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金丹术

道家金丹术

(玄灵功)》空静(熊厚金著)打印资料十六开本127页。前言: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先留给我们子孙一部极其丰富、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凡是炎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他良知未泯,都不能不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承上启下,更好地使人类这一文化宝藏发扬光大,为四化建设,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中华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浩翰的画卷。尤其是道家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道家文化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它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极其丰富的宝藏,有待大力发掘,深入探索,吸取精华,使其发扬光大,古为今用,为四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服务。

发掘探索和研究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并不单只是专家学者才能做的学问,佛道文化最注重自身实践验证,每个有志气的炎黄子孙都可以探索研究和实践,从中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我们东方文化在西方科技昌盛的近几个世纪之中,由于多种历史的原因而黯然失色。人类的物欲被迅猛提高的生产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物欲还在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人们纵情地享受人生,同时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痛苦。这是一个有文化又无文化的时代。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类却陷入了困境。许多智者预见,人类的曙光将重新在东方出现。中华民族文化将再次发出灿烂的光芒。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应全力为中华民族文化再次掘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在我国道家佛家文化中,以修证自然大道(包括内功)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是极丰富和十分珍贵的,因为其中凝集着的,是几千年来无数前辈们倾其毕生心血、乃至生命,去从事实践和探索的结晶,是实践和理论反复升华的瑰宝。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其指导思想、表述方式等可能会有许多错误,然而这只是历史和时代制约的结果,瑕不掩瑜,这些问题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不难鉴别的。对此,我们没有必要采取盲目的全盘接受的态度;但是,若全盘歪曲、否定、批判、抛弃这一大批可以说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财富,这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假如这样,只能表明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浅薄无知和愚昧。

道家文化中,其一大精华就是修真金丹内功术,它的初级功夫就是现代称之为内功的各种功法。目前在全国修习内功的队伍已经相当庞大,在气的层次水平上,传统功法已经不再神秘,已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为全民健康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这是近十余年来内功、人体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任何传统文化,只要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自然法则所淘汰,那么其中必定有其存在的科学精华内核,具有客观的科学价值,就应当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中合理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升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和民族强盛作出贡献。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将青龙山人、熊厚金先生所撰述的《道家金丹术》推荐给爱好者。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道家佛家珍贵文化资料,它披露了大量世间少见的内容,可供大家在研究道家、佛家学术理论,求证方法时有所凭藉和依托,亦可作为研究实践入门的向导。撰著者青龙山人、熊厚金先生世源道家学派,家学渊深,幼承家学,师承太上和南宗法脉,幸得家传、师传,深得个中三昧,虽然性如闲云野鹤,心志淡泊,意在山水之间,仍不愿看到道家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不被人理解,甚至遭人曲解或湮没于世。乃毅然命笔,将道家修真内功法技中大量三口不言、六耳不传的千古秘密精华尽泄于纸,使人读之如拨云见日,如夜行秉烛,豁然洞明。

道家的学说长期与道教思想的宗教观念相浸溶,其中既有大量尚未被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深奥真理,也难免混杂着一些不符合时代和科学的糟粕。其甄别、筛选、整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不能轻易草率地地全盘接受,也不可简单地不负责任地否定。孰是孰非,有待大批有志者的探索、研究、验证,并企望由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发展得到检验,从而得出中肯的科学的结论。

在这套《道家金丹术》教材中,青龙山人、熊厚金先生阐述了大量道家的学术思想和许多鲜为人知的修习秘密法门和诀窍,同时也接触到一些在目前看来尚属未知领域的一些敏感问题,由于内功研究尚未形成新时代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教材只好借用一些佛道和中医领域中的传统概念和术语名词,同时也尽量将传统中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和名词用现代语句置换,请读者切勿望文生义。希望大家在研究或者实践过程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方法,严肃认真地进行探讨,正确认识和研究实践,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加以识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造福社会和人类。

本教材可供内功界各层次实修者参考,也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理论爱好者之研讨资料。由于教

学的急需,而且撰著者也一贯认为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书中难免存在欠妥之处。在此作者谨以诚挚的意愿就教于内功和人体科学研究方面的先进贤哲,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是修真的基础大法,也是终生修证之法。关键是真修、实修、勤修!修真者应当经常实践此法,保持长清常静的心态环境。经常阅读《太上感应篇》对照百病百药,治心疗心,不要自我松懈,弃而不用,始终要把握住修心这个根本,进行全面的实践。

顶礼颂经法

顶礼颂经法,是修真界的重要法宝和功课之一,古代修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师父们常要求弟子以经为功课,虔心颂念一段时间,陶冶心性,磨砥意志,清因消业。颂经之法只要修持心正并且修持得法,经过明师指点都能形成较强的能量场,这个强大的能量场,是师父的场与经文或咒文的场,以及颂念者本人心愿的正向生物场共同组成的复合强场,能穿透身内身外以及他人的生物场,释放慈悲信息,消灾解难,助己助人助万物。所以前人常说:没有功德化解前恶因,只好持斋颂咒经。在修真的一个较长阶段中坚持使用这一方法,清因消业,化解恶孽愆尤。

顶礼颂经法,姿式上分为跪颂、盘坐颂、随形颂等不同方法。跪颂法比较严肃而正规,一般用于修习顶礼颂经法的早期和遇有重大事情时使用,业力沉重者,初修者可选用此法,此法有利于表达虔敬之心,与师尊的场性易于联接,有利于信息的交流,获得加持与呵护。盘坐颂,可广泛用于各个阶段,使用比较广泛。随形颂,这种方法不拘形体的姿态和动静,以心诚意定为法的关键,行、止、坐、卧、动、静之时皆可念颂,正心诚意颂经王,不拘形骸气正畅。修持过颂经法的人很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进入某种特定的地点和环境中时,心中常常很自然地涌起某一经文,在心中自然地颂念,此时也许正在脚不停步地行进中,但是能量却很强劲。驻足一观,原来一户人家中正在宰杀生物,由于心中慈悲,自然感知这一信息而心发经音以助生灵解脱。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很典型的随形颂。所以颂经法中的姿式,虽然各有定规,但是也要灵活掌握,关键是心灵感应,姿式只是辅助念的一种形式,不应本末倒置,单纯追求外在形式而将心正意诚这个根本弃之脑后。有口无心地颂念,只是徒具空壳,无法打开经或咒的场性释放能量,是修持顶礼颂经法的大忌,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浪费时间,亵渎真经。

顶礼颂经法,与师印心极为重要。正规修习颂经法的开颂之前,一定要先推心香与经和咒的本师用心去感应,观师默像。借助经和咒本师的无量功德能量场进行颂念。开颂前要礼貌周全虔诚地向本师求助,以心印心观想自己即本师,本师即自己。身中污浊严重者(最忌荤腥气)只宜观师在眼前上方。自己处身于师尊的场光之中。

请师观想后,应当默思颂经或颂咒的目的,要启动内在心身场的愿力。例如:愿我颂某师某经所产生的无量功德场,回向给我体内所有疾病的本因众生,愿它们获得此经或咒的无量功德后全部化解怨愆,获得解脱和超渡。

完成所介绍的这二个程序后,再正心诚意地开始颂经或者念咒,这样才能最大效果地发挥顶礼颂经的功用。这个求师、设愿、诚颂三步都是必不可少、环环相扣的过程,要整体性地把握住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方法。

颂经分为心中默颂法和心口合一开声颂两种,两种颂法各有作用,因时因地因事灵活使用最好。初修时宜心口合一而颂,出声较好。目前很多经文运用唱颂法,这种唱颂法只能应用于帮助记忆经文的炼习过程中,正式颂经时不可采用唱颂法,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心、意、口合一至诚而颂,才能真正启动经文的内含场性,才能与师相印进入无量功德场同频共振,才能将自己的愿力真心透发出来,与师场、经场和谐一致,发挥功效和作用。

颂经超渡方法的本身,存在着被动超渡化解罪因和主动超渡积功累德二个范畴。自身显现的疾病和潜在疾病的本因,命运中的不良遭遇和潜在尚未出现的厄运的本因,这些是属于被动超渡的对象。这个被动是自己的一点灵光在历史上和现世所造业成因的,它们会逼着你去承受或者化解,躲也躲不掉藏也藏不住。所以属于一种被动式的超渡,必须要重点全面地解决好。一个人在修炼的相当长的阶段中,是边承受边化解这些本因所产生的内外作用力。由于我们在渐修过程中主要是依赖师父们的呵护,本身没有积累较大的阳德阴德玄德等功德去进行置换化解,所以相当一阶段都是被动的状态。当然,被动中也有主动,明白了道理后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这个被动中的主动法,除了师助化解法、悔过迁善法,功德置换法,众善奉行外,顶礼颂经法就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法宝之一。资料售价仅45元。强烈推荐!!!(资料代号为:农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