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硬盘模式AHCI设置

SATA硬盘模式AHCI设置
SATA硬盘模式AHCI设置

WIN7支持更高速的AHCI模式,有时机器会被设置成IDE模式,会引起系统反复重新启动,无法进入系统,请按下面的步骤和方法将硬盘模式更改为AHCI,速度更快。性能更好。

第一步:按开关开机后马上按键盘上的F11 (反复的按也可以)会出现如下界面:

第二步:用键盘上的上下光标键,选择Enter Setup 如上图,然后回车,则进入BIOS设置界面

第三步:用左右和上下键选择Advanced(高级设置)如上图,然后再选择此界面下的SATA Configuration ( SA TA配置) 然后回车,进入下图中的界面

第四步:进入此界面后选择SATA Mode Selection (SATA模式选择) 如上图回车后出现三个选项,一般将IDE模式改成AHCI模式后回车,这样系统速度更快,硬盘性

能更好。特别是WIN7。出厂调试的WIN7系统也必须是AHCI模式,否则无法

正常引导

第五步:将模式改成AHCI以后,按F10 回车,则出现要保存并退出的界面,直接再回车,即可保存更改的设置并重新启动生效。IDE模式一般用于XP,RAID模式无法

在本机上使用,不用更改。

如何安装硬盘

目录 方法一: (2) 方法二: (2) 方法三: (4)

方法一: 硬盘的安装分为A TA和SATA两种 ATA也叫并口,使用IDE接口连接,用一条IDE数据线连接,多为白色或者其他颜色。SATA也叫串口,由SATA接口连接,用一条SATA数据线连接,多为红色 连接完毕以后开机按DEL或其他键(根据主板不同有差异) 进入BISO设置 硬盘安装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BIOS查看硬盘是否工作正常了:启动电脑,进入BIOS 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将硬盘的“Type(类型)”和“Mode(模式)”设为“Auto”,让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通过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来自动检测硬盘。如今的主板都具备自动检测功能,只要没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检测出来,此时就可以看到BIOS中4个IDE端口上的设备了 方法二: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

开启AHCI与不开启AHCI的性能差距

开启AHCI与不开启AHCI的性能差距回顶部 【PConline 评测】“快”应该是很多人使用过SSD后的第一感觉,这种“快”不仅仅体现在开、关机及运行程序上,更多表现在对随机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上。然而SSD有别于HDD,SSD的“快”更需要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不当,不但影响SSD真实的速度,而且还有损于SSD耐久度、稳定性及寿命。 不看是您损失?实测哪些误区损害SSD性能 就像身边一个使用SSD的朋友,打开主板BIOS一看,发现其SSD一直运行在IDE模式下,自己却全然不知。我们知道IDE模式下根本无法发挥出SSD的全部性能。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再发生,今天就通过实际的性能测试来告诉您,哪些不正当使用方法对SSD性能造成的损害?

评测平台介绍与说明: 硬件平台CPU Intel Core i7 3770K 主板技嘉GA-Z77X-UP7 内存宇瞻DDR3-1600 4G*2 硬盘主盘:三星830系 测试盘:美光M500 480G 显卡NVIDIA GTX650Ti BOOST 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 驱动程序NVIDIA驱动程序320.00 for win7 64bit 评测方案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 3.0.2 测试中使用的SSD:美光M500 480G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SSD为美光M500 480G,测试软件为SSD测试中常见到的

CrystaDiskMark3.0.2,测试项目包括:持续读写(块单位1024KB)、512K随机读写、4KB 随机读写及4K随机(QD32)读写,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最好成绩。 项目一:开启AHCI与不开启AHCI的性能差距 AHCI,全称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即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相比老旧的“IDE“虚拟模式更适合SSD SATA存储设备通信协议。主板BIOS中开启AHCI后,SSD 支持NCQ(NativeCommand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当队列深度(QD)增大,性能也会以几何级别上升,而IDE则是不支持NCQ,队列深度增大性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下面我们来实际测试两种不同模式下的SSD性能差距。 怎么查看是否已经打开了AHCI模式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运行一款叫AS SSD Benchmark的软件。如果没有打开AHCI,软件界面左上角会出现“pciide-BAD”类似的警示字眼。打开则是“OK”。

如何安装和使用SATA硬盘

如何安装和使用SATA硬盘(BIOS设置) 随着各主板芯片组厂商陆续发布直接支持SATA硬盘甚至SATA RAID的芯片组,具备SATA RAID功能的主板成为了市场热点;而且STAT硬盘的高性价比,也使很多网友舍弃IDE硬盘,直接购买和使用拥有SATA接口的主板;不过,新事物的出现,必竟会产生新的问题,目前对于使用SATA主板和硬盘的用户来说,如何设置和使用好SATA设备,成了关键问题。 首先安装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SATA硬盘与传统硬盘在接口上有很大差异,SATA硬盘采用7针细线缆而不是大家常见的40/80针扁平硬盘线作为传输数据的通道。细线缆的优点在于它很细,因此弯曲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对于SATA数据线,最好不要弯春成90度,否则会影响数据传输)。接下来用细线缆将SATA硬盘连接到接口卡或主板上的SATA接口上。由于SATA采用了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每个SATA接口只能连接一块硬盘,因此不必像并行硬盘那样设置跳线了,系统自动会将SATA硬盘设定为主盘。 为硬盘连接上电源线。与数据线一样,SATA硬盘也没有使用传统的4针的“D型”电源接口,而采用了更易于插拔的15针扁平接口,使用的电压为+12V、+5V和+3.3V,如果你的电源没有提供这种接口,则需要购买专门的支持SATA硬盘的电源或者转换器接头。有些SATA硬盘提供了4针的“D型”和15针扁平两种接口,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电源了。所有这些完成之后需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确信准确无误之后就可以盖上机箱了。 SATA硬盘在使用上完全兼容传统的并行硬盘,因此在驱动程序的安装使用上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x/ME,那么只需进入BIOS,在里面的SATA选项下简单地设置一下就可以了。不过SATA硬盘在安装Windows XP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Windows XP无法辨认出连接在接口卡上的SATA硬盘,所以用户必须手工安装SATA硬盘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当Windows 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然后插入随SATA接口卡附送的驱动软盘,这样就可以正常安装Windows XP了

进bios把SATA工作模式从AHCI切换

进bios把SATA工作模式从AHCI切换到IDE,再安装WinXP 加书签跳至底部笔记本安装XP蓝屏的解决方案本文由lyyan441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症状:症状: Dell 机器系统重装 XP 时出现蓝屏,提示找不到硬盘,无法正确安装。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Dell 最新的机器都是采用 SATA 硬盘,默认开始 AHCI 模式,Vista 安装盘自带了SATA 驱动,而 XP 安装盘里默认是没有 SATA 驱动的,因而在安装 XP 时便出现了找不到硬盘的 提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方案一:电脑启动时按 F2 进入 BOIS,修改硬盘运行模式由 AHCI 改为 ATA,重启后便可安装 XP 了。此方案下建议保持硬盘运行模式为 ATA;如希望运行于AHCI 模式,需要进行一些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 《如何解决在非 Dell 原装 XP 上安装SATA 驱动》大家都知道,最新机器采用 SATA 硬盘,对于 XP 系统,需要加载专门的 Sata 驱动,Dell 原装操作系统 XP 已经打包好这个驱动,因此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如出厂定制 Vista 系统,后改装非随机带 XP 系统,安装时,将提示"没有找到硬盘驱动器". 解决方法: 改变 BIOS 的 SATA Operation 设置 ATA。使得 Sata 硬盘模拟成 IDE 工作模式,安 装 XP 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安装 XP 后,如改回 AHCI,XP 启动时将出现蓝屏 7B 错误。因此,Dell 的官方方案:推荐您始 终保持工作在 ATA 模式下。有没有方法既使用非原装 XP 系统,又可工作在 AHCI 模式下?这 里将详细介绍如何操作: 请下载附件: 点此下载附件步骤: 1.解压附件:ATA2AHCI.rar 文件. 2.将解压后的:ahciraid 和 iaStor 拷贝到硬盘中。右击 ahciraid ,选择“安装”或者“Install”。 3.重启计算机,进入 BIOS,修改 SATA Operation 为 AHCI,保存退出。 4.下载最 新 SATA 驱动,解压并安装。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684261.html,/SATA/R154198.EXE 如果遇到 Vista 安装 设置为 ATA 模式,后来改回 AHCI 模式蓝屏的,也可以使用该附件解决。《在安装 XP 提示 找不到硬盘的解决方案》 Vostro 1400/ 1500 的笔记本,用户在重新安装 Windows XP 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没有找到硬盘驱动器”的提示,如图: 分析: 分析: Vostro 1400/ 1500 采用 SATA 硬盘,我们知道, 目前 SATA 硬盘工作在两种模式下,一种是”ATA 模式”(”兼容”模式,”标准” 模式,将 SATA 硬盘映射到系统的 IDE 通道上); 第二种是”AHCI”模式,BIOS 中可以对这两种模式进行选择。(出厂 Vista 系统都默认 成”AHCI”). 如果在 BIOS 中将”SATA Operation” 设置为”AHCI” 模式 , 安装 Windows XP 的时候,需要 SATA 的驱动支持.如果客户购买的是 Windows XP,用 D630 随机配的 XP 光盘安装,则可 以顺利安装;但是如果客户购买的是 Vista 或者 N 系统,用不包含 SATA 驱动的 XP 光盘(比如 早先的 D620 所配 Windows XP 光盘),就会出现该问题. 由于 Vista 原本就支持 AHCI,因此,安装Vista 不会有这样的 显示字数:500 1000 1500 3000 4500 阅读区底色:茶绿暗灰棕褐 字体:小中大 下页第1/2页 2 跳加书签|我的书签 收藏|下载回顶部↑ 搜索文档 网页新闻知道百科空间更多>>百度>文库>阅读 12-03 20:52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 大家都知道,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 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 插槽的Pin1,如图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 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的具体方法(使用固态硬盘必须开启)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的具体方法 第一次用固态硬盘安装win7系统需要查看一下是不是开启了AHCI模式,如果没有开启的话严重影响固态硬盘性能,在安装win7系统之前就需要开启AHCI模式,如果安装win7系统之后,在进入BIOS设置开启AHCI模式的话就会出现蓝屏,电脑系统就进不去了。所以必须要先开启AHCI模式然后再装win7系统,开启AHCI模式的具体方法请参考以下内容: 在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首先需要更改注册表,具体操作方法:按下Windows键+R键输入“regedit”回车进入到注册表编辑器。2.在“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左侧标题栏定位至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分支,然后在右侧窗口,双击“Start”。3.在弹出的“编辑DWORD值”对话框,将“数值数据”框中的值由3改为数字0(如下图),单击“确定”按钮。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并重新启动电脑。

更改完注册表就可以重启系统了,在系统启动时连续按3-5下Delete进入bios,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回车进入。

示是IDE模式的,选择第三个选项AHCI然后回车。按F10保存重启系统。

重启出来之后,系统会默认为你安装AHCI驱动,一般进入桌面后30秒左右就会提示重启,照办吧。重启出来之后,再去主板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AHCI驱动(win7自带的那个是千年老妖了,果断的换掉)。下图以我的主板为例 下载下来的驱动为7z压缩包格式,解压到同文件名下备用,然后右键计算机-单击“管理”,然后依次打开设备管理器-IDE ATA/ATAPI控制器-驱动程序-更新驱动程序-选择“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在弹出的浏览窗口下定位到你下载并解压好的AHCI驱动”点击确 定-更新-更新完毕在任务栏右下角会多出一个删除USB端口的提示,不用管它,系统提示重启马上就到。按照提示,重启计算机

打开ahci模式(sata)的正确步骤

打开ahci模式(sata)的正确步骤 1、解压提供的压缩包到任意位置,然后运行PREPARE文件夹中的install.cmd文件(vista 以后的系统请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然后你会看到一个(也可能是两三个,闪得太快我没看清)黑黑的dos窗口一闪而过,然后手动重启电脑; 2、重启进入bios,设置硬盘模式为ahci(或sata)模式并保存退出进入系统,如能顺利进系统而不出现蓝屏,即说明安装正确,如果蓝屏就重新设置bios中硬盘为ide兼容模式,进系统后重复上一个步骤; 3、如果能顺利进入系统,则不要进行任何操作,你会看到右下角任务栏那里显示正在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装完会提示你重启,确定之; 4、重启后到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在IDE A TA/A TAPI控制器项下你会看到“标准串行模式AHCI1.0”,这即说明ahci模式已经打开,但是,还没完; 5、右键那个“标准串行模式AHCI1.0”,选择更新驱动程序,选择“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定位到第三步中解压后的文件夹,确定,你会看到“正在安装驱动程序”,成功后提示重启,确定之; 6、重启后再到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在IDE A TA/A TAPI控制器项下你会看到“Intel(R) ICH9M-E/M SA TA AHCI Controller”,当然,由于平台不同,前半部也可能显示为ICH7M-E/M 或ICH8M-E/M,或是更高的版本,但是后面红色大号字的部分一定要出现,否则即不说明AHCI驱动正确安装。至此,操作完毕。 本方法适用于945以后的平台,之前的老平台或是并口硬盘就没戏了。 附件说明: 32位系统用:ahci(sata)驱动.rar 64位系统用:ahci(sata)驱动_64位.rar intel 55、65、67以后的主板平台请下载以下压缩包(分别包括32位和64位) 32位系统用:IRST.rar 64位系统用:IRST64.rar 补充知识: 如果用光盘全新格式化安装,由于win7光盘中带有ahci 驱动,所以光盘安装的话,直接在bios中设置硬盘模式为ahci,安装过程中会从光盘自动加载ahci 驱动,装完后,硬盘模式即为sata模式,会自动打开ahci模式。

SATA硬盘BIOS设置图解

由于各家厂商主板的BIOS不尽相同,但是设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此我们以磐正的 9NPA+Ultra为例,相信读者都能够根据自己主板BIOS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文解决问题。 开机,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设置页面,见下图: BIOS设置页面 BIOS设置页面 首先,我们进行硬盘的相关设置。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进入,这一项中包含有硬盘的相关设置选项,其中有SATA Mode、Secondary Master UDMA、Secondary Slave UDMA、SATA1/2、SATA3/4、RAID Enable等几个选项。 BIOS设置 BIOS设置 在每个选项中,均有Enabled和Disabled两个选项可供选择,这里我们只要将“SATA1/2”、“SATA3/4”设置为[Enabled],以激活SATA,其它的选项保持不变。 BIOS设置页面 另外,如果你的机器机只安装了一块硬盘,不需要组建RAID,那么你把“RAID Enable”选项设置为[Disabled],也就是关闭这项功能。反之,如果你需要组RAID模式,则需要设置成[Enabled],以便打开项功能。另外Delay For HDD(Secs)选项中提供了0,1两种模式供大家选择。 完成硬盘的设置后,我们还要对系统的启动顺利进行一下简单的设置。 按ESC键,退出硬盘设置项,选择Aduanced BIOS Features项进入基本的BIOS设置选项,在这一项中,我们可以看到First Boot Device、Second Boot Device、Third Boot Device三个设置项,每项中又包括Removable、Hard Disk、CDROM三个可选项,其中第一个为系统自动寻找可启动磁盘、第二、三项为硬盘启动和光驱启动。那么我们将First Boot Device设置为Hard Disk,系统便会默认将硬盘做为第一启动盘。 设置启动项 另外,在使用SATA硬盘时,如果你的机器中没有安装软驱,我们还要将软驱这一项给关闭。方法是首先选择Aduanced BIOS Features项进入基本的BIOS设置选项,选择BOOT UP Floppy Seek回车,选择[Disabled]即可。

别埋没硬盘性能 开启AHCI模式的四个最

别埋没硬盘性能开启AHCI模式的四个最 硬盘AHCI模式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相信是很陌生的专业术语,但随着目前的硬盘产品发展速度越来越快,AHCI开始成为每个人必要认识的东西。要知道,假若你手中的大容量硬盘不开启AHCI模式,那么硬盘的性能将会大打折扣,而部分硬盘的特性甚至不能启用。 简单来说,sata硬盘开启AHCI模式能够大幅缩短硬盘无用的寻道次数和缩短数据查找时间,这样能让多任务下的磁盘能够高效地使用。所以开启AHCI对于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究竟AHCI对用户有多大帮助呢?我们就总结出AHCI 四宗“最 ”,看看大家平时使用硬盘当中有没有碰上这些 “最”。 AHCI要在BIOS里面开启 eSATA的高传输速度已经让很多喜欢玩移动硬盘的朋友感受到了,但要将eSATA移动硬盘变成USB移动硬盘那样具备热插拔功能,就不得不要AHCI帮忙。假若你采用AMD SB700/SB750南桥芯片(AMD 780G、790GX、770多采用这两款南桥芯片),那么eSATA的全部功能必须在以主板开启AHCI模式下进行(注释:以上eSATA热插拔针对

AMD芯片组)。 如果在IDE模式下强行热插拔eSATA硬盘,带来的效果就是数据丢失或者移动硬盘损坏。假如你手上的移动设备刚好有eSATA接口,那么AHCI模式对于来说,是不得不选择的。AHCI本质是一种PCI类设备,在系统内存总线和串行ATA设备内部逻辑之间扮演一种通用接口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这个类设备描述了一个含控制和状态区域、命令序列入口表的通用系统内存结构;每个命令表入口包含SATA设备编程信息,和一个指向(用于在设备和主机传输数据的)描述表的指针。 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由于AHCI统一接口的研发成功,使得支持串行ATA产品的开发工作大为简化,操作系统和设备制造商省去了单独开发接口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统一接口上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在内的诸多功能。 从上面这些专业的术语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如果你要将硬盘启用NCQ功能,那么AHCI是首要条件。如果需要在Windows XP上安装AHCI的驱动,那必须有一个软驱,并且得在安装时按f6才能安装。这么麻烦的事肯定会使得消

AHCI和IDE模式的转换方法

关于AHCI和IDE的含义、优劣、区别等等问题,请直接谷歌一下答案,本帖子不说这个事儿。 现在打开您的4411S,进入BIOS中看看,准有一项:SATA Device Mode: AHCI/IDE ——什么?没找到??那好,你把这个帖子关掉算了,再往下看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在XP中,这个模式问题让很多人头疼。如果在安装XP前设定为AHCI模式的话,需要一个特殊的驱动程序才行,很烦人。如果用IDE模式装好XP后再把硬盘模式从BIOS中改设为AHCI的话,百分之百蓝屏。 所以,很多貌似老鸟的童靴,在装系统之前,总是不忘哼哼教导新童靴:硬盘先设定为IDE 再装系统啊!——经验主义害死人啊~~~~~为何这样说呢,请往下看。 现在有Windows7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变得稍微简单了点儿。还是分开说吧,否则越说越乱。 第一部分:AHCI下Windows7的全新安装 假设,你还没装Windows7,那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你可以大胆地把BIOS中的硬盘模式设为AHCI,放心吧,Windows7不是xp,不会装到半道儿问你要驱动的。内置了~~~~呵呵,一路装下来就是了。 介绍一个程序,装上比较妥当—— Intel发布的最新芯片组驱动,完美支持Windows7:intel_inf_9101013beta.zip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684261.html,/dl/d17ee2817fc1bf400a9a34bf3f501aa1/4992f6d9/30 0074774/drivers/others/intel_inf_9101013beta.zip 这个东西装上后,电脑会重新启动。这时你会发现,系统设备中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惜当时我没有截图。 这是安装界面: 装好了?那好,请直接跳过第二部分“Windows7下硬盘模式从IDE调整为AHCI”,直接阅读“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部分。

固态硬盘使用AHCI模式安装WIN7系统的方法

固态硬盘使用AHCI模式安装WIN7系统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械硬盘由IDE模式开启为AHCI模式和固态硬盘使用AHCI 模式安装WIN7系统的方法,和传统安装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方便快捷。该方法用修改注册表来开启AHCI,用软件升级来更新AHCI驱动,GHOST系统后用修复MBR的方法,来保证固态硬盘的可靠启动。经过实际安装验证,效果良好。 1、硬盘SATA接口的AHCI模式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和热插拔,还可以实现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在内的诸多功能。硬盘使用AHCI 模式,比使用IDE模式运行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 2、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 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没有运动部件,通常我们称之为SSD。以SLC(Single Layer Cell 单层单元)为存储单元的SSD,运行速度快,复写次数高达100000次,加上控制芯片的校验和智能磨损采用平衡技术算法,使得每个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可以平均分摊,达到100万小时故障间隔时间(MTBF)。 为提高固态硬盘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要求固态硬盘的SATA接口以AHCI模式运行。在运行系统方面的最佳搭配通常为WIN7系统。 3、AHCI模式的WIN7系统的通常安装步骤 在IDE模式下安装Win7后,再到BIOS中开启SATA硬盘的AHCI功能时,会出现无法启动(屏幕出现蓝屏)的情况,只有改回IDE(ATA)模式后,系统才恢复正常。而如果是在IDE模式下安装了Windows系统,要在BIOS中将硬盘更改为AHCI模式,通常需要重新安装系统才行。 常规安装系统前,要先进BIOS,将SATA的模式设置为AHCI,然后重新安装系统,安装时不能用GHOST系统盘,只能用微软的常规安装盘,或用下载的“Windows7集成SP1微软原版镜像光盘”,而且要在操作系统加载前安装AHCI 驱动,在进入安装界面后按“F6”,插入装有驱动程序的盘后,按“S”进行安装。不允许在装完操作系统后再安装AHCI驱动,否则安装中就会直接蓝屏,无法继续。具体可参阅百度文库.这样重装系统非常麻烦,对于原来已经安装好IDE模式的用户来说是非常不便,不光是安装时间长,还有重装各种驱动和相关的应用程序,而且一旦有操作失误,又得重来.麻烦透了! 4、以IDE模式安装系统然后用修改注册表的方法开启AHCI

双硬盘安装系统步骤20140507

步骤名称详细内容备注是否完成文件备份桌面、我的文档、聊天记录、浏览器收藏夹等 工具准备固态硬盘、光驱位硬盘托架、螺丝刀、拆机图示 软件准备1、用老毛桃刻录好的优盘 2、win7 32位ISO安装镜像(先解压),放在D盘,同时U盘上也拷一份 3、win7旗舰版序列号,安装系统的时候可能要输入(不输也能过) J783Y-JKQWR-677Q8-KCXTF-BHWGC C4M9W-WPRDG-QBB3F-VM9K8-KDQ9Y 2VCGQ-BRVJ4-2HGJ2-K36X9-J66JG 4、WIN7激活工具 5、驱动精灵万能网卡版(预防系统装好后不能联网的情况) 注:老毛桃PE系统中包含分区精灵、系统安装器,这两个软件不用准备 电脑断电关机、拔出电源线、取出电池 拆掉机械硬盘按照拆机图示,拆下机械硬盘 安装固态硬盘把固态硬盘安装在原硬盘位置不要太暴力 拆掉光驱按照拆机图示,拆下光驱 机械硬盘安装在托架上把机械硬盘装在托架上 托架安装到光驱位把托架安装在光驱位置可能不好装,多试 几次 插上优盘插上刻好的启动盘 开机装好电池,插上电源,开机 修改磁盘模式为AHCI开机第一屏按F1(迅速多按几次)进入BIOS设置 Config Seerial ATA (SATA) 如果本身是AHCI 就不用改了,Ctrl+Alt+Del重启

回车箭头下移AHCI 回车 F10保存并退出(重启) 从U盘启动开机第一屏按F12键(迅速多按几次),选择启动介质,选择General USB Flash Disk 进入PE系统移动光标,在老毛桃菜单中选择: 【03】运行老毛桃WIN8 PEx86 精简版(防蓝屏)如果这个PE里面不好弄,换其他菜单里面的PE再试试,本质上没区别 格式化固态硬盘并分区1、在桌面打开分区工具(Dsik Ginus) 2、在固态硬盘上单击右键(从硬盘品牌可以分辨),建立新分区 点击软件左上角,保存更改 在固态硬盘上单击右键,格式化当前分区(注意4K对齐:簇大小默认值4096)固态硬盘建一个分区就够了 格式化原C盘打开分区工具(Dsik Ginus),在原C盘上单击右键,格式化分区全部默认 在PE中 安装win7系统有三种安装方式 1、用PE桌面的Windows安装器,找到vim文件安装(推荐) 2、双击setup.exe直接安装 3、把三个文件夹拷到C盘,重启后进入安装 如果遇到“安装程序无法创建新的系统分区,也无法定位系统分区”问题: 1、从解压的目录中找到boot、sources这两个文件夹和bootmgr 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 录下。 2、在Win PE系统中运行cmd ,输入c:\boot\bootsect.exe /nt60 c: ,然后回车 3、关闭电脑,拔出优盘,开机进入安装 三种方式可以按 顺序尝试,第一种 不行则换第二种。 遇到其他问题先 搜索。 这一步结束系统 就安装完了 排除原硬盘启动开机第一屏按F1键进入BOIS设置 Startup Boot 原C盘格式化以后,这一步不做也没关系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提升机械硬盘性能,让硬盘更好的为咱服务!已补充AMD平台!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提升机械硬盘性能,让硬盘更好的为咱服务!已补充AMD平台! 关于如何开启硬盘AHCI模式的帖子,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AMD,intel平台的都有,前些天马版还发过一篇“AHCI模式U盘装系统教程”,但是intel平台在win7系统下开启硬盘AHCI模式的详细教程帖子貌似还没有见到,所以今天我来补充一下。因为开启AHCI也是第一次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发现了,希望可以在回帖中补充、我会及时更正。 首先,咱们作为喜欢折腾的DIY爱好者一族,咱们的折腾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让咱们的宝贝机器更美观、更好用、达到更高的性能而去折腾。今天这个话题也一样,了解过AHCI模式的朋友都知道,硬盘开启AHCI模式后,除了支持硬盘热插拔这个最明显的便利功能之外,还多了一个NCQ功能。说到这个NCQ,可能会有不少的朋友不知道,这里就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是SATA规范支持的一种新功能,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种性能制约,以发挥硬盘最高的效率、使延迟最小化的技术。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SA 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的技术。简单一点来说,NCQ只是SA TA硬盘上的一个附加装置而已,作用就是对取得一堆数据的时候先计算一个较好的途径再去拿

而不是像IDE一样按部就班的一个一个拿。所以,打开NCQ,磁盘读写的出错机会相对会降低很多,可以减少磁盘碎片的产生。开启AHCI后,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会略微下降,但随机读写性能会提高一些。通俗一点说就是拷贝一个大文件的速度会稍微降低。但是拷贝大量小文件、软件启动、系统启动的速度会加快。对硬盘的使用寿命会有好处。硬盘有价数据无价,既然可以更好的保护硬盘,延长硬盘的寿命,又可以支持热插拔,可以减少磁盘碎片的产生,可以在在复制大量小文件以及软件启动和系统启动时减少一些时间,那我们为什 么不去改善一下,让硬盘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呢? ====================================== =====分隔一下,马上开始===================================== 在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首先需要更改注册表,具体操作方法:按下Windows键+R键输入“regedit”回车进入到注册表编辑器。 2.在“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左侧标题栏定位至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分支,然后在右侧窗口,双击“Start”。 3.在弹出的“编辑DWORD值”对话框,将“数值数据”框中的值由3改为数字0(如下图),单击“确定”按钮。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并重新启动电脑。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希捷7200转 SATA台式机硬盘论坛-ZOL中关村在线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希捷7200转SATA台式机硬盘 论坛-ZOL中关村在线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 此帖对"希捷"的评论 实战双硬盘安装 一、确定连接方案 大家都知道,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

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 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EXIF版本:0210 设备制造 商:NIKON 摄影机型号:E995 光圈:f/4.3 快门:10/40 感光度ISO:227 拍照时 间:2004:06:27 00:06:16 [

AHCI模式下启动XP不蓝屏

AHCI模式下启动XP不蓝屏,有详细图解! 俗话说"生命在于操作" ,可当我发现WIN7下War3在运行一些dota,真三等RPG游戏时居然会有不流畅的感觉,当然SOLO对战很流畅。 我知道这是由于War3与WIN7不太兼容的关系,于是,在看到大量"WIN7和XP双系统"帖子后,我决定,果断地装双系统! 看到帖子中都写得很简单,我以为这是件很容易的事, 可是我错了, 我查阅了无数的帖子,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却都失败了,。 最开始我是想制作集成SATA驱动的系统盘,然后刻碟安装, 结果在AHCI模式下怎么都读不出碟,切换到IDE模式可以读出,我只好在IDE模式下安装,装是装好了,但装好后在XP下怎么都装不上AHCI驱动,下了很多个版本都不行, 我很郁闷,也很无奈,这时候看到有帖子上说直接用winpe可以在AHCI模式下安装,就不存在装好后再去装驱动的问题了,于是我又来尝试, 什么老毛桃winpe,ylmf winpe,我都试了,还弄了个U盘做了启动盘,可是都不行!! 我用做好winpe的启动U盘将BIOS引导方式改为USB HDD启动到winpe后,发现根本就读不出其他磁盘! 在我就要绝望的时候,我又在网上听说有个什么“雨林木风ghost xp sp3 纯净版”是支持SATA驱动的,直接安装就可以。 我又下来刻了盘, 在AHCI模式下还是不可以安装,在IDE模式下可以安装,安装好后,BIOS切回AHCI模式,然后再进XP,蓝屏,,,, 万恶的蓝屏啊,,是很蓝很蓝的那种蓝,,,1天内我已经看了无数次了,,,真的看到想把电脑砸了,,, 我心里那个气啊,花了我那么多功夫看贴研究,又花了我那么多功夫去下这个下那个,还用了3张CD一个U盘,结果到头来还是。。。。悲剧啊。。。 郁闷了半天后,我决定接受悲剧,面对现实,IDE就IDE吧,大不了我不切AHCI不进WIN7了,, 我开始很镇定的安装其他驱动和常用软件,可是我在联想官网下驱动的时候居然无意中在Y460的XP补丁的“补丁程序”中,

双硬盘电脑装系统

目前除了一些定位高端的万元级超极本(以及神舟这样的硬货),市场上主流超极本都采用了32GB或更小容量SSD固态硬盘与大容量HDD机械硬盘组合的存储方案。 这问题就来了:如果您对预装操作系统以及捆绑软件不满意,或者遇上系统崩溃、拖慢等问题,怎么才能不破坏超极本极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对操作系统进行重装,甚至硬盘重新分区?本文给您答案。 方案一: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SSD里面,HDD做从盘。但如果需要使用的软件很多,部分软件安装至HDD,那么启动这些软件的时候就无法做到快速响应,不推荐。 方案二: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HDD里面,SSD做从盘。但HDD 速度不行,随机存取速度更烂的要命,不仅无法快速响应,连快速开机都做不到!不推荐。 方案三:使用Intel Rapid Storage T echnology(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简称IRST),达到快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推荐!

开启之后,记得检查一下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功能是否开启(或直接读取BIOS默认设置也行)。

准备工作很简单,系统安装U盘一张(超极本一般不带光驱,因此使用U盘安装),IRST 驱动文件(非单个EXE文件)拷贝到系统安装U盘里面。在此笔者使用的是Windows 7 Ultimate预览版(仅做演示使用,如长期使用,请购买正版操作系统)。

插上系统安装U盘(尽量使用USB2.0接口,部分IVB平台超极本可使用USB3.0接口),开机选择USB设备启动,进入操作系统安装流程。 到达硬盘分区选择步骤时,系统会提示您找不到磁盘驱动器,点击浏览按钮,读取咱们事先存在U盘里面的IRST驱动并安装。

关于AHCI模式、bios设置与蓝屏问题(转贴)

关于AHCI模式、BIOS设置与蓝屏问题 AHCI是什么?如何开启AHCI模式?Sata AHCI驱动如何安装?Sata硬盘跟ahci模式有什么关系?如何设置bios开启AHCI?安装AHCI Sata驱动后电脑蓝屏怎么办?请看本文Sata AHCI相关问题总结。 一、AHCI是什么 AHCI,全称为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Intel主导下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包括Intel、AMD、戴尔、Marvell、迈拓、微软、Red Hat、希捷等著名企业。AHCI描述了一种PCI类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系统内存和串行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而且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 在AHCI 1.0规范中,Intel引入了NCQ(Native Command Queue)功能和热插拔技术。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在接到读写指令后,会根据指令对访问地址进行重新排序,减少了读取时间,使数据传输更为高效,同时也有效地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 AHCI技术需要硬盘和主板两方面的支持才可以实现。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Native(原生)SATA 功能。由于AHCI统一接口的研发成功,使得支持串行ATA产品的开发工作大为简化,操作系统和设备制造商省去了单独开发接口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统一接口上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包括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在内的诸多功能。Intel的AHCI 1.0规范首次引入的NCQ(Native Command Qu),它的应用能够大幅度减少硬盘无用的寻道次数和数据查找时间,这样就能显著增强多任务情况下硬盘的性能。所以,如果AHCI能开就开。 二、AHCI的适用对象 从上文我们知道AHCI是针对串行ATA设备的,硬盘而言就是SATA硬盘且要支持NCQ,所以对于早期的IDE硬盘来说,AHCI是不起作用的。除了要硬盘支持之外,还需要主板对RAID或AHCI的支持,这跟芯片组的关系很大,我们可以通过BIOS里头的SATA工作模式选项里查看到。此外,就需要软件驱动的支持,在Windows XP 上是需要额外安装SATA驱动,Windows VISTA及Windows 7上已经自带SATA驱动。为了充分发挥NCQ的功用,天缘建议在启用NCQ 功能之前最好确保自己硬盘分区格式为NTFS,因为在FAT32格式下启用NCQ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AHCI设备编号列表: ICH7R:27C1,ICH6R:2652,ICH7R/DH:27C1,ICH7M:27C5,ICH8:只在VISTA及WIN7支持AHCI,ICH8M:2828或2829,ICH8R/DH:2821,ICH9M-E/M:2929 ICH5、ICH5R、ICH6、ICH7和ICH8则不能直接支持AHCI,需要通过主板上的板载芯片来实现。 INTEL芯片组,从ICH6开始集成SATAII控制器,并非所有的南桥都支持AHCI,Intel支持AHCI的南桥有: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提升机械硬盘性能

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提升机械硬盘性能 关于如何开启硬盘AHCI模式的帖子,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AMD,intel平台的都有,前些天马版还发过一篇“AHCI模式U盘装系统教程”,但是intel平台在win7系统下开启硬盘AHCI模式的详细教程帖子貌似还没有见到,所以今天我来补充一下。因为开启AHCI也是第一次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发现了,希望可以在回帖中补充、我会及时更正。 首先,咱们作为喜欢折腾的DIY爱好者一族,咱们的折腾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让咱们的宝贝机器更美观、更好用、达到更高的性能而去折腾。今天这个话题也一样,了解过AHCI模式的朋友都知道,硬盘开启AHCI模式后,除了支持硬盘热插拔这个最明显的便利功能之外,还多了一个NCQ功能。说到这个NCQ,可能会有不少的朋友不知道,这里就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是SATA规范支持的一种新功能,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种性能制约,以发挥硬盘最高的效率、使延迟最小化的技术。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的技术。简单一点来说,NCQ只是SATA硬盘上的一个附加装置而已,作用就是对取得一堆数据的时候先计算一个较好的途径再去拿而不是像IDE一样按部就班的一个一个拿。所以,打开NCQ,磁盘读写的出错机会相对会降低很多,可以减

少磁盘碎片的产生。开启AHCI后,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会略微下降,但随机读写性能会提高一些。通俗一点说就是拷贝一个大文件的速度会稍微降低。但是拷贝大量小文件、软件启动、系统启动的速度会加快。对硬盘的使用寿命会有好处。硬盘有价数据无价,既然可以更好的保护硬盘,延长硬盘的寿命,又可以支持热插拔,可以减少磁盘碎片的产生,可以在在复制大量小文件以及软件启动和系统启动时减少一些时间,那 我们为什么不去改善一下,让硬盘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呢? ======================================== ===分隔一下,马上开始 ===================================== 在win7系统下开启AHCI模式首先需要更改注册表,具体操作方法:按下Windows键+R键输入“regedit”回车进入到注册表编辑器。2.在“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左侧标题栏定位至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分支,然后在右侧窗口,双击“Start”。3.在弹出的“编辑DWORD值”对话框,将“数值数据”框中的值由3改为数字0(如下图),单击“确定”按钮。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窗口并重新启动电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