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妈妈睡了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妈妈睡了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妈妈睡了教案

0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思路: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

(学生再试)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哄(哄骗)(哄人)

先(先后)(首先)

闭(闭上)(关闭)

紧(紧张)(紧握)

润(红润)(湿润)

蛋(鸡蛋)(脸蛋)

等(等级)(等待)

吸(吸水)(吸收)

发(头发)(理发)

沾(沾水)(沾湿)

汗(汗水)(流汗)

额(额头)(扶额)

沙(沙滩)(风沙)

乏(疲乏)(困乏)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生:自由练读并记忆生字。

师:你们学得可真认真,课文读得满意了吗?

生齐答:满意了。

师:那现在找两名学生读一读。

(师找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生1:**同学读的很好,尤其读**的时候更好,我应该向他学习。

生2:他读得真的很好,特别是**一句,读的特别美。

……..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已经很好了,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过一过生字关。谁顺利过关,谁就将成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师检查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单字,并进行奖励。)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成为“识字大王”,现在小组内检查并奖励。

(小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生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生自由读文)

进行集体交流。

生1:老师,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累。我是从“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看出来的,说明妈妈睡得特别香。这是因为她特别累。

生2:老师我不明白“深沉”是啥意思?

生1马上回答:“深沉”就是睡得特别香。就像这样(表演)。

师:**同学通过表演,让我们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呼吸很深沉。”

生2:我还不懂“均匀”是啥意思?

师:你不懂呼吸均匀是啥意思是吗?那呼吸不均匀是啥意思,我们一起来做做。

生表演“呼吸不均匀”

师:那呼吸均匀呢?

生再表演“呼吸均匀”。

师:对了,这就是“呼吸均匀”你们看妈妈睡得多香啊!还有哪儿?

生3: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这可以知道妈妈很累,就是妈妈干完这个,干那个。

师:(圈出“好多活”)根据你们的观察,妈妈都可能干了哪些活?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

生4:老师,我从这里也能看出妈妈很累,“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这么多的响声,妈妈一点儿也听不见,说明她太累了。

师:妈妈这么累,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师找学生读(刚开始)说:这么大声会把妈妈吵醒的,小点儿声。(听候评议)你读的很好,如果再把这些词语读的突出一些,就更能体现妈妈很累,你们再读读试试。

(学生练读后再指名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知道的,因为“明亮的眼睛”就是又大、又黑、又亮,有这样的眼睛一定很好看。

师:你说的真好,抓住了这个词语就能看出妈妈很美丽,谁能向他这样也来说一说。

生2:老师我从“弯弯的眉毛”也能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弯弯的眉毛就像小月芽似的,特别好看。

生3:我从“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可以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妈妈在睡觉的时候脸红扑扑的,就像大苹果,再加上弯弯的眉毛就更美丽了。

师:妈妈真美丽。

生4;老师,我从“妈妈的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这里可以看出妈妈很爱孩子,因为妈妈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总唱催眠的歌谣。

师: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这种美比外表的美更美。

生5: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上写着“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都是长在脸上,这为写睡在脸上呢?

师:我们都来想一想,是“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还是“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

生:“睡”好,因为妈妈睡了,眉毛肯定也不动了,就像睡着了似的。要是长还可以动呢。

师:你说的真好,这样就显得睡梦中的妈妈更美丽了,你们看,这个小朋友用词多准确呀!

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指名读后,师评议:听你这么一读,我感觉妈妈长的一般,不能说真美丽。谁能读出妈妈真美丽?

再指名读后,师:他读得好不好?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全体学生练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从课文里看到了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但是我不懂“慈祥”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懂吗?

生1:老师我知道了,“慈祥”就是脸上带着笑。我爷爷就很慈祥,他总是笑眯眯的。

生2,老师,我也总笑眯眯的,是不是我也很慈祥?

生们立刻回答不行。

生3:我爸爸告诉过我,“慈祥”是说老人、长辈的。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师:那课文中慈祥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1:睡梦中的妈妈嘴角、眼角都带着笑意,很慈祥。

生2:妈妈睡觉的时候,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说的真好,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妈妈多慈祥啊!

四、小结: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作业设计

1、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

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的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提出的小练笔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下来。

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会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就会更好的做到了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另一个参考:表格式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 妈妈睡了 教案+反思(2课时)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课文,借助插图,通过想象,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3.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呼吸、沙发、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熟、额。 (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妈妈睡了》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人 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在学生加偏旁的同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从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

7 妈妈睡了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

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妈妈睡了》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7.妈妈睡了人教(部编版)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 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 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 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

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她自己先睡着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睡梦中的妈妈好(),睡梦中的妈妈好()。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哄人先后紧闭红润 等待粘贴呼吸头发 汗珠额头乏累沙沙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多音字,课件出示:发。 四、情景朗读 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

部编版《妈妈睡了》教案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之情。 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 报。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 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4、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个大家?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的妈妈。 师: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孩子和他妈妈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妈妈睡了,朗读课题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 (请生读,小先生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2、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识记生字“先”:这是一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后) (2)师:妈妈再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3)指导朗读:妈妈太累了,睡着了,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朗读时要轻一点) 三、细读课文,体会深情 1、请大家自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用横线画出来。(请生回答) 生: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 师:是啊,“明亮的眼睛”又大又黑又亮,有这样的眼睛一定很好看。 师:大家看“闭”字的金文字形。“闭”指的是两扇门关起来了,中间的“十”表示门闩。慢慢演变变成“才”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眼睛紧紧闭上,感受一下“闭”。 生2:我从“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看出妈妈很美丽,弯弯的眉毛就像小月牙似的,特别好看。 生3:妈妈在睡觉的时候脸红扑扑的,就像大苹果再加上弯弯的眉毛就更加美丽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妈妈睡了》精选教案

《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写人的短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妈妈午休时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细腻的文字描述了睡梦中的妈妈是美丽、温柔、劳累的,表达了母子之爱。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多音字“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积累,感受母爱伟大,懂得关心 父母。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熟练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丰富语言积累,懂得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块一情境激趣,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吧。 (师播放歌曲视频《妈妈的爱在身边》) (1)请生谈一谈观后感。师:隔着画面我们就能感受到妈妈对宝宝的爱。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妈妈有关的课文 ——妈妈睡了。 (2)请生来读一读课题,师强调读准课题中的两个轻声,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文的趣味性。) 板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妈妈,去看看她的故事吧。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36面,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生读第一自然段) (2)师:谁想来展示你的朗读,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生读)(3)师:读着读着,在第1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呢?(生交流自己的朗读体会) (4)师出示生字卡片,请生认读第一自然段中出现的两个生字“哄”和“先”。 ○1“哄”字认读:教师可以请学生自由地来说一说小时候妈 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呢?从而理解并记住口字旁。为加深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 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生自由发言 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问题

5、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6、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7、生自由回答。(“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8、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师范读。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 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开火车读。抢读。 5、出示课件“摘苹果识字游戏”这些生字朋友飞出了课本来到生活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6、生回答苹果树上相应的“禁止吸烟先下后上熟食吸尘器眉笔并说说在哪里见过他们。 四、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妈妈睡了优秀教案人教部编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本课8 个生字,会读文中11 个生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 、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 、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部编版妈妈睡了教案精修订

部编版妈妈睡了教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之情。 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 报。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 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4、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设计

7.妈妈睡了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掌握多音字“发”。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课前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自学课后的生字,思考课后问题。 2、读课文过程中,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困惑。 3、思考课前布置的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掌握多音字“发”。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班的课,你们肯定很紧张,为了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首歌。 录音一起唱(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随音乐一起边拍手边唱 师:这首歌唱得是谁呀? 生:唱得是妈妈 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能把这首歌唱得那么有感情,看来平时你们一定留心观察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生自由回答。(“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拓展识字 1.提出初读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2.检查朗读情况、拓展识字。 (1)出示带有生字多的句子,检查朗读。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优秀 教案 1、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7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重点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难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1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可以进行归类识记。“额”可以用字串识字法,部首“页”表示头部,“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粘”字可以用实物演示、看插图的方式来识记。比如,把贴着双面胶的小花粘到黑板上,理解“粘”的意思;通过图文对照,在故事情境中理解“粘”的意思。“乏”字的理解,可以用换近义词的方法。如:“乏”和“累”意思相近。本课要求会写7个生字。“哄、脸、沉”是左窄右宽的字。“窗”笔画最多,上宽下窄,下半部分里面不是“夕”,点要出头。

2、阅读理解本课的朗读要注意两点:读好文中大量的“的”字短语,以及“地、得”字短语,注意要读得轻而短;读出轻柔的语气。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爱意,轻柔地朗读。 3、表达运用尝试运用“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等短语拓展说话,比一比谁说得多。 4、实践操作夸夸自己的家人:请学生准备一张彩纸、铅笔、水彩笔,制作一张贺卡,在贺卡上夸一夸自己的家人,并将贺卡送给家人。 1、预习提纲(1)听歌曲《我的好妈妈》,了解妈妈平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2)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猜想:课文写了怎样的妈妈?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哄、先”等1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发”,会写“哄、脸、沉”这3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短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师在音乐声里读旁白:总有一双温柔的手紧紧地牵着我们,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刻起,她就怀抱着我们,用甘甜的乳汁喂养着我们长大。不记得多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三 篇 导读:本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休时所见所闻所感,描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孩子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表达了*之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十六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怎样的。 3. 引导学生动笔写一写,表达对妈妈的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深感悟*之爱,感悟亲情。 重难点分析: ●本课生词较多,应该根据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适时加以理解。

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容易激发而难以保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到读文、识字。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于母爱的故事。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由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2. 教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 3. 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随文识字。 1. 教师范读。出示图片,提出要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3. 同桌互读。 4. 指名接段读文。 5. 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评价优点,并提出建议。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0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思路: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 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 (学生再试)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哄(哄骗)(哄人) 先(先后)(首先) 闭(闭上)(关闭) 紧(紧张)(紧握) 润(红润)(湿润) 蛋(鸡蛋)(脸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 《7.妈妈睡了》教案

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感受睡梦中的妈以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3、读准多音字“发”,写好“窗,沉”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妈妈睡了》。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爱。 1、感受妈妈的“美丽”。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美丽? 学生交流: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随机出示这三个短语,指导读好带“的”字短语 (2、紧的反义词松,闭的反义词开 (3)、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睡梦中妈妈美丽。 (4)、词语拓展:课文中的妈妈睡着的时候很美丽,你的妈妈睡着的时候是不是也很美丽呢?出示填空段落。 2、感受妈妈的“温柔”。 过渡:睡梦中的妈妈是美丽的,也是温柔的。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读到哪里,你觉得妈妈很温柔? 交流:微微的笑着嘴巴、眼角都笑了

(2)阅读推测:为什么孩子看到妈妈的笑着,就会想到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呢?(进而感受妈妈对我的爱) (3)想象说话:妈妈在睡梦中微笑着,她还会想到什么呢?(进而感受妈妈对我的爱) (4)指导朗读,读出妈妈温柔的感觉。 (5)学习总分结构。 4、感受妈妈的“累”。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读到哪里,你觉得妈妈好温柔? (2)交流:沉——理解沉的意思。 小鸟唱歌,风儿散步,全听不到——拟人修辞 干了好多活儿——拓展想象:妈妈都干了哪些活?进而感受妈妈对我的爱。 (3)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累。 (4)学习总分结构。 三、指导写“沉、窗”。 出示:“沉”、“窗” 沉:1、观察2、交流3、范写4、描红,临写(书写姿势提醒)5、评价6、组词、说话 窗:1、观察2、交流3、范写4、描红,临写(书写姿势提醒)5、同桌评价6、组词、说话 四、总结全文。 1、感受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睡梦中的妈妈是好美丽,好温柔,好累。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现的? 生交流:妈妈午睡的时候,小朋友在观察妈妈时发现的。我感受到了小朋友对妈妈的爱。 师:是呀,孩子,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板书:爱。 2、配乐朗读全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 及教案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 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 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 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 出沙沙的响声,不过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 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实行分析。 3、引导学生实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 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注重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部编版妈妈睡了教案

部编版妈妈睡了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之情。 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 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 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 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4、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个大家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的妈妈。 师: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孩子和他妈妈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妈妈睡了,朗读课题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 (请生读,小先生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案

《妈妈睡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重点学会“窗、脸”等汉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 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她自己先睡着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睡梦中的妈妈好(),睡梦中的妈妈好()。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哄人先后紧闭红润 等待粘贴呼吸头发 汗珠额头乏累沙沙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多音字,课件出示:发。 四、情景朗读 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预设:文章开头要怎么去读才好呢? (2)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预设: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美丽”来呢?请你试一试。 (3)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

妈妈睡了 名师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

课题:7 妈妈睡了 【教学要求】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积累“的”字短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闭、事、窗”3个生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课件出示2:《世上只有妈妈好》音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2.教师过渡: 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

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 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课件出示3)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4、5) 一类字: 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二类字: 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 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一、二类字看看是否都 标出来了。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6) hǒnɡ xiān bì liǎn shì chén fā chuānɡ 哄先闭脸事沉发 窗 正音:“脸、沉、紧、粘、汗、前”是前鼻音, “哄、窗、等”是后鼻音,“事、沉、窗、润、沙、粘” 是翘舌音。 “发”是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fà”,“头发”, 另外,还有“fā”,“发生”的意思。 (课件出示7)Array jǐn rùn děnɡ xī zhān hàn é sh ā fá 紧润等吸粘汗额沙

7 妈妈睡了(人教部编版)-教案导学案

课题:7 妈妈睡了 【教学要求】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积累“的”字短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 柔与辛劳,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闭、事、窗”3个生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课件出示2:《世上只有妈妈好》音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2.教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 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课件出示3)提出自学要求:【设计意图:以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导入,自然过渡到课文所学,联系生活实践,谈谈自己的妈妈。】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4、5) 一类字: 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二类字: 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 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一、二类字看看是否都标出来了。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6) hǒnɡ xiān bì liǎn shì chén fā chuānɡ 哄先闭脸事沉发窗正音:“脸、沉、紧、粘、汗、前”是前鼻音,“哄、窗、等”是后鼻音,“事、沉、窗、润、沙、粘”是翘舌音。 “发”是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fà”,“头发”,另外,还有“fā”,“发生”的意思。 jǐn rùn děnɡ xī zhān hàn é shā fá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 “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 (2)争当小老师带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 (3)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去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4、5) 一类字: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二类字:紧润等吸粘汗额沙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