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气密性试验表--可用

导管气密性试验表--可用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编号:

标段名称龙烟铁路站前III标段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龙烟铁路站前III标段项目经理部工程部位钻孔桩单位工程跨206国道及夹河特大桥(GDK104+542.38)钻机型号导管直径试验地点

节段编号

节数、长度

试压压力

(MPa)

持荷时间(min)

试压结果

(有无渗漏)

试压时间旁站监理备注节数×节长度累计长度

施工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日期:日期:日期:监理工程师:

日期: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钻孔灌注桩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验导管壁及焊缝承压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二、要求及方法 导管施压水密性试验应采用管内注水充压的方法进行,严禁用压气施压的方法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检测。 施压步骤: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完整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缺陷。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现场施工所用导管内径为260mm),偏差不大于±2mm。现场发现缺少或破旧的导管,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节导管按顺序编号(导管首尾对接顺序为4.0m/节+2.7m/节*15节=44.5m)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空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或泥浆深度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以匡山互通式立交桥二环西路主线桥125#墩125-4#桩基础为 标准做导管水密性试验,其中125#墩125-4#桩基础,桩径1.5m,护筒顶标高27.05,桩顶标高23.076m,桩底标高-19.724m,桩长42.8m,理论孔深46.774m,导管长度44.5m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导管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可按下式计算: P=Yc*hc-Yw*Hw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a); Y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ρ=2500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取ρ=1200kg/m3); H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Yc=2500*9.8=24500(KN/m3), hc=44.5(m), Yw=1200*9.8=11760 (KN/m3), Hw=46.774(m)。 P=1.3*(44.5*24500-46.774*11760)=702244.1Pa,即0.7MPa.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一般来说,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 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 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 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 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 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 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 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使装置密封 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 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 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 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 例1.检验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按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步骤,首先将该装置的管口用水封;第二,对于类似于大试管的体积比较小、器壁比较薄的仪器(如圆底烧瓶、锥型瓶等),都可采

桩基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临渭高速LW4标段 钻孔桩灌注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验导管壁能。 二、要求及方法 导管施压水密性试验采用管内注水充压的方法进行,严禁用压气施压。 施压步骤: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空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可按下式计算:P=Yc*hc-Yw*Hw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 Yc—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井孔内水的容重(取12KN/M3); Hw—井孔内水的深度(m)。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降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本次试验导管按全长50米计算,经计算导管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78兆帕。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临渭高速公路LW4项目经理部 2013年10月26日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很多同学经常出错,因此,无论是从实验还是从理论、应试诸方面,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及解题思路 气密性检查思路: 使要检查气密性装置(及附加的装置)构成一个封闭体系,其系统内有一部分气体,设法改变体系内气体压强(改变温度、鼓气),观察产生的现象(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写方案时既要说明操作方法,又要说明观察到的现象,还要说明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考核的问题有二:一是怎样增大体系内气体的压强;二是能否正确地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步骤: 观察装置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使装置构成封闭体系。 采用改变温度、加水增压法、鼓气法等改变封闭体系内气体压强。 观察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气密性检查的三种基本方法.改变气体温度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水加压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如: 方 案 操作现象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 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 吹气。 试管中的水沿 长颈漏斗向上 移动 实验装 置不漏 气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 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 吸气。 长颈漏斗下端 口有大量气泡 冒出 实验装 置不漏 气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 象。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不常用,略)二、基本步骤: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 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 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 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 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一、基本方法: 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③吹气法 二、基本步骤: ①形成封闭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图A图B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A 图B 图C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 ..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 图A 图B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例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 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 原则。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 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 [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 =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 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1、微热法: 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 3、液封法 4、水压法 5、吹气法 6、抽气法 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 法更加方便; 三、基本步骤: 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 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钻孔桩灌注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钻孔桩灌注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验导管壁能。 二、要求及方法 导管施压水密性试验采用管内注水充压的方法进行,严禁用压气施压。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安装时使用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性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

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可按下式计算:P=Yc×hc-Yw×Hw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a) Yc-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井孔内水的容重(取12KN/m3) Hw-井孔内水的深度(m)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导管水密性试验

中国水电路桥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编号: 标段名称中国水电路桥郑州市陇海 路快速通道工程第十标 单位工程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 工程 施工单位工程部位钻孔灌注桩 节段编号 节数、长度 试压压力 (MPa) 持荷时间(min) 试压结果 (有无渗漏) 试压时间旁站监理备注节数×节长度累计长度 质检工程师: 日期: 监理工程师: 日期: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为3m,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5(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气密性检测的特点与方法

作为气密性测试设备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对于气密性检测、气密性检测设备等专业知识我们会不定时更新知识与大家分享。 一、气密性检测的特点 不能准确判断泄漏部位,但方便实行自动化,检测时间短,且稳定可靠,测试快,被测工件可以保持干燥状态,并可以量化测定泄漏量; 气密性检测法非常适合于生产线上大批量检测,气密性测试仪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定量测量,可以自动化,因此能够进行广泛的应用。 二、气密检测的方法 气密检测有直压检测法和压差法,流量型泄漏检测法等,防水测试机当检测的零件内容积比较小时,比较合适用压力式检测法。当零件内容积比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流量型检测法。 将产品的开口堵住,给产品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用测试仪测量产品内部的压力或流量,如果产品泄漏,压力就降低或流量就增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气密性试漏机当零件的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考虑选择绝对或相对压力式检测法;当零件的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选择压差式检测法较适合。 深圳市富源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龙岗区布吉深惠路134号,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的防水测试设备生产厂家,拥有多年的生产和技术开发经验,现主要产品是:试水机,试漏机,测漏机,检漏机,试漏仪,测漏仪,检漏仪,气密性检测设备,防水测试机,防水测试仪,防水测试设备,0-50度试水机,六头/十头真空试水机,水压真空两用试水机等。公司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士耳其、新西兰、美国、德国等。 本公司以专业、专注、至诚至真的理念竭诚为客户服务,以专业的机械生产、至诚至真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赢得无数客户的青昧,在同行业中赢得良好的口碑。热情欢迎海内外客商和各界朋友与我们联系、洽谈贸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 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 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2.加水法 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 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 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 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 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 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 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 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 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 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 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 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 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 有任何现象。)

防水性检测方法(气密性测试方法)

气密性测试的方法 气密性测试又称为密封性测试或者防水测试。现在很多产品要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或者安全性考虑都会做气密性测试。 目前气密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检测,还有一种是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用水检测的方法就是:把产品的密封口堵住,把产品直接放在水中,从产品的充气孔里充入气体,观测产品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气泡冒出,就说明产品有泄漏,冒泡越多,气泡越大,说明泄漏量越大。 这种用水检测产品密封性的方法比较直观,而且可以观测到产品的漏点。这种检测方法的缺点是测试过的产品需要晾干,从测试到晾干,测试单个产品的时间比较长;有的电子类产品进水会受到损害,这样产品不仅泄露而且内部电子元件进水受到损害,加重的修复的难度。所以很多公司在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已经不用这种方法了。 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利用工装夹具把产品密封住,压缩空气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进入到测试产品的内部或者模具的内部。气密性检测仪的传感器实时感应气体的变化,最后气密性检测仪通过显示屏显示出产品是OK还是NG. 这种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优点比较多:首先它是一种无损检测,因为检测介质是空气,空气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其次因为空气分子比水分子更小,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操作比较简单,测试过程快捷。这种气密性检测仪已经在很多厂家广泛应用并且得到客户肯定。 当然了这种气密性检测仪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检测到漏点。科技是无止境的,希望再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研发出更好的气密性检测仪。 深圳海瑞思科技专做气密性检测11年,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气密性检测设备。已有3000多套气密性检测设备在位客户产品的气密性和防水功能保驾护航。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压水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气密性检查与尾气处理实验设计

气密性检查与尾气处理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涉及到气体物质的制备、性质实验,在装入药品之前需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对于有毒气体的制取及有关性质实验需要尾气处理,实验结束后装置各个仪器中也残留有毒气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特设计一款既能检验各类装置气密性,又能在实验过程中处理尾气,还能在实验结束后处理装置中残留有毒气体的仪器。该仪器装置组成简单、通用性强、易于操作、现象明显、结果可靠。 二、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注射器、T形三通玻璃管(带活塞)、橡胶管、导管、尾气处理溶液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具支试管中先装好尾气处理溶液,将装置与接口2相连,实验前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过程中吸收尾气,实验后处理残留在装置中的有毒气体。 T形三通玻璃管中带有玻璃活塞,旋转活塞,可接通三根玻璃管或者只接通其中任意两

根玻璃管。 四、实验操作 以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及尾气处理实验装置为例。 (1)按照如上图所示将被检装置与本仪器接口2相连,接口1处连接一个空的烧杯; (2)向本仪器的具支试管4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旋转T形三通玻璃管活塞,使得三管均能使气体通过,拉动注射器,使注射器中充满空气; (4)旋转T形三通玻璃管活塞,使得左管和上管能使气体通过; (5)旋开装置的分液漏斗玻璃活塞,推动注射器活塞,使空气进入具支试管4中,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具支试管4中溶液进入长直玻璃导管形成紫色液柱; (6)关闭分液漏斗旋塞,旋转T形三通玻璃管活塞,使三孔对齐三管,具支试管4与大气连通; (7)观察盛放具支试管4中紫色液柱变化,若导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例: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答案A解析B项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用酒精灯加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 项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三套常见装置: (1)装置A、B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其气密性? (2)某同学准备用装置C制取SO2,并将制取的SO2依 次通入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的 试剂瓶,一次完成SO2的性质实验。上述装置中,在 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 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来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案(1)对装置A: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且水柱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对装置B:塞紧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2)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盛放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中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浸没在溶液中的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且水柱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解析(1)对装置A,可使试管受热造成体积膨胀而观察;对装置B,一般通过在关闭弹簧夹后加液形成一段液柱进行观察确定。 (2)装置C后由于有不少连续装置,空间较大,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产生的微弱热量不足以产生明显现象,此时可通过提高温度(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与答题规范 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是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

导管水密性试验

导管水密性试验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 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 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 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 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 或者: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如果仪器玻 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 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 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装置内部被水浸湿;?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 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

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2007-10-05 23:19 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气密性检测仪检测的基本原理

气密性检测仪检测的基本原理 在民用工业中,人们对泄漏的认识、要求对泄漏检测和控制的意识逐日增强。近些年来,摩托车、空调器、汽车、燃气用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这些产品因泄漏造成的危害和灾难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密性检测仪技术及装备的要求也走向一个新高度。在民用工业中,人们对泄漏的认识、要求对泄漏检测和控制的意识逐日增强。近些年来,摩托车、空调器、汽车、燃气用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这些产品因泄漏造成的危害和灾难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生产厂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于是采用“浸水检漏”来发现不合格工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水检”,这种检测工艺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七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工业技术发达国家为了克服“水检”工艺存在对工件的后续作业带来的一些弊病,先后开始研究代替“水检”的新工艺、新设备。 九十年代初,用洁净干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对工件的容腔,比如:摩托车的发动机缸体、汽车的发动机缸体、散热器、刹车系统、蒸发器、燃气用具等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的工艺已经成熟,并有一些相应的检测设备陆续问世。 在普通物理学的概念上,通常任何物质都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而气态是物质存在的各状态中较特殊的状态,它本身既无一定形状、也无一定体积,它的形状和体积完全取决于盛装气体的容器。任意数量的气体都能被无限地膨胀而充满于任何形状大小的容器之中。 为了对气体进行客观细致的研究,需要对客观气体分子进行一些假设限定,这些经过限定了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而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数学议程式,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即: PV/T=R 公式中R是气体普适常量,即对所有气体均普遍适用的常量。 对于质量为M,分子量为μ的气体,则表述为: PV=M/RT 公式中常量R的数值取决于P,V,T等所用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P的单位用Pa,V用m3,T用K,则R=8.314J/K.mol。 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即:若P1=P2,则:V1/T1=V2/T2

氨系统气密性试验方案

#2反应区氨系统气密性试验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国电安顺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脱硝改造EPC工程,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本工程脱硝系统采用一台炉两个反应器,分别设置氨喷射系统、稀释风机、烟道、催化剂吹灰系统等。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锅炉最大工况(B-MCR)、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5%,催化剂层数按3+1设置。 1.2 工程量 本工程涉及氨气管道730m,设计压力0.9Mpa,其中厂区氨气管道660m,反应区氨气管道70m。 二、编制依据 1)安顺一期施工组织设计 2)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图纸 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2-2009》(锅炉机组篇) 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97》 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火力发电厂部分)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建设部 9)《实验压力选定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 4.8.3规定》 三、施工必备条件 3.1气密性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设备在安装前已试压合格,无泄漏点,管路上阀门已试压试漏无泄漏后安装上系统。 2)分段的试压试漏工作已做过。 3)设备和管道已吹扫置换干净,且清洗合格。 4)仪表元件等已全部安装到位,且调试合格,并能投入运行。

5)试验用的盲板,压力表准备完毕。压力表精度1.5级,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倍。 6)安全阀、仪表、压力表等已经隔离。 7)氨区氮气系统已准备就绪。 8)联系电厂运行单位,协调使用一个气氨缓冲罐进行气密性试验。 四、施工准备及操作步骤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技术交底,并熟悉系统图纸。 2)工器具准备:试压设备及量测设备、试验用压力表准备妥当和齐全。 3)临时连通线已经完成,系统内部已经贯通。 4.1.1 管道系统检查 1)根据图纸对系统设备及管道进行仔细检查,管道系统全部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且设计变更单已施工完毕。 2)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紧固牢靠、焊接质量合格。 3)焊接及管道无损检测工作全部完成。 4)对压缩机、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压力传送器等实施隔离措施,防止试验对压缩机、安全阀以及热工测量元件造成破坏。试压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安全可靠。临时盲板设置正确,标志明显,记录完整。 4.1.2 管道试压注意事项 1)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小于或等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小于罐体设计压力,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2)管道试压时,应注意试压参数准确,所有不参加试验的阀门仪表拆除,试压合格后恢复,防止仪表损坏,试压系统所加堵板试压完毕后应全部拆除。在试压过程中,不准带压检修,注意安全,防止伤害。试压泵4.0Mpa一台,试验用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为被测介质压力的1.5-2倍,试验系统的压力表至少2块,分别装在储罐设备及被试验的阀门出口处,使用的试验压力表应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试压时统一指挥,通讯设备齐全、各就其位,认真负责,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