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知识要点

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通称气液传质设备。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

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内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

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

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

(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

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

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

很低 较高 高

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

液体

适用物系

轻σσ<

(正系统)

轻σσ>

(负系统)

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

略不计)。

(5) 筛板塔内气液两相的非理想流动

① 空间上的反向流动(与主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液沫夹带与气泡夹带。 ② 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气体沿塔板的不均匀流动与液体沿塔板的不均匀流动。

(6)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液泛(夹带液泛与溢流液泛)、严重漏液、严重液沫夹带和气泡夹带。

(7)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用来检验塔的工艺设计是否合理,考核该塔正常操作的气液流量范围,了解塔的操作弹性,判断塔有无增产能力,减负荷能否正常操作等。

V (m 3/s )

L (m 3/s)

图10-2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图10-2所示的负荷性能图由以下几条线组成。 ① 液相负荷下限线

该线为一垂直线,对于平顶直堰,其位置可根据h ow =6mm 确定。若操作的液相负荷低于此下限时,表明液体流量过低,板上液体流动不能均匀分布,气液接触不良,易产生干吹、偏流等现象,导致塔板效率急剧下降。

② 液相负荷上限线

液量超过此上限,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过短,进入降液管内的气泡来不及与液相分离而被带入下层塔板,造成气相返混,使塔板效率下降,以致出现溢流液泛。此线可根据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实际平均停留时间不小于3~5s 来确定。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③ 漏液线

由不同流量下的漏液点组成,其位置漏液点气速确定。实际气相负荷应高于此线,否则将发生严重的漏液现象。

④ 过量液沫夹带线(气相负荷上限线)

该线通常以e V =0.1kg 液/kg 气为依据确定。若气液负荷点位于此线上方,表明液沫夹带现象严重,已不宜采用。

⑤ 溢流液泛线

若操作的气液负荷超过此线时,塔内将发生液泛现象,使塔不能正常操作。 对负荷性能图须了解以下概念。

① 适宜操作区:由五条线所包围的区域

② 操作点:操作时气相负荷V 与液相负荷L 在负荷性能图上的坐标点。 ③ 操作线:通过原点,斜率为V /L 的直线。

④ 塔的上下操作极限:操作线与负荷性能图上两条边界线的交点。 ⑤ 操作弹性:两极限的气相流量之比,即V max /V min 。

设计时应使操作点位于操作区的中央。若操作点紧靠某一条边界线,则负荷稍有波动时,塔的正常操作即被破坏,此时应调整塔的结构参数或改变气液负荷,使操作点居中。对图10-2所示的3个操作点,以B 为最佳。

(8) 全塔效率 E T =N T /N (10-8) 式中:N T ——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

N ——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板数。 精馏塔的全塔效率可用O'Conell 关联式估算,即

245.0)(49.0-=L T E αμ

(10-9)

式中:α——塔顶与塔底平均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

L μ——塔顶与塔底平均温度下的液相粘度,mPa?s 。

(9) 塔板类型

有泡罩塔板、浮阀塔板、筛孔塔板、舌形塔板、网孔塔板、垂直筛板、多降液管塔板等。 (10) 塔板的性能评价

塔板的性能评价指标有以下几方面:

① 生产能力大即单位塔截布气体和液体的通量大 ② 塔板效率高即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板数少

③ 压降低即气体通过的压降低,能耗低。对于精馏系统则可降低釜温,这对于热敏性物系的分离尤其重要。

④ 操作弹性大 当操作的气液负荷波动时仍能维持板效率的稳定 ⑤ 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廉 3. 填料塔

(1) 填料塔的特点:① 生产能力大;② 分离效率高;③ 压力降小,一般情况下,板式塔的每个理论级压降约在0.4~1.1MPa ,填料塔约为0.01~0.27 kPa ;④ 持液量小;⑤ 操作弹性大,填料塔的操作弹性决定于塔内件的设计,特别是液体分布器的设计,板式塔的操作弹性则受到塔板液泛、液沫夹带及降液管能力的限制。

(2) 填料的类型

① 散装填料 如拉西环填料、鲍尔环填料、球形填料、阶梯环填料、弧鞍填料、矩鞍填料、金属环矩鞍填料等。

② 规整填料 如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 (3) 填料的性能评价指标:① 压降 ② 通量 ③ 效率 (4) 填料的几何特性

① 比表面积 单位体积填料层的填料比表面积,m 2/m 3; ② 空隙率 空隙率越大,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 ③ 填料因子

a. 干填料因子3

/εα:填料未被液体润湿时的3

/εα,反映填料的几何特性。

b. 湿填料因子φ:填料被液体润湿时,填料表面覆盖了一层液膜,α和ε均发生相应的变化,它反映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

(4)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① /p Z ?~u 关系曲线

=0

l g p

?

图10-3 填料塔压降与空塔速度的关系

当无液体喷淋,即0L =时,干填料的/p Z ?~u 为直线,其斜率为1.8~2.0。

当有一定喷淋量时,/p Z ?~u 的关系变成折线,两个转折点将折线分为3个区。

a. 恒持液量区:下转折点A 以下的线段。该区的直线段与L =0线平行。在该区域,气速小,气体流动对液膜的曳力很小,液体流动不受气流的影响,填料表面上覆盖的液膜厚度基本不变,因而填料层的持液量不变。当气速超过A 点时,气体对液膜的曳力较大,对液膜流动产生阻滞作用,使液膜增厚,填料层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大,此现象称为拦液。开始发生拦液现象时的空塔气速称为载点气速,曲线上的转折点A ,称为载点。

b. 载液区:两转折点间的线段。若气速继续增大,到达图中B 点时,由于液体不能顺利向下流动,使填料层的持液量不断增大,填料层内几乎充满液体。气速增加很小便会引起压降的剧增,此现象称为液泛,开始发生液泛现象时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以u F 表示,曲线上的点B ,称为泛点。

c . 液泛区:上转折点B 以上的线段。该线段的斜率可达10以上。泛点以后,持液量的急骤增加使液相从分散相变为连续相,而气相则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在液体中鼓泡。因此,泛点又称转相点。

② /p Z ?~u F 的经验关联

对于各种乱堆填料,目前工程设计计算中广泛使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填料塔的泛点气速u F

与适宜气速u 下的压强降/p Z ?。通常(0.5~0.8)F u u =。

③ 填料塔内液体的喷淋量

为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润湿,必须保证液体喷淋密度大于某一极限值,该极限值称为最小喷淋密度。U min 通常用下式计算

U min =(L w )min α (10-11)

式中:(L w )min — 最小润湿速率,m 3/(m·h);α — 填料的比表面积,m 2/m 3。

最小润湿速率指在塔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通常,d p ≤75mm 的散装填料,(L w )min =0.08 m 3/(m·h);d p >75mm 的散装填料,(L w )min =0.12 m 3/(m·h)。

(5) 填料塔的内件

① 填料支承装置 注意该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钢度,能承受填料的质量,填料层的持液量以及操作中附加的压力等;具有大于填料层空隙率的开孔率,防止在此首先发生液泛进而导致整个

填料层的液泛;结构合理。

② 填料压紧装置 ③ 液体分布装置

④ 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 ⑤ 除沫器

(6) 填料塔的工艺设计计算 ① 填料层的有效高度 a. H =HTU×NTU b. H =N T (HETP) ② 塔径D

u

V D s

π4=

(10-12)

式中:u —操作气速。

③ 核算

工艺设计完成后要核算如下项目: a. 填料层的总压降

b. 喷淋密度是否大于最小喷淋密度

c. 塔径与填料尺寸之比应在8以下,以保证填料的润湿均匀。

d. 填料层有效高度H 与塔径D 之比大于某规定值要将填料分段,并增设液体再分布装置。

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参数中,属于板式塔结构参数的是( );属于操作参数的是( )。 (A) 板间距 (B) 孔数 (C) 孔速 (D) 板上清液层高度

2.以下3类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 (A) 筛孔塔板 (B) 泡罩塔板 (C) 浮阀塔板

3.设计筛板塔时,若改变某一结构参数,会引起负荷性能图的变化。下面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板间距降低,使雾沫夹带线上移 (B) 板间距降低,使液泛线下移

(C) 塔径增大,使液泛线下移 (D) 降液管面积增加,使雾沫夹带线下移 4.O'Connel 关联式中粘度与相对挥发度的计算以( )温度为准。D (A) 塔顶温度 (B) 塔釜温度 (C) 原料温度 (D) 塔顶与塔底的算术平均温度

5.塔板上设置入口安定区的目的是( ),设置出口安定区的目的是( )。AC (A) 防止气体进入降液管 (B) 避免严重的液沫夹带 (C) 防止越堰液体的气体夹带量过大 (D) 避免板上液流不均匀 6.以下属于散装填料的有( ),属于规整填料的有( )。 (A) 格栅填料 (B) 鲍尔环填料 (C) 矩鞍填料 (D) 波纹填料 (E) 弧鞍填料 (F) 阶梯环填料 7.填料的静持液量与( )有关,动持液量与( )有关。

(A) 填料特性 (B)液体特性 (C) 气相负荷 (D)液相负荷

8.对于填料塔的附属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支承板的自由截面积必须大于填料层的自由截面积 (B) 液体再分布器可改善壁流效应造成的液体不均匀分布 (C) 除沫器是用来除去由填料层顶部逸出的气体中的液滴 (D) 液泛不可能首先发生于支承板

9. 用填料吸收塔分离某气体混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液两相流动参数相同,填料因子增大,液泛气速减小

(B) 气液两相流动参数相同,填料因子减小,液泛气速减小 (C) 填料因子相同,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增大,液泛气速减小 (D) 填料因子相同,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减小,液泛气速减小 1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等板高度是指分离效果相当于1m 填料的塔板数 (B) 填料塔操作时出现液泛对传质无影响 (C) 填料层内气体的流动一般处于层流状态

(D) 液泛条件下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降只取决于填料种类和物系性质

二、填空题

1.板式塔是______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是__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____连续相。

2. 从塔板的水力学性能的角度来看,引起塔板效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3. 在传质设备中,塔板上的气液两相之间可能的接触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板式塔操作的转相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对筛板塔进行流体力学校核计算时,如发现单板压降偏大,则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 等结构参数(任举一种)的方法,使之减小。

5. 在设计或研制新型气液传质设备时,要求设备具有 、 、 。

6. 对给定的分离任务,板式塔设计得不好会导致液泛。请从设计角度指出可能导致液泛的两个原因: 。

7.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塔,液体自塔____部进入,在填料表面呈______状流下。 8. 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评价填料性能的优劣。

9. 液体在填料塔中流下时,造成较大尺度上的分布不均匀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填料操作压降线(/~p z u )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即____、____和____。填料塔操作时应控制在____区域。此时,连续相是_______,分散相是_______。

基础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B ;CD 2. C ;A 3.D 4.D 5.A ;C 6. BCEF ;AD

7. AB ;ABCD 8.D

9.AC 10.D

二、填空题

1. 逐级;微分或连续

2. 过量雾沫夹带,严重漏液,气、液流分布不均匀

3. 鼓泡;泡沫;喷射;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

4. 增大开孔率(开孔区面积)等

5. 传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宽、塔板压降小、结构简单(以上答案中任选三个)]

6. 板间距过小,开孔率过小,堰高太低,降液管面积或溢流堰长度太小中任写两个

7. 上;膜

8. 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的几何形状

9. 初始分布不均匀;填料层内液流的不均匀性

10. 恒持液量区;载液区;液泛区;载液区。气体;液体

1998--何谓气液传质板式塔操作中的转相点

指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

1999-2002-综合评价塔板优劣的标准有哪些

通过能力大;塔板效率高;塔板压降小;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成本低

2001-2005-筛板塔的气液接触状态有哪三种,各有何特点

鼓泡接触状态:气量低,气泡数量少,液层清晰;

泡沫接触状态:气量大,液体大部分以叶膜形式存在于气泡之间,但仍为连续相;

喷射接触状态:气量很大,液体以液滴形式存在,气相为连续相

2002-2007-何谓等板高度HETP

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层高度

2003-2004-2005-2007-何谓载点,泛点?

填料塔内随着气速逐渐由小到大,气液两相流动的交互影响开始变得比较显著时的操作状态为载点;气速进一步增大至出现压降陡增的转折点即为泛点

2004-2006-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

1998--何谓气液传质板式塔操作中的转相点

1999-2002-综合评价塔板优劣的标准有哪些

2001-2005-筛板塔的气液接触状态有哪三种,各有何特点

2002-2007-何谓等板高度HETP

2003-2004-2005-2007-何谓载点,泛点?

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

2004-2006-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

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

2006--填料塔和板式塔各用于什么场合

填料塔操作范围小,宜处理不易聚合的清洁物料,不易中间换热,处理量较小,造价便宜,较易处理易起泡、腐蚀性、热敏性物料,能适应真空操作;

板式塔适合要求操作范围大,易聚合或含固体悬浮物,处理量达,设计要求比较准确的场合2007—为什么实际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会大于1

实际塔板上液体并不是完全混合的,而理论塔板的定义是以液体完全返混为基础的。2007—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实际意义有何不同

前者考虑了夜沫夹带对板效率的影响,可用表观操作线进行问题的图解求算,而后者没有。2009—气液传质设备中常用的三种除沫器

折板除沫器、丝网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

1-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对传质过程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是什么? 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总体上气液逆流,提供最大推动力 总体两相逆流,每块板上均匀错流 2-板式塔内有哪些主要的非理想流动?

空间上的反向流动:液沫夹带、气泡夹带;

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 3-夹带液泛和溢流液泛有何区别 前者是过量液沫夹带引起的

后者是由溢流管降液能力的限制造成的

4-筛板塔负荷性能图受哪几个条件约束?何谓操作弹性? 过量液沫夹带,漏液,溢流液泛,液量下限,液量上限 操作弹性是指上、下操作极限的气体流量之比

5-什么系统喷射状态操作有利?什么系统泡沫状态操作有利?

用X 表示重组分摩尔分率,且重组分从气相传至液相时,喷射状态对负系统有利,泡沫状态对正系统有利

6-填料的主要特性可用哪些特征数字来表示?有哪些常用填料? 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的几何形状

拉西环,鲍尔环,弧鞍形填料,矩鞍形填料,阶梯形填料,网体填料 7-为什么即使塔内各板效率相等,十一章萃取

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板效率?

因为两者定义基准不同,全塔效率以所需理论板数为基准定义的,而板效率是以单板理论增浓度为基准定义的。

1998-什么是萃取塔设备的特性速度

萃取塔的特性速度是由物性及液滴尺寸决定的常数,与操作条件即空塔速度无关

2

C D

k )1(u )1(u u φφφ-+

-=

1998-2001-2006-2009-何谓选择性系数?

β=(yA/yB )/(xA/xB) β=1时不可用萃取方法分离;

β=无穷大时,组分B ,S 为完全不互溶物系(B 不溶于溶剂S 中)

1999—当两相流量比相差很大且所选用的设备可能产生严重的轴向混合时,应将哪一相作为分散相,为什么?

应将流量小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原因:为减小轴向混合的影响

2000--液夜传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有哪些?与设备尺寸有何关系? ①两相极限通过能力;

②设备的传质速率(传质系数Kya 或HETP )

前者决定了设备的直径,后者决定了塔高

化工原理_第10章_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知识要点 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通称气液传质设备。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 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 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 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 (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 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 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 很低 较高 高 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 液体 适用物系 重 轻σσ< (正系统) 重 轻σσ> (负系统) 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略

化工原理第10章

第10章习题解答 1 在操作条件下,以纯净的氯苯为萃取剂,在单级接触萃取器中,萃取含丙酮的水溶液。丙酮-水-氯苯三元混合液的平衡数据见本题附表。试求: ⑴在直角三角形坐标系下,绘制此三元体系的相图,其中应包括溶解度曲线、联接线和辅助曲线; ⑵若近似地将前五组数据中B与S视为不互溶,试在X-Y直角坐标图上标绘分配曲线; ⑶若丙酮水溶液质量比分数为0.4,并且m B/m S=2.0,在X-Y直角坐标图上求丙酮在萃余相中的浓度; ⑷求当水层中丙酮浓度为45%(质量%,下同)时,水与氯苯的组成以及与该水层成平衡时的氯苯层的组成; ⑸由0.12kg氯苯和0.08kg水所构成的混合液中,尚需加入多少kg丙酮即可成为三元均相混合液; ⑹预处理含丙酮35%的原料液800kg,并要求达到萃取平衡时,萃取相中丙酮浓度为30%,试确定萃取剂(氯苯)的用量; ⑺求条件⑹下的萃取相和萃余相的量,并计算萃余相中丙酮的组成; ⑻若将条件⑹时的萃取相中的溶剂全部回收,求可得萃取液的量及组成。 解:⑴依平衡数据绘出溶解度曲线如附图1-1所示,图中各点代号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注于附表1-1中。联结互成平衡的两液层组成点得E1R1、E2R2、E2R2……等平衡联结线。 由E1、E2、E3……各点作平行于AB边的直线,再由R1、R2、R3……各点作平行于AS边的

直线,两组线分别相交于点G、H、I、J、K,连接P、G、H、I、J、K即得辅助曲线。 ⑵将前五组数据转换为质量比浓度,其结果列于附表1-2中,并在X-Y直角坐标图上标绘分配曲线,如图1-2。 附表1-2 ⑶由X F=0.4,在图1-2上,自点X F作斜率为-m B/m S=-2.0的直线与分配曲线相交于点T,点T的横坐标即为丙酮在萃余相中的浓度X R=0.25。 图1-1 图1-2 ⑷水层中各组分的浓度 由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3,在AB边上确定组分A的浓度为45%的点F,由点F绘直线FW平行于三角形底边BS,则FW线上各点表示A的组成均为45%。FW与溶解度曲线左侧的交点R,即代表水层中含A为45%的组成点,由图可读得点R组成为(质量%): x A=45%x B=52.8%x S=2.2%

化工原理蒸馏—答案

蒸馏 一. 填空题 1.蒸馏是分离 __均相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_挥发度差异_____。 2.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相同______,但气相组成____大于____液相组成。 3.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________液相泡点温度。3.大于 4. 在精馏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塔顶温度_________,塔釜温度_______,对分离过程___________。 4. 下降 升高 升高 不利 5. 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的挥发度对________的挥发度的比值,a=1表示_______。 5.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 不能用蒸馏方法分离 6. 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____________,且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 6.互呈平衡 液相组成均匀一致 7. 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α=3,对第n ,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 n =0.3,则y n-1 =_________________。 7. 0.794 8. 某精馏塔的温度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 +0.24,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是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R=3 96.0=D x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 10. 在总压为103.3kPa 温度为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分别为0A p =155.7kPa 0B p =63.3 kPa ,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 =_________,气相组成为y=______________,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_。 10. 411.0=x 632.0=y α=2.46 11. 精馏塔有____________进料热状态,其中__________进料q 值最大,进料温度F t ____泡点b t 。11. 五种 冷液体 小于 12. 在操作的精馏塔中,测得相邻两塔板的两相四个组成为0.62,0.70,0.75,0.82.则n y =_________,n x =________,1+n y =_________,1+n x =_______. 12. 82.0=n y 70.0=n x 75.01=+n y 62.01=+n x 13. 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态, q x ,q y 与F x 的进料关系为 (1)冷液进料,q x _________F x , q y ___________F x (2)饱和液体进料,q x _________F x , q y __________F x (3)气液混合物进料, q x _________F x , q y ___________F x (4)饱和蒸汽进料,q x _________F x , q y __________F x (5)过热蒸汽进料, q x _________F x , q y ___________F x 13. (1)> > (2)= > (3)< > (4)< = (5)< <

化工原理第十章-液-液萃取和液-固浸取

第十章 液-液萃取和液-固浸取 1. 25℃时醋酸(A )–庚醇-3(B )–水(S )的平衡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 习题1附表1 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分数/%) 试求:(1)在直角三角形相图上绘出溶解度曲线及辅助曲线,在直角坐标图上绘出分配曲线。(2)确定由200 kg 醋酸、200 kg 庚醇-3和400 kg 水组成的混合液的物系点位置。混合液经充分混合并静置分层后,确定两共轭相的组成和质量。(3)上述两液层的分配系数A k 及选择性系数β。(4)从上述混合液中蒸出多少千克水才能成为均相溶液? 解:(1)溶解度曲线如附图1中曲线SEPHRJ 所示。辅助曲线如附图1曲线SNP 所示。分配曲线如附图2 所示。 (2)和点醋酸的质量分率为 25.0400 200200200 A =++= x 水的质量分率为 50.0400 200200400 S =++=x 由此可确定和点M 的位置,如附图1所示。由辅助曲线通过试差作图可确定M 点的差点R 和E 。由杠杆规则可得 kg 260kg 80040 13 4013=?==M R ()kg 540kg 260800=-=-=R M E

由附图1可查得E 相的组成为 A S B 0.28, 0.71,0.01y y y === R 相的组成为 A S B 0.20, 0.06,0.74x x x === (3)分配系数 A A A 0.28 1.40.20y k x === B B B 0.010.01350.74 y k x = == 选择性系数 7.1030135 .04.1B A === k k β (4)随水分的蒸发,和点M 将沿直线SM 移动,当M 点到达H 点时,物系分层消失,即变为均相物系。由杠杆规则可得 kg 5.494kg 80055 34 5534=?== M H 需蒸发的水分量为 ()kg 5.305kg 5.494800=-=-H M 2. 在单级萃取装置中,以纯水为溶剂从含醋酸质量分数为30%的醋酸–庚醇-3混合液中提取醋酸。已知原料液的处理量为1 000 kg/h ,要求萃余相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0%。试(1)水的用量;(2)萃余相的量及醋酸的萃取率。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习题1。 解:(1)物系的溶解度曲线及辅助曲线如附图所示。 由原料组成x F =0.3可确定原料的相点F ,由萃余相的组成x A =0.1可确定萃余相的相点R 。借助辅助曲线,由R 可确定萃取相的相点E 。联结RE 、FS ,则其交点M 即为萃取操作的物系点。由杠杆规则可得 习题1 附图1 习题1 附图2

化工原理下册 习题 及章节总结 (陈敏恒版)

第八章课堂练习: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 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 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 不变,相平衡常数m 减小 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两相扩散控制 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 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 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 m /kx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G 、Ky 、Kx 、T 可按常量处理 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 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A.不变 B.不确定 C.减小 D.增大 吸收小结: 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 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E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单位一致;m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 3、E、H、m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 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图上的画法 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 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 8、最小液气比(L/G)min、适宜液气比的计算 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 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

第十一节气液传质设备

第一节板式塔 一、板式塔的主要类型与结构 1、概述 板式塔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气液传质设备,它由一个通常呈圆柱形的壳体及其中按一定间距水平设置的若干塔板所组成。如图11-1所示,板式塔正常工作时,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过各层塔板后由塔底排出;气体在压差推动下,经均布在塔板上的开孔由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后由塔顶排出,在每块塔板上皆贮有一定的液体,气体穿过板上液层时,两相接触进行传质。 为有效地实现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板式塔应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 ①在每块塔板上气液两相必须保持密切而充分的接触,为传质过程提供足够大而且不断更新的相际接触表面,减小传质阻力; ②在塔内应尽量使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由吸收章可知,当气液两相进、出塔设备的浓度一定时,两相逆流接触时的平均传质推动力最大。在板式塔内,各块塔板正是按两相逆流的原则组合起来的。但是,在每块塔板上,由于气液两相的剧烈搅动,是不可能达到充分的逆流流动的。为获得尽可能大的传质推动力,目前在塔板设计中只能采用错流流动的方式,即液体横向流过塔板,而气体垂直穿过液层。 由此可见,除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之外,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是,在塔内造成一个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即在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而在每一块塔板上两相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板式塔的类型 按照塔内气液流动的方式,可将塔板分为错流塔板与逆流塔板两类。 ①错流塔板 塔内气液两相成错流流动,即流体横向流过塔板,而气体垂直穿过液层,但对整个塔来说,两相基本上成逆流流动。错流塔板降液管的设置方式及堰高可以控制板上液体流径与液层厚度,以期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降液管占去一部分塔板面积,影响塔的生产能力;而且,流体横过塔板时要克服各种阻力,因而使板上液层出现位差,此位差称之为液面落差。液面落差大时,能引起板上气体分布

化工原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流体流动 质点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 却要大得多。 连续性假定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拉格朗日法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欧拉法在固定空间位置上观察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如空间各点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即直接描述各有关运动参数在空间各点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定态流动流场中各点流体的速度u 、压强p不随时间而变化。 轨线与流线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连线,是拉格朗日法考察的结果。流线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在速度方向上的连线,是欧拉法考察的结果。系统与控制体系统是采用拉格朗日法考察流体的。控制体是采用欧拉法考察流体的。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理想流体粘度为零,而实际流体粘度不为零。粘性的物理本质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通常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 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总势能流体的压强能与位能之和。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流体的密度是否与压强有关。有关的称为可压缩流体,无关的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的位能、压强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平均流速流体的平均流速是以体积流量相同为原则的。 动能校正因子实际动能之平均值与平均速度之动能的比值。 均匀分布同一横截面上流体速度相同。 均匀流段各流线都是平行的直线并与截面垂直,在定态流动条件下该截面上

的流体没有加速度, 故沿该截面势能分布应服从静力学原理。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体速度u、压强p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稳定性与定态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反应。定态性是指有关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边界层流动流体受固体壁面阻滞而造成速度梯度的区域。 边界层分离现象在逆压强梯度下,因外层流体的动量来不及传给边界层,而形成边界层脱体的现象。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雷诺数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量纲分析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 ①经初步实验列出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 ②无量纲化减少变量数并规划实验; ③通过实验数据回归确定参数及变量适用围,确定函数形式。 摩擦系数 层流区,λ与Re成反比,λ与相对粗糙度无关; 一般湍流区,λ随Re增加而递减,同时λ随相对粗糙度增大而增大; 充分湍流区,λ与Re无关,λ随相对粗糙度增大而增大。 完全湍流粗糙管当壁面凸出物低于层流层厚度,体现不出粗糙度过对阻力 损失的影响时,称为水力光滑管。Re很大,λ与Re无关的区域,称为完全湍流粗糙管。同一根实际管子在不同的Re下,既可以是水力光滑管,又可以是完全湍流粗糙管。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把局部阻力损失看作相当于某个长度的直管,该长度即为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毕托管特点毕托管测量的是流速,通过换算才能获得流量。 驻点压强在驻点处,动能转化成压强(称为动压强),所以驻点压强是静压强与动压强之和。 孔板流量计的特点恒截面,变压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阻力损失较大。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流速,恒压差,变截面。 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塑性:只有当施加的剪应力大于屈服应力之后流体才开始流动。

化工原理_第10章_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知识要点 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通称气液传质设备。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 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 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 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 (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 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 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 很低 较高 高 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 液体 适用物系 重 轻σσ< (正系统) 重 轻σσ> (负系统) 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略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蒸馏练习 下册 第一章蒸馏 概念 1、精馏原理 2、简捷法 3、漏液 4、板式塔与填料塔 公式 全塔物料衡算【例1-4】、 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q 线方程、 相平衡方程、 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版位置(完整手算过程) 进料热状况对汽液相流量的影响 2.连续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产品摩尔流量分别为D 和W ,则精馏段液气比总是小于1,提馏段液气比总是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不正确;因为,D=W=0,此时是液汽比的极限值,即 1==''V L V L 4.简述有哪几种特殊精馏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对于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可通过加入第三组分作为挟带剂,形成新的恒沸体系,使原溶液易于分离。对于相对挥发度很小的物系,可加入第三组分作为萃取剂,以显著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使其易于分离。 5.恒沸精馏原理 6.试画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并标明各条极限负荷曲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指出塔板适宜的操作区在哪个区域是适宜操作区。(5分) 1.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1分) 2.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1分) 3.液相流量下限线(1分) 4.液相流量上限线(1分) 5.液泛线(1分) 最适宜的区域为五条线相交的区域内。 7.进料热状况参数

8、平衡蒸馏原理 9、液泛的定义及其预防措施 10、简述简捷法求解理论板层数的主要步骤。 11、什么是理想物系? 四 计算题 1、用一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溶液(α=2.5),进料为气液混合物,气相占50%(摩尔分率,下同),进料混合物中苯占0.60,现要求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分别为0.95和0.05,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顶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回流,未冷凝的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器后作为产品,试求:塔顶塔底产品分别为进料量的多少倍?(2)塔顶第一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多少? 2、某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精馏段:263.0723.01+=+n n x y 提馏段:0187.025.11-=+n n x y 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3、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和甲苯二元混合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00kg/h ,组成为含苯0.3(质量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88%,要求塔釜含苯不高于0.05,求馏出液及釜残液的摩尔流量及摩尔组成。(苯的相对分子量为78 ,甲苯92) 解:336.0927.0783.0783 .0=+= F x 0584.092 95 .07805.07805.0=+= w x 3 .87)336.01(92336.078=-?+?=+=FB B FA A F x M x M M h kmol F /3.573 .875000 == (5分) 3.57==+F W D (1)

谭天恩版化工原理第十章蒸馏复习题

谭天恩版化工原理第十章蒸馏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蒸馏是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 分的,分离的条件是。 答案:均,挥发性差异,造成气液两相系统(每空1分,共3分) 2.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 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答案: 相等,大于,杠相液体混合物杆规则(每空1分,共3分) 3.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答案:大于(每空1分) 4.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 比,若α=1表示。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对角线。 答案:易挥发组分,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远离(每空1分,共4分) 5.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 起来而实现操作的。而是精馏与普通精馏的本质区别。 答案:多次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回流(每空1分,共3分) 6.精馏塔的作用是。 答案: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2分) 7.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 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________,其作用是。 答案:精馏段(1分)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2分)提馏段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2分)(共6分) 8.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状态,即两相相等,____互成平衡。 答案: 平衡温度组成(每空1分,共3分)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 (2)。 答案: 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塔底压力高于塔顶(每空2分,共4分)

10. 精馏过程回流比R 的定义式为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 ;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答案:R= D L ∞ 全回流 R min (每空1分,共4分) 11. 精馏塔有 进料热状况,其中以 进料q 值最大,进料温度____泡点温度。 答案: 五种 冷液体 小于(每空1分,共3分) 12.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____,馏出液流 量等于 ,操作线方程为 。 答案: ∞ 零 y n+1=x n (每空1分,共3分) 13. 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 1,x 1及y 2,x 2;则它们的大小 顺序为 最大, 第二, 第三,而 最小。 答案: y 1 y 2 x 1 x 2 (每空1分,共4分) 14. 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况,x q 、y q 与x F 的关系为 (1)冷液进料:x q x F ,y q x F ; (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 ,y q x F ; (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 ,y q x F f ; (4)饱和蒸汽进料:x q x F ,y q x F ; (5)过热蒸汽进料:x q x F ,y q x F ; 答案:大于 大于(1分)等于 大于(1分)小于 大于(1分)小于 等于(1分)小于 小于(1分)(共5分) 15. 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 ,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 V L ( ),馏出液组成x D ( ),釜残液组成x W ( ).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 减小 答案: A A D 二. 选择题(每空1分,共3分) 1.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 T ( ),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 /( )。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不确定 答案: A C (每空1分,共2分) 2. 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L '( )L ,V '( )V 。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确定

化工原理(各章节考试重点题与答案)汇总

第1章流体流动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密度、压强、绝压、表压、真空度的有关概念、有关表达式和计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式。 3、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量和流速,掌握稳定流和不稳定流概念。 4、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有关应用、计算。 5、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有关应用、计算。 6、掌握雷诺实验原理、雷诺数概念及计算、流体三种流态判断。 7、掌握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掌握简单管路计算,了解复杂管路计算方法。 8、了解测速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 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_mmHg。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 103Pa. 2.在静止的同一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和为常数。 3.法定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cgs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流体呈__________流动时。 5.开口U管压差计是基于__________原理的测压装置,它可以测量管流中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________倍。摩擦系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只随_____________加大而_____________。 7.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是_____________函数,若流动在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是_____________函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 8.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___________。邻近管壁处存在_____________层,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__________ 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_________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蒸馏

1.在t-x-y 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 ,但气相组成 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 来确定。 2.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 液相泡点温度。 3.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 的挥发度对 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 。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 图中的平衡曲线愈 对角线。 4. 例:在常压下对苯与甲苯二元理想溶液分别进行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若原料液中苯的浓度为0.5(摩尔分率)。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47。试求: 1)用平衡蒸馏方法分离,当汽化率为 0.4时,釜液与馏出液的组成 2)用简单蒸馏方法分离,使釜液浓度与平衡蒸馏相同,所得馏出物中苯的平均组成。 在相同的原料液浓度及相同釜液的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到的馏出液浓度高于平衡蒸馏,而平衡蒸馏的优点是连续操作,但其分离效果不如间歇操作的简单蒸馏。 5.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含苯0.46(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和液。已知原料液的泡点为92.5℃,苯的汽化热为390KJ/kg ,甲苯的汽化热为361KJ/kg 。求以下各种情况下的q 值:(1)进料温度为20℃的冷液体;(2)饱和液体进料;(3)饱和蒸气进料。 6.例: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入冷凝器的蒸气量为850kmol/h ,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kmol/h ,试求: 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h 的馏出液?多少kmol/h 的釜液?180 608.6 2、回流比R 为多少? 3.72 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7. 20分)采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分离某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进料量为200kmol/h ,进料中易挥发组分浓度0.4,汽液混合物进料,汽液量的摩尔比为1:1,该塔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要求塔顶产品浓度为0.95,塔釜产品浓度为0.05(以上皆为摩尔分率),634.0,411.0==y x ??????--+-=F F x x x x W F 11ln ln 11ln 22ααx x x x y 47.1147.2)1(1+=-+=αα11---=q x x q q y F 2 Wx Fx y D F -=2Wx Fx y D F -=788.0172.395.0172.372.3111=+++=+++=+n n D n n x x R x x R R y 201.0788.0172.395.0172.372.3111+=+++=+++=+n n D n n x x R x x R R y

化工原理所有章节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化工原理所有章节试题 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填空题: 1.(2分)悬浮液属液态非均相物系,其中分散内相是指_____________;分散外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固体微粒,包围在微粒周围的液体 2.(3分)悬浮在静止流体中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作自由沿降时,会受到_____________三个力的作用。当此三个力的______________时,微粒即作匀速沉降运动。此时微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称为____________ 。 ***答案*** 重力、阻力、浮力代数和为零沉降速度 3.(2分)自由沉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沉降过程颗粒互不干扰的沉降 4.(2分)当微粒在介质中作自由沉降时,若粒子沉降的Rep相同时,球形度越大的微粒,介质阻力系数越________ 。球形粒子的球形度为_________ 。 ***答案*** 小 1 5.(2分)沉降操作是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微粒,在 _________力或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沿受力方向发生运动而___________ ,从而与流体分离的过程。 ***答案*** 重离心沉积

6.(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答案*** 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 24/ Rep 7.(2分)降尘宝做成多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增大沉降面积,提高生产能力。 8.(3分)气体的净制按操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旋风分离器属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离心沉降 9.(2分)过滤是一种分离悬浮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 ***答案*** 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微粒 10.(2分)过滤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将随操作的进行而逐渐__________ 。 ***答案***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滤液体积变慢 11.(2分)悬浮液中加入助滤剂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滤饼中形成骨架,使滤渣疏松,孔隙率加大,滤液得以畅流

汽液传质设备.

第九章汽液传质设备 本章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的内容 板式塔内气液流动方式;板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非理想流动;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板式塔塔高和塔径的计算;填料塔内流体力学特性;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泛点气速的计算;填料塔塔径的计算。 2.理解的内容 板式塔的主要类型与结构特点,板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状况;筛板塔溢流装置的设计及踏板板面布置;筛板塔塔板校核;筛板塔负荷性能图的绘制及其作用;填料塔的结构;填料及其特性。 3.了解的内容 气液传质设备类型与基本要求;填料塔的附件;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 * * * * * * * * * * * §9.1 气液传质设备类型与基本要求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气液传质设备的性能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表示: 1.塔设备的生产能力或通过能力:指单位时间单位塔截面积上的处理量或气液流量。

化工原理汽液传质设备考试题目.doc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成绩查询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 1. 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_______液泛速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2. 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_______。 A:比表面积和空隙率 B:机械强度 C:对气体阻力要小 D:几何尺寸 3. 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_______。 A:填料吸收塔 B:板式吸收塔 C:喷淋吸收塔 D:其他传质设备 4. 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四种接触状态,从减小雾沫夹带考虑,大多数塔操作控制在_______下操作。 A:鼓泡接触状态 B:蜂窝接触状态 C:泡沫接触状态 D:喷射接触状态 5.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_______。 A:筛板塔 B:浮阀塔 C:泡罩塔 D:基本相当 6.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造价最便宜的是_______。 A:筛板塔 B:浮阀塔 C:泡罩塔 D:基本相当 7.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单板压力降最小的是_______。 A:筛板塔 B:浮阀塔 C:泡罩塔 D:基本相当 8. 板式塔塔板的漏液与_______无关。 A:空塔气速 B:液体流量 C:板间距 D:板上液面落差塔 9. _______对板式塔塔板的液沫夹带量影响不大。 A:板上液面落差塔 B:空塔气速

C:液体流量 D:板间距 10. 板式塔塔板的液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空塔气速;②液体流量;③溢流堰的堰高;④板间距 A:①、②对 B:②、③对 C:①、②、③对 D:①、②、③、④对 11.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 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 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 D: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 12. 指出下列_______参数不属于筛板精馏塔的塔板参数。 A:HT(板间距) B:Af(降液管面积) C:u0(孔速) D:hw(堰高) 1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HT减小,雾沫夹带线下移; B:HT减小,雾沫夹带线上移; C:Af下降,液相上限线左移; D:Af下降,液泛线左下移; 14. 下列哪些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 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 B:上升气速过大造成过量雾沫夹带 C: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液泛 D: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 15. 当气体量一定时,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

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 1. 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_______液泛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 2. 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_______。 A:比表面积和空隙率B:机械强度C:对气体阻力要小D:几何尺寸 3. 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_______。 A:填料吸收塔B:板式吸收塔C:喷淋吸收塔D:其他传质设备 4. 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四种接触状态,从减小雾沫夹带考虑,大多数塔操作控制在_______下操作。 A:鼓泡接触状态B:蜂窝接触状态C:泡沫接触状态D:喷射接触状态 5.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_______。 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D:基本相当 6.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造价最便宜的是_______。 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D:基本相当 7. 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相比较,单板压力降最小的是_______。 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D:基本相当 8. 板式塔塔板的漏液与_______无关。 A:空塔气速B:液体流量C:板间距D:板上液面落差塔 9. _______对板式塔塔板的液沫夹带量影响不大。 A:板上液面落差塔B:空塔气速C:液体流量D:板间距 10. 板式塔塔板的液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空塔气速;②液体流量;③溢流堰的堰高; ④板间距 A:①、②对B:②、③对C:①、②、③对D:①、②、③、④对 11.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D: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 12. 指出下列_______参数不属于筛板精馏塔的塔板参数。 A:HT(板间距)B:Af(降液管面积)C:u0(孔速)D:hw(堰高) 1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HT减小,雾沫夹带线下移;B:HT减小,雾沫夹带线上移; C:Af下降,液相上限线左移;D:Af下降,液泛线左下移; 14. 下列哪些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 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B:上升气速过大造成过量雾沫夹带 C: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液泛D: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 15. 当气体量一定时,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 A:液体量过大引起漏液;B:液体量过大引起气泡夹带; C:液体量过大引起雾沫夹带;D:液体量过大引起液泛; 16. 下列塔板类型属于喷射型塔板的为_______。 A:浮阀塔板B:筛板塔板C:泡罩塔板D:垂直筛板塔板 17. 下列操作状况属于非正常操作的是_______。 A:非均匀流动B:雾沫夹带C:液泛D:气泡夹带 18. 反映全塔平均传质效果的是_______。

化工原理第十章 液-液萃取和液-固浸取电子教案

化工原理第十章液-液萃取和液-固浸取

第十章液-液萃取和液-固浸取 1. 25℃时醋酸(A)–庚醇-3(B)–水(S)的平衡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 习题1附表1 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分数/%) 习题1附表2 联结线数据(醋酸的质量分数%) 试求:(1)在直角三角形相图上绘出溶解度曲线及辅助曲线,在直角坐标图上绘出分配曲线。(2)确定由200 kg醋酸、200 kg庚醇-3和400 kg水组成的混合液的物系点位置。混合液经充分混合并静置分层后,确定两共轭相的组成和 k及选择性系数 。(4)从上述混合液中蒸质量。(3)上述两液层的分配系数 A 出多少千克水才能成为均相溶液? 解:(1)溶解度曲线如附图1中曲线SEPHRJ所示。辅助曲线如附图1曲线SNP所示。分配曲线如附图2 所示。 (2)和点醋酸的质量分率为

25 .0 400 200 200 200 A = + + = x 水的质量分率为 50 .0 400 200 200 400 S = + + = x 由此可确定和点M的位置,如附图1所示。由辅助曲线通过试差作图可确定M 点的差点R和E。由杠杆规则可得 kg 260 kg 800 40 13 40 13 = ? = =M R ()kg 540 kg 260 800= - = - =R M E 由附图1可查得E相的组成为 A S B 0.28,0.71,0.01 y y y === R相的组成为 A S B 0.20,0.06,0.74 x x x === (3)分配系数 A A A 0.28 1.4 0.20 y k x === B B B 0.01 0.0135 0.74 y k x === 习题1 附图1 习题1 附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