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经济学分析方法题集 献给需要的小伙伴儿们

超经典经济学分析方法题集 献给需要的小伙伴儿们
超经典经济学分析方法题集 献给需要的小伙伴儿们

3.1 设效用函数ρ

ρρ/12121)(),(x x x x u -=,其中:0ρ≠<1;这就是常替代弹性效用函数。

求相应的瓦尔拉斯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并且验证间接效用函数关于价格和收入是零次齐性的,关于价格是递减的。 解:(1)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 x 1,x 2,λ =

x 1

ρ

+

x 2ρ

1ρ +λ y ?p 1x 1?p 2x 2 ?L

?x 1

=

x 1

ρ+

x 2ρ 1

ρ ?1x 1

ρ?1? λp 1=0 ?L

?x 2

=

x 1

ρ

+

x 2ρ 1

ρ ?1x 2

ρ?1?λp 2=0

?L

=y ?p 1x 1?p 2x 2=0 整理,得

x 1=x 2 p 1

p 2

1 ρ?1

解,得

x 1=

p 11 ρ?1

y

p 1ρρ ρ?1 +p 2ρ

ρ?1 x 2=

p 21 ρ?1

y

p 1ρ ρ?1 +p 2

ρ

ρ?1 如果定义r =ρ/(ρ?1),可将瓦尔拉斯需求函数化简为:

x 1 p,y =p 1r ?1

y

1r 2r

x 2 p,y =p 2r ?1y

1r 2

r

(2)间接效用函数

将上述两个瓦尔拉斯需求函数带入直接效用函数,可得间接效用函数:

v(p,y)= (x 1(p,y)ρ + (x 2(p,y)ρ ]

=(p 1r ?1y p 1r +p 2

r )ρ+

(p 2r ?1y p 1r +p 2

r )ρ

=y (p 1r +p 2r )

?1r

(3)验证间接效用函数关于价格和收入是零次齐性的

v(tp,ty)=ty[(tp 1)r +(tp 2r )]

?1r

=y (p 1r +p 2r )

?1r

=v(p,y)

(4) 关于价格是递减的

?v p,y ?y

=(p 1r +p 2r )

?1r

>0

?v p,y ?p

=-(p 1r +p 2r )

(?1r

)?1y p i

r ?1<0,i=1,2 3.2 设直接效用函数为CES 形式,ρ

ρρ/12121)(),(x x x x u +=,其中:0ρ≠<1;试从他对应

的间接效用函数推导出支出函数,以及从支出函数推导出间接效用函数。 (1)从间接效用函数推导出指出函数

间接效用函数为:V (p,y )=y p 1r

+p 2r

?1r

将V (p,y )替换为u,解出y

u=y p 1r

+p 2r

?1r

;y=u p 1

r

+p 2r

1r

再将y 替换成e(p,u),得到支出函数为:

e(p,u)= u p 1r

+p 2r

1r

(2)从支出函数推导出间接效用函数

支出函数为:e(p,u)=u(p 1r +p 2r )1r

将u 替换为v(p,y),将e(p,u)替换为y ,解出v(p,y)。

y= v(p,y) (p 1r

+p 2r )

1r

→v(p,u)= y(p 1

r

+p 2r )

?1r

3.3设效用函数为CES 形式,ρ

ρρ

/12121)(),(x x x x u +=,其中:0ρ≠<1;求对应的希克斯

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希克斯需求函数 :

min x 1x 2

p 1x 1+p 2x 2

s.t. u- x 1

ρ

+

x 2ρ

1ρ =0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 1,x 2,λ =p 1x 1+p 2x 2+λ u ? x 1ρ

+x 2ρ 1ρ

?L

?x 1

=p 1?

λ x 1

ρ+

x 2ρ 1ρ ?1x 1ρ?1=0 ?L

?x 2

=p 2?λ x 1ρ

+x 2ρ

1ρ ?1x 1

ρ?1

=0

?L ?λ

=u ? x 1ρ+x 2ρ 1ρ

=0 通过消去λ,这些式子被简化为:

x 1=x 2 p 1

p 2

1 ρ?1

u =

x 1

ρ+

x 2ρ 1ρ

使r =ρ/(ρ?1),可求出希克斯需求函数:

h 1 p,u =u p 1r

+p 2r

1r ?1p 1r ?1 h 2 p,u =u p 1r

+p 2r

1r ?1p 2r ?1

支出函数:

将希克斯需求函数代入目标函数,可得支出函数:

e(p,u)=p 1h 1(p,u)+p 2h 2(p,u)

=u p 1(p 1r

+p 2r )

(1r

)?1p 1

r ?1 + u p 2(p 1r

+p 2r )

(1r

)?1p 2r ?1 = u p 1

r

+p 2r

1r

3.4 验证由CES 效用函数ρ

ρρ/12121)(),(x x x x u +=导出的瓦尔拉斯需求函数),(w p x 和间

接效用函数),(w p v 满足以下性质: (1)在x(p,w)上是零次齐次的。 x(αp,αw)=

αw αp 1 δ+(αp 2)

δ

(αp 1δ?1),( αp 2)δ?1)

=w

(p

1

)δ+(p

2

(p 1δ?1,p 2δ?1

)

=x(p,w)

(2) ),(w p x 满足瓦尔拉斯定律。

p·x(p,w)= w

(p

1

)δ+(p

2

(p 1·p 1

δ

?1

+p 2·p 2

δ?1

)=w

(3) ),(w p v 在),(w p 上是零次其次的。

v(αp,αw)=αw

[(αp 1)δ

+(αp 2

)δ]1δ

=αw

αδ?1δ( p 1δ

+p 2

δ)1δ =

w

α(p 1δ+p 2δ)1δ

=v(p,w) (4) ),(w p v 是逆凸的。

?v(p,w)?w

=

1

(p 1δ+p 2δ)1δ

>0

?v(p,w)?p 1

=-

wp 1

δ?1

(p 1δ+p 2δ)

1δ+1 <0.

3.5 验证由CES 效用函数ρ

ρρ/12121)(),(x x x x u +=导出的希克斯需求函数),(u p h 和支出函

数),(u p e 具有下列性质:

(1) ),(u p h 在P 上是零次其次的。

h α,p,u =u αp 1

δ

+ αp 2

δ

1?δ δ

αp 1 δ?1, αp 2

δ?1 = h p,u

(2) ),(u p h 满足u u p h u =)),((,即没有超额效用。 对于任意的x ∈h p,u ,有u h p,u =

u p 1

δ

+

p 2δ

1?δδ

p 1

δ?1 ρ+p 2 δ?1 ρ 1

ρ

注意到 δ?1 δ=?1ρ

,于是u h p,u =u (3) ),(u p e 在P 上是一次其次的。

e α,p,u =u αp 1

δ

+ αp 2

δ

=αe p,u

(4) ),(u p e 在P 上是凹的。

?e p,u = p 1δ+p 2δ 1δ

>0 ?e p,u ?p 1

=up 1δ?1 p 1δ+p 2δ 1δ?1

>0 所以,支出函数对效用函数严格递增,且是价格的单调非减函数。 通过计算可知D P 2e p,u 是负半定的,因此e p,u 是价格的凹函数。

第四节 消费者的最优行为、最优休闲

4.1 考虑一个两期消费的消费者,假定他的效用函数21c c U =,其中t c (t=1,2)表示消费者在第t 期的消费支出。他的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分别为y 1=10000,y 1=5250,假设利率为5%,试求消费者的跨期最优消费选择。如果利率为8%,跨期最优消费选择如何变化?

解:消费者的问题: max c 1,c 2c 1c 2

s.t.(10000-c 1)+(5250-c 2)(1+i)?1=0

列出拉格朗日函数:

V ?=c 1c 2+λ[(10000-c 1)+(5250-c 2)(1+i)?1] 令有关的偏导数等于零:

?V ??c 1

=c 2-λ=0

?V ?

?c 2

=c 1-λ(1+i)?1=0

?V ?

?λ =(10000-c 1)+(5250-c 2)(1+i)?1=0 求解得到: c 1=7500,c 2=7850

4.2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取决于其供给的工作量),(y L g U 试中,L 代表休闲,y 代表收入。以W 表示消费者提供的工作量,以r 表示工资率。根据定义有:L =T-W 式中,T

为可利用的事件总数,试求并且画出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当U =48L+Ly-L 2

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解:

假定消费者的满足决定于收入和闲暇,假定他以不变价格购买各种商品,因而收入当作一般性的购买力,其效用函数: U=g(L,y) g 1=?U

?L ,g 2=

?U ?y

(1)

式中L 代表闲暇 Du =g 1dL+g 2dy =0 则收入对闲暇的替代率为:-dy dL

=

g 1g 2

(2)

以W 表示消费者完成的工作量,以r 表示工资率。根据定义得, L=T-W …………3 式中,T 是可利用的总时间数。预算约束是

Y=rW …………4 把3,4代入1 则U=g(T-W,rW) …………5 为了效用最大,使5关于W 的导数等于零: dU

dW =-g 1+g 2r =0

由2式得: -dy dL =g

1g 2

=r (6)

这说明,收入对闲暇的替代率等于工资率。二阶条件说明 d 2U

dW =g 11?2g 12r +g 22r 2=0

方程式6中表明的是W 和r 的关系,并且是建立在单个消费者的最优化行为基础上的。

W

当U=48L+Ly-L 2时,U=48(T-W )+(T-W )W r -(T ?W)2

令偏导数为零,

dU dW =-48-W r +r (T-W )+2(T-W )=0

所以 W=

T r+2 ?48

2(r+1)

把上式带入4式可求出y 。二阶条件已经满足,因为,对任何正的工资, d 2U

dW 2=-2(r+1)=0

4.3 对于个定价格1p ,2p ,当收入变动时,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为

收入扩张线,进而可以求得恩格尔曲线。请画图表明,对于效用函数21q q U =,其中r>0的情况下,恩格尔曲线为一条直线。

证明:由于消费者在预算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即 Maxu=q 1q 2

s.t.p 1q 1+p 2q 2=y

其中,y 为消费者收入。构造拉格朗函数 L=q 1q 2-λ(p 1q 1+p 2q 2?y ) 然后微分,得出三个一阶条件: ?L

?q 1

=q 2?λp 1=0

?L

?q 2=q 1?λp 2=0

?L ?λ

=p 1q 1+p 2q 2?y =0 求解上述三个方程得出 q 1=

y 2p 1

,q 2 =

y

2p 2

即y=2p 1q 1或y=2p 2q 2(p 1p 2给定)

显而易见,需求量q 1,q 2与收入y 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即恩格尔曲线为一条 直线。

q 1(q 2) 4.4设两期消费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6

.021c c U =,收入流为:y 1=1000,y 2=648,市场利率为8%,试求最大化消费者效用的1c 和2c 的数值,消费者是借入还是贷出? 解:根据题意有:

Max C 10.4C 20.6

s.t.C 1+

C 21+r

=1000+

6481+r

建立拉格朗日函数有:

L =C 10.4C 20.6

+λ 1000+

648?C 1?C 2

=0 ?L

?C 1

=0.4C 1?0.6C 20.6

?λ=0

?L ?C 2

=0.6C 1?0.4C 20.4?λ 1

1+r =0

?L ?λ=1000+6481+r ?C 1?C

2

1+r =0

把x=8%代入上式可得出:

C 1=y 1=1000,C 2=y 2=648 消费者既不借入也不贷出。

4.5 考虑一个只有一个消费者借贷的债券市场,假定200个消费者具有相同的两期消费效用函数:21c c U =。设150个消费者每个人具有预期的收入流y 1=10000,y 2=8400,为、而剩下的50个消费者都有预期的收入流y 1=8000,y 2=14000,画图,并且求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

解:(1)150个消费者每个人具有预期的收入流y 1=10000,y 2=8400 Max U=c 1c 2

s.t.c 1+c 2

1+r =10000+8400

1+r

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L=c 1c 2+λ(10000+84001+r ?c 1?c

21+r )

解出:

c 2=5000(1+r)+4200 c 1=5000+4200

1+r

(2)50个消费者都有预期的收入流y 1=8000,y 2=14000 Max U=c 1c 2 s.t.c 1+

c 21+r =8000+

140001+r

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L=c 1c 2+λ(8000+

140001+r

?c 1?

c 21+r

)

解出:

c 2 =4000(1+r)+7000 c 1=4000+7000

1+r

第五节 生产者行为理论

5.1 对于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b

a x Ax y 21=,求相应的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当A=1,a+b=1时成本函数又是什么?当A=2时成本函数又是什么?并且画出成本函数图。

解:设成本函数为C (w 1,w 2,y 0)=w 1x 1?+w 2x 2?+C

固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问题为:

min w 1x 1+w 2x 2+C s.t.Ax 1a x 2b

=y 0

一阶必要条件为:ax 1a ?1x 2

b

bx 1a x 2

b ?1 =w

1w 2

,

解得:x 2 =b

a

·

w 1

w 2x 1

代入约束条件,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为:x 1?

=(

aw 2bw 1)b y 0A , x 2?=(aw 2bw 1)b ?1y 0

A

成本函数为:C (w 1,w 2,y 0)=w 1x 1?+w 2x 2?+C =1a a b

b w 1a w 2b y 0+C 当A=1,a+b=1时,成本函数为:C (w 1,w 2,y 0)==

1

a a

b b

w 1a w 2b y 0+C

当A=2,成本函数为:C (w 1,w 2,y 0)==1

w 1a w 2

b y 02

+C

5.2 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是:ρ

βρρ/21)(x x y +=其中:1<β,10<≠ρ。求厂商的供给

函数、要素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 解: min w 1x 1+w 2x 2+b

s.t (x 1ρ+x 2ρ)βρ

=y 0 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L =w 1x 1+w 2x 2+b +λ y 0?

(x 1

ρ+

x 2ρ)βρ

?L ?x 1=w 1?λβ x 1ρ+x 2ρ βρ?1x 1ρ?1

=0 ①

?L 2=w 2?λβ x 1ρ+x 2ρ βρ?1x 2ρ?1

=0 ②

?L =y 0?(x 1ρ+x 2ρ)βρ

=0 ③

可知

① ②

=x 1x 2

= w 1

w 2

1ρ?1

?x 1= w 1

w 2

1ρ?1

.x 2代入 ③解得要素需求函数为:

x 1?=y 01β.w 11ρ?1(w 1ρρ?1+w 2ρρ?1)

1ρx 2?=y 01β.w 21

ρ?1(w 1ρρ?1+w 2ρρ?1)1ρ 把x 1?,x 2?

代入ρ

βρρ

/21)

(x x y +=

得厂商的供给函数为:y = (

y 01β.w 11ρ?1(w 1ρρ?1+w 2ρρ?1)

1ρ)ρ+(

y 01β.w 21ρ?1(w 1ρρ?1+w 2ρρ?1)

1ρ)ρ β

C =

w 1x 1

?+

w 2x 2

?+b =

y 01β(w 1

ρρ?1+

w 2ρρ?1)

ρ?1ρ+b

利润函数为:

π=py ?c =p. (y 01β.w 1

1ρ?1(w 1ρρ?1+w 2ρρ?1)1ρ

)

ρ

+(y 01β.w 2

1ρ?1(w 1ρρ?1+w 2ρρ?1)1ρ

β

ρ?y 01β(w 1

ρρ?1+w 2ρρ?1)

ρ?1ρ?b

5.3 对于不变规模报酬的柯布-道格拉斯技术,设2x 被固定在2x 的水平,即a

a x x y -=121

其中:10<

π=pf x 1,x 2 ?r 1x 1?r 2x 2

=px 1αX 21?α

?r 1x 1?r 2x 2 由于p Mp 1 =r 1(利润极大化条件)

p(αx 1α?1,x 21?α

)=r 1

可得:x 1

?=p

11?α

r 11α?1

α11?α

x 2

把x 1?代入π得:=

p

1

r 1αα

1

1?α x 2?r 2x 2

y =απαp

=p α1?αr 1αα?

1α11?αx 2

5.4 一个厂商有两个生产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一个车间按照成本函数2

111)(y y c =进行生产,另一个车间按照成本函数2

222)(y y c =进行生产,设要素价格固定不变。求该厂商的成本函数。

解:设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 y 1,y 2 =A y 1+B y 2,其中A=y 12,B=y 22

min C y 1,y 2 =Ay 1+By 2s.t.y 1+y 2=y

y i ≥0,i=1,2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 Ay 1+By 2-λ(y 1+y 2?y )- μI y i 2I=1 ?L

?y 1

=3A-λ-μ1 =0

?L

?y 2

=3B-λ-μ2 =0

若y 1 = 0,则有μ1≥0,此时y 1=y ,则μ2= 0代入上式有A ≥1

3B

若y 2=0,则有μ2≥ 0,此时y 2=y ,则μ1=0,代入上式有B ≥3A

因此,当A 〉1/3B 时,车间1不生产,车间2生产,则总成本函数为C(y)=By , 当A<1/3B 时,车间1产量为y ,车间2不生产,则总成本函数为C(y)=Ay , 当A=B 时,车间1、车间2任意分配产量,总成本函数为C(y)=Ay 综上,总成本函数

?????>≤=B A B A y C y y 3,31,)(32

3

1

5.5 一个一种产出,两种投入的生产行为,其生产函数为:)(21β

αq q A x +=,

其中α,β>1,设投入品的价格1p ,2p 和产出品的价格r 固定不变。试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求表示成本的函数。

解: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

成本函数为: C(q)=p 1q 1+p 2q 2 +b 收益函数为:R(q)= r*x

则他的利润为 π= R(q)- C(q)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则有:

Max π= r*x-(p 1q 1+p 2q 2 +b)

Max π= r*x-A(q 1α+q 2β

)- (p 1q 1+p 2q 2 +b)

第六节 经济统计分析案例上机 6.1 某公司的财务指标及其行业标准水平的比较

6.2 我国2000年轻重工业企业数、总产值分组表

6.4.若一个经济体由粮食、钢铁、运输三个产业组成,每一个产业都使用别的产业作为要素投入,其生产系数(每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需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见下表:

(1)假设消费者的消费目标为40万元的粮食,60万元的钢铁和50万元的运输,则各行业应该生产多少才能既保证各行业生产过程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的最终消费需求?

解:假设C,T,S 分别为粮食部门、钢铁部门和运输部门所必须生产的价值量,为了保证谷物部门的产品既能满足各部门生产过程的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需要有下列等式成立: C=0.2C+0.2S+0.1T+40(1)

为了保证钢铁部门的产品,既能满足各部门生产过程的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须有下列等式成立: S=0.3C+0.2S+0.2T+60(2)

为了保证运输部门的产品,既能满足各部门生产过程的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须有下列等式成立:T=0.2C+0.1S+0.1T+50(3) 联立(1)(2)(3)知

0.8C-0.2S-0.1T=40

-0.3C+0.8S-0.2T=60 -0.2C-0.1S+0.9T= 50 根据克莱姆法则求解D=0.8?0.2?0.1

?0.30.8?0.2?0.2?0.10.9=0.576-0.008-0.003-0.016-0.054-0.016=0.479

D c =40?0.2?0.1

60?0.8?0.250?0.10.9 =28.8+2+0.6+4+10.8-0.8=45.4

D s =0.840?0.1

?0.360?0.2?0.2500.9 =43.2+1.6+1.5-1.2+10.8+8=63.9

D T=0.8?0.240

?0.30.860

?0.2?0.150

=32+2.4+1.2+6.4-3+4.8=43.8

于是C=D c

D =45.4

0.479

=94.78 S=D S

D

=63.9

0.479

=133.40 T=D T

D

=43.8

0.479

=91.44

所以,要想既能满足粮食、钢铁和运输部门的生产过程的需要,又能达到消费者对40万元的粮食、60万元的钢铁和50万元运输的消费目标,那么粮食部门须生产94.78万元的粮食,钢铁部门须提供133.40万元的钢铁,运输部门须实现91.44万元的运输。

(2)如果该经济体有148万单位(每小时价值1元)的劳动力供给量,问能否满足消费者最终消费目标的实现?

解:由表设和(1)的结果,为了实现这些产值目标必须投入的劳动力为L=0.3C+0.5S+0.6T=149.998而该经济社会只能提供148万小时的劳动,因此不能满足上述数量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保证消费者消费目标的实现。

6.5假设某个经济体工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如下:

(1)求生产系数矩阵

(2)设第二年的最终需求量为B=(40,50,30),消费钢铁、能源、汽车分别为:40,50,30.试确定总需求的新水平。

(3)如果该经济体第二年能够提供的劳动总量为120,那么能满足最终需求目标吗?6.6考虑两个人、两种商品组成的纯交换经济,商品总量为q01和q02,两个人的效用函数

分别为:U A=q A1a q A2,U B=q B1b q B2,且:q A1+q A2=q01,q B1+q B2=q02,试求作为q A1和q A2函数的契约曲线方程,如果该契约曲线为一条直线,则a和b要满足什么条件?

解:契约曲线是交换均衡点的轨迹,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都是交换各方通过交换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时的商品的数量组合,即此时任何形式的改变都不可能在无损于别人的前提下使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效用较前增加。也就是给定其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已达到最大。根据题意,对于两个人,两种商品的经济,可通过给定U B,使U A极大化来求契约曲线,即

max u A =q A1a q A2

使得u B0=q B1b q B2=(q10?q A1)b(q20?q A2)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φ=q A1a q A2+λ[(q10?q A1)b q20?q A2?u B0]

令一阶偏导数为零:

?q A 1

=a q A1a ?1q A2-λb (q 10?q A1)

b ?1(q 20

?q A2)=0 (1)

?q A 2 =q A1a -λ(q 10?q A1)b (q 20

?q A2)=0 (2)

?λ =(q 10?q A1)b (q 20

?q A2)- u B 0=0 (3)

由(1)(2),得

aq A1a ?1q A 2

q A 1

a =

b(q 10?q A 1)b ?1(q 2

0?q A 2)(q 10?q A 1)

b =0

于是,所求契约方程为

aq A 2q A 1

=

b(q 20?q A 2)q 10?q A 1

或 a q A2q 10 -a q A1q A2 =b q A1q A2

或 a q A2q 10 = b q A1q A2+(a-b )q A1q A2

若无(a-b )q A1q A2此项,即当a=b 时,该契约曲线便成为线性的了。

6.7 一个封闭经济体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X 和Y ,所有劳动和土地是同质的,两种要素的供给曲线完全无弹性,所有要素为私有,市场均属完全竞争,并处于长期均衡中。生产函数分别为:

X=480.25K X 0.75L X 0.25,Y=30.25K Y 0.25L Y 0.75

K X ,K Y ,分别两种商品生产过程使用的土地平方公里数,L X ,L Y 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生产过程使用的劳动力人数。

所有人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U=X 0.4Y 0.6

现有3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500名工人,商品X 的价格为100,求: (1) 商品Y 的价格,(2)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年租金R ;(3)每名工人的年工资W 。

(1) 解:要素市场均衡要求W =VWP L =P ×MP L ,故有 P X ×MP LX =0.25P X ×480.25K X 0.75L X 0.25 =0.25P X 480.25K X 0.75L X

0.25

L X

=W

故 0.25×

P X X L X

=W

P Y ×MP LY =0.75P Y ×30.25K Y 0.25L Y 0.75

=0.75P Y

30.25K Y 0.25L Y

0.25

L Y

=W

故 0.75×P Y Y L Y

=W

于是 0.25×

P X X L X

= 0.75×P Y Y L Y

L Y P X X =3L X P Y Y ①

同样地,由VMP K =P ×MP K =R ,有 P X ×MP XX =0.75P X

480.25K X 0.75L X

0.25

K X

=R

故0.75×P X X

K X

=R

P Y×MP XY=0.25P Y30.25K Y0.25L Y0.25

K Y

=R

故0.25×P Y Y

K Y

=R

于是0.75×P X X

K X =0.25×P Y Y

K Y

3K Y P X X=K X P Y Y②

由效用函数及MRS XY=P X

P Y

0.5X0.5Y0.5Y=P X

0.5X0.5Y0.5X=P Y

故P X X=P Y Y③

将式③代入式①、式②,得

L Y=3L X,K X=3K Y

由题设L X+L Y=2500,故

L X=2500

4

=625L Y=1875

同样,由L X+L Y=324,知

K X=3

4

×324=243L Y=81

将这些值代入生产函数,得

X=480.25×2430.75×6250.25=24×314×3534×5514=2×34×5=810 Y=30.25×810.25×18750.75=314×3414×54×334=3×3×53=1125

1由式③及给定P X=100 ,得

P Y=P X X

Y ×100×810

1125

=72

2 R=0.75×P X X

K X =0.75×100×810

243

=250

3 W=0.25×P X X

L X =0.25×100×810

625

=32.4

1、市场上有A、B两个寡头,出售同质产品,生产成本为0。生产函数为Qb=240-10p。厂

商A先进入,厂商B后进入。当某厂商确定产量时,认为另一厂商保持产量不变;

(1)衡量时各厂商价格

(2)与完全竞争和垄断相比产量和价格如何

(3)各厂商利润多少,其利润与完全竞争垄断相比如何

解:

(1)由于该厂商按古诺模型进行决策,从产品需求函数Q d=240-10P中可知,当P=0时,Q d=240。根据古诺模型,这两个厂商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为,整个市场的产量为Q=Q A+Q B=80+80=160。将Q=160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P=8。

∴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分别为80,价格为8。

(2)若完全竞争p=MC=0,则由求得:Q=240,P=0

若完全垄断MR=MC=0,则求得:Q=120,P=12

(3)寡头市场上:π=πA+πB=1280

完全竞争市场上:π=0

完全垄断市场上:π=1440

故寡头市场上的厂商利润大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但小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利润

2.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他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20Q1+100000 ,TC2=0.4Q22+32Q2+20 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 Q=4 000-10P 根据古诺模型,试求:一(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均衡价格和厂商1,厂商2的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二假定上题中,这两个厂商同意建立一个卡特尔,以求他们的总利润极大,试求:(1)总产量、价格及二厂商的产量分别为多少?(2)总利润增加多

解:

A(1)为求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先要求此二厂商的利润函数。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可知p=400-0.1Q,而市场总需求量为厂商1和厂商2产品需求量之总和,即Q=q1+q2,因此,p=400-0.1Q=400-0.1q1-0.1q2.由此求得二厂商的总收益函数分别为TR1=pq1=(400-0.1q1-0.1q2)q1=400q1-0.1q21-0.1q1q2,TR2=(400-0.1q1-0.1q2)q2=400q2-0.1q1q2-0.1q22,于是,二厂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л1=TR1-TC1=400q1-0.1q21-0.1q1q2-0.1q21

-20q1-100000

л2=TR2-TC2=400q2-0.1q1q2-0.1q22-0.4q22

-32q2-20000

此二厂商要实现利润极大,其必要条件是:

得 0.4q1=3800.1q2 ∴ q1=950-0.25q1……厂商1的反应函数

同样,可求得q2=368-0.1q1……厂商2的反应函数

(2)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可以从此二反应函数(曲线)的交点求得.为此,可将上述二反应函数联立求解:

从求解方程组得q1=880,q2=280,Q=880+280=1600

p=400-0.1×1160=284

(3)厂商1的利润л1=pq1-TC1=284×880-(0.1×8802+20×880+100000)=54880

厂商2的利润л2=pq2-TC2=284×880-(0.4×2802+32×280+20000)=19200

B(1)在卡特尔中,两厂商的总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

MC=MC1=MC2=MR

已知 TC1=0.1q21+20q1+100000

得 MC1=0.2q1+20

同理得MC2=0.8q2+32

再由MC=MC1=MC2,解以上方程组得到:

MC=0.16Q+22.4

从需求函数Q=4000-10P中得:MR=400-0.2Q

令MR=MC 得 Q=1049,P=295,q1=850,q2=199

(2)л1=pq1-TC1=61500

л2=pq2-TC2=16497

总利润:л=л1+л2=77997

由此不难看出,因为两者达成卡特尔协议,总利润增加了77997-74080=3917

(3)根据协议,此利润增加额要在二厂商中平分。即各得39172=1958.5,原来厂商1的利润额为54880,现在应当为54880+1958.5=56838.5;原来厂商2的利润为19200,现

在应当为19200+1958.5=21158.5,而现在厂商1的利润为61500,因此,厂商1应当向厂商2支付:61500-(54880+1958.5)=4661.5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汇总 (2)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 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 1 E 4 D 2 P 1 P 2 E 1 E 2 E 3 S 1 S 2

4。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5。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见下页说明。

6。供给弹性的几何测定: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求得。在此用图2-8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加以 在A 点的点弹性值: Esp = Q P dP dQ ?=OB AB AB CB ? =OB CB 7。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几何表示 8。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影响 图2—2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由图可见,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过度供给)的情况。 A B e s >1 (a ) P O Q S C A B e s <1 (b ) P O Q S C A B e s =1 (c ) P O Q S (C )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 曲线和MU 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 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 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 曲线则随着MU 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总结MU 与TU 的关系: 当MU >0时,TU 上升 当MU <0时,TU 下降 当MU =0是。TU 达极大值。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这一点,也体现在边际效用的定义公式(3.3)式中。 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Indifference Curve ) 图2-20 最高限价 S D P e O Q 1 P Q Q 图2-21 最低限价 S D P e Q 1 O P Q 2 Q 2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汇总分解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 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 1 E D 2 P P E E E S 1 S 2

4。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5。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见下页说明。 Q Q Q

6。供给弹性的几何测定: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求得。在此用图2-8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加以 在A 点的点弹性值: Esp = Q P dP dQ ?=OB AB AB CB ? =OB CB 7。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几何表示 8。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影响 图2—2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由图可见,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过度供给)的情况。 A B e s >1 ( P O Q S C A B e s ( P O Q S C A B e s ( P O Q S (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 曲线和MU 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 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 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 曲线则随着MU 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总结MU 与TU 的关系: 当MU >0时,TU 上升 当MU <0时,TU 下降 当MU =0是。TU 达极大值。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这一点,也体现在边际效用的定义公式(3.3)式中。 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Indifference Curve ) 图2-20 最高 S D P O Q P Q Q 图2-21 最低 S D P Q O P Q Q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1.药物经济学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上的应用。1991年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的问世和1992年《药物经济学杂志》的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 2.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 成本是指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它包括疾病的医疗成本(医生的时间、工资、医院、药物和其他保健成本)和病人的旅差费、伙食费、营养食品费及其他。 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它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 隐性成本一般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 3.药物经济学中的用药结果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用药结果主要有3种形式: (1)效果。以客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发病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效益。转化为货币值的用药结果; (3)效用。以主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病人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等。 ☆☆☆☆考点2: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1.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 (1)最小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①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产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经济学方法论 说明:三个大的主题,侧重方法是比较优势。 一、科学是对现象规律性的系统解释 1、什么是现象的规律性 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必须是现实当中的可观测的事物,实际上有人就认为可观测性决定了科学的边界,当然,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边界就可以不断的拓宽。我们需要区分可观测性和现实性,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例如,偏好是现实之物,但却不可观测。据说,实验经济学可以显示人们的偏好。 我们需要能够区分理论虚构的概念和现实之物。例如,需求、供给等都是理论虚构。 规律实际上指的是事物间的稳定的关系,稳定的含义在于这种关系会重复,实际上,这是科学研究方法能够被接受的重要原因,这种方法要求世界观接受这样的思想,世界不仅有序而且稳定,只要能够找到这些决定性的作用力量,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物的运动和人的行为都具有

相当的规律,困扰我们的只是由于特定的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作用机制的不同的表现而已。(重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例如建水电站,例如管理和经营。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财大周边麻辣烫红火的含义) 科学的方法论需要假设物的运动和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此,如果讨论经济学是否是一们科学,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行为是否有规律。 物体下落、报纸和钞票的命运。 找到现象的规律性仅仅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现象的规律性仍然需要解释。在科学哲学上,这一原则被认为是事实不能解释事实,现象的规律性仅仅是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借助理论来解释这种关系。或者说,现象的规律仅仅表明了所以然,理论则告诉我们之所以然。举了例子来看,物体的重量会随着海拔而改变,但是海拔不能解释物体重量的变化,解释这一规律的是引力理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海拔变化来推测物体重量的变化。(钟伟评价非典的方法)规律的获得的基本方法:人们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研究

苏州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封面作业题目:法律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研究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上课时间:周五下午6——9课(13周——16周)任课教师姓名:戚福康 研究生姓名:徐轶 学号:20124211004 年级:研一 专业:法学(法律史) 学院任课教师评分: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研究摘要:法律经济学的主要方法论特征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法学研究。它一方面可以使法律制度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则具有唯效率是图的片面性,后者集中地体现在作为其主要理论框架的科斯定理上。充分发挥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一条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实现法律分析之“自由哲学”维度与经济学维度的视界融合,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目前,我国法学研究中轻视对方法论的研究,而笔者认为方法论的研究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把方法论的本质视为特定世界观支配下的一套方法体系在特定研究对象上的应用,那么从方法论角度考察西方法律思想史,就不难看出每种法学流派的产生,只不过是不同的方法论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所以说,每个流派之间及流派内的分歧,也根于方法论的分歧。 法律经济学即法律的经济分析,其主要的方法论特征即在于将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法学研究。作为其主要理论渊源的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制度既定、完全理性及完备信息等诸多假设的非现实性,并对此作出了重大的修正(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经济学应当在上述约束条件下研究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因为制度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新制度经济学还从方法论上有效地沟通了法学和经济学。法学和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价值观上具有相当的共通性。法律权利其实就是资源的法律形式,法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法律如何以其特有的权利义务结构公正地配置资源。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活动乃至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都起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在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上,法学和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互补和一致的。此外,在分析方法上,经济学还提供了一套分析包括法律行为在内的所有人类行为的相对完整的框架。不管人们面临的是市场还是非市场, 只要人们是理性的, 这些方法就可以用。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法律是理性的,因而可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予以研究。基本的经济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法律同样是基本的和必要的。当然,它并不充分,经济理性并“不是复杂的理论结构可以立诸其上的牢固基础”(2)。经济分析法律学派的出现及发展壮大,充分向我们展示了方法对于研究法学问题的重要性。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历史告诉我们,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一直可以追溯到贝卡利亚、边沁、斯密、马克思、瓦格纳,还有20世纪初美国制度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康芒斯(3)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中的代表人物康芒斯明确拒绝传统经济学中所坚持的

法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述评

法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述评 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已 经确立,但是法经济学要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对效率与公平进行价值整合,定量分析方面则需要进一步改进;其次,法经济学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实务应用研究与本土化研究,而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介绍;最后,要重视对法经济学的学科整合研究,否则从经济学的进路研究法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制度经 济学或者是单一的成本收益的工具分析,从法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溶入经济学理论,则完全陷入法哲学的分析进路。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整合;应用与本土化研究;法学与经济学的整合 一般认为,法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科斯前和科斯后,或者分为新法经济学和老法经济学。在第一次法经济学的浪潮中,无论是法学内部的法学现实主义还是经济学内 部的老制度经济学都促成了法经济学的产生;而对于第二次法经济学的发展时间的划

分来说,按照Mackaay (1999)的时间分析为主线,分为发轫期、提出期、接受期、成熟和巩固期。进入90年代以后,法经济学的发展依次出现三条主线:Ellickson(1991,1998)、Basu(1998)、Posner(1998,2000)的法律与社会规范的研究对“法律中心主义”提出挑战,拜尔等(1994)对法律的博弈分析为法经济学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以Sunstein为代表的行为法经济学则对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的法经济学“理性假设”提出质疑(Jolls,et al,1998)。其他学者所认为的热点问题与方向无疑是 十分正确与中肯的,但本文主要对法经济学中的部分热点问题“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整合、定量研究方法的改进、法学与经济学的学科整合”进行探讨。对于行为法经济学、法与社会规范以及博弈论在法经济学中的 应用将在以后尝试探索。 一、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整合 曲振涛(2005)认为:“公正(公平)与效率(效益)的兼容是指当法律与法律原则失 去正义与公平时,效率就不复存在。互为前

法经济学案例分析讲课教案

李萍等v.五月花饮食有限公司 【案情】: 李萍夫妇带着儿子与朋友到被告“五月花”餐馆就餐。就餐时,临近包房内突然发生爆炸,李萍受伤致残,儿子受伤后不治死亡。爆炸的原因是一农民将爆炸物装在酒盒里伪装成酒作为礼物送给一医生,该医生将该“礼物”带到五月花餐厅的包房里(该餐厅允许顾客自带酒水),服务员在为顾客开启该酒盒时,发生上述爆炸。 李萍夫妇起诉“五月花”饮食有限公司,主张人身伤害赔偿。【分析】: 对本案的讨论将依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3.是否应当赔偿 一、违约责任的认定 顾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应具备的条件:(1)必须证明他是饭店的客人,饭店有保护他的法律义务;(2)必须是饭店的作为或不作为给客人造成的人身损害;(3)客人的人身损害是饭店的过错所为;(4)负有举证责任,证明损害出自饭店,而不是他本人。 原告李萍夫妇到被告五月花公司下属的餐厅就餐,和五月花公司形成了消费与服务关系,五月花公司有义务保障李萍夫妇的人身安全。五月花公司是否尽了此项义务,应当根据餐饮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以及对象等综合因素去判断。本案中,李萍夫妇的人身伤害,是

五月花餐厅发生的爆炸造成的。此次爆炸是第三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所致,与五月花公司本身的服务行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五月花公司作为消费与服务合同中的经营者,除应该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外,还应当依照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履行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不受非法侵害的附随义务。为了履行这一附随义务,经营者必须根据本行业的性质、特点和条件,随时、谨慎地注意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但由于刑事犯罪的突发性、隐蔽性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多样化,即使经营者给予应有的注意和防范,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刑事犯罪对顾客人身、财产的侵害。这种侵害一旦发生,只能从经营者是否尽到合理的谨慎注意义务来判断其是否违约。五月花餐厅接受顾客自带酒水到餐厅就餐,是行业习惯使然。对顾客带进餐厅的酒类产品,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要求经营者采取象乘坐飞机一样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由于这个爆炸物的外包装酷似真酒,一般人凭肉眼难以识别。携带这个爆炸物的顾客曾经将其放置在自己家中一段时都未能发现危险,因此要求服务员在开启酒盒盖时必须作出存在危险的判断,是强人所难。五月花餐厅通过履行合理的谨慎注意义务,不可能识别伪装成酒的爆炸物,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五月花公司通过合理注意,无法预见此次爆炸,其已经尽了保障顾客人身安全的义务,不存在违约行为。 二、侵权责任的认定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四、分析应用题 1、根据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原理,试从中找出影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并加以简单说明。答案要点(1).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原理(7 个因素) (2). 影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分析:收入水平;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消费政策等。 2、请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理论说明北京移民对当地居民工资的影响(结合图形分 析)。 答案要点: (1)供大于求,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2)供等于求,工资水平不变 (3)供小于求,工资水平上升需要分别做三组图,每图都需要标出原均衡点和新的均衡点。 3、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你认为以下哪几种是最能促进小轿车进入大多数家庭的方法,为 什么? 答案要点: (1)提高大多数人的工资能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能增加需求; (2)降低小汽车的车价,能增加需求; (3)降低汽车油税,是降低互补品的价格,能增加需求; (4)降低出租车费,是降低替代品的价格,能减少需求; (5)降低停车费,是降低互补品的价格,能增加需求。 4、试作图分析“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如何解决“伤农”问题?答案要点,谷物作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商品。农民丰收引起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新的均衡点与旧的均衡点相比,均衡价格下降了但均衡数量上升了,只是作为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均衡数量上升的幅度,所以会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 解决措施:支持价格。供给过剩的谷物由政府通过建立缓冲库存的形式收购。(图形略) 5、政府通常对某些商品征收消费税。试问,政府能否同时达到这样两个目标:既获得稳定的收入,又抑制了这些商品的生产? 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减少商品的需求量。此时,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下降幅度小,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下降幅度大。因此,只有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征税,政府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要抑制某种商品的生产,必须使其总收益下降。只有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价格提高了总收益 才会下降。因此,对任何一种商品征收消费税,政府都不能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标。 6、从2001 年起每年的春运期间,铁道部都以火车票涨价的方式,试图达到“削峰错谷”, 分流旅客的目的,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此举是否可行?并提供解决方案。 答案要点:不行。因为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原因有二: 第一,需求程度大所以,缺乏弹性。因为中国消费者在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要属春节,春节与家人团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春节回家不可替代。所以不能“削峰”。 第二、可替代性小,比机票价格便宜,比公路安全,比水路快。 解决方案(择一即可): ①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形成客运方式多元化。 ②尽快建立更具广泛性的带薪休假制度。 ③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药物经济学》模拟卷与答案

_药物经济学模拟试卷 1、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是以----------为起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C A、成本效用分析 B、成本效果分析 C、成本效益分析 D、运筹工程学 2、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D A、是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是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是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 D、主要表现为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3、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果指的是B A、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B、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以人们在消费医药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表现的收益 D、一组客观指标数据 4、在经济评价中常见的备选方案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指A A、是指多个备选方案中,如果选取某一方案,就会显著地改变其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B、各备选方案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任一方案的被采用都不影响其它方案是否被采用 C、是指一组(两个获两个以上)方案中,各方案之间的关系是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从中选取一个方案就必须放弃选择其他方案 D、多个备选方案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 5、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最为常见的评价选优类型是哪一种B A、独立方案 B、互斥方案 C、相关方案 D 互吸方案

6、诊治某一疾病有A、B、C三个备选方案,所需的诊治时间分别是8、9、7天,评价这三个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分析计算期应是B A、8天 B、9天 C、12天 D、7天 7、最小成本分析法指的是当收益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可只比较备选方案的B A、收益 B、成本 C、收益/成本 D,成本/收益 8、项目科室按分摊系数分摊消耗的服务量应遵循的原则是A A、受益原则 B、平均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承受能力原则 9、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A A、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B、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C、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D、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10、备选方案的成本或收益现值是其在整个分析期内每年所发生的成本或收益的现值A A、之和 B、之积 C、之减 D、之商 11、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时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指的是C A、损失成本 B、间接成本 C、机会成本 D、直接成本 12、成本-效果分析不适于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A A、单一 B、五个以上 C、两个 D、两个以上 13、用效果-成本比指标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时,可能面临的比较结果有多种,下列哪种情况,须作进一步评价、比较才可判断被比较方案的经济性B

用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是如何体现出法经济学的观点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法经济学。 法经济学又叫"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与经济学". 对法经济这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视角,一是人法学视角,认为法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研究法律;另一个视角就是经济学视角,认为法经济学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把法律制度等非市场领域的问题纳入经济研究视野,进行解释.而后者为当今主流观点.法经济学是运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分析各种法律 法经济学正因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而成为一独立的法学流派。它不仅涉及到有关法律价值等具有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和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领域。法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基于此论断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在西方国家,很多人曾经片面地认为法和法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公平或者正义这样的问题,而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则是效益问题,即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经济学本质上是实证科学,注重数据分析。而法律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

行为规范,人的行为难以作定量分析,因此人们以往极少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法律制度。但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律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在可能的条件下不仅是定性的,而且是定量的,从而使人们可以比较精确地了解各种行为之间经济效益的差异,进而有助于改革法律制度,最终有效地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具体地说,与传统的法学研究相比较法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方法论个人主义法律经济学是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假定作为其研究基础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个人意向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单元是有理性的个人,并由此假定集体行为是其中个人选择的结果。因此,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法律经济学实质上是研究理性选择行为模式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法学,或者说,是一种以人的理性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法学思潮。 由于方法论个人主义同样也是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基础,并且在“边际革命”兴起后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法律经济学在以方法论个人主义假定作为其研究基础时,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借用了与这一方法论相一致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例如“效用”、“效率”、“机会成本”等概念,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分析方法。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在阐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重难点分析一

西方经济学重难点分析一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这一章只是了解性的内容,考试时不会涉及。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 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第三章效用论(重要) 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如下术语容易出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2年西经) 消费者均衡(01年国贸) 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01年) 边际替代率(00年国经,经济思想史),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01年) 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 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01年),收入消费曲线(00年西经),恩格尔曲线)[三个曲线容易出名词解释] 回答时要把曲线画出来,直观清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04年) 吉芬物品(99年,01年)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比较(区别和联系)(00年初试,05年复试)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00年)

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01年西经,04年政经和网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05年初试涉及到)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00年西经,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03年,回答时要画曲线) 注:回答名词解释时遇到有曲线的最好把曲线画出来! 第四章生产论 本章也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与下一章成本论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比较。 (1) 重要概念: 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TP, MP, AP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对照记忆)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02年西经,大家要学会比较对照记忆,把类似的概念对比记忆)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斜线,扩展线(考试时最好把曲线画出来,清晰明了) 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2)以下重要知识点容易出问答题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04年,02年西经),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

《微观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 教案 】 ! @ 。

前言 一、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计划采用一学年时间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目的与任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科学的经济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并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教学要求:从微观层面建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及其他应用经济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初步具备探索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济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会查阅经济数据和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手段。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所用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目: 《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梁小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朱善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教案具体内容:(见下页) ^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 课程号:505103010-01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16 学分:1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帮助临床药学或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构建药学实践中药物经济学基本概念体系和研究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术语,熟悉药物经济学基本分析思路,了解开展规范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临床药学实践中阅读和利用药物经济学文献,开展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掌握药物经济学研究目的和核心内容 2.熟悉药物经济学定义,药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药物经济评价的步骤,药物经济学的 学科特点。 3.了解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以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作用,了解我 国研究和应用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 第二章成本的识别、计量与比较 1.掌握成本的分类及相关成本的概念,成本的识别原则和计量原则,成本计量的步骤及主要 内容,最小成本分析的定义。 2.熟悉成本及机会成本的定义,成本识别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小成本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 3.了解医院成本的测算。 第三章成本—效益分析 1.掌握效益的分类及计量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评价指标的计算、判别准则,及其 使用条件与适用范围;增量分析法;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对独立方案和互斥方案的经济性评价与选择方法。 2.熟悉效益的定义,效益的识别原则,备选方案的相互关系。 3.了解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成本—效益分析应用实例。 第四章成本—效果分析 1.掌握效果指标的识别和测算,成本-效果分析指标及其计算,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 —效果比、成本—效果阈值。 2.熟悉效果的定义、效果的识别原则,中间指标和终点指标,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概念、 成本—效果分析的适用范围。 3.了解效果指标应具备的特征评价,对所开展的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的准则。 第五章成本—效用分析 1.掌握健康效用值的测算方法,质量调整生命年的计算方法。 2.熟悉成本—效用分析的定义、经济评价指标及判别准则,评价方法。 3.了解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的概念和常用的普适量表;了解成本—效用阈值的概念和确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经济学得基本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掌握两种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实例: 对政府最近公布得最低工资法令得经济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步,政策产生得效应。 定性分析,判断本质与后果。 第二步,政策效应得大小. 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 1、实证分析 (1)含义: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得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与预测人们经济行为得效果. (2)主要回答“就是什么”得问题 (3)特征就是:命题可以测试真伪 (4)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 (1)含义:以一定得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得标准,树立经济理论得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得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2)主要回答“应该怎么样”得问题 (3)特征就是:带有主观色彩、个人道德准则与好恶得价值判断(4)命题无法验证 两种分析方法相辅相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掌握两种分析方法: 1、均衡分析 2、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 在物理学中,均衡指得就是物体由于所受各方外力正好相互抵消而处于静止状态 1、均衡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得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所做出得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得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得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1、均衡分析 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就是已知得与固定不变得,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具备得条

件。 2、边际分析 (1)边际在经济学中得含义 ①在经济学中,边际指得就是一个微小得增量带来得变化,即数学中得微分得含义。 ②以后各章会提到许多有关边际得概念,概括起来有两大类: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 ③边际分析就是一种十分有用得分析方法. 2、边际分析 (1)边际在经济学中得含义 2、边际分析 (1)边际在经济学中得含义 教材实例 人们就是如何决定受教育年限得 首先假定受教育得年限越长,越容易找到薪水高得工作. 其次,至少从某一年后,受教育得边际收益就是递减得,这也符合现实。 她受教育得年限,应该就是使受教育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实际无法预测。 现实中得其她例证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 公司制度自产生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传统公司法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这就使得公司单纯追求财富积累,而给社会带来了的一系列问题。于是,以兼顾股东利益最大化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著称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试图通过法经济学方法分析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以期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践行有所裨益。 标签:公司社会责任;法经济学分析;制度构建 1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概述 1.1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1)国外学者的观点。 “公司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有道德因素在内。但对于“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具体界定,学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韦翰尼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具有的那种超出其业主或股东狭隘责任观念之外的,替整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琼斯福·马可圭那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它责任。 (2)国内学者的观点。 新《公司法》第5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至此,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但是目前,法学理论界对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尚无定论。 刘俊海先生指出:“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台湾学者刘连煜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经营的某一事项符合社会多数人之希望,为满足与实现该期望而放弃经营该事项的营利之意图。”卢代富先生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指的是,公司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1.2公司社会责任的基础 (1)思想基础。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第十三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近二三十年间,药物的经济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内容。药物经济学因此得到了很快发展,并在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家药品决策、医疗保险决策、临床用药决策、新药研发、药品市场开发和临床药学等领域广泛运用。本章旨在介绍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评价标准。 第一节药物经济学概述 一﹑药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医疗药品消耗急剧上升,但卫生保健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为合理分配有限医药卫生资源,研究者们开始探讨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BA)于医疗保健领域。20世纪50~60年代,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开始深入到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各个领域。 20世纪70年代后,CBA和CEA方法逐渐涉入药物治疗领域。197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的McGhan,Rowland,Bootman等人在《美国医院药学杂志》上首次介绍了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的概念,并在1979年发表了一篇早期药学研究文章,文中将成本-效益分析用于评价个体化氨基糖苷给药剂量对严重烧伤并伴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败血症患者的治疗结果;1986年,Townsend在其一篇名为“上市后药品的研究与发展”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这一概念,并指出这一新兴领域的必要性;1989年,Fan. Eimeren和Horrisberger主编了《药物治疗的社会经济评价》(Socioeconomic Evaluation of Drug Therapy),在书中收集了系列欧美各国药物评价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方法学文章,并应用国际范例阐明了如何应用经济学方法,从社会和科学两个角度评价药物治疗的效益;同年,美国创刊了《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经济学方法论 说明:三个大的主题,侧重方法是比较优势。 一、科学是对现象规律性的系统解释 1、什么是现象的规律性 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必须是现实当中的可观测的事物,实际上有人就认为可观测性决定了科学的边界,当然,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边界就可以不断的拓宽。我们需要区分可观测性和现实性,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例如,偏好是现实之物,但却不可观测。据说,实验经济学可以显示人们的偏好。 我们需要能够区分理论虚构的概念和现实之物。例如,需求、供给等都是理论虚构。 规律实际上指的是事物间的稳定的关系,稳定的含义在于这种关系会重复,实际上,这是科学研究方法能够被接受的重要原因,这种方法要求世界观接受这样的思想,世界不仅有序而且稳定,只要能够找到这些决定性的作用力量,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物的运动和人的行为都具有相当的规律,困扰我们的只是由于特定的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作用机制的不同的表现而已。(重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例如建水电站,例如管理和经营。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财大周边麻辣烫红火的含义) 科学的方法论需要假设物的运动和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此,如果讨论经济学是否是一们科学,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行为是否有规律。 物体下落、报纸和钞票的命运。 找到现象的规律性仅仅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现象的规律性仍然需要解释。在科学哲学上,这一原则被认为是事实不能解释事实,现象的规律性仅仅是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借助理论来解释这种关系。或者说,现象的规律仅仅表明了所以然,理论则告诉我们之所以然。举了例子来看,物体的重量会随着海拔而改变,但是海拔不能解释物体重量的变化,解释这一规律的是引力理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海拔变化来推测物体重量的变化。(钟伟评价非典的方法) 规律的获得的基本方法:人们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华罗庚讲过的故事,一个人从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往外面掏球,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都是红的玻璃球,于是他开始猜想,这个袋子里所有的都是红玻璃球,结果后面发现了一个白的,他开始修正猜想,所有的都是玻璃球,后来又发现了金属的,于是又开始猜想,袋子里都是球。。。归纳猜想和验证就这样不断的进展下去。 ——常见的错误:不完全归纳: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故事。但是大胆运用“一叶落而知秋寒” ——发现因果的方法(运用T型图) 求同法:不同的场合下,只有一个不变的因素导致了相同的结果,此因素即为原因。 求异法:其他情况相同,唯一情况不同。例如,控制下的实验。 共变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现象发生一定量的变化,另一现象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剩余法:已知一个复合的被研究对象与另一个复合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又已知部分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剩下的因素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1846年,天文学家在观察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时发现,他的运行轨道和按照引力计算出来的轨道不同,在几个地方出现了偏离。其中几个方面的偏离都知道是已知的几个行星作用的结果,而一个方面的偏离原因不明,但是如果万有引力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在偏离的地方有一个行星,后来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个新的星星,海王星。 人们既可以通过观察和归纳来发现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数量分析方法来获得,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 (1)最小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 ①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 ②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产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不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量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而非健康结果变化。 (4)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 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他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4种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对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上,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药物经济学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的学科。 医用绷带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医用绷带的用途主要是包扎或固定,厂房一般以非灭菌医疗产品出售。购买医用绷带应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