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 4205204

2.英文名称: Advanced Manufacturing System

3.课程类别/课程性质:专业课/研修课

4.开课学期:第 2学期

5.学时/学分: 32 /2

6.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7.先修课程:

8.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王隆太主编,《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目赵汝嘉主编,《先进制造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李梦群等,《先进制造技术导论》[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王润孝,《先进制造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掌握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的特点、内涵及其应用。了解国民经济急需的优先发展技术和先进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为新世纪制造技术向系统化、集成化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

现代制造具有“大制造、全过程、多学科”的新特点,先进制造技术是集成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材料科学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众多技术的交叉、融合和渗透而发展起来的。本课程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理念,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先进制造战略、理念、模式等。

三、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适应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的转变, 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加强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具备解决现代制造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四、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章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1. 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任务;

4. 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体系结构;

5.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本章重点: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体系结构

本章难点: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现代设计技术

基本要求:

1.了解现代设计技术特点;

2.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

3.了解可靠性设计的概念;

4.了解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

5.了解绿色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本章重点:计算机辅助设计关键技术、现代设计技术特点

本章难点:可靠性设计、反求工程。

第三章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基本要求:

1.了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技术特点;

2.掌握材料成形工艺技术的类型及其原理;

3.理解超高速加工的关键技术;

4.了解超精密加工机床主要部件结构原理;

5.掌握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章重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超高速加工的关键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

本章难点: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

基本要求:

1.了解制造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

2.了解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

3.掌握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4.了解储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5.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本章难点:柔性加工系统、物料运储系统

第五章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基本要求:

1.理解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概念;

2. 理解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的概念和原理;

本章重点:现代管理技术、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

本章难点:制造资源计划

第六章先进制造模式

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相关概念和技术;

2. 理解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 理解并掌握敏捷制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4. 理解绿色制造的概念和发展。

本章重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绿色制造

本章难点:集成制造系统

总结和复习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2.掌握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原理;

了解其发展状况;

3.理解几种先进制造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4.在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

五、自学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选择下列方式之一,字数为2000~3000字)

(1)以某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为例,论述其技术原理、特点及方法,结合实例阐述其应用。

(2)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内容为依据,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题目应与本课程内容相关,如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复杂曲面的反求设计;某零件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等)。

(3)写出一篇综述报告,介绍某一先进制造技术在某个方面应用等。意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论证、辨析,锻炼思考能力,加深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解。或者写一篇学习总结。

七、论文、总结格式模板

题目

班级,姓名

1基本要求

每个学生应完成一篇2000~3000字左右的论文或总结,打印并装订。书写格式必须符合科技论文书写格式与要求。

2版面要求

在页面设置中设置如下:

1)页边距:上:2.8厘米、下:2.2厘米,左:2.8厘米、右:2.2厘米;纸张纵向。

2)纸张:A4;

3 打印、排版规范

3.1 中文题目

居中打印(小三号黑体,段后1行)。

3.2 作者信息

作者:格式:“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空两个字符)。居中打印,字体为小四号黑体,段后0.5行。

3.3 正文内容

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段前段后各0.5行,二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段前段后各0.5行,正文部分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3.4 参考文献

左起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各0.5行),下面按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字体为五号宋体。(不超过3篇)(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注出)说明:如果文中出现图、表,其格式按规定标注。如选择写论文,应增加摘要和关键词。

4 小结

以上是对论文或总结的模版及相关说明,以保证格式的正确。

参考文献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先进制造系统重点习题(答案)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1.先进制造技术是什么? 答: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并应用于制造工程之中所形成的一个学科体系。 2.发展趋势: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清洁化,集成化,全球化 3.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原因是什么? 答: ①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②制造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21世纪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 ③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而且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1.什么是制造系统?制造技术? 答: 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包括人员、生产设备、材料、能源和各种辅助装置以及有关软件包括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等)和制造信息等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制造系统。 制造技术是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质工具,是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技术总称。2.制造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答:(1)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现代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生命周期(一个产品从开发设计到被市场淘汰所经历的时间)大大缩短。 (2)用户需求多样化。用户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已逐渐成为世界的潮流。 (3)大市场和大竞争。世界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得全球集成制造有实现的可能。这样可以使资源更充分地利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得以更显著地缩短,交货期也能得到进一步缩短,产业分工的国际化已成为发展潮流。 (4)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根据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变化,要求迅速作出反应,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竞争要素。 (5)信息化和智能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使企业的控制进一步信息化和智能化,使企业的工作内容、对象和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6)人的知识、素质和需求的变化。企业职工的知识、素质有较大提高,对工作内容和环境有更高要求。 (7)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和尖锐。作为人类经济活动反思的重大成果之一,国际社会于1992年确立了《21世纪议程》,一致提出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 3.过去那种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已变成动态的多变的市场,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加快。 (2)具备赢得竞争,提高市场。 (3)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4)人类正迈向信息社会。 (5)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 4.市场占有率的四种基本能力是什么? 答:①时间竞争能力,产品上市快、生产周期短、交货及时;②质量竞争能力,产品不仅可靠性高,而且使用户在各方面都满意;③价格竞争能力,产品生成成本低,销售价格适中;④创新竞争能力。产品有特色、生产有柔性、竞争有策略。 5.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制造与工程设计院“制造业挑战展望委员会”,对2020年制造业所面 临的形势提出了如下六大挑战或基本目标? 答:1.快速响应市场竞争的挑战——实现制造环节并行 2.全球化竞争的挑战——技术资源的集成 3.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向知识的转变 4.环境保护压力的挑战——可持续发展 5.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可重组工程 6.技术创新的挑战——全新制造工艺及产品的开发 6.先进制造技术的学科内容? 答:1.先进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手机APP软件开发(Android)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5.核心课手机APP软件开发(Android) 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一、课程的性质 1、课程定位 《手机APP 软件开发(Android )》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开发基本和较复杂的Android 应用程序。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JAVA 语言。后续课程:Android 游戏开发,Android 地图服务等。 本课程的课程定位于移动设备软件蓝领、智能手机APP 开发的工作岗位,课程任务是培养适应智能手机APP 安装调试、测试、开发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Android 平台安装,Android 基本控件的使用,Android 四大组件运用,Android 数据存储技术,Android 网络初级编程,Android 多媒体编程及Android 地图服务等技能。 2、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网络管理和系统维护能力。最终成为具备较全面的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的技术人才。 以社会对Android 开发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项目驱动方法安排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职业活动 《手机APP 软件开发(Android )》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专业 的核心课程,坚持“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职业竞岗位目标,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解构关键职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课程中讲解,在前三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Net专业的基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但对面向对象思想的认识较肤浅,对设计模式还没有概念。通过本门课 的学习,使学生对面向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程序的不断重构和演变,把设计模式的学 习门槛降低,使学生初步掌握程序的设计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掌握创建型设计模式 ?掌握结构型模式 ?掌握行为模式 本课程主要内容及计划

第一讲面向对象基础 课程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重点和难点: ?面向对象中多态和接口的使用 知识点: 1.类与实例 2.构造方法、方法重载 3.属性与修饰符 4.封装、继承、多态 5.重构、抽象类、接口 6.集合、泛型 7.委托与事件

第二讲简单工厂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简单工厂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对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及灵活性的理解。 ?对紧耦合和松耦合的理解 ?对UML类图的理解 ?简单工厂模式的使用 知识点: 1.代码编写规范 2.面向对象编程 3.面向对象的好处 4.紧耦合与松耦合 5.简单工厂模式 6.UML类图

第三讲策略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策略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对策略模式的理解及使用 知识点: 1.商场收银软件 2.简单工厂实现商场收银 3.策略模式 4.策略模式实现 5.策略与简单工厂结合 6.策略模式解析

第四讲工厂方法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工厂方法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工厂方法模式实现计算器程序 知识点: 1.简单工厂模式实现 2.工厂方法模式实现 3.简单工厂VS工厂方法模式

《Android移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48学时

《Android应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学时:48 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理论上,Android技术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的编制、数据存储以及网络客户端的开发。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熟练编写出手机应用程序app、设计网络客户端的开发,能熟练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手机app部署。 前导课程:《Java网络编程》、《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 后续课程:无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框架、手机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以下能力: 1.利用Android Studio熟练进行手机应用程序app的编写能力; 2.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和参数配置; 3.具备编写手机界面程序能力; 4.具备编写网络开发能力; 5.利用Android Studio进行程序的编写、运行和打包发布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1.8和 Android Studio 3.0 以上的版本。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实训课程,有明确的项目作为课程任务。教师先给学生做项目运行的示范演示,再对关键环节做讲解,让学生观察项目的要点。 教学按照“演示项目→分析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学生完成指定操作→学生自主拓展→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精讲多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创新。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实训报告撰写情况。从功能实现、程序开发调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满分100分,考核成绩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实训项目1: 50分。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实训项目2:50分。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七、教材 《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教程(Android Studio版)》,张霞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7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 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 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课程标准《Android应用开发studio》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作用 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后续课程:《Android开发实训》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一、基本理念 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课堂教学与培优工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班级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项目研发的不同阶

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知识目标 ①了解Android平台的基本架构。 ②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③掌握基本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发布流程。 ④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基本框架。 ⑤掌握Activity、Service、ContentProvider、BroadcastReceiver即Intent组件的使用。 ⑥掌握常见UI Widgets的使用方法。 ⑦掌握Android平台数据存储的设计。 ⑧掌握Android平台异步任务的设计。 ⑨掌握Android平台网络服务与数据解析的设计 ⑩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测试技术。 三、技能目标 ①能设计和调用应用程序项目资源。 ②能查阅相关手册及资料。 ③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设备及机械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Bio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chine Design Principle Curriculum Design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2周/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非机械类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物工程设备及机械设计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结构、计算及放大原则,掌握工业规模生物反应物料的处理及培养基制备过程设备,了解生物工业的相应辅助系统,空气净化除菌,生物用水及制冷的工程原理、设备结构;掌握工程中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及化工容器的设计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完成对常用生物反应器——机械搅拌通风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反应器的计算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有机化学,物理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 2.主要后续课程: 工厂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及案例教学。 2.重点内容: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结构及比拟放大;培养基制备过程设备;空气净化过程设备;生物工程供水与制冷系统;搅拌器、容器的计算设计,零部件及材料的选用。 3.难点内容:生物反应器质量传递对反应器比拟放大的影响;空气除菌、生物供水系统;搅拌器、容器的计算及结构设计、装配图的绘制。

(五)考核方式 对设计计算、结构及图纸的绘制评出成绩。 二、课程设计内容(二选一) (一)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 设计内容: 1.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物料衡算);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 2.糖化锅的设计:确定糖化锅的几何尺寸;选择材料;计算强度或稳定性;选用零部件;提出技术要求;手工绘制设备装配图一张并附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年产50吨红霉素厂发酵车间设计 设计内容: 1.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物料衡算);CAD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 2.机械搅拌通风式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确定生物反应器的几何尺寸;选择材料;计算强度或稳定性;选用零部件;提出技术要求;手工绘制设备装配图一张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三、课程设计环节及学时 本课程设计学时为2周,设计程序为:任务布置、设计计算、工艺方案确定、设备结构确定、绘制工艺流程图及设备装配图。 四、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梁世中.生物工程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潘永亮.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 2.参考书: [1] 张元兴.生物反应器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高孔荣.发酵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3] 俞俊棠.抗生素生产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982 [4] 刘国诠.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5] 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轻工业出版社,1985 [6] 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胡建生.化工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9] 王专文.人工容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先进制造系统的概念

1、制造的概念P1 狭义:小制造,产品的制造过程。 广义:大制造,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2、制造和加工的区别 制造:通过人工或者机器使原材料变为可供使用的物品 加工:原材料变换成产品的直接物理过程。 制造包含加工和装配,加工是制造中的关键活动之一,加工系统是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制造与生产的区别 制造是工程学的术语,生产是经济学的术语。 4、1、2、3、4产业;制造业与工业的范畴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 5、世界制造中心的三次转移及其分析 第一个世界制造中心的产生(英国)(1760~1850)年 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转移。英国→德国(1851~1900) 第二次转移:德国→美国(1879~1930) 第三次转移:美国→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分析: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中心转移呈现加速的趋势。 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并不总是伴随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要保持世界制造强国的地位,首先要保持世界制造业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否则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很难保住。 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使一些国家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6、我国制造业的集中地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西部 7、我国制造业系统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率低 (2)我国制造业属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4)制造业结构不仅合理 8、制造业产品的分类 按产品的构成形态分:①离散式产品②流程式产品③混合式产品 9、产品批量 大批量生产 特点:产品的预期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产品可以长期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柔性低。 小批量成产 特点:产品的品种繁多而生产量少,柔性高,生产率低。 10、图1-12、图1-13(P18、P19) 11、先进制造系统的特点 (1)时间第一 (2)满意质量 (3)分集并存 (4)以人为本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介绍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要求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循环渐进,精通Google Android 开发,熟练掌握3G移动应用程序开发,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到项目中。具体内容包括: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访问等。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和实训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掌握移动软件开发的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理解基于Android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部署、管理等嵌手机软件的高级开发技术;通过课程项目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在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创新。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Android基础知识(4学时) 1.1Android概述,Android程序开发的基本特点 了解Android的特征、特点。 1.2 Android环境的搭建与简单的Android程序实例 掌握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环境的搭建。 难点: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第2章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8学时)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 2.2 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 了解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掌握资源的创建、管理和使用;掌握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组织结构。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系统架构。 难点:各应用程序基本组件和生命周期。 第3章设计用户界面(16学时) 3.1常用界面控件 掌握文本框(TextView)、编辑框(EditText)、单选按钮(RadioButton)、复选框(CheckBox)、切换按钮(ToggleButton)、图像按钮(ImageButton) 等常用控件的使用技巧。 3.2 五种常用布局类型 掌握五种常用布局类型线性布局(LinearLayout)、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表格布局(TableLayout)、网格视图布局(GridView)、标签布局(TabLayou)、列表布局(ListView) 的使用技巧。 3.3 菜单 掌握菜单的创建方法及控件使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用户界面的控件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界面布局的控件的使用方法、菜单的使用方法。 第4章Activity(8学时) 4.1Activity的创建 了解Activity的定义; 4.2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掌握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EIT47402C 中文名称: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英文名称: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nstructional softwar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总学时:68学时 总学分:3 预修课程(编号):《计算机基础》、《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Authorware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技术,涉及到图形与文本的处理、动画制作、多种交互方式的使用、视频播放、配置音乐与解说词的方法、菜单制作、外部程序的链接、计算图标编程、程序的调试与打包、安装程序和自动演示程序的制作以及程序生成向导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自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软件。教学采用学练结合的方法,边学习边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是教育技术系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软件的基本编程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以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以多媒体开发工具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专题项目实践,使学生能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自行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课程要求:

(1)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掌握所有图标的用途、用法及主要属性;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掌握常用系统函数和系统变量;掌握主要类型课件的制作规律。 (2)学习在Authorware中使用外部媒体、外部插件、外部函数、调用外部程序的方法。 (3)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 2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 第二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式 第二章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 2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计划 第二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第三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第三章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 4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第二节 Authorware—典型的集成开发平台 第三节图标编程方式 第四节脚本编程方式 第四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图文演示设计 4学时 第一节图文创建环境 第二节图形、图像的处理 第三节文本的处理 第四节相关的设置 第五节文本的演示设计 第六节图片的演示 第五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设计 8学时 第一节交互功能 第二节按钮交互功能 第三节热区交互功能 第四节热对象交互功能 第五节目标区域交互功能 第六节下拉菜单交互功能 第七节条件交互功能 第八节文本输入交互功能 第九节按键交互功能 第十节次数限制交互和时间限制交互的功能 第十一节事件交互功能 第十二节永久性交互功能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声像控制设计 6学时 第一节数字电影图标的设置

先进制造系统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先进制造系统 课程代号: 任课教师: 论文题目: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总结 完成日期:2015 年11 月25 日 学科: 姓名:杨帆 说明:版权所有,转载需说明出处!!!!!!!

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总结 摘要学习《先进制造系统》(Advanced ManufacturingSystem)这门课程,受益良多。随着各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与系统技术的不断应用,制造业针对不同的竞争重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竞争策略,从而产生各有所长的先进制造系统模式。通过学习本学科,加深了对制造业的认识,更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及研究方向。AMS是指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诸方面,通过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合理规划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管理过程,最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合理的资源利用配置,良好社会效益的制造系统。 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先进制造系统,AMT,工业机器人,机床 正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先进制造系统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制造制造:指制造是一个涉及制造工业中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广义制造的3个特点:全过程、大范围、高技术。 2、制造业产品的分类:1)、按宏观用途:生产资料、生活资料。2)、按构成形态分:离散式产品、流程、混合。机械电子制造业的产品七大类:金属制品、专用设备、普通机械、交通运输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4、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只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产品市场生命周期:⑴投入期(T1)。⑵成长期T2又可分为①试销期(T21)②初步稳定期(T22)③失望期(T23)④成长后期(T24)⑶成熟期T3⑷退让期T45、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构思到出生、从报废到再生的全过程。6个阶段:产品计划、设计、制造、销售、使用、报废。6、系统(system)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7、系统的特性:1、)集合性2)层次性3)有界性4)相关性5)整体性6)目的性7)环境适应性8)生物性8、制造系统是由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所组成的、通过资源转换以最大生产率而增值的、经历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一个有机整体。理解制造系统的3方面①在结构上②在功能上③在过程上:这个制造全过程的主要环节: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装配、检验包装、销售服务、报废处理。9、先进制造系统:是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诸方面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采用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协调运行,获取系统资源投入的最大增值,具有良好社会效益,达到整体最优的制造系统。 10、先进制造系统的特点①时间第一②满意质量③分集并存包括4个因素:信息、技术、管理、人。④以人为本⑤扁平组织⑥柔性更高⑦模块拼合⑧关注环境11先进制造技术定义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第二章1、制造系统的分类:按产品构成形态分:离散式、流程式、混合式;按产品批量分1)大量(2)中量(3)小量:按生产计划分:自主式、订单式(制造策略:按订货设计、按订货加工、按订货装配):按层次结构分:单元级制造系统、车间级制造系统、企业级制造系统、全球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大小的划分:大系统(大型固定系统、大型柔性系统)、小系统。 2、AMS的资源结构:基础资源、活性资源 3、AMS的功能结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控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4、AMS的组织结构:市场部、销售部、采购部、工程开发部、制造部、工业工程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5、AMS的过程组成:单元级制造系统的三运动流: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其子系统:物质系统、信息系统、能量系统.企业级制造系统的四运动流: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劳务流.其子系统:物料系统、信息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 6、AMS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子系统、技术、质量、生产。 7、制造系统的特性:1)转换性2)分解性3)集成性4)动态性5)进化性6)开放性7)随机性8)复杂性9、AMS(先进制造系统)五个决策属性: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10、制造系统的生命周期是从提出建立或改进制造系统开始,到它脱离运行并被新系统替代而结束所经历的时间。六个阶段: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系统更新。对应于生物系统6个阶段:导入、生成、成熟、饱和、老化和衰亡。12、制造系统的几种控制方式:集中式控制;递阶;分布13、信息化制造的内容:生产作业层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层、战略决策层、协作商务层。14、信息化制造的任务:它的建设任务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等方面。 第三章制造模式的类型.按制造过程可变性分类:(1)刚性制造模式(DMM)。优点:生产率高,设备利用率高,产品成本很低。缺点:投资大,设备不灵活,只能加工一种零件,或几种相似零件。若要改变产品品种,则需对自动流水线作较大改动,投资和时间的耗费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