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5188采面位于15采区井筒东翼,西起15188运煤斜巷,东至15188切眼。采面走向长532m,倾斜长83~153m。该工作面的井下标高为+1647~+1700m,地面标高为+1876~+2196m,工作面煤层倾角20°~23°,煤层平均厚度2.2m,煤层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粉砂岩,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属简单结构煤层。

土城矿18#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

2、防灭火系统概况

15采区建有较完善的防火、灭火以及供水系统。

防火措施主要包括:束管监测、均压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和采空区喷雾洒水防灭火。

灭火措施主要包括:注氮系统、凝胶防灭火。

井下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干管(井筒、井底车场)的管径不小于φ150mm,综采、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φ100mm,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设有防灭火管路。

二、采面防火措施

(一)束管监测

根据目前土城矿现状,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有矿井火灾束管采样监测

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三种手段。

1、地面固定式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借助束管将15188采煤工作面老塘的气体经抽气泵负压抽取、汇总到通风区气体分析室,在借助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对束管采集的井下气样进行分析,实现对co、co

2、ch4、c2h2、c2h4、c2h6、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监测结果在以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等方式提供数据的同时,亦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而实现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报。

2、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co2、o2、t、v等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

监测点布置

⑴本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o传感器、ch4传感器。

⑵综采工作面:布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线10米范围内,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⑶本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⑷本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侧机头或机尾处及钻孔施工处,有co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

着火及打钻发生异常时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3、人工检测一直作为煤层火灾的主要监测手段,人工气体监测主要采用o2、co、ch4等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由人工直接在各测点进行气体检测,并定期采用气袋取气样,送地面进气相色谱分析,给出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以此判断煤层发火程度。

(二)均压防灭火

1、本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co浓度超过0.0024%且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其他发火征兆时,也可采取均压防灭火方法。

2、均压防灭火有调节风窗调压、局扇调压、风窗—局扇调压等方法。我矿一般采取风窗-局扇联合降压调节法进行均压防灭火。

在进行风窗-局扇联合降压调节时,通风队须在回风巷设置好两道调节风门,在运输巷安装好局扇,按照风量分配方案进行风量调节,确保工作面风流的压能比原来有所降低。通风队必须保证回风巷的风门闭锁完好,均压风机必须设专职瓦检员进行管理,执行专用开关及专用线路并挂牌管理。

3、注意事项

⑴在均压通风实行后,通风队测风员必须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均压风门的完好性和风量每天随瓦斯日报表上报矿总工程师。

⑵当均压风机停转后,风机管理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调度室,并立即打开风门,专职瓦检员检查气体浓度,若ch4≥1%,co2≥1.5%或co≥0.0024%

或o2≤18%时,必须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的灾害事故撤人路线进行撤人断电。

⑶工作面实行均压防灭火时,由通风区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三)阻化剂防灭火

我矿使用的阻化剂主要是mgcl2?6h2o,在采煤工作面喷洒药剂能够有效预防采煤的自然发火。

1、阻化剂浓度配比

阻化剂的药液浓度是阻化剂防火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防灭火效果,本工作面采用的为15%-20%浓度的mgcl2?6h2o溶液,其阻化率较高,防火效果较好。

2、阻化剂喷洒的次数

阻化剂喷洒的次数按照每班喷洒一次实行。

3、阻化剂喷洒的量

阻化剂喷洒的量按照每次喷洒不少于4桶。

4、喷洒的方式和地点

阻化剂喷洒的方式采用由采煤工作面下出口往上出口顺风进行喷洒,喷洒时喷头离底板高度不得高于500mm,凡有煤的地点以及煤壁均进行喷洒,喷洒时喷洒的人员应尽量做到喷洒均匀。

(四)采空区喷雾洒水

1、采区提前在采面喷雾洒水管路位置备足喷雾孔(在1寸的pvc管上每隔1m布置2个喷雾洒水孔)的喷雾洒水管路,随着采面的往前推移

及时用喷雾孔德1寸pvc管替换已连接好即将进入采空区的1寸pvc 管,并将其接头处用胶水粘好。

2、第二趟喷雾洒水管路在第一趟正常投入使用期间必须将其堵死,杜绝因第二趟喷雾洒水管路的漏水而影响第一堂的正常洒水工作,该项工作由现场瓦检员负责落实。

3、采面每推进60m时,即:第二趟喷雾洒水管路进入采空区10m时,由瓦检员将第二趟喷雾洒水管路堵死的位置拆除,保证第二趟喷雾洒水管路能正常投入使用,同时将第一趟喷雾洒水管路拆除并堵死,利用第一趟管路进行采空区喷雾洒水工作。

4、在采面推至距离投入使用的喷雾洒水管路三通10m时,由采空区完善下一组喷雾洒水管路。

5、每趟喷雾洒水管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将其终端堵死,以提高喷雾洒水的效果。

6、当下一组喷雾洒水管路投入使用后,采区必须及时回收喷雾洒水管路三通位置往采面的2寸喷雾洒水管路,并用堵头将2寸喷雾洒水管路末端堵好,确保喷雾洒水管路的正常运行。

7、相邻2个喷雾洒水孔的方位不得一致,确保喷雾洒水管四周能正常喷水。

三、采面灭火措施

采面灭火措施主要有注氮系统和凝胶防灭火措施

(一)注氮系统

采用dt900/8型煤矿井用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趟2寸注氮管路。

1、井用碳分子筛注氮设备安设在地面,主管路采用4寸、支管路采用2寸无缝钢管将氮气输送到需注氮地点。

2、从注氮泵出口处开始安设一趟4寸管直至15188采面运输巷开口处,从15188运输巷开口至15188采面下出口将4寸管变为2寸管口,该管路安装在15188运输巷下帮,在管路低凹处设放水器,从15188采面下出口往外每隔42m安设一个三通上并加设一个2寸阀门(每个三通上加设一个2寸阀门平时关闭),靠近采煤工作面的第一个三通处预埋一趟12m长的2寸支管,支管前方靠采空区侧用纱网包扎好,待工作面推至距三通5m时,将三通上的2寸阀门打开,根据采空区及采面回风巷一氧化碳情况对采空区进行注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三通预埋12m长的2寸支管及使用按以上方法进行。注氮管路安装、维护由采区负责,并确保该管路系统的完好,能随时启用。

3、注氮设备由机电科负责停开和日常的维护、保养。

4、该面瓦检员加强对该管路系统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注氮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二)凝胶防灭火

凝胶防灭火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防灭火技术,该技术集堵漏、降温、阻化、固结水等性能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灌浆、注水的泄漏流失问题;技术工艺及设备与井下有限作业空间等实际条件的适应性,

使该技术在灭火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效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势。是煤矿井下必不可少的防灭火技术之一。

1、凝胶防灭火技术的特点:

⑴灭火速度快:由于胶体独特的灭火性能,其灭火速度很快,通常巷道小范围的火仅需几小时即可扑灭,工作面后方大范围的火也只需几天即可扑灭。

⑵安全性好:胶体在松散煤体内胶凝固化、堵塞漏风通道,故有害气体消失快;在高温下,胶体不会产生大量水蒸汽,不存在水煤气爆炸和水蒸汽伤人危险。

⑶火区启封时间短:注胶灭火工程实施完,不需等待(《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各项指标达到启封条件后还需观察稳定一个月才能启封),即可启封火区。

⑷火区复燃性低:高温区内只要有胶体渗透到的地点都不会复燃。

2、凝胶材料选择及配比

凝胶由基料、促凝剂和水按比例混合而成。主料为硅酸钠水溶液、促凝剂为碳酸氢钠。

设计比例:基料:促凝剂:水=10:4:86(重量比)。

3、凝胶防灭火时安全技术问题

⑴工作面实施凝胶灭火时,由通风区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⑵预防水、电、机械等人身伤害事故。

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确保工程质量。

⑷材料要防雨、防风;包装带要收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⑸灌浆站及材料库要建立在洪水水位线以上。

⑹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各自行业规范操作。

⑺施工期间要严格监控地面灌浆浆液是否流入井下工作面和巷道,并加固所有与采空区联通的密闭。

四、火灾事故预防及处理

1、外因火灾预防及处理

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井下电气焊、喷灯焊、电钻电机、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火花,继而引燃可燃物;违章放炮导致引燃可燃物而发火;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外因火灾的预防

⑴工作面内电气设备必须安装使用各类安全保护装置;所有电器设备杜绝失爆现象。

⑵、工作面选用阻燃性电缆,凡未经公司电缆检测站检测的电缆不得使用,要按规定高度悬挂。运输巷使用的皮带、胶管等橡胶制品,必须有合格证,下井前必须进行阻燃性试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⑶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内所有电气设备运转情况,按规定加注润滑油,避免摩擦过热引起火灾。

⑷工作面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⑸回风巷、运输巷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安装消防洒

水管路。

⑹生产使用的液压油、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筒内,由专人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液压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废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专用铁箱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废纸等,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筒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仍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撒在巷道中。及时处理工作面各类机电设备油脂渗漏,严禁机电设备大量漏油运转。

⑺进入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执行井口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及穿化纤衣服下井。

⑻加强预防地面火灾,防止地面火灾危及井下。

⑼运输巷内胶带运输机机头机尾,必须存有不少于0.3m3的灭火砂;运输巷内胶带运输机机头机尾、设备列车及采面上、下端头必须配备至少2个灭火器。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保证合格。工作面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外因火灾发生时的处理

⑴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的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

⑵火区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应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⑶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矿值班长在矿长和总工程师未到之前,应立即会同矿山救护队、通风区长、通风队长和机电科科长、供电队长等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营救灾区人员和灭火工作。

⑷根据火区情况,确定矿井通风制度,在通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内的硐室及进风大巷着火时,可采用矿井反风和使用风流短路的措施;矿井内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采取调整通风系统、减少风量、局部反风等措施,使火区有害气体直接进入回风巷;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火情或灭火时,都必须制定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⑸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流风向和风量情况,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⑹在现场无法扑灭的情况下,由班组长、安检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佩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地按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到新鲜风流中,直至地面。

⑺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用不导电灭火器材灭火。

⑻对于油料着火不能使用喷水灭火,应使用砂子、干粉等灭火材料。

⑼用水灭火时,要从火源的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灭火人员要站在上风侧。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锅炉发生灭火时,相当一部分事故是由于保护误动、参数波动等偶然因素引起的,这种异常一般都能够迅速恢复,如果每次都联跳汽机,最终导致机组停运,这就会延长机组重新并网的时间,进而严重影响机组的可靠性,这对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电网的稳定运行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就更大。为避免锅炉灭火造成机组停运,解除了锅炉联跳汽轮机的保护,利用锅炉的蓄热能力,使汽轮机在极低负荷下坚持运行,尽快恢复锅炉点火,为保证机组安全,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一、锅炉MFT触发条件及MFT后需立即停机的保护条件 1、原机组锅炉MFT触发条件保持不变,一旦触发MFT条件,锅炉设备正常动作。取消锅炉MFT后联跳汽轮机逻辑,保留手动MFT联跳汽轮机条件。 2、锅炉MFT触发后,如果出现下列任一条件,汽轮机立即跳闸: (1)、锅炉汽包水位高高值动作; (2)、主蒸汽温度小于460℃; (3)、过热蒸汽过热度低于110℃。 二、锅炉触发MFT后汽轮机逻辑控制: 通过DEH系统(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完成自动快速降负荷,维持汽轮机在较低负荷运行,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DEH系统通过RB(快速减负荷)功能实现自动快速降负荷,当机组负荷大于60MW时,以 150MW/min的速率降负荷至60 MW,再以30 MW/min的速率降负荷至10 MW。当

机前压力超过16MPa时闭锁减负荷,低于15.8MPa时,则继续以设定的速率降负荷至目标值; 2、负荷目标值自动设为10MW; 3、切CCS为DEH操作员自动; 4、自动投入功率反馈回路; 5、DEH系统应自动退遥控、切单阀运行; 除以上条件外,其它操作运行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启停操作。 三、停炉不停机MFT后各专业的处理: 1、锅炉: 1.1 MFT后立即检查锅炉各联锁动作正常,联系除灰退出电除尘; 1.2 调整锅炉送风量在30-40%之间,调整汽包水位正常,做好吹扫准备,吹扫条件具备后立即开始吹扫,必要时联系热工强制吹扫条件,保证尽快复位MFT;锅炉吹扫至4分钟后必须调整锅炉总风量在45%~50%,以防止吹扫结束,二次风门开度调整至50%后造成锅炉总风量小于30%再次触发锅炉MFT。 1.3 MFT复位,检查调整燃油压力正常后,锅炉点火,恢复启动,恢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投退油枪、火嘴要缓慢进行,以防OFT、超温;②尽快将温度、负荷调整到与缸温匹配。 2、汽机: 2.1 MFT后,机组不能自动减负荷时,立即解除汽机自动,根据锅炉压力,手动快速减负荷至10MW左右;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特殊时期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 特殊时期防灭火综合治理 技术 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特殊时期 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工作面概况 56211采煤工作面采取倾斜长壁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720m,平均煤厚1. 8 m,煤层倾角22~25 , 地质储量为136万吨,可采储量为100万吨.煤层标高为- 506m~-612m.20xx 年9月鉴定,该工作面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90d,煤尘爆炸指数为21%. 56211工作面为五水平首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上顺槽采用U型棚支护,下顺槽和切眼采用工字钢T型棚支护,该工作面于20xx年5月开始回采。 2工作面特殊时期自燃发火隐患及原因分析 2 . 1工作面特殊时期自燃发火隐患 56211工作面于20xx年10月15日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中部遇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466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 术措施 Special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in coal mining face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10201采煤工作面为我矿唯一的采煤工作面,根据2015年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9#、1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性质都为容易自燃。为了有效防治煤层自燃的发生,特编制如下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 1、成立防灭火管理小组 (1)组织机构 组长:王光荣; 副组长:杨立国、邵承武; 成员:王文辉、冯忠利、冯吉勇、陈守亮、王和平、刘全义、

贾作岭、王功远、梁永明、王辉辉、王林儿、任帮雄、周豹、邓乾坤、王光明、李明解、王金钟、王庆生及各部门负责人。 (2)人员配备及要求 110201工作面配备1名瓦斯检查员和1名安全员。 瓦斯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1次,并填入记录本和观测牌。发现一氧化碳超限(24ppm)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当班瓦斯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和温度计。 1)通风队长王聪荣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斯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 2)监控主任化正瑶负责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能实现连续24小时监测; 3)周豹负责束管监测系统,按时抽取其他进行化验分析,准确得出数据并上报审批; 4)采煤队长王光明全面配合防灭火工作; 5)跟班安全员和瓦斯员负责监督工作面及回风巷防灭火设施情

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柏果镇新田煤矿 11101采煤工作面 防灭火设计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为切实搞好矿井防灭火工作,有效防止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特依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编制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望有关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一、编制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的目的: 1、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指令、法律、法规,确保11101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 2、对11101采煤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发挥指导作用,保障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灭火原则,有效防止11101采煤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为11101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在11101采煤工作面内所有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4、当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为抢险救灾和保证11101采煤工作面内所有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二、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防灭火设计; 3、11101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等。 三、11101采煤工作面的基本情况: 1、11101采煤面地理位置位于矿井北翼,标高为+1510m—+1571m。 2、11101采煤工作面地质储量4.8万吨,可采储量为4.5万吨。 3、11101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设计为走向长壁布置。 4、11101采煤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0#煤层。该煤层不易自燃煤层,不具有爆炸

性。 5、1110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为炮采,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顶板,走向长壁后退式推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四、外因火灾的防治 1、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外因火灾的重要意义。切实搞好外因火灾的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2、11101采煤工作面应完善防灭火(防尘)系统,运输溜子道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闸阀。水压、水质应满足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需要。 3、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衣服进入采掘工作面。 4、11101采煤工作面在掘进补充巷道时,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5、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它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地点,爆破必须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炸药、雷管。 6、11101采煤工作面打眼、装药、爆破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一炮三检”等安全爆破制度、措施,防止爆破引燃瓦斯导致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 7、11101采煤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使用好水炮泥和高压喷雾装置,爆破前后必须认真落实综合防尘的各项措施防止爆破引燃煤尘造成火灾事故。 8、11101采煤工作面严禁明电放炮、明电照明、明刀闸、鸡爪子、羊尾巴,进入井下的电器必须经过检验,签发入井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严禁失爆设备下井。各单位所辖范围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杜绝失爆现象,否则,一经查出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严肃处理。 9、11101采煤工作面机电维修作业人员在维修电气设备时,对使用过的棉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浅谈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孙涛,周厚超,沈贵新 (山东省滕州曹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滕州277519) 摘要开采过程中的防灭火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贯彻预测、预报、预防和有效灭火的原则,才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加强现场管理是防灭火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自然发火防灭火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5+2.2文献标识码B 根据曹庄矿各煤层的自燃倾向鉴定结果,3 下 煤为 二类自燃煤层,自然发火等级Ⅱ级,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为123d。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4.79%。曹 庄矿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0.77m3/t,绝对 涌出量0.68m3/min,采面参考值0.076m3/min。低 CO 2矿井,CO 2 相对涌出量3.64m3/t,绝对涌出量3.02 m3/min,采面参考值0.87m3/min。自投产以来,井下从未出现过自然发火现象,但出现过高温异常区域,由于采取措施得力,及时消除了隐患。 322①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山西组3 下 煤层,属稳定可采煤层。工作面煤层厚度3.5 8.5m,煤层结构较简单实行分层开采,该工作面两道都是沿空掘巷,工作面按走向布置,走向长为105m,倾向长度为460m。局部含夹矸0 3层,厚度一般为0 0.6m,岩性多为泥岩或炭质泥岩。该工作面位于Ⅱ采区的南翼,西南侧是321工作面(已采毕),东北侧是323工作面(已采毕)。开采过程中的防灭火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贯彻预测、预报、预防和有效灭火的原则,才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加强现场管理是防灭火的重要保证。 1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1.1综合防灭火措施 (1)采用后退式开采。按正规循环组织生产,以确保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2)在322①溜子道联络巷上平巷设置了防火门,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防火门的材料。 (3)322①溜子道和材料道内各设置一条供水管路(选用Φ19mm的钢编胶管),每隔50m设一个消防阀门和支管。溜子道和材料道各设置一道隔爆水槽,排距1.6m,共12排,每排两个水槽,规格为40L,储水量为960L。 (4)在322①材料道距东总回8m处设置防灭火人工监测点,同时充分利用安全监测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加强对CO及烯(烷)烃类气体的监测。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孙涛(1974-),男,大专,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助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5)工作面生产时,每硐回柱前,在两道均匀铺撒黄土(3000?110?100mm)。每硐靠老塘侧及两道回柱前按0.4kg/m2抛撒阻化剂;推至距工作面停采线20m时,老塘侧按0.8kg/m2抛撒阻化剂;工作面扫塘后,在停采线以上至密闭位置残留巷道内按0.8kg/m2抛撒阻化剂,并喷水湿润。 (6)严禁携带点火物品及可燃物品下井。 (7)严禁在浮煤上架设支架 (8)工作面使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可燃物品,必须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准乱丢乱放。 (9)在带式输送机机头悬挂两台灭火器,并设置灭火沙箱,沙箱体积不小于0.2m3,并装满沙,配备2把消防铲。 (10)在回采过程中严禁留顶煤,并将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 (11)炮眼用水炮泥定炮,封泥长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用煤泥等可燃性材料封堵炮眼。 (13)工作面推采过程中通过两道向采空区注水,同时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14)停采后,在回风巷用压管向采空区定期灌浆,工作面要定期灌浆,达到散热防火的目的。 1.2通风方面 (1)322①工作面必须具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 (2)加强通风管理确保322①工作面的风量达到354m3/min,风速满足要求。因巷道冒顶或巷道积水等原因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立即停产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风量达到要求时再恢复生产。 (3)确保工作区域内空气成分满足要求,正常情况下O 2 ≮20%,CO 2 ≯0.5%,CO≯0.0024%,其他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要求。 (4)严格按要求调配风量,风量不足时不得放炮,杜绝微风、无风作业。 (5)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按要求设置测风站,悬挂测风牌板,并严格执行旬测风制度。 (6)工作面设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 5h检查一次,瓦斯检查地点分别设在工作面、上隅角及材料道距工作面煤壁不大于10m处。瓦斯检查牌板设在材料道距工作面30m附近,检查结果及时填写,发现有害 87 12012年第2期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阻化剂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65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阻化剂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样本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阻化剂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本煤业公司正在回采的090102高档普采工作面 与110102综放工作面,根据国家煤及化工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20xx年12月20日对该矿所采9、 10、11号煤层的检验报告:9、10、11号煤层均属自 燃煤层,自燃倾向均为II类级;根据AQ1055-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规定,开采容易自燃或采用放顶煤开采自燃煤层的矿 井,必须设计两种以上综合灭火措施。本矿井开采采 取喷洒阻化剂防灭火措施,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 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阻化剂防火工艺 在工作面运料巷适当位置(尽量靠近工作面)放置两辆矿车作为阻化剂药箱,交换使用,按需浓度(20%)将工业CaCl2倒入1t矿车内,用临时供水管路按比例加足清水,配成溶液搅拌均匀后,用BH- 40/2.5型煤矿用液压泵(置于平板车上)将阻化液沿顺槽和刮板输送机电缆槽下方铺设(每20m安一三通接一截止阀)的φ25mm高压胶管压至工作面,与φ13mm的胶管和喷枪相连。一台泵配一支喷枪,由专人手持喷枪,从支架间隙向采空区喷洒,每间隔5组支架喷一次,每次喷洒6min,流量不小于35L/min。正常回采期间每班喷洒一次,安排在检修班工作面放顶后进行,如遇停产、过断层、收尾等情况时,必须对采空区加大喷洒频率。喷洒系统工艺图如下图所示。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251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概况 石圪台煤矿所产煤为长焰煤,各煤层着火温度T1(还原样燃点)为330℃,?1-3(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在46℃-49℃之间,煤层属易自燃、很易自燃煤层。地面堆煤3个月后就自燃。根据邻区矿井煤的自燃情况,本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 本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石圪台煤矿20xx年回采工作面为131101工作面,131101工作面的位于井田的东北部。131101工作面厚度2.5m~

2.7m,平均厚度2.72m。131101工作面设计回采走向长900m,倾向斜长145米。所有采区巷道均布置在煤巷中。 二、131101工作面采空区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131101工作面在防治自然发火方面最不利的因素是原房柱式采空区所留煤柱及在工作面采空区顺槽两侧、开切眼和停采线有煤不能采出,煤量大,如果发生自然发火,其程度将比较严重,治理更加困难、危险更大,损失更大。 煤炭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 (1) 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状态存在; (2) 向破碎状态的煤连续供氧,使煤炭氧化生热;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赵家梁煤矿开采设计方案有关说明知道,本矿开采的3-1、4-2 和5-2煤层经取样鉴定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I类,属自燃煤层,煤层均有爆炸的危险性。因此,在本矿井范围井下进行采掘生产必须认 真执行如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一、开拓、开采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1、在井下煤层中掘进巷通和回采工作面回采作业中,应少丢煤炭,及时清扫巷道两邦和采煤工作采场内浮煤,防止煤炭 自燃发火。 2、严格按作业规程有关规定管理好煤层顶板,管理 控制好矿山压力,减少煤柱破裂。

3、了解撑握矿井地质情况,合理布置采区和工作面,有计划开采。 4、掘进施工作业和回采工作时尽量避免过分破碎煤体,减少煤炭自燃发火源。 5、选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 式采煤法,提高回采速度,使采空区热源难于形成。 6、在完成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后,按照管理火区的 相关规定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防火采空区残煤引燃。 7、选用合理的回采方向不使采区回风巷过分受压或 长时间给维护在煤柱里。 二、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1、在本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时,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一进一回,保证新风和乏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少。 2、矿井通风系统线路中,调节风门设置在围岩较坚固、地压较隐定的进风巷中。 3、严格通风网络布设,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 4、在通风系统线路上设置的风门和调节风门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余地。 5、设置的双向风门,矿井实施反风时,可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6、所设置的风门实行了闭锁,行人通过时不能同时打开,确保风流稳定。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计实用版

YF-ED-J828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 计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计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我矿23103工作面即将开始回采,工作面 通风系统为材料巷进风,措施巷、皮带巷回 风。因采用综放工艺回采,其采空区遗煤较 多、范围广、空间大,加之所采13#煤自燃倾向 性等级为Ⅱ类,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十分重要。 参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xx年5月 编制的《斜沟煤矿主采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 方案设计》及集团公司其他矿井防灭火经验, 采用注氮防灭火措施的有效覆盖率较高、适应 性较好,能有效的保证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

安全。为了防止输氮管路和采空区泄漏氮气造成人员伤害、保证注氮防灭火效果,特编制如下专项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采煤工作面位置: 工作面位于21采区北翼,南邻21采区三条上山,北部、东部、西部均为实煤区,上部为8#煤的18107、18109采空区,平均层间距为46.29m。 2、工作面有关参数 走向长度:2420.9m,煤层厚度为5.95-16.68m,平均13.8m。 平均采高:机采3.6m,放煤高度10.2m。 瓦斯等级:低瓦斯,容重:1.44t/m3。 煤层硬度:f=2~5,煤质牌号:气煤。

20107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西山生辉煤业20107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 安监处: 调度中心: 生产科: 机电科: 通风科: 编制:

西山生辉煤业20107综采工作面 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因煤炭销售不畅,煤场库存接近饱和,导致工作面推进速度达不到60米/月,根据山西焦煤《2014年“一通三防”工作安排》,山西焦煤发【2014】2号文。“因地质构造等影响造成推进低于60米/月的回采工作面,矿井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并向子公司汇报。”为防止工作面因推进速度慢而造成自燃火灾事故,特制定本措施。 一、20107综采工作面基本概况 (一)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 (二)水文地质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中等。奥灰水静止水位标高632米,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高于奥灰静止水位标高310-328米,属不带压开采。工作面上方地表发育有红花角沟(季节性河流)穿过,工作面掘进到河流下方或揭露地质构造时,顶板可能出现淋水,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三)瓦斯及煤尘情况 矿井瓦斯:煤矿大多处于煤层露头浅部,埋藏不深,属瓦斯CO2-N2带范围。根据 2012年度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4.55m3/min,瓦

斯相对涌出量一般小于2.3m3/t,属瓦斯矿井。 煤层瓦斯:根据2010年地质补勘钻孔瓦斯样测定结果: 9+10+11号煤层:CH4含量为0.16ml/g.可燃质,CH4成分为7.11%,N2为80.58%,CO2为11.81%,属N2带,属瓦斯风化带。 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2012年7月4 日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的鉴定报告,9+10+11号煤尘爆炸性分析火焰长度6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45%,结论有爆炸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煤的吸氧量0.54cm3/g,自然倾向等级Ⅱ类,结论自燃。 二、外因火灾的防治 (一)20107工作面运输、回风两巷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敷设消防供水管路,并保障正常使用;其中在20107运输顺槽每隔50m设置一个防尘供水“三通”及消防栓,20107回风顺槽每隔100m设置一个防尘供水“三通”及消防栓。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用水量。 (二)加强井口管理,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各井筒井口、井口房附近20m 范围内严禁使用明火及非防暴电器设备。 (三)20107工作面进行电、气焊工作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中的有关规定。 (四)综采队要加强油脂及相关物品的管理。如机械油、乳化油、棉纱、布头和纸张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中,定点存放。严禁随意泼洒剩油、废油,每次使用过的油脂、棉纱、布头和纸张等有专人收集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 (五)综采工作面机巷皮带输送机头必须至少配备4台灭火器材,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范围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矿井防灭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防灭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防灭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总则 1、我矿开采的煤层属Ⅱ级自燃发火煤层。为了确保矿 井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给企业带来的财产损失,避免发生 伤亡事故,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等相 关的法规、规程、指令、指示精神,特制定《矿井防灭火 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以此来指导和管理矿井安全生产过 程的防灭火工作。 2、公司总经理对全矿的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 师对矿井的防灭火工作负技术责任,通防副总对防灭火技 术工作负责。区队长对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技术负责人 防灭火工作负技术责任。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所在岗位的 防灭火工作负责。

3、井下火灾的定义 1)明火,井下煤层自然发火。因生产过程中进行特殊工作,如电焊、放炮引起着火等。 2)井下煤炭、矸石或其他可燃物出现灼热,温度超过70度的。 3)烟雾进入井下,影响采掘工作的。 4)导致瓦斯煤尘爆炸的电火,放炮及其他原因等。 5)井下发生自燃不能直接灭火而加以封闭的区域称为火区。 4、井上、下必须建立消防器材库,并储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工具,消防器材库的器材必须做到有消必补,保证足够的材料和器具。 5、火灾处理完毕后一星期内整理火区卡片并分别呈报给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 二、井下火灾的预防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88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5188采面位于15采区井筒东翼, 西起15188运煤斜巷,东至15188切眼。采面走向长532m,倾斜长83~153m。该工作面的井下标高为 +1647~+1700m,地面标高为+1876~ +2196m,工作面煤层倾角20°~23°,煤层平均厚度2.2m,煤层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粉砂岩,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属简单结构煤层。 土城矿18#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

2、防灭火系统概况 15采区建有较完善的防火、灭火以及供水系统。 防火措施主要包括:束管监测、均压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和采空区喷雾洒水防灭火。 灭火措施主要包括:注氮系统、凝胶防灭火。 井下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干管(井筒、井底车场)的管径不小于φ150mm,综采、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φ100mm,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设有防灭火管路。 二、采面防火措施 (一)束管监测 根据目前土城矿现状,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有矿

井火灾束管采样监测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三种手段。 1、地面固定式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借助束管将15188采煤工作面老塘的气体经抽气泵负压抽取、汇总到通风区气体分析室,在借助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对束管采集的井下气样进行分析,实现对CO、CO 2、CH4、C2H2、C2H4、C2H6、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监测结果在以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等方式提供数据的同时,亦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而实现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报。 2、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CO2、 O2 、T、V等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 监测点布置

100101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山西鼎盛乾坤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山西鼎盛乾坤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一、100101综采工作面概况 1.100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 100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均为实体煤巷道,山西鼎盛乾坤运输顺槽作为进风、运煤、运输设备、配件、材料用,山西鼎盛乾坤回风顺槽用作回风、运料用。 2.100101综采工作面参数 工作面切眼长度为:150米 工作面回采长度为:目前剩余240m 工作面煤层厚度为:2.4m 工业储量:79840t 可采储量:79004t(综采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7%) 3.瓦斯 根据XXX年X月X日XXXX对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9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86m3/t,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4.煤的自燃倾向性和爆炸性 根据XXX年X月X日XXXXX测定结果,2号煤层挥发分31.00%,吸氧量0.48cm3/g,属自燃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火焰长度60mm,最低岩粉用量75%,煤尘具有爆炸性。 二、100101综采工作面通风概况

1.100101综采工作面通风方式及风流路线 100101综采工作面设计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 进风流路线:地面→主斜井(副斜井)→9煤集中运输大巷→9煤集中运输上山→山西鼎盛乾坤运输顺槽→100101综采工作面 回风流路线:100101综采工作面→山西鼎盛乾坤回风顺槽→山西鼎盛乾坤回风顺槽回风联巷→9煤集中回风上山→9煤集中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 2.100101综采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1)按气象条件计算 Q采=60×70%×v采×S采×k采高×k面长×k温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的风量,m3/s; V采—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取 v cf =1.0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S cf=8.76m2; K采高—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1; K面长—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0; K温—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1.0; 70%—通风有效断面系数。 Q采=60×70%×1.0×8.76×1.1×1.0×1.0=405m3/min 经计算,100101综采工作面风量Q采=405m3/min。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采×K采通

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86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 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3501工作面已累计推进(平均进度)45米(皮带巷推进53米,回风巷推进37米),为做好3501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期间工作面不发生高温、气体超限、发火等情况,特制定如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请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管理 1、综采队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要求每班必须对上下隅角、煤帮支护材料进行拆除、回收,确保顶板在垮落步距内能够自然垮落。 2、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求每班放实上下隅

角,上下隅角放顶滞后步距最大不得超过3m;如上下隅角顶板超过3m仍未自然垮落时,则由综采队采用放炮法进行强制放顶,否则停止工作面推进,另行指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注氮防灭火: 1、工作面注氮防灭火通过在下隅角预埋注氮管路至采空区,采取“连续、开放式”注氮方式。 2、工作面注氮期间除制氮机必要检修外,必须保持24小时连续不间断注氮,注氮流量控制在400-450m3/h。 3、注氮期间,由压风工每天定时对氮气中氧含量进行检测、记录,生产科主管技术员不定时抽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调度室。除调度室下发指令要求停止注氮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要求开停注氮。

13下09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13下09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编 制: 董维田 审 核: 总工程师: 编制单位: 通防部 编制日期:2011年2月 工作面概况 13下09综放工作面井下位于13下07工作面东侧,北面为断层YF18,南面为断层YF8。在其上方为13上05外工作面。上顺槽兼作进风巷道,下顺槽兼作回风巷道,从工作面整体上看,上顺槽标高普遍高于下顺槽。 防灭火概况 13下09工作面揭露煤层为早二迭系山西组的3下煤层,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内外生裂隙均较发育,属半亮型煤。一般含夹矸1层,夹矸为炭质泥岩,夹矸厚为0.15~0.20米,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为4.30~4.80米,均厚4.60米,煤层倾角不大,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因此,防灭火是该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工作重点。 一、灌浆防灭火系统

该工作面设有灌浆防灭火系统,由地面注浆站与采区主注浆管路相连,井下灌浆主管路采用Ф108钢管,用Ф50钢管与主管路相连通至13下09工作面上顺槽(工作面上顺槽标高高于工作面下顺槽),采取埋管灌浆、采后灌浆两种形式,以达到防火和灭火的目的。 一)灌浆系统 制浆站设在地面,输浆管路从主井下至井下矿井总回风巷。灌浆管道沿着总回风巷、联络巷一直到13下09工作面上顺槽。 二)灌浆方法 1、埋管灌浆:工作面投产前,即把灌浆管铺设在工作面的上顺槽,在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始终保持预埋管压在采空区5~8m,以后随工作面推进,用回柱绞车拉着外移。 2、采后灌浆: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利用钻孔向采空区灌浆,以弥补埋管灌浆的不足。有自然发火的工作面,封闭采空区后,在上部密闭墙墙上插管灌注泥浆,以防止停采线发生自燃火灾。 三)灌浆材料 选取黄土为主要浆材,参照其它矿区灌浆经验数据,能够满足要求;其来源丰富,易于开采、运输和加工,成本低廉,不占耕地和良田。 四)制备工艺 在灌浆站附近建储土场,冬季储存一冬的用土量,其它季节储5~10天的用土量。 采用机械取土机械制浆。搅拌机运动方式采用行走式。泥浆搅拌池分成两格,一池浸泡,一池搅拌,轮换使用。 五)灌浆制度 灌浆是采煤工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天灌浆时数取决于生产工艺、采煤方法。13下09采煤工作面以回采过程注浆为主,采后灌浆为辅。也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六)灌浆参数计算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5188采面位于15采区井筒东翼,西起15188运煤斜巷,东至15188切眼。采面走向长532m,倾斜长83~153m。该工作面的井下标高为+1647~+1700m,地面标高为+1876~+2196m,工作面煤层倾角20°~23°,煤层平均厚度2.2m,煤层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粉砂岩,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属简单结构煤层。 土城矿18#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 2、防灭火系统概况 15采区建有较完善的防火、灭火以及供水系统。 防火措施主要包括:束管监测、均压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和采空区喷雾洒水防灭火。 灭火措施主要包括:注氮系统、凝胶防灭火。 井下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干管(井筒、井底车场)的管径不小于φ150mm,综采、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φ100mm,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设有防灭火管路。 二、采面防火措施 (一)束管监测 根据目前土城矿现状,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有矿井火灾束管采样监测

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三种手段。 1、地面固定式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借助束管将15188采煤工作面老塘的气体经抽气泵负压抽取、汇总到通风区气体分析室,在借助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对束管采集的井下气样进行分析,实现对co、co 2、ch4、c2h2、c2h4、c2h6、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监测结果在以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等方式提供数据的同时,亦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而实现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报。 2、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co2、o2、t、v等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 监测点布置 ⑴本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o传感器、ch4传感器。 ⑵综采工作面:布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线10米范围内,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⑶本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⑷本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侧机头或机尾处及钻孔施工处,有co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

1102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02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10201采煤工作面为我矿唯一的采煤工作面,根据2015年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9#、1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性质都为容易自燃。为了有效防治煤层自燃的发生,特编制如下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 1、成立防灭火管理小组 (1)组织机构 组长:王光荣; 副组长:杨立国、邵承武; 成员:王文辉、冯忠利、冯吉勇、陈守亮、王和平、刘全义、贾作岭、王功远、梁永明、王辉辉、王林儿、任帮雄、周豹、邓乾坤、王光明、李明解、王金钟、王庆生及各部门负责人。 (2)人员配备及要求 110201工作面配备1名瓦斯检查员和1名安全员。 瓦斯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1次,并填入记录本和观测牌。发现一氧化碳超限(24ppm)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当班瓦斯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和温度计。 1)通风队长王聪荣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斯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

2)监控主任化正瑶负责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能实现连续24小时监测; 3)周豹负责束管监测系统,按时抽取其他进行化验分析,准确得出数据并上报审批; 4)采煤队长王光明全面配合防灭火工作; 5)跟班安全员和瓦斯员负责监督工作面及回风巷防灭火设施情况; 2、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 1)自燃发火观察站位置 ①上隅角;②工作面;③回风顺槽; 2)自燃发火观察站牌板吊挂整齐、清洁,数据准确; 3)自燃发火观测记录要班后认真填写,每天上报审批; 3、束管监控系统 本矿安装了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已经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运行。 1)110103束管的铺设路线∶ 束管监测室主斜井人行平巷集中轨道轨道大巷→回风顺槽→110201上隅角→110201采空区 在集中轨道巷安装8路分路箱,从此分路箱接4路单管到110201工作面,其中2路预埋进采空区,1路挂在回风上隅角,1路悬挂在回风顺槽。然后分别在采空区和上隅角的束管监测点上安装滤尘器,滤尘器应悬挂在巷帮。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特殊时期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特殊时期防灭火综合治理 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706-80 不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特殊时期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工作面概况 56211采煤工作面采取倾斜长壁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走向长度为720m,平均煤厚1.8m,煤层倾角22~25,地质储量为136万吨,可采储量为100万吨.煤层标高为-506m~-612m.20xx年9月鉴定,该工作面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90d,煤尘爆炸指数为21%. 56211工作面为五水平首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上顺槽采用U型棚支护,下顺槽和切眼采用工字钢T型棚支护,该工作面于20xx年5月开始回采。 2工作面特殊时期自燃发火隐患及原因分析 2.1工作面特殊时期自燃发火隐患 56211工作面于20xx年10月15日回采过程中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