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毛邓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毛邓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民主集中制

D.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C)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5.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C)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D)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B)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是我们党根本

的(C)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

D.思想路

线

9.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党内民主

D.坚持从严治党

1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

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

顾少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DE)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ABCDE)

A.科学判断形势能力

B.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C.

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D.依法执政能力

E.总揽全局能力

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

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ACD)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CD)

A.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B.反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经济建设

C.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

D.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E.反腐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工作

6.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面临(ABDE)

A.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的考验

C.思想路线的考验

D.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

E.和平演变的考验

7.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者的关系是(ABE)

A.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

B.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

C.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

D.作风建设是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保证

E.作风建设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8.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体现在(ABC)

A.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关都处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

B.党管干部

C.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党代行国家机关的某些职能

9.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BCD)

A.必须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

B.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C.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D.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10.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CD)

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D)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辨析题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答:本命题正确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2.中国共产党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答:本命题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十六大对党章作了部分修改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大公无私最先进的阶级它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从近代以来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党既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又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3.当前腐败现象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

答:本命题错误腐败在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

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我国目前腐败现象存在及其蔓延有其历史和观念的多方面原因并非是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也不是改革开放政策所允许的但有其不可忽视的土壤和条件

我们党在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

如何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抓好反腐败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2.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我们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五大建设的联系是双向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向度的。例如,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就是相互的:社会建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也影响到社会建设。近些年来,由企业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以及垃圾焚烧等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但是,我们党意识到这类问题

的严重性,努力采取措施,使这类群体事件得到了有效遏制。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就会不断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就会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意义重大,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胡锦涛同志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其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就经济建设谈经济建设、就政治建设谈政治建设、就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就社会建设谈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A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C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A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巩固的国防,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掌握为了完成这一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坚定的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内容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的国家的领导阶级。首先,我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

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3.个体户 4.私营企业主 5.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6.自由职业人员 新的社会阶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 何为半殖民地? 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第二、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 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 万两白银《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 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 国赔款45000 万两白银(年息 4 厘,分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00 万两)第三、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4)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5)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是什么?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正式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难点及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姓“资”姓“社”问题和邓小平理论问题。可通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根本目的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及相关网站:邓小平纪念馆、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中学历史在线、中学学科网 教法学法 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再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最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由于涉及的会议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电教手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 ③由于本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诱导的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单项选择题 1.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 B.工人阶级、广大农民 C.知识分子 D.我国社会新阶层 【答案】A 【解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正确答案是A。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 A.根本方针 B.基本立场 C.根本原则 D.最高宗旨 【答案】A 【解析】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因此.正确答案是A。 3.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答案】A 【解析】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正确答案是A。 4.党总结了建国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B.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C.十二大之后 D.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 【答案】A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总结了建国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因此,正确答案是A。 5.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的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出现的新阶层 【答案】C. 【解析】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

毛邓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民主集中制 D.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C)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5.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C)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D)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B)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是我们党根本

的(C)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 D.思想路 线 9.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党内民主 D.坚持从严治党 1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 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 顾少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DE)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ABCDE) A.科学判断形势能力 B.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C. 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D.依法执政能力 E.总揽全局能力 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 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ACD)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CD) A.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B.反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经济建设 C.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 D.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E.反腐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工作 6.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面临(ABD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农民工数量已超城镇居民构成的传统产业工人(教学引导案例) 背景资料: 据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介绍,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使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的结合。那么,农民工究竟该姓“农”还是姓“工”呢?这一读物在回答此问题指出,必须从农民工队伍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答案。 20多年来,农民工队伍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部分亦工亦农的季节工外,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已没有劳动和收入上的关系。他们长期在城市就业,取得工资收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很多行业已占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 2003年9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加入工会被首次写入这次大会的报告。200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第一次明确认定“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读物指出,把长期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确认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有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对新生社会阶层的凝聚力。同时,它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偏见和歧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进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农民工,这一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这本读物如是说。 (来源:中新网,2006年08年04日) 案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你如何看待农民工?农民工是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分析点评:

2016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三套全有)

2016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 形考任务一(75道选择题) 单选题 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 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2、1945年4月,党的()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正 确答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答案:七大 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正确答案:和平与发展 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正确答案: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5、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 正确答案是: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6、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富裕起来。 正确答案是:发展生产力 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正确答案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实事求是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 正确答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正确答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党的三大作风中,()是最根本的。 正确答案:理论联系实际 12、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答案:基本路线 13、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答案:基本纲领 14、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概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正确答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5、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展开。正确答案:基本路线 16、四项基本原则是()。正确答案:立国之本 17、在我国,比较早地关注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是()。毛泽东 18、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20、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正确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正确答案:以人为本 22、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 24、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是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正确答案:科学技术的竞争 2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正确答案: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6、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正确答案: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红字重点: 一、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构成、产生的原因、地位和作用)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复习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构成、产生的原因、地位和作用) 1、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制度基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 从业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劳动分工日益精细 其他—产业结构的变化 3、新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作用: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内涵(核心、本质、着眼点) 核心是尊重劳动 本质是尊重人才 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 (1)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1、P5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3、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11—P27 4、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1—P27 5、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1—P27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28—P34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8、P32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3 9、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33 10、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P37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P3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1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43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45 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6、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P46 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P47 8、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P50 9、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要走自己的路?P51 10、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与主题

所谓“中国式民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广泛自由自由、各种民主权利的保障和政治参与的程度,与30多年前相比,变化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熟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明白,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连,没有政治的进步,经济也很难发展下去。很难设想,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相匹配,中国经济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由此,中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民主涉及领域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形式,支持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比如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这几年在制定劳动合同、就业促进法、物权法等过程中,从座谈会到论证会,从常委会审议,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开门立法”从尝试逐渐走向制度化。中国的民主是“三个统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三者统一,也就是说中国所要构建的民主,第一不是西方的民主。第二中国的民主应该是党、国家、社会三者有机统一、相互协调。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方向。 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也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时网络参与中的负面因素,如虚假政治言论,情绪化参与,非法参与等也对政治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战。当前有必要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督机制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等措施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而理性的发展。 如今,网络已无孔不入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深刻影响并颠覆这惯常的思维模式。在反腐领域,相对于举报,媒体曝光,信息公开,信访,审计等方式,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迅速成为反腐的最新利器。今年以来,随着反腐与网络的交融互动,一场场廉政旋风从网上“席卷”到网下。网络反腐风暴过后,我们欣喜地感到:有一种民主的力量在生长,他给我们的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听证会已深入到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领域,成为有关部门决策过程中问计于民的重要制度。它的推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及各项重要事项的公共社会化管理意义深远。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当地的重大举措、重大事项及公用事业价格调整越来越关心,对公示听证制度的理解认识也越来越透彻,但全省各地的公示听证过程中时有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项不达民意的现象发生。公示听证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有偏差,把听证当做决策。多年来由于我们对公示听证制度宣传得不够到位,导致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误以为听证会只不过是走个形式,就是“决策会”、“表决会”、“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一.单项选择题 1.( C ) 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 A. 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 工人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2.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主要看 ( B ) 。 A. 政党中哪个阶级的数量最多 B. 政党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C. 政党的领袖属于哪个阶级 D. 以上都不对 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D ) 。 A.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 中国民族的先锋队 C. 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民族的先锋队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 C )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A. 领袖 B. 英雄 C. 人民群众 D. 知识分子 5.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 D ) 。

A. 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B.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C.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 ( C ) ,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A. 党群关系 B. 民族关系 C. 党政关系 D. 同其它国家的关系 7.( A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 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 B. 中国共产党党员 C. 新的社会阶层 D. 工人阶级 8.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 ( B ) 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A. 军队建设 B. 反腐倡廉建设 C. 农村建设 D. 经济建设 9. ( C )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A. 先进性建设 B. 思想建设

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整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党的十二大开始肯定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P146-147 2.党的十五大提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P147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所要控制的行业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P149 4.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P150 5.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P151 6.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P151 7.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153 (1)提供产品和服务,丰富市场,满足人民多样的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3)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的改革。(4)在引进外资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P156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157 3.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P158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59-160 (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P160 6.市场机制缺陷主要表现在:P161 (1)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存在外部性的场合,市场难以发挥调节作用;(2)市场竞争会导致垄断,但市场本身并不能消除垄断;(3)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市场调节会扩大收入差距;(4)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 7.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调控的目标。P161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P162

毛邓三课件整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政治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西方文字中,“党”这个词,在英文中是“party”,在法文、德文还有其他西文中,都是从拉丁问词根“pars”中转化而来,其意思是“一部分”。就是说,政党是社会中一部分人建立起来的组织,表达的是一部分人的意愿.这说明,社会划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是现代政党得以产生的条件。 但是,社会分化为阶级还不是政党产生的全部条件。政党只是到了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熟、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治统治的条件时,政党才登上历史的舞台。 政党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党如何产生、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与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党相比较,中国共产党的特殊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产生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发展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中产生政党这样一条道路发展起来的。 由于有各国政党100多年长期发展的经验,更由于有当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党组织的建立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的。不存在西方国家那种政党由小团体逐步发展成大规模政治组织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理论和原则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在于:它是为了领导革命而建立的;它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不是民主政治的环境,更没有什么代议制民主,而是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社会的环境。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发动和领导民众推翻专制制度,才能取得政权,来实现自己领导国家完成现代化的目标。革命是正义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团结全国各革命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以自觉的、英勇的行动向全国人民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和要求。 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小到大,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执政党的建设 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前,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率先敏锐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将面临新的考验。他提出: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用“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执政党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邓小平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