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套类工件的加工——麻花钻2

3-3-2套类工件的加工——麻花钻2
3-3-2套类工件的加工——麻花钻2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授课教案NO: 3.3.2

套类零件加工习题

套类零件加工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钻孔需要分两次进行,一般孔径应大于( )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2.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 A.6 B.5 C.4 D.3 3.扩孔钻的刀齿一般有( ) A.2-3 个 B.3-4个 C.6-8个 D.8-12个 4.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 A. 卧式车床 B.台式钻床 C.立式钻床 D.摇臂钻床 5.铰刀的直径愈小,则选用每分钟转速() A.愈高 B.愈低 C.值一样 D.呈周期性递减 6. 钻套与工件间的排屑间隙h值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可取任意值 D.一般为钻套内孔孔径的1/3—1 7.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而没有进给运动的是() A.车床 B.刨床 C.钻床 D.拉床 二、多项选择题 1.适宜铰削的孔有( ) A.通孔 B.盲孔 C.带内回转槽的孔 D.阶梯孔

2.钻-扩-铰方案适于加工( ) A.中小孔 B.精度要求较高的孔 C.大批大量的孔 D.有一定批量的孔 E.淬硬工件上的孔 3.下列加工方法中,适合有色金属精加工的方法有() A.磨削 B.金刚车 C.珩磨 D.金刚镗 4.下列材料的套筒类零件的内孔精密加工可采用珩磨的() A.铸铁 B.铜 C.淬硬的钢件 D.不淬硬的钢件 5.属于内圆磨削的特点有:() A.可用来磨削淬火钢套筒零件 B.磨削速度低,磨削效率低 C.排屑方便 D.砂轮轴受到工件孔径与长度的限制,轴的刚性差,容易弯曲变形与振动, 因而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 钻套的主要结构参数 ( ) A.钻套的外径尺寸 B.钻套的内径尺寸 C.钻套的导向高度 D.钻套与工件间的排屑间隙 三、判断题 1.拉削相当于多刀刨削,粗、半精和精加工一次完成,因而生产率高。 () 2.镗削适合加工复杂和大型工件上的孔,尤其是直径较大的孔及内成形表面或孔内回环槽。()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 1 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 钻中心孔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

3 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 ,车外圆Ф34Js7为 Ф35mm ,车空刀槽2×0.5mm ,取总长40.5mm ,车分割槽Ф20×3mm ,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 钻 钻孔Ф22H7至Ф22mm 成单件 软爪夹Ф42mm 外圆 5 车、铰 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车内孔Ф22H7为 Ф22 mm 车内槽Ф24×16mm 至尺寸铰孔Ф 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 精车 车Ф34Js7(±0.012)mm 至尺寸 Ф22H7孔心轴 7 钻 钻径向油孔Ф4mm Ф34mm 外圆及端面 8 检查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 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液压缸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图31-2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液压缸。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若为铸铁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 2.液压缸的加工工艺 表31-2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与夹紧 1 配料 无缝钢管切断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 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1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钻中心孔 1.车端面,钻中心孔 2.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 孔 三爪夹外圆 3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车外圆Ф34Js7为Ф35mm,车 空刀槽2×,取总长,车分割槽Ф20×3mm,两端倒角 ×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钻钻孔Ф22H7至Ф22mm成单件软爪夹Ф42mm 外圆 5车、铰车端面,取总长40mm至尺寸 车内孔Ф22H7为Ф22mm 车内槽Ф24×16mm至尺寸 铰孔Ф22H7至尺寸 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精车车Ф34Js7(±mm至尺寸Ф22H7孔心轴 7钻钻径向油孔Ф4mmФ34mm外圆及 端面 8检查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ФФФФ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套筒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 姓名曾庆龙 学号2014103210132 地点实验楼 时间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 指导老师:陈金舰职称:讲师

目录 1.零件分析 (5) 1.1零件的作用 (5)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 2.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6) 2.1选择毛坯 (6)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 2.2.1锻件的公差 6 2.2.2锻件材质系数 6 2.2.3零件表面粗糙度 6 2.3绘制套筒锻造毛坯简图 (6) 3.工艺规程设计 (7)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1.1精基准的选择 7 3.1.2粗精准的选择 7 3.2拟定工艺路线 (7)

3.2.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7 3.2.2加工阶段的划分 8 3.2.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 3.2.4工序顺序的安排 8 3.2.5确定工艺路线 9 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9) 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0) 3.5切削用量的计算 (10) 4. 专用钻床夹具设 (12) 4.1夹具设计任务 (12) 4.1.1工序尺寸和技术要求 12 4.1.2生产类型 12 4.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12) 4.2.1确定工件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 12

4.2.2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设计夹紧装置 12 4.2.3确定导向方案,设计导向装置 13 4.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4) 4.4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 (14) 小结 (14) 参考文献 (15)

套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任务2套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套类零件由于功用、结构形状、材料、热处理以及尺寸不同,其工艺差别很大。按结构形状来分,大体上分为短套与长套2类。以下讨论典型套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编制和工艺特征。 2.1套类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例 1.汽缸套零件加工工艺 图3-15所示为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零件图,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5。 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的长径之比L D≈2.5,属短套筒类。内孔G面φ110mm是重要的工作面, 需经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精密加工等4个加工阶段才能完成。外圆面φ129mm,φ132mm和法兰凸台端面均与内孔φ110mm有位置精度要求,在工艺上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来实现。该件选用QT600-02材料,以保证其耐磨性和力学性能。 图3-15 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零件图

对于汽缸套这样的短套零件,加工内孔时可直接夹紧外圆。为达到图样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金刚镗后,再进行珩磨加工,以进一步提高内孔精度和满足图样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减少孔的误差,粗珩后将汽缸套掉头再进行精珩。加工外圆时,为提高生产率,采用靠模加工,头部凸台部位采用法兰专用刀,既保证精度,又提高了生产率。工件定位夹紧采用高效气压胀胎夹具,不但定位精确,而且定位夹紧迅速、方便。汽缸套的这些工艺特点均为根据大批量生产条件考虑的。 2.某钻床主轴套零件加工工艺 图3-16所示为钻床主轴套零件图,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6。

表3-6某钻床主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续表

3.油缸本体零件加工工艺 液压系统中的油缸本体(如图3-17所示)是比较典型的长套筒类零件。其结构简单,壁薄容易变形,加工面比较少,加工方法变化不多,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7。现对油缸本体零件加工工艺作一简单分析。 图3-17 油缸本体简图 表3-7 油缸本体加工工艺过程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东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 (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 (4) 3.1麻花钻 (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6) 5.2选择设备 (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 (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9) 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1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1 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图1-1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东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 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 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4 3.1麻花钻………………………………………………………………………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65。2选择设备……………………………………………………………………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9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14参考文献 (15)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常用工艺装备试题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常用工艺装备试题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5日点击数:298 一、填空题 1.在钻床上钻孔,单件小批生产或加工要求低的工件常用____________法安装,大批量钻孔或工件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宜用____________安装工件钻孔。 2.在车床上钻孔,工件常安装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内,麻花钻安装在车床的____________内。钻孔前,首先进行____________,然后进行钻中心孔,再将孔钻出。 3.当孔径大于___________mm时,一般需要安排扩孔工序。与钻孔相比,扩孔钻的中心不切削,横刃____________,容屑槽浅,钻芯____________,切削深度也大大____________,改善了加工条件。故扩孔的进给量较钻孔____________ 。而切削深度较钻____________孔。 4.标准麻花钻切削刃上各点前角是变化的。从外缘到钻心,前角由____________逐渐变__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__。 5.铰刀的种类按使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按结构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 6.零件内圆表面磨削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三种,当磨削孔和孔内台肩面可使用__________砂轮。 7.孔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研磨实际上包含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综合作用。 9.圆孔拉刀结构由__________、颈部、过渡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导部组成。 10.孔内键槽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宜用__________方法加工。在大批大量生产时 __________方法加工可获得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11.固定式钻模用于立式钻床上加工__________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__________。 12.根据钻套导向孔直径d和钻套导向高度H间的比例,一般控制为H/d=______,而排屑间隙一般在加工铸铁时,h=_______d,加工钢件时,h=__________d。 13.当钻模板妨碍__________或钻孔后需__________等时,可采用铰链式钻模板。铰链销与钻模板的销孔采用__________配合,销与铰链座孔采用__________配合。钻模板与铰链座凹槽的配合一般采用__________配合,精度要求高时应配制并保证间隙在__________内。 14.盖板式钻模一般多用于加工_______工件上的________。因夹具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搬运,故其重量不宜超过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刃磨钻头两主后刀面后,应检查2ψ及φ。……………………………………………………………………………( )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 (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 (4) 3.1麻花钻 (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6) 5.2选择设备 (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 (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9) 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1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1 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图1-1

套类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

学习情境3:套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订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示液压缸是某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是一种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实现往复运动的能量转换装置。本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下面对该零件进行精度分析,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由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 二、毛坯的选择 液压缸的毛坯一般根据压力选用相应尺寸和壁厚的无缝钢管。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精基准的选择选择基准思路的顺序是,首先考虑以什么表面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工件的主要表面,然后考虑以什么面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即先确定精基准,然后选出粗基准。 为了使加工表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又为了使其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可采用反复加工、互为基准的原则。先以M88mm×1.5 mm螺纹和φ84mm外圆为基准加工φ70H11mm孔,再以φ70H11mm孔的中心线为基准加工外圆至终尺寸。由于这种方法所用夹具(心轴)的结构简单、定心精度高,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应用甚广。 2.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应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应选φ90mm外圆的毛坯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其加工余量均匀。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典型表面加工路线,φ70H11内孔采用半精镗-精镗-精铰-滚压的加工方法;φ82h6外圆采用“粗车-精车”,R7mm槽、内锥孔及端面也采用车削的方法加工。 2.加工顺序的确定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液压缸零件内、外表面轴线的同轴度以及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若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内、外表面及端面的加工,则可获得很高的位置精度,但这种方法的工序比较集中,对于尺寸较大的,尤其是长径比达的液压缸,不便一次完成。于是,将液压缸内、外表面加工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一般可以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精基准最后加工外圆。根据基准先行的原则,以及先加工主要表面(φ70mm内孔和φ82mm 外圆),后加工次要表面(R7mm槽、内锥孔及车端面)的原则,安排机械加工路线如下所示: ①备料无缝钢管切断。 ②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 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8mm及M88mm×1.5 mm螺纹;车端面及倒角;调头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4mm;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留加工余量1mm)。 ③一端用M88mm×1.5 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半精推镗孔到φ68mm;精推镗孔到φ69.85mm;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φ70±0.02mm,表面粗糙度Ra值为2.5μm。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 ;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 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 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 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与夹紧 1 备料 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 钻中心孔 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三爪夹外圆 3 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 ,车外圆Ф34Js7为Ф35mm ,车空 刀槽2×0.5mm ,取总长40.5mm ,车分割槽Ф20×3mm ,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 钻 钻孔Ф22H7至Ф22mm 成单件 软爪夹Ф42mm 外圆 5 车、铰 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车内孔Ф22H7为Ф22 mm , 车内槽Ф24×16mm 至尺寸,铰孔Ф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 精车 车Ф34Js7(±0.012)mm 至尺寸 Ф22H7孔心轴 7 钻 钻径向油孔Ф4mm Ф34mm 外圆及端面 8 检查

套类零件加工

套类零件加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在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精度要求的生产中,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拟定的方法和步骤,基本能够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套类零件的工艺规程。 【教学内容摘要】 一、概述 二、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其分析 三、盘套件加工工艺 四、无台阶套筒加工工艺特点 五、套类零件加工中的关键工艺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拟定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灵活地选择粗、精基准和确定加工工序顺序 【教学方法和使用教具】讲授 【教学时数】 2

一、概述 1. 套类零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 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3.套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1. 套类零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套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经常碰到的一类零件,其应用范围很广。 套类零件通常起支承和导向作用。 套类零件结构上有共同的特点: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回转面;零件的壁厚较薄易变形;长径比L/D>1等。图20-1是常见套类零件的示例。 图20-1是常见套类零件的示例。

2. 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 几何形状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表面粗糙度

(1)尺寸精度 内孔是套类零件起支承作用或导向作用的最主要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刀具或活塞等相配合。内孔直径的尺寸精度一般为IT7,精密轴套有时取IT6,油缸由于与其相配合的活塞上有密封圈,要求较低,一般取IT9。 外圆表面一般是套类零件本身的支承面,常以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同箱体或机架上的孔连接。外径的尺寸精度通常为IT6~IT7。也有一些套类零件外圆表面不需加工。 (2)几何形状精度 内孔的形状精度,应控制在孔径公差以内,有些精密轴套控制在孔径公差的1/2—1/3,甚至更严。对于长的套件除了圆度要求外,还应注意孔的圆柱度。 外圆表面的形状精度控制在外径公差以内。 (3)相互位置精度 当内孔的最终加工是在装配后进行时,套类零件本身的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要求较低;如最终加工是在装配前完成则要求较高,一般为0.01~0.05mm。当套类零件的外圆表面不需加工时,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很低。 套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精度,当套件端面在工作中承受载荷或不承受载荷但加工中是作为定位基准面时,其要求较高,一般为0.01~0.05mm。 (4)表面粗糙度

数控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

题目:数控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

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目录 第1章数控 1.1数控的历史和发展 .1.2数控车床特点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确定加工方法 2.4 确定加工方案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 5.5 数控机床常用编程指令(功能字)附录一 零件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词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山东省水利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专业:数控技术及应用 姓名:葛庆贺 班级:数控08441 指导老师:赵勇

房伟 2011年9月10日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结构及毛坯分析 (6) 1.1零件结构及毛坯分析 (6) 1.2材料分析 (6) 1.3毛坯分析 (6) 第二章零件结构工艺 (8) 第三章选择加工设备与刀、夹具 (10) 3.1 机床的选择 (10) 3.2 刀具的选择 (11)

3.3 夹具的选择 (12) 第四章加工工艺分析 (14) 4.1 夹紧方式 (14) 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 4.4 切削用量的确定及功率的校核 (16) 4.5 切削液的选择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刀具卡 (20) 第六章数控加工工序卡 (23) 第七章程序的编制 (26) 第八章加工步骤 (29) 参考文献 (31) 前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分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道书。 撰写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次总测试。 撰写毕业设计中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并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将零件的结构分析清楚。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工艺分析。 精密主轴的加工涉及到我们数控知识的很多方面。首先必须能够

作到1:合理选用材料和规定的相应热处理。2:掌握基本指令的综合使用能力。3:掌握综合轴类的加工工艺分析。4:能设计简单的夹具并选择相应的机床。5:能确定各工序有关的切削因素,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处理。6:能熟练掌握基准的选择,掌握保证尺寸精度的技能技巧。 此次设计的磨床主轴加工方案的技能点主要在于锥面的加工,带凹槽零件的编程,深孔的加工,内螺纹的加工,外圆的铣扁,高精度磨削。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三年数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考验我们是否能学以至用的时候。 通过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结构与技术要求的分析和加工工艺的分析及刀具及机床的选择,使得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关于数控技能方面的一些操作规程。零件的结构关系着整个设计方案的设计思路和逻辑思维顺序,而技术要求则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要求零件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对材料的选择也是需要及其用心分析的。结构工艺则包括精度分析,粗糙度分析,尺寸标注应符号数控加工特点。而工艺规程设计则包括:1:基准的选择。 2:加工方法的选择。 3:划分加工程序。 4:热处理。 5:辅助工序。 6:工艺路线制定分析。

#套筒类零件加工——机械工程技术作业

作业二:套筒类零件加工 学院:电气和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08-7班 学号: XXXXXXXX 姓名: X X X 套筒类零件加工 一、工作任务 按工艺完成图2-1所示套筒类零件加工。 二、任务分析 套筒类零件是指在回转体零件中的空心薄壁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在各类机器中使用很广,主要起支承或导向作用。套筒类零件的结构和尺寸随其用途不同而异,但其结构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外圆直径 d一般小于其长度L,通常L/d<5;内孔和外圆直径之差较小,故壁薄易变形较小;内外圆回转面的同轴度要求较高。 任务一:孔加工刀具和机床 1、钻床 (1)使用:钻床是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用于加工尺寸较小,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孔。可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及攻螺纹等工作。 (2)运动分析:工件固定,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同时沿轴向作进给运动。 (3)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 (4)分类:

a.立式钻床:适用于中小工件的单件,小批量生产 b.摇臂钻床:适用于加工一些大而重的工件上的孔(工件不动,移动主轴) c.台式钻床:小型钻床,常安装在台桌上,用来加工直径<12mm 的孔。 d.深孔钻床及其他钻床 (5).钻削特点:刀具刚性差,排屑困难,切削热不易排出。 2、镗床 (1)使用:镗床是一种主要用镗刀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用于加工尺寸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特别是分布在不同表面上,孔距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如箱体上的孔,还可以进行铣削,钻孔,扩孔,铰孔等工作。 (2)镗削特点:刀具结构简单,通用性达,可粗加工也可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适用批量较小的加工,镗孔质量取决于机床精度. (3)运动分析:主运动为镗刀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镗刀或工件的移动。 (4)分类: a.卧式镗床 b.坐标镗床:是一种高精度的机床。主要特点:具有坐标位置的精密测量装置。 c.金刚镗床:一种高速精密镗床。主要特点:vc很高,ap和f很小,加工精度可达IT5--IT6.Ra达0.63--0.08μm 3、孔加工刀具 一类是从实体材料种加工出孔的刀具,如:麻花钻,扁钻,中心钻和深孔钻等。另一类是对工件上已有孔进行再加工的刀具,常用的有扩孔钻,铰刀及镗刀。 ⑴麻花钻:是常见的孔加工刀具。一般用于实体材料上的粗加工。钻孔的尺寸精度为IT11--IT12,Ra为50-12.5μm。加工范围为 0.1--80mm,以φ30mm以下时最常用。 ⑵中心钻:用来加工各种轴类工件的中心孔 ⑶深孔钻: 用于加工孔深L和孔径D之比L/D≥20-100的特殊深孔.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解决断屑,排屑,冷却润滑和导向等问题. ⑷扩孔钻: 常用作铰孔或磨床前的预加工扩孔以及毛坯孔的扩大,作半精加工.在成批或大量生产时使用较广.扩孔的加工精度可达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图文稿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唐山学院东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系 (部):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 (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 (4) 3.1麻花钻……………………………………………………………………… 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6 5.2选择设备…………………………………………………………………… 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 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