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6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刘学荣) A .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是高分子化合物,不可降解,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 .五彩缤纷的北京奥运会焰火利用了“焰色反应”原理

C .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分子式是C 3H 6N 6

D .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

的是( )(刘学荣)

3.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刘志国)

A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D .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并不一定都具有强氧化性 4.在一定压强不同温度(T l

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刘

志国)

5.下列有关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刘志国)

①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③除去CO 2中少量的SO 2: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将混合物灼热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只有②

6.短周期元素X 、Y 、Z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X 大于Z ,离子半径Y

大于Z ,Y 与Z 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张志永) A .原子序数一定是Z>X>Y

B .X 、Z 两种元素的单质的沸点一定是Z>X

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能溶于X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D .工业上获得X 、Z 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

7.(15分)食用香料A 分子中无支链,B 分子中无甲基。B 能使Br 2的CCl 4溶液褪色,l molB

与足量Na 反应生成0.5moI H 2。各物质问有如下转化。( )(刘学荣)

试回答:

(1) 在一

定条件下能与C发生反应的是。

a.Na b.Na2CO3c.Br2/CCl4d.CH3COOH

(2) 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E的结构简式是。

(3) B与F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4) F的同分异构体甲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的一种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另一产物在光

照条件下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且催化氧化后的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甲的结构简式是。

乙是C的同系物,其催化氧化产物在常温下为气态。由乙出发可以合成有机溶剂戊

(C7H14O3)。丁分子中有2个甲基。

戊的结构简式是。

8.(16分)M、R都是生括中常见的金属单质,其中R是用量最多的金属。甲、乙是化合物,其中甲是黑色晶体,可由R在X中燃烧得到。()(刘志国)

(1) M与甲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电解法制R低价氢氧化物的装置如图。a是4mol·L-1NaCl、

1mol·L-1NaOH的混合溶液。

①配制a时需要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

②石墨电极应与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相连接,

通电后,R电极附近的现象是,R极的电极反应式

是.

③停止实验一段时间后,在R极上部有红褐色物质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把R的某氧化物粉末与M粉末混合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质量比是a:b,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9.(16分)氯气、氨气等物质在生产和科研中都有重要应用。()(刘志国)

(1) 若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b.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逆风疏散

c.用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顺风疏散

(2) 事故发生后,可用NaOH 稀溶液处理泄漏的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CuO 和生成物H 2O 的质量[m(CuO)、

m(H 2O)],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22NH +3CuO N +3Cu+3H O @。各选仪器装置如下(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①用上述装置制氨气时,能否将碳酸盐换成氯化铵? (回答“是”或“否”),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 。

②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是 。

C 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③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用含有m(Cuo)、m(H 2O)的式子表示]。

(4) Cl 2与N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实验数据如图。

图中横坐标是加入C1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总和。已

知所取C12 、NO 2的物质的量总和为6 mol 。则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

10.(17分)X 、Y 、Z 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 、Y 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 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张

志永)

(1) 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填序号)。 a .X b .X C .Y d .Y 2

(2) X 、Y 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 ,

空间构型是 。

(3) Y 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己知YO 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 气态YO 3,放出98.3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 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

成分(体积分数)如表。Y 在纯氧中燃烧产

物里YO 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 。

③天然ZYO 4既可用于制备Y 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 4与X 单质在高温下反应,

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 1 molX 单质,有 4 mol 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 样品,将其中的Z 元素转化为ZX 2O 4沉淀,将

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 2X 2O 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 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

XO 2,还原产物为Mn 2+),结果用去。的KMnO 4溶液24.00mL 。该样品中Z .的氧化物....

的质量分数是 。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卷(选择题共6题 每题6分共36分)

1.A 2.D 3.D 4.B 5.A 6.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题 共分)

7. (15分)

(1)a d (2分)

(2)醛基(2分) CH 3CH 2COOH (2分)

(3)

()()24H SO 32223222244Δ

CH CH COOH+CH =CHCH OH CH CH COOH CH=CH +H O 垐垐垎噲垐垐浓 (3分)

(4)(CH 3)3CCH 2OOCH (3分)

8. (16分)

(1)34238Al+3Fe O 4Al O +9Fe 高温 (2分)

(2)①煮沸 (2分)

②负(2分):生成白色沉淀(2分):()--

2Fe-2e +2OH =Fe OH ↓(2分) (3)Fe a O b (3分)

9. (16分)

(1)a 、b (2分)

(2)Cl 2+2OH -=Cl -+ClO -+H 2O (2分)

(3)①否 (1分):HCl+NH 3=NH 4Cl (2分)

②BDADC (2分);(1分)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 2进入D 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2分)

③ [18m (CuO )/m (H 2O )]-16 (2分)

10. (17分)

(1)a (2分)

(2) (2分); 直线型 (2分)

(3)①()()()-1

223SO g +1/2O g =SO g ΔH=-98.3kJ mol g ; (2)

②纯氧中,O 2浓度大,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 3分解

的方向移动。(3分) ③4222CaSO +C 2CaO+CO +2SO ↑↑高温 (3分)

(4)67.2% (3分)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

10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朝《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

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这说明“族

约”的主要功能是

A .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 .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C .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 .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

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

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3.《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

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 .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B .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 .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

D .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

4.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

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

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

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②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③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④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

之而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 .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

C .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 .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6.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

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A .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 .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 .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 .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7.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

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

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8.“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的这一思想

A.突破了民主革命的范畴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C.效仿了苏俄的经济政策 D.开始了自身的政治转变

9.民国十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

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这些做法

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10.下图是某一时期江苏省发行的侨汇券(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侨汇

券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持券者可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到指定数量的商品。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侨汇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 B.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

C.各种商品均需要凭票证购买 D.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

后经过xx年、xx两次修订。这表明

A.我国建立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1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

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13.“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

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1400年1600年1800年

印度74 145 180

欧洲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60 104 92 拉丁美洲36 10 19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15.“为获得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奥巴马以《联邦婚姻保护法》具有歧视同性恋为由,决定联

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国会表示反对,于是奥巴马宣布解散国会,并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

行总统的命令。为此,加利福尼亚州对奥巴马及政府提出违宪诉讼,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错误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6.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

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17.右图是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画家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

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中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

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由此,你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A.马歇尔计划直接损害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西欧经济

C.漫画客观全面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D.漫画虽是艺术作品,但仍有一定史料价值

18.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

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

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

C.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19.“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

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下列作品最吻合材料中“艺术家”创作风格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亚威农少女》

20.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

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得以弥补

B.利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C.发达国家丧失了对IMF的主导权

D.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和制度化

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

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某些

学者认为,“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材料二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资”的一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代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加科举等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决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三角首先被徽商冲破。……明后期,随

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选自王世华《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材料三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徽商商业经营的主要特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进行评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2.(13分)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

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材料二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材料三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材料四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4分)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5分)

23.(1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

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司法改革是俄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

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刘祖熙《改革和革命》材料二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晚期法治国家建设》材料三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映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材料二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材料三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

──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3分)

南京市、盐城市xx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1.(1)特点:经营地域范围广,住店经营与流动经营相结合;商品种类多,尤以盐、茶、木等大宗商品交易为主。(4分)

(2)

22.(1)状态:中世纪神权统治下,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和压抑;(2分)社会前

提:教会的大量订货和神职人员的不竭消费。(2分)

(2)特点: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仍占优势;(2分)新变化: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2分)(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3分,任答3点)变化:从阻碍到促进。(2

分)

23.(1)国际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冷战开始。(2分)意义: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利于维护世

界和平。(3分)

(2)主要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外交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分)

(3)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3分)

(4)认识:外交政策契合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外交政策宗旨是服务国内建设(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2分,任答2点)

24.(1)特点:贯彻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司法原则(效仿英法,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坚持司

法平等和司法公开;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不均衡性和不彻底性。(4分)影响:

推动俄国法治近代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2分)

(2)理解: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化道路),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4分,如回答具体表现也可得分)

25.(1)主要因素:出身医学世家,家学渊源;科举受挫,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兼收并蓄。(3分)

(2)创新: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动植物都有从低至高的发展演化过程(体现了进化论的原理)。(4分)

(3)地位:《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