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计算书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御府花都一期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91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104.5 359.1

09 -液体m3/h 104.5 359.1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52.3 179.6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18 0.62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69 / 50.0 19.39 / 50.0

21 总热负荷kW 4125.

22 富裕量% 108.1

23 换热面积(单台)m240.1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598.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91 (X91)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065 / 1237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御府花都二期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91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104.5 359.1

09 -液体m3/h 104.5 359.1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52.3 179.6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18 0.62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69 / 50.0 19.39 / 50.0

21 总热负荷kW 4125.

22 富裕量% 108.1

23 换热面积(单台)m240.1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598.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91 (X91)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065 / 1237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唐城家园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69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69.7 239.4

09 -液体m3/h 69.7 239.4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34.9 119.7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16 0.55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13 / 50.0 12.92 / 50.0

21 总热负荷kW 2750.

22 富裕量% 117.8

23 换热面积(单台)m230.2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407.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69 (X69)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007 / 1137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世纪家园柏景湾(一期)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113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149.2 512.7

09 -液体m3/h 149.2 512.7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74.6 256.4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21 0.71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2.65 / 50.0 30.71 / 50.0

21 总热负荷kW 5890.

22 富裕量% 97.2

23 换热面积(单台)m250.0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819.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113 (X113)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128 / 1343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世纪家园浅水湾(二期)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113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139.3 478.8

09 -液体m3/h 139.3 478.8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69.7 239.4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19 0.66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2.32 / 50.0 26.89 / 50.0

21 总热负荷kW 5500.

22 富裕量% 102.8

23 换热面积(单台)m250.0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707.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113 (X113)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128 / 1343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世纪家园星河湾(三期)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EH20BW-1.6/150-121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407.5 1400.5

09 -液体m3/h 407.5 1400.5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135.8 466.8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29 0.99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4.19 / 50.0 48.24 / 50.0

21 总热负荷kW 16088.

22 富裕量% 123.0

23 换热面积(单台)m2101.2

24 并联台数 3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868.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121 (X121)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2091 / 2523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200 DN20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三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1/3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文苑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69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77.8 267.3

09 -液体m3/h 77.8 267.3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38.9 133.7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18 0.61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4 / 50.0 15.95 / 50.0

21 总热负荷kW 3071.

22 富裕量% 108.5

23 换热面积(单台)m230.2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573.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69 (X69)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007 / 1137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西班牙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EH20BW-1.6/150-75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179.9 618.3

09 -液体m3/h 179.9 618.3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90. 309.2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31 1.06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4.24 / 50.0 48.63 / 50.0

21 总热负荷kW 7103.

22 富裕量% 114.8

23 换热面积(单台)m262.1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982.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75 (X75)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863 / 2129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200 DN20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现代城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享成

04 设备型号TH15BW-1.6/150-69 日期2013-4-23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89.1 306.2

09 -液体m3/h 89.1 306.2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44.6 153.1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90.2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76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4

16 平均粘度cP 0.32 0.607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40.0 / 50.0

19 板间流速m/s 0.2 0.7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81 / 50.0 20.67 / 50.0

21 总热负荷kW 3517.

22 富裕量% 97.4

23 换热面积(单台)m230.2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2790.

26 平均温差°C 41.2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69 (X69)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1007 / 1137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50 DN15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终版

曲树明 2013-5-22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工艺计算书

01 用户名称山东陵县供热公司编号JYR1304018G3

02 项目名称供暖面积2万㎡设备号

03 设计人曲树明审核人姜军

04 设备型号EAH10BW-1.6/150-72 日期2013-5-6

05 设备参数

06 单位回路A 回路B

07 流体名称水水

08 总流量m3/h 30.4 42.3

09 -液体m3/h 30.4 42.3

10 -汽体m3/h 0.0 0.0

11 -不凝气m3/h 0.0 0.0

12 单台流量m3/h 15.2 21.2

13 液相密度/汽相密度kg/m3966.9 / - 976.3 / -

14 比热容kJ/(kg.K) 4.2 4.18875

15 导热系数W/(m.K) 0.677 0.669

16 平均粘度cP 0.32 0.391

17 潜热kJ/kg - -

18 进口温度/出口温度°C 105.0 / 70.0 60.0 / 85.0

19 板间流速m/s 0.09 0.12

20 计算压降/允许压降kPa 1.92 / 50.0 3.73 / 50.0

21 总热负荷kW 1200.

22 富裕量% 53.5

23 换热面积(单台)m221.

24 并联台数 2

25 总传热系数W /(m2.K) 1984.

26 平均温差°C 14.4

27 结构参数

28 工作压力MPa / /

29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MPa 1.6 /2.08 1.6 /2.08

30 设计温度°C 150.0 150.0

31 流程数 1 1

32 板片数72 (D72)

33 板片厚度mm 0.6

34 净重/工作重量kg 535 / 624

35 长/宽/高mm /

36 板片材料316L

37 垫片材料EPDM

38 框架材料Q235-A

39 设计标准/ 接口标准NB/T47004-2009 / JB/T81-1994

40 接口口径DN100 DN100

41 接口材料EPDM Lining EPDM Lining

42 备注: 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单台承担50%热负荷。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管道(≥5℃)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15~252515~2525 32~803032~8030≥10035≥10035 室外 15~253515~2530 32~804032~8035 ≥10050≥10040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5030≤4035 70~1503050~10040≥20035125~25045 ≥30050 室外 ≤5035≤4040 70~1503550~10045≥20040125~25050

≥30055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3230≤5050 40~2003570~15060≥25045≥20070 室外 ≤3235≤5060 40~2004070~15070 ≥25050≥20080四、蓄冰管道(≥-10℃) 柔性泡沫橡塑(mm)聚氨酯发泡(mm) 室内 15~403530 50~1004040≥1255050板式换热器35-槽、罐6050 室外 15~404040 50~1005050 ≥1256060 槽、罐7070五、空调凝结水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空调房间吊 顶内 1010 非空调房间1515 六、空调风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板(mm)玻璃棉板、毡(mm) 送风温度≥14℃在非空调房间内2040在空调房间内2030 送风温度≥4℃在非空调房间内2550在空调房间内2540 七、冷媒管道(分体空调,VRV) 安装说明要求的保温层的最小厚度 1、通过空调空间19mm 2、通过非空调空间19mm 3、贯穿浴室吊顶空间25mm 八、导热系数 离心玻璃棉λ=0.031+0.00017tmW/m.K 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tmW/m.K 聚氨酯λ=0.0275+0.0009tmW/m.K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λ=0.02+0.00014tmW/m.K

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表

选择板式换热器要注意以下三个事项 1、板式换热器板型的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艾瑞德每种规格的板片,均具有至少两个板型,采用热混合技术,可以综合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使其运行在最佳工作点。内旁通,双流道技术和不等流通截面积装配为两侧介质流量相差较大的工况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ARD艾瑞德板式换热器(江阴)有限公司板式换热器有AB系列、AM系列、AL系列、AP系列、AS系列等几大系列百余种板型。各种型号都有深波纹、浅波纹、大角度、小角度等,完全确保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特殊工况可按用户需要专门设计制造。 2、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费那个是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3、压降校核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艾瑞德板式换热器(江阴)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可拆式板式换热器(PHE)、换热器密封垫(PHE GASKET)、换热器板片(PHE PLATE)并提供板式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目录 1、目录 1 2、选型公式 2 3、选型实例一(水-水) 3 4、选型实例二(汽-水) 4 5、选型实例三(油-水) 5 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 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 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 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 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 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 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1、选型公式 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 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 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 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 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时可按上表取值) Δt max - Δt min T1 Δt max Δt min 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 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 T1’ 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 T2 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 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 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 Ln Δt m =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逆流时: 并流时:

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

题目:板式换热器设计及其选用 目录 一、说明书 (2) 二、设计方案 (3) 三、初步选定 (4) (1)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 (2)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3)计算热负荷和两流体的质量流速 (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 (5)初选换热器型号 四、验证 (6) (1)算两流体的流速u (2)算雷诺数Re (3)计算努塞尔特数Nu (4)求两流体的传热系数α (5)求污垢热阻R (6)求总传热系数K,并核算 五、核算 (7) (1)压强降△P核算 (2)换热器的换热量核算 六、结论 (7) 七、设计结果 (8) 八、附录 (9) 表1: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图1:多程流程组合的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 九、参考文献 (9)

一、说明书 现有一块建筑用地,建筑面积为12500 m2,采用高温水在板式换热器中加热暖气循环水。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100℃,出口的温度为75℃;循环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65℃,出口的温度为90℃。供暖面积热强度为293 kJ/(m2·h)。要求高温水和循环水经过板式换热器的压强降均不大于100 kPa。请选择一台型号合适的板式换热器。(假设板壁热阻和热损失可以忽略) 已知的工艺参数: 二、设计方案 (1) 根据热量平衡的关系,求出未知的换热量和质量流量,同时算出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2)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设定总传热系数K,求出换热面积S,根据已知数据初选换热器的型号; (3) 运用有关关联式验证所选换热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查出流体的污垢热阻; (5) 根据式???? ??++++=2211111 αλδαR R K O O 求得流体的总传热系数,该值应不 小于初设的总传热系数,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 (6) 如果大于初设值,则再进一步核算两流体的压强降和换热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 (7) 当所选换热器均满足设计要求时,该换热器才是合适的。 三 、初步选定 (1) 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 高温水 t 1′= 100℃ t 1〞= 75℃ △P 1≤100 kPa 循环水 t 2′= 65℃ t 2〞= 90℃ △P 2≤100 kPa (2) 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高温水的定性温度为:C t ?=+=5.872 751001 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C t ?=+= 5.77290652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两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① 热的一侧(高温水)在87.5℃下的有关数据如下: 密度 ρ1 = 970.17 kg /m 3 定压比热容 c p 1 = 4.196 kJ /(kg ·℃)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 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 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 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 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 A3 F7 y& G7 S+ Q T2 = 热侧出口温度 3 s' _% s5 s. T" D0 q4 b t1 = 冷侧进口温度 & L8 ~: |; B: t2 M2 w$ z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0 B N/ I" A+ m0 z' H9 ~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Q/ p3 p: I4 ~0 N' I) 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Z: I9 b- h9 h" r3 P) {/ ^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6 L8 t6 b3 o& m/ n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 算式为:& w3 v) j4 I4 R 一侧有相变化1 Y# e$ B6 c& z% C3 W- W* J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 管道(>5 )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15 ?25 25 15 ?25 25 房间吊顶内、 机房 32 ?80 30 32 ?80 30 > 100 35 > 100 35 15 ?25 35 15 ?25 30 室外32 ?80 40 32 ?80 35 > 100 50 > 100 40 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 ?60 C)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50 30 < 40 35 房间吊顶内、 70 ?150 30 50 ?100 40 机房> 200 35 125?250 45 > 300 50 < 50 35 < 40 40 室外70 ?150 35 50 ?100 45 > 200 40 125?250 50

55 > 300 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 ?95 C) 聚氨酯硬质泡沫 (直埋)(m 玻璃棉管壳(mm) 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32 30 < 50 50 房间吊顶内、 40 ?200 35 70 ?150 60 机房 > 250 45 > 200 70 < 32 35 < 50 60 室外40 ?200 40 70 ?150 70 > 250 50 > 200 80 四、蓄冰管道(>10 C) 柔性泡沫橡塑(mm) 聚氨酯发泡(mm) 15 ?40 35 30 50 ?100 40 40 室内> 125 50 50 板式换热器35 - 50 槽、罐 60 15 ?40 40 40 50 ?100 50 50 室外 > 125 60 60 槽、罐70 70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热交换设备,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城镇小区集中供热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掌握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对每个工程设计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一般分为手工简易算法、手工标准算法及计算机算法三种,以下就三种算法的特点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手工简易算法 计算公式: F=Wq/(K*△T) 式中 F —换热面积 m2 Wq—换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2·℃ △T—平均对数温差℃ 根据选定换热系统的有关参数,计算换热量、平均对数温差,设定传热系数,求出换热面积。选定厂家及换热器型号,计算板间流速,通过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查出实际传热系数及压降。若实际传热系数小于设定传热系数,则应降低设定传热系数,重新计算。若实际传热系数大于设定传热系数,而实际压降大于设定压降,则应进一步降低设定传热系数,增大换热面积,重新计算。经过反复校核,直到计算结果满足换热系统的要求,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步骤少,时间短;缺点是结果不准确,应用范围窄。造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是一定工况条件下的曲线,而设计工况可能与之不符。此外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仅为水―水换热系统,在使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以下给出佛山显像管厂总装厂房低温冷却水及40℃热水两套换热系统实例加以说明采用手工简易算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别: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四)计算换热量 Wq=Qh*γh*Cph*(Th1-Th2)=Qc*γc*Cpc*(Tc2-Tc1) W (五)设备选型 根据样本提供的型号结合流量定型号,主要依据于角孔流速。即:Wl=4*Q/(3600*π*D2) ≤3.5~4.5m/s Wl—角孔流速m/s Q —介质流量m3/h D —角孔直径m (六)定型设备参数(样本提供) 单板换热面积s m2 单通道横截面积 f m2 板片间距l m 平均当量直径de m (d≈2*l) 传热准则方程式Nu=a*Re b*Pr m 压降准则方程式Eu=x*Re y Nu—努塞尔数Eu—欧拉数 a.b.x.y—板形有关参数、指数 Re—雷诺数 Pr—普朗特数 m —指数热介质m=0.3 冷介质m=0.4 (七)拟定板间流速初值Wh 或Wc Wc=Wh*Qc/Qh (纯逆流时) W取0.1~0.4m/s (八)计算雷诺数 Re=W*de/ν W —计算流速m/s de—当量直径m ν—运动粘度m2/s (九)计算努塞尔数 Nu=a*Re b*Pr m

(十)计算放热系数 α=Nu*λ/de α—放热系数W/m2·℃ λ—导热系数W/m·℃ 分别得出αh、αc热冷介质放热系数(十一)计算传热系数 K=1/(1/αh+1/αc+r p+r h+r c) W/m2·℃ r p—板片热阻0.0000459m2·℃/W r h—热介质污垢热阻0.0000172~0.0000258m2·℃/W r c—冷介质污垢热阻0.0000258~0.0000602m2·℃/W (十二)计算理论换热面积 Fm=Wq/(K*△T) (十三)计算换热器单组程流道数 n=Q/(3600*f*W) (圆整为整数) Q—流量m3/h f—单通道横截面积m2 W—板间流速m/s (十四)计算换热器程数 N=(Fm/s+1)/(2*n)N为≥1的整数s—单板换热面积m2 (十五)计算实际换热面积 F=(2*N*n-1)*s (纯逆流) (十六)计算欧拉数 Eu=x*Re y (十七)计算压力损失 △P=Eu*γ*W2*N*10-6 MPa γ—介质重度Kg/m3 W—板间流速m/s N—换热器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化工设备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处理2.6万吨原油列管式换热器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宜宾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2年12月23 日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去完成换热单元操作设备设计任务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 设计的设备必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操作上是安全的,环境上是友好的 三、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四、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 设计任务 设备型式:列管式 处理任务:如下表所示: 2. 操作条件 (1)热流体:入口温度140℃; 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岷江水 (3)允许压降:不大于0.1MPa (4)物性数据 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C m W C kg kJ c s Pa m kg o o o po o o ?=?=??==-/14.0/22.21015.7/82543 λμρ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粘度密度 原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 () C m W C kg kJ c s Pa m kg o o o po o o ?=?=??==-/128.0/2.2100.3/81533 λμρ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粘度密度 柴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C m W C kg kJ c s Pa m kg o o o po o o ?=?=??==-/133.0/48.2104.6/71543 λμρ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粘度密度 五、设计内容 1. 设计方案的选择 2. 设计计算 (1) 计算总传热系数 (2) 计算传热面积 3. 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管径尺寸和管内流速的确定 (2)传热面积、管程数、管数和壳程数的确定 4. 换热器核算 5. 设计结果汇总 6. 绘制换热器简图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目录 1、目录 1 2、选型公式 2 3、选型实例一(水-水) 3 4、选型实例二(汽-水) 4 5、选型实例三(油-水) 5 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 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 7 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 8 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 9 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 10 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 11 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 12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1、选型公式 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Kcal/Kg.℃ 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 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 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 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 Δt max -Δt min T1Δ

Δt min 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 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 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 T2 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 /h –m 3 /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 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m 2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 1、使用参数 一次水进水温度:90℃一次水流量:50m 3/h 一次水出水温度:70℃ 二次水进水温度:10℃二次水流量:20m 3/h 二次水出水温度:60℃ 2、 热负荷 Q=cm Δt =1×50×1000×(90-70) =1,000,000Kcal/h 3、 初选换热面积 平均温差 Δt m =(70-10)-(90-60)/ln(70-10)/(90-60) =43.3℃

板式换热器选型 (2)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目录 1、目录 1 2、选型公式 2 3、选型实例一(水-水) 3 4、选型实例二(汽-水) 4 5、选型实例三(油-水) 5 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 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 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 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 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 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 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1、选型公式 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 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 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 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 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 Δt max -Δ t min T1 Δt max Δt min 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 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 T2 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 /h – m 3 /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 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 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 Ln Δt m =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DOC)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DOC)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热交换设备,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城镇小区集中供热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掌握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对每个工程设计人 员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一般分为手工简易算法、手工标准算法及计算机算法三种,以下就三种算法的特点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手工简易算法 计算公式:F=Wq/(K*△T) 式中 F —换热面积m2 Wq—换热量W K —传热系数W/m2·℃ △T—平均对数温差℃ 根据选定换热系统的有关参数,计算换热量、平均对数温差,设定传热系数,求出换热面积。选定厂家及换热器型号,计算板间流速,通过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查出实际传热系数及压降。若实际传热系数小于设

定传热系数,则应降低设定传热系数,重新计算。若实际传热系数大于设定传热系数,而实际压降大于设定压降,则应进一步降低设定传热系数,增大换热面积,重新计算。经过反复校核,直到计算结果满足换热系统的要求,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步骤少,时间短;缺点是结果不准确,应用范围窄。造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是一定工况条件下的曲线,而设计工况可能与之不符。此外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仅为水―水换热系统,在使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以下给出佛山显像管厂总装厂房低温冷却水及40℃热水两套换热系统实例加以说明采用手工简易算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别:BR35 F=36m2北京市华都换热设备厂 低温冷却水系统 工艺水冷冻水 流 量 m3/ h 进水 温度 ℃ 出水 温度 ℃ 压 降 M Pa 流 量 m3/ h 进水 温度 ℃ 出水 温度 ℃ 压 降 M Pa 计算结果5928170.01306110.0 实测结 果 6322170.021722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 度数据表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管道(≥5℃)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15~25 25 15~25 25 32~80 30 32~80 30 ≥10035 ≥10035 室外 15~25 35 15~25 30 32~80 40 32~80 35 ≥10050 ≥10040 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5030 ≤4035 70~150 30 50~100 40 ≥20035 125~250 45 ≥30050 室外 ≤5035 ≤4040 70~150 35 50~100 45

≥20040 125~250 50 ≥30055 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m 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3230 ≤5050 40~200 35 70~150 60 ≥25045 ≥20070 室外 ≤3235 ≤5060 40~200 40 70~150 70 ≥25050 ≥20080 四、蓄冰管道(≥-10℃) 柔性泡沫橡塑(mm) 聚氨酯发泡(mm) 室内 15~40 35 30 50~100 40 40 ≥12550 50 板式换热器35 - 槽、罐60 50 室外 15~40 40 40 50~100 50 50 ≥12560 60 槽、罐70 70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方法及公式

(1)求热负荷Q Q=G.ρ.CP.Δt (2)求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 t2=t1+ Q /G .ρ .CP (3)冷热流体流量 G= Q / ρ .CP .(t2-t1 (4)求平均温度差Δtm Δtm=(T1-t2)-(T2-t1)/In(T1-t2)/(T2-t1)或Δtm=(T1-t2)+(T2-t1)/2 (5)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6)由K值范围,计算板片数范围Nmin,Nmax Nmin = Q/ Kmax .Δtm .F P .β Nmax = Q/ Kmin .Δtm .F P .β (7)取板片数N(Nmin≤N≤Nmax ) 若N已达Nmax,做(5)。 (8)取N的流程组合形式,若组合形式取完则做(7)。 (9)求Re,Nu Re = W .de / ν Nu =a1.Re a2.Pr a3 (10)求a,K传热面积F a = Nu .λ / de K= 1 / 1/a h+1/ a c+γc+γc+δ/λ0

F = Q /K .Δtm .β (11)由传热面积F求所需板片数NN NN= F/ Fp + 2 (12)若N <NN ,做(8)。 (13)求压降Δp Eu = a 4.Re a 5 Δp = Eu .ρ.W 2 .ф (14) 若Δp >Δ允 ,做(8); 若Δp ≤Δ允 ,记录结果 ,做(8)。 注: 1.(1)、(2)、(3)根据已知条件的情况进行计算。 2.当T 1 -t 2=T 2-t 1时采用Δtm = (T 1-t2)+(T2-t1)/2 3.修正系数β一般0.7~0.9。 4.压降修正系数ф ,单流程ф度=1~1.2 ,二流程、三流程ф=1.8~2.0,四流程ф=2.6~2.8。 5.a 1、a2、a3、a4、a5为常系数。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方法及公式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方法及公式 (1)求热负荷Q Q=G .ρ.CP .Δt (2)求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 t 2=t 1+Q/G .ρ.CP (3)冷热流体流量 G=Q/ρ.CP .(t2-t1 (4)求平均温度差Δtm Δtm=(T1-t2)-(T2-t1)/In(T1-t2)/(T2-t1)或Δtm=(T 1-t2)+(T2-t1)/2 (5)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6)由K值范围,计算板片数范围Nmin ,Nmax Nmin=Q/Kmax .Δtm.FP .β Nmax=Q/Kmin .Δtm.FP .β (7)取板片数N (Nmin ≤N≤Nmax ) 若N 已达Nmax ,做(5)。 (8)取N 的流程组合形式,若组合形式取完则做(7)。 (9)求Re ,Nu Re=W .de/ν Nu=a 1.Re a 2.Pr a 3 (10)求a ,K 传热面积F a=Nu .λ/de K=1/1/a h+1/a c+γc+γc+δ/λ0 F=Q/K .Δtm.β

艾瑞德板式换热器(江阴)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生产商和制造商,专注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研发与生产。ARD 艾瑞德专业生产可拆式板式换热器(PHE )、换热器密封垫(PHEGASKET )、换热器板片(PHEPLATE)并提供板式换热器维护服务(PHEMAINTENANCE )的专业换热器厂家。 ARD 艾瑞德拥有卓越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以及全面的换热器专业知识,一直以来ARD 致力于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化工、工业、食品饮料、电力、冶金、造船业、暖通空调等行业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板式换热器,良好地运行于各行业,ARD 已发展成为可拆式板式换热器领域卓越的厂家。 ARD 艾瑞德同时也是板式换热器配件(换热器板片和换热器密封垫)领域专业的供应商和维护商。能够提供世界知名品牌(包括:阿法拉伐/AlfaLaval 、斯必克/SPX 、安培威/APV 、基伊埃/GEA 、传特/TRANTER 、舒瑞普/SWEP 、桑德斯/SONDEX 、艾普尔.斯密特/API.Schmidt 、风凯/FUNKE 、萨莫威孚/Thermowave 、维卡勃Vicarb 、东和恩泰/DONGHWA 、艾克森ACCESSEN 、MULLER 、FISCHER 、REHEAT 等)的所有型号将近2000种的板式换热器板片和垫片,ARD 艾瑞德实现了与各品牌板式换热器配件的完全替代。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板式换热器客户正在使用ARD 提供的换热器配件或接受ARD 的维护服务(包括定期清洗、维修及更换配件等维护服务)。 无论您身在何处,无论您有什么特殊要求,ARD 都能为您提供板式换热器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 (11)由传热面积F求所需板片数NN NN=F/Fp+2 (12)若N <NN ,做(8)。 (13)求压降Δp Eu=a 4.Re a 5 Δp=Eu .ρ.W 2 .ф (14)若Δp >Δ允 ,做(8); 若Δp ≤Δ允 ,记录结果,做(8)。

板式换热器在数据中心水冷系统的应用及节能

板式换热器在数据中心水冷系统的应用及节能 1、水冷系统 2005~2009年间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数据业务需求猛增,原本规模小、功率密度低的数据中心必须要承担更多的IT设备。此时的单机柜功率密度增加至3~5kw,数据中心的规模也逐渐变大,开始出现几百到上千个机柜的中型数据中心。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中心能耗急剧增加,节能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传统的风冷直膨式系统能效比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较低,在北京地区COP 约为 2.5~3.0,空调设备耗电惊人,在数据中心整体耗电中占比很高。而且,随着装机需求的扩大,原来建设好的数据中心建筑中预留的风冷冷凝器安装位置严重不足,噪音扰民问题凸显,都制约了数据中心的扩容。此时,在办公建筑中大量采用的冷冻水系统开始逐渐应用到数据中心制冷系统中,由于冷水机组的COP可以达到3.0~6.0,大型离心冷水机组甚至更高,采用冷冻水系统可以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运行能耗。 冷冻水系统主要由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通冷冻水型专用空调末端组成。系统采用集中式冷源,冷水机组制冷效率高,冷却塔放置位置灵活,可有效控制噪音并利于建筑立面美观,达到一定规模后,相对于直接蒸发式系统更有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的经济优势。 图:水冷系统 冷冻水系统应用最多的空调末端是通冷冻水型精密空调,其单台制冷量可以达到150kw 以上。送风方式与之前的风冷直膨式系统变化不大,仅仅是末端内的冷却媒质发生变化,空调设备仍然距离IT热源较远,主要依靠空调风扇输送空气维持气流组织。

2、板式换热器和水冷系统自然冷却 2010~至今,随着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数据中心能耗的进一步关注和追求,自然冷却的理念逐渐被应用到数据中心中。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利用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冬季无需开启机械制冷机组,通过冷却塔与板式换热器“免费”制取冷源,减少数据中心运行能耗。水侧自然冷却系统是在原有冷冻水系统之上,增加了一组板式换热器及相关切换阀组,高温天气时仍采用冷水机组机械制冷,在低温季节将冷却塔制备的低温冷却水与高温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在过渡季节则将较低温的冷却水与较高温的冷冻水进行预冷却后再进入冷水机组,也可以达到降低冷水机组负荷及运行时间的目的。 图5 水冷系统自然冷却系统原理 传统数据中心的冷冻水温度一般为7/12℃,以北京地区为例,全年39%的时间可以利用自然冷却,如果将冷冻水提高到10/15℃,全年自然冷却时间将延长至46%。同时由于蒸发温度的提高,冷水机组COP可以提升10%。另一方面,随着服务器耐受温度的提升,冷冻水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年自然冷却的时间也将进一步延长。目前国内技术领先的数据中心已经将冷冻水温度提高至15/21℃,全年自然冷却时间可以达到70%甚至更长。

(仅供参考)换热器设计常用数据汇总

换热器设计常用数据汇总1. 压降选择 下表列出常用换热器的压降值以供参考。 表2-1管壳式换热器的合理压降 操作情况 操作压力 合理的压力降 减压操作 P=0~100Kpa(绝) P/10 低压操作 P=0~70Kpa(表) P/2 P=70 ~1000Kpa(表) 35Kpa 中压操作(包括用泵) P=1000 ~3000Kpa(表) 35~180Kpa 较高压操作 P=3000 ~8000Kpa(表) 70~ 250Kpa 2. 管径选择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表2-2 常用国内换热管的规格 材 料 钢 管 标 准 外径mm x厚度mm 碳 钢 GB8163-87 19 x 2

碳 钢 GB8163-87 25 x 2 碳 钢 GB8163-87 25 x 2.5 不 锈 钢 GB2270-80 19 x 2 不 锈 钢 GB2270-80 25 x 2 3. 折流板选择(Baffle) 单弓形圆缺型折流板的建议开口高度为直径的10~45%,双弓形折流板的建议开口高度为直径的15~25%。 4. 流速选择(velocity) 表2-3管壳式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 流体的种类一般流体易结垢流体气体 管程 0.5~3.0 >1.0 5.0~30 流速m/s 壳程 0.2~1.5 >0.5 3.0~15

表2-4水的流速表(管内) 类别 管材 最低流速(m/s) 最高流速(m/s) 适宜流速(m/s) 凝结水 钢管 0.6~0.9 0.6~0.9 0.6~0.9 0.75~0.9 0.75~0.9 3.0 3.7 3.7 3.0 2.4 1.8~ 2.4 1.8~2.4 1.8~2.4 1.8~2.4 1.8~2.4 河水(干净的) 钢管 循环水(处理的) 钢管 海水 含铜镍的管 海水 铝铜管 5. 流型(flow fraction ) 在HTRI 设计结果report 中,报告右下角给出了5种流体所占分率。为保证换热器又较好的传热效率,建议B>0.6,E<0.15,A 最好小于0.1,但不得大于0.2。C 一般小于0.1,F 接近0。若B 流太小,E 流太大,可增加折流板间距进行调整。对C 流,增加密封带(sealing strips )或调节折流板数(crosspasses )值。若F 值过大,可调整管子的排列方式解决。 图2-1 不同流型分布 流路A: tube-to-baffle flow,leakage flow -折流板管孔和管子之间的泄漏流路; 流路B: main cross flow --错流流路; 流路C: bundle-to-shell flow,bypass flow -管束外围和壳内壁之间的旁流流路; 流路E: baffle-to-shell flow,leakage flow -折流板与壳内壁之间的泄漏流路; 流路 F: Tube field Pass Partition,Bypass Stream -管程分程隔板处的中间穿流流路。

阿法拉伐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复核计算

阿法拉伐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 用户: 型号: M10-MFM 项目: 日期: 2008-12-8子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侧冷侧 流体Water Water 密度kg/m3 971.1 984.8 比热kJ/(kg*K) 4.19 4.17 导热系数W/(m*K) 0.670 0.647 进口粘度cP 0.297 0.546 出口粘度cP 0.403 0.465 流量m3/h 42.89 104.9 进口温度??C95.0 50.0 出口温度??C70.0 60.0 压力降kPa 11.2 65.7 热负荷kW 1200 对数温差K 26.8 传热系数(设计) W/(m2*K) 5714 传热系数(运行) W/(m2*K) 6138 换热面积m2 7.3 污垢系数 * 10000 m2*K/W -0.12 设计余量% -6.9 流动形式Countercurrent 板片数35 有效片数33 流程 1 1 板型组合1*17L 1*17L 板片材质/厚度AISI 316 / 0.50 mm 密封垫材质NBRB CLIP-ON NBRB CLIP-ON 接口尺寸mm 100 100 接口方向S1 -> S2 S4 <- S3 压力容器标准PED 法兰标准DIN 设计压力barg 10.0 10.0 试验压力barg 13.0 13.0 设计温度??C95.0/70.0 60.0/50.0 长度 x 宽度 x 高度mm 1095 x 470 x 1084 液体容积dm3 17.0 17.0 净重,空重 / 运行时kg 332 / 3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rformance is conditioned on the accuracy of customer's data and customer's ability to supply equipment and products in conformity therewi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