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检修教学反思

新能源汽车检修教学反思

新能源汽车检修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9-08-20T10:20:28.87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6期作者:张富坤[导读]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迅速发展,全国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修专业也相继建成。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0

摘要:目前全国中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修专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新能源汽修专业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如何让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在现有的设备资源下取得更大更多的教学成果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对新能源汽修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反思,使课堂的教学成果提高,使其有血有肉,更富趣味性,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能源汽修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迅速发展,全国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汽修专业也相继建成。职业学校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而新能源汽修专业有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所以实践教学是这个专业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而学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组织好实践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现代维修技能呢?就以上观点来看,目前我们的教学工作当中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反思一:理论与实习教学是否同步

理论与实际结合不透彻。新能源汽车检修采用的是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是专业带理论课教师,实习是专业带实习课教师,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但是还是涉及到班级、放假、活动等一些因素导致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时间段不同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水平。同时新能源汽车高压电还有一定的危险,动手操作需谨慎,场地要求高,好费时间长,影响教学效果。反思二:是否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进行中提出的认识任务要与学生的认识潜力相适应,如果所提出的任务跟学生所具有的认识可能性之间差异太大,那么这样的矛盾不仅不会成为教学的动力,反而会成为教学过程的阻抗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每次授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他们就接受不了,消化、吸收不了,所以电控发动机教学讲究“实用、够用”为原则。

反思三:是否注意授课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组织教学、表达情意的主要载体。教师讲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要注意控制好音量、语调和语速。语速不宜太慢,以免学生感到厌烦;语音不宜太高,以免学生的听觉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此外,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文采,抑扬顿挫,有一定的幽默感。反思四: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实际

新能源汽车检修专业教材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大都以修复为主,耗时间、效益差;而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汽车作业以养护、更换部件、调整为主。以前的汽车电子元件运用较少,汽车电路相对简单,但维修量大;而现在新能源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板、动力电池等部件,结构复杂,但维修量少,诊断量多。原先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步淡化,原先的听诊及经验判断已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新知识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反思五:实习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新项目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样板。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较难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反思六: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学生进行完毕后,都要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在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主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找教师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升华,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还可以将技能考证与实习相结合,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但新能源汽车刚刚发展没几年,设备比较单一,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实践教学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学生可以不间断地校外实践,使我们的学员能及时接触到新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彭涛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期供稿),2011。

[3]张金元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J].湖北教育,2010,2。

[4]柯福涛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1,(10)。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汽车新能源》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制定本实训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任务是:1、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整车基本维护保养技术; 2、新能源汽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新能源汽车动力传递以及各个动力系统的保养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了解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以及维护;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维护;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特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常规保养;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1,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概述以及认知 内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特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要求: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研究汽车新能源的意义及发展对策;熟悉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重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二)新能源汽车维护安全教育 内容:对于高压电部分安全用电,保护自身,设备的安全。 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部分的特点,对高压电的维护要求 重点:防护措施的要求。 (三)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与维护 内容: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介绍以及检测。 要求:高压电池的维护保养。 重点:高压电池的检测系统的认知测量。 (四)混合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串联、并联、混联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形式的运用。要求:丰田普锐斯的混联的结构的讲解 重点:普锐斯结动力结构的认知 (五)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纯电动汽车动力路线介绍 要求: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比较特点重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认知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 收技术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利用汽车在踩动刹车进行减速时将制动效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并回收到电池当中,摩擦能量没有被浪费掉而是变相扩充了电池的容量,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减少了刹车系统耗材的磨损。 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话题备受瞩目的今日已经不是个陌生词语,但是电动汽车的历史比大多数人想像得要长很多。1896年还推出了为电动车换电的服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充电桩”的雏形[仇建华,张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方式设计[J].上海汽车.2012,12.];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交通大变革中,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快速成长但又迅速陨落。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条件的限制。 目前常见的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池组、电池变换器和电动机之间为电气连接,电动机、减速器和车轮之间为机械连接。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背景 ?动车从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续航性能如何提升一直是人们争议很大的点。从根本上来说,续航能力可以通过

改进蓄能和驱动方式来提高,除此之外,制动能量回收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制动能量回收,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动汽车的电机组中无用的部分、不需要的部分,甚至有害的惯性转动带来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返回给蓄电池,与此同时产生制动力矩,使电动机快速停止惯性转动,这整个过程也就成为再生制动过程[叶永贞,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3.]。 电动汽车发展至今,已有大部分安装了类似装置以节约制动能,经过研究发现,在行驶路况频繁变化的路段,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增加20%左右的续驶里程。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有常见三种: 飞轮蓄能。特点:①结构简单;②无法大量蓄能。 液压蓄能。特点:①简便、可大量蓄能;②可靠性高。 蓄电池储能。特点:①无法大量蓄能②成本太高。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 无独立发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①前轮驱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②全轮驱动能量回收制动系统。有独立发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系统传动方式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2) 二、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教学目标 (2) 四、课程主要容与教学要求 (2) 五、课程实施建议 (3) 六、其他说明 (7)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是汽车专业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群大类培养平台课程。《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层面设置的必修课等专业课程。 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产业发展历程和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及就业岗位,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第5学期开设,每周6课时,采用讲授形式,根据学时安排,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思想,将专业文化、行业技术创新发展与前沿技术等容融入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按照“了解汽车专业和行业背景——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思维能力”的依次递进的思路开设学习情景。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纯电动汽车在汽车行业、产业发展历程和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及就业岗位,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规划,了解纯电动汽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自我学习、沟通表达、团队协助等职业素养,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课程主要容与教学要求 (一)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 主要容: 1)项目一概述; 2)项目二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利用汽车在踩动刹车进行减速时将制动效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并回收到电池当中,摩擦能量没有被浪费掉而是变相扩充了电池的容量,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减少了刹车系统耗材的磨损。 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话题备受瞩目的今日已经不是个陌生词语,但是电动汽车的历史比大多数人想像得要长很多。1896年还推出了为电动车换电的服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充电桩”的雏形[仇建华,张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方式设计[J].上海汽 车.2012,12.];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交通大变革中,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快速成长但又迅速陨落。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条件的限制。 目前常见的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池组、电池变换器和电动机之间为电气连接,电动机、减速器和车轮之间为机械连接。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背景 ?动车从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续航性能如何提升一直是人们争议很大的点。从根本上来说,续航能力可以通过改进蓄能和驱动方式来提高,除此之外,制动能量回收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制动能量回收,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动汽车的电机组中无用的部分、不需要的部分,甚至有害的惯性转动带来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返回给蓄电池,与此同时产生制动力矩,使电动机快速停止惯性转动,这整个过程也就成为再生制动过程[叶永贞,纯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3.]。 电动汽车发展至今,已有大部分安装了类似装置以节约制动能,经过研究发现,在行驶路况频繁变化的路段,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增加20%左右的续驶里程。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有常见三种: 飞轮蓄能。特点:①结构简单;②无法大量蓄能。 液压蓄能。特点:①简便、可大量蓄能;②可靠性高。 蓄电池储能。特点:①无法大量蓄能②成本太高。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 无独立发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①前轮驱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②全轮驱动能量回收制动系统。有独立发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系统传动方式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系统传动方式有四种: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轮边式。 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动力源有:发动机和高压蓄能器。 这种方式只适合整车质量小、车速不能过高的小型公交车等。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动力源是发动机和高压蓄能器。但并联式车辆在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不工作或出故障时可以由发动机单独直接驱动车辆。 并联式系统的驱动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由发动机传给变速器,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47-48-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认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起立,师生问好。 导课部分: 作为一名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员,你知道纯电动汽车、混 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于传涛的汽车制动系统有什么区别吗? 新授部分: 1.混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源开关打开后,蓄电池想控制器供电,控制器开始工作, 此时Emb信号灯显示系统应正常工作。驾驶员进行制动操作 时,首先由电子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弹指驾驶员的制动意图, 把这一信息传给ECU。ECU汇集轮转速传感器、制动踏板行 程传感器等各路信号。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计算出每个车轮的 最大值动力,在发出指令给执行器,让其执行哥车轮的制动, 电动机械制动器能快速而精确的提供车轮所需制动力,从而 保证最佳的整车减速和车辆的制动效果 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重要技术之一, 也 是它们的重要特点。在普通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 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 释放。而在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运动 能量已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 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在车辆非紧急制动的普通制动场合,约1/5的能量 可以通过制动回收。制动能量回收按照混合动力的工作方式 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发动机气门不停止工作场合,减速时能够 回收的能量约是车辆运动能的1/3。通过智能气门正时与升程 控制系统使气门停止工作,发动机本身的机械摩擦(含泵气损 失)能够减少约70%。回收能量增加到车辆运动能量的2/3。 班长报告出勤人数、 事由 学生进行回答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 示,制冷系统各部件 的作用。 2分 5分 15分 15分 15分 15分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与维修试题库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与维修试题库 试题编写组丁佳乾、夏月琴、陈晨、林金地、俞冬辉 一、选择题 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所有电动汽车都使用高压(HV)电路,为做好安全保护,识别高压电线的颜色是()。 A.橙色;B.蓝色;C.黄色;D.灰色。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所有电动汽车都使用高压(HV)电路,此电压为()伏。 A.30~42V;B.100~120V;C.144~600V D.12~24V。 3.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燃油泵工作电压检测时,蓄电池电压、()、燃油滤清器和燃油泵继电器均应正常。 A、点火线圈电压 B、发电机电压 C、燃油泵熔丝 D、燃油泵 4.混合动力普锐斯汽车换档指示器上的“B”是什么意思?() A.电池;B.备用;C.预订;D.制动。 5.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过大,会造成离合器()。 A、打滑 B、分离不彻底 C、起步发抖 D、半接合状态 6.技术员A说DC/DC变换器用于把电池12V电压转变成更高电压来运转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机。技术员B说DC/DC变换器用于电机/发电机的电压转变成更高电压来给高压电充电。哪个说得对?() A.仅技术员A;B.仅技术员B;C.技术员A和B;D.仅技术员A和B都说错了。 7.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测试分为工况法和()。 A.等速法;B.电池放电法;C.电池额定容量法;D.电池储备容量法。 8.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点火装置ESA的控制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控制等方面。 A、燃油停供 B、废气再循环 C、爆震防止 D、点火高压 9.纯电动汽车以荣威E50仪表为例,有:行车电脑区域;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电机驱动功率和()。 A.ABS报警器;B.油压报警器;C.冷却水温度指示器;D.电机工作温度。 10.根据《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修理技术条件》(GB3803-83)的技术要求,凸轮表面累积磨损量不能超过()mm。 A、0.2 B、0.4 C、0.6 D、0.8 11.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活塞环敲击响是钝哑的()声。 A、嗒嗒 B、哗啦 C、铛铛 D、啪啪 12.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启动困难是指()下都启动困难。 A、热车 B、冷车 C、常温 D、热车、冷车、常温 13.纯电动汽车按电力驱动子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机械传动型、()、无差速器型和电动轮型四种。A.变速器型;B.无变速器型;C.自动变速器;D.行星齿轮减速器型 14.纯电动汽车主要由驱动系统、充电系统、转向系统、()空调和暖风、以及车身电器组成。 A.动力发动机;B.机械传动系统;C.制动系统;D.悬架系统。 1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配置了电压超过600V的直流电系统。需要用一个认证为()级的数字万用表(DMM)测量这类 高压系统。 A.CAT1级;B.CATⅡ级;C.CATⅢ级;D.CATⅣ级。 16.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来断定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好坏。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动作 17.配合是指()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极限尺寸 D、作用尺寸作用尺寸 18.配备测试卡的诊断仪测试不同的车时,应选用()的测试卡。 A、故障诊断 B、相同 C、不同尺寸 D、不同型号 19.必须做什么才能起动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A.高压蓄电池组必须有足够电量起动发动机;B.12V辅助电池必须充够电; C.必须踩制动踏板;D.以上所有都对。 20.纯电动汽车当处于R档或D档,行驶速度低于()公里/小时左右时,位于车辆前舱的行人友好提醒报警。 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新能源汽车实训实验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介绍及示意图 (1) 1.1平台概述 (1) 1.2产品外观 (1) 1.3系统示意图 (2) 1.4功能特点: (2) 第2章教学实验与实训 (3) 2.1实验项目概要 (3) 第3章MotorTest软件介绍 (4) 3.1配置操作说明 (4) 3.1.2电机信息配置操作 (5) 3.1.3PA数据采集配置操作 (5) 3.2测试操作说明 (6) 3.2.1自动测试操作说明 (6) 3.2.2手动测试操作说明 (7) 3.2.3耐久测试操作说明 (8) 3.2.4Pid测试操作说明 (8) 3.3数据查看操作说明 (9) 3.4报表导出操作说明 (10) 3.5路况模拟操作界面说明 (11)

第1章系统介绍及示意图 1.1 平台概述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由于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要求,得到了各个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被视为调整交通能源使用结构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由于其技术相对简单,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从而受到广大汽车厂商和用户的广泛关注。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了:驱动电机,驱动器、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的性能对整个电动汽车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图1.1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 本新能源汽车教学平台系统采用了与实际电动汽车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类似的组成部分,能够直观、真实地模拟电动汽车的实际组成结构和运行工况,并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分析,能够满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教学和科研中的需求。 1.2 产品外观 图1.2新能源汽车教学平台 注:以上外观图为产品预计外观,交货产品会依据实际情况稍有改动,最终以实物为准。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功能说明: 1、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拆装、调整和维护的技能; 2、掌握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技能。 3、掌握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试技能。 4、满足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要求。 序号设备名 称 规格、主要参数或主要要求图样 1 油气双 燃料汽 车动力 系统实 训台(汽 油版) 型号:捷达王,翻新 品牌:JDQC-XNY-01 一、设备简介 该设备采用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为基础,可运行发动机,进行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的实践操作,真实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适用于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教育类学院和培训机构对汽车双燃气混合动力发动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充分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 程。 2.实训台面板采用4mm厚耐腐蚀、耐创击、耐污染、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表面经特殊工艺喷涂底漆

2 油气混 合汽车 动力系 统实训 台(柴油 版) 型号:4JB1翻新 品牌:JDQC-XNY-02 一、设备简介 该设备采用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为基础,可运行发动机,进行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的实践操作,真实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适用于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教育类学院和培训机构对汽车发动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充分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 程。 2.实训台面板采用4mm厚耐腐蚀、耐创击、耐污染、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表面经特殊工艺喷涂底漆 处理;面板打印有永不褪色的彩色电路图(包括发动机电气电路与燃料控制ECU系统);学员可直观对照电路图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实物,认识和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实训台面板上安装有汽车仪表与燃气转换开关,可实时显示发动机转速、水温、机油压力灯、燃气存储 量、充电指示灯等参数变化。 4.实训台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各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等管脚的电信号,如电 阻、电压、电流、频率信号等。 5.实训台配备有油门控制装置,可方便对发动机加速减速。发动机在怠速状态时,只有燃油工作;在加速 状态时,油气混合同时工作,在负荷加大时,燃气量变大。 6.设备检测面板正前方底座上配有20cm的钢制台面,方便放置资料、检测仪器等。 7.实训台配备有电源总开关、水箱防护罩、飞轮防护罩等安装保护装置。 8.实训台底座采用钢结构焊接,表面采用喷烤漆工艺处理,带自锁脚轮装置,移动灵活,安全可靠、坚固 耐用。 三、技术规格 外形尺寸:1500×1000×1700mm(长×宽×高) 工作电源:直流12V 燃油标号:依发动机型号 油箱容积:10L 工作温度:-40℃~+50℃

纯电动汽车能源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纯电动汽车能源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纯电动汽车能源系统检修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应对象:新能源汽车技术 建设团队:该课程团队含一线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聘请1名具有资深工作经历的企业技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知识点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目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 具体目标: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一)新能源定义与分类 主要内容: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难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方法。 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 1.全球背景下的能源危机。 2.大气环流与环境污染。 3.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4.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重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 难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基本要求: 1.了解全球背景下的能源危机。 2.了解大气环流与环境污染。 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4.掌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第三章纯电动汽车基础 (一)纯电动汽车蓄电池 主要内容: 1.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 2.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 3.纯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4.铅酸蓄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 5.镍氢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 6.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 7.燃料电池的发展动态、分类、结构和特点。 8.了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再生型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 9.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分类、特点、发电原理、伏安特性。 重点:铅酸蓄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镍氢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燃料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燃料电池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难点: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镍氢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 基本要求:

新能源汽车创新型教学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新能源汽车创新型教学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专业人才需求基本状况 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伴随“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年飞速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问题、行驶安全问题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而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维修检测等岗位的人员缺口愈来愈额大。“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政策红利加大、市场前景诱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制造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材料产业都融合其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将针对私人购买节能与环保新能源汽车推出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公务车和公交车将朝着纯电动汽车方向的普及。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7%和53%,稳居全球产销第一,截止2016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9万辆。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产销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53.8%和53.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为57.8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的累计销量为19.8万辆。 ⒉人才需求 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生产管理、销售、维修、充电站运营与管理等岗位技术人才的紧缺,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应顺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加快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全国各中职院校中,对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运营与维修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而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升级,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运营与维修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迫在眉睫。尤其是在环境污染重灾区的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而在京津冀范围内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类院校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近两年,我们面向京津冀区域2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商、1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地区的充电设施运营商、20多家涉及新能源汽车4S店和30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走访与市场调研,调研结果中主要岗位需求如下: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方案参数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方案参 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功能说明: 1、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拆装、调整和维护的技能; 2、掌握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技能。 3、掌握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试技能。 4、满足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要求。 序号设备名 称 规格、主要参数或主要要求图样 1油气双 燃料汽 车动力 系统实 训台 (汽油 版) 型号:捷达王,翻新 品牌:MYXNQ-01 一、设备简介 该设备采用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为基础,可运行发动机,进行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的实践操作,真实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适用于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教育类学院和培训机构对汽车双燃气混合动力发动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充分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的组成结 构和工作过程。 2.实训台面板采用4mm厚耐腐蚀、耐创击、耐污染、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表面经特 殊工艺喷涂底漆处理;面板打印有永不褪色的彩色电路图(包括发动机电控电路与燃料控制

12冷却风扇茂育配套套1 13蓄电池12V 台1 14继电器含:起动继电器等各 类运行继电器 套1 15保险丝盒茂育配套个1 16电源总开关50A个1 17故障模拟系统茂育配套套1 18移动台架(带自 锁脚轮装置) 1500×1000×1700mm( 长×宽×高) 台1 19教师手册茂育配套套1 20合格证与保修卡茂育配套套1 2油气混 合汽车 动力系 统实训 台(柴 油版) 型号:4JB1翻新 品牌:MYXNQ-02 一、设备简介 该设备采用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为基础,可运行发动机,进行起动、加速、减速等工况的实践操作,真实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适用于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教育类学院和培训机构对汽车发动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充分展示双燃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的组成结 构和工作过程。

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计算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1) 二、整车基本参数及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 (2) 2.1整车基本参数 (2) 2.2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 (2) 三、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3) 3.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3) 3.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曲线及 曲线 (4) 3.2.1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4) 3.2.2实际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4)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法规验算 (8) 六、制动距离的校核 (10) 七、真空助力器主要技术参数 (11) 八、真空助力器失效时整车制动性能 (11) 九、制动踏板力的校核 (13) 十、制动主缸行程校核 (15) 十一、驻车制动校核 (16) 1、极限倾角 (16) 2、制动器的操纵力校核 (17)

前言 BM3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真空助力结构。前制动器为通风盘式制动器,后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采用吊挂式制动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安装ABS系统。 驻车制动系统为后盘中鼓式制动器和后鼓式制动器两种,采用手动机械拉线式操纵机构。 一、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1、GB21670《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3、GB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4、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序号项目设计要求 (商品定义) 国标要求 1 试验路面——干燥、平整的混凝土或具 有相同附着系数的其路面 2 载重满载满载 3 制动初速度100km/h 100km/h 4 制动时的稳定性——不许偏出2.5m通道 5 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 度空载≤42mm 满载≤44mm ≤70m或≥6.43 2 / m s 6 踏板力110~130(0.6g 减速度) ≤500N 7 驻车制动停驻角度——20%( 12 ) 8 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180—210 ≤400N

新能源汽车电制动简述

新能源汽车电制动简述 概述:全文共5部分。第一部分,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概述,主要介绍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和工作原理;第二部分,混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主要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和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介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原理和能量回收模式;第四部分,拓展知识,主要介绍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brake-by-wire的发展简介;第五部分,案例,主要介绍本田第四代IMA混合动力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第六部,传统汽车刹车系统,主要介绍鼓式和盘式刹车。 一、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采用的液压制动系统与传统汽车基本结构区别不大,但是在液压制动系统的真空辅助助力系统和制动主缸两个部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绝大多数的汽车采用真空助力伺服制动系统,人力和助力并用。真空助力器利用前后腔的压差提供助力。传统汽车真空助力装置的真空源来自于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负压一般可达到0.05~0.07MPa。对于纯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总成即没有了传统的真空源,仅由人力所产生的制动力无法满足行车制动的需要,通常需要单独设计一个电动真空泵来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这个助力系统就是电动真空助力系统,即EVP系统(Electric Vacuum Pump,电动真空助力)。

如图1所示,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由真空泵、真空罐、真空泵控制器(后期集成到VCU整车控制器里)以及与传统汽车相同的真空助力器、12V电源组成。 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当驾驶员起动汽车时,车辆电源接通,控制器开始进行系统自检,如果真空罐内的真空度小于设定值,真空罐内的真空压力传感器输出相应电压信号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动真空泵开始工作,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后,真空压力传感器输出相应电压信号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真空泵停止工作。当真空罐内的真空度因制动消耗,真空度小于设定值时,电动真空泵再次开始工作,如此循环。 (一)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 以下介绍电动真空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 (1)真空泵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

新能源电动汽车回收系统(DOC)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题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摘要 本文从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严峻问题阐述了发展电动汽

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重分析概括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关键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1 引言 目前,普通燃油汽车在国内外仍占据绝大部分汽车市场。汽车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动力的同时排放出大量尾气,其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 X)和碳氢化合物(HC),还有一些铅尘和烟尘等固体细微颗粒物,虽然现代汽车技术已经使汽车尾气排放降到很低,但由于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是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例如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城市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 内燃机汽车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石油,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总量为12000.7亿桶,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将只够开采40.6年左右,即使会不断发现新的油田,但总会有消耗的一天。全球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占石油总消耗的57%,由于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62%以上,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3.8%,到2030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80%以上,可见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不利于我国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探索石油以外的汽车动力能源是21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已启动,低噪声,易操纵等优点,相关的技术研究已趋成熟,是公认的未来汽车的主流。自1997年10底丰田推出混合动力车型Prius 以来,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近年来不少国内外汽车生厂商已向市场推出不少种类的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不管从技术研发还是在市场销售,宣传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推出了诸如Pius,Insight,Fit,Civic 等量产化混合动力车型,其他国外汽车制造商在本田和丰田之后也相继推出相应的车型,例如宝马3系,5系,7系,8系都推出了相应的混合动力车型,大众途锐的混合动力版,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 纯电动车,国内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走在前列,相继推出包含“秦”在内的许多种混合动力车型。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汽车新能源》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制定本实训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任务是:1、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整车基本维护保养技术; 2、新能源汽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新能源汽车动力传递以及各个动力系统的保养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了解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以及维护;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维护;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特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常规保养;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1,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概述以及认知 内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特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要求: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研究汽车新能源的意义及发展对策;熟悉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重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二)新能源汽车维护安全教育 内容:对于高压电部分安全用电,保护自身,设备的安全。 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部分的特点,对高压电的维护要求 重点:防护措施的要求。 (三)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与维护 内容: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介绍以及检测。 要求:高压电池的维护保养。 重点:高压电池的检测系统的认知测量。 (四)混合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串联、并联、混联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形式的运用。 要求:丰田普锐斯的混联的结构的讲解 重点:普锐斯结动力结构的认知

(五)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纯电动汽车动力路线介绍 要求: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比较特点重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认知

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试卷

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科目: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适用班级: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空2分,共计30 分。) 1.按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连接方式分类,可以分成()。 A.串联式; B.并联式; C.混联式; D.以上都正确 2.丰田普锐斯的变速驱动单元内部设计有()。 个;个;个;个 3.以下属于电动汽车外出救援注意事项的是()。 A.在车辆能动的情况下,将车移到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安全地带; B.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打开危险警告灯(夜间也可以用发光体代替); C.等待救援时,所有人员请勿待在车内; D.以上都是. 4.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READY指示灯点亮,表示()。 A.点火开关打开; B.车辆故障; C.电量不足; D.车辆已经起动 5.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EV行驶模式可以在以下情况被激活()。 A.车辆行驶速度达40km/h; B.内燃机已经暖机; C.动力电池正常状态; D.以上都是 6.比亚迪秦仪表板表示混合动力模式指示灯的是()。

A. HEV ; B. ECO ; C. SPORT; D.以上都不是 7.电动汽车维修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证)》发证单位是()。 A.交警; B.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 C.交通运输管理局; D.安监局 8.新能源汽车维修监护人的安全技术等级应( )操作人。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不需要 9.在逆变器内部具有的逆变转换包括()。 A.直流变直流; B.交流变直流; C.直流变交流; D.以上都是 10.动力电池通过( ),供应12V或24V电源,并储存到低压电池组,作为仪表照明和信号的工作电源。 变换器;变换器;变换器;变换器 11.新能源汽车首要的参数是()。 A.续驶里程; B.驱动功率; C.充电时间; D.使用的方便性。 12.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续驶里程的首要因素是()。 A.车身重量; B.动力电池; C.驱动电机; D.充电时间。 13.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功率,唯一的来源就是()。 A.动力电池; B.驱动车轮; C.驱动电机; D.控制器。 14. 接触器接通条件是()。 A.点火开关处于ON位置; B.高压系统自检不存在漏电等故障;和B同时;和B任一。 15.世界首款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是。( )。 A.比亚迪秦; B.荣威e550; C.北汽新能源; D. EV200; E.丰田普锐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 分。)

汽车(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计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从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方面,掌握以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方法与构造原理为主,兼备小型燃油车检测、维修、驾驶等技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在业务能力方面,能熟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管理与营销等知识,系统地掌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理论与实际技能,具有新能源车检测与维修服务、销售专业的应用能力。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 ②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③具有全面的汽车构造原理和检测、维修、运用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技能; ④具有汽车销售、市场服务、整车销售、制造厂生产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⑤具备一定车辆运用和维修企业管理能力,掌握一定的车辆运用和企业管理理论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 ①具有一定英语听、说及阅读能力,通过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考核; ②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一级等级考核,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 ③具有全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知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④具有较强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操作能力,考取汽车维修工从业人员中级工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⑤熟悉汽车运用与营销服务,能够胜任汽车运用管理和汽车营销、生产的那个相关岗位。 (3)综合能力

①创业能力; ②自学能力; ③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 (4)素质结构 ①政治思想、品德素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②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和适应能力。 ③业务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实践观念,竞争观念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的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制造、管理以及相关的工作。 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1.核心课程: 1)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构造原理与维修、汽车检测设备、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钣喷、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 2)核心专业课: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电动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构造原理与维修、液态能源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 2.主要实践: 汽车维修技术基础实训、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维修实训、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实训、汽车钣喷维修实训、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汽车仿真软件考核实训、职业技能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五、专业资格证书 1.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2.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四级合格证书; 3.汽车维修中级工从业资格证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书。

制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在全球面临着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一如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等然而. 新能源汽车在研发过程中已出现!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能源领域. 有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炼乙醇,植物乙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等新能源动力汽车在转换能源方面有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汽车纯电动汽车轮毅电机车等等。选择哪种新能源技术作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摆在中国汽车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据有关专家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汽车动力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突飞猛进。其中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逐步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的变革为我国车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化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1]。 作为21 世纪最清洁的能源———电能,既是无污染又是可再生资源,因此电动汽车应运而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环保觉悟的提高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传统车辆的转向、驱动和制动都通过机械部件连接来操纵,而在电动汽车中,这些系统操纵机构中的机械部件(包括液压件)有被更紧凑、反应更敏捷的电子控制元件系统所取代的趋势。加上四轮能实现±90°偏转的四轮转向技术,车辆可实现任意角度的平移,绕任意指定转向点转向以及进行原地旋转。线控和四轮转向的有机结合,是当今汽车新技术领域的一大亮点,其突出特点就是操纵灵活和行驶稳定[3]。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以其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全方位移动车辆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因此,全方位移动的线控转向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是未来先进车辆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全方位移动车辆可实现常规行驶、沿任意方向的平移、绕任意设定点、零半径原地转向等转向功能[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出现得益于19世纪末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的发展较内燃机成熟,而此时石油的运用还没有普及,电动车辆最早出现在英国,1834年Thomas Davenport 在布兰顿演示了采用不可充电的玻璃封装蓄电池的蓄电池车,此车的出现比世界上第一部内燃机型的汽车(1885年)早了半个世纪。1873年英国人Robert Davidson制造的一辆三轮车,它由一块铁锌电池向电机提供电力,这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诞生,这也比第一部内燃机型的汽车早出现了13年。到了1881年,法国人Gustave Trouve使用铅酸电池制造了第一辆能反复充电的电动汽车。此后三四十年间,电动汽车在当时的汽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据统计,到1890年在全世界4200辆汽车中,有38%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课程标准—李桂强

附件2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 课程标准 系部:机电工程系 执笔人:李桂强 审核人:欧卫新 制订日期:2019年6月20日 修订日期:2020年7月15日 北海职业学院 2019年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学习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结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维修,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了解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以及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掌握电动汽车各种类型电机与控制技术。了解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了解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能源汽车简介; (2)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操作; (3)掌握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 (4)掌握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5)掌握整车控制系统; (6)掌握车联网应用技术; (7)掌握辅助电气系统; (8)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及PDI检验; (9)了解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2.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 (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 (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 (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 四、课程设计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架尽可能真实的工作过程环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典型工作之中,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源于生产实际,设计由工作过程结构和工作过程要素组成的“工学结合”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