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使小学生经过养蚕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对蚕的特点作详细的了解。

2、增强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学会经过语言、图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变化进行描述比较。

3、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养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感受中华文化。引导儿童在养蚕活动中增进对于中国养蚕抽丝历史对人类服饰贡献的了解,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

6、学写观察日记,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7、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8、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珍爱小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时间和要求: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三月—五月(56天)

1.学校提供蚕种

2.学生自行准备桑叶、毛笔、纸箱,尺子和家长共同饲养

3.家长检查孩子的观察日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能够拍照、画图、测量、文字说明、统计等。

1蚕卵—蚁蚕的变化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吐丝结茧

4蚕蛹变蚕蛾

三、活动对象与参与方式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四、养蚕小组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养蚕前的准备工作

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温度、湿度、食物的鲜洁程度、蚕房的清洁)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对蚕进行饲养和管理,利用科学课时间,对养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介绍。

1、了解养蚕的悠久历史

让学生了解中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2、指导孩子养蚕,讲解养蚕相关资料。

(1)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

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标本),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莴笋叶也能够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

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能够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处,可保鲜好几天。

给蚕喂叶,每天至少2次,早晨7:40、下午第三节课。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能够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

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现病蚕,要赶快拿开,以免其它蚕被传染。病蚕一般食欲不振,身子发僵发硬,或没有精神,身体渐渐发软,流出臭水等。注意不要在养蚕的房里喷洒杀虫剂、这样会伤害蚕。

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

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脱皮时不吃不动,仿佛睡眠,经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蚕又开始活动。

蚕眠时,不要认为是病蚕而把它扔掉。在没有弄清是脱皮还是生病时,可先拿开隔离观察。如一日后恢复活动和吃食再拿回来。(2)蚕吐丝作茧期的管理

蚕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吐丝作茧。快吐丝的蚕身体透明发亮。不再吃桑叶爬到一边,头时时仰起。晃来晃去。这时要赶快把蚕拿出来放在纸条做成的方格内最后在格上盖一厚纸做盖,让蚕在格内吐丝做茧。

(3)蚕蛾期的管理

(蚕蛾出茧多在清早)蚕蛾出茧后,雌雄蚕蛾就要交配。如果蚕蛾出茧时间相距较大,且蛾的数量少,又偏偏都是雌的或雄的,就不能配上,白白等死。因此几个小组可把刚出茧的蚕蛾凑在一起,让它们能及时配对交配。

雌蛾交配后就要产卵,这时要在盒底放一白纸,最好是白棉纸,让雌蛾把卵产在上面,以便保存。

3、了解哪里能够采到桑叶,为认养蚕宝宝做准备。

4、分组开展“我为蚕宝宝安家”的小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制作养蚕箱,并在班内展示,评出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

第二阶段精心饲养,记录生长情况

小组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认领蚕宝宝,每组十条,为保证每位

养蚕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养蚕综合实践调查报告ppt 篇一:养蚕活动设计 养蚕活动 主题由来:在小学实习的时候发现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养蚕,而且每个人都对养蚕有浓厚的兴趣,课间的时候经常把自己养的蚕拿出来一起观察讨论,场面十分热闹,但他们对于怎样养蚕以及养蚕的历史都不太了解,课本上也没有这些知识,所以设计一个以养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能力目标: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目标: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 ·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3、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 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方式 信息的收集;观察法;讨论法;成果交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上网查询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请教家长或长辈关于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准备:相机,电脑,蚕卵,桑树,相应的养蚕的工具和记录的工具。 活动过程 收集资料 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把一种野生的蚕驯化成家蚕,并开始利用蚕丝了。三千多年前,开始人工养蚕。考古学家曾不止一次地在殷墓中发现形态逼真的用玉石雕 刻的蚕,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这说明在当时养蚕在生产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收到蚕种后,将蚕种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起玩具,就会想到商场里那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玩具。很多学生家里已堆放了一箱一箱的从小玩到现在的玩具,他们对很多玩具如数家珍,见惯不怪,而对爷爷奶奶辈自制玩具充满了好奇,抓住这一契机,就让学生参与一次自制玩具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 在小学科技活动中,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从身边的小处去感受,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玩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这项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 活动目标

1.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科学实践方法,善于从身边进行科学实践。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参加人员 活动辅导老师:四年级科学老师 活动参与学生:四年级全体学生 2.学生可准备的材料 ⑴.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 纸类线类布类橡胶、塑料制品瓶罐瓶盖吸管、雪糕棒⑵.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活动计划 南山外国语学校《自制玩具diy》活动计划 我们进行的活动把焦点放在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科学就在我们

2017年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方案

2017年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方案

2018年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方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开展的研究生走基层服务活动的号召,继续推动我校师生主动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国家战略,按照《xx大学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xx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了解基层需求、缩短认识差距,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奋发成才,积极为武陵山片区的发展建设作贡献,研究生处决定开展2018年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学制内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二、实践内容 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须立足于专业领域、突显学科特色,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原则,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个人专业知

(三)过程督导(7月10日——9月1日) 1.在社会实践开展前,督促各实践团队根据《专家修改意见书》修改、完善实践方案,学校将召开实践团负责人会议,并于7月上旬举行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出征仪式。 2.在实践过程中,各实践团队指导教师按照实践预期目标指导研究生实践;同时,学校成立督导组对实践单位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 3. 各实践团队及时向研究生处报送实践新闻和图片,对暑期专业实践活动进行实时报道。相关资料发送至邮箱jdyjsc@https://www.360docs.net/doc/411857741.html,(格式要求为:标题黑体小二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号,固定值24磅;图片为jpg格式,不必嵌入word文档)。 (四)结项评审(9月2日——9月15日) 学校组织专题结项评审会,以公开答辩的方式,结合各实践团队提交的总结材料,邀请专家评委进行评审(评审标准见附件3),核定项目等级。结项需报送的材料有:《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活动项目验收申请书》(一式6份,见附件4)、暑期专业实践成果报告、5分钟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活动内容

新安边中心小学科技节活动材料 活动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起玩具,就会想到商场里那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玩具。很多学生家里已堆放了一箱一箱的从小玩到现在的玩具,他们对很多玩具如数家珍,见惯不怪,而对爷爷奶奶辈自制玩具充满了好奇,抓住这一契机,就让学生参与一次自制玩具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 在小学科技活动中,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从身边的小处去感受,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玩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这项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 活动目标 1、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科学实践方法,善于从身边进行科学实践。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活动准备

1、参加人员 活动辅导老师:科学老师 活动参与学生:全体学生 2、学生可准备的材料 ⑴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 纸类线类布类橡胶、塑料制品瓶罐瓶盖吸管、雪糕棒 ⑵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活动计划 我们进行的活动把焦点放在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敏感的心灵去寻找最真实的科学道理,改善我们的生活。 1、活动步骤及完成时间 10月20日-10月21日制定活动计划 10月22日-10月23日查找相关材料,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10月24日-10月30日学生讨论可行方案 11月1日-11月17日学生动手制作 2、活动形式 活动参加人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环境意识应从孩子开始培养。因此,我们学校决定组织进行一次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社区活动,从小确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充分体验参与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现制订本次“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的: 动员全校学生,通过调查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处理及危害,使学生认识不随地丢垃圾和减少垃圾的重要性。 三、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代表 四、活动时间;2017年12月10日 五、活动地点;打扫公共、行人马路,捡白色垃圾 六、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愿意做环保小卫士,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面,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七、活动内容: 1、本次活动试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垃圾,垃圾对人类有何危害,通过各种途径去宣传垃圾对人类的害处,以及进而使学生关注校园、关注社会、关心自然。班主任组织学生,通过捡白色垃圾活动让学生畅谈要创建绿色校园、创建绿色家园,你该从那些方面做起,如何带动你身边的人加入到你的行列中来。 2、在已有环保知识的基础上,对环保知识收集整理后通过各种媒体如:环保小报,上街宣传,班级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途径在学生、家长、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 3、生活垃圾调查。调查地点:本班教室、校园、商店、马路边、以及学生家中等地,收集各类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的方法。组织一次捡垃圾活动,让大家都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性以及减少垃圾的必要性。 八、活动步骤: (一)、活动前谈话 1、教师讲解垃圾对人类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2、教师向学生明确今天活动的目的。 (二)、举行打扫公共马路,行人走道活动。 1、教师讲述今天的活动目的以及打扫卫生的各种注意事 项。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青少年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养蚕活动报告

“智趣组”养蚕活动报告 高县大窝镇中心小学校养蚕的步骤: 首先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其次是催青: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第三是小蚕的饲养: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2、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4、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

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XX小学2017年科技节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好赛程,有始有终。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成绩的汇总、荣誉证书的发放等。 4、整个科技节的系列活动要有序的开展和进行,各项目的负责人要关注过程,确保活动过程的安全。 活动时间安排:~宣传动员阶段; ~活动竞赛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 一、宣传热身 (10月16日-10月20日): (1)国旗下讲话(10月16日启动仪式);

(2)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动员会),各班自行安排时间举办班队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节活动方案,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比赛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3)看一场科普电影(科学组负责提供视频,课任老师组织观看) 时间:10月19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二、展示评比类 1、出一份科普小报 参赛对象:3-6年级 作品要求: (1)3-6年级各班选送5份优秀科技手抄报交给班主任。 (2)手抄报统一用A3纸,所有参展作品均单面使用。图片要与文字并重,文字要工整清晰。既要美化版面,又要与内容互相补充,正面写好班级与姓名。 (3)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标题自拟)。 (4)讲究排版艺术,要求图文并茂、色彩协调、错落有致,整体效果好。 评奖办法: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时间:10月25日前班主任将参赛作品交邓老师处。 2、制作叶画 参赛对象:1-2年级 (1)1-2年级各班选送至少6作品交给班主任,由覃老师组织评委展评。

“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总结

州城街道中心小学 “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实践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1、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正悄然地、势不可挡地向我们走来。而对这样一个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促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当今世界,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显得重要。 2、中国目前教学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许这正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一种重要原因。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的实践,既能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中萌发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二是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开发有机食品与农业产业化逐渐在中国变成现实,让小学生正确理解有机农业的基本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现代农业实践尤为重要。围绕一个“农”字,组织学生去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实践,从小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可以为将来从事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地点及活动对象 活动地点:农村种植基地 活动对象:1-5年级小学生 三、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

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如温室菜棚的出现使蔬菜的生产基本不受节气影响,可以四季供应等。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四、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实践出真知”,任何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正确与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参与实践,就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把《科学》课、《劳动》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参与实践中,请科技人员作现场示范,使科技教育更具体、更实际。如菜棚拉秧,先请科技人员讲解为什么要拉秧,接着进行现场示范。学生再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就悟到了拉秧的基本知识和要领。 2、主动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提高学生科技素质能否有效取决于学习者的主动心理因素的充分发挥。我们首先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深入田间,欢迎学生到农村实践。其次学校采用激励机制,在学生中开展评比展览活动,这样做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获得了农业科技知识,而且获得了科学方法,受到科学态度的教育。 3、协作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必须学会合作。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立足社会发展的自身的要求。在农业实践中,有些劳动靠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只有通过几个人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成功。在参与现代农业实践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既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活动内容 平时、农忙季节等帮助家长参与劳动,动手实践,认真听取家长劳动经验介绍。 州城街道中心小学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

养蚕实践活动整体方案 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中心校周发宏 活动设计背景: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学生创造兴趣,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宽,又易于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家庭亲情的教育活动。选择养蚕为学生体验活动考虑到养蚕活动的可操作性强。首先,现在的四年级学生未养过蚕,他们对于养蚕感觉新鲜、好奇,认可率很高,很喜欢这项科学活动,能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其次,与其它类活动比较,养蚕有着场地、设施硬件要求不高,技术要领容易把握,能较快大范围普及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选择养蚕作为学生体验活动还考虑到蚕儿虽小,但在养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科技知识却相当丰富。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学生可以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同时,养蚕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能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因此,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孩子们收获的决不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亲近与珍爱生命的情感、认

真与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活动设计目标: 1、为儿童提供亲历科学、体验科学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情感,细心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2、儿童在对蚕宝宝养护的过程中培养亲近生命的意识,了解生命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气,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引导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增强儿童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学会通过语言、图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变化进行描述比较。 5、培养合作精神。在学校、家庭的教育合作中,培养起适宜儿童成长发展的团结合作氛围。 6、感受中华文化。引导儿童在养蚕活动中增进对于中国养蚕抽丝历史对人类服饰贡献的了解,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养蚕前的准备工作(小组合作) 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温度、湿度、食物的鲜洁程度、蚕房的清洁)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对蚕进行饲养和管理,老师可以利用科学课和活动课时间,对养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指导。

活动方案:“奇妙丝绸路”养蚕体验活动方案

“奇妙丝绸路”养蚕体验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让学生亲自养蚕,了解蚕的一生,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能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因此,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 二、活动内容安排: (一)我们来养蚕——知识准备期(1周时间) 活动一:开展“蚕宝宝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 学生走进网络、走进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调查其悠久历史,认识了解种桑、养蚕、抽丝、纺织的工具及工艺流程,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三年级准备主题:蚕宝宝的一生 四年级准备主题:养蚕知识大揭秘 五年级准备主题:养蚕与丝绸之路 活动二:“我为蚕宝宝安家”评选活动 要求:一至五年级均可参加。各中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小队5——6人。各小队制作养蚕箱,并在班内展示,评出两个班级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参加校级安乐窝的终极PK。 校级PK时间:4月9日中午。地点:小广场。评选方式: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投票选出最佳安乐窝。 (二)给蚕宝宝记日记——亲历实践期(3周时间) 活动一:认养蚕宝宝 大队部举行一次蚕宝宝认养主题升旗仪式。每班30颗左右蚕卵。各班按照每人一条的比例进行小队蚕宝宝的认养。

活动二、喂养蚕宝宝 要求: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一二年级完成养蚕观察记录表,并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养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至五年级同学以日记、照片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的见闻、感受,完成观察《蚕宝宝日记》一组(一组是指从活动开始启动到蚕结茧止)。 活动三:蚕宝宝选美大赛 要求:各班的合作小组均可参赛。每个小组可选1至3条蚕宝宝参赛,并给每一枚蚕宝宝取名,填写《参赛登记表》,交大队部参赛。注:参赛的蚕宝宝必须是我校学生为主饲养。 评选标准:个大、肤白、名美 (三)养蚕经验交流会——成果收获期(1周时间) 活动一:评选最佳《蚕宝宝图画》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详细

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方案 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把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强调教学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生产第一线,创造工程实际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二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性目标 初步实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实训设置;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实训内容; 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构建符合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派专人深入相关企业,广泛调研,认真分析,确定制造类各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咨询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按职业能力要求修改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修(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作必要的修改。(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在强化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上普遍推行双证书并举的制度,即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有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而且还需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推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对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认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从高职院校的定位、本质与特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经。与“双证”相吻合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双证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计划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理论与务实的关系;专业的岗位群与某一职业资格证的关系;教育知识结构与就业知识结构关系;全人导向与务实导向的关系。 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谈谈科学课养蚕的教学活动

谈谈科学课养蚕的教学活动 科学课实验教材(江苏版和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养蚕的教堂活动,我校先行一步,三月初就积极准备,开始养蚕,经历一个多月,基本结束,现把本单元的做法、经验总结如下:一、养蚕指导学生养蚕成功是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从卵→蚕宝宝→蛹→蚕蛾→卵这一生命轮回,历经一个多月时间,特别是蚕宝宝的生长,要用心呵护、精心养育。因此,确保养蚕成功要付出一定的努力。1、孵卵:在孵卵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寻找桑树,联系蚕饲料,目的是保证蚕出生时有“粮食”。三月份,深圳气温在20℃以上,偶尔还下雨,空气湿润,非常适合孵卵。把蚕卵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了小孔的盖子,放在桌子上(不要晒太阳)。一天打开盒子5~6次,观察卵孵化的情况。第三天,气温突然下降到14℃,为了使蚕卵孵化顺利,我们用衣服把盒子包起来,放在电水壶旁边,在电水壶里装满水,通电后保温,利用电水壶散发出的热取暖,保证孵化的温度,效果非常好。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能看清蚕宝宝在壳里卷曲的样子,蚕宝宝快要出壳了。在第五天早晨打开盒盖,蚁蚕开始出壳,第六天上午基本孵完,把嫩桑叶或饲料放在一边,蚁蚕一出壳就会爬过来,一头扎在食物上吃起来。蚁蚕首选吃桑叶。2、养蚕:(1)用桑叶喂养:把采来的嫩桑叶洗干净,晾干水份,用湿毛巾包住,保湿、保鲜,有条件的放在冰箱中冷藏。把桑叶用剪刀横剪成细条,蚁蚕爬上来就很容易吃,把爬在桑叶上的蚁蚕放在另一个盒子。

白天,喂小蚁蚕的桑叶少量多次,放多了,桑叶很快就会干,浪费很多。晚上,多放一些碎桑叶,上面盖一块湿毛巾,保湿,防蚊虫、透气。二龄蚕就好养很多了,不用剪碎可整片桑叶喂食。等蚕宝宝爬到新桑叶上后移在新纸上,少数没爬上去的用毛笔扫下来放在新叶上,少数蚕宝宝被干叶包住,小心地用细竹签挟出来,然后把蚕粪、旧叶、干叶除去。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不要让蚕宝宝受凉。随着蚕宝宝的长大,要不断扩座,使蚕座疏密适当。(2)用饲料喂养:把小烧杯、玻璃棒洗干净,用开水消毒后,取适量饲养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矿泉水调成像牙膏那样的“面团”,水多太稀蚕宝宝会拉肚子,太硬容易干。把“面团”装入尾部开口的旧牙膏袋中,挤出一条条铺在纸上,有一定的厚度,不容易干,并且蚕宝宝拉的粪掉到纸上,饲料能保持干净。如果用小刀铺成桑叶状的一片片,很薄,易干,蚕粪拉在上面,很快就无法吃了。一龄、二龄蚕一天喂二次新食,三龄蚕开始一天喂三次新食。换食时,把旧食扳下来放在新食旁边,蚕宝宝就会爬到新食上,再把旧食去掉。个别被饲料、细丝粘住的蚕宝宝用毛笔或竹签挑下来。随着蚕宝宝的长大,饲料铺成一段段,避免吃食时拥挤、困难。(3)两种方法对比:优点/缺点桑叶喂食、清理方便,观察桑叶就能知道蚕宝宝有没有吃,是否还要给它喂食。吃的姿势多,看起来很可爱。要天天采新鲜桑叶,并保存一定量的桑叶,及时给蚕宝宝喂,小蚁蚕要吃嫩桑叶。饲料能清楚地观察到蚕宝宝的一举一动,特别是脱皮现象看得很清楚;蚕宝宝长的壮,长的快,说明营养丰富,科学喂养。要调饲料,要铺新食,要让蚕宝宝从旧食爬到或转移到新食上,蚕宝宝埋头吃食,饲料表面容易干,吃掉很少,扔掉很多,更要注意卫生。(4)生长情况记录:

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推动我校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充分发挥《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在校园中的特殊地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口号: ★展开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 ★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 三、活动要求: 、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作品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技节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确保本次科技节圆满、成功的进行和完成。 四、活动时间:XX年4月7日----4月30日

五、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领导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 xx xxx xxx xxx 成员:大队部、各科任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七、活动内容: (一)、营造氛围,整合科技教育资源。 班级海选(4月7日----4月20日) .要求各班依照校科技节活动方案,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充分发挥家长力量,结合科学、综合课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比赛,在班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大队部上报相关资料。 2.在校园内营造浓烈的科普宣传氛围,各班相对集中一段时间,依托课堂主渠道,深化科技启蒙教育。充分发挥《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在校园中的特殊地位,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从而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启迪智慧,全面提高实践活动质量。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实践学时:20学时 实践学期:二年级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选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最新信息,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政治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特点,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使学生真正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理论,并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学生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努力做到对国情、省情、院情的了解,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上网查阅、分析和利用资料,撰写论文等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1、通过与工人、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类劳动者的广泛接触中,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正确认识对社会经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的一面,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2、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所学到的知识,以一个确定的社会调查题目或社会实践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实践报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以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锻炼在社会交往中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要求学生从实践教学中学会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看社会现实问题,以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项目、内容、属性及学时分配

综合实践活动-养蚕小记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养蚕小记》 白云区平沙小学钟颜 一、活动背景 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讲到生命周期时要求学生养蚕,并要语文教师辅导好学生写养蚕日记,学生听说可以自己养蚕,兴趣高涨。利用这个契机,我想正好可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养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既迎合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活动主题就产生了。 二、活动对象与内容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观察记录阶段;3.汇报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或活动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养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搜集和整理资料;观察记录;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坚持写观察日记; 2、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3、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生命周期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热爱; 2、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两课时) 1、教师结合科学课例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子课题,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自由组合,组成若干个观察小组。经讨论子课题产生了:(1)蚕的知识(2)怎样养蚕(3)为后养蚕的同学出谋献策 2、 【蚕卵】

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蚕时期(幼虫期) ☆蚕宝宝的外型特征 *蚕的身体可以分成13节 *蚕的身上有8对脚;分別是胸足3对(1~3节), *腹足4对(6~9节),尾足1对(13节) *第五环节上的背面斑纹半月形斑纹(四龄蚕后最明显) *蚕宝宝因食性特殊,只吃单一 食物(桑叶)长大。 *蚕用口器吃桑叶,且由上往下 (或左到右或右到左)不停的吃。 *蚕的运动方式是用脚爬行 ☆蚕蜕皮了 *蚕宝不吃不动且头抬得高高的时候,叫做「眠」。 *蚕「眠」后,蚕开始从头到尾「蜕皮」。 *在蚕宝宝时期,一条五龄蚕总共会蜕皮四次。 ☆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每蜕皮一次,便会长大一些。 【第二阶段】蚕蛹时期 ☆五龄蚕后,蚕宝宝开始吐丝,並且以S 型及8字型的方式吐丝。 ☆蛹化:蚕在茧中会再蜕皮一次,化成蛹,蛹的颜色是咖啡色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14812

巴州区第七小学六年级四班 科技实践活动 ——植物与环保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植物与环境卫生,领略家乡植物与环境卫生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为培养我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从班级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开展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做到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和谐相处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有关。本活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从

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使学生在认识和观察身边环境的过程中,熟悉一些经常见到的植物,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喜爱,和植物交朋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进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三、活动目标 1、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及周边的各种植物。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生亲手为喜欢的植物设计不同风格的名片,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巩固一些关于植物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3、扩大视野,丰富课外植物知识,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4、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看到的植物,主动地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观察生存环境的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5、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4年1月——2014年7月 2、参加人员:六年级四班学生。 3、活动内容;了解身边的植物;制作植物小名片:认识一些奇物,有趣的植物;植物博览会。 4、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制作,走进自然,讨论交流。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 案

星湖小学三年级养蚕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使小学生经过养蚕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对蚕的特点作详细的了解。 2、增强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学会经过语言、图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变化进行描述比较。 3、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养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感受中华文化。引导儿童在养蚕活动中增进对于中国养蚕抽丝历史对人类服饰贡献的了解,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 6、学写观察日记,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7、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8、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珍爱小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时间和要求: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三月—五月(56天) 1.学校提供蚕种 2.学生自行准备桑叶、毛笔、纸箱,尺子和家长共同饲养

3.家长检查孩子的观察日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能够拍照、画图、测量、文字说明、统计等。 1蚕卵—蚁蚕的变化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吐丝结茧 4蚕蛹变蚕蛾 三、活动对象与参与方式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四、养蚕小组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养蚕前的准备工作 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温度、湿度、食物的鲜洁程度、蚕房的清洁)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对蚕进行饲养和管理,利用科学课时间,对养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介绍。 1、了解养蚕的悠久历史 让学生了解中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2、指导孩子养蚕,讲解养蚕相关资料。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 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 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 “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 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 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 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 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 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 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 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 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 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 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 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 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 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 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 (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 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 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 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 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 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 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