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配属五运

天干配属五运

天干配属五运

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天干配属五运是每两干配属一运,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指出:“土

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就是说,甲己年为土运,乙庚年为金运,丙辛年为水运,丁壬年为木运,戊癸年为火运。

天干配五运是古人根据天干、五行之气和二十八宿方位的关系来确定的。五行之气是火气、土气、木气、金气、水气。二十八宿的名称及其方位是角、亢、氏、房、心、尾、箕为东方苍龙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为北方玄武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为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南方朱雀七宿。流传古人观天,认为有赤、黄、青、黑、白五种颜色投影到天空,形成五色云气,这五种云气与二十八星宿和天干方位相应,便是五运的来源。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就

是说,丹天之气,即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在天体上横贯牛、女、奎、壁四宿,在天干正当戊癸的方位,故戊癸化火。黅天之气,即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在天体上横贯心、尾、角、轸四宿,在天干正当甲己方位,故甲己化土。苍天之气,即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在天体上横贯危、室、柳、鬼四宿,在天干正当丁壬方位,故丁壬化木。素天之气,即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在天体上横贯亢、氐、昴、毕四宿,在天干正当乙庚方位,故乙庚化金。玄天之气,即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在天体上横贯张、翼、娄、胃四宿,在天干正当丙辛方位,故丙辛化水。如《类经图翼·五天五运图》所示(图1)。

戊分在奎壁二宿之位,己分在角轸二宿之位。至于“天地之门户”即天门、地户,“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阴道,故曰地户。”(类经图翼·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说》)意思是说,从阴而出阳的节气为天门,从阳而入阴的节气为地户。天门地户根据地球在二十八星宿与二十四个节气方位的不同,说明了阴阳的消长和变化。

(图1)五天五运

图缺

注:1、图中央的五道交叉线是赤、黄、青、黑、白五色云气。

2、从内向外第一圈是二十八星宿排列方位。

3、外圈是天干、地支、四个卦的方位。在此虽未标戊己的方位,但《梦溪笔谈·象数》解释,戊己土不居中央,而戊土寄于乾方的戌位,己土寄于巽方的辰位,即天干的戊己土位寄于地支辰戌土位。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的两种解释(编辑/李守力)

一、邹学熹《中国医易学》的解释:二、田合禄《中医运气学解秘——医易宝典》的解释:

我们将图2-6月体纳甲图中八天干所代表的方位合入图2-4太阳周年视运行纳子图中,再配上度量日月行程的二十八星宿,不就是人们所说的《素问。五运行大论》引《太始天元册》所描述的“天干化五运图”吗?

对于这个图,有人称作“五天气图”,有人称作“五天五运图”,有人称作“五气经天化五运图”,有人称作“天干化五运图”。这些说法均未得原意,其实质是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

五运六气的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9197895.html,/cgi-bin/fileid.cgi?fileid=4843321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 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其中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间区域简述如下:次序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之后是一阳(少阳)、之后再接三阴(太阴)、之后再接二阳(阳明)、三阳(太阳)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节令。 初之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天干配属五运

天干配属五运 天干配属五运 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天干配属五运是每两干配属一运,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指出:“土 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就是说,甲己年为土运,乙庚年为金运,丙辛年为水运,丁壬年为木运,戊癸年为火运。 天干配五运是古人根据天干、五行之气和二十八宿方位的关系来确定的。五行之气是火气、土气、木气、金气、水气。二十八宿的名称及其方位是角、亢、氏、房、心、尾、箕为东方苍龙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为北方玄武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为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南方朱雀七宿。流传古人观天,认为有赤、黄、青、黑、白五种颜色投影到天空,形成五色云气,这五种云气与二十八星宿和天干方位相应,便是五运的来源。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就

是说,丹天之气,即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在天体上横贯牛、女、奎、壁四宿,在天干正当戊癸的方位,故戊癸化火。黅天之气,即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在天体上横贯心、尾、角、轸四宿,在天干正当甲己方位,故甲己化土。苍天之气,即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在天体上横贯危、室、柳、鬼四宿,在天干正当丁壬方位,故丁壬化木。素天之气,即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在天体上横贯亢、氐、昴、毕四宿,在天干正当乙庚方位,故乙庚化金。玄天之气,即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在天体上横贯张、翼、娄、胃四宿,在天干正当丙辛方位,故丙辛化水。如《类经图翼·五天五运图》所示(图1)。 戊分在奎壁二宿之位,己分在角轸二宿之位。至于“天地之门户”即天门、地户,“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阴道,故曰地户。”(类经图翼·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说》)意思是说,从阴而出阳的节气为天门,从阳而入阴的节气为地户。天门地户根据地球在二十八星宿与二十四个节气方位的不同,说明了阴阳的消长和变化。 (图1)五天五运 图缺 注:1、图中央的五道交叉线是赤、黄、青、黑、白五色云气。 2、从内向外第一圈是二十八星宿排列方位。

五运六气

中医有一个根本的特色,是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将人放在宇宙、天地这个大背景里去考虑,人的状态、健康、疾病,都与它们密切相关,人与天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实在的整体。人是作为天地这个整体的小局部,因而,必须遵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也就是“物由之,人应之”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最能体现这个特色的就是五运六气了。 一、解读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涉及到五运(中运)、六气、主气、客气等,下面分别介绍。由于这部分会涉及到天干、地支以及三阴三阳等称谓,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 (1)五运 首先,我们来看,每一个农历年都有一个由天干和地支组成的年份,如辛卯年,“辛”属天干,“卯”属地支。 天干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两个一组,与五运对应,其中1、6是一组,2、7是一组,……每组对应相同的运(见下表)。五运也叫做中运,是一年的主运。五运有木、火、土、金、水五种情况。其中又分太过与不及。中运太过,为本气流行;中运不及,为克已之气流行。 表一:五运(中运)与天干 土甲太过已不及 金乙不及庚太过

水丙太过辛不及 木丁不及壬太过 火戊太过癸不及 2011年是辛卯年,从表中可见,辛对应水运,情况是不及,则该年的中运是水运不及,而土克水,则为土气流行;2012年是壬辰年,从表中可见,壬对应木运,情况是太过,则该年的中运是木运太过。是不是很好算呢? (2)六气 十二地支即对应六气的司天因素。六气代表的是三阴三阳,是风、寒、暑、湿、燥、火。与五运的分法一样,十二地支也可以两个一组,分成六组,1、7一组,2、8一组,……,每组对应相同的气。在一年中,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表二:六气与地支 少阴君火子午 太阴湿土丑未 少阳相火寅申 阳明燥金卯酉 太阳寒水辰戌 厥阴风木巳亥 再来看在泉因素,在泉与司天是阴阳对立的关系,知道司天,就可以算出在泉。具体是: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

五运六气

最简五运六气学说,5分钟学会, 自己推算2019年运气 五运六气学说是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以十天干配五运,以十二地支配六气,把两者结合来判断某个时间段内的运气,通常以一年来说。 五运 指金、木、水、火、土地之五行。 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其中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比如今年戊戌年,戊癸合火,今年就是火运太过。明年己亥年就为“土运不及”。 六气 指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天之六气。 子午配为少阴君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寅申配为少阳相火,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巳亥配为厥阴风木,统称六气。 地之五行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属,在五行之后又加上一个火,即木、火、土、金、水、火,以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对应。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司天、在泉 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 《黄帝内经》中记载,“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

其对应规律是三阴配三阳,如下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司天”为主气,主导上半年之气;“在泉”为辅气,主导下半年之气。一年中六气也会根据年支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可循,这样一年的场态就研究清楚了。 结合五运六气判断2019年运气情况 2019年为己亥年,甲己合土为土运,其干为阴,所以为土运不及。根据司天在泉的规律,上半年为厥阴风木,下半年为少阳相火。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疾病情况 人与自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运行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土运不及则容易诱发脾胃、消化系统等疾病,如胃痛、痞满、噎膈、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痢疾、霍乱等。特别是上半年受厥阴风木相克,更是这些疾病的多发期。 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4958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和重视。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是科学理论还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其基本原理用 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是: y=f(x) ┄┄(1)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和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 y=F(t) 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和疾病的发 展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阐释。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和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

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什么? 您好!感谢您的关注! 我们一起传播大健康理念…… 我们一起普及大健康知识…… 我们一起分享大健康产品…… 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我们一起行善积德…… 谢谢您…… 什么是中医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之阴阳。 【五运】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六气】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然而怎样用子甲相合的定数来推算天地阴阳变化,怎样实际操作观察天地阴阳变化呢?这有一套精密的法则。 主要是: 第一,确认六气为天气,五运为地气。天地合气,气寓形质中即是五运六气。天气主宰地气,阴阳统帅五行。 第二,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因为主气的六步是年复一年固定不变的,犹如大地山河是稳固不变的;而客气为难以预测的气候即天气变化,所以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 第三,司天为天气,在泉为地气。在客气当中,每年的五六月为三之气,有一个值年的司天气化加临于主气少阳相火之上,方位在正南上方,主司全年的客气变化,尤其是主宰上半年的客气变化,故司天为天气。而每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为终之气,有一个值年的在泉气化加临于主气太阳寒水之上,方位在正北下方,

主宰下半年的客气变化,而且对明年的气化会有影响,故在泉为地气。 总之,六气为天气,五运为地气;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司天为天气,在泉为地气。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六气轮转,也就是把一年分为六季,风季、热季、暑季、湿季、燥季、寒季,每年固定六步不变,称为“主气”。 此外,每年还有变动不居的六步客气与主气相加临,客气就会对主气有调节作用。一是主客同化,二是主客相生,三是主客相克相侮。如主气风木弱了,得客气风木同气相助或水木相生而气增。如主气所应的心火太过,得客气寒水之气克制则正常。主气所应的肾水太过了,得客气火热反侮则寒气平。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爱八方古宝适用范围】: 颈部:颈椎痛颈椎增生颈椎突出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炎肩肌劳损 手臂:腱鞘炎网球肘 腰部:腰肌劳损腰突腰椎骨刺腰部风湿 膝盖:风湿关节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膝盖骨刺韧带伤 骨伤;骨裂扭伤老伤 其他疑难杂症: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宫寒痛经妇科炎症前列腺问题牙痛、头痛等。 作用原理:排湿拔寒、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散结、消炎消肿,止痛去痛。 【我注重分享。除了一些原文和图片,所有发布的文字和图片都是从互联网等平台和其他公众账号上拍摄的。他们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和网站,他们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不符等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适当处理。另外,本平台所有原创内容不需要授权,欢迎使用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 展开全文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 “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是古人对自然环境和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高度认知。中医界内有一句话可说明其重要性: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 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

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其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运气学说中五运六气的对应关系,是指阴阳、五运(行)与六气的对应关系,主要见于《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及运气七篇大论等,其具体的对应关系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是如何对应而来的呢? 地之五行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属,在五行之后又加上一个火,即木、火、土、金、水、火,以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对应。即“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其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厥阴之上,风气(木)主之;少阴之上,热气(君火)主之;太阴之上,湿气(土)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金)主之;太阳之上,寒气(水)主之。” 由上可以看出,地之五(六)行在与天之六气相配时,是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之六气与天之六气(风、

五运六气入门

五运 大运:是指每年的岁运,用来说明这一年的气候变化的情况,又称中运或岁运。 主运:是指每年气候的一般正常的变化,主一年五季的常令。 客运:客运是指一年之内五个运季气候的特殊,异常变化。 五音健运: 是以,角,徴,宫,商,羽配五行 太少相生:五运的天干各有阴阳属性,阳干为太,阴干为少,太为有余,少为不足。 甲己土宫音,阳土甲为太宫,阴土己为少宫。 乙庚金商音,阳金庚为太商,阴金乙为少商。 丙辛水羽音,阳水丙为太羽,阴水辛为少羽。 丁壬木角音,阳木丁为太角,阴木壬为少角。 戊癸火徵音,阳火戊为太徵,阴火癸为少徵 五音纪运: 在《黄帝内经》中有: 太角岁曰发生太过,少角岁曰委和不及。 正角岁曰敷和平气;太徵岁曰赫曦太过, 少徵岁曰伏明不及,正徵岁曰升明平气; 太宫岁曰敦阜太过,少宫岁曰卑监不及, 正宫岁曰备化平气;太商岁曰坚成太过, 少商岁曰从革不及,正商岁曰审平平气; 太羽岁曰流衍太过,少羽岁曰涸流不及,正羽岁曰静顺平气。 六气 岁会:中运与年支之气相同,就是岁会。 太乙天符:既为天符,又为岁会,就叫太乙天符 同天符:凡逢阳年,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即年干与年支在阴阳属性上都属阳的,叫同天符。(甲辰、甲戌、壬寅、壬申、庚子、庚午六年皆属于同天符。) 同岁会:凡逢阴年,不及之中运与在泉之客气相合,即年干与年支在阴阳属性上都属于阴,叫同岁会。

(癸巳、癸亥、癸卯、癸酉、辛丑、辛未六年皆属同岁会。) 主气 初气:厥阴风木,主春分前六十日(大寒至春分),乃春木初生、风气化行之候。 二气:少阴君火,主春分后六十日(春分至小满),乃春分至夏初、火热炎升之候。 三气:君火相火,主夏至前后各三十日(小满至大暑),为火热且盛、日烈暴暑之候。四气:太阴湿土,主秋分前六十日(大暑至秋分),是炎暑渐退、湿土郁蒸之候。 五气:阳明燥金,主秋分后六十日(秋分至小雪),乃湿土潜消、燥金肃降之候。 终气:为太阳寒水,主冬至前后各三十日(小雪至大寒),乃水气日盛、冬寒凛冽之候。客气 它反映了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 客气的顺序为: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四少阳、五阳明、六太阳。 凡主岁之气为司天,对应三之气;在司天下方相对的是在泉,对应终之气。 规律:当一阴司天,必一阳在泉,当一阳司天,必一阴在泉。 运气的推演: 一,用天干定岁运。 例如,2022年为壬寅年,壬为阳干,壬对应木,故为木运太过之年。 甲年、己年为土运 乙年、庚年为金运 丙年、辛年为水运 丁年、壬年为木运 戊年、癸年为火运 二,用地支定司天,在泉。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概念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解读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

十四节气,是谓主气。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五运六气简介

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今天运气不太好,某某的运气怎么那么好?其实,运气一词在古代是我们先人用来预测气象气候的用语,是五运六气的简称。其中,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五运里面我们要了解三个概念:大运、主运、客运。 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它是用来说明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特点。 大运的推算方法就是天干配属五运,也叫天干化五运,即每两个天干化一运,这个跟命理八字里面的天干五合是一样的结果: 甲己合化土,凡是逢甲年和己年,大运都属于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一年的大运是属于哪种五行了,也可以了解自己出生那一年的大运,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先天体质。 大运值年,有太过不及之分,天干单数属阳为太过年, 比如甲午年的天干为甲处于第一个天干属阳,为太过年,甲己合化土,所以是土运太过年; 相反,天干双数属阴为不及年,癸巳年的天干为癸处于第十个天干属阴,为不及年,戊癸合化火,所以是火运不及年,以此类推。 大运的太过不及反映气候偏盛偏衰的特点,当这个特点影响到人体时,脏腑经络就会出现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就可能发生疾病。出生年大运太过不及能对胚胎 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根据病人出生年大运预测疾病,还需要掌握一种五运之气,它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叫做平气。凡是运太过而被抑或运不及而得助的就是平 气,如戊辰、癸巳年,戊为阳干,故火运太过,辰为年支,太阳寒水司天,水能克火,戊年火运太过被司天的寒水所抑,使火不会太过,便是平气之年,癸巳年以此类推。 另外,当该年的大运与交运的日干或时干相合,也是平气之年,如丁亥年为木运不及,如交运的第一天的日干为壬,或者交运的时干为壬,都是平气之年。平气之年,气候正常,对人体影响不大。 主运是分主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五运之气,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年年固定不变。 主运分五步,每步一个运季,每个运季的时间是七十三日零五刻。主运诗曰: 大寒木运始行初, 清明前三火运居, 芒种后三土运是, 立秋后六金运推, 立冬后九水运伏, 周而复始万年好。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五步主运的时间: 木初运: 大寒日至清明前三日五音为角(mi) 火二运: 清明前三日至芒种三日五音为徵(so) 土三运: 芒种后三日至立秋后六日五音为宫(dol)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六气: 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 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 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 甲、乙--------木寅、卯-------木 丙、丁--------火巳、午-------火

戊、己-------土申、酉-------金 庚、辛--------金亥、子-------水 壬、癸--------水辰、戌、丑、未---土 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 甲、己------土运丁、壬------木运 乙、庚------金运戊、癸------火运 丙、辛------水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 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五运六气详解读书笔记

五运六气详解读书笔记 yu古人以干纪日,支纪月。 十干配五行,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用此说明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它是固定不变的。十干可以化五运,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用此预测和说明每年不同气候之变化规律,它是动而不居的。这里所谓化就是变化。甲己化土,就是凡逢甲年或己年,则为土运;乙庚化金,就是凡逢乙年或庚年,则为金运;丙辛化水,就是凡逢丙年或辛年,则为水运;丁壬化木,就是凡逢丁年或壬年,则为木运;戊癸化火,就是凡逢戊年或癸年则为火运。 以上十干所化的运叫做中运,盖天气在上,地气在下,而运居天地之气的中间,故谓中运。天气欲降,则居中的运先降,地气欲升,则居中的运先升。此中运通主一年的岁气,所以又称大运、岁运。他是以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次序逐年递变。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甲年,则阳土统司全年之气,己年,则阴土统司全年之运。乙年则阴金统司全年之运,庚年,则阳金统司全年之运。 太过,是指主岁之运气旺而有余。阳为太过,故其运气太过。不及,是指主岁之运气衰而不足,阴干之运,阴为不及,故其运气不及。 甲己之岁,均为土运主事,但逢六甲年为土运太过;逢六己年为土运不及。土气太过则湿流行,本气胜也;土气不及,则风乃大行,本气衰而木乃乘之。 丙辛之岁,水运主事。太过,则寒气流行,本气胜也,不及,则湿乃大行,本气衰而土来乘之。 凡属太过之年,时未至而气先至;不及之年,时已至而气未至。太过之年,各运之气都先于大寒节而至;不及之年,则各运之气都后于大寒节而至。 岁运有太过和不及,然而,岁运也有既非太过又非不及的所谓平气之岁。太过、不及和平气者,称之为五运三纪。 平气,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 1、运与运相合:运与运相合包括当年中运与新运相交接之日干相合和时干相合两种。每年运之交接总是在年前大寒节日,故这里所谓交接之日干或时干者,则不能形成抑制或相互而成平气之运。运与相交的时干相合。(40) 运与新运初交的日干或时干相合而行成平气,叫做干德符。然而平德符平气之年常不能预期,只能根据当年的年干及其新运交接之日干或时干来依法推算而知。 2、运与岁支相合:运与岁支相合是指当年运的天干与岁支方位的五行属性相合,形成同气相助而成为平气。有6年乙酉、丁丑、己丑、己未、辛亥、癸巳 3、运与气相合,运与气相合是指当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合,即太过的中运之气被在上的司天之气所抑形成了平气。共6年,即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申。42 主运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 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 1.主气的常变 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 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 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 例1:癸未年(2003年) 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 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 五运格局: 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 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 六气变化格局: 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 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 运气合参:运生气--小逆。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五运基础知识

五运基础知识 “五行”始于木、火、土、金、水“五星”,而后扩展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巨系统数学模型,表示事物间的促进和制约、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五星在其运行过程中,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在不断发生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变化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五行学说中的研究气象运行的规律,就是“五运”。 在殷商卜辞中还有关于四方风雨的记载,是和原始的五行说有关的。 刘晦之善斋所藏甲骨文字有一片关于四方风的记载: 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中国气流之运行》也讲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四季的风向活动有关:“中国为季风气候区域,冬季风向偏北,夏季风向偏南,季节更始,风信随之转易。此种风向之变动,于民生之关系至巨。冬季之风发自极北,挟寒凉冰雪之气流以俱来。远至粤南。夏季之风来自南海,与温暖湿润之气流相携并进,故其来也,雨泽丰沛,以在中国东南部分润湿为尤甚。是以中国居民春耕之早迟,寒衣之御藏,皆以季风之消长为视。中国亍冬季风向自陆上以吹入海中,夏季风向白海上以吹上大陆,至于春秋二季,则殆为风向转变之时期。”

古代通过对气象变化的观察,进行比类取象,把中国一年的气候变化,基本上分为五个季节,归纳出一定的运行规律。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共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闭塞,其变凝冽,其眚冰雹。” 而且自然气候的转变是由于阴阳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素问·天元纪大论》说:“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 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

五运六气第2讲:十天干化五运 2014.04.04

第二讲十天干化五运 运气医学18:27:05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我们的问题是:甲是阳木,己是土,怎么都是土了? 大家注意一点是化,这个字的含义是变了,变成土了。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乙庚化金也是这个问题。是古人故弄玄虚吗?不是,是客观存在。 对于十干所以化五运,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我比较相信以下的解释。 这一段文字,好长,耐心看吧 其一,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五气经天化五运”之说。谓:“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

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在天体上分布的位置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计七十五度。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计九十八度。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凡八十度。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凡一百一十二度。 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所谓“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即五行火气在天体上经于牛、女、奎、壁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戊癸的方位,因而逢戊癸年,则是火气的运化主事,是为戊癸化火。《运气论奥谚解》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 所谓“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即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于心、尾、角、轸四宿时,在十干适当甲己的方位,因而逢甲己年,便是土气的运化主事,是为甲已化土。《运气论奥谚解》曰:“龄天之气,经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作者xxxx ------------------------------------------日期xxxx

五运六气详解 第一节基本知识 五运:金、木、水、火、土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 ① 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 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戊: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③ 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是五运的由来。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学 1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 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五运六气:大运前五年叫做运主要天干主事;到第六年地支也叫气主事,称作五运六气。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中医界内有一句话可说明其重要性: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运气学说中五运六气的对应关系,是指阴阳、五运(行)与六气的对应关系,主要见于《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及运气七篇大论等,其具体的对应关系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是如何对应而来的呢?地之五行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属,在五行之后又加上一个火,即木、火、土、金、水、火,以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对应。即“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其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厥阴之上,风气(木)主之;少阴之上,热气(君火)主之;太阴之上,湿气(土)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金)主之;太阳之上,寒气(水)主之。” 由上可以看出,地之五(六)行在与天之六气相配时,是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之六气与天之六气(风、热、湿、相火、燥、寒)相配属的。其中天之六气之热当为君火,即厥阴风气、少阴君火、太阴湿气、少阳相火(暑)、阳明燥气、太阳寒气。君火替代了热气,(相)火替代了暑气。 天之六气与三阴三阳相配,来源于《素问》运气七篇大论,而此七篇运气大论非《素问》之原文,当是王冰补入,此即《素问识》所云“《内经》无六气之说,而运气家五气之外加火,配乎三阴三阳,以为六气。” 天之六气(风、君火、相火、湿、燥、寒)配三阴三阳,是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