表层为干燥状态; (4)龄期不少于14天; (5)抗压强度为0.4~20.0MPa; 本细则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砌筑砂浆的检测: (1)测试部位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 (2)遭受化学腐蚀、火灾或冻伤。 用贯入法检测及推定砂浆强度时,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四、操作人员 凡使用贯入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测试。 五、检测仪器 1、仪器要求 1.1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使用的仪器应包括贯入仪、贯入深度测量表。1.2 贯入仪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贯入力应为800±8N; (2)工作行程应为20±0.10mm; 1.3贯入深度测量表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测头外露长度应为20±0.02mm; (2)分度值应为0.01mm;

第九章§9-1回弹法测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

第九章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教学目的要求 1、描述用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原理; 2、用回弹仪测定结构混凝土的回弹值; 3、计算结构物的抗压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 重点与难点 1、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原理; 2、回弹仪测定结构混凝土的回弹值的步骤及数据处理。 导入 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新课内容 为了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测和控制,作为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测定强度的技术按其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程度分为破损法和非破损法。破损法以不影响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在结构或构件上直接进行局部破坏性试验,或直接钻取芯样进行破坏性试验。主要方法有:钻芯法、拨出法、射击法等。此类方法较直观可靠,测试结果易为人们接受,但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局部破坏,不宜大范围检测且费用较高,因而受到种种限制。本节只介绍钻孔取芯法。非破损(无损)法以混凝土强度与某些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检测时在不影响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任何性能的前提下测试这些物理量,然后根据相关关系推算被测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其主要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射线法、成熟度法等。此类方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同时便于大范围检测,在有严格的测强曲线的条件下,其测试精度较高。本节只介绍回弹法。 §9-1 回弹法测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所检测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温度不应低于10℃。检测结果可作为试块强度的参考,不宜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 水泥混凝土的回弹值是用回弹仪在混凝土表面测得,并经碳化深度修正后的回弹值,无量纲。 一、技术规定和一般要求 1、只有当下列情况之一时,方可用回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无菌检查法验证方案

XXX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方案 编号:VP.SV.039.00

目录 验证方案的审批 验证小组名单 验证实施进度 技术性文件 引言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无菌检查方法学的确认 再验证周期

验证方案审批

验证小组名单 验证实施进度 技术性文件

引言 1.概述 1.1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ⅪH规定,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检查方 法时,需进行方法学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检测。当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测方法应重新验证。 2.验证目的: 2.1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ⅪH无菌检查方法要求,通过试验, 寻找合适的材料、条件和方法,最终确定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检验方法,并将其定为日常检测的正式方法。 3.职责 3.1验证办 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3.1.5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质量监控部 3.2.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3.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正。 3.2.3负责取样及样品检验。 3.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办。 3.2.5负责拟订验证方案。 3.2.6负责组织试验所需设备。 3.2.7负责按照验证方案里各项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2.8负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无菌检查方法学的确认 1.验证环境、设备及实验前准备: 1.1无菌室内(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或 隔离操作器内完成。由QA人员定期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环境监控。 1.2仪器和设备:①GSP-9080MBE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 设备厂);②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③AL204型电子天(梅 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④GZX-9070MBE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 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⑤YXQ-LS-50SI型高压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 司医疗设备厂);⑥HTY-2000A集菌仪、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可重复使用集菌培养器(杭 州高得·泰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⑦超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 厂);。⑧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50mm)… 1.3供试品: 1.4所需培养基: 1.4.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细菌培养);批号:050104;灵敏度:应符合定 厂家: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改良马丁培养基(真菌培养);批号:050106 ;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厂家: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单个菌落及传菌种);厂家: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培养真菌及传菌种);厂家: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1.5稀释液、缓冲液: 0.9%氯化钠溶液;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配制方法参照chp2005附录—90页) 1.6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 102] 生孢梭菌[CMCC(B)64 941];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黑曲霉[CMCC(F) 98 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以上菌种均由湖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1.7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培养基配制好并采取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后随机取 5瓶 (管),培养 14 天,结果应无菌生长。 2.方法学验证: 2.1简要方法说明:本品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DNA复制而发

点荷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点荷法) 1检测目的 2检测范围 适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中的砌筑砂浆强度。砂浆强度不应小于2MPa。 3检验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 4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20KN) 钢制加荷头 5检测工作程序 5.1接受委托 5.2调查确定检测原因 5.2.1新建工程 5.2.1.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5.2.1.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又怀疑或争议,需要确定实际的砌体抗压、抗剪 强度; 5.2.1.3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砖、砂浆 和砌体的强度。 5.2.2已建工程 5.2.2.1静力安全鉴定及危房见定或其他应急鉴定; 5.2.2.2抗震鉴定; 5.2.2.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5.2.2.4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

5.3制定检测方案 5.4现场取样: 5.4.1从每个测点处剥离出砂浆大片。从每个测点处,宜取出两个砂浆大片,一片用于检测,一片备用。 5.4.2加工或选取的砂浆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厚度为5~12mm ,预估荷载作用半径为15~25mm ,大面应平整,但其边缘不要求非常规则。 5.4.3试件上画出作用点,量测其厚度,精确至0.1mm 。 5.5压力试验 5.5.1在万能试验机上、下压板上分别安装上下加荷头,两个加荷头应对齐。 5.5.2将砂浆试件水平放置在下加荷头上,上、下加荷头对准预先画好的作用点,并使上加荷头轻轻压紧试件,然后缓慢匀速施加荷载至试件破坏。试件可能破坏成数个小块。记录荷载值,精确至0.1kN 。 5.5.3将破坏后的试件拼接成原样,测量荷载实际作用点中心到试件破坏线边缘的最短距离即荷载作用半径,精确至0.1mm 。 5.6数据分析 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换算值,应按下式计算: ()09.16521.13.33-N =ij ij ij ij f ξξ ()105.0/15+=ij ij r ξ ()[]4.011.003.0/16++=ij ij ij t t ξ

无菌检查法验证要点

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方案及报告 验证方案申请人:验证方案审核人:验证方案审批人:日期: 日期: 日期: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1 概述 无菌检查法是为了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无菌而建立的检查法,是作为批准无菌产品放行的检验或监督部门对无菌产品质量监督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是根据用于 实验的培养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定样品的无菌性,液体培养基变浑浊一般表明样品 受微生物的污染。基于微生物污染的不均匀性,使无菌检查法结果的可信度受许多因素制约,如抑菌因素、检查法、检验量、检查用的培养基质量、操作环境、无菌技术等。检验方法的 验证是现代质量保证体系中关系到质控技术、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准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的基础。 2 验证目的 对本公司所采用的直接接种无菌检查法进行分析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本 公司产品的无菌检查。 3 实验原理 直接接种法是通过加入一定的抑菌中和剂,以方便而快捷地中和抑菌剂,消除抑菌作 用,从而消除抑菌作用对无菌检查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设计对照试验对直接接种法所加入的抑菌剂的中和效果进行验证,从而得 出直接接种法无菌检验的有效性。 4 验证范围 实用于本公司所采用的直接接种法进行的无菌检验过程验证。 5 6 职责 7 验证内容 建立样品组、对照组及菌种活性检查组,接种菌株到指定培养基,培养24~72小时,比 较观察菌落的生长状况,得出结论。 8 验证指示物 本实验所用菌种为购于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所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 念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生孢梭菌。

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是为了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制剂及其他制品是否无菌而建立的试验方法,是作为无菌产品批放行的重要依据及药监部门对无菌产品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如何确保无菌检查方法的准确可靠至关重要,而检查方法的验证是保证检查结果的公正、科学和准确的基础,因此各个主要国家的GMP或药典都对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提出了严格的要求,2010版中国药典对分析方法验证和检查的要求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是GMP检查中检查的重点和容易发现问题的区域。 验证要求与方法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一般分为前验证和再验证两种。 前验证,也称预验证,指在无菌分析方法正式使用前,按照预定验证方案进行的验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任何检查方法必须进行前验证。 再验证,指某一检查方法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飘移而进行的重新验证及对检查方法进行修订、改变时进行的验证。 通常一个无菌产品的检查流程为:首先基于产品的剂型、溶解度等性质,按照药典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前处理;然后根据产品的特性是否有抑菌性,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去除产品抑菌性的方法;最后验证整个检查方法中用到的一切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方式、检查过程、培养条件等均不影响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 这里,验证的重点环节包括: 前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后续步骤的效果和重现性,应是验证的重点。 供试品中抑菌活性的去除是当前验证工作的重点,尤其强调应充分验证供试品本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具体的验证方法如下: 菌种的选择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中通常选择以下6种试验中常用的控制菌的标准菌株,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菌种: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代表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代表革兰阳性菌、生孢梭菌[CMCC(B)64 941]代表厌氧菌、大肠埃希菌[CMCC(B)44 102]代表革兰阴性菌、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代表酵母菌、黑曲霉菌[CMCC(F)98 003]代表霉菌。 菌液的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 ℃培养18~24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

无菌检查法验证要点

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无菌检验方法 验证方案及报告 验证方案申请人: 日期: 年月日验证方案审核人: 日期: 年月日验证方案审批人: 日期: 年月日

1 概述 无菌检查法是为了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无菌而建立的检查法,是作 为批准无菌产品放行的检验或监督部门对无菌产品质量监督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是根据用 于实验的培养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定样品的无菌性,液体培养基变浑浊一般表明样 品受微生物的污染。基于微生物污染的不均匀性,使无菌检查法结果的可信度受许多因素制 约,如抑菌因素、检查法、检验量、检查用的培养基质量、操作环境、无菌技术等。检验 方法的验证是现代质量保证体系中关系到质控技术、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准确性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的基础。 2 验证目的 对本公司所采用的直接接种无菌检查法进行分析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本 公司产品的无菌检查。 3 实验原理 直接接种法是通过加入一定的抑菌中和剂,以方便而快捷地中和抑菌剂,消除抑菌作 用,从而消除抑菌作用对无菌检查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设计对照试验对直接接种法所加入的抑菌剂的中和效果进行验证,从而得 出直接接种法无菌检验的有效性。 4 验证范围 实用于本公司所采用的直接接种法进行的无菌检验过程验证。 5 执行程序 文件编码文件名称存放部门 HY-QC-012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品管部 6 职责 姓名职务职责 刘传杰经理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实施、验证报告的批准 周德标QC 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起草并负责验证过程中现场的监控及取样张思东QC 负责按制订无菌检验规程实施检验和验证实验 7 验证内容 建立样品组、对照组及菌种活性检查组,接种菌株到指定培养基,培养24~72小时,比 较观察菌落的生长状况,得出结论。 8 验证指示物 本实验所用菌种为购于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所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 念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生孢梭菌。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告报告2015课件

编号:FAL-YZ-003.1 无菌检查方法 验证报告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报告 1.目的 通过对培养基无菌性检查、灵敏度检查,对产品的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进行试验,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产品无菌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和确认。 3.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 GB/T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实验方法 4. 职责权限 5. 验证方法 实验前的准备 a仪器设备

b操作环境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 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c稀释液和试剂: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d器具无菌注射器仪液器 YT-603集菌仪 5.1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胰胳大豆胨肉汤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批号20140408 生产厂家:青岛日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胰胳大豆胨肉汤培养基批号20151023 生产厂家:青岛尼赛欣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1.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 5 支(瓶),培养 14 天,应无菌生长。 5.1.2灵敏度检查 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 0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 003〕 5.1.3菌液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震荡混匀,制成10-100 cfu/0.1ml菌悬液,3-5天内用完。 5.1.4培养基接种取每管装量为12ml 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7支,分别接种小于100 cfu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各2 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3 天;取每管装量为9ml的胰胳大豆胨肉汤培养基7支,分别接种小于100 cfu 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 支,另1 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5 天。逐日观察结果。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验细则

1 目的 本细则为正确使用贯入仪检测砌筑砂浆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工程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并作为推定抗压强度的依据。本规程不适用于遭受高温、冻害、化学侵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的砂浆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期阶段的检测。 3编制依据 本细则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1及《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编制。 4仪器设备 4.1 仪器及性能 4.1.1贯入法检测使用的仪器应包括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简称贯入仪)、贯入深度测量表。 4.1.2 贯入仪及贯入深度测量表必须具有制造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法定计量部门的校准合格证,并应在贯入仪的明显位臵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商标、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等。 4.1.3贯入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贯入力应为800±8N; ——工作行程应为20±0.10mm。 4.1.4 贯入深度测量表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最大量程应为20±0.02mm; ——分度值应为0.01mm。

4.1.5 测钉长度应为40±0.10mm,直径应为3.5mm,尖端锥度应为45°。测钉量规的量规槽长度应为39.5+0.100mm 。 4.1.6 贯入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4.2校准基本要求 4.2.1常使用过程中,贯入仪、贯入深度测量表(通称为仪器)应由法定计量部门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4.2.2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仪器应送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 ⑴新仪器启用前; ⑵超过校准有效期; ⑶更换主要零件或对仪器进行过调整; ⑷检测数据异常; ⑸零部件松动; ⑹遭遇撞击或其他损坏; ⑺累计贯入次数为10000次。 4.3贯入仪在闲臵和保存时,工作弹簧应处于自由状态,贯入仪不得随意拆装。 5检测程序 5.1、基本要求 5.1.1检测人员应通过相应专业培训;检测过程中应做到正确和安全操作。 5.1.2用贯入法检测的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自然养护; ⑵龄期为28d或28d以上; ⑶自然风干状态; ⑷强度为0.4~16.0MPa。 5.1.3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委托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委托单位名称; ⑵工程名称、结构类型、有关图纸;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 安徽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无菌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QY·TS·05·007-00

. 批准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 .

. . 分发单位: . . 安徽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无菌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目录 1.验证目的 2. 验证频次

3. 验证操作内容与要求 3.1. 验证操作试验 3.2 试验菌要求验证方法步骤3.3.验证准备3. 4. 3.5验证试验操作.验证结果评价分析4.附件5 . . .验证目的1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验证频次2. 建立药品的无菌检查法时2.1. 修订检验方法时2.2. 2.3. 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 3. 验证操作内容与要求: 3.1. 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定要求进行验证

操作试验:对每一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证。3.1.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3.1.2. 孢梭菌。 3.1.3.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试验菌要求: 3.2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验证试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3.2.15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验证试验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之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当同时进3.2.2. . 行时,若验证试验失败,则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结果是不成立的 3.3验证方法步骤:.3.31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按照无 菌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无菌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3.32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无菌标准评价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三层共挤膜.袋)的无菌检查”对检品中无菌检查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4. 验证准备:准备验证所需的供试品、培养基、试药试剂、仪器设备和菌种。 3.4.1. 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备注: 3.4.1.1 培养基应注明来源;如采用市售干粉培养基,应按说明配制。 3.4.1.2 配制后的培养基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中“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项下检验无菌性和灵敏度。 3.4.2 仪器设备 3.4.2.1. 净化工作台 3.4.2.2. 生物洁净安全柜 3.4.2.3. 集菌仪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要点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要点 摘要:目前高速公路施工中普遍采用抗压强度试验来判断混凝土浇筑质量,这 就需要现场取样并制备试块,现场抽取的试块由于养护环境、现场施工情况等不同,其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难以表征已成型构件的真正状况。我国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可采用钻芯法或非破损检验来推定结构中混 凝土的强度。由于钻芯法需要对已成型构件进行局部破坏,操作起来相对复杂, 有可能破坏混凝土内的钢筋,需要有一定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所以在实 际工程中更多地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 关键词: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发展现状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根据其原理可分为:破损法和非破损法两种。非破损 法以回弹法为代表。其主要反映混凝土的表面强度,浇筑完成时间短的混凝土结构,回弹值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外部因素如碳化的影响,检测结果就会有偏差。而超声回弹综合法则是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相结合,由 内及外全面检测,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多种因素,相应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超声回弹综合法综合了二者的优点。首先,先测定超声 波在混凝土构件中的传播时间T,根据构件的尺寸计算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 的声速值ν,然后,利用回弹值R,依据这两个测定的结果来推定混凝土强度fcu。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其内部密实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这种相关性 可以判断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质量。最后可以建立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fcu-ν-R。 2超声回弹综合法的特点 2.1相互弥补 物理参数可以反映该区域中混凝土构件的机械性质。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则 不会产生任何特殊效果。例如,回弹r的值主要反映了混凝土的强度与指示砂浆 的弹性函数的函数关系。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相对较低,则回弹效果不敏感或效率低。如果特定部件的横截面积大或者内部和外部重量之间存在差异,则难以反映 特定元件的实际强度。由于整个横截面的动态弹性,声音的超声波速度反映了混 凝土的强度。当混凝土的其他指标都符合要求时,强度指标的指数低,声速就会 越低。由于测试错误。因此,高于35MPa的高强度混凝土通常相关性都较差。 2.2提高测试精确度 超声波回弹的复杂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他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影响,可 以完全反映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质量,并且还可以改进对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准确性,这对建筑行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3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影响因素 3.1含水率 由于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回弹值会随着含水率增大而降低,使混 凝土构件的真实质量情况难以体现,而超声波在混凝土构件内部传播的声速值会 因为含水率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消除回弹值的不利影响。 3.2碳化深度 混凝土构件表面碳化过程会产生碳酸钙,这样会导致构件表面混凝土的回弹 值增大,进而推算的构件混凝土强度会失真,因此需要消除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