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思路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以水控草、天敌控草等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稻田杂草防控方案

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

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根据水稻种植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种子精选。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检查稻种中是否夹带稗草等杂草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农业措施。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保持有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物理措施。水源及茬口条件容许的地方,可采取在灌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杂草种子,田间灌水10-15厘米捞取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以及清除田埂周围的杂草等措施,努力减小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量。生物措施。在水稻抽穗前,通过人工放鸭、养渔来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等措施,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稻田杂草因地域、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

机插秧田。在东北稻区灌溉水充足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两封一补”策略,插秧前和插秧后各采用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视草情茎叶喷雾处理1次;在灌溉水紧缺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插后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茎叶喷雾处理1次。插前3-7天选用噁草酮、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吡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10-12天(返—2—

青后)选用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莎稗磷、丙嗪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20天左右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二甲四氯、灭草松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在长江流域及其他稻区机插秧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在插前1-2天或插后5-7天选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等药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15-20天选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吡嘧磺隆、二甲四氯、灭草松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旱直播稻田。在长江流域稻区,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策略,播后苗前选用丁草胺、噁草酮、二甲戊灵、丙草胺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播后15-20天选用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氯氟吡啶酯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根据田间残留草情,选用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及其复配剂进行补施处理。以旱直播为主的西北稻区,播种时用仲丁灵封闭,在水稻2-3叶期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水直播稻田。在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二杀”策略。播后苗前选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及其混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水稻3-4叶期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双草醚、二甲四氯、灭草松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西北稻区,在水稻2-3叶期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3—

上水后结合施肥撒施苯噻酰草胺、丙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及其混剂防除杂草。

人工移栽及抛秧稻田。在秧苗返青后,杂草1叶前选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丁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丙嗪嘧磺隆、嗪吡嘧磺隆、嘧苯胺磺隆、氟吡磺隆、氟酮磺草胺及其混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杂草2-3叶期,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二)麦田杂草防控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有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等阔叶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秋防、综合防控,根据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种子精选。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野燕麦等。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农业措施。及时清除农田杂草,实行麦油、麦菜等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小麦整地前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施肥、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生态措施。采取玉米秸秆覆盖、稻草覆盖,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

—4—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麦田杂草因地域、播种季节和轮作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

冬小麦种植区。在江淮流域水旱轮作麦田,杂草基数较大,杂草防控采用“封杀结合”策略。小麦播后苗前,选用异丙隆及其复配剂、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防治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硬草、菵草、棒头草,选用环吡氟草酮·异丙隆防治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苯磺隆、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及其混剂防除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等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在黄河流域旱旱轮作麦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较差,杂草防控采用“杀补结合”策略。在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多花黑麦、大穗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灭草松、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

—5—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生长在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全球经定名的植物有三十余万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约八千余种;在我国书刊中可查出的植物名称有36000多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有119科1200多种。除可按植物学方法分类外还可按其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水生、沼生、湿生和旱生,按化学防除的需要分为禾草、莎草和阔叶草,此外还可根据杂草的营养类型、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 传播方式多,繁殖与再生力强,生活周期一般都比作物短,成熟的种子随熟随落,抗逆性强,光合作用效益高等。农田杂草的主要为害为: 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局部气候温度,有些则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有的杂草的种子或花粉含有毒素,能使人畜中毒。由此可见,掌握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极其重要。接下来,我就将本次学习的杂草防除的 各种技术整理成心得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植物检疫: 即对国际和国内各地区间所调运的作物种子和苗木等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新的外来杂草远距离传播。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对近距离的交互携带传播无效,须辅以作物种子净选去杂、农具和沟渠清理以及施用腐熟粪肥等措施,以减少田间杂草发生的基数。 二、人工除草: 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简单农具除草。 耗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菜田的基本情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 冬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90%左右。目前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约有8000万亩。下面主要介绍冬油菜区的情况。 芝麻、等轮作。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 0%。育 苗于每年九中下旬播种,十月中下旬移栽,第二年五月上、中旬成熟。直播于十月中旬 茬为水稻的称作水田油菜,为移栽油菜,田间杂草以禾本科为主。前茬为棉花、芝麻、 花生等夏播旱作物的称旱地油菜,多为移栽油菜,少量为直播油菜。 油菜田受杂草危害比较严重,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的考察,长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 面积达种植面积的50%油菜在苗期遭受杂草危害,常导致成苗株数减少和形成瘦苗、弱苗、高脚苗,抽薑后分枝结荚少。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时可以达到50%甚至更多。 二、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在冬油菜区,田间的饿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早 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猪殃殃、大巢菜、刺儿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杂草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区别。 冬油菜区,播种时气温较高,墒情较好,一般在油菜播种后杂草既萌芽出土,并很快 形成出苗高峰。高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持续30天左右。这些杂草与油菜幼苗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12月份至1月份气温较低,田间杂草基本停止生长。待 到2月下旬气温回升时,一些入土较深的杂草种子陆续萌发,但数量较少,并且此时油菜生 长迅速,田间封闭,这些杂草往往因为光照不足而逐渐死亡,构不成危害。直播油菜田杂草 高峰出现的早晚和数量的多少,受秋季和冬季气温以及降水的影响很大。油菜播种后天气干 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出苗高峰就推迟,但降雨后很快形成出草高峰。 因此,对于冬油菜区,杂草防治的时期有3个,包括播后芽前,冬前期和早春,尤其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专题

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农艺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系列讲座 (初 级) (3) 1 —町_M B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授课教师:何付丽 1 东北农业大学

绪论 一.杂草的来源与概念 1、杂草的来源 生产实践中,常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杂草三大类。杂草来源于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从杂草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尤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农田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杂草既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又保持着野生植物的本性。例如稗草,结籽很多,随熟随落等方面,还保持有野生植物的特性,但稗草长期与栽培水稻同生,或多或少地带有栽培的习性,在生态类型中已反映有早、中、晚稗等类型。杂草与野生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生境条件不同,杂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与栽培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抗逆能力不同。 2、杂草的概念 杂草是伴人植物:杂草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由此,人们提出的杂草的定义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与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根据的。如:长错地方的植物; 不想要的植物; 除种植目的以外的非目的植物; 无应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 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等等。 在对杂草生物学特性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注重杂草本身特性的概念: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一类特殊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植物的某 些习性; 杂草是能以种群侵入栽培的、人类频繁干扰或人类占据的环境,可能抑制和取代栽培的或生态的或 审美的目的的原植物种群的植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 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 并非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但在漫长的环境中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的 植物; 适应了人工环境,干扰人类活动的植物等等。 上述概念强调了杂草对人工环境( man-made habitat )的适应性和危害性。进而,有人总结出杂草具有3性:适应性( adaptation )、持续性( persistence )和危害性 ( harmfulness )。 由此我们总结出杂草的概念如下, 狭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的任何植物,又叫农田杂草。 广义:生长在不需要它的地方的任何植物。 二.杂草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分布、鉴别与分类、群落组成与演替、生理与生态以及防治原理与方法的学科。 杂草学是伴随着种植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伴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略)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田间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田旋花等阔叶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冬防、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等。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

离传播。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小麦播种前及早整地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肥水、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脂、氯氟吡氧乙酸等防除藜、萹蓄、田旋花等;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冬季茎叶处理施药,宜在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春后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前用药,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选择除草剂,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除草剂使用需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药剂需二次稀释充分混匀后喷施,施药器械使用前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跑、冒、滴、漏,使用后彻底清洗,以免发生药害。 (二)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藜、反枝苋、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除草剂 除草剂就是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药。广义上是指防除所有不希望其存在的植物的药剂。 (2)农田杂草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或者说是农田中不希望存在的植物。 (3)甩喷法施药 北方地区水稻田一种常用的施药方法,将农药制剂采用喷雾器对水稀释成所需要的容量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药液以非雾化状态相对均匀地喷射到保持有一定深度水层田间。 (4)药土法施药 很多除草剂在水稻本田施用时,往往需要将除草剂制剂与一定量的载体如细土或细沙混拌后进行均匀撒施(要求田间有水层),称为药土法。 (5)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是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4-滴 (2)1963 (3)“时差”和“位差” (4)内吸传导性 (5)旱生型杂草、湿生型杂草、沉水型杂草、藻类杂草 (6)65%、4米/秒 (7)2%、低洼 (8)广谱、茎叶兼土壤、触杀性 (9)光合作用、激素、酶促活化作用、钝化作用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 (1)D. (2)A. D. (3)A. D. (4)C. (5)C.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 7.√、 8. ×、 9.×、1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草相及叶龄:除草剂的药效与杂草的种类、叶龄、及株高密切相关。一般不同种类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同一除草剂用于不同杂草群落的地块,表现的除草效果不同;杂草在幼苗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充分发育,抗性差,对药剂敏感,防效突出;随着植株的发育,叶龄加大,植株增高,耐药力及抗药性增强,因而药效下降。(2)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pH值、墒情(土壤湿度情况)、微生物等对除草剂的药效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土壤处理剂影响更加突出。 (3)气象条件: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速等)主要通过影响除草剂雾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2月6日

摘要: 1. 杂草的特性 2. 杂草的分类根据生活史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分类,根据习性分类 3. 杂草的危害 4.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 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论述: 杂草的特性 1. 生长快 2.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 出苗持续不一 4. 种子寿命长 5. 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 多种授粉途径 7. 多种传播方式 8. 拟态性杂草的分类1.根据生活史分类 (1) 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 两年生杂草 (3) 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 禾草 (2) 莎草 (3) 阔叶杂草3.根据习性分类 (1) 耕地杂草 (2) 林地杂草 (3) 草地杂草 (4) 水生杂草 (5) 环境杂草 (6) 寄生性杂草杂草的危害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妨碍农事操作 (4) 孳生病虫害

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第六章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朝贤研究员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2.理解杂草的危害; 3.了解杂草的基本知识;杂草的特性;杂草的分类。 二、本章重要内容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 年12月 6 日

摘要: 1.杂草的特性 2.杂草的分类 根据生活史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根据习性分类 3.杂草的危害 4.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 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 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论述: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杂草: 2、除草剂的选择性: 二、填空题: 1、除草剂的选择性分为、和。 2、形态选择性是指植物由于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或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生化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生化反应包括和;生态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和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生态选择性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选择性。 3、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施药时间分为、和;按施药对象分为和;按施药方式分为、、、和。 三、连线题: 将以下农药或施药方式同它们相关的作用机制相连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 1、以下组合施药部位均在土壤表层的是┄┄┄┄┄┄┄┄┄┄┄┄┄┄┄┄┄┄┄┄()A、涂抹施药撒施B、泼浇滴灌C、泼浇点状施药D、撒施滴灌 2、在杂草2~5 叶期喷施除草剂,属于┄┄┄┄┄┄┄┄┄┄┄┄┄┄┄┄┄┄┄┄┄() A、播前处理 B、播后苗前处理 C、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五、简答题:1、杂草的为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指长错地方、害大于益的杂草 2. 除草剂只杀杂草不伤作物,或只杀某种或某几种杂草而不伤害其他杂草和作物的特性 二、填空题 1. 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 2. 形态附着吸收量生物化学反应酶促活化作用除草剂钝化作用在土壤中的部位植物生育时间位差时差 3. 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土壤处理茎叶处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三、连线题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1~2: B C 五、简答题 1.与农作物争水、争肥2. 侵占地上和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3. 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4. 杂草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防除杂草将增加管理用

农田杂草的环保型防除

农田杂草的环保型防除 作者:华继军, 冯桂林 作者单位:宝应县范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宝应,225819 刊名: 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8,14(20) 引用次数:1次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王建旻.邱江.高联义.杨爱国泰州市农田杂草发生、变迁与防治对策2005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轻型栽培技术在我市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直播、套播面积的逐年扩大,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突出表现为草害面积加大、重草田块数量上升、田间草相趋于复杂。同时,由于近年来除草剂的研发上缺乏新品,导致长期使用同类除草剂,使得杂草抗药性呈增强趋势,从而加大了农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和防除难度。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危害,我们在调查摸清杂草发生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农业措施和推广化学防除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丰产丰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介绍了农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农田杂草防治对策。 2.期刊论文周繇.ZHOU You长白山区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 通过3年的实地调查,报道了长白山区共有农田杂草78科、272属、477种、9变种,其中多年生杂草55科、116属、244种,1、2年生杂草44科、131属、195种,草质藤本杂草13科、17属、25种,灌木杂草6科、7属、10种,木质藤本杂草2科、2属、3种;超过9种以上科有12个,超过4种以上的属有14个.对本区农田危害严重的共有20科、28属、29种,其中属于世界恶性杂草的有5种,中国恶性杂草有10种;较重的有19科、33属、46种,较轻的有67科、206属、346种,略有危害或不构成危害的有29科、49属、58种.生长在旱地、菜园中的杂草有48科、171属、268种,果园中的杂草有42科、135属、214种,水田里的有 40科、60属、102种,田梗、路旁的有27科、98属、145种,水田、旱地两栖性杂草有11科、12属、19种.属世界性的杂草有35科、64属、178种,热带性的有26科、52属、71种,温带性的有41科、150属、220种.旱生杂草有53科、214属、348种,湿生杂草有17科、38属、73种,水生杂草有28科、36属、156种.分析了农田杂草传入本区的途径,提出了6条防治杂草的具体建议. 3.会议论文赖强.卢远全.周萍.李红梅.何华健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农田杂草发生调查及治理对策2008 2004~2007 年通过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四川中部丘陵地区长期使用除草剂后的农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期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后,虽然有效地控制了当季作物杂草的为害,但也加速了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农田杂草种类依然多,发生数量依然大,发生为害程度没有降低,农田草相变化明显,一些次要杂草逐渐成为主要杂草,一些多年生恶性杂草发生为害加重,成为难治的农田杂草.本文分析讨论了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农田杂草发生变化现状,提出了治理对策. 4.会议论文楚桂芬.周亚东河南省农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4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灾害,它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传播病源,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搞好农田杂草种类、发生、分布、危害及除草剂的使用、药害等情况的调查,对制定农田除草技术措施,减少药害事故发生,改善环境条件和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学位论文赵森霖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2008 农田杂草从人类开始在大地上耕种那天起就一直是困扰农业生产发展、阻碍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少耕或以秸秆覆盖容易滋生杂草,因此防除杂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规模普及保护性耕作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旱地连续七年的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采用“W”五点取样法,测定不同耕作方式农田杂草株数、盖度、鲜重等指标,应用R.Levins提出的生态位宽度测定公式,计算杂草优势度、生态位、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匀性指数、相似性指数等,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群落组成、生态位及物种多样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连续7年的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调查表明,小麦田杂草群落中有地肤、灰绿藜、地锦、藜、野艾蒿、田旋花、打碗花等共16种,10科15属。豌豆田杂草群落中有田旋花、地肤、地绵、灰绿藜、稗草、藜、打碗花等共12种,8科儿属,其中地锦、地肤、灰绿藜、藜、稗草、独行菜、篇蓄、苣荬菜为一年生杂草;田旋花、打碗花、苣荬菜、蒲公英、猪殃殃、车前为多年生杂草,荠菜为一年或越年生杂草。 保护性耕作处理出现的杂草种类相对于传统耕作杂草种类较少,具有一定的控草作用,不同耕作处理作物营养生长阶段,杂草增长缓慢,而生殖阶段杂草发展迅速,免耕不秸秆覆盖在作物生长前期抑制杂草生长,而免耕秸秆覆盖在前期相对于传统耕作不利于杂草的控制。 多年实施的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未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7年的传统耕作秸秆翻压、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对小麦田杂草物种丰富度未造成显著影响,但豌豆田免耕秸秆覆盖影响处理显著。分析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处理与传统耕作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极显著,且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所降低,辛普森指数、均匀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多年实施传统耕作秸秆翻压或免耕、免耕秸秆覆盖没有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尚未形成单一优势杂草。 通过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杂草重要值和相对多度,分析杂草优势度差异,从分析结果看,重要值和相对多度在确定主要杂草及评估杂草对作物影响上基本一致,只是在对本试验传统耕作秸秆翻压处理中田旋花位次上有较大差异,但该处理下主要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值均无显著差异,相对多度、重要值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单独运用相对多度分析杂草优势度,但须说明杂草群落内杂草种间优势度差异显著程度。 6.期刊论文陈克才.胡根生.钱良玉.徐自尚.宛敏留.王德好沿江圩区农田草相的变化及杂草综防策略-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 通过2次普查发现,沿江圩区农田杂草种类减少了73种,其中55种属畦畔植物.优势种及杂草群落发生明显变化,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及其变种以及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仍为恶性杂草,危害依然严重;*9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空心莲子菜(Alternant hera philoxeroides)上升为主要杂草,危害加剧;杂草总体危害程度明显降低,水稻损失率由16%~62%下降到2.14%~6.95%,小麦损失率由30.1%下降至3.31%~8.05%.根据农田杂草发生规律提出了杂草综防的关键性技术为:减少杂草繁殖体侵入农田;抓好田间杂草苗期的灭杀.对沿江圩区杂草综合治理提出了建议. 7.会议论文梁帝允.梁桂梅我国农田化学除草现状与发展对策2004 我国农田杂草共有580种,其中恶性杂草15种,主要杂草31种,区域性主要杂草23种.2002年,我国农田草害面积约为11.33亿亩次,估计由于杂草危害减产粮食175亿公斤,减产棉花皮棉2.5亿公斤.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水田化学除草比率高,旱田发展快.目前,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临的问题是:农田杂草种群演替加快,难治杂草发生危害日趋严重;除草剂药害问题突出;农田杂草抗药性上升;除草剂施用器械落后.今后农田化学除草工作的对策是:加强农田杂草种群动态和抗药性监测工作:开发简便、经济、适用的除草剂使用技术;加强长残效除草剂科学使用和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宣传和普及,促进化学除草工作持续发展. 8.期刊论文左忠.王峰.温学飞.陈芸芸.郭永忠宁夏盐池县农田杂草种类及防治技术-草业科学2004,21(8)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思路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以水控草、天敌控草等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稻田杂草防控方案 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

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根据水稻种植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种子精选。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检查稻种中是否夹带稗草等杂草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农业措施。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保持有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物理措施。水源及茬口条件容许的地方,可采取在灌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杂草种子,田间灌水10-15厘米捞取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以及清除田埂周围的杂草等措施,努力减小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量。生物措施。在水稻抽穗前,通过人工放鸭、养渔来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等措施,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稻田杂草因地域、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 机插秧田。在东北稻区灌溉水充足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两封一补”策略,插秧前和插秧后各采用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视草情茎叶喷雾处理1次;在灌溉水紧缺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插后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茎叶喷雾处理1次。插前3-7天选用噁草酮、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吡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10-12天(返—2—

第十二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练习题

第十二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三种类型。 2.除草剂中的生化选择性,其生化反应包括(酶促活化作用)和(钝化除草剂作用)。 3.除草剂的生态选择性按其作用可分为(位差选择性)和(时差选择性)两类。 4.除草剂按施药时间可分为(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三种。 5.除草剂按施药对象可分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二种。 6.除草剂按施药方式可分为(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7.位差选择性又可分为两种土壤处理法,分别是(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和(发育期间土壤处理法)。 8.利用除草剂的(扩散性)将其滴注于水瘤中进入田间,扩散并下沉于(土壤表层)。 9.在作物生育期可用(定向喷雾法)或(使用防护设备),使药液接触不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的基部。 10.在杂草出苗后施药,一般是在杂草(2~5叶期)将除草剂喷到杂草茎叶上。 11.土壤处理即把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或将其耙入土中,一般使用能防除杂草(幼芽)、(芽鞘)、(幼根)的除草剂。 12.(撒施)是稻田除草剂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效率高),并能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增强对水稻的安全性。 二.单向选择题16分 1.目前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绝大多数依赖于(B )。 A.形态选择性 B.生化选择性 C.生态选择性 2.小麦地采用2,4-D茎叶处理剂防除某些阔叶杂草,选用的是(A )。 A.形态选择性 B.生化选择性 C.生态选择性 3.棉田是用(C )来防除杂草的。 A.百草枯 B.绿麦隆 C.草甘膦 D.灭草猛 4.在作物播种前将除草剂施到土壤表面,如直播稻先将(B )施入稻田,然后播稻种。 A.敌杀死 B.优克稗 C.敌敌畏 D.氟乐林 5.在大豆田苗期喷施(A )有选择地防治禾本科杂草。 A.盖草能 B.百草枯 C.草甘膦 D.敌草胺 6.(C )对棉叶有触杀作用,棉花出土后不可用。 A.禾草灵 B.百草敌 C.扑草净 D.使它隆 7.(A )对大豆出苗无影响,时候即可播种。 A.地乐胺 B.草甘膦 C.阔叶散 D.二甲四氯 8.(B )______施用时,要尽量缩短播种与施药的间隔时间,最好在______施药,且施药后也要浅混土。 A.播苗前;播后2天之内 B.播后苗前;播后3天之内 C.播后苗前;播后2天之内 D.薄苗前;播后3天之内 三.多项选择题20分 1.敌稗能杀死稗草而对水稻安全,下列有关敌稗说法正确的是(BC )。 A.敌稗对稗草有毒性,而对水稻没有毒性。 B.敌稗对水稻和稗草均有毒性。 C.敌稗进入水稻被酶降解而失去活性。 D.敌稗进入稗草被酶降解而失去活性。 2.下列叙述农田杂草概念的是(ACD )。 A.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B.经过一段时期适应当地当地的作物而生存下来的。 C.长错了地方的植物。

农田杂草的防治

农田杂草的防治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水葫芦,浮于水面,妨碍鱼的生长和航道通行,但它可作饲料,又能富集污水中的镍等重金元素,清洁污水,改善环境。杂草具有强抗逆性,不少杂草是C4植物,有强的光合力,是育种工作中丰富的种质(基因)资源库。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和目的,具体决定对它们是防治还是利用。1983年11月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植保会议上提出“植物保护要保障农作物安全,增产,要为人类作贡献”。因此,杂草科学工作者应设法控制和利用杂草,为保障农作物安全,增 产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 二、我国北方旱区杂草类与分布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5万种植物,属于杂草的约5万种,其中农田杂草约8千种,而危害主要粮食作物的约有250种。根据Holm1977年报导: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杂草有76种,而其中18种尢为严重。它们是:香附子、狗牙根、稗、光头稗、蟋蟀草、石茅高粱、凤眼兰、白菜、马齿苋、藜、马唐、田旋花、野燕麦、苋、刺苋、铁荸荠、双穗雀稗、罗氏草。其中禾本科占10种,多年生占8种,1年生草占10种,可知禾本科杂草是杂草中最重要的,而1年和多年生杂草几乎同样重要,但1年生杂草更为普遍, 危害更经常些。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季节杂草会有很大出入。据我国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近年调查,我国农田常见杂草有580种,分别属于77科,其中水田杂草129种,占22%;旱地杂草427种,占74%;水旱田兼有的24种,占4%。由此可见,我国旱田杂草种类繁多,给农田杂草防除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我国常见的580种杂草中,1年生杂草278种,占48%;多年生杂草243种;占42%;越年生杂草59种,占10%。又其中菊科77种,占13%;禾本科66种,占11%;莎草科35种,占6%。其余依次为唇形科28种,豆科27种,蓼科27种,十字花科25种,藜料18种,玄参科18种,石竹科14种,蔷薇科 13种,伞形科12种。 不同杂草种类对农作物的危害也不同。全国农田杂草按其危害程度和防除的重要性,可分成重要杂 草、主要杂草,地域性主要杂草和次要杂草四类。 重要杂草,在全国范围内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7种,其中稗、野燕麦,绿狗尾草、藜、反枝苋、白茅等为北方旱区常见的杂草。主要杂草,指危害范围较广泛、危害较严重的共31种,其中田旋花为北方旱区常见而局部严重的草种。地域性主要杂草,共24种,其中荞麦蔓、薄蒴草及菟丝子、列当、毒麦等是北方旱区局部地区主要杂草。次要杂草,指一般不对农作物造成较严重危害的常见杂草,共183 种。 三、杂草的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这一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杂草防治。

农田杂草预防技巧

农田杂草预防技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的非栽培植物。广义地说,长错了地方的植物都可以称之为杂草。从生态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条件下,凡害大于益的农田植物都称之为农田杂草,都应属于防除之列。这就意味着杂草不仅包括种子植物,也包括木本植物、孢子植物与藻类,同时栽培的作物也能成为杂草,如大豆田中的茼麻。全世界约有5万种,其中农田杂草8000种。据调查我国农田杂草500余种,淮北地区约200余种,其中危害作物的优势种20余种。 1农田杂草及其特征 繁殖能力强 杂草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的杂草都能结出1000~15000粒种子,数量非常惊人。如:荠菜每株能结4万粒种子,苋和藜每株能结出50~70万粒种子。营养繁殖是通过根、茎(根状茎、块根、球茎、鳞茎)进行繁殖,如刺儿菜是根芽繁殖,芦苇、白茅是根茎繁殖。 适应能力强

一是杂草种子在土壤、水等自然界中能保持长久的发芽能力,有的可达几十年。如藜的种子在土壤中埋藏20~30a后仍能发芽,稗草种子经牲畜食用过腹排出后,在40℃厩肥中经过1个月仍能发芽。二是杂草对环境要求不严格,沟旁、路边、田埂、屋顶甚至岩石等作物不能生存的一切地方,都有杂草生存。三是杂草可通过作物种子、风、流水及动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2杂草的危害性 与作物争夺养分 杂草根系吸肥能力很强,据调查,如果每平方米有马唐和藜100~200株,能吸收土壤中氮4~10kg、磷1~2kg、钾7~10kg,而这些肥料可以生产小麦200kg。 与作物争夺水分 大多数作物主根深入土中不超过1~,而杂草主根深度均超过,比作物更具吸水优势。同时,杂草吸水量较大,按形成1kg绿色物质计算,作物需水,杂草则需水。 与作物争光争气争空间 杂草丛生会侵占作物所需的空间,作物枝叶生长受限制,田间密蔽,通风透气差,从而影响作物的光

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二)

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家栖鼠中最大的一种。 2、( )是防治害鼠的方针。 3、农田鼠害的防治技术主要有()() ()()。 4、物理防治即采用()防治害鼠。 5、熏杀灭鼠剂可分为()和()。 6、制作毒饵的原料由()()()三部分组成。 7、毒饵配制的方法有()()()()等。 8、鼠类属于()门()亚门()纲()目,是()中种属最多的一种小型或中型的世界性广布兽类。 9、农业害鼠的主要种类有()、()、()、()、()、()等。 10、属于野栖鼠种的是(),属于家野两栖鼠种的是(),属于家栖鼠种的是()。11、形态选择性是指植物由于()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或()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生化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

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生化反应包括()和 ();生态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 和()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生 态选择性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选 择性。 三、连线题:将以下农药或施药方式同它们相关的作用机制相连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 1、以下组合施药部位均在土壤表层的是┄┄┄┄┄┄┄┄┄┄┄┄┄┄┄┄┄┄┄┄() A、涂抹施药撒施 B、泼浇滴灌 C、泼浇点状施药 D、撒施滴灌 2、在杂草2~5 叶期喷施除草剂,属于┄┄┄┄┄┄┄┄┄┄┄┄┄┄┄┄┄┄┄┄┄() A、播前处理 B、播后苗前处理 C、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化学防治害鼠?

农业农田杂草学概论结课论文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概述 农田杂草科学研究和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方兴未艾的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推广,针对农田杂草生态群落演替、防除策略及化学除草关键技术,对农田杂草发生种群及优势杂草演替规律研究;针对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研究杂草综合防除策略,解决化学除草中的关键应用技术,对农田杂草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杂草的定义 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广义的说,是指长错了地方的植物。 二、杂草的危害 (一)与农作物争水、肥、光能等。 (二)侵占地上和地下部分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三)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 由于杂草的抗逆性强,不少是越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其生育期较长,所以病菌及害虫常常是先在杂草上寄生或越冬,在作物生长后,则逐渐迁移到作物上进行危害。 (四)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五)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六)影响人畜健康,有些杂草如毒麦种子,若大量混入小麦,人吃了含有4%的毒麦的面粉就有中毒甚至死亡的危险;毛茛体内含有毒汁,牲口吃了会中毒等等。 (七)影响水利设施。 三、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一)产生大量种子 杂草的一生能产生大量的种子繁衍后代,如马唐、绿狗尾、灰绿藜、马齿苋在长江下游一年可产生2-3代种子,一株马唐、马齿苋就可产生2万~30万粒种子。 (二)多种繁殖方式 有些杂草不但能产生大量种子,而且还具有无性繁殖的能力。无性繁殖杂草的地下根茎生长快,在农田内开始发现1-2株,在年底可长成一大片。另外用锄

头清除多年生杂草,锄完后不到几天,很快长出新枝,人们称香附子为“回头青”就是这个意思。 (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杂草的种子或果实有容易脱落的特性,有些杂草种子具有适应于散布的结构或附属物,借外力可传播很远,分布很广。例如,蒲公英、苣荬菜、刺儿菜等的种子长有绒毛,可随风飞扬,飘至远方。牛毛毡、节节草等种子小而轻,可随水漂流,进入农田。苍耳等杂草种子有钩或粘性物质,易粘住人、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带到各处。 (四)种子休眠 很多杂草种子成熟后不能立即发芽,而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休眠期才能发芽,以免一落地立即发芽遇上不良天气而灭种,这是一种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没有休眠特性,很多杂草就可能自然淘汰。杂草种子出苗很不整齐,即使被消灭一批,它再出一批,很难除尽。 (五)种子寿命 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寿命是很长的,根据报道,野燕麦、看麦娘、牛筋草种子存活在5年以内,杂草种子寿命与外界条件的关系很大。 (六)杂草的出苗、成熟期参差不齐 由于杂草开花、种子成熟的时间延续的很长,早熟的种子早落地,晚熟的晚落地,因此,它在田间的休眠、萌发也很不整齐,这给杂草的防治带来极大困难。(七)杂草种子和作物种子大小形状相似 一些杂草种子和作物种子大小形状相似,例如麦种中混有的野燕麦、毒麦种子。 (八)杂草的出苗和成熟期和作物相似 一个地区的主要农田杂草的出苗、成熟期和作物相似,例如看麦娘、牛繁缕的出苗和成熟期与小麦相似,这就形成了一种作物有几种比较固定的伴生杂草。(九)杂草的竞争力强 多数农田杂草生长速度快,竞争力强。 1、利用光能力强,据报道杂草在不同光强度下利用率比农作物高2-2.54倍,它的光合作用能和光范围比农作物大2-5倍。另外杂草利用水的效率比农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