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安装现场施工方法

叠合板安装现场施工方法
叠合板安装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齐鲁之门A2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重难点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人员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技术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质量控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七安全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地方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本项目施工蓝图及专业厂家优化图

3.

4.

5.

6.

7.

8.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齐鲁之门A2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中:

三、重难点分析:

1、板端支座胡子筋与梁主筋或竖向钢筋位置冲突,无法安装到位。受箍筋或其它钢筋影响,梁主筋拆除较困难。

2

3

混凝土及浮浆;

②叠合板安装前将支撑调整至设计标高,叠合板安装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标高控制线,对每块叠合板进行标高精确调整,每块板测五个点(四角及中间),尤其控制两块叠合板相邻边标高一致。

4、叠合板与墙体顶之间的缝隙漏浆处理。

解决方案:墙体与顶板间缝隙设置模板,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将缝隙填充密实。

四、人员组织:

五、技术方案:

1、图中阴影部分为现浇楼板;共有十六种板型,均为单向板;板缝拼接宽度为

200~250mm;

2、

;双3

4

5

6

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及验收合格后,应尽量避免堆放、随即吊运到安装的位置。如要堆放,应堆放在起吊设备的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堆放时应按吊装顺序、规格、品种、所用楼号等分区配套堆放,且应布置在塔吊有效范围内,不同构件堆放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7、构件堆放要求:

7.1叠合板堆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根据图集15G366-1规定:叠合楼板堆放时,堆放场地应平整压实。应将板底向下平放,不得倒置。垫木放置桁架侧边,在距板端200mm处及跨中位置,当板标志

7.2

8

1

2)叠合板专用吊具。

3)手动葫芦、预制楼梯专用吊环。

4)水准仪、经纬仪、塔尺、钢尺。

5)扳手、撬棍、角磨机、钢丝绳、卡环、临时固定卡具,手持电动搅拌机、台秤、量杯、皮桶。

6)海绵胶条、玻璃胶、发泡胶等。

7)座浆料、灌浆料。

8)对讲机。

9、叠合楼板安装:

楼板结构施工完成后,结构跨度≤8m,现浇混凝土强度≥75%设计强度时,才可以拆除支撑。

9.4叠合板安装

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减小因自重产生的弯矩,采用钢扁担吊装架进行吊装,8个吊点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

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

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撞车,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

10

→校正

10.3复核楼梯预埋固定钢筋位置,并进行调整。

10.4在梯段上下口梯梁处用铁垫片找平并用座浆料填平,找平层标高要控制准确。

10.5弹出楼梯安装控制线,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控制安装标高。楼梯侧面距结构墙体预留2cm空隙,为砂浆抹灰层预留空间。

10.6起吊:预制楼梯梯段采用水平吊装,吊装时应使踏步平面呈水平状态,便于就位。将吊装吊环用螺栓与楼梯板预埋的内螺纹连接,以便钢丝绳吊具及手动葫芦连接吊装。板起吊前,检查吊环,用卡环销紧。

10.7楼梯就位:就位时楼梯板保证踏步平面呈水平状态从上吊入安装部位,在作业层上空30cm左右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梯板调整方向,将楼梯板的边线

六、质量控制:

1进入现场的预制构件,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全数检查。

2

3预制构件码放和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验收时间:现场运输前。

4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构件和相应得支承结构上标志中心线、标高等控制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文件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并作出标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

6

验收时间:构件安装就位后。

吊装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7、机电线盒方正、定位准确,构件编号是否正确、每个构件均喷射编号,按箭头标示吊装。

8

定:

8.1

8.2

8.3

七安全措施

1安全技术要求

1.1每种类型构件首次安装前应进行试吊,用以验证吊点、吊环、吊具是否满足要求,试吊高度不大于500mm。

1.1PC

1.2

1.3

1.4

1.5

1.6PC

1.7

2安全防护与措施

2.1安全防护采用围挡式安全隔离时,楼层围挡高度应大于1.8m,阳台围挡高于1.1m。

2.2围挡安全隔离,应与结构层有可靠连接,满足安全防护措施。

2.3安全防护采用操作架时,操作架应与结构有可靠的连接体系,操作架受力应满足

计算要求。

2.4操作架要逐次安装与提升,不准交叉作业,每一单元不得随意中断提升,严禁操作架在不安全状态下过夜。

2.5操作架安装、吊升时,如有障碍,应及时查清,并在排除障碍后,方可继续。

2.6

施工。

2.7

2.8PC

3

3.1结构施工。

3.2PC

3.3

3.4组织制定PC结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3.5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交底,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6做好PC安全针对性交底,完善安全教育机制,有交底、有落实、有监控。

3.7PC结构吊装、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相关人员应加强动态的过程安全管理,及时发

现和纠正安全违章和安全隐患。

3.8督促、检查PC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9用于PC结构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

3.10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叠合板安装及支顶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北新城一期(公租房)工程(一标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及二次设计的预制构件制作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21/T1868-2010 5.《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21/T1872-2011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11G101系列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北新城,一期工程14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27层,地下一层.(1#、2#楼带2层裙房),层高3m,建筑总高度84.5米,总建筑面积153299.07㎡。一~四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五~二十八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外墙板均为预制节点整浇,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1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2.8t,每栋总计432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5.4t;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80mm,局部12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每层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 2. 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 3. 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车前在地面上放置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超过七个高。 4.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 五、预制板安装 1.线位控制: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注意核对水暖、消防预留洞的位置,沿着管、洞中心做十字交叉线,在预制板的边缘和安

叠合板施工方法

8、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分,此种工艺是采用用预应力薄板作现浇混凝土底模,省去了现浇楼板支、拆模板工艺;而且薄板与现浇混凝土相互结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后成为整体楼板的主筋。这种工艺制作的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又具有预应力楼板刚度大、抗裂性好的特点;由于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底面平整,一般可以省去顶棚抹灰;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大块预制隔墙板因而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装修工程可提前插入,缩短了整个工程工期。 9、工艺流程: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10、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11、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 12、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13、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 图纸对支座搁置长度无要求时,板搁置在混凝土构件上时,一般为+20mm (即伸入支座20mm)。若排板需要,亦可在+30mm~-50mm之间变动。但若墙厚≤160mm时,筒支边的搁置长度应>0。若必须小于-50mm,应按设计要求加大甩筋长度。搁置长度的状态见图4-40。 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 14、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压

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2 2. 施工准备…………………………………………………………4 3.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11 4.施工部署…………………………………………………………22 5.质量保证措施……………………………………………………6.27 成品保护措施……………………………………………………28 7.安全文明保证措施………………………………………………29 8. 应急预案…………………………………………………………31 9. 1

编制依据: 1. 1.1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 1.2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1.9《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2.1.1工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叠合板安装及支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沈北新城一期(公租房)工程(一标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及 二次设计的预制构件制作图。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DB21/T1868-2010 5.《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DB21/T1872-2011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1G101 系列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沈北新城,一期工程14 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 地上27层,地下一层.(1# 、2#楼带2层裙房),层高3m ,建筑总高度84.5米,总建筑面积153299.07川。一?四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五?二十八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外墙板均为预制节点整浇,内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1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2.8t ,每栋总计432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5.4t ;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80mm ,局部120mm 。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每层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 2.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 3.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 车前在地面上放置方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许超过七个高。 4.内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 五、预制板安装 1.线位控制: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注意核对水暖、消防预留洞的位置,沿着管、洞中心做十字交叉线,在预制板的边缘和安装墙梁的上端都做好标识,作为预制板安装的水平方向的定位点之一。

叠合板施工方案

叠合板施工方案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预应力叠合板工厂化生产 八、质量要求 九、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南京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全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5)薄板尺寸不受模数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的,适用性强。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95(03)G439(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世构体系)技术规程》(苏JG/T006-2002)。 二、工程概况: 2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应力板均为C40; 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4.8mm高强螺旋肋钢丝,其强度标准值fptk不小于1570Mpa; (2)预制构件要求 预制预应力板(先张法生产) 预制板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tk,预制板制作时根据各专业图纸预留孔洞或现场机械开孔,现场开孔的位置应得到设计人员确认。预制板的叠合面应拉毛处理,

叠合板施工方法定稿版

叠合板施工方法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8、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分,此种工艺是采用用预应力薄板作现浇混凝土底模,省去了现浇楼板支、拆模板工艺;而且薄板与现浇混凝土相互结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后成为整体楼板的主筋。这种工艺制作的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又具有预应力楼板刚度大、抗裂性好的特点;由于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底面平整,一般可以省去顶棚抹灰;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大块预制隔墙板因而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装修工程可提前插入,缩短了整个工程工期。 9、工艺流程: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10、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11、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 12、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13、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 图纸对支座搁置长度无要求时,板搁置在混凝土构件上时,一般为+20mm(即伸入

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钢筋桁架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1、叠合板安装施工 1)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图1-1叠合板安装工艺流程图 2)材料准备 ①支撑体系: 叠合板新型支撑体系:钢支撑、四向支撑头、三脚架、木工字梁。 图1-2叠合板支撑体系 ②安装工具 水准仪、水平尺、专用吊钩,专用吊具、扳手、撬棍等。 3)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

①安装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叠合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叠合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②测量放线 a.弹独立支架位置线 按照施工方案放出独立支架位置线,在下一层楼板位置弹出叠合板位置线。 图1-3叠合板支撑独立架布置平面图 b.放墙身标高线及叠合板起止线 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 图1-4叠合板测量放线示意图 ③安装新型支架 安装叠合板时底部必须做独立支架,支架采用可调节钢制预制工具式支架,间距为1800(22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架标高与两侧墙

预留标高一致。在结构层施工中,要双层设置支架,待一层叠合楼板结构施工完成后,现浇混凝土强度≥70%设计强度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架。 a.根据房间的开间尺寸大小确定叠合板独立支撑架的位置; b.根据放出的独立支架位置线依次搭设独立支撑; c.开间大于3米的房间采用(图1-6)所示方法,开间小于3米的 小房间为方便实用提高安装效率可采用(图1-7)单点支撑的办法。 d.调整独立支撑高度到预定标高。 ④铝合金梁搭设 a.根据放出的楼板标高线,在独立支撑上放置铝合金梁; b.再次复核独立支撑标高,保证铝合金梁上表面位置准确; c.板底支撑搭设完成。

装配式叠合板楼板安装施工方案

建筑三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徐州铜山高新区2018-30地块开发项目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图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1968-2006 《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板材构造》13J10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12 《钢筋连接用灌浆料》JG/T408-2013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T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或楼梯》15G367-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造详图》03SG715-1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徐州市闽江路以南,银山路以东,漓江路以北,一期工程3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一层.(1#楼带2层裙房),标准层高 2.9m,建筑总高度1#97.45米,2#~3#99.15米,总建筑面积49358㎡。一~二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三~三十四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内墙板为预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件,外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厨房、卫生间、机房及屋面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3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0.98t,1#楼总计1178块,2#~3#楼各1216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1.5t;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70mm,局部13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叠合板施工方案模版

精品文档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准备 (4)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1) 5.施工部署 (22) 6.质量保证措施 (27) 7.成品保护措施 (28) 8.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9) 9.应急预案 (31)

1.编制依据: 1.1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 1.2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1.9《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2.1.1工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

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 3.1.2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 3.1.3编制构件进场计划。叠合板为甲供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建设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 3.1.4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塔吊数量:由于增加了叠合板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尽可能安排一般每栋楼安排一台塔吊,再辅以考虑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根据单块叠合板构件(包括楼梯)重量、

叠合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 . 金广建设集团 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1.8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省、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60mm叠合板+70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叠合板施工方案

1#住宅楼(限价商品房)等8项(顺义区仁和镇SY00-0005-6001等地块(配建“限价商品住房”)项目) 叠合板施工方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顺义仁和镇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3月1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体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制构件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管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总体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梯吊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钢筋桁架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1、叠合板安装施工 1)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图1-1叠合板安装工艺流程图 2)材料准备 ①支撑体系: 叠合板新型支撑体系:钢支撑、四向支撑头、三脚架、木工字梁。 图1-2叠合板支撑体系

②安装工具 水准仪、水平尺、专用吊钩,专用吊具、扳手、撬棍等。 3)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 ①安装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叠合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叠合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②测量放线 a.弹独立支架位置线 按照施工方案放出独立支架位置线,在下一层楼板位置弹出叠合板位置线。 图1-3叠合板支撑独立架布置平面图 b.放墙身标高线及叠合板起止线

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 图1-4叠合板测量放线示意图 ③安装新型支架 安装叠合板时底部必须做独立支架,支架采用可调节钢制预制工具式支架,间距为1800(22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架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在结构层施工中,要双层设置支架,待一层叠合楼板结构施工完成后,现浇混凝土强度≥70%设计强度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架。 a.根据房间的开间尺寸大小确定叠合板独立支撑架的位置; b.根据放出的独立支架位置线依次搭设独立支撑; c.开间大于3米的房间采用(图1-6)所示方法,开间小于3米的 小房间为方便实用提高安装效率可采用(图1-7)单点支撑的办法。 d.调整独立支撑高度到预定标高。

④铝合金梁搭设 a.根据放出的楼板标高线,在独立支撑上放置铝合金梁; b.再次复核独立支撑标高,保证铝合金梁上表面位置准确; c.板底支撑搭设完成。 图1-5安装独立钢支架示意图

叠合板施工方案05454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新营业办公大楼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

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1.8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60mm叠合板+70mm 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叠合板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1.1施工图纸 (3) 1.2主要规范规程 (3) 二、工程概况 (4) 2.1项目概况 (4) 2.2预制构件概况 (4) 2.3开工前准备工作 (4) 2.4检查构件情况 (4) 三、施工部署 (4) 3.1构件统计 (4) 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 (5) 四、预制构件检查验收 (7) 五、预制构件运输 (8) 5.1预制构件的卸货、堆放 (8) 六、预制构件吊装 (9) 七、预制构件安装 (10) 7.1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0) 7.2材料准备 (11) 7.3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 (11)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2.2预制构件概况 2.3开工前准备工作 1、组织各级施工人员,技术工人认真学习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构件术语,构件安装流程,装配式各项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技术工人对本工程的技术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2、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提出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并做好会审记录。 3、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较可行的分布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4、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并将前期材料计划提交供货方,保证材料的按时供应。 5、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技术资料的作用,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完整、齐全。各项隐蔽签证及技术资料要及时整理交由建施单位、监理单位签字。 6、加强材料出厂合格证、备案登记证收集整理工作。

7、核对已施工完成的结构的砼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检查构件情况 1、熟悉图纸。 2、核实已完成的叠合板后浇砼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施工部署 3.1构件统计 本项目1#~4#楼住宅楼施工中采用了预制叠合板进行施工。本项目预制叠合板的尺寸差别大,叠合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不同有:1260×2800、1765×3600、1315×2800、2380×4400、1900×4400、1215×2800、1365×2800、1830×4000、2115×3400、1165×2800、1465×3200、1830×3700、1265×3500、1865×3400、2020×4200等16种尺寸和1365×3100、1865×3400、1865×3400、2020×4200、1265×2800、1315×2800、1830×4000、1900×4000、2065×3400、1165×2800、1630×3700、1900×3700、1615×3200、1900×3800、1980×4200、1865×3200等16种尺寸。构件尺寸的不同会给预制叠合板的生产、运输、堆放、吊装、配套等都有关联。 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 1#~4#楼构件进场时间根据现场进度为准,每次进场预制构件数量不少于一层楼的数量,每楼层构件的进场时间间隔将根据施工进度通知决定。 预制构件制作: 1 、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 2 、预制构件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 3、预制构件制作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预制构件制作详图无法满足制作要求,应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验算,完善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和施工装配详图,避免在构件加工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对应预留的孔洞及预埋部件,应在构件加工前进行认真核对,以免现场剔凿,造成损失。 4、预制构件用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和《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等的规定。 5、预制构件用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等的有关规定。 6、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设计有要求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表: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目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工程特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施工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施工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为十八层内廊式宿舍,底层部分架空自行车库,层高3.3m;建筑总高度59.40m建筑面积为16978.9平方米,占地面积1035.3平方米。 2、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结构形式为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本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4、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相对于绝对高程30.50. 三、工程特点 1、本工程本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十八层,为安徽省最高叠合板装配式楼房,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 2、本工程为合肥市保障性用房,质量要求高,该工程要求获得“合肥市建设施 3 1 2 3、安全文明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A、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B、因工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C、无消防、治安责任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合肥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4)环境保护承诺 严格执行国家及合肥市政府下发的环境保护条文及规定,严格执行相关的防尘、

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 2.2.1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2.2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格。 2.2.3 2.2.4 2.2.5 3.1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 。墙

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3.3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 3.4 3.5 3.5.1 3.5.2 之间变动。但若墙厚≤160mm时,筒支边的搁置长度应>0。若必须小于-50mm,应按设计要求加大甩筋长度。搁置长度的状态见图4-40。 3.5.3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 3.6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

压于板下。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4.1.3 4.2 检查方法:观察、足量检查。 成品保护 5.2现浇墙、梁安装叠合板时,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4MPa时方准施工。

叠合板安装现场施工方法

齐鲁之门A2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 叠 合 板 施 工 方 案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7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重难点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人员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技术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质量控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七安全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八环保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成品保护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地方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本项目施工蓝图及专业厂家优化图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21/T1868-2010 6.《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21/T1872-2011 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1G101系列

叠合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准备 (4)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1) 5.施工部署 (22) 6.质量保证措施 (27) 7.成品保护措施 (28) 8.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9) 9.应急预案 (31)

1.编制依据: 1.1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 1.2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1.9《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2.1.1工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

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 3.1.2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 3.1.3编制构件进场计划。叠合板为甲供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建设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 3.1.4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塔吊数量:由于增加了叠合板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尽可能安排一般每栋楼安排一台塔吊,再辅以考虑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根据单块叠合板构件(包括楼梯)重量、

叠合板安装现场施工方法.docx

精心整理齐鲁之门 A2 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 叠 合 板 施 工 方 案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 7 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重难点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人员组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技术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质量控制: . .........................错误!未指定书签。七安全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八环保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成品保护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地方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本项目施工蓝图及专业厂家优化图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B21/T1868-2010 6.《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DB21/T1872-2011 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 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11G101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