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4课河中石兽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chuò) 据理意断

B.曳.铁钯(zhuài) 暴涨.(zhǎng) 募金重修

C.湮.于沙上(yān) 啮.沙为坎穴(niè) 沙性松浮

D.倒掷.坎穴中(zhì) 溯.流逆上(shuò) 不亦癫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

....,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

....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

....,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B.《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

写。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5.下面句子与画线句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A.怎能让人扼腕叹息? B.难道能让人扼腕叹息?

C.让人扼腕叹息。D.不让人扼腕叹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B.尔辈/不能究物理

C.是非/木杮D.然则/天下之事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山门圮于河( ) (2)湮于沙上( )

(3)如其言( )

8.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尔辈不能究物理。

9.石兽为什么会在河的上游被找到?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原因。

(一)郑板桥爱民如子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C.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值( ) (2)或( )

(3)去( )

12.翻译下列句子。

(1)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13.你认为本文中的郑燮是个怎样的人?

(二)范仲淹从严教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①,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②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③云:“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④。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⑤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节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母忧:母亲的丧事。范公是指范仲淹。②诇(xiòng):看。

③绐(dài):欺骗,撒谎。④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⑤场屋:科举考试的场所,这里指科举考试。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丞相殊∕留守南京

B.训督学者∕皆有法度

C.往往∕潜至斋舍诇之

D.出题使诸生∕作赋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掌( ) (2)妄( )

(3)法( )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适疲倦,暂就枕耳。

(2)由是四方从者辐凑。

17.从短文看来,哪些因素使得范仲淹的教学卓有成效?

(三)齐景公纳谏

景公筑路寝①之台,三年未息;又为长庲②之役,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途。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乎?”公曰:“途将成矣,请成而息之。”对曰:“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昔者楚灵王作顷宫③,三年未息也;又为章华之台,五年又不息也;乾溪之役,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自息也。灵王死于乾溪,而民不与君归。今君不遵明君之义,而循灵王之迹,婴惧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长庲之乐.也。不若息之。”公曰:“善!非夫子者,寡人不知.得罪于百姓深也。”于是令勿委坏,余财勿收,斩板④而去之。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第七》)

【注释】①路寝:古代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②长庲(lái):台名。

③顷宫:占地一顷的大宫殿。④斩板:指斩断绳子,撤除夹板,表示停止工程。

1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楚灵王/作顷宫B.而/民不与君归

C.于是令勿/委坏 D.斩板/而去之

19.解析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作( ) (2)乐( )

(3)知( )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途将成矣,请成而息之。

(2)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

21.熟读选文内容,说说晏子是如何劝服齐景公的?

22.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古老的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三号”再访月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科技的海洋,泛舟科海,探索科技的奥秘吧!

(1)【活动一撰写科技标语】市科技馆决定在你校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活动二解读科普专栏】班级创办了一份科普报纸《科普园地》,

报纸包含以下几个栏目:科技在线、科技博览、科普画廊、科技故事、科技前沿、科苑集萃。请你仿照示例,从上述栏目中任选一个,用一两句话来解读该栏目的内容和特色。

(3)【活动三展示科技发明】你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发明了一种双面牙刷,该产品的最大优点是在刷牙的时候能够同时洗刷牙齿的内外两面,并且不伤牙龈。为了把这项成果推销给经销商,小组决定由你去做宣传,你该如何完成任务?试写一段对经销商说的话。(要求:①达到推销的目的;②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

1. C

2. D

3. C

4. D

5. C

6. C

7.(1)倒塌(2)埋没(3)按照

8.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

带走呢?(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

事物的道理。

9. 因为石头物性坚硬沉重,沙性松软,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必然冲击石头底下的泥沙,泥沙被冲走了,成为坑洞,等冲到石头陷进一半之时,石头

必定向上游方向反倒过去。像这样反

复冲刷,石头又再转动,天长日久,

石头于是逆水而上了。

10. B

11.(1)遇上(2)有人(3)离开

12. (1)立刻发放粮食给百姓,使万余人活下来。(2)这是什么时候了

,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

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

13. 爱民如子,关心百姓,清正廉明

。(意思对即可)

14. D

15. (1)掌管,执掌(2)胡乱地(3

)学习、效仿的对象

16.(1)刚好有些疲倦,刚躺下休息一会。(2)因为这个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

17. 范仲淹教学,对学生要求严格且以身作则,方法得当。

18. C

19. (1)建造(2)乐趣(3)知道

20.(1)道路就快筑好了,让我修成后再停止吧。(2)圣明的君主不枯竭民众的财力,就会大得其利;不穷尽民众的劳力,就会大得其乐。

21.晏子首先以百姓太过劳累来引起齐景公的注意,但效果不好;接着以明君的御民之术劝说——不枯竭民力,不穷尽劳力,才能大得其利;然后举楚灵王的暴行从反面论证;最后规劝齐景公不要循着楚灵王的足迹,有暴君的行为。齐景公终于纳谏。

22.(1)示例一:普及科学知识,构建和谐校园

示例二:学习科学知识,做创新型人才

示例三:科普进校园,精彩每一天

(2) 示例:科技在线——前沿科技成果,在线科技链接。 科技博览——广博天下科技知识,纵览世界科技成果。

示例一:科普画廊——宣传科普知识,描绘科技人生。

示例二:科技故事——讲科技之故事,悟科技之精粹。

示例三:科技前沿——最新的科技成果,最快的科技新闻。

示例四:科苑集萃——科学大花园,科技大杂烩。 (3)示例:×经理,您好!这是我们班的科学兴趣小组发明的“双面牙刷”,该牙刷的最大优点是在刷牙的时候可以同时洗刷牙齿的内外两面,而且它的刷毛柔软舒适不伤牙龈,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市场需求量很大,您要不要也订一点回去?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6.166.16.202005:1005:10:10Jun -2005:10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六日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05:106.16.202005:106.16.202005:1005:10:106.16.202005:106.16.2020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6.16.20206.16.202005:1005:1005:10:1005:10:10

5、书籍是前人的经验。Tuesday, June 16, 2020June 20Tuesday, June 16, 20206/16/2020

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5时10分5时10分16-Jun -206.16.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开学第一课(七年级)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具体要求: (一)、我们的目的争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笔好文章 (5)一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 (二)、我们的行囊: (1)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2)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

部编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详细版

部编201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详细版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 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 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数据: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①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而由城市数字化到城市智慧化,关键是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其核心是引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这必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引擎。 ②从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来看,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互联网技术,因此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互联网的体系结构相类似,也可分为四层,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智慧城市相对于之前数字城市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智慧的处理,因此也可以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③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海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产生。以视频监控为例,北京目前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有50万个,一个摄像头一个小时的数据量就是几G,每天北京市的视频采集数据量在3PB左右,而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在300PB左右,这些摄像头实时回传的信息,海量数据对数据存储、并发处理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同时,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不单是智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对IT投资的一种保护,否则非但不能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还将为海量数据所累。 图: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处理应用 ④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量各种类型的数据进入数据库,经过组织、分析、决策之后,将最后的处理结果提供给决策者供参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处理流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从而动态调节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实现缓解拥堵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为司机提供优化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可见,面对智慧城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⑤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⑥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 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 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 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 “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 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

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

少的病中生活。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 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 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 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 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 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 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 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 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 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单元字词汇总 1.邓稼先 至死不懈xi a:懈,放松。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我会认组词 悄:qiǎo(悄悄、悄然、静悄悄) 累:léi(累赘、硕果累累、果实累累) 袅:niǎo (袅袅、袅娜、袅绕) 嫦:cháng(嫦娥、月里嫦娥、嫦娥奔月) 娥:é(宫娥、嫦娥、嫦娥下凡) 嫉:jí(嫉妒、嫉恨、嫉恶) 妒:dù(嫉妒、妒火、妒恨) 瓷:cí(瓷器、瓷盆、陶瓷) 二、多音字 累:léi (果实累累)lěi (长年累月)lèi (劳累) 屏:bǐng (屏气凝神)píng(屏风) 三、近义词 新鲜一一新奇常常一一经常满足一一知足 踪迹——痕迹款款一一慢慢兴趣——兴致 满盈——充满疑心——怀疑漂亮——美丽 羡慕——艳羡嫉妒——妒忌争执——争吵 面面相觑一一瞠目结舌无边无际一一一一望无际 四、反义词 新鮮一一陈旧疑心一一信任漂亮一一丑陋 争执一一和解粗糙——光滑灿烂——暗淡 清清晰晰一一模模糊糊 五、理解词语 悄没声儿: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满盈:全部占满、充满。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款款:慢慢地。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累累:本文中指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掬:两手捧(东西)。 七、句子解析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让他们“觉得不满足”。 2.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盼”和“闷”写出了孩子们等待月亮出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 4.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5.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带拼音

1《邓稼先》 元勋yu dnx m奠基di cnj 1选聘xu dip in谣言y doy岔背诵bais?ng昼夜zh?uya昆仑k ml m挚友zh i(3u可歌可泣k%來也1鲜为人知xi diw?ir?nzh 1至zh i 死s i不懈btxia 鞠躬尽瘁j qg mgj i cu i当之无愧d aigzh iwtku i家喻户晓ji cy曲讽i d锋芒毕露f mgm a ngb 1 u妇孺皆知f厅q i ezh 1 2《说和做》 梳头sh辻?u抱歉b coqi c n秩序zh lx u深sh宙宵xi c o伴侣b c l u小楷xi d ok d 硕果shu?gu o 卓越zhu?yua 迭起di?q i 澎湃p?ngp C 大无畏d d/vtwai 锲而不舍qia?rb u h e 目不窥园mdb Uu iyu dn沥l i尽j 1心血x i xua心不在焉x inboz C y m 慷慨kmgk d淋漓l inl [气q i 冲斗牛ch mgd?uni o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 d o揩k C碟di?捆k tn咳嗽k?sou调羹ti dog e g绞ji d o肉r?u薪金x inj in校 对ji C du i草率c d oshu C 洗澡x i d o悠然y aur印吩咐f enf u抹杀mesh c疙瘩g eda深恶痛绝sh e nw U?ngju? 不以为然bf y iw?ir d 5《黄河颂》 巅di c 劈p i气q i魄p?狂ku dng澜l印浊zhu?流li o宛wdi转zhu d屏p ing障zh C ng 哺 b t 育y u 榜b d g 样y C g 浩h co 浩h c 荡d eng 荡d eng 6《最后一课》 捂w u 踱du?婉wdi 转zhu d喧xu cn 闹n C o 气q i 氛f e诧ch C 异y i 懊C o悔hu i 惩ch?ng 罚f d奴n o隶i钥y C o匙shi字z i帖tia祈q i祷d d o 7《土地的誓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考号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把下面一句话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2.依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拼音:(4分) (1)酝niàng()(2)chéng()清 (3)qiè()而不舍(4)hài()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讪(shàn)笑参差不齐(chā) B. 蓦然(mó)战栗(sù)众目睽睽(kuí) C.干涸(kū)深邃(suì) 怪诞不经(dàn) D.剽(piāo)悍缀(zhuì)行飘渺((piāo miǎo) 4.下面括号内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沧海》)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两句是 (5)《次北固山下》既是写景又蕴含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2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pdf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人平分分。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4课《古人谈读书》 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24 古人谈读书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 1.B 2. ③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 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 (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经典版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 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 xǜ):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 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澄清(chéng qīng):1.清亮;清澈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3.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空灵(kōnh líng):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dì tǎn):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2019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月迹课文原文素材新人教版20190905177

24 月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léi)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面面相觑(qù)了,倏(shū)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niǎo)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cháng)娥(é)。”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丝嫉(jí)妒(dù)。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cí)花盆儿上、爷爷的锨(xiān)刃(rèn)儿上找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ō),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资料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基础知识复习卷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元勋.( ) 奠.( )基 选聘. ( ) 谣y áo 言 背 诵s òn ɡ 昼zh òu 夜 挚zh ì 友 可歌可 泣q ì 鲜. ( )为人知 至死不 懈xi è 鞠躬尽 瘁cu ì 当之无 愧ku ì 家 喻y ù 户 晓xi ǎo 锋芒 毕b ì 露.( ) 妇 孺r ú 皆知 筹ch óu 划 殷. ( )红 秩.( )序 深 宵xi āo 小楷.( ) 硕shu ò 果 迭. ( )起 澎p én ɡ 湃p ài 锲qi è 而不舍 目不 窥ku ī 园yu án 沥l ì 尽心血 慷 慨k ǎi 淋漓 气冲斗. (、 )、牛 舀.( ) 揩.( ) 碗 碟di é 咳 嗽s òu 调羹.( ) 薪. ( )金 迥ji ǒn ɡ乎不同 校.( )对 草率.( ) 悠y ōu 然 吩 咐f ù 疙ɡē 瘩da 深恶. ( )痛绝 巅.( )峰 气魄.( ) 狂 澜l án 浊.( )流 屏p ín ɡ 障zh àn ɡ 哺. ( )育 峭qi ào 壁 骨ɡū 碌lu 咀j ǔ 嚼ju é 呜咽. ( ) 苛k ē 捐杂税 酣h ān 然入梦 碾.( ) 誓sh ì 言 嗥h áo 鸣 山涧. ( ) 高 粱li án ɡ 斑 斓l án 缠ch án 绕 亘.( )古 默 契q ì 田 垄l ǒn ɡ 镐ɡǎo 头 污秽.( ) 耻辱. ( ) 搁.( ) 掷.( ) 脐.( ) 憎恶.. ( )( ) 竹 竿ɡān 繁 琐su ǒ 辫bi àn 子 胸脯.( ) 疮.( )疤 诘.( )问 哀悼. ( ) 书 斋zh āi 霹 雳l ì 震 悚s ǒn ɡ 粗拙.( ) 守 寡ɡu ǎ 惧惮.( ) 蚱蜢.. ( )( ) 掳. ( ) 蹬.( ) 捎.( ) 惶hu án ɡ 恐 荒 僻p ì 取 缔d ì 镶xi ān ɡ 嵌qi àn 门框.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要求背诵的课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 七年级下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木兰诗》 3.《口技》 4.《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5.课外诗十首 七年级下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口技》—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4.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课-30课

24、梅兰芳 教学目的: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说说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4、能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5、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全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板书课题:梅兰芳。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吗? 2、出示自探提示 (1)、梅艳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本文讲述了梅艳芳的什么事迹? (3)你从梅兰芳身上的精神体会到什么? 二、解疑合探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4):1937年,由海沦陷,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邀请。 第二段(5、6):写梅兰芳来到香港,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第三段(7~12):写香港沦陷了,梅兰芳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蓄须宣告不再登台演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表(最新整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表(精校版) 班级姓名总分 (答案版)】 1.邓稼先 元勋yuán xūn 奠基diànjī选聘xuǎn pìn 谣言yáo yán 背诵bèi sòng 昼夜zhòu yè 昆仑kūn lún 挚友zhì yǒu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至死不懈zhì sǐ bú xiè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梳头shū tóu 抱歉bào qiàn 秩序zhì xù 深宵shēn xiāo 伴侣bàn lǚ小楷xiǎo kǎi 硕果shuò guǒ卓越zhuó yuè 迭起dié qǐ澎湃péng pài 大无畏dà wú wèi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目不窥园mù bù kuī yuán 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 心不在焉x īn bù zài yān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 揩kāi 碟dié 捆kǔn 咳嗽ké sou调羹tiáo gēng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 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ǐ zǎo 悠然yōu rá n 吩咐fēn fù 抹杀mǒ shā疙瘩gē da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 5.黄河颂 巅diān 劈pī气魄qì pò 狂澜kuáng lán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妒、袅”等6个生字,读准“悄、累”这2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月亮的足迹都会出现在哪里,品味月色的美。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的含义。体会孩子的童真、童心、童趣,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赏读文章,理解月亮代表的情感和寓意。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孩子们寻月踪迹,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文中奶奶的形象,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抒发人们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回读课文,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5)体会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那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为我们营造的澄澈透明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板书:月迹/贾平凹) 2、作者资料。(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长大后就用陕西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 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 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 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èi)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岛/竦峙 B.江春/入/旧年

c.我/寄愁心与明月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 B.诗人高雅风度 c.诗人反击艺术 D.诗人自命清高 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句子是。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 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诗。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 点的比喻句是。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完整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带拼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 1《邓稼先》 元勋yu ánx ūn 奠基di ànj ī 选聘xu ǎnp ìn 谣言y áoy án 背诵b èis òng 昼夜zh òuy è 昆仑k ūnl ún 挚友zh ìy ǒu 可歌可泣k ěg ēk ěq ì 鲜为人知xi ǎnw éir énzh ī 至zh ì死s ǐ不懈b úxi è 鞠躬尽瘁j ūg ōngj ìncu ì 当之无愧d āngzh īw úku ì 家喻户晓ji āy ùh ùxi ǎo 锋芒毕露f ēngm ángb ìl ù 妇孺皆知f ùr úji ēzh ī 2《说和做》 梳头sh ūt óu 抱歉b àoqi àn 秩序zh ìx ù 深sh ēn 宵xi āo 伴侣b ànl ǚ 小楷xi ǎok ǎi 硕果shu ògu ǒ 卓越zhu óyu è 迭起di éq ǐ 澎湃p éngp ài 大无畏d àw úw èi 锲而不舍qi èérb ùsh ě 目不窥园m ùb ùku īyu án 沥l ì尽j ìn 心血x īnxu è 心不在焉x īnb úz àiy ān 慷慨k āngk ǎi 淋漓l ínl í 气q ì冲斗牛ch ōngd òuni ú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 ǎo 揩k āi 碟di é 捆k ǔn 咳嗽k ésou 调羹ti áog ēng 绞ji ǎo 肉r òu 薪金x īnj īn 校对ji àodu ì 草率c ǎoshu ài 洗澡x ǐz ǎo 悠然y ōur án 吩咐f ēnf ù 抹杀m ǒsh ā 疙瘩g ēda 深恶痛绝sh ēnw ùt òngju é 不以为然b ùy ǐw éir án 5《黄河颂》 巅di ān 劈p ī 气q ì魄p ò 狂ku áng 澜l án 浊zhu ó流li ú 宛w ǎn 转zhu ǎn 屏p íng 障zh àng 哺b ǔ育y ù 榜b ǎng 样y àng 浩h ào 浩h ào 荡d àng 荡d àng 6《最后一课》 捂w ǔ 踱du ó 婉w ǎn 转zhu ǎn 喧xu ān 闹n ào 气q ì氛f ēn 诧ch à异y ì 懊ào 悔hu ǐ 惩ch éng 罚f á 奴n ú隶l ì 钥y ào 匙shi 字z ì帖ti è 祈q í祷d ǎo 7《土地的誓言》 碾ni ǎn 誓言sh ìy án 胸膛xi ōngt áng 嗥h áo 鸣m íng 山涧sh ānji àn 高粱g āoli áng 斑斓b ānl án 缠绕ch ánr ào 亘古g èng ǔ 默契m òq ì 田垄ti ánl ǒng 埋葬m áiz àng 镐头g ǎotou 土壤t ǔr ǎng 禾h é稻d ào 丰饶f ēngr áo 污秽w ūhu ì 耻辱ch ǐr ǔ 9《阿长与<山海经>》 搁g ē 掷zh ì 脐q í 憎恶z ēngw ù 菩萨p ús à 竹竿zh úg ān 烦琐f ánsu ǒ 土匪t ǔf ěi 辫子bi ànzi 胸脯xi ōngp ú 疮疤chu āngb ā 诘问ji éw èn 哀悼āid ào 茉莉m òl ì 书斋sh ūzh āi 霹雳p īl ì 震zh èn 悚s ǒng 粗拙c ūzhu ō 守寡sh ǒugu ǎ 10《老王》 蹬d ēng 绷b ēng 捎sh āo 惶hu áng 恐k ǒng 肿 zh ǒng 胀zh àng 荒hu āng 僻p ì 取q ǔ缔d ì 降ji àng 格g é 镶xi āng 嵌qi àn 门m én 框ku àng 滞zh ì笨b èn 侮w ǔ辱r ǔ 愧ku ì怍zu 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