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国家民族政策

如何理解国家民族政策
如何理解国家民族政策

如何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基本要求刚要;

我们都是来自新疆,大家都知道新疆本身就是在执行着民族政策的一个区域,那么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是怎么理解自治区这个词的那?所谓的民族政策又是什么那??它对我们新疆,对我们新疆人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

所谓的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民族政策要求地方

正文:

我们都知道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才对?

1.民族平等

(1)民族平等的含义:它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各民族在所有领域平等;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彻底性、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

(3)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2.民族团结

(1)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民族团结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4)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3.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①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相结合的原则。(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①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③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三者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它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制度:它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6.民族语言文字

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

7.民族风俗习惯

(1)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和群体性。因此,只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的精神,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即“保持”和“改革”两个方面。一方面,各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任何人不得干涉、破坏;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既有精华,也有陋习,对于影响或阻碍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风俗习惯,通过教育群众,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要求,逐步引导群众自觉扬弃或改革。

8.宗教信仰自由

(1)主要内容: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2)中学生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宗教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要从小注意培养自己科学的世界观,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清醒地认识到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会利用宗教煽动群众,破坏民族团结,应该坚决抵制利用宗教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青少年应专心致志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为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校园,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X镇小学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意义 通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无神论思想,从小学生抓起,使我镇广大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识别和抵御违法活动的能力,树立讲科学、树新风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活动内容 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教育。 主要内容为:《宪法》中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政策;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对正常的宗教活动提出的要求,对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等。 (二)活动形式 学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

方式,向学生宣传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具体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堂内容丰富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课、印发一份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小资料、办好一期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板报、搞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橱窗展、组织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题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宗教活动记录。 (三)活动要求 1.目标要明确。 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使我镇广大小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了解掌握相关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民族宗教意识。 2.工作要落实。 学校要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对照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全面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上报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3.措施要细化。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学习。对小学生,主要普及有关民族宗教的政策法规,培养他们爱国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讲科学、讲纪律、讲道德的好品德。 对学生,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掌握《宪法》中关于民族宗教方面的规定,

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从小我就在课本中学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荣辱与共;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各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即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又主张对少数民族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我都赞同和支持我们国家的这些基本政策。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与汉族相比他们确实经历了太多的不公正,我们需要为祖宗们还债。另外,从现实情况看,如今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老、边、穷”地区,从国家发展的战略上讲,也应该对他们予以特殊的关照。 但是进入大学之后,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开始对国家现行的一些民族政策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不是针对政策的动机和理论性的政策本身,而是针对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政策的践行情况。我想说的是,我对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实行情况有很多的反思,比如过于强调的民族分界,比如过多的民族自治地方(广义上包括区、县、盟、旗、乡),比如过于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保护(有人说是“拯救”),再比如急功近利性的经济开发,再比如事倍功半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事业…………这样的论调估计是有点“愤青”,或是太没有“政治觉悟”了,但是我认为作为一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政策提“异议”,青年人应当有替国家反思的勇气——只要我们抱着善意的动机就行了。 虽然对国家现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很多的反思,但是在这篇短文中是显然不能都表达出来,原因有二:其一是我的很多思考还是初步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脚罢了;其二是我自知才疏学浅,远没有能力对所有的政策作出公正的评价,这应该是“政治精英”们的工作。所以,我就只能挑一项我相对来说还算了解、同时自认为有点把握的政策来说,只要别人觉得我并不是信口雌黄就行了。因此,我把笔头转向了“现行少数民族政策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 理想下的公平 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内容相当丰富,但是其核心其实很简单:平等、团结、公平、互利、共富。众多的政策措施无外乎围绕这五个关键词。围绕公平问题,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同胞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其中就有我所关注的教育公平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十分重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措施,其决心之大、力量之强、面积之广、时间之久都是空前的。这些旨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政策主要是以下几类: 1 、教育经费的倾斜 少数民族群众很多生活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这就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就设立了少数民族的教育补助费,在一般的教育经费之外特设的补助费用,以补助一般教育经费的不足。并对划拨补助费用的使用做了具体详尽的规定。 2 、招生考试上的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照顾 国家在各类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了不少的照顾政策。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要求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弥补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差距。 3 、开展“双语”“多语”教育在民族地区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政策 我国约有20多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因此为了方便教学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双语、多语教学的现象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行了《全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 我国民族基本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4)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规定 坚持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在民族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宪法特作了明确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5)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 有奖知识竞赛答题 一、单选题 1.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包头市现有()个民族。 A:43 ; B:50 ; C:55; D:51。 2. 2016年4月是包头市第()个民族政策宣传月。 A:7; B:3; C:8; D:5。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A:2年;B:4年;C:3年;D:6年。 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召开,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A:2015年;B:2009年;C:2014年; D:2016年。 5.全国共命名()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批;B:6批;C:10批;D:4批。 6.包头市有()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家;B:6家;C:1家;D:8家。

7.全国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包头有()家。 A:3家;B:6家;C:1家;D:10家。 8.鼓励内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在()开办职业技术学校,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 A:边疆地区 B:自治地方;C:发达地区; D:民族地区。 9.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政策。 A:优先录取;B:降分录取;C:加分优惠; D:单独划线。 10.()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A:尊重和保障; B:依法保护; C:鼓励支持; D:维护。 11. 2013年国家民委首批确认()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区、市、盟)”试点。 A:12家; B:16家; C:20家; D:10家。 12. 各地蒙古族祭敖包主要集中在农历()日。 A:4月18; B:6月初5; C:5月13; D:7月15。

少数民族优惠性政策

1.在哲学、政治等场域与社会空间的结构之间, 可以观察到一个完整系列的结构上和功能上的同源性: 它们各自都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都有为侵占和排斥而进行的斗争, 都有再生产的机制等等。但是, 这些特征中的每一个部分, 都在每一个场域中呈现特殊的、不可简化的形式。(重要启示:教育场域不像经济场域、政治场域那样存在明显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是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存在着即好学生统治着差学生,汉族学生统治着少数民族学生;;;) 3.场域是力量关系和旨在改变场域的斗争关系的地方, 因此也是无休止的变革的地方。(可以作为结尾论述教育改革永无停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正。) 4.如果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类型上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民族教育政策有两大类型:第一类为优惠性政策,第二类为特殊性政策。〔6〕所谓优惠性政策在西方国家中大都称为“补偿政策”,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之后,所采取的一种倾斜发展政策或优先发展政策。我国自50年代以来,一直都对少数民族教育采取优惠的发展政策。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公平理论、均衡理论、和谐理论。这种政策如果以学校发展作为参照物的话,它重点在学校之外,即注重的是学校与社会、自然、宗教、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政策关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外部制约因素。所谓特殊性政策是在充分考虑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因素,特别是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特殊性,就民族教育内在的教育目标、

价值、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采取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在其它地区的教育中不存在,唯独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如果以学校发展作为参照物的话,它重点在学校之内,即注重学校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特殊性,主要是双语教育政策及多元文化课程政策。〔7〕因为现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所以在处理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基本处在一个探索性的发展阶段,最初是解决民族地区的办学问题,并从条件上保障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内地学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但随着硬件的不断改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也要逐渐地转向软件方面的建设,软件方面民族地区教育与内地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别,尤其需要重视和加强,软件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等,它直接关涉到民族教育的质量问题。现在是该进入一个提高性的发展阶段了,也就是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必须的学校系统建立起来,并与民族地区的自然、社会、历史关系处理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民族教育的政策更多地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特殊性问题,将学校的根深深地扎入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民族教育真正的培养民族人才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进而使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模式阶段迈入质量发展模式阶段。 3.金生鈜教授基于人性的共同性认为,%教育需要的满足是人实现其人性本质的根本方式,也是实现人格精神健全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1、什么叫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予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区、我市民族基本情况怎样?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万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17个(傈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撒拉族、毛南族、锡伯族);10万以下1万以上的有13个(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1万以下的有7个(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一般把毛南族、撒拉族和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民族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2个世居民族。全区总人口4789.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34%。全区壮族人口1454.54万人,占总人口的32.40%.桂林市少数民族人口74.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76%,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瑶族、侗族、壮族、回族。桂林市各县(区)都有少数民族分布,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3、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民族平等的权利有哪些?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1)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3)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民族平等的权利有:(1)政治权利:①平等权;②参政权;③民族区域自治权;(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①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②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权;③保持、改革和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④宗教信仰自由权;⑤受教育权;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 4、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5、国家对民族平等团结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1)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图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民族

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专题讲座

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讲座 ——王寒枫同学们,你们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也是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人难得,但一个知法懂法的人更难得。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学习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我们学习课程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族政策部分: 一、民族平等 (1)民族平等的含义:它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各民族在所有领域平等;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彻底性、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 (3)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4)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民族团结 (1)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

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民族团结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4)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①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①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③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民族大团结的国家。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我出生在少数民族,是个回族孩子,从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伊斯兰教的民俗古尔邦节的喜庆气氛。 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等。 我的家乡是回族聚集区,古尔邦节也不例外,每逢这个节日,总会热闹上几天,男人们在外面准备要宰杀的牛、羊,女人们则在家准备制作油香和各种精美可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点心,为节日期间里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来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这盛大的节日也可是主妇们的厨艺与持家的大竞赛了,家家都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要一分高下。……节日当天的下午是分外热闹的,家家户户都互相赠送牛肉、油香,等民族小吃。在街上奔走的人大都带着礼品,遇到相识的人,即刻发送礼品,传递自己美好的祝愿。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幸福,这交换的并不是一份礼品,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情谊。在古尔邦节,我们家乡还会邀请到了高跷会表演、戏曲曲艺表演,还会有人组织踢毽子、抖空竹、摔跤等比赛。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把民间的艺术带带到我们身边,把我们的节日烘托的更加热烈。在主要街道上还引进了多地的伊斯兰小吃,十分丰富、十分美味。古尔邦节要持续三四天,汉族同胞和我们少数民族同胞共同欢度这美好的节日, 它如同我们国家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我们回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我们非常重视它!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共同繁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认真回顾总结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创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完成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根本任务,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基本框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解决民族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阐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主要体现在《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件中。新中国成立前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满分)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C)。 A.自治区、自治州 B.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答案: 1-5 DACDD 6-10 ACCCC 11-15 CDBAC 16-20 BCCBB 21-25 CCCBB 26-30 CCCBD 31-35 CCABC 36-40 BCBAA 41-45 CCDCB 46-50 AABBA 51-55 CABAB 56-60 DCCDA 61-65 CCBDC 76-80 DDDCA 91-95 AAADD 66-70 CBBBC 81-85 CCBBD 96-100 DCBCC 71-75 ACBCB 86-90 CCDCD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浅析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浅析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作者简介:彭雪清(1989.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揭阳市;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历:在读研究生。 马振钦,性别:男,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 摘要:只有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实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加强立法监督、加强民族教育管理、提高民族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能力建设以及通过提高群众参与度来实现民族教育政策的公正、公平。 关键词:民族教育政策;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问题 自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以及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习俗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的教育依旧存在一些障碍,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也并没有完全解决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民族教育政策在被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民族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而必须要考虑民族教育政策也应

该具有分类或者是差异性。只有更好地解决民族教育政策实行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的大发展,只有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必须得到重视,只有通过教育,培育更多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人才与科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p以促进民族发展的民族教育政策 以促进民族发展为目标,民族教育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在社会主义的前七年民族教育政策更体现是追求政治的发展;然后才是既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政治的发展;直到拨乱反正结束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在重视经济政治发展同时也同时开始重视文化的发展。[1] 对于我国多民族的教育发展坚持“多元一体”的原则,既提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又强调文化教育的一体性。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体现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民族统一和发展。周恩来曾说过,我们国家的教育是民族的。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各民族除了互相学习,更需要学习现代科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正真的实现民族的大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Dear Sir or Madam, My name is Zhang Wei, a student at Peking University pursuing a degree in _______. I am currently in my senior year, and I am planning to apply to (name of university).I am a Chinese student who wishes to apply for admission into your prestigious university. My plan is to start my course next term,and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provide me with certain essential information. could answer a few of m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dmissions process and any available financial support. First, what qualifications do I need to follow a course of study at your university? I have already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but I wonder if there are any fur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Second, how much are is the tuition fee s? Although I intend to be self-supporting, I would be interested to hear if there a A re there any scholarship s availab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 hird, what is in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accommodation s?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and to attending your esteemed institution. Sincerely, Zhang Wei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幸福的坚实依托,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发展为国家,国家发展亦靠人民,二者本就一脉相承。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不断探索奋斗,不畏苦难艰辛,担当起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历史证明,广大青年学子的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培养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掌握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让知识通过实践作用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可是整体素质似乎还未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目睹了周围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频频旷课,彻夜通宵游戏不知疲倦;有的同学肆意挥霍父母辛苦赚得的钱大兴攀比之风等等,这些现象愈演愈烈,当然,更多的同学还是积极投身学业,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努力充实着自己。可以说,大学是堕落者的温床,也是奋斗者的天堂。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新形势下我们又该如何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呢? 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爱国首先是一种动力,让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只有每个人心向国家,进而国家使发展强大,才能在现今复杂的世界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而且爱国是一种凝聚力。比如美国人是看似很随便的民族,但在自己国家受到打击的时候却出奇的团结一致,珍珠港也是,九一一也是。这就是爱国的精神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反观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松散国家,每个部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忘记了的国家形象,导致领土被无端侵占多年还无动于衷。爱国也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甚至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个国家才会有觉醒向前的动力。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授课教师:李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国家的关系 (2)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浅谈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给予了特殊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当前和今后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继续坚持,而且对其他多民族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相继制定或发布过一些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明、清统治者把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作为“治国安边”的一项统治政策,在民族地区兴办了一批义学、社学、书院等,但这些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且这些都建在临近汉族的地区或民族地区较发达的城镇,在少数民族乡村没有学校可言。民国时期,受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虽然也设立了蒙藏教育司,专管蒙藏回疆的教育,但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实际上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民族教育,上述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蒋介石出于军事的考虑和政治目的,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兴办了一些学校。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了倒退局面。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消极乃至反动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只是寺院和经堂教育,没有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少量的私塾、学堂和中小学校,但主要面向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难以进入。因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据统计,1949年以前,全国没有一所正规的少数民族高等学校,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极低,如新疆地区1928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宁夏1949年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西藏及凉山彝族为2%。

民族法律法规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性别: --男女 地区: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区澳门特区 证件类型: --身份证台胞证返乡证港澳通行证护照号 职业: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员工农民学生军人自由职业者其他 证件号码: 地址: 邮编: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 姓名:单位: 1、我国56 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 ) 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 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

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 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 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 共同血缘 B 共同习俗 C 共同信仰 D 共同经济生活 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 );混居程度高。 A 大分散、小聚居 B 民族多 C 居住集中 D 居住地域广 7、( )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8、(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 共同团结进步 B 共同发展提高 C 共同繁荣进步 D 共同团结奋斗 9、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 宪法 B 刑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民法 10、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 个自治区,(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A30 B29 C40 D32 11、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D11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分析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分 析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在我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实现整个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政府作为教育决策的主体,应该以公平性原则作为教育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公共政策导向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对今后的研究提供适当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公共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理解。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即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

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在我国,两千年前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而自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可见,教育公平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民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即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①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教育过程中,以各种不同方式但都以平等为基础上来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民族、性别和社会出身。任何人既没有特权,也不能受到歧视。②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就最后目标而言,要求学生走出校门时获得均等的学业成就,从而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在起点上的差别得以消除,实现实质上的平等。③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这三个层次的含义综合在一起,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教育公平的内涵。 2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