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课课练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课课练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课课练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

2 陶校长的演讲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拼音小关卡。拼音看仔细,字体更要写工整。

1. 荆州新闻网2012-1-29:荆州市民duàn liàn()过大年,健康每一天。

2.2012年春节期间多地市生活bìxū()品价格平稳,没有出现哄抬价格的现象。

3. 衡水新闻网2012-1-30:全国dào dé()模范林秀贞走进央视春晚现场,感受中

华一家亲。

二、词语游艺厅。

1.从下面近义词中选择合适的进行填空。

激励勉励鼓励

(1)“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着我从失败中努力,从失败走向成功。

(2)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陪在我身边,帮助我,()我。

(3)冰心奶奶曾()全国小朋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你能想到合适的词语替换句中加点的词语吗?

,漫无目的,只能迷迷糊糊地过。()(1)有了目标才能不断地进步,否则

..

(2)课堂上只有专心致志

地听讲,并不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

着我们。()

(3)许多成功人士的事迹鞭策

..

三、句子训练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即使……也……如果……就……因为既……也……

1.爸爸()会开摩托车,()会开汽车。

2.粽子的外形很特别,( )不是方的,( )不是圆的。

3.()小明每天坚持长跑,他的体质明显提高了。

四、课文拷贝室。按课文内容填空。

1. 这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和自己不断进步。

2.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的观点,筑起“”;学问上,钻进去,展开来;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五、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1. 片段中哪一句话是陶校长引用别人的话?请在文中画出来。

2. 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有学问的人?

课外拓展提优瞧,课外的世界更精彩!

一、探究靓舞台。下面关于陶行知先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1.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他一生为社会培养人才,呕心沥血。正如他对自己要求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

3. 他的主要作品有《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倪焕之》。()

4.他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学校。()

二、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陶行知“点石成金”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就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立刻,石块都变成了黄澄澄亮光光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众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这时却有一个徒弟,他没有去拿金块,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一用就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讲到这里,陶校长突然停住了。学生们急于要知道故事的结局,都催促他:”校长,你讲下去呀!””快点讲下去呀!”

陶校长不再讲故事,却一转话题,进行了一番评述,他说: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全部知识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你能全部背出,你在积累学问,探求真理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①到那时你能责怪老师没教过、书本上没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这样,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②一批批的学生都比老师差,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你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探求知识,你们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同学们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懂得了陶校长讲故事的意图。从此,大家不再死记硬背,各自努力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老师们也不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学好各门学科的方法和能力。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结果()责备()陈腐()豁然开朗()

2.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文中第①处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第②处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句话中的”闪闪发光的金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石成金的指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是如何理解短文的题目的?陶行知”点石成金”收到了怎样的教育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提优尖子生与普通学生的分水岭就在眼前!

一、我来显身手。下面关于演讲稿介绍正确的有()。(填序号)

A.演讲稿又叫演说词,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

B.演讲稿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C.演讲稿强调语句的书面化,要杜绝口语的出现。

D.演讲稿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了解听众关心的问题,了解听众的接受能力。

E. 演讲稿可以多举例子,力求真实生动,朴实真诚,不能鼓动听众情绪。

二、妙言佳句坊。你能写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吗?

1. 西施脸上出天花--()

2. 刘备借荆州--()

3. 唐僧看书--()

4. 韩信点兵--()

2 陶校长的演讲

课内基础提优

一、1.锻炼2.必需3.道德

二、1.(1)激励(2)鼓励(3)勉励

2.(1)不然(2)聚精会神(3)督促(激励)

三、1.既……也……

2.既……也……

3.因为

例:如果我们不好好读书,就无法增长知识,掌握技术。

四、1.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激励鞭策

2.健康第一科学的健康堡垒要认准目标责任心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真

人有长足的进步

五、1.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2.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

钻进去,展开来。

课外拓展提优

一、3.×

二、1.结局责怪陈旧恍然大悟

2. (1)到那时你不能责怪老师没教过、书本上没见过。

(2)一批批的学生都比老师差,那么,我们的国家不就会一代不如一代吗?

3. 老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4. 陶行知运用“点石成金”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能死

记硬背课本上或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陶行知”点石成金”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们努力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老师们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学好各门学科的方法和能力。

自主探究提优

一、ABD

二、1. 美中不足 2. 有借无还 3. 一本正经 4. 多多益善

2020年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课练(含答案)-名师推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练习(精编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课时练(含答案)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1.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课 课练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一、认一认.连一连。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二、找朋友.连一连。 三、我会写.我会填。 四、一字组多词。 风 冬 飞 “风”字共()笔.第二笔是()。 “冬”字共()笔,第二笔是()。 “飞”字的笔顺是。 我会读一读.背一背春:草发芽花吐蕊天气暖冰雪化 夏:太阳晒树成荫荷花开知了叫 秋:枫叶红落叶霜水果香动物忙 冬:北风吹寒霜降雪花飘水结冰

2.姓氏歌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张(z ān g zh ān g ) 孙(s ūn s ōn g ) 钱(q án q i án ) 周(z ōu zh ōu ) 官(g u ān g ān ) 古(g ū g ǔ) 二、读拼音.写生字。 shu ān g f ān g 1.我有一 小小手。 2.太阳每天从东 升起来。 g u ó x ìn g x ìn g sh én me 3.中 有很多 氏.你 ? 三、照样子.连一连.写一写。 木 弓 言 彳 口 古 长 子 余 午 月 天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中国的姓氏很多.有赵、钱、孙、李...... (1)公园里有很多花.有 、 、 ...... (2) 里有很多 ,有 、 、 ...... 五、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你姓什么?我姓 。 什么 ? 。 3.小青蛙 李 介绍自己姓 什么.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一、连一连 . 帮字宝宝找家。 二、读拼音.写词语。 qīn g cǎo qīn g shuǐ shēn g qì qǐn g wèn xīn qín g 三、选字填空。 1.雨过天().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星期天.()你到我家做客好吗? 3.小红的眼()真亮啊! 4.小河里的水真()啊! 5.我们是小姓名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四、照样子.用“爱护”写话。 例: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1. 爱护。 2. 爱护。 五、把课文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河水清清()()晴.小小()蛙大眼()。 保护()()吃害虫.做了()()好事情。 1.青蛙住在哪里?。 2.青蛙每天干什么?。 3.还有哪些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举三 4画5画11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合集

1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___________ ,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傍 ______ 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 )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二、乡村四月作者: 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 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钲:O 3.磬(q 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 lng): -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全册(附答案)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1 北京的春节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ǎo zi luò tuo ()()()()bǐ cǐ rán fàng huò tān hè nián ()()()() 二、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排比 C. 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被”字句) 2. 除夕真热闹。(改成反问句)

四、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 选段中具体介绍了下列除夕的活动:、、 、、、、、。 3. 这段话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2 腊八粥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甜腻.(lì nì)咽.下(yān yàn ) 腊八粥.(zhōu zhóu )汤匙.(chí shi)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是设问句,意思是没什么办法反抗。() 2.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是比喻句,表现出八儿吃得饱饱的样子。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课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课练 第一课时课堂作业 1.读一读,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c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2.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3.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答案】 1.(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2.(1)陪衬(衬托)不可胜数(不可计数)(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3.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 1.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月亮一()柱子几()大苇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含答案)--9 古诗三首

9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 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第二课时 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一、D 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三、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1.春夏秋冬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认一认,连一连。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二、找朋友,连一连。 三、我会写,我会填。 四、一字组多词。 “风”字共( )笔,第二笔是( )。 “冬”字共( )笔,第二笔是( )。 “飞”字的笔顺是 。 我会读一读,背一背 春:草发芽 花吐蕊 天气暖 冰雪化 夏:太阳晒 树成荫 荷花开 知了叫 秋:枫叶红 落叶霜 水果香 动物忙 冬:北风吹 寒霜降 雪花飘 水结冰

2.姓氏歌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张(z ān g zh ān g ) 孙(s ūn s ōn g ) 钱(q án q i án ) 周(z ōu zh ōu ) 官(g u ān g ān ) 古(g ū g ǔ) 二、读拼音,写生字。 shu ān g f ān g 1.我有一 小小手。 2.太阳每天从东 升起来。 g u ó x ìn g x ìn g sh é n me 3. 中 氏,你 三、照样子,连一连,写一写。 木 弓 言 彳 口 古 长 子 余 午 月 天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中国的姓氏很多,有赵、钱、孙、李...... (1)公园里有很多花,有 、 、 ...... (2) 里有很多 ,有 、 、 ...... 五、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你姓什么?我姓 。 什么 ? 。 介绍自己姓 什么,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

3.小青蛙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连一连,帮字宝宝找家。 二、读拼音,写词语。 q īn g c ǎo q īn g shu ǐ sh ēn g q ì q ǐn g w èn x īn q ín g 三、选字填空。 1. 雨过天( ),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星期天,( )你到我家做客好吗? 3.小红的眼( )真亮啊! 4.小河里的水真( )啊! 5.我们是小姓名了,自己能做的事( )要自己做。 四、照样子,用“爱护”写话。 例: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1. 爱护 。 2. 爱护 。 五、把课文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河水清清( )( )晴,小小( )蛙大眼( )。 保护( )( )吃害虫,做了( )( )好事情。 1.青蛙住在哪里? 。 2.青蛙每天干什么? 。 3.还有哪些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举三例) 。 4画 5画 11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全册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附带答案 1、草原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ɡēlǜtǎn róu měi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qílìhuí wèi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2.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3.形近字组词。 渲()吁()勒()羞()喧()迂()勤()差()【句段集锦】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是指: (2)勾勒的意思是: (3)这句话说明了: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更美。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完整)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1.春夏秋冬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认一认,连一连。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二、找朋友,连一连。 三、我会写,我会填。 四、一字组多词。 风 冬 飞 “风”字共()笔,第二笔是()。 “冬”字共()笔,第二笔是()。 “飞”字的笔顺是。 我会读一读,背一背 春:草发芽花吐蕊天气暖冰雪化 夏:太阳晒树成荫荷花开知了叫 秋:枫叶红落叶霜水果香动物忙 冬:北风吹寒霜降雪花飘水结冰

2.姓氏歌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张(z ān g zh ān g ) 孙(s ūn s ōn g ) 钱(q án q i án ) 周(z ōu zh ōu ) 官(g u ān g ān ) 古(g ū g ǔ) 二、读拼音,写生字。 shu ān g f ān g 1.我有一 小小手。 2.太阳每天从东 升起来。 g u ó x ìn g x ìn g sh én me 3.中 有很多 氏,你 ? 三、照样子,连一连,写一写。 木 弓 言 彳 口 古 长 子 余 午 月 天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中国的姓氏很多,有赵、钱、孙、李...... (1)公园里有很多花,有 、 、 ...... (2) 里有很多 ,有 、 、 ...... 五、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你姓什么?我姓 。 什么 ? 。 李 介绍自己姓 什么,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

3.小青蛙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一、连一连,帮字宝宝找家。 二、读拼音,写词语。 qīn g cǎo q īn g shuǐ shēn g qì qǐn g wèn xīn qín g 三、选字填空。 1.雨过天(),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星期天,()你到我家做客好吗? 3.小红的眼()真亮啊! 4.小河里的水真()啊! 5.我们是小姓名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四、照样子,用“爱护”写话。 例: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1. 爱护。 2. 爱护。 五、把课文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河水清清()()晴,小小()蛙大眼()。 保护()()吃害虫,做了()()好事情。 1.青蛙住在哪里?。 2.青蛙每天干什么?。 3.还有哪些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举三例)。 4画5画11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题

第一单元神奇的西部 1 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ɡōu lè lǐmào jūshù ()()()()()()()huíwèi sǎ tuō yūhuíjíchí xiūsè ()()()()() shuāi jiāo tiān yárè hū hūyíbì qiān lǐqílì ()()()()() c uìsèyùliú jīn piāo dài wǔ mǎtí dīyín ()()()() 二、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 2、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 (),也看不见(),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快了,快到了。忽然,像()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更美。 五、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 是:;这句话说明了:。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课练

伤仲永复习检测题 一.词汇积累 (一).课下注释 1.伤 2 世隶耕 3.隶4尝 5.书具6.异焉7 异8旁近9.自为其名10.收族11.收1 2.自是1 3.立就1 4.文理1 5.邑人1 6.稍稍1 7.宾客其父1 8.宾客1 9.乞20.利其然21.环谒22.称23.泯然众人矣24泯然25.众人26矣27王子28 通悟29.受之天 30受31贤于材人32.贤33.材人34受于人35不至36彼其38得为众人而已耶 39.邑人奇之40 父利其然41.固众人42 从先人还家43 卒之为众人44 或以钱币乞之(二)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三)一词多义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代指这件事(邑人奇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仲永之通悟)(于厅事之东北角)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代指方仲永写的诗(或以钱币乞之) 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其其诗以养父母代词他的 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闻余闻之也久。听到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声誉。 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如此其贤也。有才智。 书即书诗四句书写 未尝识书具用来书写 自并自为其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还自扬州从 还还自扬州回来 从先人还家回到 然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作为 卒之为众人成为 以其诗以养父母把(将) 或以钱币乞之拿(用)

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使就学从事 宾客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名并自为其名名字 不能名其一处也指出 夫今夫不受之天无意义句首发语词 夫起大呼丈夫 与借旁近与之给 与蒙论议和,跟 别士别三日分别,离别 结友而别分别,离别 (四.)重点语句翻译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2.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其受之天也,贤于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译: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泯然众人矣译: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7. 余闻之也久。译: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9.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10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译: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 (五)理解原文填空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的反面实例,说明 2文章分两部分: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而最终“”,变得平庸无奇;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采用的写法,叙事部分按照的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4.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第一段,首句交代、、、。其中“”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附带答案(直接打印版)

1、草原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qí lì huí wèi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2.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3.形近字组词。 渲()吁()勒()羞() 喧()迂()勤()差() 【句段集锦】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是指: (2)勾勒的意思是: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3)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一条向我们飞奔过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

一.燕子 一、比一比,组词语。 掠()尖()偶()圈() 谅()尘()遇()倦() 二、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的燕子()的柳丝()的羽毛 ()的细雨()的花()的尾巴()的翅膀 四、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古诗两首 一、拼一拼,选一选。 zhuāng chái sì zhǐ 妆裁泗紫 zuāng cái shì zǐ yǒng tāo bīn chuí 咏绦滨垂 rǒng tiāo bāng cuí 二、比一比,组词语。 妆()裁()咏()滨() 装()栽()永()宾() 四、想一想,填一填。 1、()一树高,万条()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春风()。 2、()泗水滨,()一时新。 ()东风面,()总是春。 3、荷花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h? huā bǎo zhàng fǎng fú piān piān qǐ wǔ ( ) ( ) ( ) ( ) lián peng suí fēng piāo d?ng yī shang (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粉红的()雪白的()碧绿的() ()的荷花()的花瓣()的荷叶 一阵()一池()一幅() 三、比一比,组词语。 裳()稻()蜻()蜓() 常()蹈()晴()挺() 四、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静静地()()() 五、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花瓣儿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珍珠泉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选一选。 绽(dìng zhàn)开镶嵌(kǎn qiàn)朴素(sù shù) 清泉(quán chuán)泼(pō bō )洒青苔(tái tāi) 二、拼一拼,组词语。 qū() dān() 曲担 qǔ() dàn() dǎo() shi( ) 倒似 dào() si( ) 三、想一想,填一填。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xīnbiānpàolàyuètōngxiāojiānduànguāngjǐng ( ) ()()()()( ) ránfàngzhǎnlǎnjiéránbùtóngzhāngdēngjié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 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

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第一课时 一、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 二、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 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 宵(元宵)摊(摊牌)筝(风筝)眨(眨眼) 销(销售)滩(沙滩)挣(挣扎)泛(广泛) 三、(熬)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 (泡)醋大蒜(贴)年画(燃放)爆竹(打)灯笼 四、1.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 第二课时 一、1.因为所以 2.之所以是因为 3.因为所以 4.即使 5.虽然可是而且 二、1.zhēnɡjiépùzhuàn 2. 半遮半掩绘声绘色载歌载舞糊里糊涂 3. 一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全册(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全册(附答案)

,也傍 学种瓜 。 1. 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傍 ( )①靠近 ②并 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答案】 一、1.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桑阴 2.① 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 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浸归去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_附带答案(直接打印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_附带答案 1、草原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u měi cuì sa yù liú ( ) ( ) ( ) ( ) qí lì huí wai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2.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各色的帽子 白色的带子静寂的微笑 奇丽的大花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会心的草原 3.形近字组词。 渲()吁()勒()羞() 喧()迂()勤()差() 【句段集锦】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是指: (2)勾勒的意思是:

(3)这句话说明了: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3)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一条向我们飞奔过来。 2.写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1 古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dú tán miàn qīnɡluó fēnɡjǐnɡjiù cénɡān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厌()庭()狐()累()暗()【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课练(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课练(附答案) 1.《窃读记》 一、读拼音写汉字。 Chōnɡ zú má mù shūɡuì zhī chēnɡ()()()()chǎo cài shòu méi tuǐ suān jù pà()()()() 二、辨字组词。 梦()贪()赡()碌() 婪()贫()檐()绿()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如:舒舒服服(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急匆匆(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A、注意;B、拜访;C转过头看看;D、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 1、顾.此失彼。() 2、像我这样光顾.着看书的人很多。() 3、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4、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光:A光彩;B完了;C只,单;D露着;E明亮;F景物。 1、春光.明媚。() 2、为国争光.。() 3、我担心书被卖光.。() 4、你光.着膀子想大干一场啊!() 5、光.明在前头等着我们。() 6、光.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五、写近义词。 鼓励()惧怕()贪婪()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