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题壁诗漫谈

古代题壁诗漫谈
古代题壁诗漫谈

口瞿明刚

题壁诗是题诗的一种。题诗是印刷媒介流行之前原始媒介与语言媒介的结晶,无论从毛笔书法的形式美还是诗词的诗意内蕴美上讲,题壁都是一种审美性、娱乐性传播。

许多文人是把题诗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进行自我欣赏的,这从诗人得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来。

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杜甫《题郑县亭子》有:“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绍兴沈园唐琬题词

自居易《自问行何

迟》有:“逢山辄倚棹,遇

寺多题诗。”

杜牧《题桐叶》有: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

偶题归燕诗。”

苏轼((次韵王巩南

迁初归》之二有:“平生

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文人之外还有皇室

人物、僧人。唐代皇帝多

爱诗;唐宋时僧人题诗

规模空前,亦僧亦诗人

的身份使他们雅好题诗,

山居幽栖的环境给他们

题诗便利,挥毫向壁的

风气更濡染着题诗。唐

五代题诗僧人主要有寒

山、皎然、齐己、贯休。

59一

寒山的诗,篇篇都是题

壁诗、题竹诗,他在诗中

自道:“一住寒山万事

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

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

同不系舟。”

题诗者甚至不惟男

性,妇女也积极参与其

中。

唐代著名的红叶题

诗传说其实是大众题诗

风气与宫女爱情缺失体

验相结合的一个隐喻,

一个人性关怀。女主角

不限于一人,有天宝宫

人的《题洛苑梧叶上》、

德宗宫人《题花叶诗》、

宣宗宫人《题红叶》。

唐宋文人倡肆狂浪

正如酒肆狂饮,常有题

古代题壁诗漫谈 万方数据

诗。唐之崔涯,宋之魏野,最为著名。《云溪友议》记载了崔涯题诗倡肆的轶事:“唐崔涯,吴楚狂士也,与张祜齐名。每题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魏野《题壁绝旬》:“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户中。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文士题壁相赠则有倡女的题壁相和。如唐代赵光远有《题妓莱儿壁》,妓女杨莱儿便有《和赵光远题壁》。

在《全唐诗))和《全宋诗》中,良家妇女也参与了题诗,因此从题诗主体这个方面可以断言:唐宋题诗是大众文化现象。

翻检一番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题诗媒Jr"繁多,不仅限于石壁,包括驿壁、寺壁、屋壁、厅壁、宫壁、斋壁、庙壁、庵壁、观壁、亭壁、铺壁、园壁、关楼壁、酒楼壁、洞壁、馆壁、塔壁、祠壁、桥柱、亭柱、驿梁、桐叶、荷叶、芭蕉、枫叶、松树、竹子、诗板,偶尔还有扇子、枕头、裙带、手帕、琵琶、书匣、座右、窗户、屏风、柜子、船,甚至还有棺材。最典型的题诗媒介

是石壁、驿壁、寺壁和屋

壁。

石壁,有时也称“苍

壁”、“青壁”、“苍崖”。题

诗的石壁在宋代还被雅

称为“诗石”,杨亿《皇

甫太傅知苏州》:“郡斋

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

落暗尘。”

山水佳处,题名留

诗,是唐宋文人高标风

流的雅事。朱庆馀《送元

处士游天台》记录了唐

人的这份风流:“若过石

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

题名。”

驿壁是最.g-见的题

诗媒介之一。唐宋的驿

站功能繁多,兼有驿邮

功能和馆舍功能,是文

一60

人、武将赴试与下第、宦

游与谪迁的必经之地,

因此,从命运上讲,驿站

关联着诗人的政治前途

与生活方式;从交际上

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

人际友谊与社会声誉;

从情境上讲,晨发暮宿

的奔波与孤馆寒窗的憩

息都是诗人情感的强力

触媒,使得诗人有更多

的时间和适合的JC,态题

壁。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

中第一个大量留题驿壁

的诗人。他曾被贬谪越

州,流放钦帅I。漂泊途

中,明确题驿的诗题写

在端州驿、临江驿、大庾

岭北驿等。韩愈、刘禹

锡、元稹、自居易、李商

绍兴兰亭驿站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嗟贫叹厄类。唐代开元年间,东宫官僚清淡,薛令之题诗自悼,有“无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句,唐明皇在东宫看到了题诗,索笔续题道:“啄木嘴距长,凤皇羽毛短。苦(一作‘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遂谢病去职。

《历代诗话》载,周

匡物进士及第前,因为家贫,徒步应举,到了钱塘没有船费,耽误行程,就题诗公馆:“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了题诗就问罪津吏,据说从此之后天下津渡,舟子不敢取应举者船钱。

宣教劝诫类。苏轼元丰二年谪居黄州,路上有一座万松亭,一位县令曾经在古道上种植上万棵松树,用以荫庇行人,不到十年,许多松树被盗伐了,苏轼过而赋诗《题万松亭》:“天公不赦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宋代一位无名氏的《题驿壁》简直就是“安全行旅指南”:“记得离家日,尊亲嘱咐言。逢桥须

绍兴王羲之题扇桥

下马,过渡莫争船。雨宿

宜防夜,鸡鸣更相天。若

能依此语,行路免迪遭。”

被人喻为“征途药石”。

明心见性类。唐宋

诗僧超尘拔俗,澹泊高

洁,僧人题壁多出于向

世人明心见性,彰显自

己禅意情怀。宋诗僧显

万《庵中自题》:“万松岭

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

半间。三更云去作行雨,

回头方羡老僧闲。”

戏谑行乐类。如韩

翊《送夏侯审》:“下楼闲

待月,行乐笑题诗。”游

戏行乐类题诗的常见标

志是“戏题”。戏题并非

全都是题壁,但题壁的

戏题一般是游戏行乐。

岑参《戏题关门》:“来亦

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

一62

见关城吏,还从旧路

归。”后世十分著名的边

塞诗人竟然因为没有金

榜题名而羞于见人!

感物即兴类。《宋诗

纪事》载,谢无逸尝从潘

邻老求近作,邻老答日:

“秋来景物,件件是佳

句,恨为俗气所蔽,昨日

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

然起,题其壁云云。忽催

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

句奉寄。”孤句“满城风

雨近重阳”原本题壁诗

第一句,灵感失去,诗便

未成,但这是感物即兴

题壁的典型。

“偶题”经常是这类

题壁意图的标志。白居

易《偶题阁下厅》名句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

空”就是即兴所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日,秦岭秋风我去

时。每到驿亭先下

马,循墙绕柱觅君

诗。

春雪的希望、秋风的萧条,西归的温馨、东去的凄惶,都题写在人生的驿站上。

从蓝桥驿南行数日,自居易在今陕西省商州地区丹凤县城东40公里峡谷之间的武关又见到了元稹的题诗。武关自古以来与潼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关东沿山盘曲,悬崖深壑,路狭难行,山环水绕,险隘天成。

自居易《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

知。行过关门三四

里,榴花不见见君

"i.--k。

元稹则回应以《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

知。又更几年还-6<-.

到,满墙尘土两篇

诗。

伤逝悼亡类题诗最悲痛的是韩愈题写在通往潮州的层峰驿梁上的

诗。韩愈自刑部侍郎以

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

任,后来家人也遭到谴

逐,小女儿死在路途上,

就葬在层峰驿旁山下。

后来,韩愈还朝,经过女

儿墓地,想起藤条捆绑

的树皮小棺材里女儿的

寒惨白骨,不禁惊恐人

心,绕坟痛哭,然后题诗

云:“致汝无辜由我罪,

百年一1177痛泪阑干。”

陆游的沈园题壁是

宋代伤逝悼亡题诗的经

典文本。那首著名的《沈

园题壁》40年后依然完

好,而陆游则在40年后

的一个岁暮夜游沈园,

感叹“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玉

65一

骨久成泉下4-,墨痕犹

锁壁间尘”。

“墨迹唐丞相,诗牌

宋状元”,中国是一个超

级诗国,那些远逝的诗

人们一袭青衫彳亍了JT

里行程,一身骨血酝酿

了百年诗情,一管狼毫

挥洒了千古墨迹。太多

的典故是题诗的杰作,

太多的名句是题诗的佳

构。无论“红叶题诗”还

是“人面桃花”,无论“循

墙绕柱”还是“绣衣拂

尘”,都是远逝的风神,

在书写传播已经式微、

电子传播日渐繁盛的今

天,我们向历史深处湮

灭的墨迹回I#-,表达我

们对中国诗人群体的深

情纪念。

绍兴沈园陆游题词

 万方数据

古代题壁诗漫谈

作者:瞿明刚

作者单位:

刊名:

寻根

英文刊名:ROOT EXPLORATION

年,卷(期):2004(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15064733.html,/Periodical_xg200401018.aspx

离别诗词鉴赏

送别诗词鉴赏专题 南海区石门中学狮山校区高二语文组王海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送别诗词的意象等特点、体悟其情感类型、掌握其常用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学习鉴赏送别类诗词,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探究,从分析送别诗意象入手,引导学生领悟送别诗的情感特点和写作技巧,从而学会鉴赏送别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送别诗歌的离愁别绪和送别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送别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采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营造氛围 一、导入课题 师:之前我们在唐诗宋词选修中对诗歌进行归类,诗歌从题材上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咏史诗等,那么刚才这首歌词,从题材上看应该属于那类诗呢?明确:送别诗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别离”是人间最难舍的一种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送别诗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鉴赏这类诗歌。 二、分析特点 鉴赏一首诗词,该如何判别它是否属于送别诗歌呢?这首《长亭送别》同学们是如何得知它是送别诗的,从哪些方面可以作判定?(提示:判别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可以通过题目、特定意象等,判定送别诗同样可以从标题、意象入手。) 明确:送别诗词判定方法 1、通过文题判定,送别诗标题中常有“送”“别”“赠”等标志。 2、更重要的方法是通过送别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判定。 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习俗物象、时间意象、地点意象) 物象 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歌:“阳关三叠”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李欣)“朝闻游子唱离歌”(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 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风:《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时间: 夕阳、日暮:《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二)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二) 古乐府民歌《西洲曲》是一首有名的恋歌,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怀念: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等句,表现了因自己的深情厚意对方难以了解而带来的惆怅。“尽日栏杆头”和“栏杆十二曲”里的“栏杆”在后代诗词中成了一种意象,表现倚栏独立、心中愁怨无人能解的哀惋情怀,如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李煜《浪淘沙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柳永《凤栖梧》“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李清照《玉楼春》“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辛稼轩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等。 这首曲里的“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用了六朝民歌里惯用的谐音手法,“莲”谐“怜”音,“怜”就是“爱”的意思,“莲子”即“怜子”,也就是“爱你”之意,“莲心”即“怜心”,“彻底红”表示爱心永远。南朝民歌《杨叛儿》云:“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船生,眠卧抱莲子。”这是一首艳诗,“欢”字代指女子所爱之人,“芙蓉”谐“夫容”;男子想见情人,就搬来女子处落户,以便常随船边,并得以相拥而眠。另一首南朝民歌《青阳度》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这里除“藕”、“莲”均为谐音外,“青荷”、“绿水”、“芙蓉”等也都是双关语。此诗只能粗读,不可深究,否则将成为一首淫诗。 用谐音的古诗还有很多。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一诗中有“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除“莲子”外,“藕丝”也是谐音,“丝”表示“思”,“藕丝”即“偶思”,暗寓“思念佳偶”之意。晏殊《渔家傲》里的“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撩乱”,似乎是借用温庭筠的诗句。其实温庭筠也是从早期民歌里学来的,南朝《子夜歌》中就有“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理丝入残机,何悟不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浓墨淡彩的一笔,很多经典名句流传于世。下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10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诗词名句,并且给它排了个名次,指标主要有两个: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 第一位、《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无论经典指数还是深情指数,该诗都是满分,成为冠军当之无愧。 第二位、《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三位、《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在古诗里飞扬——古诗漫谈(2)(1)

《在古诗里飞扬古诗漫谈》教学设计 O总体构思 通过古诗漫谈,创设宽松环境,使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走进古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诗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O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自由的气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方法用启发式、讨论式、演讲式等,通过集体吟咏、小组漫谈、推荐上台演讲、采访学校教师或家长等多种方式,进行口语实践,提高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让学生在韵味飘香的诗海里吟咏咀嚼,互相合作,探究古典诗歌的香醇与芳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有选择性地刻录几首古诗制作幻灯片;录制歌曲《水调歌头》(苏 轼词),《虞美人》(李煜词)。 2.师生共同准备印象中最深的一首或几首古诗,并简要讲讲喜欢的原 因,如催人奋进、富有哲理、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等。 3.学生收集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并深入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等。 4.选定要采访的教师或家长、周围的长辈。 5.事先布置学生小组讨论古诗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古诗在语言交际、现 代歌词中的使用情况。 (二)导入。 教师:老一辈的读者中,不少人在孩童时代,就在吟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及“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名句;我们还知道苏州有一座寒山寺,武汉有一座黄鹤楼。我们的祖国到处有名胜古迹,一经诗人写入诗中,就会广为人知。这些名句都来自古诗词中。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老师将和你们遨游诗海,在古诗中飞扬,张扬我们的个性。多积累一些古诗,除了可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加文化底蕴外,还可提高思想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新课标》要求同学们小学阶段要积累70首古诗,初中要背诵积累50 首古诗。大家肯定积累了不少,除了会背诵外,还应该能理解,会运用到日常口语交际及作文中,今天我们聚集一起漫谈古诗,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三)展示多媒体。 问题1:请你背一背下列诗人的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安 石、苏轼。(请同学们自由站起来背诵,也可两人或几人合背。) 问题2 :请你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或有关花草树木的古诗。(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背诵。) 问题3 :老师说上句,让同学以接龙形式对出下句。可以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月落乌啼霜满天,” “横看成岭侧 成峰,”“国破山河在,”“安得广厦千万间,”等。 (四)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或几首古诗,并就介绍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解读 古代的离别诗词,往往涉及一些特定的风物,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别的时间。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再者,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对送行人而言,这

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句子便取其离别之意。 南浦,即古南浦郡,其水滨常为古人送别之处。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如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另外,在离别的景物上,古人常常描写柳枝、春草、月亮,由于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诗歌意象如今已成了离别的代称。“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再者,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一切顺遂。杨巨源“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春草”也是这样一种意象,它经常被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王维《山中送别》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句均有对“春草”这一意象的涉及。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今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二七)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二七) 二0、六言诗 六言诗即六言绝句,也有六言律诗,只不过一句六言而已。东晋挚虞引《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句,认为六言起源于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及六言诗的缘起时说“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清人赵翼论六言诗缘起说:“按《毛诗》‘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等句,已开其端。”南朝梁任在《文章缘起》中说:“六言诗汉大司农谷永作。”宋严羽《沧浪诗话》论及六言诗歌时说:“五言起于李陵、苏武,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六言起于汉司农谷永,三言起于晋夏侯湛,九言起于高贵乡公。”唐朝李善为《文选》中左思《咏史诗》作注,以为六言诗始于西汉东方朔。东方朔的六言诗,仅见于《文选》李善注引,且仅有两句,一句是《文选》卷二十一左思《咏史诗》注引东方朔《六言诗》“计策捐弃不收”;另一句是《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注引“合樽促席相娱。”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

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六朝是六言诗最高水平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有六言诗,如曹植、弥衡、萧统、庾信等等。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更加兴盛之势。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用诗体。清人严长明编纂的《千首宋人绝句》,收录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的六言绝句98首,约占全书的1/10。明代著名作家,如明初“三杨”之中的杨基、杨士奇,明前期文 坛泰斗李东阳,“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竟陵派”的领军人物谭元春等,都有六言诗作传世。更为值 得注意的是,明代还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六言诗选本,如李攀龙的《六言诗选》、杨慎的《古六言诗》、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等。这些选本的出现,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尤其是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 融诗、书、画于一体,使读者“阅诗以探文之神,摹字以索文之机,绘画以窥文之巧”,对六言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王夫之、朱彝尊、袁枚等,在六言诗创作上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是总的来说,因为六言诗其句读或说节奏点过于整齐,读来没有诗歌的参差感,所以没有形成象四言五言七言一样的主流诗体。 这里仅引几首例诗。

十首古代爱情诗

一,《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 秦观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古诗漫谈》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口语交际古诗漫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重点) 2.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学习诗词的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 (难点)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资料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咏古诗,畅谈古诗,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知识卡片 1.写出自己印象深刻或喜欢的古诗,并讲明原因。 2.收集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将收集的古诗分类整理,准备课堂交流。 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背诵诗词 1.每队围绕一个主题背诵古诗。 主题:山水、边塞、咏物等。 内容:《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山坡羊·潼关怀古》《清平乐·六盘山》《望洞庭》《调笑令》《观猎》《渔家傲》《卜算子·咏梅》《江南》《别董大》《赠少年》《山中送别》。 2.各队开火车背诵一首长词。 内容:《沁园春·长沙》《满江红》《声声慢》《雨霖铃》。 知识板块二赏析诗词 1.画中有诗。猜一猜,每幅画中蕴含着什么诗句? (出示描绘画有《望庐山瀑布》《小池》《惠崇春江晚景》等诗的画。) 2.诗中有画。 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根据诗意绘制的图画;各小队选派的代表上台,展示本队根据诗词绘制的图画,其他同学品味欣赏。 知识板块三古诗竞猜 1.“心有灵犀一点通”,读诗句,猜谜语。 辨植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识动物: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知人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游名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佳言妙句对对碰”,读上句,接下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

关于古代爱情,伤感,离别唯美诗词

关于古代爱情,伤感,离别唯美诗词 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②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浣溪沙 ③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浣溪沙 ④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 ⑤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浣溪沙 ⑥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鬓云松令 ⑦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山花子 ⑧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山花子 ⑨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御带花 ⑩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相见欢 11 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减字木兰花 12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踏莎行 13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南乡子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鹊桥仙 14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浣溪沙 15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山花子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山花子 16 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望江南 17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蝶恋花 18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 19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 20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好事近 21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阮郎归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减字木兰花 22 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减字木兰花 23 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减字木兰花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金缕曲 24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金缕曲 25 天外孤帆云外树,看又是春随人去。——雨中花 26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临江仙 27 今古河山无定据。——蝶恋花 28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 29 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梦江南 30 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 31 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卜算子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清平乐上元月蚀 32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浣溪沙 33 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浣溪沙大觉寺 34 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菩萨蛮

古诗词意象大全_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意象大全_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在古代诗词作品中,离别,总是被当作反复歌咏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玄宗的凄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三变的缠绵;“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是朱淑真的幽怨;“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是唐婉的酸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古代的离别诗词,往往涉及一些特定的风物,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别的时间。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再者,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柳永“寒蝉凄切,

语文综合文摘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语文综合文摘 3.秋波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晋代大艺术家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就是强调美目的重要性。古代诗歌中对美女眼睛的描写很多,形容眼睛的明亮,常用秋波之类的说法,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扬”是“明”的意思,“婉”即“美好”,这句诗就是形容美女水汪汪的眼睛明亮传神,《诗集传》云:“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楚辞·招魂》的“娭光眇视,目曾波些”,目光如层层水波一样,表示眼睛的灵动。这类说法还有很多,宋玉《神女赋》“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和“转眄流精”、陆机《日出东南隅行》“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文选》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温庭筠《南歌子》“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等,分别用流眄、横波、琉璃瓶、秋水、明珠等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剪”字非常传神,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柳永《河传》“愁蛾黛蹙,娇波刀剪”等,都是借用白居易的说法。

美目顾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态。《卫凤·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方玉润赞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诗经原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也都是描写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楚辞·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和司马相如《美人赋》“睹臣迁延,微笑而言”,表现女子对男子动情,用眼色来勾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和花间词人顾夐《应天长》“慢转横波偷觑,敛黛春情暗许”,讲怀春少女斜眼偷视,娇羞可爱。李后主《菩萨蛮》更进一步:“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秋波流转,勾魂摄魄,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如《西厢记·惊艳》中说的:“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周邦彦有一首专咏美人眼睛的《看花回(越调)》,描绘种种眼姿,同类词不多见: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时、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自笑指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4.蛾眉

古代爱情诗总结

总结:古代情诗的主题、风格及意义 主题方面:古代情诗所反映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而又十分复杂。然而,其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歌颂爱情专一和追求恋爱自由。 专一的爱情观念是人类摆脱群婚制最后进入一夫一妻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从《诗经》到清末,一直贯串着歌颂爱情专一的主题思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直接抒写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一般表现为一方或双方信誓旦旦,永不相负。 二、通过倾心思慕,患难与共,刻骨怀思,幽怨怅恨等等的抒写,表达其坚贞、真挚、专一的 爱情思想。陆游的《沈园二题》 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女子受着更沉重的压迫,在爱情婚姻上,她们往往要承 受被玩弄、被欺凌的痛苦,更加向往“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的爱情理想,因 此,他们祈求纯真专一的爱情较男子更为强烈。 四、在古代情诗中,肯定爱情专一的思想品质,还表现在对“薄情郎”“负心汉”的谴责。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可以说,情诗所反映的爱情内容如果没有专一、忠贞和真挚的道德品质,便会变成无意义的两性关系,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爱情。正是因为古代情诗始终贯串着歌颂爱情专一的主题思想,才为后人所钦慕和称颂,才显示出其永久的价值和意义。 追求恋爱自由同样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在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以及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制度也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和婚姻不再是一致的,而是处在一种 分离状态中,甚至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在广大男女青年中出现了封建礼教的迫害,反 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追求恋爱自由的各种事迹,这些,在古代情诗中都有真实而生动的反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正面歌咏和描写自由恋爱的情诗并不多,且多存在于下层社会或民间的诗歌中,表现了自由恋爱的率真开朗,很少笼罩着封建礼教的束缚和阴影。这一主题,还往往和控诉圭寸建礼教的罪恶揭露圭寸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结合起来,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向往多数表现为抒写恋爱受阻、婚姻不当的痛苦和愤懑。(如《孔雀东南飞》)。 追求恋爱自由和歌颂爱情专一,表面看来是相互矛盾的两回事,其实是爱情这一内容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两性关系中,没有专一固然没有爱情,但没有恋爱自由,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爱情。脱离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的爱情去强调婚姻上的专一,势必陷于“从一而终”的封建贞操观念;违背互相忠贞这一爱情道德而奢谈恋爱自由,势必流于泛爱与庸俗。所以,两者只有高度统一,才会成就真正的爱情。所以,在爱情上既要追求恋爱自由,又要求互相专一,这正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 风格方面:中华民族有着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而表达情感的方式又具有含蓄、凝重、深沉、委婉的特点,反映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便形成了健康、优美而又含蓄的艺术风格。 若从各时代各类型的具体作品看,古代情诗的艺术风格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样。如,写恋爱自由的、婚姻美满的,往往欢快明丽、温柔优美;写情心思求、相誓盟好的,又比较纯朴真挚、热切强烈;写离别相思的、怀人感旧的,则缠绵悱恻、幽怨怅惘;写失恋遗弃、殉情悼亡的,又哀伤怨愤、凄婉郁结;等等。由于情诗表现的内容不同,风格也呈异彩。 同时,民间情诗和文人情诗的风格也有明显不同。一般地说,民间情诗以自然纯朴、率真开朗者居多,而文人情诗则以细腻绚丽、曲折深婉者居多。 然而,古代情诗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又是和谐地统一着的,他们都统一在健康、优美、含蓄的

《古诗漫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漫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漫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学习诗词的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引入主题,创设情境 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瞧,今天韩老师就给大家请来了几位。 (四位同学分别扮演李白、杜甫、李清照、陆游,吟诗上场,做自我介绍。) 二、自主活动,展示成果 最近,我们六一班开展了一次“走进诗词王国”的主题实践活动。各个小队分别确定了诗词的探究主题,前一阶段大量地收集、整理了资料,开展了活动。这节课,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汇报学习收获,共同分享吟诵诗词的乐趣。 (全班同学已经分为寒梅、幽兰、翠竹、雏菊四小队,自我介绍,然后交流学习收获。有:了解古典诗词的类别,认识历代诗人,介绍学习诗词的`途径,玩赏趣味古诗词等) 1、背诵诗词 (1)每队围绕一个主题背诵古诗。 (有:山水、边塞、咏物等方面。内容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山坡羊潼关怀古》、《清平乐六盘山》、《望洞庭》、《调笑令》、《观猎》、《渔家傲》、《卜算子咏梅》、《江南》、《卜算子咏梅》、《别董大》、《赠少年》、《山中送别》。) (2)各队开火车背诵一首长词。 (内容是:《沁园春长沙》、《满江红》、《声声慢》、《雨霖铃》。) 2、赏析诗词 (1)画中有诗。猜一猜,每幅画中蕴含着什么诗句?(学生出示描绘画有《望庐山瀑布》、《小池》、《惠崇春江晚景》等诗的画。) (2)诗中有画。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根据诗意绘制的图画;各小队选派的代表上台,展示本队根据诗词绘制的图画,其他同学品味欣赏。 3、品评古诗 (1)寒梅小队:“心有灵犀一点通”,读诗句,猜谜语。 辨植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识动物: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知人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游名胜: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幽兰小队:“佳言妙句对对碰”,读上句,接下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离别诗句大全

离别诗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2、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齐己《剑客》 3、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苏轼《和董传留别》 4、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范云《别诗》 7、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8、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9、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0、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11、楼外垂杨千万缕。——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12、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13、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4、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15、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16、杜鹃声里长门暮。——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7、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18、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19、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20、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21、等闲离别易销魂。——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2、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24、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5、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6、绿满山川闻杜宇。——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8、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于谦《岳忠武王祠》

语文版小专题 口语交际 古诗漫谈

小专题口语交际古诗漫谈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枣庄大众网6月10日讯经典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对铸就学生品格、激励志向、丰富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中学深入开展中华诗诵读活动,交流与古诗相关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学生会主席),请你完成下面的策划任务。 (1)任务一: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撰写宣传语,做成大条幅悬挂于学校醒目位置。 (2)任务二:请你撰写一份通知,分发给各班,邀请他们加入这次活动。 ________ (3)任务三:诗意的解说。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中关于“春”的描绘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的晚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春。 2.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沉浸在古诗“花鸟虫鱼”的海洋中。(请分别仿照示例列举一句) (1)带“花”字的诗句。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写“鸟”的诗句。 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3)绘“虫”的诗句。 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绘“鱼”的诗句。 3.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看图悟诗。上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其中富含哲理的是哪两句诗? (2)看图写诗。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为下边这幅画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____________ 4.假如你参加了下列“漫游古诗文”的活动,按要求完成相关的问题。 (1)“心有灵犀一点通”,读诗句,猜谜语。 ①辨植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识动物: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③知人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④游名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谜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句中觅成语”,读句子,写成语。 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示例:欣赏古诗佳作,陶冶人生情操。

彼年红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漫谈

目录 绪论//1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掬取古代爱情诗歌中的朵朵浪花,感受情爱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 少女怀春//5 春的撩拨唤起少女的春情。怀春少女对于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展现了风姿各异的春思情态,也流露出莫可名状的忐忑以及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态。 男士多情//25 倜傥风流的才子被理想佳偶吸引得心驰神荡、意乱情迷。他们如饥似渴地慕恋绝色美人,为之浪漫痴想、神魂颠倒;单相思的结果,往往就是求之不得的惆怅怨恼。 青春邂逅//43 青年男女偶然相遇,被对方的容貌身姿、举止风度深深吸引,强烈的欲念油然而生,擦出一见钟情的火花,刹那间的心灵碰撞充满着摄人心魄的迷醉与诗意。 花前月下//65 才子佳人青春邀约,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密林幽会,水边欢唱,尽享缠绵悱恻的柔情蜜意。临别时分,他们依依难舍,互赠信物,寄托永结同心的憧憬与期盼。 海誓山盟//87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经常指天发誓,或以松柏譬喻,突显执著爱情的坚贞不渝。痴情男女甚至希望化身为情人的衣领、腰带等等物件,以此表达朝夕为伴、长相厮守的美好心愿。 合欢绸缪//97 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陶醉于新婚的欢乐,两情绸缪的温馨。新婚娇妻常与春花争美斗艳,尽显娇憨、自矜的动人情态,也留下了闺房调笑的盎然谐趣。 伤心南浦//109 情人相别,从别前的缠绵情语到别时的不舍、叮嘱,再到别后的无限相思。此类诗歌灵活运用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细腻白描、心理刻画、复叠语句等艺术技法,使得离别深情的抒写更加形象传神、真切感人。 别梦依依//147 相爱的情人离别之后,各自忍受着孤身独处的凄凉。他们常常借助缥缈梦境来一解相思之苦,既有痴情梦寻的执著艰辛,也有梦中欢娱的缠绵旖旎,更有梦醒时分的悲怆凄楚,从而为古代爱情诗歌增添了朦胧浪漫的色彩。 相思愁怨//161 描写男女相思愁怨的古代诗歌浩如烟海。由于角色对象的迥然相异、表达手法的丰富多彩,此类题材的诗歌作品构成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展现出各色人等的情爱心理和深挚感人的相思情态。 久别重逢//233 备尝离别之苦的男女久别重逢。他们欣喜若狂,互诉相思之苦,珍惜重聚的良缘;破镜重圆的夫妻更多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慨。离乱时代的重逢,则另具一番旋聚旋别、悲欢交集的复杂况味。 往事如烟//247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恋、弃妇之作,流露出被抛弃的抒情主人公自怨自艾、悲愤激烈,或者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经历了爱情失落的男性主人公追忆逝水年华,则表达出人面桃花的咏叹、往事如烟的惆怅。 曾经沧海//287 古代殉情诗歌,以决绝的态度表达爱情的忠贞不渝,产生令人感佩的精神力量。大量悼

古代爱情诗词发展概况

古代爱情诗词发展概况 爱情是全人类生活中共同的永恒的主题,就时间而言,不分古今;就空间而言,不分南北。所以自古以来,爱情一直是诗人词人们歌颂和赞美的主要对象。爱情以其纯洁和神圣让诗人词人着迷,让世俗之人为之痴狂乃至献身,所以描述爱情的诗歌词作品往往是最能感动人又最能反映出崇高美好的人性的。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了爱情,按一般的提法,爱情是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能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这种综合的(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这就是说,爱情意识是与人俱来的,它既源于人的生命本能,又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它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事实上,它是人类精神活动中一种最强烈最深沉的冲动,是人的心理生活的最精细最脆弱的产品。它既给人们带来明朗的欢乐,又给他们造成深刻的痛苦。至今人类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爱情的奥秘,科学家从生物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乃至于美学等方面对爱情进行研究。艺术家则在艺术创作中不厌其烦地去表现爱情的种种欢乐和痛苦。究其原因,正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感情是艺术的生命。因此,爱情成为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便是必然的了。 古往今来,美好的“爱”和“情”从来就不是虚幻的,对每一个社会人而言,都是真实的刻骨铭心的存在。从总体上说,人情、事情、物情,构成了世情,而每个人都处在这世情这张网中,所以“情”并不虚幻,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真正的内容,也是人之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生苦难通彻肺腑的怜悯,是三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这里的单纯,指的是自然而然,发乎情就不需要止乎礼仪,不关乎礼法和道德。这里的激情,指的是让当事人双方心灵产生的那份的闪电般的悸动,用我们的成语说就是:一见钟情或者一见倾心。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呢?异性的吸引以及彼此在生理上的欲望和追求,这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情欲。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情欲是爱情产生的生理基础,但它并不等同于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把性的欲求、繁衍后代本能的巨大力量以及低级感情的疯狂审美化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对异性生理的追求使人在自己的感情对象中看到了美,人对这种美的审视驾驭着自己内心的原始冲动,它使得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致使他忘却了那份原始的冲动。这种从物质的欲念到精神的享受的升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表现这样的感情和感受的作品也才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爱情诗词。所以这里首先应该区分的是,爱情类诗词首先不是描写情欲的色情作品,其次也不是描写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艳情作品,更不是古代专门描写女性容貌、服饰、姿态的宫体诗词,而是超越这三者之上的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诗词作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的艺术创作,我认为诗词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一方面,爱情追求艺术,追求感受的戏剧性和灵与肉的交融;而另一方面,艺术本身自古至今一直在反映爱情,凝聚着爱的生命力和美,艺术地再现和提高着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换句话说,真正的艺术作品表现的不是两性的单纯的性关系(单纯探讨和描述两性关系是科学著作的任务)而是两性关系的审美化:男人在女人身上看到了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美德,女人在男人身上寻到了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他们之间彼此互补,彼此欣赏并快乐着对方的快乐,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