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在桥梁建设中,承台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载桥面载荷和分散荷载的作用。承台一般使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具有结构稳定性好、耐久性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供更多有益参考。

关键词: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前言

桥梁承台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之一,承载着桥梁的重量和交通载荷。承台的施工对于桥梁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承台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够保证承台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质量监测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解决。

一、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一)混凝土质量要求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PO42.5。砂应经筛分,粗细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石料也应符合设计要求,均匀性好,不得有夹杂、软骨等毛病。水应洁净、不含油、酸、碱物质,且符合国家标准。最后,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二)施工工艺流程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放置、底板的清理等准备工作。接着,制作好完整的混凝土模板,进行检查,以确保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拼接和移位,保证同心度和符合图纸要求。此外,均匀地倒入混凝土,利用振动棒进行振压,以确保混

凝土的密实度。最后,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

度和稳定性。

(三)常见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会发生钢筋密集度不够的问题,所以应

加强钢筋的加工和拼接工作,严格控制钢筋的间距,保证承台的抗震能力。混凝

土密实度也可能不够,也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振捣时间要适当,振捣力度

要均匀,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此外,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掺合料,

并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符合要求。另外,混凝土的

温度容易过高或过低,应注意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对于高温天气,要控制混凝土

的水泥用量和使用速度,对于低温天气,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点与控制方法

(一)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是指混凝土的密度、强度、耐久性等重要性能指标。在混

凝土施工过程中,物理性能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

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混凝土的物理性能由于材料原因和施工工艺原因都会存在一

定的不均匀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和保障。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

要合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度、耐久性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次,混凝土

的施工要均匀、密实,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局部振捣不均、过度振捣等问题。此外,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关键环节,要注重保持湿度、避免晒干等问题。

(二)施工中的热失控

在混凝土大体积施工中,热失控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由于混凝土的水泥

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在混凝土大体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强

度降低等问题。为了控制混凝土的热失控,常用的方法是采取冷却措施。具体来说,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冰块或冷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表

面覆盖遮阳材料,减少日光直射所产生的热量;在混凝土中加入控制剂等防裂剂,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等。

(三)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很大的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等因素,裂缝问题更加突出。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需要从源头上抓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合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其次,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振捣

时间和振捣强度,避免过度振捣引发的坍落度过低和内部空孔等问题。此外,混

凝土的养护也是关键,要做好湿润养护,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三、现场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

本次施工的工程为某高速公路桥梁,需要建造一座承台,承台的体积为1800

方米。该承台距离高速公路较近,需要采取严格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公路安全,

同时需要保证施工期限。施工环境复杂,周围的交通和人员较多,施工区域又狭小,因此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的控制,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二)施工过程控制与结果

模板搭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由于承台的体

积较大,且形状较为复杂,因此在模板搭设时需要特别注意细节。首先需要根据

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然后精确测量各个部位的尺寸,以保证模板的搭设精准无误。在搭设过程中,还需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确保模板的结构牢固可靠。由于

承台体积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来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搅拌方面,施工方

采用了自动化搅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质量。同时,该设备具有一定

的计量功能,可精确控制混凝土中各个成分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满

足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对现场进行浇注。浇注的过程需要密切配合和协调,由于现场空间较为狭小,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持施工的顺畅和安全。

在浇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和压实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

匀性和稳定性。为保证承台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

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了检测和验收。首先,在搭设模板时,施工方进行了严格的尺寸测量和模板结构检查,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其次,

在混凝土搅拌和浇注过程中,施工方进行了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并采用了现场

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和监控。

最终,承台施工完毕,经过验收和评价后,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且外观和强

度等方面表现良好,达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本次承台施工的成功,离不开施

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控制和精细操作,以及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检测手段的

应用。该案例为其他桥梁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有利于提高桥梁工程的

施工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了交通建设的发展。

结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系统地探讨了混凝土浇筑、养护、温度控制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采取了科学的试验方法和

技术手段,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多种措施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研究表明,在桥

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掌握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初始强度对保证混凝土

质量至关重要。此外,在现场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生产计划,合理调配

人力、物力资源等,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健.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3(18):160-162.

[2]范燕波.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

刊),2020(04):90-91.

[3]周瑞华.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8(18):116-117.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控制和预防是工程施工的重点,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要从材料配置、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混凝土养护力度。本文探讨了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标签: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控制和预防是工程施工的重点,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要从材料配置、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混凝土养护力度。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J~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 4、其他因素的影响

某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分析

某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有荷载引起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却极为不利。本文结合某大桥的混凝土施工,详细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理论计算施工控制技术及温控结果,为解决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题积累新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 abstract: with china’’s concret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ss concrete structure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section size of mass concrete is larger, the less likely to cause a load, but due to the temperature of deformation of mass concrete is extremely adverse.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bridge concrete, and expounds the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theory calculation constr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results, to solve the highway bridge at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mass concrete pile accumulate new technology material. keywords: mass concrete; bear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v544+.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大跨度桥梁墩台基础体积通常较大,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其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内外部温度以保证承 台基础的成型质量。本文结合某大跨度桥梁墩台基础施工中质量控制,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的水化热产生过程,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温度控制;施工 abstract: the large span bridge pier foundation volume usually bigger, construction process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djust its concrete ca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pile caps is forming. combined with a long-span bridge pier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pile caps is the hydration heat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ensure that the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mass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所以,施工前需准确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 作者:谢阳阳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1、摘要 小关子大桥主桥桥墩、过渡墩的四个承台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本文主要以5#主墩承台为例,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及温度控制,并通过实测数据控制调整通水量,降低混凝土温度。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实践证明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裂缝控制养护 2、工程概况 小关子大桥是本标段关键性控制性工程,起点桩号K132+324。214(右幅K132+323。456),终点桩号K132+866。800,桥梁全长542.586(右幅543。344)米.跨径采用3×40米简支T梁+(73+135+73)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3×40米先简支后连续T梁。4#、5#主桥墩横跨赤水河,采用群桩基础,大体积承台,墩身为双肢薄壁空心墩。本桥共有8个承台,包括2个主墩承台,4个过渡墩承台,2引桥墩承台,主墩承台尺寸19×22×5米,过渡墩承台尺寸8。8×11。4×4米,引桥墩承台尺寸7。5×8.5×3米,均为大体积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承台最大混凝土方量2090m³。 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3.1材料要求 3。1.1水泥 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混凝土在浇注初期,容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而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时间长,产生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而形成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至关重要.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大,水泥用量多,水泥供应难以做到按施工要求的品种标号一次进场,因此要加强水泥进场的检验和试配工作。 3。1.2骨料 (1)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并采取连续级配或合理的掺配比例。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我标段采用泵送混凝土,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1%。 (2)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细度模数以2.6~2.8为宜。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 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桥梁是一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建设工程。桥梁承台是桥梁的基础,关系着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混凝土是桥梁承台的主要建筑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将就桥梁承台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材料选择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等按比例调配而成的。混凝土 中的每一种材料及其选择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 的材料。同时,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 标准要求。 拌合与浇筑

混凝土拌合与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在拌合混凝土时,应按照配合比进行精确称量。在拌合混凝土的同时,应控制搅拌 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浇筑混凝 土时,应对模板进行清洁和防黏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光滑、无凹凸波浪和漏浆。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对于大块混凝 土的浇筑,要采用分段涨模板的方法,避免一次性涨模板过大, 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失去控制。 养护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及时进 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在养护过程中,应注 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对于桥梁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量大、尺寸大,成型较慢, 养护期也较长,一般要求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此外,在进行养 护时,还应注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损害,例如雨水、阳光、高温等。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设置各种检验与试验,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在施工之前,应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对国家和工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不断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查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等重要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结论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非常重要,涉及到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拌合与浇筑,养护以及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依照国家标准和工程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并保证桥梁承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以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跨海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跨海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跨海大桥工程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该技 术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化热从而会造成大桥承台的内部温度较高,进而会导 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从混凝土材料选择到后期施工要 选用合理的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加强混凝土温度检测以及后期养护工作,确保跨海大桥承台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了跨海大桥主墩承台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跨海大桥;大体积混凝土;主墩承台 引言 由于跨海大桥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且承台面积较大,因此往往会利用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何种方式提升跨海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 的整体质量即相当关键。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跨海大桥的承台混凝土水泥使 用量相对较大、截面相对较大,且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温度差异较大,如果没有 合理的保护措施,承台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需要选用高性能的海工混凝土、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以及温度测量与养护工作, 提升跨海大桥施工整体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理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的几何尺寸大于一米的混凝土。 因为跨海大桥承台结构的自身体积相对较大,如果选用以往的混凝土技术,往往 会对跨海大桥主墩承台稳定程度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增加施工时间,对工程的 整体效益产生影响,为此需要选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保证跨海大桥主墩承台结 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而混凝土裂缝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重点所在。 裂缝产生原理:第一:制作混凝土往往需要拌制诸多的施工材料,在材料拌 制后,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会有所提高。但如果混凝土材料产生质量问题就会 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混凝土对于外力的抗压性也就不断的降低,进而会导致 裂缝的产生。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即需要选择高性能高质量的海工混 凝土材料,合理配比混凝土。其次,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二为外力作用导致混凝土 结构应力结构产生变化即会出现混凝土裂缝。最后,由于温度差异以及不规则沉 降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在上述原因中,温差以及沉降问题导致的裂缝是在跨海大 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 形变,当混凝土约束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性时,即会造成混凝土出现严重 裂缝,所以需要着重考虑上述原因。 二、跨海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合理的施工准备 工程施工准备的合理展开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前提所在。因此,为了保证跨海大桥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要在施工之前科 学检修施工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跨海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技术主要涉及的施工设备有:混凝土拌合设备、混凝土浇筑设备以及混凝土振捣棒。除此之外,还要平整施工场地,保证施工现场秩序。 2、施工材料选购 在采购水泥材料时,要尽可能的采购水化热较低且含碱量低的水泥,这样的 水泥能够提升混凝土后期的抗裂能力,除此之外,在选购水泥时应该尽量不采购 早强型的水泥或者C3A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除上述之外,为了保证水泥性能更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阐述了温度控制效果进行检验分析过程。 【关键词】桥梁施工;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1 引言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成为整座桥梁根底和关键。温度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微观裂缝扩展形成宏观裂缝。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并进行温度控制监测,以确保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要求。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2.1 混凝土浇筑方式 1〕泵送方式:采用直接泵送方式,将整个主塔承台平面分为几个浇筑大区进行,根据混凝土浇筑的能力、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以及有关规定分层厚度,可根据实际浇筑速度适当的加厚。在每个浇筑区域模板附近最先开始浇筑,防止在模板处形成斜面,从而造成砂浆聚集影响承台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在钢筋密集区尤其是塔座、塔柱预埋钢筋处,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泵管布置方式。 2〕分层方式: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初步确定每层浇筑厚度约35cm,根据浇筑推进情况,层间最长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初凝时间小于预计时间,应对浇筑方式进行及时调整。调整为推移式连续浇筑,但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大量而且集中,极易产生混凝土的病害。 2.2 混凝土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式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随着浇筑推进,振捣器也相应跟紧,以确保整个过程混凝土振捣质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左右,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尽量防止接触到模板以及钢筋,同时应与模板周边保持5~10cm距离,并且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一局部。 2.3 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遵循的原那么是内降外保。即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提高混凝土外部温度。承台顶面一般采用饱水养护,用土工布覆盖时,必须先行将其润湿,养护时禁止将水大力冲入,应采用漫流方式。确保饱水养护时间不少于三天。大体积混凝土外部保温的目的在于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温度应力裂缝。 3 温度控制措施 3.1 设计方面措施 明确混凝土优化配合比,最大水灰比为0.55。合理配合比最终可生产出具有良好和易性以及可泵性的混凝土,在满足其设计强度以及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参加适当量的粉煤灰,这样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使用缓凝剂等外加材料,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升。在现场条件允许以及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在施工过程中可掺加一定量的早强剂。

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越来越普遍。但随之引发的一系列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后续问题不可忽视,其中最常见和难解决的情况是产生裂缝。裂缝的出现轻则影响桥梁外观,使桥梁整体抗压能力降低,重则导致桥梁内部混凝土结构破坏甚至桥梁坍塌。本篇文章将根据具体实践经验及总结,就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控制办法进行介绍。 标签:桥梁工程;大体积;裂缝控制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定义 混凝土属于脆性的复合型材料,一般由块状碎石、砂子、泥浆和水组成。而大体积混凝土即指体积大于一般情况下施工中的混凝土体积。在配比设计方面,不同的国家作出不同的规定。我国规定为: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若使用混凝土的部位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即可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规定则为:在任何浇筑性混凝土中,只要混凝土结构域性质受到温度影响的即被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目前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最常见和先进的当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较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的环境、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结构方面要求最为苛刻,尤其在桥梁承台、悬索桥锚定的施工中结构设计都较为繁琐。原因在于所使用到的混凝土体积很大,体积从几万到十几万立方米不等,且必须是浇筑而成。 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类型 2.1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温度、拉力、材料、人为、所处环境等因素。首先,混凝土在水化和硬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水化是释放大量的热使整体结构膨胀,而冷却硬化时又会表现出收缩的特性。两者相互矛盾的作用极易破坏混凝土结构,最终出现裂缝。其次,由于混凝土属于复合脆性材料。本身存在着可见的宏观裂缝和不可见的微观裂缝。后者裂缝不可避免是材料本身存在,宏观裂缝则由施工技术、材料配比等环节共同作用。最后,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差异,抗压强度略大于抗拉强度。混凝土体积越大产生的断面尺寸也越大,在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时在温度的作用下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内部和外部都产生一定强度的拉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采用的钢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一、概述 设计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具体热控设计和相应的夏季施工措施。根据环境温度进行水化热计算,并在施工前进行相应的试验取得水化热资料,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对于大体积承台混凝土,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计划采用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并在混凝土中采取埋设冷却管、掺入粉煤灰或磨细矿粉降低和延迟混凝土水化时温峰值等措施。 二、施工难点及控制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危害严重,必须加以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施工时间短,这从原材料的供应、搅拌站混凝土的生产和供应、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备、施工现场的布置、各类机械设备的组织、施工工艺及现场的控制到后勤保障与一般混凝土的浇筑有很大的不同。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连续有序的浇筑完成,需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结合现场,及时调整。 1、承台结构尺寸大,灌筑方量大 2、墩身实心段及桥梁0号段长宽比大,约束度大,防裂难度高。 3、昼夜温差在10°C以上,不易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 4、墩身实心段及桥梁0号段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胶材用量高,水化热温升大,易产生温度裂缝。 5、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作用,混凝土灌筑后将经历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混凝土的体积亦随之伸缩,若各块混凝土体积变化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混凝土就会开裂。所以采用适当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和温度变化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就可避免出现裂缝。 三、施工方案 1、温控指标 1)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

①控制混凝土灌筑温度; ②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升温、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 ③控制降温速率; ④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2)根据本桥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 ①混凝土灌筑温度<3cr; ②混凝土最大内外温差<20^; ③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C; ④温峰过后混凝土缓慢降温,通过保温控制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2C/d。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 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 A含量的水泥; 3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单方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用量; 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 1)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 每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C,每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40〜70kg左右,则混凝土温度相应降低4〜7C。为减少水泥水化热和降低内外温差的办法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控制在 3kg/m3以下。 2)掺加掺合料 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并且能够补充泵送混凝土中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集料达到占15%的要求,从而改善了可泵性。同时,依照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特点,初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强度增长较快、较高,但是后期强度增长缓慢。掺加粉煤灰后,其中的活性Aiq、SiO2与水泥水化析出的CaO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文章介绍了位于内蒙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大桥5#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测温养护 0 引言 本工程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中部,跨越伊敏河河,连接于海拉尔区东西部,桥梁全长512m,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主桥全宽28.6m,主桥桥型为双索面独塔两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28+120m。5#承台为索塔基础承台,长26.9m,宽17.3m,高5m,体积为2327m3,是大体积混凝土。应连续一次完成混凝土的浇筑,避免有害裂缝的发生,确保承台的刚度、整体性和设计强度。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选择 1.1.1 水泥:考虑到普通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广泛运用及其较高的水化热挥发较困难,致使混凝土内部过高的温度和混凝土表面的过大的温差,压应力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而拉应力在表面产生。若拉应力比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高,温度裂缝就会出现,因此,必须采选用标号为4 2.5R的水化热较低的蒙西矿渣硅酸盐水泥。 1.1.2 粗骨料:选用粒径在5-25mm之间且级配良好的碎石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和易性,可使水泥用水量及用量降低,进而使混凝土温升及水泥水化热降低。 1.1.3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拌制而成的混凝土较细砂而言,可节约10%的用水量,还可相应的使水泥用量降低,从而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水泥水化热。 1.1.4 粉煤灰:因泵送是混凝土的浇筑形式,为改进混凝土的和易性以便于泵送,可适度加入粉煤灰。根据要求,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进行拌制,其粉煤灰最多可取代25%的水泥,且其掺入量应不超过10%,可采取外掺法。根据规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应掺加的粉煤灰量,选用内蒙古达拉特旗电厂的干净Ⅱ级粉煤灰,实测0.080mm,筛细度为5%,烧失量为1.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2019年精选文档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引言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以下简称南京四桥)是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位于长江江苏南京区段内,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公里处,距长江入海口约320km南京四桥A2标负责北主塔(主2#墩)和北过渡墩(主1 #墩)的施工。本文针对该标结构工程中大体积砼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2大体积砼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A2标结构中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围的有两项:一是北主塔承台,设计标号C35;二是北索塔,设计标号C55。 北塔墩基础承台为哑铃形,平面尺寸72.5m x27m厚8.5m;塔座厚1.5m。承台顶、底标高分别为+5.5m, -3.0m。承台四周设防撞钢结构,并作为承台混凝土浇筑的侧模板。承台混凝土方量为11713.9m3,分为圆端区、系梁区和后浇带三部分。单幅圆端方量为4866.7m3,单幅圆端单次浇筑最大方量为1717.7m3, 分三次完成。承台结构见图1 所示,塔身结构见图2 所示。 图1 南京四桥北塔墩承台结构示意图 3原因分析 通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裂缝,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通病。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耐久

性,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难题。就目前的施工水平和环境,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3.1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掺料混合而成的非均 质脆性材料。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 热,由于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 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接近,这样就 形成了内外较大的温差。较大的温差使砼内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一致,造 成混凝土产生一定的拉应力。而在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通常很低,当拉 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容易出现裂缝。 3.2干燥收缩 混凝土硬化后,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 发,引起混凝土由内向外的干缩变形裂缝。 3.3塑性变形 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高,或水灰比较小时会加剧引起开裂,这 是因为混凝土泌水减少,表面水分不能补充,这时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 稍微受到一些拉力,表面就会出现不均匀的裂缝,裂缝出现后,混凝土内 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大,裂缝进一步扩大。 4理论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和收缩引起的,所以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内外温差和减少混凝土收缩。而要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降低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及总胶凝材料用量以降低水化热最关键。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减少混凝土有

高速公路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工艺及温控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工艺及温 控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摘要: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桥梁和道路项目得到广泛建设和利用,大型接待项目的建设量逐步增加。大体积承载站结构的优点是厚度大、体积大、施工量大、材料使用量大、复杂性大,没有合理控制,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容 易出现。在此基础上,下文讨论了大型公路桥梁施工平台的施工技术及主要温控 技术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工艺;温控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引言 承台作为我国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其质量关系到整体桥梁的性能和稳定性。随着我国桥梁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桥梁工程范围不 断扩大,相应的混凝土承载表量也有所增加,确保大型混凝土承载表的施工质量 非常重要。 1工程概况 一座特殊桥梁位于北方高寒区,其主要平台设计尺寸为:25.6m*20.1m*5m, 承载平台混凝土设计标准为C40,设计方量为2572.8m3。接收站主配筋采用φ32 配筋,接收口配筋采用φ25配筋。支承平台布置5层冷却水,垂直间距为1m, 横向间距每0.5m设置,支承平台基坑开挖深度约为6m。 2高速公路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工艺 桥梁承台施工的工艺流程:基坑开挖→基底处理与垫层浇筑→凿除桩头→桩 基检测→钢筋安装→模板施工→浇筑承台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基坑回填。 2.1基坑开挖

挖掘坑的时间要避免雨天,首先要用潜泵、吸管等清除坑周围积聚的水。对 于不稳定的土壤地质层组,需要澄清实施程序,并将复杂因素转变为定期和确定 的实施程序,以确保实施质量。基坑开挖的常用方法是放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不同的施工条件有多种选择,例如多台阶边坡开挖、将防水混凝土应用于格栅、在工程中使用钢脚支撑板的保护以及混凝土箱的密封。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 深水施工的施工工艺,双壁钢板具有结构刚度低、内部支撑要求低等许多其他无 可比拟的优势。在进行具体作业之前,应保证桩的质量,然后再进行平滑测量和 降水系统的安装,坑深的精度与降水系统安装的科学性质以及桥梁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密切相关。地基施工完成后,施工现场将由桩帽处理,然后造型层将从外部 浇筑到模板的一部分,以防止模板系统因横向压力过大而变形和倒塌。将钢筋和 支承模板附着到形状层上,以实现支承执行。 2.2凿桩头与封底及排水 (1)混凝土结构强度大于理论强度70%的桩的剪切。年龄大于14d的,按照标 准要求测量高程尺寸,然后用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压缩机去除表面混凝土,保留承 载平台高度尺寸以满足桩顶平整度要求,通过断面露出新鲜砂砾材料,无自污。(2)基坑开挖结束时,应首先进行承载极限计算分析,然后预留工作空间。如果 承台基地有积水,应在基底四周人工开挖排水沟,在基底四周排水沟最低点处开 挖蓄水坑,用水泵抽离蓄水坑内积水,已保证承台垫层施工面无积水现象。必须 确保基准水平符合开沟标准要求,水可以顺利进入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水,以 确保排水距离符合要求,不会发生塌方。抽水过程由专人监督管理,只有符合 标准要求才能停止。 2.3钢筋加工、安装 1)在开始钢筋处理之前,必须根据设计意图计算长度尺寸,创建一个参考底 图作业,选择如何应用主钢筋,错开连接器的折射,以确保长度符合要求且不会 影响焊接性能。熔接接合的抗拉强度需要达到钢筋效能的参数值,以及至少两个 检验部分。2)钢筋加工完成后,将产生半产品,可用于现场安装,以控制钢筋材 料的规格、间距、形状、连接、焊缝等,并满足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3)在路径 钢筋阶段,需要正确安装冷却管线和控制水流。4)静态钢结构。主钢筋没有在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成果报告)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QC小组成果报告 一、小组简介 本小组成立于2006年3月,由8人组成,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人,技术员3人,小组成员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较多,为攻克本重大技术难题提供了技术保障。小组有记录活动的12次,累计活动时间48小时。小组活动情况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QC小组活动记录〞。 小组活动宗旨:建立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小组成员及分工简介 二、选题理由、目标及工作方法 1、选题理由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控制技术,是国内外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因混凝土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构造和建筑物破坏倒塌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严重者不仅给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也给

人们的心理带来担惊受怕的感觉。 我公司以前开展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主要是桥梁墩台根底,长度最大10m,高度最大1.5m,体积最大150m3,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目前即将施工的500kV南京三江口长江大跨越工程-根底工程中跨越塔承台根底尺寸为14m×14m×3.2m,另有连梁及立柱,单承台混凝土浇注量为728m3,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无开裂现象。 2、质量目标 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在500kV南京三江口长江大跨越工程-根底工程中实施,有效控制14m×14m×3.2m的承台根底的内外温差小于25℃,确保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工程实施中,建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测量系统,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进展处理。 建立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体系,在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后,均要进展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3、小组活动的方案和方法 根据TQC的PDCA工作方法,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表,用以指导QC 小组的日常活动,见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