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相互接触和融合,这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使我国古代人民通过商业往来与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的人民进行了交流,这是我国早期在国际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突出例证。印度佛教的传入,唐朝鉴真高僧的东渡,明朝郑和下西洋,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以及历经数百年的西学东渐包括了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在我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跨文化交际存在已久的例子)

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 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对跨文化交际的部同理解:

曾经提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但是,对于什么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一种看法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Marshall Singer认为首先,每个人都属于一些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其次,即使在同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是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讨论。这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也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避免大而无当的比较。但是,实际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稍微做调查,就会发现尽管作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比较往往有许多弊病,人们仍然需要这项工作。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书目中有大量的书籍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对比研究出发的。

在作文化比较时,似乎可以大到东西对比,小到两个人之间的对比。中间还有种族,民族,国家,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等层次。我们研究跨文化交际究竟应该从何处入手呢?这牵扯到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化通常不是指的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笔者以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以关注。

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是合乎逻辑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印度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各国的移民。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文化和信仰。

就跨文化交际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而言,1970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

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学会下面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语言传播学会确定1970年年会的主题为跨文化交际与跨国交际。此后,各大学传播学系,教育系纷纷设立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课程。

在70年代,美国又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David Hoopes主编的一套宣读,Larry Samovar 与Richard Porter 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宣读》(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以及John Condon 与Fathi Yousel 合著的《跨文化交际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大学中,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不限于传播学系,在心理学系,教育系,语言学系,社会学系,人类学系都有这方面的课程。

最重要的发现是过去几年这门课程在几个方面都有所发展。Barna 和jain 曾经估计,1978年有200所大学在开设这门课程。假如我们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美国大学中17.8%至少开设一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那么,目前大约有275所大学在开设此课。这就是说,在过去6

年中,这门课程增长了37.5%.被调查的大学还说明,在过去几年中,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增加了。这一势头还在继续,因为18.1%的学校表示他们不久将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事例)

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传播学,言语交际,新闻学,教育学,工商管理,社会福利,医护等。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最多的是讲课,其次是小组讨论,然后是个例分析,客座演讲,电影,小组报告,角色版样,实地调查,录像等等。

教学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1,文化差异及其对于交际的影响

2,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3,跨文化接触及场合

4,语言及文化,双语教育及翻译问题

5,特殊文化模式及其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6,非语言交际

7,内圈和外圈的形成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8,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

9,民族,种族和亚文化

10,主观文化理论

11,对不同种族,民族和国家的成见

12,融合理论。

关于跨文化交际学究竟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我么可以从有些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启发Richard Porter提出8个方面

态度(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民族中心主义,偏见,成见等),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观念,非语言表达。

几年过后,提出了新的观点

观点(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和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

Michael Argyle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问题或困难有6个方面

1,语言,包括礼貌用语

2,非语言交际

3,社会行为准则,包括赠送礼物等

4,家庭和同事的关系

5,做事的动力和动机

6,思想观念,包括受政治的影响产生的观念。

小结: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比较短,大致上只有三十多年。它在美国产生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美国在国际和国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关系密切。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的历史更短,影响也比美国小得多。在欧洲,跨文化交际学与语言学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是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家和一部分心理学家。

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的性质,它的理论主要是取之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正式由于它的多学科性质,它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第二部分:文化与交际)

文化的定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同时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学者们之所以提出数以百计的定义,首先是由于文化本身涵盖面广,其次,也是由于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我们可以把文化定义为“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形式,包括显型和影型,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产。它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先天所有。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为人们所不自觉。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动。文化有传承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影响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

交际

交际与传播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由于人们学科背景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术语。传播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可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传播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它形成于30-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大师大多是美国人。由于学者的科学背景和视角不同,他们对于传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传播的定义不下一百个。我们可以说传播是信息传受的行为和过程。传播按其性质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传播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有助,它可以使我们比较确切地找到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的环节。

语言交际(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不刻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例如,骆驼在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中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阿拉伯语种目前还留着几十个与骆驼有关的词。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爸爸是爸,妈妈也是爸,分别男女的办法只是在前面加‘大’或者‘细’(即小)。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哥哥叫哥哥,姐姐也叫哥哥,弟弟称为老弟,妹妹也称为老弟。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除湖南岳阳临湘一带,其他很多地方也存在,只是不那么系统。者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参与影响。

非语言交际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送各种信息。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送,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但,至少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说一个人沉默不语,并不是说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于眉眼,手势,身势所表达的意思就更多了。

我们不妨把有些定义做一些简单地介绍。Samovar 和Porter的定义是:‘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者受传播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定义着重指出:1,非语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例如,一个人渎职工作时伸懒腰打哈欠不能算作非语言交际,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在会议的时候做以上的动作,则是在做非语言交际。他企图向别人说会已经开的很长了。2,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例如由于汽车拥挤造成乘客与乘客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拥挤现象却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非语言交际。3,不论是哪一类非语言交际,都必须包括潜在的信息。

体态语(body language)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距,体触。非语言交际中还包括副语言(paralanguage),对时间,空间的利用。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

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在五个方面存在区别

1,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非语言交际行为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

2,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

3,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的时候中断。讲话一般总是时断时停的,因此,语言交际是非连续性的。而非语言交际与此不同,它是连续不断的。

4,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

5,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

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在从事语言交际时大难哦的左半球在进行工作,负责处理语言刺激,做信息分析和推断,而非语言刺激如空间,画面的是由大脑的右半球处理。

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及服饰

眼神

研究非语言交际的美国学者和教师发现黑人儿童与白人儿童在听教师讲话时眼神不同,黑人儿童常常眼睛望向下方或者其他地方,避免直接看着教师的眼睛,因为,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的教育,知道听话,讲话时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白人儿童从小受到的教育却正好相反,父母告诉他们,听人讲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是表示聚精会神地听,同时表示诚意,而眼睛看地或者其他地方是不诚实的表现。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人们认为讲话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的时候,下级往往下看表示尊敬。

对于女性,研究还表明‘我们对不喜欢与之谈话的人,瞧他的次数就会减少,因为看是一种表示喜爱的信号。当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注意时,看对方的次数就会增加’(欧美)

手势

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一定的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表示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可以为了表示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样的动作却表示不耐烦。

身势

总的来说,南欧,中欧,拉丁美洲地区的人们讲话时动作比较多,动作幅度也比价大;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少,幅度较小。中国,日本,朝鲜人也属于动作较少,幅度小的这一类。有人戏称意大利人若是上肢做了截肢手术,就会讲不出话来,可见臂膀动作对于他们十分重要。

对社会交往的一些补充:

告别:

来访的客人在结束访问以后都要向客人告别,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告别的方式和节奏不同。英美人在向主人告别时往往先要表示几次,最后才站起来。正式的告别比较短暂。在准备离开之前10-20分钟,客人就开始告别的题目,例如可以说:I guess we must be going soon. Our babysitter expects us to be back by ten – thirty. (我们很快得走了,我们家看小孩的人希望我们十点半能回家。)过几分钟以后,再说: It’s getting late. We must run soon.再过几分钟,客人站起来说,我们必须要走了

恭维与谦虚

以往在讨论中西文化时常常举例说明西方人如何愿意接受恭维,而中国人如何拒绝恭维。事实上,无论在我国文化或者是西方文化中,谦虚都是一种美德。妄自尊大的人一般都不受到欢迎。西方人在受到恭维时说:谢谢。并不是说他们不谦虚。

我们在表示谦虚时不仅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自己的家里人,例如,妻子,儿女等。例如,当别人表扬自己的妻子绘画有根底时,一般来说丈夫也要说几句客气话表示谦虚。可以说:她随便画画。或者说:她画画是业余的。而在西方,丈夫则不会这么说,如果说了类是的话,妻子会不高兴。这与西方强调个体主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丈夫和妻子关系密切,但是,

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送礼

礼尚往来是我国文化习俗中一个重要方面,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一般来说,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对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礼品就越要贵重,否则:拿不出手。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对于礼品的价值不像我们那么看重,一般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重要。而且,一般说来,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物,以免误会是受贿。中西在这方面的区别说明中国人的群体观念,等级观念和面子观念比西方国家强。

人际关系

家庭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家庭的组成呈现出纷繁的局面。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数量很少。此外,还有单身家庭,同居家庭的形式。儿女成年之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离开父母,单独居住。父母年老也很少与结了婚的儿女住在一起。只有孤寡老人偶尔与儿女居住。Stewart指出,大约22岁以上的美国人如果还和父母一起居住通常是要向父母付房费和伙食费。同样,年老的父母如果与自己的儿女同住,也会这么做。

在我国,个人利益往往是次要的,家庭利益是主要的,而且个人和家庭合二为一。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五部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障碍1:认识上的误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最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感到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认识上的这一误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障碍2:刻板印象:

尽管我们没有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是,我么可能已经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努力工作。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可以称之为定型。

障碍3:民族中心主义

训练

1,以提供信息为主的训练,例如就某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做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

2,分析原因的训练,通常的做法是先叙述在对象国发生的一件反映文化冲突的事件(一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然后提供几种不同的解释,由被训练者选出他们认为适合的解释,然后与正确答案进行比对分析。

3,提高文化敏感的训练,这是提高一般文化敏感的训练方法,受训者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举一反三,理解文化的特性,并进而理解其他文化。

4,改变认知行为的训练,这是一种较少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从认知方面提高受训者,并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例如:帮助受训者首先分析自己文化中哪些是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有哪些是不利的,然后进而分析另外一种文化,分析其中的好与不好,从而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5,体验型的训练。角色扮演

6,互动式的训练,在训练中受训者与邀请来的客人–另一种文化的代表或者专家–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学会各种技巧。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1.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 7."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8."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9."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中美时间观之对比 1 2."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 1 5."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1 7."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9."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2 2."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 3 0."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 3 3."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

6."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38."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439."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40."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4 1."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4 5."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跨文化交际-unit1-6-课后translation中英对照

跨文化交际-unit1-6-课后translation中英对照

Unit 1 Page 22 The growt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is based on a view of hi story that clearly demonstrates people and cultures have been troubled by a persistent i n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get along with groups and societies removed by space, ideol ogy,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from their own. What is intriguing about many of huma n civilization's failure is that they appear to be personal as well as global. The story of h umankind is punctuated with instances of face-to-face conflict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misunderstanding--major and minor quarrels that range from simple name-calling to i solationism or even armed conflict. It is obvious that increased contact with other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makes it impe rative for us to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get along with and to try to understand peop le whose beliefs and backgrounds may be vastly different from our own. The ability, thr ough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to peacefully coexist with people who do not necessarily share our lifestyles or values could benefit us not only in our own neigh borhoods but could be the decisive factor in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 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 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 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 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 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 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Unit 2 Page 60 Culture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our mental programming,our “software of the mind. ” But we can take that computer analogy further and say that culture is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software programs to run. Culture is like DOS or Unix or Windows:it is what enables us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various specific application. The metaphor of windows seems to be very appealing to describe culture: culture is a mental set of windows through which all of life is viewed. It various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within a society, but it share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with menbers of a society. Culture is like the water fish swim in┄a reality that is taken for granted and rarely examined. it is in the air we breath and is as necessar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ho we are as air is to our physical life. Culture is the property of a community of people, not simply a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s. Societies are programmed by culture, and that programming comes from similar life experiences and similar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those experiences mean. If culture is mental programming, it is also a mental map of reality. It tells us from early childhood what matters, what to prefer, what to avoid, and what to do. Culture

新编跨文化交际期末复习资料

1.Iceberg:{Edward. 7. Hall.--标志着“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开始} Culture can be viewed as an iceberg. Nine-tenths of an iceberg is out of sight (below the water line). Likewise, nine-tenths of culture i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The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that above the water is easy to be noticed. The out-of-awareness part is sometimes called “deep culture”. This part of the cultural iceberg is hidden below the water and is thus 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People learn this part of culture through imitating models. / Above the water: what to eat, how to dress, how to keep healthy;Below the water: belief, values, worldview and lifeview, moral emotion, attitude personalty 2.Stereotype:定型主义 a stereotype is a fixed notion about persons in a certain category, with no distinctions made among individuals.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overgeneralized and oversimplified belief we use to categorize a group of people. 3.Ethnocentrism: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is the technical name for the view of things in which one’s own group is the center of everything, and all others are scaled and rated with reference to it. It refers to our tendency to identify with our in-group and to evaluate out-groups and their members according to its standard. 4.Culture:Culture can be defined as the coherent, learned, shared view of group of people about life’s concerns that ranks what is important, furnishes attitudes about what things are appropriate, and dictates behavior. 5.Cultural values: Values inform a member of a culture about what is good and bad, right and wrong, true and fal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 the like. Cultural values defines what is worth dying for, what is worth protecting, what frightens people, what are proper subjects for study and for ridicule, and what types of events lead individuals to group solidarity. 6.Worldview: A worldview is a culture’s orientation toward such things as God, nature, life, death, the universe,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issues that are concerned with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with “being”. 7.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manner in which a culture organizes itself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stitution within that culture. The families who raise you and the goverments with which you associate and hold allegiance to all help determine hoe you perceive the world and how you behave within that world. 8.Globalization: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 economy, in which national border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a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xisting everywhere and nowhere, do business in a global market.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8453074.html,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s any behavior that is perceived by others. So it can be verbal and nonverbal, informative or persuasive, frightening or amusing, clear or unclear, purposeful or accidental, communication is our link to the rest of the humanity. It pervades everything we do. 10.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交流过程的基本原理 (1).context: The interrelated conditions of communication make up what is known as context.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宁五中张永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思考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with its end less and mind-numbing repetitive drills”和古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用所学的英语同外国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必然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 首先,何为跨文化交际呢?“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等诸语境因素,造成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这就可能使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地推论,从而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 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 文化交际。中国成功地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能用英语熟练有效地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要打破以往“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把交际因素引 进到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掌握语言不只是掌握语法、音位和语义规则,还必须考虑到外国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之外的规则。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

《跨文化交际》_名词解释

1.Globaliz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involv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经济学视角中的全球化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国际商务往来过程。 2.Macroculture:The term macroculture implies losing ethnic differences and forming one large society. 宏观文化意味着种族差异的消失和一个大社会的形成。 3.Melting pot means a sociocultural assimilation of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nationlities. 熔炉: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人们之间的社会文化的同化。 4.Microcultures:cultures within cultures 微观文化:文化中的文化 5.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e 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跨文化交际:指拥有不同文化认知和符号体系的人文之间进行的交际。 Chapter 1 6.Culture is 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values,and norms,which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 文化是习得的一套关于信仰,价值观,规范的公认的解释,这些信仰,价值观,规范对相当大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7.Culture identity refers to 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culture or ethnic group. 文化身份:指有意识地把自己归为某一特定文化或种族群体。 8.Subculture are formed by groups of people possessing characteristic traits that set apart and distinguish them from others within a larger society or dominant culture. 亚文化:具有能在更大的一个社会范围内或主流文化中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的特点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文化。 9.Subgroup are groups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does not agree and with which it has communication problems. 亚群体:与主流文化不一致,并与主流文化有交际障碍的交际群体。 10.Rules may refers to socially agreed-on behavior or to individual guidelines for behavior. 规则:社会认同的行为或行为的个体原则。 11.Norms are culturally ingrained principles of correct and incorrect behaviors which, if broken carry a form of overt or covert penalty. 规范指的是正确和不正确行为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则,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一旦发生,就意味着一种显性或隐性的处罚。 Chapter 2 12.Enculturation is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you go through to adapt to your society. 社会文化适应:人们学习适应自己所在社会的文化的社会化过程。 13.Acculturation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learning and adopting the norms and

跨文化交际答案1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双语课程水平测试题(一) I. Multiple Choice(20 points, 2 points each) Directions: There are some statements in this section. For each statement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 the statement. 1.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welcome a large number of immigrants移民each year and has referred to as a melting-pot大熔炉society. This trend can reflect the theory of ___A__. A. macroculture B. microculture C. globalization D. modernization 2. A teenager dresses like and talks like a gang member but not a member of any gang. This case reflects the ___A____ characteristic of subgroup. A. deviant label B. temporality C. wanna-be behavior D. unexamined 3.When you talk with your friends about Picasso, Beethoven, you are talking about culture from ___B___ perspective. A. anthropological人类学 B. intellectual有才智的 C. social D. psychological心理 4.The dialogues at the United Nations, for example, would be termed __B_______. A.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B.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C.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5.There is a Chinese belief that “One is good in nature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ut similar habits. However, if he is not well educated, his nature changes”. This belief can reflect that____C___. A. Human nature is evil but perfectible B. Human nature is a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C. Human nature is good but corruptible容易 堕落的 D. None of the above 6.Mr. Wang, a Chinese immigrate in U.S, has adapted himself so well to American culture that he gradually lost his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is process is called__C___. A. separation and segregation隔离 B. integration整合一体化 C. assimilation吸收同化 D. marginalization边缘化 7.Liming, a Chinese student, just began his study in a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is first week in U.S., he thought everything was new and exciting, and he enjoyed himself a lot. Liming is in__A___ stage of culture shock. A. honeymoon蜜月 B. crisis危机 C. reintegration再整合 D. gradual adjustment逐渐适应 8. ___C__ is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n idea into a symbol. A. Decoding B. Channel C. Encoding D. Source 9.___A__ refers to anything that distorts歪曲曲解the message the source encodes. A. Noise B. Message C. Source D. Context 10.___D__ refers to that portion of the receiver response of which the source has knowledge and to which the source attends and assigns meaning.

跨文化交际期末试题[完整]

考试需知:考试前每一列学生把课本放在第一排。考试时间为2.5个小时,试卷1为闭卷考试,前面40分钟用于完成试卷1。待老师收上试卷1后,发下课本,学生做试卷2,试卷2 为开卷考试。可携带纸质词典进考场,不许携带电子词典及手机进考场。 Test Paper 1 Ⅰ. Filling the blanks: 1.G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contextuality,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West is low-contextual while that in the East is high-contextual 2.G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world views, the West adopts Dualistic view, while the East adopt s holistic view 3.G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thought patterns, the West follows Analytic and abstract thinking, while the East follows synthetic and concrete thinking 4.G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discourse patterns, the West uses Deductive pattern, while the East uses inductive pattern 5In the Axial Age, the great thinkers in China are Confucius,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有近 60年的历史,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如今,外语教学中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近年来,文化成了热门话题,文章和论著都有不少。无论是讨论教学还是教材,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设计,几乎无一不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强调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文化。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对文化方面涉及不多致使学生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现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教学很多只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大文化信息量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发觉文化差异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也才能有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勿庸置疑的,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培养。高一虹教授指出,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有以下特点:1.它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有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2 .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3. 不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 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文字、盲文、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 广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 狭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6)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7)文化深层结构 亦称为“文化潜意识”,相对于文化表层结构而言。指一个民族族体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在一种文化中既不产生律动也不产生突变的心理层次。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不断地追求变动,渴望不断地超越”;而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性,寻求天下太平,维持整个结构的平稳和不变 (8)文化定势 “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Lippmann 在1922 年出版的《公

(完整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翻译1-10单元

1 Translation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2 Translation 文化有时候被称为我们的心智程序,我们“头脑的软件”。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这个用电脑所做的类比,把文化看作是支持运行的操作环境。文化就像电脑使用的DOS或者Unix或者“视窗”(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使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中处理信息。用“视窗”这个比喻来描述文化似乎也很有吸引力。文化就是我们心灵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的视窗是不大一样的,但都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文化就好像是鱼畅游于其中的水一般,人们想当然地把文化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很少去研究它。文化存在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之中,文化对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之为何物是必不可少的,就正如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有财产,而不单是个体的特征。社会按照文化设定的程序运作,这种程序来自于相似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这种生活体验之含义的相似阐释。 如果文化是一种心智程序,那么它也是现实的心灵地图。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文化就告诉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偏好什么、规避什么和做些什么,文化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文化为我们提供超越个体经验可能的理想典范,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优先考虑的人或事。文化为我们建立起行为准则,并视遵守这些准则的行为为正当、合法。 3 Translation 43

跨文化交际(胡超版)期末试题

跨文化交际(胡超版)期末试题

Test Paper Ⅰ. Filling the blanks: 1.G 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contextuality,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West is low-contextual while that in the East is high-contextual 2.G 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world views, the We st adopts Dualistic view, while the East adopts holistic view 3.G 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thought patterns, the West follows Analytic and abstract thinking, while the East follows synthetic and concrete thinking 4.Generally speaking, in terms of discourse patterns, the West uses Deductive pattern, while the East uses inductive pattern 5In the Axial Age, the great thinkers in China are Confucius, Lao Tze, Mo Tze, and the great thinker in India is Siddhartha Gautama, the great figure in Palestine are Hebrew prophets, and the great thinkers in the West are Plato, Homer and Archimedes Ⅱ. Choose the best answer: 1.Non-verbal message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comprehensive categories: those that are primarily produced by the body, such 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those that the individual combines with the setting, such as _______, _______, _______.D A.physical contact, eye contact, paralanguage; space, time, man B.facial expression, touch, taste; space, time, silence C.appearance, movement, gesture; surrounding, occasion, man D.movement, smell, paralanguage; space, time, silence 2.In Chinese writing, there are usually more adjectives, proverbs and allusions than in English writing. Some Western scholars name this style “flowery”, stating that its aim is to give a more fanciful impression than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is usually of beauty, fragrance, happiness, and any other “goodness”aspects so as to attract people. We may term this style as_______-oriented. Western writing is more direct with objective inform ation. To them, much-repeated words may mean less after a while. We may term the Western writing as ________-oriented.C A. adjective, objective B. Chinese, Western C. impression, information C. indirect, direct 3. As to the human nature orientation,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belief holds that _______, while the Asian people believe that_______.B A. basically good; basically bad B. evil but perfectible, basically good C. the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the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D. unknown 4. As to the Man-Nature orientation,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belief holds that _______, while the Asian people believe that_______.D A. subjugation to nature; harmony with nature B. harmony with nature; mastery over na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