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7协议14位与24位信令点编码

1、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

为了便于信令网的管理,ITU-T在研究和提出No.7信令方式建议时,在Q.705建议中明确地规定了国际信令网和各国的国内信令网彼此相互独立设置,因此信令点编码也是独立的。在Q.708建议中明确地规定了国际信令点编码计划,并指出各国的国内信令点编码可以由各自的主管部门,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下面介绍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方案。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14位。编码容量为214=16384个信令点。采用大区识别、区域网识别、信令点识别的三级编号结构如图2-7所示。

其中,NML:三位,用于识别世界编号大区

K-D:八位,用于识别世界编号大区内的地区区域或区域网

CBA:三位,用于识别地理区域或区域网的信令点

图2-7 三级编号结构图

NML和K-D两部分合起来称为信令区域编号(SANC)。

在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分配表中,我国被分配在第四编号大区,K-D的编码为120。

由于CBA即信令点识别为三位,因此,在该编码结构中,一个国家分配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只有8个即000~111。如果一个国家使用的国际信令点超过8个,可申请备用的国际信令点编码。该备用编码Q.708建议的附件中规定。

2、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1990年规范中规定采用24比特的编码方案,即统一编码方案或称为一层编码方案。

在该方案中,全国No.7信令网的信令点采用统一的24位编码方案。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编码在结构上分为三级即三个信令区,如图2-8所示。

图2-8 中国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结构

这种编码结构,以我国省、直辖市为单位(个别大城市也列入其内),划分成若干主信令区,每个主信令区再划分成若干分信令区,每个分信令区含有若干个信令点。这样每个信令点(信令转接点)的编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8bit用来识别主信令区;第二个8bit用来识别分信令区;最后一个8bit用来识别各分信令区的信令点。在必要时,一个分信令区编码和信令点的编码相互调剂使用。

考虑到将来的发展,我国的国内电信网的各种交换局、各种特种服务中心和信令转接点都应分配给一个信令点编码。但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国际接口局应分配给两个信令点编码,其中一个是国际网分配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另一个则是国内信令点编码。

第四章 信令系统课后答案

1、什么是信令? 信令是通信网中规范化的命令,它的作用是控制通信网中各种通 信连接的建立,维护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信令是各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使用的一种通信语言,它是控 制交换机产生动作的命令。 2、什么是信令方式?它包含哪三方面的内容? 信令在传送过程中所要遵守的规约和规定,就是信令方式。 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及控制方式。 3、试比较端到端和逐段转发两种信令传送模式的不同,并分析它们应 用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端到端:对线路传输质量要求较高,信令传送速度快,接续时间短,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类型必须相同。 逐段转发:对线路传输质量要求不高,信令传送速度慢,话路接 续时间长,在多段路由上传送信令的类型可以不同。 在优质电路上使用端到端方式,在劣质电路上使用逐段转发方式。 4、画图说明全互动方式的过程。 Page:138 图4.9 5、什么是随路信令?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 基本特征:(1)共路性:信令和用户信息在同一通信信道上传送 (2)相关性:信令通道与用户信息通道在时间位置上 具有相关性。 6、什么是公共信道信令?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公共信道信令(共路信令):信令通路与话音通路分开,且一条 信令通路可以为多条话音通路服务。 基本特征:(1)分离性:信令和用户信息在各自的通信信道上传

送; (2)独立性:信令通道与用户信息通道之间不具有时 间位置的关联性,彼此相互独立。 7、No.7信令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1)No.7信令采用公共信道方式。 (2)No.7信令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方式,其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信令单元(SU),基于统计时分复用方式。 (3)由于话路与信令通道分开,所以必须要对话路进行单独的导通检验。 (4)必须要设置备用设备,以保证可靠性。 8、画出面向OSI七层协议的No.7信令协议栈,并说明各部分完成的功能。 MTP:消息传递部分 TUP:电话用户部分

七号信令基础知识

七号信令基础知识(本文档只用于北京博安天慧的内部培训,请勿分发)

1. 信令的基本概要 1.1. 信令的概念 ● 信令:控制交换机动作的信号。 ● 信号:信号是一种统称,而信令是指具有动作含义的操作控制命令。 ● 信令方式:信令的传送所要遵守的一定的规约和规定。它包括信令的 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及控制方式。 ● 信令系统:指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时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 1.2. 信令的分类 1.2.1. 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 按照信令的信道技术来分类,信令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1号信令系统。 两端交换机的信令设备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信令通道,信令是通过话路来传送的。当有呼叫到来时,先在选好的空闲话路中传信令,接续建立后,再在该话路中传话音。信令是信令通道和用户信息通道合在一起或有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信令方式。 共路信令:两端交换机的信令设备之间有一条直接相连的信令通道, 话路 交换机A 交换机B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公共 控制 信令 设备 信令 设备 公共 控制 图1-1随路信令系统示意图

信令的传送是与话路分开的、无关的。当有呼叫到来时,先在专门的信令链路中传信令,接续建立后,再在选好的空闲话路中传话音。共路信令,也称公共信道信令,指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 共路信令是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目前我国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就是中国7号信令。7号信令的特点是:信令速度快,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在通话时可以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1.2.2. 线路信令、路由信令和管理信令 按功能划分: ● 线路信令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主、被叫的摘、挂机 状态及设备忙闲) ● 路由信令是具有选择功能的信令(指主叫所拨的被叫号码,用来 选择路由) ● 管理信令是具有操作功能的信令(用于电话网的管理和维护) 1.2.3. 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按区域划分: 用户线信令是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 交换机A 交换机B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处理机 信令 设备 信令 设备 处理机 话路 图1-2共路信令系统示意图 数据链路

信令系统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V5接口是( )之间的接口。 A.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 B.数字终端与交换机 C.电话机与交换机 D.不同交换机 2.TUP和ISUP应配置于()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 C.网管中心 D.市话终端局 3.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SIO字段,由( )处理 A.信令数据链路级 B.信令链路级 C.用户级(第四级) D.信令网功能级 4.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由( )处理

A.信令数据链路级 B.信令链路级 C.用户级(第四级) D.信令网功能级 5.预防循环重发纠错方法用于( ),预 防循环重发纠错方法使用了( )字段。 A.传输时延较大的卫星信令链路, FIB、FSN、BIB、BSN B.传输时延较大的卫星信令链路,FSN、BSN C.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陆上信令链路, FIB、FSN、BIB、BSN D.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陆上信令链路, FSN和BSN 6.将不可用信令链路上的信令业务转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链路上,而且尽量 保证消息不发生丢失、重复和错序是( )程序的功能 A.倒换 B.倒回 C.强制重选路由 D.受控重选路由 7.将去往不可到达目的地信令点的信令业务从不可用的信令路由上尽快转 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路由,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丢失、不重复或不错序是( ) 程序的功能 A.倒换 B.倒回

C.强制重选路由 D.受控重选路由 8.在TUP信令与ISUP信令的配合中,不成功市话接续时的信令配合流程如 教材图4.3.2所示,呼叫失败(释放)和呼叫故障时TUP中的UBM消息组中的消息与ISUP中释放消息中的原因参数的原因值或消息的转换如教材表 4.3.1所示,当ISUP中释放消息中的原因参数的原因值为27时,汇接局 应将其转换为()消息。 A.UNN B.STB C.LOS D.ADI 9.SCCP和其用户之间的接口是()。 A.N-原语 B.TC-原语 C.TR-原语 D.MTP- 原语 10.当SCCP用户请求SCCP向另一个节点的SCCP传递无连接数据时,应使用 ()。 A.N-NOTICE指示原语 B.N-UNITDATA指示原语 C.N-UNITDATA请求原语

(完整版)七号信令详解

七号信令基础

第1章 GSM信令系统简介 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 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 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分散的设备需要 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项任务,设备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 定的协议实现互连。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GSM系 统中,信令消息具体体现在接口的协议和规范上,我们先从子系统互连和接口 的分层模式来说明GSM系统中主要协议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1.1 接口和协议 接口代表两个相邻实体之间的连接点,而协议是说明连接点上交换信息需要遵 守的规则。两个相邻实体要通过接口传送特定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必须按照 一定的规约,也就是双方应遵守某种协议,这样信息流才能为双方所理解。不 同的实体所传送的信息流不同,但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共同性,因此,某些协议 可以用在不同的接口上,同一接口会用到多种协议。图1-1表示了在无线接口 (Um接口)上存在的不同协议,其中SS规程用于移动台对HLR设置补充业 务的参数;MM和CM用于移动台和MSC/VLR之间交换用户移动性管理信息 和通信接续信息;RR用于移动台和BSC之间交换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图1-1通过无线接口的各种协议 一种协议在传送过程中可以通过若干个接口,例如上述MM和CM协议在移 动台传送到MSC/VLR过程中至少要通过无线接口、Abis接口和A接口。

图1-2表示了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横向是根据物理的设备从最左边移动台开始顺次接入系统的各种系统的各种地面设施;纵向对应于各个功能层面,从最低的传输层开始,逐步到各种高层面。 MS BTS BS C MS C/VLR HLR GMS C 传输层 RR MM CM 图1-2 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 让我们先来看无线接口,它们涉及到GSM 系统中的许多重要协议。最底层是BTS 和MS 之间的传输层,然后是无线接口第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第三层的应用层,其中包括协议RR (无线资源管理),此协议也出现在“Abis ”接口和“A ”接口上。从这里可以看出,BTS 和BSC 这些设备对有些信令的交换是透明的,它们的作用只是传递信息,并不做处理。 对于网络一侧的内部连接,各设备都具备单一的接口,即用CCS7信令网支持相互间的信令交换。 1.2 GSM 系统中的接口和协议 在GSM 系统中,信令消息在不同的接口有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有不同的信令协议。为什么采用不同的协议呢?比较直观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得到优化,这一点表现在无线接口上;另一个原因就是迁就已经存在的标准。 图1-3表示GSM 系统的信令模型:

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精品 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 信令的基本概念 ● 信令是设备间相互协作所采用的一种“通信语言”。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可 以配合工作,这种“通信语言”应该是可以相互理解的。 ● 通信网中的设备在信令交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约和规定,这些规约和规定就是信 令方式。信令方式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的传送方式以及信令传送过程中使用的控制方式。 ● 信令系统是指实现某种信令方式所必须具有的全部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总和。 二. 信令的分类 信令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 ● 用户信令是用户终端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 ● 局间信令是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网管中心、数据库之间传送的 信令。 2.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 随路信令是指用传送话音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各种信令,或某一信令通 路唯一地对应于一条话音通道 ● 公共信道信令又叫共路信令,是指传送信令的通路与传送话音的通路分开,信令 有专用的传送通道 1.2 信令的发展 ● 电信网较早使用的是随路信令,利用传送话音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信令。 ●第一个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CCITT 于1968年提出的No.6信令系统,主要用于模拟电话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的商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IP 电话兴起。 ●将来,电路交换网与IP 网的完全融合,最终演进为一个统一的、以IP 为承载层的分组化网络。相应地,在这个分组化网络上所有的信令均采用IP 作为承载,传统的信令网也转变为IP 信令网。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 ●

北邮作业任务信令系统答案解析

* *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V5接口是( )之间的接口。 A.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 B.数字终端与交换机 C.电话机与交换机 D.不同交换机 知识点: 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生答 [A;] 标准答案: A; 案: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错误) 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

* * A.0 B.1-2 C.3-63 D.63以上 知识点: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B; 得分: [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错误) TUP和ISUP应配置于()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 C.网管中心

* * D.市话终端局 知识点: N0.7信令网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D; 得分: [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错误) 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SIO字段,由( )处理 A.信令数据链路级 B.信令链路级 C.用户级(第四级) D.信令网功能级 知识点: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D;

得分: [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为了完成信令单元的差错校正,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使用了( )字 段 A. FIB、FSN、BIB、BSN B. FSN、BSN C. FSN、BIB、BSN D. FIB、FSN、BSN A.FIB、FSN、BIB、BSN B.FSN、BSN C.FSN、BIB、BSN D.FIB、FSN、BSN 知识点: 信令链路功能级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10.0

七号信令网基本概念.

七号信令网基本概念 1.信令点 七号信令网的一个节点。 2.信令链路集 两个相邻信令点之间七号信令链路的集合。 3.信令路由 要到达某一个信令点,所要经过的七号信令链路集。 4.直联、准直联、信令转接点 直联:在两个相邻信令点之间,七号信令消息通过它们直接相连的信令链路集传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直联。 准直联:在两个信令点之间,七号信令消息通过其它信令链路集(这个链路集的相邻信令点非目的信令点传送,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准直联。 信令转接点:在准直联工作方式中,七号信令消息在信令点A产生,从信令点B 经过,到达信令点C,信令点B称为信令转接点。 5. 信令网组网 随着中国七号信令网的建设,信令连接方式逐步向准直联方式过渡,一个本地网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一对信令转接点(STP,信令点之间的七号信令消息经过STP转接,当两个信令点之间比较重要时,可以采用它们之间再增设直联信令链路作为备用路由。 二、消息传递部分(MTP 1. MTP结构与功能

三层: MTP一层(物理层 64KBIT/S速率,半永久连接,通过网交换,把七号信令终端(也就是七号信令板上的一条七号信令链路 MTP二层(链路层 包括信令单元分界、信令单元定位、差错检出、差错校正、初始定位、处理机故障、第2级流量控制和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等功能。 七号信令链路的故障,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一层或二层的原因。 MTP三层(网络层 包括消息处理功能和信令网管理两部分。其中消息处理功能分为消息路由、识别和分配。信令网管理用来将信令业务从一条链路或路由转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或路由,或在信令点拥塞的情况下暂时减少信令业务。 2.三类信号单元 FISU 填充信号单元,当七号信令链路上没有内容要发时,就发FISU。(LI = 0 LSSU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表示七号信令链路的状态,当链路正在正常使用时,没有LSSU。(LI=1或LI=2 MSU 消息信号单元,包括MTP信令网消息及MTP用户部分(如TUP、ISUP等消息。(LI >2 七号信令链路上传送的信号,必然属于上述三类之一。 3.故障定位、数据设定要点 1卫星电路指示

信令系统阶段作业

信令系统 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V5接口是( )之间的接口。 A. 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 B. 数字终端与交换机 C. 电话机与交换机 D. 不同交换机 2.TUP和ISUP应配置于() A. 独立型HSTP B. 独立型 C. 网管中心 D. 长途局

3.NO.7信令系统的( )能完成OSI模型中网络层的全部功能。 A. 信令数据链路级 B. 信令链路级 C. 信令网功能级+SCCP D. 信令网功能级 4.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SIO字段,由( )处理 A. 信令数据链路级 B. 信令链路级 C. 用户级(第四级) D. 信令网功能级 5.NO.7信令系统利用标志符F 01111110实现信令单元的定界,为了防止在 两个F之间出现伪标志符,( ) A. 发送端的信令数据链路级将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 B. 发送端的信令链路级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 C. 发送端的用户级(第四级) 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

D. 发送端的信令网功能级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 6.检查信令消息的路由标记,将源信令点的用户发出的信令单元正确无误地 传递到目的地信令点的指定用户,是由( )完成的。 A. 信令数据链路级 B. 信令链路级 C. 用户级(第四级) D. 信令网功能级 7.将去往不可到达目的地信令点的信令业务从不可用的信令路由上尽快转 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路由,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丢失、不重复或不错序是( ) 程序的功能 A. 倒换 B. 倒回 C. 强制重选路由 D. 受控重选路由

一号信令基本概念

中国一号信令系统 一、简介 中国一号信令系统是国际R2信令系统的一个子集,是一种双向信令系统,可通过2线或4线传输。按信令传输方向,分为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按信令功能,分为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 二、信令定义 1.线路信令(line signal) 线路信令主要用来监视中继线的占用、释放和闭塞状态,有前向和后向之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占用前向信令,请求被叫端接收后续信令。通常会使被叫端由空闲状态变为忙状态。 占用确认后向信令,是对占用信令的响应,表示被叫端已由空闲态变为忙态。 应答后向信令,表示被叫话机或终端已经应答。 前向释放前向信令,用于结束呼叫占用的所有交换和传输设备。 后向释放后向信令,表示被叫终端已经终止通信,释放了通信网络链路。释放保护后向信令,是对前向释放信令的响应,表示被叫端的线路及交换设备已经完全恢复到空闲态。在被叫端尚未结束释放保护过程之前,系统将保护该线路不被再次占用。 闭塞后向信令,通知主叫端将该线路置于闭塞状态,禁止此后主叫端出局呼叫占用该线路。 示闲前向(后向)信令,表示主叫端(被叫端)已处于空闲状态,可供新生的呼叫使用。 2.记发器信令(register signal) 记发器信号主要完成主、被叫号码的发送和请求,主叫用户类别、被叫用户状态及呼叫业务类别的传送。分前向信号和后向信号,前向信号又分Ⅰ、Ⅱ两组,后向信号分A、B两组。它们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表

2.1 前向Ⅰ组信号: 前向Ⅰ组信号由接续控制信号和数字信号组成。 A、KA信号 KA信号是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途局或发端国际局前向发送的主叫用户类别信号,KA信号提供本次接续的计费种类(定期、立即、免费)和用户等级(普通、优先)。这两种信号的相关组合用一位KA编码表示,因此,KA信号为组合类别信号。KA信号中有关用户等级和通信业务类别信息由发端长途局译成相应的KC信号。含义如下表所示: B、KC信号: KC信号是长话局间前向发送的接续控制信号,具有保证优先用户通话,控制卫星电路段数等功能。含义如下表所示: 表3 KC C、KE信号: KE信号是终端长话局向终端市话局以及市话局间前向传送的接续 控制信号。含义如下表所示: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2016春) 一.填空 1.按照信令传送通道和话音通道的关系,信令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在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相邻层之间使用的服务原语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在不需要证实的服务中只用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的服务原语。 3.是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 4.V5接口中的PSTN协议消息中用地址用来识别PSTN用户端口。 5.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No.7信令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级组成。 7.消息信令单元中由第二功能级处理的字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电话用户消息的内容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________字段传送的。 9.No.7信令系统的第三级包括____________和信令网管理两大功能。信令网管理又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令链路管理。 10.SCCP提供的业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四类。 11.SCCP消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可变的必备参 数、可选参数等五部分组成。 12.SCCP程序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SCCP管理等四个功能 块组成。 13.SCCP面向连接服务传送数据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14.SCC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____________字段传送的,而TCAP消息是在UDT 消息中的_____________部分传送的。 15.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使用的消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XUDT、XUDTS消 息。当用户数据的长度大于规定值时,发送端的SCCP要将用户数据分段,用多个_____________消息来传送。 16.为了保证采用有序的无连接业务的多条消息按顺序到达目的地,SCCP要为这多条消息的路由 标记中的_____________分配相同的编码,以保证这些消息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地。 17.事务处理部分TC由成份子层和___________子层组成。成份子层的基本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基本的成份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和RJ。 19.传送结构化对话的TCAP消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止消息 四种类型。 20.SCCP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子系统编码的组合。 21.TCAP消息由若干个信息单元组成,信息单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内容组成、 对于基本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是_____________。对于构成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可以_____________。 22.在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传送与话路接续有关的局间信令时,采用____________信令 规程,在传送移动台越局频道切换的有关信息的采用____________信令规程。 1

通信基础知识(信令部分)

第三部分信令方式 一.信令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信令 在通信网中为了完成电路接续,网络管理及计费等,必须要有完善的信令。信令是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的一种通用语言。每个信令都促使交换机产生一个动作,如摘机信令。 2. 信令的分类 ⑴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 用户线信令:是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所交换的信号。用户向交换机送监视信号,如摘挂机信令,选择信令如被叫号码。交换机向用户送铃流和忙音。 局间信令:局间中继线上的信令,用来控制对端交换机的动作。局间包括线路信令,记发器信令,直流脉冲信令。记发器信令有MFP(多频脉冲),MFC (多频互控)。 ⑵按信令的信道来划分 随路信令(CAS)。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线路信令在固定的时隙传送,记发器信令在话路中传送。先传送记发器信令,之后传送话音。 共路信令(CCS)。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方式,常用于局间。

图3-1 随路信令方式示意图 图3-2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示意图 ⑶按功能来分 线路信令——监视功能。监视主被叫摘挂机状态,设备的忙闲。 路由信令——选择功能。根据主叫的被叫号码来选择路由。 管理信令——操作功能。用于管理电话网络。测试和传送网络拥塞信息,提供呼叫计费,提供远距离维护信令。 ⑷信令的传递方式 端到端:速度快,对线路要求高,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类型相同。 逐端转发:对线路要求低,信令在各段路由上的类型可多种,传送慢。 混合方式: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⑸信令的控制方式 非互控方式:发端不断的向收端发信号。设备简单,可靠性差。如№7信令。 半互控方式:每发个信号,必须得到收方的证实信号。 全互控方式:发端不能自动终止,要收端的证实信号,收端的证实信号不能自动终止,须发端停发,才能停发证实信号。如№1号信令 二.中国七号信令 1. 七号信令网的简介 a.公共信道信令 中国七号信令是一种共路信令。许多条话路共用一条信令链路。这些信令

信令及信令方式

第一章 信令基本概念 1.1 信令的概念 1.1.1 什么是信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打电话。当拿起送受话器,话机便向交换机发出了摘机信息,紧接着我们就会听到一种连续的“嗡嗡”声,这是交换机发出的,告诉我们可以拨号的信息。当拨通对方后,又会听到“哒-哒-”的呼叫对方的声音,这是交换局发出的,告诉我们正在呼叫对方接电话的信息……。 这里所说的摘机信息、允许拨号的信息、呼叫对方的回铃信息等等,主要用于建立双方的通信关系,我们把用以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的这类信息称为信令。 一个用户在通过用户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与另一用户通信的过程中,要用到许多信令。为深入理解信令的含义,下面举一个两个用户通过两个交换局通话的例子。 图1.1(a)是两个用户通信的网络结构图,图1.1(b)是其通信过程中使用的信令及其流程。 (a) (b) 图1.1 用户通话信令及其流程 如图1.1(b)所示,当主叫用户摘机时,摘机信令(或启呼信令)送到发端交换局; 被叫 主叫 用户线 中继线 用户线 (终端局) (发端局)

发端交换局立即向主叫用户送出拨号音;主叫用户听到拨号音后,开始拨号,送出拨号信令; 发端交换局根据被叫号码选择局向(路由)及中继线。如有路由可利用,发端交换局向终端局发送占用信令,然后把被叫用户号码送终端局; 终端交换局根据被叫号码,将呼叫连到被叫用户,向被叫用户发送振铃信号,并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 当被叫用户摘机应答时,此应答信令送给终端交换局并将应答信令转发给发端交换局。 双方开始通话; 通话完毕,若被叫用户先挂机,则一挂机信令由终端局发送发端局;发端交换局通知主叫用户挂机;如果主叫用户先挂机,则发端局立即拆线,并把一拆线信令送给送终端交换局,通知其拆线; 终端交换局拆线后,回送一个拆线证实信令,于是一切设备复原。 以上是电话接续中最基本的信令流程。在电话网中,实际通信过程和使用的信令比这要复杂得多。 随着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信令的种类、具有的功能及其传输方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信令的定义也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的范围。在种类上,不仅包括通信过程为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所使用的信令,还包括了交换局间传递的网络管理、业务管理方面的信令;在功能上不仅有监视、选择功能,还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在信令的形式上,不仅有直流脉冲信令、多音频编码信令,还有数据传送的分组消息形式的信令。 但是,不管信令的种类、功能及传送形式如何变化,信令本身却始终具有一些区别于其它信息的明显特征: ──信令是在用户设备与网络节点间/或网络节点间传送的信息; ──信令是上述信息中起监视、选择及网络管理功能的信息(在一个信令系统中,一种功能可以用几个信令来表示,而一个特定的信令又可以用来实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功能)。 1.1.2信令方式 信令的传送要遵守一定的规约和规定,这就是信令方式。它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控制方式。选择合适的信令方式,关系到整个通讯网通信质量的好坏和投资成本的高低。 1.1.3信令系统 信令系统指为了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的看到信令在电话接续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些信令,人和机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移动通信信令系统20151110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移动通信信令系统 谢识常 目录 摘要 (2) 1.背景 (2) 2.系统框架 (3) 3.系统关键模块 (3) 3.1 系统采集、解析、存储方式 (4) 3.2 数据的建模设计 (5) 4.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 (6) 4.1 Hadoop基础 (6) 4.2 基础数据采用Hbase数据库存储 (7) 4.3 汇总KPI数据使用Hive构建数据仓库 (8) 4.4 上层应用查询考虑Impala数据查询工具 (9) 4.5 Spark计算框架的引入 (11) 4.6 硬件架构参考 (13) 5.结论 (15) 6.鸣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信令系统是运营商日常运维的重要支撑手段。现阶段数据业务急剧增长,基于传统数据库的信令平台对信令数据的处理越来越困难。本文探讨一种基于 大数据平台的移动通信信令系统。先给出系统的主要框架,论述数据处理的流程,已经讨论系统涉及的关键大数据技术,最后给出一个硬件的配置参考样例。 1.背景 2012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建设TD-LTE试验网络,2014年广州4G网络正式商用。现阶段数据业务需求猛增、流量急速增涨。移动需要四网协同(WLAN、LTE、3G、2G),做到集中管理、实时维护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网络故障。信令是网络交流的语言,网络的管理与优化需要完善的信令系统的支撑。随着用户、业务、信令数据的急剧膨胀,基于传统数据库的信令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网络运 维优化的实时、存储及分析要求。 例如,2015年广州本地信令系统对于4G KPI指标只能做到15分钟粒度的 统计,现在客户感知越来越敏感,5分钟内的指标监控能提高网络运维侧响应 网络故障与隐患的主动性;此外,随着信令数据膨胀,传统数据库不能做到线 性增加,数据库分表、分库操作复杂,存储效率低,广州本地信令系统由于数 据库调整造成不可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另外,在网络数据的价值挖取当中也缺 乏灵活手段,目前只能按几种固定的时空、网元、目的IP等维度的统计。 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在通信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更多运营商开始部署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信令系统。 基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信令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门为规划、运维、优化等部门员工提供所需的支撑数据,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分析优化平台。对于移动信令分析,大数据首先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挑战;其次,要通过 合适的分析处理,从大量数据中分析出工程人员需要的数据,区分出重点数据 及非重点数据,分辨出哪些数据是实时需要的,哪些数据是需要存储,为以后 工程人员查询所需要的,并形成实时网络性能管理、故障性能告警、客户感知 预警、客户投诉处理、市场营销支撑等应用功能及数据模块。 本文探讨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移动信令系统。

NO.7号信令的基本概念

NO.7电信网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解释 1、SP(Signaling Point):七号信令网上,连接七号信令链路 的节点称为信令点,信令点是处理控制消息。 2、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它是NO.7消息传送的 中转节点,STP将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传送到另外一条信令链 路上去,而并不处理这些消息。STP可以是交换机的一部分, 也可以单独存在. 3、STPSP:既作信令点又作信令转接点,S12既可以完成SP功能 又兼作STP(通过数据控制)。 4、MTP(Message Transfer Part):NO.7层次中,从LEVEL 1 到LEVEL 3的部分称为MTP消息传递部分。 5、Signaling Link:信令链路是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的链 路。由数据链路和数据链路两端的终端电路组成,完成LEVEL 2的功能. 6、Data Link:是双向以固定速率传送数据的通路。在S12中, 数据链路是指以64KBIT/S速率传输双向CHANNEL,是标准 PCM 31个CHANNEL中的一个CHANNEL。 7、Signaling Terminal:信令终端是指执行信令数据链路的功 能单元。这些功能包括:错误检测,信号单元分界,信号单 元定位,初始定位,错误校正。在RELEASE 7X中,可能存在 三种不同的信令终端:IPTM,HCCM,CCSM。 8、Link Group:链路群是指连接在两个信令点之间所有具有相 同特性的信令链路组合。一个链路组最多可有16根信令链 路。 9、Link Set:链路集合是指连接在两个信令点之间所有信令链 路群的集合。一个链路集合最多有15个信令组,但最多只有 16根链路。在RELEASE 7X中,链路集合用DR(Dynamic Route Index动态路由指针)来表示。 10、Combined Linkset:复合链路集合是指到某一目的局信令话 务可以用不同的信令链路集合来分担。用于分担信令话务的 信令链路集合称作复合信令链路。 11、Route:路由是具有特定优先级,与相邻局相连的信令集合, 也可以说路由是消息到达相应目的局必须经过的路径。在 RELEASE 7X中路由用Dynamic Route Index定义。 12、Route Set:路由集合是到某一目的局所有信令路由的组合。 在RELEASE 7X中路由集合用Static Route Index(SR)静态路

系统消息信令

系统消息信令流程 1、RRC层信令 功能: (1)广播系统信息。 (2)RRC连接控制。 (3)RAT(RadioAccess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间转移性。 (4)测量配置与报告。 (5)其他的功能,例如专用NAS信息和非3GPP专用信息的传输、UE无线接入性能信息的传输等。 (6)通用协议错误处理。 (7)自配置和自优化。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2、Paging信令 寻呼,附上信道中逻辑信道的分类 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而业务信道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 (1)控制信道包括: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DCCH):在UE和RNC之间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该信道在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建立。 公共控制信道(CCCH):在网络和UE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双向信道,这个逻辑信道总是映射到RACH/FACH传输信道。 (2)业务信道包括: 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是为传输用户信息的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信道。该信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存在。 公共业务信道(CTCH):向全部或者一组特定UE传输专用用户信息的点到多点下行链路。 Paging:

3、测量报告 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是指信息在业务信道上每480ms(信令信道上470ms)发送一次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网络评估和优化。 Measurement Report: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按照信令传送通道和话音通道的关系,信令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在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相邻层之间使用的服务原语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在不需要证实的服务中只用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的服务原语。 3.是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 4.V5接口中的PSTN协议消息中用地址用来识别PSTN用户端口。 5.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No.7信令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级组成。 7.消息信令单元中由第二功能级处理的字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电话用户消息的内容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________字段传送的。 9.No.7信令系统的第三级包括____________和信令网管理两大功能。信令网管理又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令链路管理。 10.SCCP提供的业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四类。 11.SCCP消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可变的必备参 数、可选参数等五部分组成。 12.SCCP程序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SCCP管理等四个功能 块组成。 13.SCCP面向连接服务传送数据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14.SCC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____________字段传送的,而TCAP消息是在UDT 消息中的_____________部分传送的。 15.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使用的消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XUDT、XUDTS消 息。当用户数据的长度大于规定值时,发送端的SCCP要将用户数据分段,用多个_____________消息来传送。 16.为了保证采用有序的无连接业务的多条消息按顺序到达目的地,SCCP要为这多条消息的路由 标记中的_____________分配相同的编码,以保证这些消息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地。 17.事务处理部分TC由成份子层和___________子层组成。成份子层的基本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基本的成份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和RJ。 19.传送结构化对话的TCAP消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止消息 四种类型。 20.SCCP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子系统编码的组合。 21.TCAP消息由若干个信息单元组成,信息单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内容组成、 对于基本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是_____________。对于构成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可以_____________。 22.在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传送与话路接续有关的局间信令时,采用____________信令 规程,在传送移动台越局频道切换的有关信息的采用____________信令规程。 1

基于手机信令的实时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基于手机信令的实时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基于手机信令的实时交通系统 技术方案 东软集团.沈阳东软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基于手机信令的实时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背景 (1) 1.2术语,缩略语 (1) 1.3技术方案概述 (2) 1.4技术方案特点 (3) 1.信息采集的覆盖范围广 (3) 2.建设成本较低,建设周期较短 (3) 3.维护成本低 (3) 4.信息的实时性强,准确性高 (3) 5.数据附加价值高 (3) 第二章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指标 (4) 2.1系统全景图 (4) 2.2系统技术架构图 (4) 2.3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5) 2.3.1 信息覆盖度 (5) 2.3.2 信息准确率 (6) 2.3.3 信息实时性 (6) 2.3.4 方案适用性 (6) 2.4系统功能 (7) 2.4.1实时路况展示 (7) 2.4.2历史数据展示 (9) 2.4.3车流量统计 (10) 2.4.4区域热点分析 (11) 2.4.5出发地/目的地分析 (12)

第一章综述 1.1 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面临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压力,城市的高密度集中开发,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城市交通需求的迅速增加。到2014年4月,深圳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76.41 万台,包括 357 公里高速公路,全市道路总长 6164 公里,每公里车辆密度达到 440 辆,超过了国际每公里 270 辆的警戒线,交通压力巨大。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和实践,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已经在交通控制和管理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保证深圳道路交通畅通作出了很大贡献,已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数据综合利用机制,以传统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环形线圈,视频摄像头)采集的流量数据、占有率、速度、配时等基本交通参数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手段和通信技术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深圳市的交通数据以及事件信息,通过平台处理融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交通状况分析、评价、预测,科学诊断存在的交通问题为交通诱导等系统提供交通事件、拥挤度、行程时间预测,为广大市民提供交通服务;同时反馈给交通控制系统和122接处警系统,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进一步优化总体区域控制策略,科学调度警力,实现了交通管理各系统的互联互通,采用这种精确、敏捷、高效、全天候的交通管理新模式实施现代化交通管理。 在现有信息源采集的基础上,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一直在寻求新的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增加信息采集密度,丰富信息来源,目标就是提高预警报警的准确性,更好的为广大市民和交通管理者服务。基于手机信令采集的实时交通信息系统可以在交通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地理覆盖范围上相较于传统信息采集方式有重大技术突破和实用价值。 1.2 术语,缩略语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LAC Location Area Code 位置区域码 CELL Cell (蜂窝)基站小区 CELL-ID Cell ID 小区识别码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On-Call 手机终端在通话中(通话状态) Off-Call 手机终端在待机中(非通话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