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518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518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518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春小麦栽培技术所属专业: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6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职业分析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粮食播种面积近1000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845亿斤,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主栽粮食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和小麦。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稳定地达到1000亿斤以上,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将超过600亿斤,成为国家安全、可靠、长远的商品粮基地。

通过调查省内农业生产企业、农资服务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全省需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左右。而我省粮食生产从业技术人员仅1.3万人左右,从事粮食生产的高技能人员缺口较大。粮食生产企业和粮食生产农资服务企业急需会栽培、懂管理、能指导、恳吃苦的专业技术人员,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就是针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并依据黑龙江省粮食大省建设规划需要、自然条件和主栽作物特点,设计了大豆栽培、寒地水稻栽培、春小麦栽培、玉米栽培四大核心课程。

(二)课程背景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2008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00万公顷,产量为11250万吨。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一是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主产区有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二是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三是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如图1)。

黑龙江省作为春小麦主产区,播种面积400多万亩,占全国春小麦产量的20%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龙麦26、龙麦30、龙辐麦12、克丰10号、克旱16、垦红14、北麦一号等;主要栽培技术有“早高密”栽培技术模式和“两秋一密”栽培技术模式。

(三)课程性质

春小麦栽培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麦栽培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能够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农场和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并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学农爱农务农品质的养成教育。

学生应在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作物生产的一般原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之后学习此课程,因此其前导课程有《农业化学》、《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长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田间试验与数据统计》、《植物保护》。该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为《农产品安全与分析检验》、《农产品市场营销》、《作物良种繁育》、《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

(四)课程的任务

春小麦栽培技术作为北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采取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小麦栽培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小麦

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能够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农场和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学农爱农务农品质的养成教育。并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小麦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春小麦地方标准》、《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以及黑龙江省主推的“早高密”、“两秋一密”小麦栽培技术模式和农艺工、植保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而制订。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职业能力

1、能因地制宜拟定春小麦生产方案;

2、会分析不同茬口对小麦生长及栽培技术的影响;

3、能根据土壤状况提出合理整地作业方案;

4、能根据不同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5、会采用适合方法进行小麦种子处理,以满足不同环境的栽培需要;

6、能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确定不同地块的施肥量;

7、会根据栽培模式选用适合的播种方法,适时播种;

8、能根据环境和小麦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肥管理;

9、会诊断并防治春小麦常见的病虫草害;

10、会进行小麦测产、掌握适时收获的时期;

(二)职业素质

1.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具备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精神;

4.具备吃苦耐劳、学农爱农务农的劳动品质和安全、环保意识。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五、课程教学设计

(一)整体教学设计

本课程由学院专任教师、校内实习农场兼职教师和牡丹江春小麦种植企业海林农场、宁安农场技术员联合开发。并结合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的系列行业标准,有效融入农艺工、植保工国家职业资格相关要求。通过教学、生产、实训同步化,完成春小麦的生产方案拟定及选茬整地、种子处理与播种、田间管理、测产收获四个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土壤选择适合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掌握不同栽培技术播种的技巧,能够对春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水肥需要进

行合理控制,会识别春小麦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草害并进行有效防治,通过测产较科学地预测小麦产量,能准确判断小麦收获时期等技能。

选择适合牡丹江地区适宜种植的龙麦30品种,以黑龙江省主推的“早高密”栽培技术模式,以该品种生产过程为主线,按生产历设计教学历,将4项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为10项子任务,教师通过学习性工作任务单布置任务。学生6~8人左右为一组,为每组学生每种栽培技术模式提供5亩土地,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学生现场操作完成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如图2所示)。同时选取黑龙江省主推的“两秋一密”栽培技术模式,教师提出生产要求,给予适当指导,由学生自主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两秋一密”栽培技术模式在课外完成。各组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所负责的地块进行管理,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田间调查,记录春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形成合理的分析报告,为田间管理提供依据,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管理。教师依据各组现场操作(60%)、田间记录(10%)、生长发育状况分析报告(10%)、小麦产量(20%)给出职业能力评分,在完成每项子任务时进行采集。职业素质由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30)和教师评价(50)综合汇总得出,在完成每项任务后作出评价。

(二)单元教学设计

1.任务1:播前准备

2.任务2:种子处理与播种

3.任务3:田间管理

4.任务4:测产与收获

六、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宏观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微观上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现场教学、项目团队等。本课程以实习农场真实的春小麦生产任务为依托,以春小麦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小麦生产各个环节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寻求任务解决的方式,获取工作过程相关知识,制定并研讨任务解决方案,在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边实践边生产,实现了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在全真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品质。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采取多媒体教学对春小麦种植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讲解,注重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学团队组成及分工

本课程教学实施需要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3名、教辅人员2名。专职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训指导和顶岗实训管理,助教主要负责教学设备设施的准备及教学现场管理。

(二)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

1.种子清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

2.可用小麦耕地3公顷及小麦种子、常用化肥、农药、种子包衣剂等

3.全自动定氮仪、光焰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测土配方实训仪器

4.喷雾机、体视显微镜等病虫害防治实训仪器

(三)教学参考资料

1.行业标准

(1)小麦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03-10

(2)《黑龙江春小麦地方标准》,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05-24

(3)《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4)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5)黑龙江省小麦主推栽培模式:“早高密”栽培模式、“两秋一密”栽培模式

2.职业资格标准

(1)农艺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2)植保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3.教材

自编学习资料单、工作任务单

4.报刊与杂志

(1)《小麦研究》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农业科技通讯》中国农业科学院

5.网络

(1)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2682754.html,/ddw/

(2)中国小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2682754.html,/default.aspx

(3)中国农技推广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2682754.html,/sites/MainSite/

(4)国粮网小麦频道

https://www.360docs.net/doc/412682754.html,/BigClass.asp?BName=小麦频道

八、课程教学进程安排

九、课程教学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并突出过程性考核,通过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定。

总成绩=职业能力考核50%+职业素质考核20%+终结性考试30%

1、职业能力评价

教师依据各子任务任务考评单(60%)、田间记录(10%)、生长发育状况分析报告(10%)、小麦产量(20%)给出职业能力评分。

子任务职业能力在完成每项子任务时进行采集,考核分为学生自评(20%)、小组评价(20%)和教师评价(60%)三部分。

2、职业素质考评

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后,综合考核职业素质,涉及组织纪律遵守情况、团结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等项目,由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30%)和教师评价(50%)综合汇总得出。

十、实施建议

(一)因地制宜

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点,对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模式、各生产环节的进程会产生影响。

(二)校内实训条件

教学生产实训同步化,要求拥有良好的校内实训条件

(三)弹性化教学进程的控制

尽管农事操作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教师也要事先制定较科学的实施进程,为不同阶段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好充分准备。

蔬菜栽培学总论

蔬菜栽培学总论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 高志奎 蔬菜栽培学系列课程 理论课程: 蔬菜栽培学总论 设施蔬菜栽培学 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 西甜瓜栽培 实践课程: 实验蔬菜园艺学 蔬菜栽培学教学实习 蔬菜栽培学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蔬菜栽培学参考书 ?中国农业大学主编. 蔬菜栽培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主编. 中国蔬菜栽培学. 农业出版社, 1987,2000 ?卢育华主编. 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园艺专业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编(北京农业大学译).1985.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农业出版社?中国蔬菜、蔬菜、长江蔬菜、北方园艺、园艺学报、温室园艺 ?各个农业院校的学报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蔬菜生产与蔬菜产业 绪论 一、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 1.1 “蔬、菜”两字的词义和起源 ?“蔬、菜”两字的词义: 蔬菜是个复合名词。古代,蔬与菜同用,但意义相同。按《说文》注:“蔬,菜也”。?“蔬、菜”两字的起源: 《说文》解释,“草之可食者曰蔬”。 “菜”由“采”字演化而来。 “爪”+“木”→“采”→动词为“采”→名词为“菜” 手指+植物→以手指摘取植物之意 1.2蔬菜的概念 1.2.1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根、茎、叶、花、果、籽发育成变态器官,作为食用部分。其食用部分柔嫩多汁、或有特殊风味、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1.2.2凡是具有柔嫩多汁的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蔬菜。 1.2.3凡是具有柔嫩多汁产品器官、可以用于佐餐的植物统称为蔬菜。 1.2.4凡是可供佐餐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蔬菜。 1.2.5凡是可供佐餐的植物统称为蔬菜。 1.3 蔬菜的范围 现今我国栽培的蔬菜种类约200多种,列属于32个科,普遍栽培的蔬菜有50-60种。 二、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与性质 2.1 蔬菜栽培学的概念 2.1.1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农田栽培系统内部关系的一门学科。 ?蔬菜农田栽培系统,是指蔬菜—环境—措施系统。 ?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2.1.2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产品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探讨出实现蔬菜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制定栽培技术措施。 2.1.3蔬菜农田栽培系统中,蔬菜研究既包括蔬菜植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器官建成规律的研究,又包括蔬菜群体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2.1.4在蔬菜农田栽培系统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分为: ?气候因素(光、温、水、气、风等) ?土壤因素 ?生物因素(杂草、昆虫、微生物) 研究蔬菜生长发育及产品形成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 2.1.5在蔬菜农田栽培系统中,措施是指栽培措施(又叫农艺措施),属于人为因素。 研究如何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及产品形成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 包括: 播种、育苗、定植、整枝、打杈、摘心、绑蔓、疏花疏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棚室设施、滴灌设施、无土栽培设施等综合技术措施。 2.2 蔬菜栽培学的特性 ?综合性强//涉及的学科广泛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农业工程学、园艺设施学、植物保护学、遗传育种学、生物工程学、商品学、市场经济学等。 ?实践性强 蔬菜栽培学的理论和技术,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生产。 ?地域性强 2.3 蔬菜栽培学的任务 2.4 蔬菜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三、蔬菜在人民生活中和蔬菜生产国民经济上的重要性 3.1维生素 Va胡萝卜、韭菜、菠菜、乌塌菜(黑白菜)、白菜、洋白菜、芥菜、叶用甜菜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xx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 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 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 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的并进阶段;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春 小 麦 的 栽 培 技 术

春小麦的栽培技术 春小麦其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天左右,春小麦仅95天左右,如从出苗期计算,春麦生育期只占冬麦的三分之一;营养生长期短,冬小麦秋播气温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通过春化阶段缓慢,除去越冬期,营养生长期长达70天左右。而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不足20天。因此,就形成了分蘖期也短的发育特点。三少即主茎叶片少,冬小麦主茎叶片10片~13片,春小麦仅7片~9片;分蘖少,由于春小麦分蘖期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也低,主要靠主茎成穗;次生根少,而且根浅根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一早即穗分化早,一般三叶期生长锥开始分化,进入伸长期,四叶进入二棱期,五叶小花原始体分化。 根据春小麦这些生物学特性,在种植管理上就为前重型栽培体系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集中概括为:“两足一早,两浅一密,巧用肥水,治蚜保粒重。” 两足一早:即底墒足,底肥足,早播种。底墒足,是指春麦地均应秋耕冬灌,为早种作好准备。底肥足是指在秋耕前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播前施足氮磷化肥。春麦田和冬麦地一样,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加之施肥习惯上的重氮轻磷,致使当前麦田氮磷失调严重,并已成为春麦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春小麦比冬小麦对磷素更为敏感,而且春小麦生长发育快,三叶期开始穗分化,又值离乳阶段,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需要吸收大量肥料。此时脱肥,一是容不得时间追补,二是即使追补也不能弥补脱肥所造成的减产损失。所以底肥一定要施足,要增施磷肥,调整氮磷比例,一般公顷产量为4500千克(300公斤/亩)左右,应施二铵300千克(20公斤/亩)左右,混尿素75千克~105千克(5~7公斤/亩)。早播种就是顶凌播种;当日平均温度达2℃~4℃,白天化冻6厘米~7厘米,夜间仍然冻结时播种。天津地区一般应掌握2月20日播种,3月5日前结束。 两浅一密:即浅施肥,浅播种,合理密植。施肥深度以7厘米~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深松与翻、耙、卡相结合,化学灭草与防病健身相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灌水与化控追肥相结合;指的是耕作、施肥、除草、灌水等项技术措施实施中的方法与技巧。各项措施相互结合,每项措施相互联系,构成了小麦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模式。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实施 春小麦大面积采用“以松为主,两定三改,多元结合”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过程中,豆茬深松秋施肥这一项措施就可以增加产量两成以上。 全程施肥的重点在于叶面肥的应用,全程根外追肥2~3次。根外迫肥的品种有磷酸二氢钾+尿素、强力增产宝、丰产素、络合微肥、多氮液肥、新华液肥、壮丰胺等;特别在干旱年份根外追肥效果更明显。 精量播种、适期灌溉。意思是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精量播种,适当加大施肥量,这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也是项目推广的一项常规措施。根据旱情掌握适宜的灌溉时期和适宜的灌水量,是灌溉技术的关键。―般应抓好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坐胎水和开花期之后的灌浆水。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是“深松”,它涵盖了合理轮作、科学耕作和精细整地这三项针对土壤基础的重要内容。它改良了土壤环境、培肥了地力;使得种植小麦乃至轮作中的其它作物持续获得高产。 2 春小麦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2.1 播种前的技术规程及其立体施肥:包括选茬、整地、选种及其种子处、立体施肥技术等。 (1)选茬及整地技术: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且成区连片的地块。选择前茬为有深松基础的豆茬或玉米茬,采用秋耙茬或旋耕,耙深18~22cm,旋耕深度14~16cm;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实行深松,深松深度在35cm以下。整地标准:耕层细碎、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l0m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10cm土层内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cm的土块不超过1块。 (2)选种及其种子处理:当前主选品种龙麦29和龙麦30。种子精选后达到:纯度>99.5%,净度>99%,发芽率>90%。种子包衣:用50%多菌灵种子量的0.3%+50%福美双种子量的0.3%进行湿拌

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专家建议:麦田应提早追肥抓紧保墒去年冬季天气的特殊性表现为降温之早和雪情之大都打破了历年纪录,北方麦区在“小雪”节气之前,先后下了大雪到暴雪,这使大多数麦苗在弱小和分蘖少的状态下就提前进入了冬眠状态,并使得今年麦田水肥管理有其特殊性。今春麦田苗情长势复杂虽然冬前麦苗有大雪覆盖,不会受冻和受旱,但随着雪融化,年后麦苗处于无覆盖状态,加上春节前后的天气频繁降温,在持续低温条件下,麦苗可能会遭受冻害,尤其是一些晚播麦田和冬性较弱的小麦品种。春节前专家对于北京地区麦田调查已发现,有少部分的死苗现象。但经仔细观察主要是地上部茎死,并非是整株冻死。随着土温上升后根系的活动,这些麦苗还有返青的可能。总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麦苗在冬前的生长期普遍缩短,麦田积温不够,麦苗缺乏适当低温(指1℃-5℃)的阶段性锻炼,导致今春北方麦田普遍呈现弱小苗多、壮苗少和基本无旺苗的状况。针对当前麦田的上述特殊情况,专家认为:今春麦田水肥管理,比往年复杂,原则上要比往年适当提早,但是在具体落实时,既不能盲目地过早施肥灌水,又不要采用简单化的“一刀切”作法,而要体现出因地情和因苗情分别制宜的科学性。通过采用适时、适量和适法的水肥管理措施,以达到促进各类麦苗春后复壮和最终实现高产的目的。麦田应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春后麦苗将进入从返青至开花的中期生长阶段,既长蘖、根、茎和叶,又进行小穗、小花的分化,完成多器官建成,贯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一段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时如何通过适时适量的施肥调控达到增穗、壮秆和穗大穗齐的目标,应该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弱苗”麦田的主要特点是群体较小、总茎数不超过70万;年前营养生长平均不到4片叶;叶色发黄,根系较少;对于这样的麦田要适当早施追肥,提前到起身初期,即返青后期春天第一叶伸长时进行追肥,这次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穗数。主要施用速效氮肥,有些麦田如果年前底肥未施复合肥的,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518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春小麦栽培技术所属专业: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6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职业分析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粮食播种面积近1000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845亿斤,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主栽粮食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和小麦。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稳定地达到1000亿斤以上,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将超过600亿斤,成为国家安全、可靠、长远的商品粮基地。 通过调查省内农业生产企业、农资服务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全省需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左右。而我省粮食生产从业技术人员仅1.3万人左右,从事粮食生产的高技能人员缺口较大。粮食生产企业和粮食生产农资服务企业急需会栽培、懂管理、能指导、恳吃苦的专业技术人员,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就是针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并依据黑龙江省粮食大省建设规划需要、自然条件和主栽作物特点,设计了大豆栽培、寒地水稻栽培、春小麦栽培、玉米栽培四大核心课程。 (二)课程背景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2008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00万公顷,产量为11250万吨。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一是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主产区有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二是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三是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如图1)。

蔬菜栽培学(2703)自学考试大纲

蔬菜栽培学(2703)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蔬菜栽培学是在长期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与生物科学理论相结合,逐渐形成的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蔬菜种类繁多,产品器官多样化,生长发育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加之气象、土壤条件的千变万化,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就给自学蔬菜栽培学这门课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学习“蔬菜栽培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并掌握基本原理、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生育规律、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以及茬口安排、品种选用、栽培技术等。在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结合生产实践,亲自动手种菜,以便增加更多的感性知识,学以致用。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研究各种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原理,实现蔬菜优质、高产、高效、周年均衡供应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园艺学中蔬菜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蔬菜栽培学主要应掌握的重点是蔬菜作物的形态特征、起源、分类与分布;蔬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光、热、水、肥、气等生态条件的要求与设施栽培及环境调控措施;蔬菜基地建设与规划、菜田土壤耕作与整地作畦、蔬菜作物播种与育苗、施肥与灌水、中耕除草与植株调整等栽培技术基础;蔬菜生产和供应的特点以及品种布局、茬口安排、立体种植等蔬菜的栽培制度;主要蔬菜种类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发展有赖于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进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基础、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园艺病虫防治等,都与栽培有密切关系。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一般了解:(1)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蔬菜生产和供应的特点。 2、一般掌握:(1)蔬菜的概念;(2)蔬菜在人们生活、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地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 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 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之一。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由于土壤肥沃,生长时间长,气候温度适宜,春小麦品质优越,下面就对黑龙江省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二、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依据市场要求,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熟期类型应注意早、中、晚适当搭配,以利于适时收获。选用半矮秆、产量潜力高的品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选择:克旱16、垦九10、龙辐麦19、克丰10、克丰12和龙麦33号。 2、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示范同时坚持合理轮作,优先选用大豆、芸豆等豆类作物做前茬,其次是阔叶经济作物地。 3、施足基肥:春小麦的播种期早,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此时底土仍在结冻中,苗期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养分分解缓慢,因而苗期常表现为速效养分不足,这就形成了春小麦

春小麦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主要技术指标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丰产长相和产量结构差异很大,以新春6号品种为例基本苗32~36万株/667 m2,总茎数75~80万个/667 m2,成穗数36~40万个/667m2,单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42~45g。 2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 2.1播前准备 2.1.1土地准备播种春小麦的土地应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灌排系统良好,小麦重茬不宜超过5a。库尔勒开春晚,开春后气温上升快,风多,土壤失墒重,开春后来不及精细整地,因此,麦田播前的准备工作,必须从头一年开始,春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在越冬前把土壤整成“待播状态”达到地平,肥足,墒好。这是保证适期早播,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全苗壮苗的基础和前提。 2.1.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春小麦丰产的基础。秋翻前,均匀撒施农家肥1.50~2t/667m2,磷酸二铵15~20kg/667m2,尿素15kg/667m2。由于春小麦生育期短,基肥用量的比例要比冬麦多,春麦的基肥应多施,早施,磷肥70%~80%作基肥,20%左右作种肥,氮肥50%~60%作基肥,30%~40%作追肥。在盐碱含量较大的土地,因土壤水分多,空气少,地温低,不利小麦苗生长,所以氮肥在苗期使用效果更好。基肥用量占的比例可适当碱少。用有机肥料作基肥时,要充分腐熟并补充适量的化肥,这样效果更好。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或绿肥翻压太晚,冬前未能腐烂,会使早春肥效不能发挥,并使麦苗纤弱,发黄。冬前没有施基肥的麦田,待土壤解冻后播种前可用机器深施化肥作基肥,春季播前深施化肥。 2.1.3播种前封闭土壤防除野燕麦。有野燕麦危害的地区和田块,播种前用药剂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用燕麦畏40%,乳油180~220g/667m2,脱水30~35kg,平地后喷雾,紧接着耙地1~2次(耙深3~4cm)使药液在土壤中形成药层,隔2~3d后播种。 2.1.4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中早熟春麦品种。目前我市可选用的推广品种是新春6号。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者:[发布者]&郑成云发布时间:2011年2月15日点 击次数:62 一、播种期和播种量: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最好顶凌播种,土层解冻8~10厘米,日平均温度2—5℃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底4月初,但最迟不得晚于4月20日。行距15厘米,播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20公斤,保苗35~38万株。 二、施足基肥:秋翻前,均匀撒施有机肥1.5~2吨,磷酸二胺15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后耕翻,耕深25厘米。早春耙耱保墒,为适时早播做好准备。 三、选用良种:目前推广春小麦优质高产品种有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17号、新春27号。 四、灌好底墒水:春小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秋冬灌水量为80~100立方米/亩,灌水要均匀,保证灌水质量。

五、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拌种双或70%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25%乳油)75ml适量兑水拌种50公斤。兼治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 六、带肥下种:施磷酸二胺3~5公斤/亩,肥种分箱分施,施肥深度8~10厘米。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1)轻施苗肥。基肥充足的田块,可以不追肥;基肥、氮肥较少或未施氮肥的田块,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2)灌水,春小麦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时间10~15天,灌水量为80立方米/亩。(3)化学除草,野燕麦防除。当燕麦草3~5叶时,用骠马50~60ml/亩,或36%禾草灵160~180克/亩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小麦拔节前,用2,4—D丁酯60~80克/亩,或二甲四氯250克/亩喷雾防治。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骠马和2.4-D丁酯混合使用,两草兼防。 2、拔节孕穗期管理。(1)化控。拔节期,生长过旺的麦田用矮壮素150克/亩进行化控,促进壮苗,防治后期倒伏。(2)追肥。重施拔节肥,结合二水或三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3)灌水。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灌水量为70~80立方米/亩。 3、扬花成熟期管理。(1)灌水。为保证小麦后期开花、授精、灌浆的需要,

蔬菜栽培生理学

温室常见蔬菜主要病害及其症状 摘要:本文就几种常见的设施内栽培的蔬菜的主要病害症状进行了介绍,有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关键词: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叶霉病青枯病疫病根腐病黄萎病霜霉病 近年河北省开始重视了蔬菜栽培,河北省的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也逐步扩大,并且有了好多的设施栽培基地和一些以设施蔬菜栽培为收入的个体户,但是随着设施蔬菜栽培的面积逐渐增大,设施中的病虫害也逐渐严重,本文就是重点介绍设施中的各种病菌性病害进行阐述。 一、黄瓜在设施中常见病害 黄瓜是农村栽培种栽培量较多的蔬菜,黄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根腐病、靶斑病、白粉病等。 1、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 黄瓜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侵害引起,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苗期发病,其正面初呈退绿,继而黄华,最后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的环境下,叶背面产生黑色的霉。成株发病,一般下部较老的叶片先发生,初期叶面上收叶脉限制,呈多边形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干枯易破。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叶背形成一层黑霉。 2、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该病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茎和叶柄。发病初期,叶正面活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分斑,并且逐渐增大成连片的白粉斑,似撒上一层豆粉,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发脆,但一般不脱落 3、腐霉根腐病 主要表现为根系少,主根、次生根及根部初呈水渍状,随后主根和根基部活根基部一周干缩变细,致顶部和叶片活整株叶片枯萎,纵部根茎茎维管束变淡褐色,后根系的须根,次生根成水渍状腐烂,不长新根,重病植株枯萎死亡。 4、斑病靶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田间主要为害叶片,由中下部叶片向上逐渐发展,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水渍状斑点,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事为多角形,以后逐渐扩大,病斑大2毫米时近圆形,外围须毛稍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背病部稍微隆起,似膏药状,黄褐色。当病斑扩展至3-4毫米时,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中央灰白色、质薄呈半透明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整合,叶片枯死。 二、辣椒在设施中常见病害 设施中辣椒栽培常见的病害有青枯病、疫病、根腐病等。 1、青枯病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2682754.html,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作者:宋玉梅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第05期 摘要: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 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田间管理 1 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千粒重大、产量水平高、抗逆性强、成熟适中,且株型紧凑,落黄较好的优良品种;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 2 整地 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 3 播种 3.1播种量 28~30 kg/亩。播期偏晚或有盐碱的地块,播种量可适当大些,30~32 kg/亩。 3.2拌种播前每100 kg种子用40 %拌种双160 g干拌均匀,堆闷4 h后即刻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腥黑穗病等的发生。 3.3播种期开春后当机车能下地时,即可进行播种,原则上要突出“早”字,可抢墒播种,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4 合理施肥和灌溉 4.1追肥根据研究得出“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品质的结论,春季管理宜采用2次追肥。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或地力一般的麦田宜在起身末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或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期进行第一

蔬菜学简介

蔬菜学简介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蔬菜学”是“园艺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以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蔬菜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专业学科。 2、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蔬菜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1、培养具有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人才。 2、掌握蔬菜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蔬菜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蔬菜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蔬菜学科的研究、教学、生产、推广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承受能力。 3、专业方向 01蔬菜作物遗传育种 02蔬菜生理生态 03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 04蔬菜作物生物技术 05蔬菜基因组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二、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毕业后从事与蔬菜研究开发、管理、经营方面有关的工作,在政府各级部门、科研和教学单位工作,到新兴的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工作。 2、就业前景: 目前,由于园艺产业经济效益较高且前景看好,因此政府与大公司纷纷投巨资于园艺产业领域。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刺激了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园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目前,社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仍处于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就业环境也相对比较优越,如植物研究所及各种园艺资源开发公司。国家十分支持农业发展,投巨资于各种科研项目。面对巨大的市场挑战,园艺人才也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挑战和机遇并在”便足以描述园艺专业的就业发展趋势。社会需要园艺人才,需要有实力与其他国家一比高低的园艺人才。因此园艺专业对本科生在知识面及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园艺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中国范围内,园艺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及发展就相对容易些。就世界这个大市场而言,要使我国园艺业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仍需长久的努力。用知识、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武装自己,让中国的园艺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向前发展。 三、推荐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四、课程设置 学位课: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分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理论课、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研究技术、高级生物化学、生化研究技术专业课:高级蔬菜育种学、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蔬菜学进展讨论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五、相近专业 与蔬菜学专业相近的二级学科有:果树学、茶学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概念,即围绕小麦高产,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采取一系列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使群体动态向着高产方向发展。实施群体质量栽培,是一项由中产向高产发展并立足高产水平的栽培技术,改传统的数量型栽培向质量型栽培转变,肥料运筹由偏重前期向中后期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该项技术适宜我市中高等肥力和中高等产量水平地区推广应用,尤其是由中高产向高产水平发展的小麦田块应用效果更好,一般每亩可增产小麦30-50公斤。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即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我市种植的扬麦系统均为春性小麦,主茎叶片11-12张。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的根、茎、叶、蘖、穗和籽粒等器官就在各生育过程中有序地分化形成和发育,完成一个完整的生育世代。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新种子成熟,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生长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小麦从播种出苗至分蘖越冬):时间从10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一时期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称为营养生长阶段。我市春性品种适期播种,约经7天左右出苗,幼苗进入3叶期麦苗开始分蘖和发生次生根。在冬前,主茎出生5-6片叶,发生2-3个分蘖,4-6条次生根,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麦苗地上部生长缓慢或停止,进入越冬期。 营养生长阶段是小麦生产中争早苗、全苗、匀苗、壮苗,促进冬前分

蘖和发根,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 2、营养生殖生长阶段(从返青拔节至孕穗阶段):时间从2月上旬到4月中旬。这一时期是小麦根、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和发育也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春性品种小麦通常在4叶期、半冬性品种在5叶期开始幼穗分化。当日平均温度降至3℃以下进入越冬期。到翌年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3℃以上,麦苗明显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温度上升,麦苗同化作用加强,根、茎、叶、蘖的生长量不断增加,幼穗继续分化发育,至拔节期植株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生长中心明显转向麦穗和茎杆;分蘖达高峰值(拔节前15天)并开始向两极分化后,冬前早生低节位分蘖迅速生长向成穗方向发展,春后发生的高节位分蘖渐次死亡,幼穗由拔节前的小穗分化为主转向拔节后的小花分化为主。至孕穗期小花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可孕小花数已基本决定。 因此,营养生殖生长阶段是培养合理群体,巩固穗数,形成壮秆,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粒重奠定基础的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至灌浆成熟):时间从4月中旬到6月上旬。小麦抽穗后,麦株开花受精形成籽粒和灌浆成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趋于停止,为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决定结实粒数、籽粒重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是籽粒产量的最终决定期。养根保叶、延长后期绿色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效率,是增加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 二、小麦的产量形成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叫做产量构成三因素,其产量计算公式为:亩产量(公斤)=每亩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克)/1000×1000。 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的组合数值受品种特性、生态环境、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当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获得高产。 小麦的穗数、粒数、粒重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形成:

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 1 播前准备 1.1 细致整地对低洼易涝积雪过多的地块,要早动手活雪,把雪水 排出。 已秋翻的地块要早活雪,早扬粪,早耙耢,早平欠沟,早打坷垃。大豆、玉米、土豆茬种小麦的地块,可在后期土壤化冻7cm以上时进行耙茬播种。玉米茬在播种前把茬子捡净。耙茬整地要顺耙、对角耙结合进行。原平作地块,耙茬深度要保证8?10cm,原垄 作地块一定要耙平垄台,以消除垄沟垄台差异为标准。耙耢作业要达到不漏耙、不拖堆,使土块直径小于5cm,使种小麦的地块 达到肥、湿、活、平、碎、紧的状态。 1.2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选用龙麦26、克丰10 号、龙辐麦10 号和龙辐麦12 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1.3选种与种子处理用重力式选种机选种,把杂质、破碎粒和秕粒 剔出,选择无 病大粒的种子做种。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2%的拌 种双拌种可防治小麦黑穗病,用拌种器或手工混拌均匀即可。 1.4种子发芽试验 种子拌药前, 必须做好发芽试验。播种前对麦种的发芽率要进行1 次复查,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准确地进行发芽试验,防止种子出现问

题。如果发现发芽率低的种子马上进行串换,要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作种。 1.5 准确计算播种量播前要准确掌握种子的发芽率、清洁率、千粒重、确定保苗株数,适当估计田间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20%左右),然后按 照播量公式计算播种量。 公顷播种量(kg)= 1.6 做好播种量试验和田间校正播种机下地之前,要搞好播量场内试验,调好单口流量。播种机下地之后根据计算的播种量进行校正,增加大轮的打滑系数,防止大轮沾泥过多减少播量,使误差控制在正负2%以内。 2 播种期间的主要栽培技术 2.1 对机械作业质量的要求 不重不漏、种满种严,行距标准,播量准确,下种下肥均匀。具体要做到:看好播种箱、播肥箱;看好输种管,不堵不漏;看好扶土环,不露籽,不拖堆;看好起落杆,播齐地头。严格机械作业质量,行车稳,走的直,三速播种,杜绝田间停车。要计算好划印器,行距误差不超过2cm,往复结合线误差不超过3cm, 播量误差不超过正负2%。 2.2 适时早播 土壤化冻至5cm就可播种,一般4月10日前播完小麦,确保小麦种在高产期内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

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3)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0-12℃,5-15天即可通过这一阶段发育,这类品种对温度反应不敏感,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也可正常抽穗,但耐寒性较弱。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一定日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日照长短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其次还有较高的温度。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若延长日照,一般能促进发育,提前抽穗成熟。若长日照条件不能满足,则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导致抽穗延迟或不能抽穗结实。根据小麦

蔬菜栽培生理学理论课课程标准

园艺专业课程标准 《蔬菜栽培生理学》 说明: 1课程性质 《蔬菜栽培生理学》是我校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将植物生理学和蔬菜栽培学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并解决蔬菜栽培与产量形成过程有关的生理问题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蔬菜栽培与产量形成有关生理问题,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种子萌发、育苗生理、根菜、茎菜、花菜产品器官形成、瓜菜花芽分化、性别分化调控等,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教学目的 《蔬菜栽培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更要求其具有从事研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利用研究式教学和创新教学等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方式。 3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主要教学内容:系统地介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种子萌发、育苗生理、根菜、茎菜、花菜产品器官形成、瓜菜花芽分化、性别分化调控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蔬菜生长发育和分化规律,以及对这一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和光照)的作用,是蔬菜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的理论基础理论,能联系实际,解决蔬菜产量形成的有关生理问题。 4总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32(1.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5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讲课与实验、现场教学、幻灯辅导、教学实习、第二课堂等环节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重点,强调自学。每章留有一定量的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