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会有所差别。

在临沂,闺女出嫁后,一般在结婚三四天后,娘家会来几个本家哥哥或弟弟,将新娘子请回娘家,女婿不能跟着。名曰“回门”。新娘子在娘家住个三两天,再由娘家哥哥送回婆家。

闺女出嫁后,就不能再回娘家过年。年除夕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放一根木棍,名为“拦截棒”,一是拦截出嫁的女儿回家,二是拦截邪魔鬼怪。

临沂是初二回娘家,雷打不动。不管是新婚的,还是结婚多年的,这一天,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孩子的带上孩子,带上礼物回娘家。

新女婿(称为“贵婿”)头一年上门,是一件隆重的大事。名曰“磕新头”。在过去,新婚头一年回娘家,会有一个女婿的本家兄弟挑着箢子陪同。这个本家兄弟担当着干活(挑箢子)、代女婿喝酒和铺毡的重任,所以多是由一个聪明伶俐又能喝酒的小伙子担任。必须带这四色礼:猪肉粉条若干、馍馍(临沂人蒸的特大圆馒头)一箢子,鲤鱼一对,猪后肘一对。现在条件好了,带的东西多了丰富了,不再用箢子盛,一般都是开车或租车去,带的礼物都是从超市商场买的成品,但上面的四色礼却不能少,还要带上一块毡布,以备磕头之用。

到了丈人家,女婿会铺开毡布,欲对丈人丈母娘磕头行礼。但丈人会急忙阻止,不让他磕下去。因为有个说法,受他一个头,欠他一辈子。所以丈人丈母娘不敢受新女婿的磕头礼。接下来,岳父母会给女婿“磕头钱”,这头虽然没受,但礼钱一定得给,多少不论,看岳父母的家境如何和对女婿的喜欢程度了。

在丈人家稍微休息片刻,就揣上香烟,带上礼物,去给爷爷奶奶、叔叔大爷“磕新头”。去了,他们也不会受新女婿的磕头礼,但都会给“磕头钱”,多少不拘。

新女婿不管去哪家,都会受到隆重接待。会热情邀请他坐下喝酒,要吃“十大碗”,即十道菜,其中丸子和鲤鱼是不可少的,取“团团圆圆”和“年年有余”之意。

婚嫁习俗
境内旧俗,男婚女嫁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程序示是:

提亲 媒人提亲也叫“说媒”。提亲后父母双方相互了解,若中意则请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属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克便选择吉日“下聘传柬”,订下终身。男女不见面,全由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只好“听天由命”,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嫁给当官的是官娘子,跟着杀猪的是
捋肠子”之说。

送书子 也叫“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男

方备好“定亲礼(衣料、首饰
、现金等)”馈赠女方。书子上要写明男女年龄、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又称“传柬”、“过红子”。

送日子 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将新娘的冠笄、坐帐及上下轿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属相等事宜皆书其上。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便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送礼”,女方称“送填箱”。

结婚 也叫“娶媳妇”。结婚前几天选择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些新娘嫁衣、鱼、肉、鸡等物名曰“送催妆”,以示结婚日期将到,要按时发嫁。男方热闹非凡,布置新房,张贴对联和“双喜”,请厨师办酒菜。新娘发嫁有尽早之俗,一般有两个男大客,又称“送客”;陪嫁女客一名,又称“看轿的”或“称车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新娘穿嫁衣,戴花冠,头脸盖着“蒙头红”,下轿后,被两名架媳妇的妇女扶着,男前女后系红绸子,名曰“领红”,踏红毡或红席入门庭,拜天地,入洞房。撒栗子枣,寓意为“早立子”。撒栗子和大枣者边撒边说:“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意多生儿女。新郎踩床后,要大口吃鸡蛋,旁白:“大口咬着黄,日子过的强。”夜间新郎、新娘同吃“宽心面”,喝“合婚酒”。邻里男女不分老少入洞房“闹房”。洞房内通宵达旦不熄灯,谓之“长明(命)灯”。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边送边说:“我为哥嫂送尿盆,嫂子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后,还有人在房外偷听里边的动静,谓之“听房”

寡妇改嫁 丧夫之妇称“寡妇”。旧时寡妇不嫁称“守节”。有“嫁夫随夫,丧夫随子”之伦,即寡妇不允许再过第二道门槛。如若再嫁,公婆视为不孝,邻里斥为“不守贞节”。社会舆论则认为死后一劈为二,两个男人各得一半。改嫁者娘家反对,公婆阻拦,只好深夜孤身逃走。离走之后亡夫家在身后用谷秸“火”烧,意为烧走“丧门星”。

婚嫁习俗
境内旧俗,男婚女嫁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程序示是:

提亲 媒人提亲也叫“说媒”。提亲后父母双方相互了解,若中意则请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属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克便选择吉日“下聘传柬”,订下终身。男女不见面,全由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只好“听天由命”,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嫁给当官的是官娘子,跟着杀猪的是
捋肠子”之说。

送书子 也叫“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备好“定亲礼(衣料

、首饰、现金等)”馈赠女方。书子上要写明男女年龄
、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又称“传柬”、“过红子”。

送日子 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将新娘的冠笄、坐帐及上下轿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属相等事宜皆书其上。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便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送礼”,女方称“送填箱”。

结婚 也叫“娶媳妇”。结婚前几天选择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些新娘嫁衣、鱼、肉、鸡等物名曰“送催妆”,以示结婚日期将到,要按时发嫁。男方热闹非凡,布置新房,张贴对联和“双喜”,请厨师办酒菜。新娘发嫁有尽早之俗,一般有两个男大客,又称“送客”;陪嫁女客一名,又称“看轿的”或“称车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新娘穿嫁衣,戴花冠,头脸盖着“蒙头红”,下轿后,被两名架媳妇的妇女扶着,男前女后系红绸子,名曰“领红”,踏红毡或红席入门庭,拜天地,入洞房。撒栗子枣,寓意为“早立子”。撒栗子和大枣者边撒边说:“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意多生儿女。新郎踩床后,要大口吃鸡蛋,旁白:“大口咬着黄,日子过的强。”夜间新郎、新娘同吃“宽心面”,喝“合婚酒”。邻里男女不分老少入洞房“闹房”。洞房内通宵达旦不熄灯,谓之“长明(命)灯”。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边送边说:“我为哥嫂送尿盆,嫂子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后,还有人在房外偷听里边的动静,谓之“听房”

寡妇改嫁 丧夫之妇称“寡妇”。旧时寡妇不嫁称“守节”。有“嫁夫随夫,丧夫随子”之伦,即寡妇不允许再过第二道门槛。如若再嫁,公婆视为不孝,邻里斥为“不守贞节”。社会舆论则认为死后一劈为二,两个男人各得一半。改嫁者娘家反对,公婆阻拦,只好深夜孤身逃走。离走之后亡夫家在身后用谷秸“火”烧,意为烧走“丧门星”。
婚丧嫁娶

嫁娶-蒙阴县志
旧社会,男娶女嫁,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讲求门当户对,本人不得自主。男女婚姻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订婚 先由媒人居中说合,又合乎十二属相的就可以订婚。中等以上人家,多是七八岁就订婚,俗叫“娃娃亲”。穷苦人家男方多数到二三十岁还说不上媳妇,这样就出现了换亲、三家转亲、姑舅亲、姨娘亲等情况。


写柬 由媒人商同两家规定日期, 到男家写柬。男家请来写柬先生,并备酒席恭候。女家来男家2人,多是女方的哥哥或舅父。女家礼物多是给男方做一身衣服(大褂

、马褂)。写柬仪式隆重。写柬先生按旧格式在柬纸上写好,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1
份。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简单:3.33米或2.7米。(1丈或8尺)红布,两副带子,首饰等。 在旧社会,本县基本上没有买卖婚姻现象,有极个别人家吃男方几百公斤粮食,便遭到人们的非议。从订婚到结婚,男女双方多不认识 。


送期 结婚日期,多由男方决定。至于结婚年龄,旧社会没有严格限制,一般在十六七岁。如果男方需要人,就提前结婚;如果女方家养不起闺女,就提前送到婆家当童养媳,年龄稍大后再结婚。男方决定结婚日期后,写一书柬,规定结婚日期,派人送交女方。女方收下并给来人赏钱,即表示同意。


结婚 到了结婚日期,男方请客搬亲,备下酒席恭候。女方带着嫁妆,坐着花轿到婆家,有吹鼓乐队,吹吹打打。穷一点的人家用不起乐队,只坐花轿,这叫“哑吧轿”。最穷的只好坐木轮小车或骑小毛驴。出嫁时,女方有两个送客,俗称“大客”。到了男家,轿落大门外,新郎披红戴花来领新娘。男女各有傧相,女的名为“架媳妇的”。新郎领着新娘缓行进家,要在地上铺红席或红毡。进家先拜天地,这叫“拜堂”,再入洞房,点上长明灯直到天亮。新娘坐床后群小闹房,由于床上有花生、栗子和枣(象征早立子),人们去抢,往往把新娘弄个人仰马翻。结婚后第三天(有的第六天),新娘回娘家,这叫“回门”。到此婚礼就结束了。1950年以后,结婚形式大变,大多数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由父母包办的现象是极个别的了。人们对正当地搞恋爱,自找才象, 习以为常,少数包办婚姻的老年人,受到人们的谴责。对于登记、结婚及婚后的生活,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据县妇联1980年调查,高都乡14个村庄1276对夫妇(20-45岁),自由婚姻的1250对,占97.9%,由父母包办的仅占2.1%。在结婚的方式上有文明结婚(双方不宣布结婚日期)、旅游结婚、举行集体婚礼(在县城)等。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婚姻问题上也带来些偏向,主要是浪费现象日趋严重。有的女方不但不备嫁妆,反而向男方索要很重的礼物,另外还要3间新瓦房,各种木制家具,家用电器,现金等。1970年后,男方娶亲,一般要花2000余元。到1980年后,上升到3000余元。现在还有上升的趋势。
婚嫁习俗-郯城

婚嫁旧习 建国前,郊城地方的婚嫁都以旧习进行,全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一般经过提亲、合年命、相亲、定亲、传启、查日子、结婚等步骤。男女成亲要门当户对。男女当事人不能自主,决定权在父母,无父母从兄嫂。


男女到谈婚论嫁年龄时,先由媒人

向男女双方的父母提出,除媒人介绍外还通过各自的亲友打听对方的情况。如家境、人口、职业、年龄、长相等。如果双方父母
比较满意,就进行合年命,要是属相相克就合不着,不能成亲,便婉言谢绝;属相不相克就“合着了”, 媒人带女方让男方父母看;带男方给女方父母看;男女双方不能相见,双方父母都同意了,即择吉日“递小柬”定亲。“递小柬”也叫“传小启”,即男方买两身衣服用包袱包着,托媒人送往女方家,女方再从男方送衣物中抽出一件或另购合适衣物作回礼。婚姻定后再约定吉日“传大启”,就是媒人(多为老年妇女)找一男人(多为媒人的丈夫)代理,另外再约定一人,参加男方"传启"仪式。饭后将写好的婚约连同男方买好的衣料、首饰、化妆品等物用花包袱包好,包袱不能系扣,要以针引红线缩上,表示穿针引线已成,包袱里还放一小包盐、两棵艾、两棵葱、一双鱼、一小包款子、两棵万年韭等(富家用盒子、盒子上放一公鹅,进庄呼叫),以谐音表示男女双方有缘分,相亲相爱,匆匆有余,福寿双全。传启的两人送往女方家,女方家也要买一件或一身衣料、写好婚约,宴席完毕再回给男方,谓之“回启”。婚约当时就是法定的凭证。传启后双方各执婚约以定终身,不能变更。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程序完毕,双方约 定婚期,据双方的生辰八字命相等,找人查日子,定结婚时间、发嫁时间、上轿(或上车)方向、嫁女婆所忌属相等事宜,写在柬上,买上礼物送往女方家,谓之“送喜日子”。女方按具体日期及注意事项安排出嫁。其父母为女操办嫁妆,俗云“陪不尽的闺女,办不尽的年”。婚期临近,男女双方的亲友各送礼品及钱。送女方的谓“填箱”,送男方的谓“封喜礼”。结婚前三天,男方向女方“下衣裳”。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各自上坟祭祖,谓之“上喜坟”。结婚这天,不论冬夏新娘要戴凤冠、穿红袄、着彩裙、蒙"蒙脸红子"、穿黄橙鞋、坐轿或坐车。要有“送女婆”陪送,邻居抬送嫁妆,山区也有骑毛驴的。临走时放鞭炮,谓之“发嫁”。新娘坐轿或坐车走在路上遇到桥沟要贴“青龙”贴子,以避不吉。路上遇到对面来了新娘有“抢上”之风,东西道相遇都向北抢上;南北道则向东抢上。往往为抢上把新娘挤下沟河。婚日男方各门遍贴喜联。新娘到,男方放鞭炮,新郎盛装相迎。新娘下轿(或车),闹喜的把新娘的黄绣鞋扒去,看其脚小,大家赞赏,并以两块红毡(或红席)替换铺地,有女婆扶着新娘从毡上走过,新娘进大门,童子抱斗众人向新娘头上撒高梁、款子、枣、栗子、钱等。意乃新娘早生贵子,有福有钱。进入院内供

桌前,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互拜。旧时妇女只有为新娘时地位最高, 新娘在上首。之后踏着红毡进入洞房,坐在床沿上,谓“坐帐”。新郎把新娘的“蒙头红子”用烟袋挑下,把嫁妆
抬进新房,设宴款待送嫁的,新郎新娘同吃“长生面”,喝“交心酒”。接着请客坐席,菜上齐新郎由长辈或兄长带领到宴桌为客敬酒。新婚期间,允许晚辈或同辈闹房,要喜果子吃。比新郎年小的小叔还可以参加,大伯绝不进新房。新娘、新郎要分喜果子给闹房的吃。婚后三天早上, 新郎新娘要向长辈“磕喜头”,情头的要给新夫妇“磕头钱”。婚后第四天女方要来人“瞧”,要来两辈人,意为看望女方在婆家是否高兴。男方对来瞧的客人要以丰盛的午宴款待,请人作陪,酒饭后,女方来客多向男方主人说些小女少教、诸多不足、望多包涵等套话。男方主人则以转告亲家放心等套话相答。


满月,新娘回娘家,谓之“回门”。俗云“七穷八富九做官,新人不过十二天”,因此回门都是九天,亦称“过九天”。九天过后,女方父母操办好鸡、鱼、肉、粉条、给公婆做的鞋, 由女方父亲送回婆家,男方以丰宴款待,并请人作陪。


婚礼完毕,男方以礼品赠媒人,以表谢媒。


重男轻女,信奉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继嗣除了上述婚俗外,尚有特殊习俗, 分述如下:


纳妾 婚后,正房未生男孩,男方为继嗣再娶一个小老婆传宗接代,谓之“纳妾”。有的富家子弟,有钱有势,把女子视为玩物,娶数个小老婆。


续娶、守寡 旧社会,妻子死了,男的可以续娶,被认为天经地义,合理合法;而女子嫁后,夫死女的要守寡。谚云:“好马不背双鞍,好女不配二夫男”封建礼教以守寡为荣,改嫁为失节。


休妻 旧社会,结婚后女方如违犯封建纲常,丈夫有权写一休书把女方赶回娘家。
童养媳、娃娃亲。旧社会,因天灾人祸, 或贫穷等原因,经人撮合,将幼女送往婆家抚养,待大成婚,这叫“童养媳”。男女双方在儿童时,两家父母爱好,作主定下亲来,叫“娃娃亲”。这两种情况,弊病多端,实为陋习。
婚嫁-临沭


旧俗 解放前,临沭地方的婚嫁均按旧习俗进行。一般要有提亲、合年命、相亲、定亲、传启、要年命、结婚等步骤。而联姻的穿线撮合人是媒人,多由老年妇女充当,人称媒婆;婚姻成否的决定权在父母,无父母者在兄嫂。所谓“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即指此。


提亲多由媒人向男女当事人的父母提出,而且多以门当户对为依据。双方除了听取媒人的介绍之外,还要通过各自的亲友打听对方的人口、家庭、职业、年龄、长相等。如双方觉得不合适,即以委婉的方式回

绝。如双方父母觉得各方面比较满意,即进行合年命,主要看属相是否相克,如相克,即为年命不合, 不能成婚,俗称“适不着”。如不相克,俗称“适着了”,则可成婚。具备上述条件,还要进行相亲。相亲时由媒人带女
方让男方父母(或姑嫂)相看;带男方让女方父母(或哥嫂)相看;男女当事人不能相互见面。双方父母觉得都可以,即选择日期进行定亲。定亲仪式本地叫“递小柬”,又叫“传小启”,即男方买衣服一至二身,外加鞋袜、手巾、化妆品之类,托媒人送往女方家。女方从男方所送衣物中抽取一两件或另购合适礼物作回礼。递小柬所送彩礼较其后进行传大启简单。婚事定后,男方便和女方约定日期,买上衣料、首饰等物品,连同婚约,由媒人送至女家。女方收下衣物也写一张婚约,捎至男方。婚约内容为某人之子与某人之女定亲,双方主婚人某,媒人某,年月日等。在旧社会,婚约被认为是法定凭证。这谓之“传大启”。男方将娶之前,需买少量衣料和猪肉、鲤鱼、点心、粉皮、粉条等礼物,送至女家。女家便将女子的生辰八字开列明白,带给男方,这谓之“要年命”。贫穷之家为了节省,双方同意后,将传大启和要年命一次进行,谓之“一盒子抬”。要年命后,男方家庭根据男女的生辰八字,命相等,找人律日子,确定具体迎娶时间、发轿(或车)时辰、上轿方向、伴娘女客所忌属相等事宜,一并写在柬上,女方按所定具体日期及注意事项安排出嫁。


结婚当日,不论冬夏,新娘要戴凤冠,蒙头红,穿红袄,外着霞帔彩裙。要坐轿或坐车。要有男客女客数人陪送。要有本家族亲人或朋友、邻居抬送嫁妆。新娘上轿或上车时要放鞭炮。轿或车均需按预定的方向、路线走,遇桥遇沟要贴“青龙”贴子以避不吉。是日,男方家庭诸门要遍贴喜联。新娘到,男方家要放鞭放炮,新郎要着盛装相迎。新娘下轿(下车)后前往喜房的路上要铺红毡或红草席。新娘下轿(或下车)时,要有预定人选向新娘头上撒麦麸数把,麦麸中掺合红枣、栗子、铜钱之物,寓含新郎新娘婚后早生子、有钱、有福之意。此谓“撒麸(福)”。新娘进家后要同新郎于院内供桌前同拜天地、父母、互拜,然后进入新房。新娘所带嫁妆,男方亲友要从女方亲友中接过抬进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要“坐帐”,坐帐期间不能随意出新房,不能大小解,意为熬性。是日,新郎新娘要同喝“交心酒”,同吃“宽心面”。


新婚3日内,要遍宴宾客。席间,待菜数上到一半时,新郎要在一长辈或同辈兄长带领下到宴桌前为来客敬酒,曰“喧

酒”。新婚期间,兴小辈或同辈年小男女闹新房,讨要糖果吃,新郎新娘要拿出糖果分给孩子们以表高兴。


新婚次日早,新郎新娘要向长辈或同辈年长者行跪拜礼,谓之“磕喜头”。磕头先长辈后小辈,同辈者先年长后年幼,情头者要给新婚夫妇“磕头钱”,
钱数多少不定。是日中午前,女方娘家来人看望,此地谓之“瞧”,意为看望新娘新婚后是否高兴满意。男方中午要设丰盛酒席款待来瞧者,并请人作陪,酒饭之后,女方来客多向男方主人说些小女少教,诸多不足之处,万望担待等套话,而男方主人则以请瞧者放心等客气话相答。


男女双方于婚前一日,需各自上坟祭祖, 谓之“上喜坟”。男方需于婚后第三日携酒菜等物去外祖父家“上喜坟”。
婚嫁习俗-费县

旧时,男女婚姻须遵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当事人不能自主,且联姻程序繁琐。一般男女十二三岁就开始议婚,也有指腹为婚和定娃娃亲的。先由媒人“说媒”,再经双方“访媒”,认为门户相当,就找二宅先生或算命先生合年命,如属相“相克”,不能婚配;两家原有亲戚关系,若“免辈”(不同辈),亲亦难成。又不免辈即可定亲。订婚须“下柬子”,又叫“下聘”、“过小红”、“下红订”。由男方备办书有双方生辰“八字”的柬帖,以及点心、耳坠、带子等物品,交媒人带到女家。女家收下“柬子”及礼物,再回以鞋、袜、帽壳、毛巾等。男女十五六岁开始论嫁娶。男方请二宅先生选个好日子,写好柬帖,备下“四色礼”,即鸡、鱼各一刀(一般横割猪腰窝或硬肋成长方形,重3-5公斤不等),用红线捆扎粉条若干,布料两块,由媒人送到女家,称作“下日子”,又称“过大红”。女方照例回送些礼物。女方接到“日子”后,开始“忙嫁”,富户讲究“大八件”嫁妆;一般户置备3件,稍殷实的户以橱代桌,叫“小五件”,橱桌具备叫大五件,穷户也要置备铜盆、锡灯、衣柜。发嫁时,家具、被褥里放上染成各种颜色的花生、核桃及栗子、大枣等。婚礼前一日,男方派人到女家"下催妆",送红棉袄、红棉裤、“蒙头红”、环子 (一种首布)及四色礼。女方将列有送嫁人数、上下轿朝向及时间.“镇物”、忌讳等内容的“婚单子”交来人带回。晚上进行“暖轿”,即男方雇用的鼓乐手到女家吹奏细乐。深夜家长给女儿收拾陪嫁用品,叫“装柜”,除衣料之外,还有团员饼、压床鞋、点心、香烟、压柜钱、宽心面、葱盐等。


举行婚礼日,新娘穿上红袄、红棉裤,将发辫缩成发髻,用红带子扎腿,头顶“蒙头红子”,手拿新毛

巾,按照择定的吉时,由她的兄弟抬到门外,扶进轿中,鼓乐前导,花轿上路。送亲有“大客”2人,“送女客”1人,有的用“小客”数人,总数为偶数。沿途遇桥、碑坊、庙宇等贴“青龙帖子”,过村奏乐。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新郎迎出门外,对轿三鞠躬,“上头人”将新娘搀出轿门,新郎在前,新娘在后,踏着
红毡缓缓前行。进大门,燃放鞭炮,鼓乐手张号,称“过门”。走到天地桌前,新郎、新娘一西一东面南而坐,先由“上头人”给新娘“上头”(用红线在头面部比划),然后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礼毕入洞房。主人在院中撒栗子、大枣、花生,煮宽心面,任人抢食,场景十分热闹。进洞房后,新郎用秤杆子将“蒙头红子”挑起,在“上头人”主持下,夫妻饮“交心酒”,吃红鸡蛋。新娘到门后“坐帐”。新婚之夜新房不熄灯,晚辈“闹新房”,用各种方式向新娘要烟要糖,戏谑调笑,均不算过分。


拜堂结束后,男家开宴招待送亲者,“大客”、“女客”两席务求丰盛。轿夫、鼓乐、抬嫁妆者必须赏钱。


婚后三天,新娘“扫柜”,向公婆致献新鞋,请人“开脸”,随丈夫到林上祭祀。专办一桌席,让新娘参加,叫“开斋”。婚后四天或六天,娘家将新娘接来,称“叫对乐”。过4-6天后返回。此期间新娘要给公婆缝烟荷包,给新郎缝兜肚。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过满月”,即住1个月后,满期返回。婚后第二年春,娘家要给女儿置办枕头、红席等。


新中国成立后,联姻习俗简化:一般是男女双方有了大致了解后,姑娘到一定的地点(多为男方家中)相看,从身材相貌到家庭状况,都看个仔细,男方殷勤接待,若女方同意在男家吃饭,婚事十有八九可成,这叫“对面相”。双方相中后, 父母带女儿到男家,男女亲家交换酒杯,称“换血”,表示定亲。结婚时,按法定年龄办理登记手续,举行仪式。婚后第二天“回门”,即新娘偕新郎回娘家吃酒,当天返回。


60年代后逐渐出现女方索要大宗彩礼、结婚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近几年有所收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