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年版) 2016年11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

(完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XX6年版)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我省列入计划免疫内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 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 1个月龄:乙肝疫苗; 2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4个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三联针; 5个月龄:白百破三联针; 6个月龄: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8个月龄:麻疹疫苗; 1岁:白百破三联(加强)、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2岁: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3岁:乙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 7岁: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 12岁: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哪些疫苗宝宝不能错过 《年轻妈妈之友》 计划免疫内疫苗 带宝宝注射计划内疫苗最省心,反正规定要打,不打的话,幼儿园都没法上,所以不用考虑该不该打的问题。再说,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医院会及时通知你的。所以,你只需要注意宝宝身体好不好,打完后不要有什么反应,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问题,你最好还是了解一下。 我国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卡介苗——出生第一针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宝宝在出生后,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禁忌: 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 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此类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 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吃的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接种方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种类及接种程序 年(月)龄接种疫苗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1剂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2剂次) 2月龄脊灰疫苗(第1剂次) 3月龄脊灰疫苗(第2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次) 4月龄脊灰疫苗(第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次) 5月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次)流脑疫苗A群(第1剂次)8月龄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次)1-1.5岁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A群(第2剂次)1.5-2岁麻腮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次)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次)3岁流脑疫苗A+C群(第1剂次)4岁脊灰疫苗(第4剂次) 6岁白破疫苗流脑疫苗A+C群(第2剂次)注:按照河南省统一安排,甲肝疫苗力争到2010年实施免费接种。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考图例)

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10.出血热疫苗出血热疫苗 接种3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11.炭疽疫苗炭疽疫苗接种1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12.钩体疫苗钩体疫苗接种2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疫苗免疫程序见附表。 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疫苗种类接种年(月)龄 名称缩写出生 时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8 月 9 月 18 月 2 岁 3 岁 4 岁 5 岁 6 岁 乙肝疫苗Hep B 1 2 3 卡介苗BCG 1 脊灰灭活疫苗IPV 1 脊灰减毒活疫 苗 OPV 1 2 3 百白破疫苗DTa P 1 2 3 4

白破疫苗DT 1 麻风疫苗MR 1 麻腮风疫苗MM R 1 乙脑减毒活疫苗 或乙脑灭活疫苗1JE-L 1 2 JE-I 1、 2 3 4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 V-A 1 2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 V-A 1 2

发布日期:2017-02-13 15:23:12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C 甲肝减毒活疫苗 或甲肝灭活疫苗2 Hep A-L 1 Hep A-I 1 2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

最新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工作衣帽,勤剪指甲。工作前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戴好口罩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接种间隙也要勤洗手。 二、保持登记体检室、侯种室、接种室等环境整洁卫生,光线明亮,空气流通,保持工作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的洁净。 三、每天下班前,接种室和候诊室室内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新装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70UW/CM2,<70UW/ CM2的灯管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按每M3空间≥1.5瓦,安装在离工作面1米左右,并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洁净,每2~3周用酒精擦拭1次。接种台面和地面采取湿式清洁,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液擦拭接种台面、湿拖地面。 四、皮肤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液须每周更换2次,盛装的容器每周消毒2次。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皮肤消毒时可用无菌棉签浸润75%乙醇,涂擦注射部位,消毒操作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待干后再接种。局部消毒后注意不得触碰污染,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疫苗接种使用自毁型的注射器。使用后的注射器放入专用的安全盒,或就地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0%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60分钟),放入专用收集袋,集中处理,严禁出售或随意丢弃。因无回收指定单位无法集中处理的,应及时焚烧处理。

预防接种信息化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是为接种门诊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而统一配置的专用设备,必须安装在接种门诊(点)工作区域,禁止挪用和安装在其他工作场所。计算机禁止安装与免疫预防工作无关的程序。 二、接种门诊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保养和系统维护、数据传输、联系故障处理等工作。 三、《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定、日常接种管理、接种监测管理、计划免疫年报管理、异常反应管理、报表统计、基本资料和系统维护等八大功能模块,由省、市、县疾控中心统一设定,不得擅自更改。 四、网络连接属性设置后,禁止擅自更改。 五、接种门诊每天下午5时进行数据备份工作,并将数据上传。 六、接种门诊必须由培训合格的监测软件操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禁止未经培训的其他人员操作。 七、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杀毒。 八、系统发生故障,及时与系统维护人员联系,不得擅自处理。 四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句子 Unit 1 We have a new classroom. 我们有间新教室。 Let’s go and see!我们去看看吧!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注:1.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 剂间隔 7~10 天; 2.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 1 剂:出生后 24 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 3 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 3剂、脊灰疫苗第 3 剂、百白破疫苗第 3 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1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2 剂:< 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剂:< 18 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 1 剂、百白破疫苗第 4 剂:< 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2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3 剂、甲肝灭活疫苗第 2剂:< 3周岁完成。 7.A群 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1剂:<4 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 4 剂:< 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 A群 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 4剂:<7 周岁完成。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 14 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

儿童预防接种操作流程

儿童预防接种操作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儿童预防接种操作流程一、建卡与告知 预防接种门诊为0-6岁儿童建立接种证及信息化管理数据库。新生儿及新迁入的儿童告知免疫规划内容。 二、实施安全接种 (一)预检和接种前告知 1、询问近期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过敏反应史、接种反应史。 2、必要的体格检查 测量体温、看是否有皮肤疾病、黄疸、营养不良,口服糖丸看是否有肛周脓肿等。 3、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4、预约下次接种 (二)接种疫苗 确认受种儿童健康状况无异常,予以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工作服、带口罩、帽子持证上岗,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实施安全接种。

1、三查七对 三查:健康状况、接种证、疫苗批号与有效期 七对:姓名、年龄、疫苗品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途径。 2、安全接种 (1)接种现场准备:抢救设备(氧气袋,抢救药品) (2)现场疫苗管理:冷藏放置(活疫苗半小时,灭活疫苗1小时), (3)按照要求三查七对实施安全注射 (三)告知接种后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有疑似预防异常接种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四、登记接种信息并录入信息系统 接种证上祥记录疫苗名称、接种部位、接种途径、疫苗批号、厂家、并由接种医生签好名。录入信息系统的接种信息与接种证所登记的信息要完全一致。需要扫码的疫苗扫码率要达到100%。 五、核对疫苗使用数及登记接种数 接种日结束后,核对疫苗的使用数与登记接种数,确保二者数据一致,如有误因及时查找原因,并做好记录。

国家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版)(2016月11年2016.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疫苗种接种年(月) 缩出生 1 名 3 2 1 HepB乙肝疫 1 BCG卡介 1 IPV脊灰灭活疫 1脊灰减毒活疫OPV23 3 2 4

1 百白破疫DTaP 1 DT白破疫 1 麻风疫MR 1 麻腮风疫MMR 12JE-L乙脑减毒活疫 或乙脑灭活疫4 3 2JE-I 2 MPSV-A1 群流脑多糖疫 1 群流脑多糖疫苗CA群M2 PSV-AC 1 HepA-L 甲肝减毒活疫苗 2或甲肝灭活疫苗2 HepA-I 1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

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 计划接种免疫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手段。这种手段基本控制在国家的手中,这是一种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一种手段。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很好,为了避免接种出现重复接种和漏接也有一个口诀。下面就关于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做一下简单介绍。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 1、六月伊始,各位天使宝宝们即将步入临床实习,告别教室、课堂与书桌,虽然离开了校园,但同学们不要忘记在明年的五月份你和护士资格考试还有一场约会哦,所以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复习为护士资格考试做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讲每年的必考点——计划免疫。 2、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订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3、一岁以内的小儿接种疫苗的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计划免疫的优势 1、计划免疫(planedimmunization)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有效的疫苗和疫苗的计划接种,已成功地消灭曾经是人类头号杀手的天花;全球无脊髓灰质炎行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强化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的免疫。 3、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接种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使得绝大多数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上就是关于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这一问题做的简单介绍。总之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口诀既简单又好记,非常实用,对于儿童接种有很大的帮助,计划免疫给还给人类带来非常好的优质这生活,避免好多种疾病的发生,是很好的一种医疗手段。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最新: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12月2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对于从事公共卫生及预防工作的基层医师们是必须了解的,内容是满满的干货,现将干货呈上来,大家阅读后一定不要忘记收藏哦!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国卫办疾控发〔2016〕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点击大图查看)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 01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02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图文详解

一类疫苗共分8大类,12苗防12病: 1、 卡介苗①:24小时--3月龄 补种:24小时????→?直接补种 3月龄?????→?-补种)(PPD 4岁??????→?≥岁不予补种4(已接种无卡痕不需补种) 2、乙肝① ?? ?→?≥天28乙肝② ???→?≥天 60 乙肝③ 24小时内 1月龄 6--12月龄 母亲HBsAg 阳性者:尽早接种10ug 酵母乙肝/20ugCHO 细胞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全程免疫1-2月后建议抗体监测,若抗-HBs<10mIU/ml 、HBsAg 阴性可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3、IPV ???→?≥天28 bOPV1 ?? ?→?≥天28 bOPV2?→?bOPV3 2月龄 3月龄 4--12月龄 4-5岁 补种:脊灰疫苗0剂次儿童首剂接种IPV ;IPV 供应不足可用bOPV 替代。有OPV 接种史者不再补种IPV 间隔:IPV 与其他第二类疫苗应当间隔至少2周接种。 4、 DTaP1???→?≥天28 DTaP2?? ?→?≥天28 DTaP3????→?≥个月6 DTaP4DT ?→? 3月龄 4月龄 5--12月龄 18-24月龄 6--7岁 补种:≥6岁儿童DTaP 和DT 累计小于3剂者,用DT 补齐3剂:DT1?? ?→?-月21 DT2????→?-月126 DT3 5、麻风(MR )?? ?→?≥天28麻风腮(MMR ) 8--12月龄 18--24月龄 间隔:免疫球蛋白使用后隔3个月可接种MR 、MMR ,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2周内避免使用球蛋白。 如需补种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间隔≥28天.

国家最新儿童计划规划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策划书

策划书

策划书活动策划书模板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 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主题部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数据等,便于统筹。活动开展应包括活动流程安排、奖项设置、时间设定等。涉及到奖项评定标准、活动规则的内容可选择以附录的形式出现。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二)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 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 (三)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 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 七、经费预算: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策划书

上海预防接种程序

附件: 上海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食药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卫疾控[2008]16号)、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卫疾控发[2007]305号)和上海市市政府批转的《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沪府办发[2007]12号)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根据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要求,结合贯彻实施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上海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按照“提高水平、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消除空白”的原则实施。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在本市全面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本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工作指标:继续保持现行本市免疫规划疫苗的高水平接种率;科学、规范地做好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等新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实施工作。到2009年,本市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及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要求,根据本市相关传染病流行特点和人群免疫状况,在现行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8种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 1、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3种疫苗纳入本市免疫规划疫苗范围,按照免疫程序对适龄人群进行免费接种。 (1)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原本市免疫规划中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2)将甲肝疫苗纳入本市免疫规划疫苗范围; (3)将麻腮风疫苗纳入本市免疫规划疫苗范围,替代原麻疹疫苗第2剂,并在4岁时增加接种1剂; (4)将A+C群流脑疫苗纳入本市免疫规划疫苗范围,替代原A群流脑疫苗的第3、4剂; 2、在现有基础上将免疫规划内乙肝疫苗接种人群扩大至≤18周岁人群;按照自愿接种的原则,逐步将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对象扩大至在本市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常住人群。 3、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根据本市及周边省市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的实际疫情情况,在春节后和秋季开学后,以查漏补种为主要形式,集中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外来儿童的接种率。 通过开展上述11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 (二)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要求,本市做好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的应急储备。一旦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较往年有明显增加或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进行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 (三)本市扩大免疫规划后的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操作指南见附件1和附件2。 四、工作对象 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凡居住在本市范围内、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各剂次月(年)龄的适龄人群均为本市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对象。

儿童计划免疫知识普及

儿童计划免疫知识普及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围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附录: 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 一、原则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 二、容 (一)在现行全国围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二)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 三、目标 (一)总目标。 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工作指标。 1.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到2010年,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 3.出血热疫苗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4.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四、接种要求 (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完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 免疫程序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发布日期:2017-02-13 15:23:12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及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及服 务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三、服务流程

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 一、概述 儿童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和儿童免疫特点以及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抗病能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是指人体初次全程足量预防接种某种疫苗。基础免疫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力随时间延长会逐渐减弱。加强免疫则是在该免疫力减弱过程中再次接种相同疫苗,使机体免疫力很快增强并使其持续时间延长。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其要求称为免疫程序(immune procedure),也称为免疫计划(immune schedule)。只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预防接种,才能使接种疫苗的人群获得和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并减少疫苗接种的副作用。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 计划免疫所用疫苗一般是通过将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病毒或细菌灭活,或经多次传代以降低其毒力后制备而成。这些灭活或减毒后病毒或细菌的侵袭力大大降低,而仍保持原致病病毒或细菌的抗原特性,经接种到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疾病,却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应致病病毒或细菌的免疫力,提高对感染的抵抗力,从而发挥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1978年,我国开始有计划地为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即“四苗防六病”。1980年我国正式参加WHO的扩大免疫计划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所以在国际、国内交流中也常用EPI来表示计划免疫。1982年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将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根据WHO推荐的免疫程序,1986年我国卫生部重新修订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1),并在这一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8年各省实现12个月龄和18个月龄接种率达85%目标,1990年实现各县适龄儿童接种率达85%要求,实质上于1990年我国已达90%目标。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

2016年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图文详解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起始时间、完成时间及补种最小间隔 (2016年版) 一类疫苗共分8大类,12苗防12病: 1、 卡介苗①:24小时--3月龄 补种:24小时????→?直接补种 3月龄?????→?-补种)(PPD 4岁??????→?≥岁不予补种4(已接种无卡痕不需补种) 2、乙肝① ???→?≥ 天28乙肝② ???→?≥天60 乙肝③ 24小时内 1月龄 6--12月龄 母亲HBsAg 阳性者:尽早接种10ug 酵母乙肝/20ugCHO 细胞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全程免疫1-2月后建议抗体监测,若抗-HBs <10mIU/ml 、HBsAg 阴性可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3、IPV ???→?≥天28 bOPV 1 ???→?≥天28 bOPV 2?→? bOPV 3 2月龄 3月龄 4--12月龄 4-5岁 补种:脊灰疫苗0剂次儿童首剂接种IPV ;IPV 供应不足可用bOPV 替代;有OPV 接种史者不再 补种IPV 间隔:IPV 与其他第二类疫苗应当间隔至少2周接种。 4、 DTaP 1???→?≥天28 DTaP 2???→?≥天28 DTaP 3????→?≥个月6 DTaP 4DT ?→? 3月龄 4月龄 5--12月龄 18-24月龄 6--7岁 补种:≥6岁儿童DTaP 和DT 累计小于3剂者,用DT 补齐3剂:DT1?? ?→?-月21 DT2????→?-月 126 DT3

5、麻风(MR )???→?≥ 天28麻风腮(MMR ) 8--12月龄 18--24月龄 间隔:免疫球蛋白使用后隔3个月可接种MR 、MMR ,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2周内避免使用球 蛋白。如需补种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间隔≥28天. 补种:扩免前出生的≤14岁儿童,补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扩免后出生的≤14岁儿童,补齐 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应急接种:麻疹疫情应急接种,可对6-7月龄儿童接种1剂MR ,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优先接种:如需接种疫苗时,要优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6、A 流脑①????→?≥个月3A 流脑②??→?年1 A+C 流脑①??→?年3A+C 流脑② 6月龄 9--18月龄 3-4岁 6-7岁 补种:<2岁儿童补A 流脑;≥2岁儿童补齐A+C 群流脑剂次,不再补种A 流脑 7、乙脑减毒①???→?个月12乙脑减毒② 8--12月龄 2-3岁 乙脑灭活①????→?-天107乙脑灭活②????→?-个月121乙脑灭活③???→?≥年 3乙脑灭活④ 8月龄 8--12月龄 2-3岁 6-7岁 间隔:免疫球蛋白使用后隔3个月可接种乙脑减毒疫苗。 居民建议:青海、西藏、新疆无免疫史居民迁居其他省份或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往他省旅游者 建议接种1剂乙脑减毒疫苗。 8、甲肝减毒①:18--24月龄 甲肝灭活①???→?个月6甲肝灭活② 18--24月龄 24—30月龄 ① 甲肝减毒疫苗不推荐加强免疫 ② 间隔:免疫球蛋白使用后隔3个月可接种甲肝减毒疫苗。 ③ 接种≥2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视为完成灭活苗程序,无条件接种甲肝灭活苗第2剂时可用甲肝减毒 苗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