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锻炼锻炼”》

再读《“锻炼锻炼”》
再读《“锻炼锻炼”》

摘要:作为具有强烈社会使命感的作家,赵树理以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为己任,因此他也将自己的小说称为“问题小说”,《“锻炼锻炼”》也不例外。这篇小说中所反映的干部工作作风及其领导方式等问题,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问题小说干部工作作风现实意义

被誉为描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和“圣手”的赵树理,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之作。”①作为一个感时而发缘事而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作为一个富有强烈使命感与高度责任感的小说家,赵树理常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在平实的叙述中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表象而深入其本质,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予以暴露或批判。“我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要写的主题。”②由此,赵树理将自己的小说称为“问题小说”。如《小二黑结婚》批评了农村中落后人物身上所存有的封建迷信思想;《李有才板话》揭示了农村民主改革中新政权的不纯,批判了基层干部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在《孟祥英翻身》中,通过婆媳关系揭露和批判了压迫残害妇女的宗法制度的黑暗等。这种“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责任意识可以说在赵树理的作品中一脉相承,贯穿始终。

《“锻炼锻炼”》作为赵树理建国后影响最大的一部短篇小说,仍保持了他以往的创作风格。作品题为《“锻炼锻炼”》,那么到底是谁要“锻炼”?“锻炼”什么?这篇小说主要写“争先社”的副主任杨小四是个青年人,老主任王聚海认为他还年轻、稚嫩,没有经验,需要“锻炼”。但在偶然一次“当家”的过程中,杨小四表现出非凡的工作能力和干练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在对两个落后人物“小腿疼”与“吃不饱”的斗争上取得了胜利。因此,老主任受到老支书的批评,认为他还得“锻炼锻炼”。作者曾说,《“锻炼锻炼”》是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中农当了领导干部,不解决他们这种是非不明的思想问题,就会对有落后思想的人进行庇护,对新生力量进行压制”。这样看来,作者的创作初衷是要指出老主任王聚海的“和事佬”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危害性,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可是,现在重读这篇小说,我们却会发现它所具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者的申明。无疑,通过文本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基层干部的王聚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需要“锻炼”。首先,在工作方式上他需要大大改进。王聚海有早年积累的一些领导经验,如主张按性格用人,采取动员说服的方法调动社员特别是落后人物的劳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力争和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等,这些经验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做事必须要有原则,不仅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领导艺术与经验,切实做到对症下药,而且还要善于和敢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墨守成规、抱着老经验不放,或者只采用“和事不表理”的工作态度,那么只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结果不出所料,王聚海的怕斗争、无原则、爱了事的工作方式不但没有改变“小腿疼”和“吃不饱”的思想和行为,反而姑息纵容了她们的行为,助长了其嚣张气焰。而这都与这位主任单一的工作方法及按部就班的领导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从王聚海对待妇女副主任的选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位老主任对女性存有严重的偏见。社章上规定要有个妇女副主任,可在他看来那是多余的。他说:“叫妇女们闹事可以,想叫她们办事啊,连门都找不着。”后来由于无法坚持,只好通过选举决定由高秀兰担任这一职务。可是封建保守思想的作怪使王聚海对高秀兰和杨小四这两位副主任还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他认为杨小四虽然年轻,没有经验,但还可以“锻炼”,而高秀兰连“锻炼”也无法“锻炼”,所以除了在全体管委会议时按名通知秀兰参加以外,在其他干部碰头会上根本就想不起还有秀兰这么个干部。但是小说通过高秀兰所写的那张连王聚海看了也吃了一惊的大字

报以及对她在一次具体生产劳动中言行的描写,可以看出她不仅自信、大胆,有才干,而且具有严谨与民主的工作作风。可因老主任思想的落后与存有的性别偏见,这样一个好干部却不得不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相对而言,年轻副主任杨小四在对待高秀兰的态度上却与老主任截然相反。在王聚海临走时交待任务,大权授予他时,杨小四说:“还有人家高秀兰哩。”他不但尊重女性,对同事能够一视同仁,而且办事讲究原则,尤其是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创新。在带领社员完成一次生产任务中,杨小四别出心裁,采用特殊手段对付两个特殊人物,最终不但按时完成了劳动任务,还使“小腿疼”和“吃不饱”受到教育,不得不坦白承认自己损公肥私、自私自利、投机钻营的落后思想和行为,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极力赞许。

那么,杨小四的做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是不是他就不需要“锻炼”呢?从小说的叙述中,可以感到他的做法类似开玩笑,甚至还带有愚弄群众的意味。毋庸置疑,这种领导方式应付一时之用还可,却并非长久之计。身为领导干部,他们作为群众利益的代表和他们心声的代言人,做事首先就应该是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想其所想,排其所难,而不是唯上是从。如果只靠采取威吓压制的高压政策,而不去想办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她们的思想觉悟,使她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那么随后类似的问题仍会接连发生。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方法无疑是种短视行为,根本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由此可见,需要“锻炼”的不仅是虽有丰富工作经验但却总爱“和稀泥”、做事无原则性的王聚海,而且还有年轻干部杨小四,这个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副主任在领导思想与工作方式上也仍需“锻炼”。王聚海在工作中既不敢打破框框,却又对具有创新思想的年轻干部极不信任,甚至还采用压制的办法,这对我们当今的干部选拔任用不是仍具有警示意义吗?作为年轻干部的杨小四,他思想开放,敢于创新,这点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这似乎也是小说所努力表现的态度倾向。可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领导干部难道就可不惜采用一切手段与方法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目的的合理性只有与手段的正当性、合法性结合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其价值和意义的最终实现。所以,杨小四的工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较大的改进。对此,现今的诸多领导干部是不是应该引以为戒,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呢?所以,这篇小说所反映和揭示的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王聚海、杨小四这两位干部身上,而是所有脱离实际的领导干部都需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他们不但要在领导方式上进行“锻炼”,更要在领导思想和工作作风上“锻炼”。只有这样,干部们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这在不断强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今天,不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吗?

干部问题一直是赵树理的作品所关注的,对于其中人物的是非褒贬,作者的态度向来都是较为明朗的。但在这篇作品中,我们从作者那纯客观的叙述姿态可以感到其情感态度与批评指向的暧昧。缘何如此呢?难道是作者别有所思或有什么难言之隐?在1959年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一文中,赵树理写道:“可惜自去年冬季以来,发现公社对农业生产的领导有些抓不着要处,而且这些事又都是自上而下形成一套体系的工作安排,也不能由公社和县来加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到了基层生产单位的管理区,对有些事就进退失据。”同时他还提到公社领导身份的问题,“公社最好是不要以政权那个身份在人家作计划的时候提出种植作物种类、亩数、亩产、总产等类似规定性的建议,也不要以政权那个身份代替人家的全体社员大会对人家的计划草案作最后的审察批准。要是那样做了,会使各管理区感到掣肘因而放弃其主动性,减弱其积极性。”究竟我们的生产劳动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我们的干部是以国家意志为主,还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我想,这才是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但是在国家意志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赵树理常感到进退两难,不知该站在哪一方说话:“每遇到这种矛盾出现,我便感到难于开口。”因此,在对待王、杨两位干部的态度上他也显得游移不定,暧昧不清。也许作者的创作真的就像孙犁所说的,在建国后变得“迟缓了,拘束了,严密了,慎重了。因此,就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活泼的力量。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此,笔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一个人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对于解读文本,我们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亦即文章的脉络。一篇文章,我们除了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之外,还应该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朗读。编者编写小学教材时,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们在朗读时要考虑编者编排此文的意图,把握文本的重难点。

如果让我重新读次研究生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在领悟语文课堂教学真谛的前提下,只有善于总结反思,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才会走向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反思篇一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为了搞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较好的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反思篇二大家好!做为一名青年教师,非常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能坐在这里发言,我很高兴。下面,我就将自已在这一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基础教学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三小孙蕾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这是本组教材的主题性内容。本课介绍的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习俗,再加上老舍先生通俗明白、幽默诙谐的语言,我想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一读便知。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对文章写法的学习上,体会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生动表达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学习具有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俗习惯,激发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所学写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紧扣新课标和教材,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课题。回忆已学或课外阅读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语言特点。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会怎样描写北京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呢?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导入新课,并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课题。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者的语言特点有一个较清晰的回顾,并加深了对作者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写法做了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接着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学二十韵》)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从腊八写到了正月十九,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

读赵树理的名篇《锻炼锻炼》

50年代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 ——重读赵树理的名篇《锻炼锻炼》 作者:陈思和 赵树理的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他又是属于中国民间传统中比较有政治头脑和政治热情的农村知识分子,他把民间传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自愿当个“文摊文学家”①,这一方面取决于他来自山西民间社会的家庭背景和受过民间文化的熏陶②,更重要的是,他在战争的时代里看到了农民将会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民间文化传统也应该风云际会,获得复兴③。所以他始终想绕过新文学传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的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小说解释为“问题小说” ④,所谓“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都包含了这种意思。他所说的“起作用”不仅仅是利用通俗方法将国家意志普及远行,也包含了站在民间的立场上,通过小说创作向上传递民间的声音,自觉的民间立场形成了赵树理特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他说,他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识字人读,并通过他介绍给不识字人听的。必须了解赵树理特殊的创作对象和创作观念,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创作的美学意义。一般来说,文学艺术“为工农兵服务”是50、60年代作家共同遵循的创作方向,但像赵树理那样,把自己的文学对象具体规定为“农村中识字人”(大约不会超过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和“不识字人”,应该说是很少见的。所以用新文学传统的审美眼光,用一般知识分子理性的眼光,都无法从审美感情上认同和理解赵树理的小说,甚至很难走进赵树理艺术世界之门。赵树理所要表达的,不是概念形态的农民,也不是艺术形态的农民,而是实实在在的山西农村口常生活当中的活人的具体感情、没有一点儿的虚伪。他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创作的重要作品,虽然也表现出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农村生活,但那是用民间的山泉洗过一遍的生活、显现出民间的本色。 《小二黑结婚》写农民的自由恋爱,却先写三仙姑,一个因为爱情得不到满足而装神弄鬼的女巫,接着是农村流氓窃取村政权为非作歹,压制育年农民的自由恋爱……把一个藏垢纳污的民间社会文化历历在日地展现了出来。同样是写土地改革运动,别的作家都是按土改政策文件铺展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情节,而《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等却土头土脑地描述了农民在土改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态和遭遇的尴尬事件。他总是紧紧盯着这块十地上蠕动着的那些小人小事不放。如果按“阶级斗争”的主流意识形态来衡量,如果用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赵树理的小说怎么也谈不上“深刻”和“魅力”,但是,如果我们暂且放弃一下“五四”以来政治与艺术逐渐结合而成的一系列新文学批评标准,如“深刻性”、“典型性”、“史诗”等等,换一副农民的眼光,就不难理解赵树理笔下所展示的魅力。 首先,赵树理作为农民的代言人,他本能地发现,在农村,对农民最大的危害,正是农村“基层干部是混入了党内的坏分子”(周扬语),如金旺那样的地痞流氓,小元那样的旧势力跟屁虫,小旦那样随风转的地头蛇,以及小昌那样“轮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 前情提要: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在天上悠闲自在,可是有一天,因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没有邀请他,他遂大闹蟠桃会。自知闯祸,孙悟空又返回花果山。玉帝派遣上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他。观音菩萨向玉帝推举二郎神去收服孙悟空…… 大圣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chè)起,高叫 道:“你是何方小将,敢大胆到此挑战?”真君喝 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 甥,敕(chì)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 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可又无冤无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真君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吾一刀!”大圣侧身躲过,举金箍棒劈手相还。只见铁棒赛飞龙,神刀如舞凤。 真君与大圣斗三百余合,不分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手举着三尖两刃神刀,好似华山顶上之峰,恶狠狠朝大圣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和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根如意金箍棒,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这边阵上,梅山兄弟向水帘洞外撒开鹰犬。那些猴抛戈弃

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收了法相,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 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跑近洞口,正 撞着梅山六将军率众挡住,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 棒捏成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 飞在树梢头。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着,真君到了,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就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膀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飞起,变作一只大鹚(cí)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 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变 作一个鱼儿,潜入水中。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 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游水面上。那大圣变鱼儿 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yào),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yīnɡ);似老鹳(ɡuàn),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水花走。二郎看见道:“那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ɡuì)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fánɡ)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大圣蹿出水中,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没衔着他,急转身,又变成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尖头铁钳子一般,径来吃这水蛇…… 大圣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línɡ)。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到崖下,只见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见旗杆

王泛森院士演讲:如果让我再读一次研究生!

2010-01-15 20:48:46 如果让我再读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1958年10月25日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本科(1980)和硕士(198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93)。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反思-精选模板

语文教学反思 拿到一篇课文,先要看看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这篇文章在单元中处在什么地位。这时一定要看单元说明,因为单元说明往往指明了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或是学习方法。这样把课文放到整个单元中去参照比较,以便于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尽量从课标所说的三个维度上去考虑,根据课文的特点,确定好重点教学内容。一篇课文承载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是很多的,一节课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囊括进去,这时就要学会“做减法”,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最需要什么,他们可以接受什么,为什么要教这篇文章等等,尽可能多地剔除那些不需要教的,才能使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避免了繁杂。可以说,一节课上确定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深度、有厚度,而又主题明确集中,不能枝枝蔓蔓,搀杂不清。陈中梁先生教《风筝》时的“三不谈”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课堂教学的环节不能多。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是匆匆跑马,幻灯片也如走马灯似的换,皆因教学环节过多所至。一节课三四个主要环节足矣。首先应尽力选个好的切入口,设计个好的主问题。如果能找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个主问题要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全课,以利于全课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如《湖心亭看雪》扣住“痴”一字来设疑,定会振起全文,能深入领会作者情感和文中写景的妙处。在进行主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要尽量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力求做到在阅读过程中有充分的对话和交流。 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应该是带着学生在文本的言语间徜徉,对其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以透过其表面语境触摸深层次的韵味,尤其是能领起全篇的“文眼”,更要重锤敲打,以迸溅出耀眼的火花。在研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批注点评,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语句中的情感;可以改换其语言形式,比较优劣;可以联系生活,想象延伸;可以引用资料,深入探究……这样的品味过程中,语言的精妙自然会化为学生的精神营养,课堂也会有许多精彩的生成,而且教学的重点突出、环节集中,并突出了“语文味”。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时,教师抓住“土地”和“誓言”两个要点进行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诵,培养学生朗诵诗词的浓厚兴趣: ①在朗诵中感受词人形象; ②在朗诵中体会词人情感; ③在朗诵中把握词作技巧。 2、培养鉴赏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美丽的风景,相信是人人都爱的吧? (展示画面,请学生们合理想象,描述画面,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好,大家看到的都是美景是不是?我们来看看,要是站在这里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看到的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我们今天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板书) 二、倾情朗诵,涵泳鉴赏 活动一:音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语气等) 字音: 岑供髻簪脍倩揾 ①请学生准确停顿: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请给这首词划分朗读节拍。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 活动二:意读(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重点字词讲解。 学生讨论、质疑。 请学生展示、朗读译文

活动三:情读(有感情地读出词作,感受词人形象,理解词人情感。) (一)其人其事 (请大家说说你们所知道的辛弃疾。) 其人: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给皇帝上过《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举例) 词风: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二)写作背景、解题 背景: 本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当时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九议》都未受到采纳。 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 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 解题: 《水龙吟》:词牌名 “登建康赏心亭”是词的题目。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说登亭可极尽观赏之胜。 (那么,辛弃疾登亭、凭栏是不是也有这些情感呢?) (三)觅词定情 问:你从本词中哪些字词上可以看出词人情感? 愁、恨,登临意,英雄泪…… (四)赏析悟情 1、鉴赏上阕: ①愁与恨是由什么牵发的?上片分别写了哪些意象?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文人相重——杜甫《寄李白二十韵》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文人相重——杜甫《寄李白二十韵》原文、 译文及赏析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注释】 ⑴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诗时,如是赞道。 ⑵“诗成”句: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见了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么神矣。’”说明李白才华超绝,满朝为之倾倒。 ⑶汩(gǔ)没:埋没。 ⑷承殊渥(wò):受到特别的恩惠。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为供奉翰林。 ⑸“龙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兽锦”句:《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⑹“祢(mí)衡”句:才能像祢衡一样好。祢衡:东汉时人,少有才辩。孔融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原宪”句:家境像原宪一样贫困。原宪: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贫穷。 ⑺“薏苡”句:马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这里指当时一些人诬陷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 ⑻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乃帝舜窜三苗之处。 ⑼“几年”句:耽心李白处境危险。鵩(fú)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独泣”句:叹道穷。 ⑽楚筵(yán)辞醴(lǐ):汉代穆生仕楚元王刘交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饮酒,元王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设醴以待。后忘设醴。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称病谢去。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请他参加幕府时辞官不受赏之事。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说:“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梁狱”句:汉代邹阳事梁孝王,被谗毁下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力辩自己遭受冤屈。后获释,并成为梁孝王的上客。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浔阳后力辩己冤。 ⑾“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说明李白已遇赦还浔阳。 ⑿槎(chá):木筏。

研究生阶段的重要性

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Science》有一次专访,我特意借此来谈谈研究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几个人都非常公认的一条是:研究生是决定人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你以后做得非常好。西方有一句谚语我一直是向学生推崇的,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你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也很好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做得好。 怎么样开始从研究生就做得非常好呢?为什么研究生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成果都是二十几岁那个年龄完成的。大家都认为,二十几岁的创造性最强,然后三十几岁就差一点。我特意去考证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二十几岁的创造力就最强。最后,我找到神经学家浦慕明先生讲过一句,他认为创造力随着年龄而衰退的原因是:年龄越大,接受的信息量越多,大量的信息会束缚你的创造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量少的话,恐怕也不利于你做出创造性成果,看来年龄和创造力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伟大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岁完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认为是:当你毕业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到了教授这个阶段),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项目、论文、填各种表格所占用,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你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你是可以集中注意力来做一件事情的,仔细思考你的研究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来干扰你,因此你是可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的。所以,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这是我报告的第一个point。 第二个point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读研究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讲的,“不是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和学会工作是更重要的。”华罗庚也有同样的论述,“科学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想,如果是跟在别人后面,你不可能做得最好。 第三个point我想就自己读研究生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哪些是做得还算可以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给大家一些启发。第一个要努力。我读研究生是非常努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在跃进楼的锁门的小董还在,你们可以向他考证。他每天晚上11点关门,最后一个人总是我。早上我不一定是去得最早的,但也是几个最早的之一,基本上星期六、星期天也是在的。我在国外读博士也基本上是这样,我三个Christmas,两个没有休息,还有一个走在路上被老板叫了回来。基本上Christmas都在干活。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个要大量的阅读文献,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得好。第三个是要脸皮厚,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方面平台是需要加强的,我们老师在一起讨论,觉得苦恼的一件事情是好不容易请了专家来做报告,但去听的同学并不多。实际上请专家来做报告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经费,而且我们请的人都是经过考虑认为值得请的人才会把他们请过来。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旦系里有报告的话,教授没有课的统统都去。一看到前面两排,教授全部坐满,然后后面是学生,每个人都会把这段时间腾出来听报告,听完报告后继续做实验。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气氛不够浓,当然这有学科的问题,觉得有的报告跟我的方向差得远。对于与自己方向差得远的一般的报告,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去听,但是大师级的报告还是需要去听的,听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你想人家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这方面有很多例子。第四,做研

语文万能教学反思简短范文汇总

语文万能教学反思简短范文汇总 让学生学得趣味、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万能教学反思简短范文汇总,供大家参考学习。 语文万能教学反思简短范文汇总 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了一点收获。 一、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开始上课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觉得孩子总不认真的听课,不专心,常开小差,常常半路停下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反省后觉得是自我纪律没抓好。之后看了一位教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才有所感悟。这位教师在里面写到“在我们班上课,孩子想开小差都难!”这是因为她有足够的自信让孩子必须愿意听自我的课。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教师的问题。我开始注重提高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备课。你的课有活力,同学们就容易被

你的活力所带动;你的课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乐于学习。所以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变化最大,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要让学生先学会预习。语文预习简单而实用,编首打油诗,仅有二十字:读思存疑问,课前十分钟。用心能坚持,等同半天功。具体分析有: (一)、细读。课前认真阅读每一篇*,读准字音,读清字形,读明字义,读对节奏,读懂情感,读出诗文的音乐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二)、深思。预习中边读边思,读后深思,由表及里,理清*的层次,总结*的资料,鉴赏*的技法,思考*的哲理和蕴含的情感。 (三)、疑问。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了课文里的问题,提前在心中存留疑问,然后在课堂上有心听讲,有的放矢,就能解决预习时发现的问题。如此这般,容易和教师互动交流,就能够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二十韵》的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二十韵》的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二十韵》的教学心得体会 今天看了一个故事,有人统计了三个国家的幼儿老师教幼儿画苹果,这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和美国。中国的老师是这样教的:“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这是要把里面填满线条的。”然后老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苹果画好了,每个孩子都会了,画的都很像苹果。日本的老师是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个苹果,请孩子边看边画,照着样子画。美国的老师准备了一箱苹果,每个孩子发一个,请他们闻一闻,摸一摸,最后品尝它的味道,再让孩子画,孩子们画的苹果都很具有视觉效果,也许不那么像,但每个孩子画的都有他所表达的意义。 看了这个故事,回顾我以前的绘画教学,似乎沿袭着很传统的说教式方法,我画一笔孩子跟着模仿,作品的呈现让我感觉是孩子按照我的要求来画画,都一个模式。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样的美术教育仿佛是在扼杀孩子创作的天性,我在思考,在今后的美术绘画教学中,我能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着名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画是画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见的,我觉得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待他们的作品,所以今后再当我看到一个孩子在纸上胡乱涂鸦时,我不再惊呼,也不再责怪,我会蹲下身,请他对我讲一讲画中的故事,我想走进他画中的世界,体会他的感受。 在传统思维教法上所教出来的孩子绝对是千篇一律的,太阳永远

是红的,天空永远是蓝的,白云都是面包云,房子都是三角顶,画面整齐干净,色彩丰富饱满,这就是好作品。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成人眼中的好作品,作为教师,我们不一定要教会孩子多少,但请一定要鼓励孩子,不要剥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的画往往不是看懂的',而是听懂的。 我深深的感觉到绘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看似简单的画画,更多的是孩子展现他内心世界和丰富想象力的一种途径,他们通过绘画所表现,也许画出来并不好看,线条色彩并不鲜艳,但是那绝对是孩子心中所想,这样的作品的意义远比那些在老师的帮助下颜色线条都很整齐很标准的作品有意义的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曾经犯过很多老师都犯过的教学错误,为了迎合家长也为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觉得孩子在我的绘画活动中所呈现的作品越整齐漂亮就越代表我的教学能力高、教学方法好。但从现在起,也请众多幼教同行们和我一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绘画作品,让我们蹲下身来共同倾听孩子的心中那神秘丰富的故事吧!

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背肌功能锻炼流程图 腰背肌功能锻炼 锻炼前评估 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腰椎骨折、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腰痛的患者。 2、禁忌症:腰椎骨折术后一周内。 锻炼方法 1、前屈后伸法 2、左右侧屈法 3、左右回旋法 4、仰卧支撑法 5、飞燕点水法 (详见五种锻炼锻炼方法附图)

注意事项: 1、内容和运动强度:确定练功内容和运动强度,制定锻炼计划,首先应辨明病情估计预后,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根据伤病的病理特点,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宜于各个时期的练功方法,尤其对骨折患者更应分期、分部位对待。 2、指导要点:正确指导患者练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一个关键。主要将练功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对患者进行解释,使患者乐于接受,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其练功的信心和耐心,从而自觉地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 3、循序渐进,严格掌握循序渐进严则,是防止加重损伤和出现偏差的重要指施。练功时动作应逐渐增加,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4、练功时应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动作缓而慢。 5、练功次数,一般为每日2~3次。 6、练功过程中,对骨折、筋伤患者,可配合热敷、熏洗、涂擦外用药水、理疗等方法。 7、练功过程中,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保暖。

五种锻炼锻炼方法附图 (1)预备姿势(2) 前屈(3)后仰 1、前屈后伸法 预备姿势左侧屈法右侧屈法 2、腰部左右侧屈法

(1)左旋 (2)右旋 (3)腰部左右回旋法 3、腰部左右旋转回旋法

预备姿势 (1)五点支撑 (2)三点支撑 4、仰卧支撑法

预备姿势 5、飞燕点水法

研究生应该怎样读

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

语文教学反思(20篇)

语文教学反思(20篇) 语文教学反思第1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一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五年级,这个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相比更是有很大的不一样,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侧重于品读语言文字、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思想感情。所以,阅读教学要由“诵读”转变为“品读”。教学方法由“教师的教为主”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在半学期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 一、以学生为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所以,在授课前我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这样使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减少,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二、以自学为主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本事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思维活起。“学而不思则罔”,要感悟资料,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仅有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收获。仅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同时可培养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本事。 三、以读书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以读书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展开品读、探究,理解课文资料,感知课文的主要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同时注重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朗读,高年级较适合的方法是“默读”,默读有助于思考,读思结合。将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有机地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朗读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还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